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生存指南『现实主义科幻剧』(蒋龙、张弛、杨玏、郎月婷 、牛飘、孙千、郑云龙、孙宁、杨肸子、段奕宏、罗一舟、鄂靖文、郭俊辰、苏晓彤、姚安娜、陈瑶、牛子藩、朱研、刘仪伟、林家川)该剧分为《莽撞人》《云清明》《爱之狂想曲》《记忆通道》《契阔几何》《涂色世界》《天府十三区》七个单元,围绕AI与爱的主题,讲述了关于未来AI世界的故事。
2024.8.1第一集的故事还行吧,讲相声机器人的,陪着主角长大,主角却不需要他了。
第二集为了弥补过去的遗憾,想用高科技来弥补,而沉迷于虚拟世界,忽视了现实世界,不断的留下遗憾。
人还是要往前走,向前看,不要回头。
2024.8.2第三集太抽象了,前面本来觉得剧情还可以,结果到ai要被格式化了之后剧情开始抽象,结局还是一个变了扫地机器人,一个变成电熨斗,然后还有孩子,我怀疑导演精神状况。
2024.8.8第四集虽然挺有创意,但还是太超前,像个鬼片,剧情太弱,镜头不知道拍摄的什么意思,只能猜个大概,还有罗一舟戏份好少,都是蒙面。
2024.8.9第五集,讲循环的,依然是看得一头雾水,剧情太弱就很无聊,这一整部剧都不太行。
第六集就是讲人工不能被ai代替,剧情依然无聊。
第七集居然是刘仪伟和狂飙的小龙,刘仪伟不是主持人吗。
这一集我觉得是最好看的一集,虽然不懂要表达什么,很搞笑。
整个短片总得来说拍的挺烂的,尤其是剧情。
21年11月我开始接触这个项目,最初《云清明》有上传的概念和基础的三代人关系设定,我们便开始思索如何找到一个线上vs线下,虚拟vs真实,生vs死的故事线。
直到22年12月初开机,我们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来思索可以呈现的故事,但从最初我便希望通过一个近未来的科幻概念,最终要落在写当下人们写实的存在困境。
经过了几稿完全不同的剧情走向,最终我们确定了现在的故事。
《云清明》带有传统东方特色的表达(例如长生不老),通过这个中式科幻寓言的视角,对生活提问,对遗憾与爱,悔恨与沉迷提问。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云清明》在更极端的生死困境里提问,然而本质上探讨的是我们每日都会遇到的问题。
故事中没有的坏人,“引诱”男主误入歧途的上传技术也很难说是邪恶的。
好或坏,不在于要或不要,是平衡。
男主角因为工作繁忙忽视了父亲,在父亲意外去世后得到天赐良机弥补遗憾的机会,但又因此沉迷,陷入更大危机的漩涡。
他忽视了身边妻儿,误导女儿,逐渐甚至分不清现实和虚幻,找不到生活里能能够、应该把握的。
特别疫情这几年,我们很多人都想过自己可以过的更好。
事业更好些,家庭条件,经济收入,或者亲密关系都应该更好点。
这个片子拍摄时也正逢十二月初疫情最严重时,拍摄带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也遇到各种最终克服了和没有克服的困难。
拍完之后我也有心存遗憾的部分,然而时过境迁,现在也发现不少惊喜。
也许“做好现在选择,以后不要后悔,不要有遗憾“是句没有多大用处的空话。
学会让爱和错过在生活里平静的同行,可能才是渐渐的成长。
《云清明》的男主忙活一轮后好像回到了原点,回到了“生活该有的样子”。
然而这一旅程里他感受到父亲的支持,妻子的理解、谅解,女儿的单纯可爱,自己的责任,他也找到了一份内心的平衡和自洽。
犹如水过无痕,却已载有一生的重量。
希望大家喜欢。
也希望大家拥有自己心中的宁静。
Oates胤超
清明里的概念 让我想起了 球2里的数字生命 当现实里需要逃避的时候 进入虚拟的世界中 能得到或满足 自己的遗憾 最后现实和虚拟都无法区分了 一句"爸爸,我疼"感觉是让他人证明了自己到底是不是个人 换句话说人这东西自己是没存在感了 只能靠他人给的评价反应才反证自己了 不过我还是支持数字生命 消极就消极吧 起码活的自在
