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CB3,拯救了富士台难堪的月9收视率。
身为粉丝虽然欢喜,却对更换了编剧感到无限遗憾。
可即便如此我依旧期待会有第四季。
这种想法持续到看电影之前。
当我从哭红了眼,擤着鼻涕从影院走到瓢泼大雨的室外时,心中却已释然。
我终于可以从Code blue毕业了。
10年前,一群年轻的人气演员出演了超越他们年纪的医师角色。
在赢得漂亮地收视成绩的同时,却也遭受到很多的质疑,这其中,大多是诟病他们太过稚嫩,看起来完全不像医师。
多年过去,当大家都成了独当一面的演员后,再聚首都已不是当年模样——少了傲气,少了造作,少了尖刻,少了锋利,少了怯懦,多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心。
五人从相遇到独立,再到培养可以承继自己的新人,成长的不仅有他们,还有一直跟随他们脚步的观众。
从宣传誓师大会到两天四地贯穿日本的造势见面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他们不像是来工作的,更像是同窗会后结伴旅行的多年老友。
众人的努力换来了喜人的初日观影人数,影院给足了排片,观众们也不管天气有多糟糕,都如期而至。
现在开始说说电影。
电影版出现了两次大的事故——成田机场事故,邮轮撞击事故。
贯穿始终的两条线索——“牙疼夫妇”的婚礼和雪村护士小妹重度酒精依赖的母亲。
病患处最重要的有三个故事——绝症新娘;十多年未见,再见却遭遇事故的父子以及贡献了自己器官的14岁少年。
成田机场事故引出绝症新娘,又连接“牙疼夫妇”的婚礼。
身患绝症,新郎落跑,就连生命最后的旅行也因为事故无法实现,怼天怼地的新娘怼上了准备结婚的冴島。
可当爱人回归,并决定陪她到最后时光的时候,她却退缩了,她不愿让剩下的那个人承受无尽的痛苦。
而此时緋山告诉了她冴島的经历,失去爱人的冴島并未遗忘曾经的所爱,却也拥有了能够与她相互扶持的爱人——藤川。
最终,“牙疼夫妇”让出了自己婚礼的场所,帮助俩人完成了最后的婚礼,即便新娘再度发病,血染婚纱,但她握住冴島的手时,我们却看到了她无名指上的婚戒,那一刻冴島痛苦的表情上多了一丝笑意,我们都明白,新娘虽然倒在了自己的婚礼现场,却已经和爱人交换了爱的誓言。
最后的最后她离开了,而她的那只婚戒,被戴在了丈夫的小指上。
未来不可期,最重要的也许并不是考虑将来如何,而是珍惜眼前时光。
护士小妹雪村的故事又衔接上了遭遇事故的父子。
雪村有一个重度酒精依赖的母亲。
为了摆脱这个噩梦,她脱离家庭,努力成为飞行护士,事事都要做到最好最强,以摆脱家庭带给她的阴影。
可是当姐姐故意将再次酒疯弄伤自己的母亲送到翔北急救中心时,一向镇定地雪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慌乱,她叱责高高在上的蓝泽先生不可能理解自己的心情,针对真心想要帮助她母亲的横峯,她觉得摊上这样的母亲是自己最大的不幸。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邮轮撞击事故,让她在停车场遇到了和自己遭遇相近的青年——十来岁时不堪父亲暴力,少年离家出走。
多年后重逢,还没来得及说出心里话,却遭遇事故。
即便在他心中是人渣一样的父亲,他也希望他能活下去,因为他要告诉父亲,自己现在很好,有妻子有俩孩子,即便有那样的童年,他也依靠自己组建了美好的家庭。
蓝泽理解他的痛苦,赞许了他的勇敢,这几句赞许不仅是对青年,也是针对在场的雪村。
最终蓝泽因救雪村而受伤昏迷后,雪村才从白石口中了解到,那个她认为是天之骄子的蓝泽先生,孤独到连一个紧急联络人都没有。
面对昏迷的蓝泽医生,她倾吐了一直压抑在心中想对母亲说的话,也感染了自暴自弃的母亲,决定积极接受治疗。
父母始终是父母,这是无法切断的关系,与其无休止的逃避,不如坚强面对。
最后是捐赠自己器官的少年的故事。
14岁的少年意外丧生,在整理他的遗物时,灰谷看到了他在健康保险证上表明了愿意捐献器官的意愿。
然而不满15岁的少年写下的内容是不具备任何法律效用的,最终决定权还在父母身上。
身为医者,想要拯救更多人的生命,他的内心也许是渴望这对父母能够捐出孩子的器官。
但将心比心,他也开不了这个口。
橘先生告诉他,父母只会信赖拼尽全力救助孩子的医生。
当灰谷重整旗鼓时,却得知少年的父母已经决定捐出孩子的器官。
这是多么艰难的选择,然而他们选择了尊重孩子的意愿。
橘先生带着自己接受过器官移植的儿子来见这对父母,当他们听着一个陌生人的心脏在这个素未谋面的孩子的胸口剧烈跳动时,泪如雨下。
那些接受了少年一部分的人们,会在别的角落,延续少年的生命。
上述几段都很有CB的特点,医患之间相互映射。
医者救人,患者救心。
这里从头到尾没有医闹,每一个面对死亡的人似乎都自然地接受了。
当然,这可能是受限于篇幅,也有可能是编剧写了太多的悲惨不愿再增加争端。
其实这样也好!
