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也看过几部之前关于所谓性别问题女权的印度电影,简直是专业黑女权100年,不堪回首,这次我也是做好踩雷的心理准备了,想不到还不错。
女主职业精英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影片一开头在朋友的婚礼上十分ky地对老一辈“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言论白眼摇头假装打电话吐槽。
在回家的飞机上遇到了独自默默哭泣的男主,询问之下得到的答案是:想妈妈了哇塞这人好软好清奇和外面那些jian货好不一样哎猎奇的女主直接把人约酒吧聊聊天。
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一来二往几乎一见钟情,在进一步聊天中得知两人都是单亲家庭而原来男主是个富二代他却不想继承家业,在女主吐槽拷问之下男主才坦言他以后想做像母亲一样的人。
女主好奇:你母亲是一个什么样伟大的人?
男主答曰:一个家庭主妇男主畅言自己想做煮夫的理想,女主却认为他这只是逃避工作,两人一度吵起来却又因为身上与大众格格不入的特性互相吸引。
之后剧情两人时不时互撩,女主攻气十足,而男主总喜欢骑着电动踏板转来转去也是有点萌。
然后非常套路地,男主直接提议不如结婚吧,我乐意在家呆着做家务,你乐意在外打拼工作,咱俩还是同一天生日,简直天生一对啊。
最可贵的是片里不止说了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也有表达女性自己的歧视,女主在发现男主比自己小时不自觉地翻了个白眼,但在被问及自己年龄时又说问女性年龄是不礼貌的,她对年长单身女性的歧视也无意中暴露出来。
终于去见女主她娘了,老人家也是一个很开朗活泼的人,在吐槽完年轻人干嘛想不开结婚之后也忍不住好奇为何男主会做这样的选择。
男主炸毛:这是歧视!
老妈捂嘴:只是关心你们之间到底有没有感情
丈母娘提到的滚床单也让我想提一下,这剧的尺度刷新了我对印度电影又一个认知....不愧是被打上18禁的电影。
以前看过很多印度片,哪怕穿着再暴露动作再挑逗,其实都几乎看不到真正的吻戏的,但这部不仅实打实地吻了,原本该是歌舞mv的部分竟然变成了车震hhhh之后的剧情中也常有一言不合就开车的场面(当然都是比较隐晦的)反传统的婚姻生活开头充满着趣味,婚姻中常常出现的争执诸如因工作太忙无视老公,女主脱口而出是我养着你的言辞互换一下性别似乎毫不违和,或许这其实和性别已经关系不大,我觉得这更多是一种家庭中分工不同又逐渐缺乏沟通和互相理解导致的后果,而这一切都只是铺垫。
女主职场混得风生水起一路升职,时常留男主一人在家,就算一起去吃饭,也是顾着到处和上司同事交流。
而时常被冷落的男主脱口而出的一次讽刺:你是不是想和那个高管去美国也让女主炸了
两人也时不时为此有过争执,心里不可避免地开始思考着这种生活方式对身边人的冲击以及反馈给自己的影响。
两人小吵小闹地一路磕磕碰碰,到底还是维持了下来。
似乎一切都很顺利甜蜜,然而一直埋藏的炸弹却也快点被引燃。
女主继续一路升职,她作为职业女性的成功也被各大杂志媒体刊登报道采访,当得知她不需要费心于家庭琐事后所有人都对这个女人背后的男人产生浓烈好奇心纷纷要采访男主。
在被问及家庭关系是不是处于女方位置时男主终于愤怒。
<图片4>自此一次采访男主就爆红了,不断有各种媒体来采访他请他做节目录他做菜,他的美食节目在网络上点击量越来越多,男主渐渐沉醉其中,却时常来不及为赶着要上班的女主做上一顿早餐。
甚至女主的公司还让男主来拍广告,他们两个的反传统男女家庭关系的影响力由媒体扩大到了社会,但也为两人的关系带来了真正的影响,身为销售总经理的女主看着男主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在自己公司里谈笑风生怎么也难以高兴起来。
她从一开始的不悦,发展到恶言相向,但女主怒极脱口而出的一句废物又让两人不欢而散。
其实就如同另外一篇影评所说“整件事情将人物的性别换一下,就是一桩狗血老套的男权故事。
拥有成功事业的丈夫,看到一向操持家务的妻子也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开始不满,并因为妻子在家务上的一点小闪失,而大发雷霆,试图抑制她发展自己的事业。
”这个故事固然都是关于性别歧视的探讨,但也是关于家庭职能平等的探讨。
虽然影片中两个人都比较戏剧化极端,而女主其实从一开始也是潜意识里歧视家庭主妇的情况却也是常见。