7个故事《莽撞人》弘扬宣传了传统相声又增加了现代Al科技机器人的元素,描绘了相声文化传承中的人情味儿,结巴小孩和AI机器人=老师和他的“死对头”人不能忘本,对手同样也是激励自己成长的朋友。
《云清明》人死不能复生,但科技发达的未来可以读取死者灵魂,活着的人可以通过仪器和已经离开世界的人再虚拟世界中生活一个月,完成自己的憾事。
男主沉浸在和亡父的虚拟世界中,反而忽略了妻女的现实世界,导致他失去了未出世的儿子,所以影片告诉我们不要沉浸在悲伤的过去,得向前看《爱之狂想曲》依赖虚拟程序谈恋爱的现实人类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真实感情,按照统一的剧本谈恋爱,找话题等等,影片说可以相信爱存在,但真的很难《记忆的通道》痛苦的记忆是想忘也忘不掉的,但谁又能从记忆里抽身呢《切阔几何》人类意识的多样性,枯燥的一亿光年的太空旅行让长野和01号的向往大概成为了困住他的囚笼,说实话没看懂……《涂色世界》看涂色卡你能分辨到哪个程度,人的肉眼识别肯定有限,色彩也是阳光折射物体所显示的,真实的颜色是每个人所看到的吗?
《天府十三区》看完我都觉得我快成精神病了,养猪大户和外星人媳妇生下了无毛猫。。。
精神病院的人不认识红绿灯,是13区的人?!
好无厘头
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近未来社会,AI无限入侵人类生活,人们如何与科技共存?
以单元剧的形式,将AI与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相结合,你以为是在看一些遥不可及的科幻未来,殊不知自己也是剧中人。
《莽撞人》——“宁可莽撞,不可后退”张春元(蒋龙 饰)是一个从小结巴的男孩,拜师学相声却落了单,没有捧哏。
师父把AI春诚(张弛 饰)分给他当捧哏,做相声搭子,学的第一段就是《莽撞人》。
后来慢慢长大了,张春元也不再喜欢相声,甚至开始讨厌春诚,嫌弃春诚打乱自己的生活,想各种办法甩掉春诚。
张春元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的缩影,不断甩掉春诚,这个过程就像所有人在长大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想要抛弃自己的梦想一样。
我们或许都立下过誓言,以后一定要怎样怎样,但在现实的磨砺下,我们都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自己讨厌的大人。
年纪越大在前进的路上就越谨慎,生怕一步出错就满盘皆输。
但按部就班是走不到彼岸的。
“莽撞”有时也不仅仅是贬义词,就像师父说的是“诚实可靠”也是永远保持希望和热忱。
人生不是轨道,是原野。
张春元在师父的葬礼上找回了曾经的热忱,也找回了自己。
也希望每一位看剧的朋友都可以在麻木的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热忱,带着希望与热爱向前进!
《云清明》——“向前看”肖杰在父亲生前并没有好好陪伴他,在父亲走后非常自责,选择用云清明这项技术在虚拟世界里陪伴父亲30天。
但长期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使他分不清现实与虚拟,更是因为沉浸在虚拟世界里的父子团圆阖家幸福,而没有及时发现妻子的异样,导致流产。
但即便这样,他依然不愿意从虚拟的幸福世界中走出来,宁愿在虚假的世界里感受幸福,也不愿意弥补现实的错误。
或许AI能让我们见到逝去的亲人,但逝者已去,就像剧中所述,父亲已经死了,在虚拟世界里陪伴父亲最后一段时光,又是在弥补谁的遗憾?
是父亲,还是肖杰?
当错误已经发生,回头看还有意义吗?