而观众们也许也能在这一个个的故事一个个的人物身上,或多或少地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最后来说说我们最主要的几位角色。
大酱在发布会那天曾经极尽夸赞之能势地赞美蓝泽先生的登场。
亚麻苦笑,说不要提高大家的期待值。
大酱却说提到多高都没关系。
终于在正片看到蓝苏登场时,我忍不住笑了。
并非不够帅气,只是帅气过头,如救世主一般的登场,倒让人觉得有些中二。
蓝泽真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角色,技术一流,外形帅气,沉默寡言,不善表达,感情上有点不器用,有些钝感,却总有恰到好处的温柔。
这样一个没有多余表情的人物,是五人组的主心骨。
即便白石成了队伍的指挥官,可所有人内心的支柱始终是蓝泽。
有他在大家都安心。
正是因此,当电影到了后半段蓝泽从楼梯上摔下,肺损伤昏迷的那一段,荧幕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出现了悲痛和震惊,影院内更是可以听到明显的抽泣声。
他可是蓝泽先生啊,他怎么可以倒下。
白石取下蓝泽的照片,沉默不语,独自一人的时候泪如雨下。
緋山坐在可以看见蓝泽的房间,表情凝重。
藤川拿到了蓝泽给自己录制的婚礼祝言,平日最冷漠的人,却在被要求录祝福的时候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他记得藤川说过羡慕自己,却在内心佩服这个勇敢表达自己的同事,他说自己也希望能有一天能像藤川一样直接的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影片最后,他终于做到了。
曾经的他只有成为名医的目标,这让他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周围。
可当最后的最后,他在陪伴自己战斗了多年的直升机旁,坦诚地表达了对自己四位伙伴的感谢,这个几乎失去了所有亲人的中年男人,在和自己最珍重的伙伴合照时,露出了最单纯的笑容。
Gakki在发布会时,说这部电影就好像是给他们做了一个毕业纪念册。
十年前,初次演绎社会人角色的她,不停的自我否定,疑惑自己为何在这里。
而被问到最想对当年的白石说的话时,她的答案是,一定要记得安全确认。
在最初的故事里的白石作为绝对的优等生,却在急救现场茫然无措,最后更是因为自己的冲动,断送了黑田先生的医生生涯。
信守和黑田医生承诺的她,比谁都更拼命,争取最多的登上直升机的机会,这时候的她在旁人看来最冷漠无情,却又会在看到电车中看到十指相扣的母子时,失声痛哭。
最终多年的磨砺,让她成为了团队的指挥官,她无法像緋山那样深入到病患的内心,却能协调好各方关系,做出合理的判断,曾经茫然无措的女生,成长为掌控全局的领导者,前后辈信任她,甚至连蓝泽都会在迷茫的时候听取她的建议,这一切,如最终的明信片中所说,就是所谓的“人望”。
緋山是五人组里最热血鲜活的一个。
如同姓氏中的緋字一样,她就像一道浓郁的红色,热烈鲜艳,宛如当年的Toda。
CB1那几年,日本的新生代演员们渐渐崭露头角,Toda和Gakki也和另两位被称为日剧吧的四大台柱。
Toda在新生代里绝对可以称得上实力派,她的戏路很广,身上也有股子倔劲,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说,当年的她和緋山一样,有种带刺儿的感觉。
就是这样倔强的緋山,却接连遭遇事故,以及来自病患母亲的控诉,甚至最后无法像其余三人那样顺利毕业。
緋山常被说和医患过于亲密,过分投入感情,这样的她遭受了多于他人的责难,却也使她成为了最靠近病患心灵的人。
这样的她,作为产科医生,真的再合适不过。
工作上风风火火,私下却不拘小节到废柴,因为心直口快,一不留神,就伤到了身边人。
嘴上说着婚礼没必要,最后婚礼上最感动的人是她。