所以她才会在一开始婚礼上就直接批判自己好友结婚后就完了,所以她才会时不时脱口而出废物伤人伤己。
她完成了传统婚姻角色的互换,却在思想深处中还留着对传统持家妇女的不屑。
片中还有好几个年长女性也非常有代表性,男主母亲曾经也才华横溢却只能困于居室又受老公的气,她不甘心却又选择隐忍最终抑郁而亡;女主母亲性格开明大方,她能尽自己所能好好生活不求他人,所以丈夫早逝后,她依然能自由自在地去开会玩耍撩汉;也有如大明星的夫人那样自愿退居幕后打理家事。
而身为女权主义者我想外界很多时候对于女权的误解就是只有强大的女性才能追求女权,如同片中女主这样的女性现代都市中也十分常见,这仅仅是单方面的自我强大,她们看似追求性别平等但其实骨子里还是残留着对传统职务的歧视。
不能说她们有错,她们可能也没说自己是女权,但这总是被很多人抓住来挑刺说这是伪女权。
很多像女主那样的女性认为要实现性别平等就是自己要出去工作,然而真正的性别平等,也就是女权所诉求的是无论是什么性别什么性向在社会中从事什么工作都得到应得的尊重,家庭主妇当然也是一份工作。
而相比起来尊重家庭主妇的男主其实是真正地支持性别平等,他能打能跑,他也不认为做家务就会丢失自尊心,所以他才不能理解媒体问他的问题。
<图片5>当然像上面女主所言也并非无道理,在整体封闭传统的社会中,一个“出格”的家庭主夫身份可能又会变成男性用来博取注目的道具,就如同女权在某些人手中变成了时尚的泡妞工具。
而片尾,女主母亲也很真相地表示,这种事有时候其实无关性别,只是嫉妒,只是大家习惯性不关心在家里的那个人而已。
<图片5>写了很多后面还是删了,我也无法说出太多这方面的理论装逼了,毕竟于平权社会职能问题自己也毫无实践经验的新手而已。
但从截图的对话中都能感受到编剧真的对社会中性别和家庭问题做了不少功课,很多时候双方的争执点其实都是各有自己的立足点而不是一好一坏的分明,还有挺多小剧情大家就自己去看吧。
演技方面卡琳娜·卡普尔这位大牌演的女主实在太赞,相比三傻时的她我甚至觉得她更年轻了,眼神都满满是戏,虽然有时候有些浮夸但也不会太过分。
男主相比女主就有些呆了,时常死鱼眼表情恹恹,不过就是感觉是内心弹幕乱飞的那种人。
歌舞很少,基本没跳过,就是有些过场mv,但场景美音乐赞非常养眼。
搜了下才发现,这个导演就是之前我说过难得的印度女性主义佳片《印式英语》的导演啊!
女生就该当持家者当黄脸婆,但是我是不会同意的,家是很高的梦想,生活原本的模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婚后生活必看!女生就该当持家者当黄脸婆,但是我是不会同意的,家是很高的梦想,生活原本的模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婚后生活必看!女生就该当持家者当黄脸婆,但是我是不会同意的,家是很高的梦想,生活原本的模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婚后生活必看!女生就该当持家者当黄脸婆,但是我是不会同意的,家是很高的梦想,生活原本的模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婚后生活必看!女生就该当持家者当黄脸婆,但是我是不会同意的,家是很高的梦想,生活原本的模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婚后生活必看!女生就该当持家者当黄脸婆,但是我是不会同意的,家是很高的梦想,生活原本的模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婚后生活必看!女生就该当持家者当黄脸婆,但是我是不会同意的,家是很高的梦想,生活原本的模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婚后生活必看!女生就该当持家者当黄脸婆,但是我是不会同意的,家是很高的梦想,生活原本的模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婚后生活必看!女生就该当持家者当黄脸婆,但是我是不会同意的,家是很高的梦想,生活原本的模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婚后生活必看!女生就该当持家者当黄脸婆,但是我是不会同意的,家是很高的梦想,生活原本的模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婚后生活必看!
