导演:艾达·帕纳哈达
主演:萨瑞·巴亚特
类型:电影地区:伊朗语言:波斯语年份:2015
简介:纳西德,一个年轻的离婚女人,跟她十岁的儿子住在一个伊朗里海的北方城市。虽然根据伊朗当地法律,孩子的归属权是属于父亲的,但她前夫将孩子给了她,前提是她不能再婚。可当一个深爱她并希望与她结婚的男人出现在纳西德的生命中时,她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详细 >
活在谎言里的娜希德
倒没觉得很好看。
缓存很久了,可能是某次坐高铁前,没网络的深夜闲暇,有一搭没一搭地看了,还不错。4.29
上影节 国家文化不同吧,女权基本没有,女主可怜,但也有可恨之处,精神独立是建立在肉体也能独立的情况下的,不能作,还是得找个依靠,或者说伙伴,毕竟搭伙过日子嘛
剧情主线有点散乱,人设很有问题,想表达单身母亲的不易,展示得更成功的却是小聪明和狡猾,即便有共鸣也未免太不讨喜了。
由此及彼,想到当下社会若再倒退,女性会不会也压抑成这样。
作女无国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导演讲故事的能力还欠火候。
隐忍而坚强的女人。
不知道在这种困境中有无更好的生存方式,很心疼女主。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有了难以掩避的软肋。
最后一幕的背影我喜欢。
本来想给4星,结尾构成一个闭合的环,看似不断重复没有结局,其实已经有了改变:娜希德让马苏德继续让律师跟进案子,她想看看到底是欠债的瘾君子前夫更糟糕还是有临时婚姻的自己。也许这一次,她决定改变了吧。经典台词:马苏德帮娜希德交房租,掏出钱说了一句“你配做人吗,快拿着钱”,房东在收钱在马苏德走远后说“就你配做人吗?”。这似乎影射了制裁下的伊朗好像只有“钱”能够让人看起来是人。娜希德是一个母亲,但前提是她也是一个人。她本来就有追求和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而不是在被窝里偷看刚获得幸福时拍的马苏德的照片。娜希德母亲去世后,她问朋友“为什么我要买这么久的沙发”,朋友说“因为你守旧啊”,她在众人严肃念悼词时忍不住笑出声。“你又要重新开始吗”“囚徒不也偶尔放风吗”。娜希德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囚徒被婚姻,被孩子
不喜歡,看得難受。
女性是一步步走向掌控自己人生道路的
这女的太能作了,还能遇到个死心塌地的高富帅
就一直觉得好气啊,女主简直了!!!倒是被男主迷住了
喜欢看中东片子,因为感觉比较神秘,想借电影稍微了解下风土人情、生活风貌。其实看了几部之后,觉得他们过得也不太坏,日常中接收到的宣传有点言过其实了,总感觉他们特别保守,又战乱。其实看看他们住的房子,也很不差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在情理之中。女性也有争取权利的机会。记得看《一次别离》的时候,女主一开始就提离婚,还直接质问法官,不去欧洲,难道让我的孩子在伊朗长大吗?就这句话,咱的电影就不敢说。不过这部片子太闷了,要不是好奇他们最后怎么样,根本看不下去。
仅以此片,告诫自己,懦弱和胆怯允许他人伤害自己,谎言和逃避只会变得更糟。最后,不要把人生的意义寄托在别人身上,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也只有如此,你对别人的爱才有意义。
你们都看到了娜希德满嘴谎言的丑恶 我感受到的却是在大环境下一个离异女人对命运的无力感。不是他人好就应该不顾一切爱他信任他 爱情本没有道理逻辑可言 就像不是前夫渣就可以说放下就放下 娜希德被她儿子毁了一切 那么爱儿子就不可能不留恋前夫 唏嘘的是 这个儿子根本就对自己的爱毫无感觉。
叙述和镜头颠来倒去,不干净很混杂。HKIFF
法哈蒂式的两难困境永远是行之有效的叙事法则。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活在谎言里的娜希德
倒没觉得很好看。
缓存很久了,可能是某次坐高铁前,没网络的深夜闲暇,有一搭没一搭地看了,还不错。4.29
上影节 国家文化不同吧,女权基本没有,女主可怜,但也有可恨之处,精神独立是建立在肉体也能独立的情况下的,不能作,还是得找个依靠,或者说伙伴,毕竟搭伙过日子嘛
剧情主线有点散乱,人设很有问题,想表达单身母亲的不易,展示得更成功的却是小聪明和狡猾,即便有共鸣也未免太不讨喜了。
由此及彼,想到当下社会若再倒退,女性会不会也压抑成这样。
作女无国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导演讲故事的能力还欠火候。
隐忍而坚强的女人。
不知道在这种困境中有无更好的生存方式,很心疼女主。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有了难以掩避的软肋。
最后一幕的背影我喜欢。
本来想给4星,结尾构成一个闭合的环,看似不断重复没有结局,其实已经有了改变:娜希德让马苏德继续让律师跟进案子,她想看看到底是欠债的瘾君子前夫更糟糕还是有临时婚姻的自己。也许这一次,她决定改变了吧。经典台词:马苏德帮娜希德交房租,掏出钱说了一句“你配做人吗,快拿着钱”,房东在收钱在马苏德走远后说“就你配做人吗?”。这似乎影射了制裁下的伊朗好像只有“钱”能够让人看起来是人。娜希德是一个母亲,但前提是她也是一个人。她本来就有追求和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而不是在被窝里偷看刚获得幸福时拍的马苏德的照片。娜希德母亲去世后,她问朋友“为什么我要买这么久的沙发”,朋友说“因为你守旧啊”,她在众人严肃念悼词时忍不住笑出声。“你又要重新开始吗”“囚徒不也偶尔放风吗”。娜希德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囚徒被婚姻,被孩子
不喜歡,看得難受。
女性是一步步走向掌控自己人生道路的
这女的太能作了,还能遇到个死心塌地的高富帅
就一直觉得好气啊,女主简直了!!!倒是被男主迷住了
喜欢看中东片子,因为感觉比较神秘,想借电影稍微了解下风土人情、生活风貌。其实看了几部之后,觉得他们过得也不太坏,日常中接收到的宣传有点言过其实了,总感觉他们特别保守,又战乱。其实看看他们住的房子,也很不差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在情理之中。女性也有争取权利的机会。记得看《一次别离》的时候,女主一开始就提离婚,还直接质问法官,不去欧洲,难道让我的孩子在伊朗长大吗?就这句话,咱的电影就不敢说。不过这部片子太闷了,要不是好奇他们最后怎么样,根本看不下去。
仅以此片,告诫自己,懦弱和胆怯允许他人伤害自己,谎言和逃避只会变得更糟。最后,不要把人生的意义寄托在别人身上,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也只有如此,你对别人的爱才有意义。
你们都看到了娜希德满嘴谎言的丑恶 我感受到的却是在大环境下一个离异女人对命运的无力感。不是他人好就应该不顾一切爱他信任他 爱情本没有道理逻辑可言 就像不是前夫渣就可以说放下就放下 娜希德被她儿子毁了一切 那么爱儿子就不可能不留恋前夫 唏嘘的是 这个儿子根本就对自己的爱毫无感觉。
叙述和镜头颠来倒去,不干净很混杂。HKIFF
法哈蒂式的两难困境永远是行之有效的叙事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