嫌录祝福视频太老套,结果情真意切地差点泪奔的人也是她。
一边嫌弃白石烦,一边说为了方便和白石通话,换个通话优惠套餐的人还是她。
緋山先生就是小别扭和口嫌体正的典型。
比起伙伴们,她走了很长的远路,但绕远并非绝境,反倒能够让她看到别人无法看见的风景。
冴島和藤川堪称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组合,看上去最不般配的两个人却成了五人组内唯一的love line。
藤川曾经是最不起眼的存在,技术不是最好的,为人还有些粗心大意,外形也不帅气,第一部时,是最不为人注意的存在,而到了第二部他的成长是最明显的,尽管依旧被视作搞笑担当。
而跨到第三部时,藤川先生的魅力终于得到了全面的绽放,他拯救了一度破碎的冴島,对工作有着相同的坚持,但他躺在病床上,单手揽住爱人时,那从未展现过的男子气概,很是让人怦然。
冴島是一个优秀的飞行护士,超越一般医师的知识储备,超强的业务能力,虽然不苟言笑却让人信赖。
白石说她是大家的光,緋山说看到她坐在身旁就安心。
这样的人,却被先后剥夺了爱人和孩子。
她不是铁人,面对爱人时她也会像冬日阳光般和煦,她也会有自己的担忧和畏惧。
当她失去了自己的珍宝时,伙伴们会围绕在她身边,爱人会守护在她身边。
前男友于她,是只能跟随前进的存在,藤川于她,是可以并肩前行的陪伴。
他们会有争吵和不快,只是这样的吵闹不会破坏他们的感情,这种平平淡淡的细节才最真。
几位新人尽管初登场时有些让人无语,可到了电影后期,反倒成了让人安心的所在。
尤其是演雪村护士的馬場姑娘,戏真的不错,未来可期。
影片最后,当尘埃落定时,大家为“牙疼夫妇“在医院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这里引出了本片我最感谢的部分——来自田所先生的明信片。
扮演田所先生的児玉清爷爷早在七年前就已经过世了,所以第三部他未曾出现时,我也想当然的认定田所医生已经过世。
然而当大屏幕上再次出现他的画面时,我对剧组的感谢和感动到了极点,真的是有心了!
田所先生不似黑田先生严厉,不似橘先生幽默,他一直用温暖的眼神注视着这群孩子,看着他们成长,保护他们,给他们机会,而功成身退后,他也只是去了别处,作为医生,继续着救助他人的使命。
感谢剧组的安排,至少在CB的世界里,他依旧战斗在第一线。
婚礼结束后,牙疼夫妇因为还要值班不能来参加二次会,于是在大家最常来小酒馆,众人聚在了一起。
这个小酒馆在第三季的时候其实已经改名为“めぐり愛”(与めぐり逢い――邂逅同音)了,只是我一直没注意到。
首先是先到的红白的对谈,终于要结束同居生活的两个人,又别扭又煽情。
一个说,你是我的挚友。
另一个说,寂寞了我会给你打电话。
红白两个角色之间的感情我一直觉得刻画得非常好,第二季红丝在强化女子三人尤其是红白的羁绊时,真是非常精彩,见惯了那些塑料姐妹情,看到这种有倔强,有竞争又有相互扶持的同性关系,真是一股清流。
许是众望所归第三季的剧本更是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随后而至的四位新人也第一次跨入这里,这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而最后到来的是蓝苏。
他的手里攥着一朵白色的非洲菊,呼应前面白石手中的粉色非洲菊,很有意思。
非洲菊的花语里有相互扶持的意思。
其中粉色代表崇高美,白色的花语则是耿直和希望。
蓝白各执一朵,其中深意,观众可以自行理解。
吹毛求疵地看,让人忍不住吐槽的点依旧存在,然而当影片的最后,孩子先生的Hanabi再度奏起时,一切都不重要了。
主演们对“牙疼夫妇”的一段段祝福,就好像是在对观众说再见,中间一度哭到哽噎的观众们最后也能会心一笑。
山P说电影的目的是想让大家感受两点:活在当下,表达心中所想。
十年时光,戏中之人,戏外之人一同成长变化,也许这个系列就此结束,但在一些人的心中应该是永生难忘的记忆吧。
最后,祝愿票房大卖,大家都身体健康!