答案是否定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过于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而忘记了现实世界,沉浸在虚拟世界里那些虚幻的美好,都疏忽于陪伴自己的家人,但人往往只有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如果错误已经发生,那就向前看吧。
《爱之狂想曲》——“去爱,去表达”感情一直是人类区别于AI的关键点,但这个单元反其道而行之,人类不再自主表达爱,反而需要AI的辅助。
故事的主人公蔚双(孙千 饰)与尚然(郑云龙 饰)交往了三年后,即便面对面却也无话可说。
为了继续走下去,两人下载了一款感情辅助器,体验AI情感辅助。
明明是相爱了三年的恋人,但是离开了辅助设备却连话都说不出来,设备故障时两人相互对视都觉得尴尬和无措,要共用一个设备才能继续交流,甚至连亲吻都需要AI的指示。
看剧的时候虽然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年轻人的现状,在网络上有聊不完的话,大e特e,见面却无话可说,各个都是i人,甚至还需要面对面打字才能正常交流。
剧情是虚构的,但又何尝不是以现实为背景。
不要等到像剧中一样,变成情感荒漠才惊觉可怕。
现在就请大胆一些吧,请对你的家人、朋友和爱人大胆的说出你的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千万不要吝啬表达。
去爱,去表达吧!
《记忆通道》——“一起创造新的记忆吧”罗风(段奕宏 饰)不断找寻在无限循环中掩藏的记忆,一直在找寻,也一直被困在以前的记忆中无法解脱。
这个剧情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段话。
有人问今天很快乐,是有史以来最快乐的一天,为什么不能一直在这一天生活,另一个人回答说,你怎么确定以后就不会有更快乐的日子了呢。
对于罗风而言也是一样,妻子的离去固然让人痛心,但一直循环在之前的记忆里只能让痛苦加倍,况且现实生活中还有儿子在等待父亲回家。
反观现在的年轻人也是一样的,大家很多时候都被困在了自己的记忆里,一直被痛苦的记忆包围,忘记了要往前走。
因为痛苦迈不开脚步,但很多时候只有放开了脚步才能创造新的回忆。
所以不要畏惧痛苦的回忆,放开手脚向前走,一起创造新的记忆吧!
看了前三集,说是国产低配黑镜都有点抬举了,顶多是套着科幻皮的单元网剧。
《莽撞人》,看到小男孩长大那里基本上就知道是怎么个走向了。
整个故事很老套,就算强行上了点五毛特效,总体来说也和科幻的关系不大,勉勉强强在及格线附近徘徊。
《云清明》,无聊。
数字生命的可编辑状态和真实生命的遗憾、现实世界和赛博世界的金融关系,或者以数字生命是否能作为生命的延伸这个议题本身背后的伦理问题,都是可以被发掘的有趣命题。
然而这个片子却选择了最无聊的一种切入角度,把剧情里的线上祭奠系统换成任何逃避现实的不良嗜好其实都成立,看似是赛博尽孝其实是变种家庭肥皂剧。
《爱之狂想曲》,把我整无语。
从ai的声音出来开始俺就绷不住了,如果ai演员的台词达不到能说出ai感的地步,不如用网上现有的ai语音。
而且科技都发展到能让人情感表达退化的地步了,怎么形象上还是两个放在千禧年都会被嫌土的实体皮衣人啊。
剧情发展也莫名其妙,人类情侣在开篇时是因为彼此之间长期不说话而决定要分手,在ai的指导下复合、感情升温。
既然彼此都知道对方的表达是纯粹ai回答的复现,那两个人难道就真的不曾彷徨过自己爱上的到底是面对的人还是那个指导ta的ai吗。
况且如果到了连情感都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地步,人何以为人呢,人和社会的关系还会如当下一样吗?
越到结尾越无语。
你都ai了,你都能跨越和随意操控终端了,结果救另一个ai的方式是附到一个不知道离机房有多远的家用扫地机器人上面然后爬过去😅结尾更是无语中的无语,虽然没交待人是如何脱离ai辅助重新习得沟通能力的,但是人类情侣就是在一起了有崽了。
更离谱的是两个ai就真的一个成了扫地机器人一个成了电熨斗,还有了个一半是扫地机器人一半是电熨斗的小机器人。
这种破烂情节一看就是男导演拍的。
你们清朝人真挺长寿的,繁殖癌原来连机器都不放过啊。
但凡这种机器产生后代的情节像《飞出个未来》里一样用恶搞的形式呈现都没那么恐怖,你们男导演不会还觉得这种情节很温馨很幸福吧?
