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廖凡看的,开拍的时候就关注了,等了好久,终于在一个小地方台首播了,好不容易找着网络直播看了些,直播没有回看,所以也是断断续续的没看全,很遗憾,期待能早日上星从头补补。
早前听说是讲第一代民族工业者实业拯救中国的故事,这个认真说来有点言过其实,连片子里孟家二姐都说以前孟家参与过汉阳造嘛。
留学归来的孟家三少爷(段奕宏)发展枪炮工业,以图实业救国的故事。
整个片子的制作还是很用心的,剧本氛围很严肃,演员阵容也不错,段奕宏,陈冲,曾江,包括打酱油的马精武牛犇这些老前辈,几乎个个都是实力派,而不是为了博眼球凑数的明星。
发布会时演员也说吃了不少苦头,如今看片一切都值,几个主要角色演得很好很认真,年轻姑娘稍微差点,但总体还算踏实,很“正”,没有某些2B年代片那种天雷滚滚的气息。
冲着廖凡看的就先说说廖凡了。
廖凡这次贡献一坏蛋角色榔头,是主角孟家三少爷大姐的儿子(就是说段奕宏是他舅舅啦,导演到底怎么想的每次看到廖凡叫老段舅舅我真的想笑)。
最近王大亮高明榔头联播我有点错乱,好久没看到廖凡演反派了,这角色还挺适合他的,哦,也不算是真·反派,孟家是上海望族,暗地里却也有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榔头就是那个给光辉的家族当无名刽子手的人。
不过他也是个有孝心的好儿子,谈起恋爱还挺搞笑。
这角色还很臭美,每集要换四套衣服不重样(你衣服比陈冲二姨还多你妈知道吗!
)。
好像一直没具体说他爸是谁,好像因为勾结日本人吧,被他外公解决掉了,他妈也因此疯疯癫癫,这设定一看就是个杯具,肯定没善始也没善终。
他有野心,自己也想坐上孟先生的位置,但是……成绩不好啊,他觉得自己武力值高就能用枪解决问题啦,光只有拳头硬也只能在上海滩吃瘪,所以说知识改变命运呢同学们……段奕宏的小孟先生纠结得要死,他留洋归来想法新潮(说真的前面几集故意顶人感觉好讨厌啊!
而且可能设置的就是他出国留学很早,所以可能跟他爸感情很淡漠吧,他爸都快死了他还在那“哦孟先生”,孟你妹啦),想改变家族改变中国,但家族里的陈规陋习不是他一人可以改变,还有很多见不得光的生意,他都想统统关掉,但家里人说,关了喝西北风去吗,以他一人之力,连自己的家族都没法改变,还想改变中国,一蹴而就做不到啊。
实业救国的路子是对的,但是我觉得这个人有时候嘴炮高于行动啊,后面没看完,看完再补充……陈冲的二姐颇有气势,举手投足也有风情,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形象。
前半部剧情冲突很多都在小孟先生与他二姐之间——亲情与法律的矛盾,自我与家国的冲突。
但是谁好像也说服不了谁,所以你们不能相亲相爱一家人吗。
榔头妈,孟家大姐,导演选了年龄与廖凡不合的很年轻漂亮的何音与他演母子,据说是为了表现角色神经质的外表下有一颗单纯的心,外表和心灵都不再成长了(什么二次元设定),片中和榔头在一起倒不显生硬,榔头在他妈面前意外的表现得颇有少年感(什么鬼),俩人搭配起来感觉还不错……对了认真从头开始看之后觉得罗老虎萌萌哒啊!
还有他那个助手小哥我开始以为是外国人好吗!
后来又觉得怎么有点像金城武!
后来发现他不是外国人也不是金城武!
(废话)其他演员我觉得也都选得很好的,看的时候很为老演员们捏把汗,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演出这么大量台词和动作的戏,实在很不容易!
讲得很流水账,主要还是没看全不好深讲剧情,不过看到片子之后真的能体会到主创们的用心,就是灯光和画面颜色糙了点,DV似的,不够厚重,估计是经费所限吧,但是可能的话还是很希望能用后期调整下颜色,我看剧照的颜色还挺好的哇(上星之后的版本似乎颜色有调整过好多了……还有我看了上星版的是不是把少帅的部分咔嚓了一些哈哈什么标准啊
首先,演员太赞了。
只在电视上瞥了一眼,刚好是陈冲、曾江和廖凡的对手戏。
这几个人立即调动起了好剧雷达,于是马上网上搜来看。
最爱陈冲,举手投足的风韵,就连杀伐果断的大将之风中都带着小女孩一样的娇羞。
而这两者居然也毫不违和。
自带着让人觉得亲切,迷人,又不由自主的想要对她恭敬喜欢的气质女主张碧兰也很讨人喜欢,尤其是最初不谙世事的地主家大小姐的样子,可以说是娇蛮得恰到好处的典型了。
罗老虎那个人狠话不多的搭档,相当招人喜欢了。
让我一直在脑内酝酿给他们剪一支《懂你》不过,冲着演员看下去,投入到剧情中之后,越看越觉得…难以言喻。
剧情的硬伤太多了。
首先说江湖各位大佬的能力,堪比复联里各位英雄一样忽高忽低忽强忽弱。
早知道榔头要捣蛋,还是任由他控制住了孟家(所以如果说二姐那么有权威,这是怎么做到的);美其名曰救榔头一命,结果就是把他流放到荒岛上变野人?