永遠の5人組
没看过电视剧,直接看高清版电影;该片题材可以,但是剧情某些情节实在不敢恭维,例如:片名是《紧急救命》但是全片两场救援戏份的紧张感不足,第一场机场救援,首先,机上乘客遇险的过程没有拍出来,只有一句台词带过,这就是个“败笔”;其次,救助受伤乘客的场景太假了,简直和国内一些机关单位“应付上级检查工作,走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有的一拼;第二场游轮事故,救助一个身体插入钢管被困在车内的人,这一段还凑合,但是让他儿子在那里介绍“家事”没有必要,纯属浪费时间;第三就是一位医护人员的母亲,酗酒成瘾导致精神失常,用刀刺伤了自己,医院完成抢救后,本来应该马上转往精神科,可却不转,还让她在医院里大闹了好几次,令人费解;此外,片中无厘头的片段不少呢,结尾还行;观影完毕,结合豆瓣影评、讨论和评价确定该片应该是一部披着“紧急救援”外衣的情感电影,不是我的“菜”,果断放弃!
code blue 紧急救命 おめでとう
Doctor Heli Engine Start
一听到这句话就沸腾了!
cbm终于能看了,挑了一个时间连续地看完了。
电影开始先是前情回顾,从cb1到2再到3,满满的回忆杀。
然后是五人在医院的任务,蓝泽从多伦多回来了,讶岛遥和藤川也要举行婚礼,绯山也将去产科了。
电影讲的就是几人各自开始新旅程之前的故事。
电影有两场事故,一个是飞机遭遇乱流,另一个是邮轮撞上小岛。
飞行医生大展身手,实习生们也能独当一面。
灰谷,横峰,名取,雪村都有很大的成长,克服了自身的不足。
如果真要继续拍cb续集,应该是以他们为主角,不过没有那五人的cb就不能称为cb了!
cbm虽然被称作情怀作,但是还是很有诚意的,剧情饱满,节奏有张有弛,还给cb系列划上终点,cb在日本票房口碑双丰收,国内口碑也是很好的!
十分期待大陆引进,必定去多刷!!
只是剧情感觉有个bug,蓝泽在触电后,大家对他展开救助,送回翔北,之后一直在关注蓝泽的安全,没有继续回到邮轮上救助其他人。
电影详细描述了几位病人,几场手术,但是一幕幕让人感动的人性表现,每个人在与疾病战斗,亲友陪伴着他们,给他们力量。
电影一直看到了最后一秒。
bgm沿袭cb3,悲情的钢琴曲放了很多次,最后他们在酒吧喝酒聚会时,放了the second sun,这是我在cb3ost里最喜欢的一首,不过好像不太应景,场面没有其他经典bgm让人感动。
结尾演职员表出来时,结尾曲用了最经典的Mr,Children的HANABI,那一刻真是泪目!
然后放着蓝泽、绯山、白石、四个实习生给讶岛和藤川的新婚祝福,镜头真诚地记录了每个人的心声。
白石的真诚祝福,绯山的不善表达,眼泪中祝福,橘医生的前辈指导与祝福,蓝泽说尽心里话长长的祝福,田所医生给五人都寄了一张明信片,祝福他们各自踏上新的旅途,各自都能独当一面。
十年,都长大了!!