上网一看,果然点男是男。
因为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时候很喜欢逐梦亚军二位老师的作品,所以从出预告时就有些期待。
本来以为是演蒋老板和自家机器人的故事,上线那天先刷到了剧透和花絮,发现与预期画面不同。
因为被小规模剧透过,所以我首次观看体验只能说是一般,不过这倒也不影响我之后又看了至少三遍。
我最被打动的点其实不在传统文化传承,也不在科幻元素,那句“宁可莽撞不可后退”初看让我觉得肉麻手抖。
在本同人女眼中,“陪伴”/“关系”主题排序远在上述两点之前。
剧里春元小时候有点结巴,他的胆怯主要是对“外人”的。
从春元和妈妈为数不多的对话中可以发现,母子俩交流平等顺畅,并没有特别多悲伤焦虑或者苦大仇深的东西,顶多是妈妈十分外向活泛而春元的机灵巧思被结巴困住而已。
拜师学相声是春元向“家”之外的世界迈出的一步尝试,他试图建立新的关系——“因为相声是俩人说的”。
春元在一般的交友中面临生理条件阻碍以及随之而来的他人的不屑不耐,他想要追寻一种稳定的陪伴与支持。
春诚第一天到家的那天晚上,春元跟妈妈讲“别机器人儿啊,人家有名儿”,晚上担心春诚被雨淋而跑下去给他披上雨衣,迫不及待跟他一起试说《莽撞人》。
很爱看长大后的春元跟春诚的戏,像是在旁观一段无法结束、不想结束、不得不结束又不知如何结束的关系,是说不出口的分手和断不了的念想。
毋庸置疑,蒋龙张弛俩人的高适配度和高默契值为这段“人机互动”增添了不少柔软和缠绵的味道。
春元盯着惹祸的春诚,眼里并非是纯粹的怒气,而更像是一种惊讶和失望的结合体,仿佛有经年的情绪沉渣泛起。
春元离职搬箱子回家,最初只是沉默,搁不住春诚不断“翻包袱”才被激出了极致的愤怒。
那种愤怒,总是让我回想起中学某老师对自己婚姻的调侃——“即使再恩爱的夫妻,也会有几次想要砍死对方的冲动”。
为什么春元面对重回“相声搭档”身份的春诚又退回到了结巴的状态呢?
我想,或许这些年里,春元是有过更深更远的期待的。
拥有一个捧哏机器人在一开始是令人激动的,后来呢?
后来的春元大概会想,这个有名儿的机器人为什么不能变成真正的人。
春元以“配合讲相声”的搭档关系把春诚归入自己的领地,在这样的关系里慢慢练习说话、渐渐克服结巴。
当春元长大,渴求更深入的关系,期望自主的反馈和交流,却发现身边最熟悉的春诚终究无法长出一颗人类的心。
既然这种期待是无望而痛苦的,那不如割舍它。
但又难以割舍。
因为存在这样的矛盾,所以高级机器人儿被戴上头盔盖上防尘布闲置在角落,却有着满到足以疯狂捧哏的电量。
过分活跃的捧哏机器人讲“您能离了我?
”“我是您朋友啊”,这样的话语,说得出来却实现不了——至少无法以春元期待的方式实现。
已存在多年的伤疤被反复触碰,于是与春诚有关的一切又成了春元不想面对、难以应付的东西,再次张口说相声的时候结巴也随之而来。
“在这儿等着我”几乎是认输和投降的语气。
看着台下春诚向自己走来时,春元是否想大哭一场?
这个机器人是来救场捧哏,还是来给我新的承诺?