一场邂逅,一段情缘。
飞机上,一个男人的哭泣,吸引了你的注意。
之后,你们在酒吧畅聊,像“且听下回分解”一样,一次次的“好奇”,让彼此更加了解,敞开心扉。
所以,为什么现在没有对象?
深入了解是关键,当然是要两个人同频。
你的事业心很强,他因为妈妈的缘故,虽然不被父亲理解,或者不被大多数理解,也想成为家里的艺术家。
但有你的理解和支持,向他爸爸勇敢的说,你是最棒的。
第一天,很早的起来,收拾房间,做好早点,母女享受了不同的“待遇”。
有了大后方的镇守,你一心扑在事业上,且事业蒸蒸日上。
或者,这就是爱情家庭双丰收。
房东意欲收回房租,开始了他的事业,其中内心的独白,怎么规范家里的开支,证明做一个好的家庭“主妇”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有个很强的自律性,家庭设计的很好。。。。
所以,开启了他的营收的模式,如果按现在的网红打造,那绝对是新势力。
也因为他的小小走红,她可能是嫉妒。
人真的好奇怪啊,看不得原来默默的被施予者比原来就在闪光灯下的人更璀璨?
全场男主大公无私,全心付出,被女主各种误会,猜忌,但是最后还是因为爱,最后happyending。
1、时间。
彼此付出时间,当发生问题的时候,才能回忆起过往的美好;时间,让人们发生改变,或者变了初心,或者生出了不一样的其他。
怎么保持在同一个位置?
必须要势均力敌,共同进度才能走在一起吗?
2、爱。
crush,包容,理解,愿意付出。
遇到问题,用温和的方式去解决。
3、技能。
做饭,演讲,健身,喜欢火车,一旦做到极致,比别人更好,就能变成差异化的优势4、专注,知道自己要什么,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5、见识。
有所信念有多难,而将所有的真诚丢出去又会有多少怀疑。
男主的始终如一令人羡慕,电影另一个方面其实也描写了,有些位置,不论是谁在那儿,都会有着几近同样的反应。
他为我埋头苦干了三百六十五天,可只那几天的疏漏,我便大发脾气。
原来这样的事情无关性别,无关种种,只关乎于人性,我们都是如此,只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即便明白有多少人为自己支撑。
但若不是失去之后的灰暗来临,我想我们永远无法学会珍惜那个挚爱之人。
这是老师给推荐的片子,直击社会家庭中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现象,编剧构思巧妙,反过来的人设,女尊男亦不卑,非常好看。
在印度这样的国度里,能有这样的片子,是思想上的解放,想法大胆、有突破性。
抱着这种好奇的态度,我慢慢走近这部影片。
影片由生活中的碎片组成,讲述了不愿意成为男人背后默默无闻的女强人和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父亲却一心羡慕能全心全意为家付出的母亲的男煮夫在一次飞机旅途中相遇,一拍即合,而后相知,相爱,经历生活的琐碎,摩擦,最终修成正果的故事。
印度电影中的舞蹈和歌曲一直都是亮点,在这部片子中亦增分不少。
男人赚钱养家,女人勤俭持家,是人们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思想。
《他和她的故事》一反正常的逻辑思维,将男性地位与女性地位设置对调了,男人起早贪黑,做饭做家务,和一群家庭妇女坐在一起,“开茶话会”;女人在外迎难而上,出差应酬。
在女主出差和国外人洽谈业务时,男主和一般社会上的人的想法一致,靠身体上位,这不一直都是对职场女性的亵渎和误解吗?
在女主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之路时,男主的生活在聚光灯下,变得人人皆知。
但是,最终找回初心,回到了自己圣湖的轨迹上,男主的这种心态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这种一开始不被别人认可的人设,在男主的精彩演说下,竟被人们接受,并羡慕着…….此外,女主父亲的缺失似乎也是向男权挑衅的一种设置。
爱情的路上难免会磕磕碰碰,但是只要遇到了对的人,即使吵架也是幸福的!