最后附上cbm里绯山医生、蓝泽医生、白石医生所说的话人可真是很麻烦 虽然希望相互理解 但实际上却冲突不断父母、兄弟姐妹、夫妇 我们拥有好几种重要的人际关系 然而在绝大部分关系中 我们都会产生分歧 这一定是因为人心是肉眼看不见的就连能够勇敢果断地处理伤口与疾病的外科医生 也会为人心这一强大的对手而烦恼并感到疲惫 最后选择逃避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心 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我觉得必须要把心意传达出去 把心意化为语言 但是肯定想表达的一半都传达不出来吧 语言是暧昧 而且 善于说话也绝非易事 即使这样也要继续传达 现在传达不出去 总有一天能传到对方心里 这样坚信着 继续把心意化为语言 不过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事 不需要太多语言 心意也能相通 只要不断努力 就说不定能够拥有这样的幸运 如果还不能习惯这样的幸运 就会产生一种类似于羞耻的感觉 不过也没必要不好意思 这种时候 就把自己交给这份幸运 也应该能够心心相通
从2009年第一次见到五人组,就觉得这部剧我能追下去,这一下子就10年了……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个足够美好的结局了,藤川和冯岛终于举行了婚礼,收到田所医生明信片的时候我都哭了,可惜的是我的蓝白cp始终没在一起,绯山也和男盆友和好了,白石带着三个实习生组建了属于自己的急救团队,一切都在稳步前进呢……五个人的感情在蓝泽受伤昏迷的时候达到了极致,特别藤川看着蓝泽一脸严肃地说出结婚贺词哭得不能自己……
依旧是催泪大作——家人之间的羁绊到底是什么,有的人从中得到力量,有的人却觉得是束缚。
我只是害怕孤独,无论是收获力量还是受到捆绑,都选择留在原地…………语言总是暧昧不清的,或许心意不能完全传达出去,可一直努力的话,总有一天会遇到那份幸运吧…………回望走过的路,它们一直在绵延着…………十年一晃,台词依旧撩拨情丝。
原来这部也十年了,追了5人组十年,最后也迎来最后一部。
开幕的回顾,看着他们从实习生到独当一面,看着山P耍帅,看着国民老婆成为了别人的人生导师,最后大家为自己理想走向不一样的岗位,这一路走来磕磕碰碰,经历了生离死别,但是都走过来了,也懂得将自己的失败与后辈分享,引导后辈成长。
就如蓝泽说的,他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谁都长,不知不觉他们成为他的家人,从他嘴里说出来,特别感动。
心灵鸡汤也讲完了,終わります。
ありがとう、みんな!
《紧急救命》最早是2008年的一部日剧,由当年正炙手可热的山下智久和正处于上升期的新垣结衣、户田惠梨香主演,讲述的是翔阳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的几名急救医生,从遇事惊慌、错误不断的新手,成长为医术高超、独当一面的专家的故事。
既有俊男靓女,又有扣人心弦的急救场面,而且医疗剧最不缺生离死别的催泪故事,所以电视剧当年大受欢迎,随即在2010年由原班人马拍了第二季。
这个项目在2017年再度重启,拍了第三季,剧中原来的主演都走上了领导岗位,急诊科又来了一拨新人重复他们的故事。
同时,这个以老带新的组合又被搬上了大银幕。
电影于2018年上映,上映之前还播出了一套新人们主演的电视剧作为预热,可见片方是下了很大力气的。
不过,我却觉得这部电影实在没有拍出来的必要。
一则,这部影片没有追求,单纯是冲着观众的情怀来的。
之前的主角、配角悉数登场,之前的心愿一一实现,似乎只为了让观众不留遗憾。
一部只有情怀的电影怎么可能是好电影呢。
二则,片中人物过多。
配角如走马灯,新老两拨主角也是一大群人,忙前忙后,应接不暇,让观众记得的只有一团忙乱。
医院里总有人来人往,急诊科的故事总能继续,但是一部电视剧应该在合适的时候结束。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本剧是《紧急救命》的剧场版,片中三名女性是我的最爱哈~。
我对于日本女星群体有一种莫名的好感,这是属于一种整体上的喜欢,而不是只偏好哪个个体。
也许是因为日剧的女性角色大多都比较日常,不论是邻家小妹,还是富豪大小姐,从气质上来讲是没有那种盛气凌人, 给人更多是日式的温情!