嘴里说着一家人不能杀死所以这是干嘛呢?
关键是还被人轻而易举就给带回来了(带回来的理由也站不住脚,回来之后的榔头也没干什么“正经事”反倒很怡然自得的买房子置地泡舅妈);漕帮老大牛气哄哄的出场,小孟离开上海回来上海都是他鞍前马后唬得别人不敢动,结果后面就突然消失,难道被日本人灭了吗?
;洪帮老大更可笑,出场时候以为是大杀器,出手就逆转了小孟的危局,结果明知道榔头对自己恨之入骨居然还跟他单独相处然后就这么死了(进出洪帮老大院子不是需要搜身的吗??
榔头的枪是天上掉下来的?
杀了人还能大摇大摆的走出去,洪帮人死绝了还是榔头会隐身啊);洪老大手下,李先生身边那个卧底小弟,出场徒手捏碎玻璃杯,牛的一批,结果只干了一件告密的事儿,后面也完美消失——如果告密有用的话要武力值干嘛;罗老虎当街杀了秦先生的纨绔儿子,他爹居然等到老虎咬到喉咙了才知道(而且居然还有时间让老虎联系搭档,杀到秦先生住所)说好的威震上海滩呢,说好的以绑架为生的黑恶势力呢,为啥人家孟家没影儿的蛛丝马迹人家都知道,你儿子死了都一点儿动静没有;石原(呵这个姓)早就说被撤职了,然后直到死都还在岗敬业。
我以为能看到第三个日本特使跟小孟斗智斗勇呢;洪帮人都是死的,青帮面都没露,不管上海滩有多少大佬,对付孟家都只能用榔头,这是什么鬼设定;然后这个榔头也是个不长脑子的,舅舅一句话就给哄出门被人搞死了,早这么乖还替你娘喝什么药啊?
;发展到后来我已经不记得陈先生这个人到底想干嘛了…他好像除了提供了自己的女儿硬生生延展出了一条感情线,以及给孟家提供了钱和船之外,就没干嘛了…;小孟是学枪械制造的,几乎没有用枪防身过。
ok,我没学过,读书少,大概人就是只管做不管用吧;最要命的是读书会。
看起来赶回来救孟家的也就从头至尾三个人,其中还包括一个叛变的马奎(马奎这个名字就不太适合忠心的角色吧),所以说百年基业的孟家读书会,那些各行各业的牛逼人士你们都在哪儿啊!
生死存亡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考虑现身了啊另外,逻辑矛盾也是…一言难尽。
孟三上一秒还在因为颓废被二姐骂,下一秒奉祀官来了突然就表示他要把军工厂运到武汉去,就好像这个计划已经在他脑子里盘旋很久了一样。
奉祀官是来喊开始的吗;榔头一直在要不要杀舅舅的态度上表现出非常奇怪的立场变化。
一出场就表现出一副要舅舅回不来上海的狠样,下一幕就开始犹豫说不想弑亲说是大逆不道(同理陈先生上一幕还在劝榔头不要杀孟先生留着有用,转脸就不管读书会的秘密要他赶紧杀了小孟);国军时而威慑力十足,时而???
最后逐一安排后事的小孟都进到国军营地了,那几个日本便衣到底是进来了还是没进来啊?
不管怎样,是不是国军可以直接安排武装押运给送出上海啊?
打都打起来了,不怕什么再增加矛盾了吧?
;读书会什么用都派不上,却被渲染成了最大的宝藏;张碧兰这么曾经名满上海滩的孟三绯闻女友,日本人宁可大费周章的绑架这个要挟那个,也不肯在这个小姑娘身上打主意,可以说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典范了配音也是风格迷幻。
不是很懂配音导演想表达什么,还是说电视剧里那些明显业余到姥姥家的台词部分是用电子音合成的?
怎么能说的那么平板机械拖长音呢?
情绪一激烈就会演,好好说话就棒读念课文,这是什么操作。
陈苏沛 张碧兰 孟三 这三个问题最大,排名分先后!