尽管有思想上的差异,但是爱的力量是不变的,在任何影片中都一样。
看到公众号推这部电影,刚好最近迷恋上印度片,那就看看吧。
看完忍不住就想写一段观后感。
一位好强成功的事业女性,一位一心想成为家庭主“夫”的男性,在印度这样一个传统男权极盛的国家,的确是特殊和奇怪的。
拍出这部电影也是为了呼吁性别平等,但观影过程中,我还是有自己的一点看法。
性别平等,不是女性努力去做到当今男性在做甚至普遍男性都无法做成的事,也不是男性代替女性做现今女性正在经历的事;也不是女生在事业上成功就是强大到不该被超越,男生变为家庭主夫的身份就不能有另外的追求呀,(这不就是变成了女主外男主内吗?
这和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男主外女主内,女性总被压迫,男性也总有一份自大傲慢有啥不同呢?
)女主一些想法我实在不敢苟同。
尤其是女主对男主受到广泛关注后的一段指责,我有点生气说实话。
男女平等,不是性别互换呀!
当今这个世界男女之间似乎的确并不太平等,女性的确应该强大起来,但女权不该是让女性强化的同时男性弱化啊!
(我对一些极端女权真还是难以理解的),而是生理上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遵循他们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且被人们所包容接受并认为是平常的。
家庭中,赚钱方的自傲该被磨平,顾家方也该被尊重,无论是谁,不论男女都值得被尊重啊!
因为他们都在为家庭付出,因为他们在过自己向往的生活。
我认为一定不能抱着在家里看孩子照顾老人就是正在被压迫的。
这部电影就很直接地告诉世人,人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不是被压迫的。
关于男女平等,我曾经和家人讨论过“为什么男生不能打扮成女生那样”。
我的家人跟我说,这些男生打扮成女生都是因为受了一些伤害刺激,留下阴影导致心理扭曲。
我举了很多例子反驳,某位女星不阻止儿子喜欢女性化装扮,有位阿伯他很爱妻子但他也喜欢着女装。
我的观点是,这个世界为什么一定要男生是阳刚的,女生是娇滴滴温柔的。
假若没人曾告诉你你生理上的性别该做什么、该喜欢什么,谁知道你现在的喜好或性格是什么呢?
假若这个世界不再有男女之分(我指的是心理上),男生可能沉迷的不是游戏,不是乐高,而是芭比娃娃了。
男女之间的性别对立才是真正导致男女不平等的最大原因吧。
就如我前面所说,我认为的男女平等,是男生和女生都既可以玩乐高也可以玩芭比,女生和男生都可以在守住原则时由心出发!
在这个社会,似乎只有女性被压迫,但男性一定程度上也是被压迫的呀(比如剥夺了他们穿裙子的权力)。
我觉得只有性别不对立的时候,才能做到性别平等。
我真的期待一个男女之间无界限,男女并非对立,人真正被尊重的世界!