:)
新垣结衣
比嘉爱末急救室里的故事,不管美国、日本甚至中国的,影视剧都有很多。
美剧《实习医生格蕾》讲的也是急诊室,都拍出多少季节目了。
这种影视之所以好看,我想除了此类故事节奏感强、故事带劲之外,故事的切入口也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
以叙述急诊室医生的日常工作来讲述急诊室之外整个社会的世间百态,以小见大。
在这个小小的舞台,医生们见证了患者、家属的亲情、友情、爱情,同时也在自己团队里收获爱情和友情。
在死生之间讨论人性,也更容易于细微之处收获感动和洗涤心灵。
不过,日本的急救水平原来已经这么高了啊!
发生重大灾难事故,不仅是地面部队(急救车),空中部队的出动(直升机)也是常态。
不要以为空中救援只是配备几架直升机和医生、护士而已,如果后面没有一整套完整的指挥、联络、执行和保障系统在运作,光靠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支撑起来的。
新的体系出现,最难不是花钱去购置设备和招募人员,而是更新人脑子对于紧急救援的认知水平,是在这个基础上急救系统的整体提升。
唯有如此,才能组建团队、添置设备,最终在不断地试错过程中,构建一整以医疗直升机为核心救援体系,而这些肯定是与以救护车为设置的急救体系是不兼容的。
如何让空中的、地面的这些系统协调运作并且发挥出积极的效用,都离不开人。
好团队可以让事情办起来事半功倍,而没有战斗力的团队则可以让一个好的项目做不成功。
要知道,未来都是不确定的,唯有人的努力才是确定的。
努力再加上运气,人可以让历史走得快一点。
千万不要认为,如今的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日清甲午战争之后,国共三大占役之后,为什么说败局已定?
原因无他,有老蒋手底下打几十年仗、有战斗力的部队、大清数十年洋务运动培养起来的军队,这些人为之一空!
没有人!!!
这才是败局已定!
后面的军队再多,只是数字,形成不了战斗力,拉上去就是去送死。
有意义吗?
没有意义的。
打造一支强有力可以发挥战斗力的队伍很难,需要时间的积淀。
只有一切都稳定了,标准化了,就形成了体系,才能称之为“铁析的营盘,流水的兵”了。
追赶跑在我们前面的人,不仅要跑得快,同时也要跑得稳。
那些因为时间产生的差距亦只能通过时间来抹平。
PS:还有一个邻家女孩
长泽雅美
相遇——独立——传承
大家青涩但眼神坚定
越来越坚强
米娜桑一家人code blue尾章是幸福的,大家十年所一起坚定并努力的成果,是相伴。
一口气看完了三部和所有的SP,番外,没有深切体会十年追剧的感动,不过里面的情谊我全部感受到了,在电影的末头我一度以为拿着花的两位会是最终的惊喜,不管是蓝白还是红白,最后蓝泽说出了答案,“这十年在医院的日子都是和大家一起度过,加起来的日子比任何人想要多,最后变成了家人般的存在。
”真好呀“为什么你可以在发生紧急情况下还这么冷静?