从结巴到流畅,春元认命了,他注定无法离开春诚。
这一刻春元或许读懂了春诚的眼神,含情脉脉为我,托付真心与你。
春元有情,春诚有心,至少二位演员能够让我“信以为真”。
【莽撞人】剧情也就还可以,这故事之所以能成立主要靠逐亚的表演以及逐亚本身自带的特质。
师父给春诚做初始化设置时的机器人视角幻视一些塞尔达无双的小守护者视角。
【云清明】令人发指的一个故事,哪儿哪儿都不对劲,透着一种不对劲而不自知的蠢气。
浪费杨玏,浪费小演员。
关于“如何面对父母去世之后所上传的意识”这个主题不如去看金草叶的《馆内遗失》。
【爱之狂想曲】孙千唯一发自内心的一笑存在于郑云龙雨伞被刮坏的狼狈时刻,也是这场流程恋爱中唯一脱离流程的时刻。
扫地机和电熨斗的双向奔赴令人顿悟原来一起做家务才是爱的终章,场面之荒诞使得这个原本只想探讨浪漫爱的故事不小心具有了本不想要的落地感,并因此显出几分滑稽。
【记忆通道】好消息:这集居然好起来了!
不太好的消息:这种好只和段奕宏有关,和科幻无关。
父亲不愿忘记母亲又有什么错呢何苦强删他的记忆。
【契阔几何】配乐太好了,意识流喜欢,可惜的是明明说好答案不重要的,最后还多余解释一番,不如不说。
剧情无所谓,反正跟原作的关系几乎没有。
原作很棒,科幻的尽头是哲学。
【涂色世界】对于读过原作的人来说细看这一集是一种残忍。
【天府十三区】荒诞喜剧。
诸多真假莫辨之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繁殖癌确实存在。
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空镜来进行氛围的渲染,而空镜的氛围渲染主要依靠了灯光,灯光、服装和置景的设计暗含了本片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色彩。
对本部影片色彩的注意始于舟舟这个角色的服装。
蒙面舟舟起初的身份是记忆窃贼,但常见影片中的窃贼均是不起眼的黑衣服,舟舟却一反常态穿着白色衣服,还是一套极为正式的西装。
一家三口的服装里,罗风无论成年还是幼年均身着黑色,叶子大部分时间身着白色,这说明这部影片中的色彩确实有设计且有独特意味。
联系类似鸽子之类的道具,以及婚礼上、罗风潜意识里的路人均身穿黑色,可以推测白色可能象征着幸福,而黑色象征着漠视、遗忘与痛苦,一直身着白色的叶子在死亡前的回忆里也换上了深色旗袍,对于罗风而言,这就是一段痛苦的记忆。
至于红色则更多是通过灯光来进行渲染,蒙面舟舟的出现永远伴随着大量红色灯光,记忆通道里也有大量红色灯光渲染,揭面后的舟舟虽然没有红色灯光做环境氛围,但眼里仍闪烁着似有若无的红光。
再回想到开头片名及AI系统的警告,似乎红色正是象征着系统、AI。
罗风与舟舟的对话后打开了门走入了红色通道内,也暗示了罗风并没有删除记忆回归现实世界。
整部影片的这三种特别鲜明的色彩:黑、白、红,恰恰也是这部影片中较为重要的眼睛意象的组成色彩,也正说明了影片围绕的主题:记住的痛苦、回忆中的幸福以及作为解决方案的AI。
其实有几集挺有意思的,可惜因为是青年导演,不然完成度还可以更高一些,但以新人身份来看还是很出彩。
按照看的顺序简单记录下我的评价。
《天府十三区》⭐️3.5,胜在短小精悍,剧情流畅度很高,结尾有种荒诞现实意味。
《契阔几何》⭐️3.5,很喜欢这个概念,大部分人已经做出了选择,沉迷于虚拟的美好,或者承受现实的痛苦,但这部胜出的点在于,有人选择自杀来选择现实,有人想要突破虚拟来选择现实,有人只想沉溺虚拟。
如果记忆太痛苦了的话,我也依然不选择忘记,这个选择让我思考了好多。
很戳中我个人的点是循环4242遍01和男主的合影时,01逐渐失落疏离随后又重新扬起微笑,如果循环了那么多遍,是不是即使是人工智能也会拥有感情,循环了那么多遍,接受了n-1次的失败,但是不是还依然可以对下一次抱有希望。