以欢快轻松带点歌舞剧的方式是印度一贯的风格在印度这种国家居然可以拍摄这样一部男女关系社会平等的电影也是很引人深思,电影讲述的是男主内女主外的家庭模式,第一次看这种题材,女人事业有成男人照顾家庭向来都是稀少的,片中男主原生家庭本来就很优越,是房地产大亨的独子,但偏偏不愿意工作,认为家庭主妇才是“艺术家”,他不想成为赚钱的“工具人”。
女主是独立自主上进的女性,在工作上也很出类拔萃,他们结婚后就是男内女外,开始很和谐,后面女主在社会环境下不好意思跟同事说自己丈夫是家庭主夫,男主伤心了,觉得妻子本质上就看不起他,后来女主的同事们到她家聚会,她当众大方宣布了自己丈夫的职能,丈夫被得到了认可。
接着就是女主事业蹭蹭蹭的往上升,活动越来越多,成为了一个事业女强人,受采访和追捧活动频繁,丈夫看见妻子在和一个外国人交谈甚欢时吃醋了,后面女主安抚了他。
接着因为成功女人背后有这么一个男人,男主被传媒和大众开始关注,开始接受一些采访和加上他本身的幽默魅力做了很多有名的采访,他们在外面吃饭的时候被大众认出要和“网红”拍照也是跟男主合拍,此时女主已经开始产生嫉妒心了,或许是两性中打破了某种平衡吧,她看着丈夫日渐火起来,越来越有魅力,有时候回家还吃不上饭,开始瞎想男主本来就是个有钱人家的富二代,为什么要跟她过这种生活,是不是一切都是他计划好的,原本说好只是自己过得小日子却越来越多人知道,越来越多人当成去支持女性在外工作一种标杆和成名人物,她歇斯底里的指责丈夫,而丈夫也是解释也不是,根本插不上嘴,沉默的回家默默回家收拾东西,接着女主发现男主外出见名人时给她带回来的礼物,里面有一封信,说男主经常提起女主,很为女主自豪,觉得他们很有勇气的去互相成就。
结局就是女主赶紧追上丈夫和好了。
这部片虽然轻松欢快,但两性家庭关系、社会地位、两性权衡真是引人发思阿。
这部电影试图通过男女角色互换来强调家庭主妇也是一片天。
但电影很空洞。
整个电影情绪点设计太过密集,矛盾轻飘,浅尝辄止,把妇女所面临真实困境简单化了,完全是以男性为本位的视角来审视女性。
在电影里,家务劳动是如此的快乐,完全看不出任何的繁琐与疲惫。
妻子工作的时候,丈夫在游玩、购物、与女性友人嘻闹,然后在妻子劳累的一天,回到家后,对她说:你可和那个美国人睡来往上爬吧,妻子扇了他一巴掌然后却和他做起爱来?
这剧情真够狗血的。
(换个方向看,这难道不是现实中丈夫对妻子疑神疑鬼的抱怨吗)电影把工作与顾家完全对立起来了。
卡比尔觉得一工作就会变成工作狂,变成机器,没有生活。
这个想法有极端,为什么一工作就会变成工作狂呢?
女性可以成为兼顾工作和家庭的“超级辣妈”,男性为什么不可以成为兼顾工作和家庭的“超级煮爸”呢?
卡比尔所塑造的“妻子”就是一个在家吃白饭的形象,一点也没有体现出他所崇拜的他母亲的“艺术家”的样子,而基雅所塑造的“丈夫”却是努力工作赚钱养家还体贴的形象,这恰恰是大部分丈夫所不能做到的。
基雅依然具有妻性,卡比尔却没有足够的母性。
大概这就只是一部喜剧吧。
这部时长两小时的电影,中间的歌舞片段都可以不用看。
电影前半部分的节奏很快,对话简洁直接,马上就从相遇进入到结婚的环节,故事主要围绕婚后的生活展开。
影片中男女靠近的特写,我比较不喜欢,感觉很刻意。
这段反传统的姐弟恋,开始时候很甜蜜,后面遇到了三个波折,买房,怀孕、男主出名。
男主相比于女主在这些事件中全部都是正面积极的形象,而女主都是负面消极的,所以这部影片的女主人设并不讨好。
女主的情绪很容易爆发,疑似怀孕了就歇斯底里,男主体贴的多买了几盒验孕棒测出没有怀孕才安抚下来。
当房子无法继续租下,而男主提出买房,女主持了反对意见,是男主自己想了办法,做了一堆主妇们的减肥教练才把需要多付的生活费用给攒到。
当男主出名了,女主嫉妒心就爆棚,恶语伤男主,这一段戏的对白尤其过分,感觉女主有点发疯了。
整部片就是不停体现男主是如何的好,而女主就很负能量,只忙于工作,享受男主家庭煮夫的服务,却轻视男主对家庭的贡献,可能是这个原因我并不是很喜欢本片。
这部片子就是把世俗中的丈夫妻子的性别进行颠倒,其余都一模一样,工作赚钱的丈夫是如何对待在家打理的妻子,片中女主就是怎么样对待男主的。
从某种种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实质的变化,只变了性别。
片中的男主过于完美,感觉女主是为了体现男主的光辉形象设立的,这也是我并不太喜欢的原因之一,原先看评分7.8分还不错,我个人觉得还不到这么高的评分。