”“听说,原来是急诊部的脑外科医生。
”“没错,我原来是飞行医生。
”就是因为有了这十年,我才成长成了现在的模样。
这个夏天最最最期待的片子,没有之一。
CB前后十年,有这样一部大制作的电影作为结束再好不过(当然笔者也希望有续集)。
这么多年五人组的羁绊什么的早就像呼吸的空气那样无处不在,从去年的第三季延续下来的新四人组也逐渐成形,满是新的希望。
蓝泽还是一副不服输的冷酷脸,如愿出国深造(英语是跟当和尚的时候学的吧,一定是这样)。
白石从那个只会点头认错的名门出身的半吊子变得稳重、成熟。
绯山跟米其林厨师的感情在后辈火热的眼神中还在继续。
冴岛夫妇的婚礼也是名场面了,读信太犯规。
恍然间这么多年,屏幕里的这群人的故事,好像从没发生过,又好像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医生这个跟生命的最近的职业,拿着手术刀的他们被我们看做是可以决定生死的不凡人,治疗的成功与否似乎全在他们的一手掌握。
然而世事无常,无法救下来的病人比比皆是,医生能做到的究竟有多少呢。
蓝白红们用十年的荧幕时光告诉观众,虽然时常跟我们一样失落、无助,却无暇喟叹命运与得失,还要前往下一个等着他们的地方,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与慈悲战斗。
讨论CB是不是越拍越drama在笔者看来早就失去了意义,作为观众我们已经看到了最想看到一切。
有不少年轻人因为CB穿起了白衣,坐上了象征盘旋的直升机,这还不够吗,作为影视作品还要要求更多吗。
感觉是投了钱的但拍得还不如09年的sp,本来是高潮的急救戏让位于煽情是大问题。蓝泽出场的慢镜头有被笑到。小护士和酒精中毒的妈是什么毒鸡汤,林宏司在夜野老师里写了个基本一样的故事传达的是“子女是可以抛弃不好的父母的”经历不同写出来的东西格调就差很多。终于get到了蓝白的磕点,10年也算画上句点了。
清新,悦目,艳丽
大概一段时间内不会看医疗题材的影视剧了吧
没啥电影感,像是把几集电视剧强行混合在一起,不管是支线还是主线讲的都没什么水平。
能不能不要那么煽情啊,毕竟蓝白最后还是没有在一起啊啊啊!
还是那个问题,没有看过剧集,共鸣不强。无非是救人、救人,不停地救人,穿插着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和医者仁心。当然,日剧中的日本医生和医疗机构的专业性还是值得国产类似影视作品学习的,不能总是讲家长里短和情情爱爱吧,不过比起美剧《实习医生格蕾》来还差一点。说到专业性,有一个桥段又太不专业了。喝醉酒的患者头上插着把刀,那么多医生居然没有控制住乱动的患者,自己拔了刀……新垣结衣真好看啊。整体电影质感不足。很容易想起来唐泽寿明和江口洋介演的《白色巨塔》,看哭了很多次。
没追过剧,医护抢救本就很燃,何况颜值还这么高
不就是流水账吗,咋都这么high,没有看过剧版也没有那些情怀 。就电影而言,很普通了。
加一颗情怀分吧,这种剧场版本来就多少有点粉丝向
没有一点紧迫感,也能叫急救医疗剧???评分这么高莫非都给了颜值
一直想看剧版,一直没看,没有情怀就只有三星了
果然剧场版
卖情怀的电视剧,电影都算不上,就一迷你剧
内容没什么惊喜,急救队嘛,不光救治身体,还挽救灵魂,还是老一套。结构上还是像个电视剧,用一个队员筹备婚礼贯穿主线,中间嵌入了绝望绝症女、酗酒家属、裂痕父子、献器官少年等救助对象,这些故事都不新鲜,角色们还沉浸在一种日本式的感恩戴德自我批判自我感动里。全片几乎用的都是电视剧风格的稳定中景,抢救的紧张气氛也没怎么营造,能引起人注意的场景,应该是就是轮渡失事那里,设计了后一辆车驾驶员被前一辆车运送的钢管插入胸腔的经典事故,不过全片的血都太假了,这么经典的事故看上去也只有电视剧的廉价感
没看过剧版,电影版过于平淡,且冗长,救援情节部分雷同,主旋律说教多。。。
要血命了,导演是嗑药了吗,抢救场景搞的像拯救地球,仔细一观察啥也没干,然后就是各种煽,新垣结衣不会演戏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
之前一直不舍得看 我的青春终于毕业了 我爱的五人组 OST一出来就觉着一切都没变过 剧情中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是结婚时田所医生寄来的明信片 一想到已经过世的儿玉清爷爷 就一通爆哭 蓝白不结婚很难收场
罗列堆砌了急救队伍里新老队员的成长感悟,没看过电视剧的人,看这个剧场版真是毫无感动。
千万别像我一样没看过任何前传就先看了这部情怀作,结果就是两个小时里我打字吐槽的时间都快赶上我认真看的时间了……
一切都很熟悉的感觉,除了某些镜头感比较有大荧幕的感觉以外,其他地方都像加长版日剧哈哈哈……幸好剧情质量和主创颜值一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