《莽撞人》⭐️4,脱去科幻的外皮是一个非常温情的故事,对传统文化的追念,对梦想的追求与遗忘,对自我的找回,有被在灵堂说完的那一段相声感动到。
梦想是朋友,找回旧日的朋友时,发现原来它一直在那里等你。
科幻想象部分好薄弱,除了会飞的车和全能机器人就再也没有别的了。
不过虚拟街景那里的体现很加分。
《云清明》⭐️2.5,总觉得这个故事没讲好,因为好多剧情是强行推动的,表达的也是对现实和虚拟的选择,但是最后除了空空的一句“向前看”就什么也没了。
小女孩抱着狗想把它摔下楼的场景有让我被吓到,如果模糊了现实与虚拟,那活着和死亡其实也没有区别了。
《爱之狂想曲》⭐️3,好可惜,这部片子可以拍得更好的,孙千和郑云龙把未来都市情侣的疏离尴尬感演的好好,在ai的作用下,人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情感表达,那如果就按照ai的指示来恋爱,这种恋爱的存在是真实的吗?
片子粗暴地通过两个ai相恋来解答这个问题,ai相恋了,那这种恋爱也是真实的并且超越了数据的限制。
所以这也导致了片子的前后部分很割裂。
不过大雪中男女主互相寻找彼此自己的那一幕我还是很喜欢,虽然真爱超越一切这个想法很俗套,但还是让我坚信爱的存在吧。
《记忆通道》⭐️4.5,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集,喜欢导演的这种拍摄风格,意识流的推进也让我get到了,其实也是在探讨遗忘还是记住的选择。
记住吧,即使它让你痛苦,因为它真实存在。
《涂色世界》⭐️2.5,扣分是演员演技真的很差,怎么说,概念很有意思,不用定义美,也不用追求更美,看到自己眼里能看到的真实的美就好,但是故事并没有很好的融入这个概念,而是通过直白的对话体现出来的,最大的转折就是以为是四色视觉的画家结果是色盲,依靠音乐来创作,追求美的女主反而才是那个四色视觉者,本来这个转折的处理会很出彩,但反而让我觉得有点突兀。
说到这里,下次再看一遍,可能会有新的体验。
第一集好 其他有点一言难尽了
倒着看的《天府十三区》有点意思但不多,成都确实有点科幻潜力可以挖掘《涂色世界》调色师这个角色设置一开始就不太认同,姚安娜也真的演得太烂了
过家家吗
朋友们,莽撞人真的太好了,真是那个啊!六兽的编剧,松松的导演,和我们优秀的绝配的逐梦亚军,太是那个了!是热爱音乐的杀手和歌手,是热爱表演的丧尸和老师,是热爱戏曲的小我和大我,是执着坚持的悟空和emo,这次是热爱相声和友情的莽撞人。太是那个了!!!
这才是最好的文化创新,立足于中国元素,在中国风格里进行科幻创作,有被惊喜到
除了第一集还不错,2~4集都很差
离开了一喜舞台,这样的故事拍成单集都无比单薄。。。
莽撞人全片最佳AI进水倒地用吹风机吹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马督工过来批批这玩意
四星送给莽撞人 六兽编剧和蒋龙张驰真的好🥺🤭
怎么高开低走,第一集亮了下睛,后面质量有点过分了喂
看了三集,第一集莽撞人是最好的,后面一集比一集一言难尽……
除了第一集,都是垃圾
逐梦亚军!!!
以为是黑镜,结果还是春晚
故事参差不齐,最喜爱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故事。
一般般 但是还是有进步的
没超啊,还属想象到的范围。
不如扭蛋机
标记了好久,一直没舍得看,因为每一集都有特别喜欢的演员,不敢怠慢,想找个合适的时间沉下心来认真看,但结果实在是很失望……就第一集最好看,最后一集也还可以,中间的几乎不用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