从大环境来看 尤其是印度这样的国家为背景 故事内容绝对新鲜 把现代很常见的问题 人们都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现象 用很浅显的手法表现出来 让人们看到那其实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认知 全篇平白直叙 重点突出 没有跑题 结尾喜剧收场 也算是个交代 但还是有种 敷衍 要拉回到老套路的感觉 还是推荐 婚后的人应该会有更多感触 真实 明确
印度的片子,总让我很难评价……
印度片除去歌舞什么。还是挺好的。
这种老公给我来一打!!好吧好吧,其实李先生已经很好了~
可不是我和你的故事啊
梦想分别为职业女强人和家庭煮夫的一对男女结合成夫妻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男女社会角色和分工固化、男女不平等的印度,故事角色的设置非常新颖,也具有社会批判意识。同时也探讨了一个家庭角色分工中,赚钱养家的和持家的夫妻双方存在的矛盾,赚钱的受到的关注和肯定多,他事业成功,忙,不着家,忽略持家的感受;持家的默默奉献不为人所知,他被外人称为“吃白饭”,忍受赚钱的工作中“沾花惹草”的风险,忍受辛苦准备晚餐对方没精力吃,忍受赚钱的坏脾气。家庭中,往往赚钱的在家庭中占支配地位,会受不了持家的突然抢了“风头”,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栗子。看完这部电影,对婚姻角色分工会有新的认识。
很平权的一部电影,男女主的颜值身材都不错。影片有美美的爱情,但更多的是探讨生活,也是对于两性在社会与家庭中扮演角色的反思,通过女主外男主内的人设,让观众更能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彼此,也打破刻板印象,男女主各自的打拼,还展现了事业上并不一定只依靠一个人,另一个人也可以通过努力和付出来填补家用,在做家务上也并不应该只交给一个人,而是应该让两个人共同合作,去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同时故事中的男女主也经历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比如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家庭煮夫(也包含家庭主妇)如何展现个人价值,持家人和养家人缺乏了解所导致的问题等,就像女主母亲说的,世人往往只关注到赚钱的人,而没注意到打理家室的人,让拼事业的往往忽略了做家务的辛苦,但其实二人是同样重要的,是相辅相成的,是需要看到彼此的,整体还蛮好看的。
爱情里不该计较公平与否 合适就好
挺有趣的实验。
鬼使神差看了这个电影
🤢
傻逼电影就跟傻逼人一样浪费时间
印度电影比较少见的题材。比男女平权更激进,话题是性别特点和社会形象的替换。歌舞元素必不可少,总体蛮欢乐。
还挺有趣,主题很犀利。女主角老了。
真的挺好看的,发人深省啊,对两性,对婚姻的刻画很到位,印度这样的男权国家,能拍出这样的片子让我很震惊。
相对比较正常的印度电影。
在印度能讨论男女平等的话题,甚至女强男弱,也是算先锋咯。
挺有意思的 以这种角度探讨了印度传统还是挺突破的 但影视化毕竟是影视化 现实生活中印度的这种传统文化还是很难改变 但也是个挺好的现象吧 毕竟真的有人在关注两性关系 以及家庭问题的point 里面有好多可以深挖的点 能讨论的也有很多 不过最后她妈说的话还是蛮有意思的 最后喜欢里面的一句话 这个社会赋予了我们每个人都自有选择的权利 为女性or男性争取平权以外 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家庭主妇如果是她or他的人生梦想 不要多管闲事杞人忧天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批判人家不独立 说白了那也是她or他的个人选择
剧情和形式玩得蛮花哨,但实质上讲的还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印度大使馆组织观影活动看的,喜欢用这种轻松的方式探讨男女在家庭中的关系的电影,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中,事业有成赚钱养家的妻子也会偶尔产生做家务的丈夫是吃白饭的想法,当然最后很快醒悟挽回了难过离开的老公。而现实中常见的相反状态下,丈夫不尊重妻子做家务对家庭的付出,又有几个能及时发现和调整自己的心态的呢?
非常好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