听得人忍不住想给他们加上抑扬顿挫剧情设置沙雕,小细节各种吃了吐,台词傻白甜(不是)某些台词太过直白粗暴逻辑浅薄,整体,不满意。
不会再看了,也不会再推荐其他朋友看(在刚看到前几集的时候推荐过两个朋友,请你们原谅…)
昨天把《海上孟府》看完,于是决定必须要写点东西,作为我爱过孟老三的证据。
这篇我原本发在自己的私人公众号上,想着也应当为这么打动人的作品写一写影评。
胡乱写写,多多指教。
孟府的故事是从“孟先生”和他的家人说起的。
1930年的上海滩汇聚着来自各个地方的力量:租界,日本人,本地帮派,从北方避难的灾民以及普通劳苦大众。
繁华的灯火和暗夜里的冷枪让1930年的上海成了很多故事的温床。
孟府的故事也发生在这个时间的这片土地上。
洋装换成长衫,毁家以纾国难小孟先生是家中的独子,上头有两个姐姐。
在小孟先生很小的时候就被老孟先生送到美国留学,学习机械制造,专门研习武器。
孟家的基业是军工,祖上是孟子的后人,在百年的发展中,他们势力已经遍布军工,航运,金融,教育等国家命脉。
故事的开头是老孟先生病危,感觉自己命不久矣,国难当头,他的军工厂在外界势力的干涉下已经无法正常运营。
所以他决定把自己的儿子召唤回来,继续完成自己“实业救国”的理想。
孟文禄一登上船便遭到两名日本人的暗杀,后来在女主的帮助下逃脱。
来到家中,他对于周遭的一切是陌生而轻蔑的。
即使是面对病榻上的父亲,他也直白得暴露着他对于这个国家的悲观。
他替父亲带回了美国武器的设计图纸,但是他也明白地告诉父亲,光靠图纸是没法复制的。
穿着洋装的孟文禄并不想代替父亲做上海的孟先生,尤其是当他看到家中的宾客是开设赌场和烟管的帮派老大,是租界的各国公使,是满嘴生意经,一心发财梦的虚伪商人时,他对于家族责任的态度是不加掩饰的逃避。
“我没有答应要做孟先生。
”国将破,家必亡。
很快孟文禄就意识到,命运是不允许他做出否定的选择的。
老孟先生将死之际,上海的各方势力开始躁动不安,偌大的孟府没有了主心骨,这是他们愿意看到的,借此机会,吞掉孟家的家业,于是他们要杀掉小孟先生,干掉可能的掌门人。
老孟先生死后,孟文禄的事业是被迫开始的。
这一点有点像《教父》,但是看完整个故事,会发现“孟府”与 “黑手党”又有很大的不同。
小孟先生到“孟先生”的转变是通过几个重大的事情完成的:1.被榔头软禁后暗度陈仓;2,被三菱银行的贷款欺骗后假死脱身;3,给碧兰写绝笔信,使馆枪杀石原。
无论是前期玩世不恭的贵公子还是后期阴狠决绝的孟先生,段奕宏都将这个角色都演绎得入木三分。
在这个故事里,“爱国”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
不似很多电视剧会给主角加“buff” “孟先生”这个角色近乎是憋屈的。
他的本心和父亲一致——“实业救国”,然而在那时的乱世,连政府都不愿拿起武器,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又怎么能对抗一个国家呢?
我爱这个故事,是爱它真实的痛苦。
书中多次提到“张恨水的小说” 是给人造梦的小说,让人能在短暂的故事里寻求安慰,而安慰过后,又得回到现实的痛苦中。
我爱孟老三是爱他真实的脆弱与慈悲。
他不是无所不能的,在面对军工厂的贷款频频碰壁,自己被外甥背叛,家人被威胁的窘境时,他不能像很多“爽剧”的男主一样,突然得贵人相助,或者自己又有什么特别的本事。
面对侵略时,孟老三的心是一颗勇敢的中国心,但是同时他的躯体和能力与这乱世中的中国百姓一样,是十分脆弱的。
即便是这样一个不堪的世界,即便穿上了长衫做了“孟先生”,他也没有丢掉心中的那份慈悲。
面对背叛他的朋友与家人,他的上策永远都不是杀戮。
在宁波的时候,孟老三对张碧兰说:“去了上海,好人孟文禄就死了。
”一直到了故事的结尾,我认为这个“好人”还是一直藏在孟先生的心中的。
孟文禄面对日本人抛出的橄榄枝时他拒绝了,他说:“我没有能力。
”日本人说他们可以帮助他,培养他的能力。
孟先生于是告诉日本人,“你误会了。
我说的没有能力是指没有能力把你们军舰赶出去,但是我会做武器,让有能力的人去做。
”孟先生的救国梦在这个短暂的故事里是没有完美结局的,他的兵工厂被他转移到了武汉,年轻的孟先生所说过,“就算真的到了我没法保全它的时候,我把工厂炸了也不会留给他们。
”虽然孟文禄最后离开了上海,但是并不能算壮志未酬,因为有些高尚的理想是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的,孟先生所做的一切让我看到了做为一个中国人的智慧与气节,勇敢和忠诚。
“割肉还母,剔骨还父。
唯有此心,耿耿相随。
”孟文禄与张碧兰的相遇让我想到《来不及说我爱你》的桥段,都是男主被追杀,偶遇女主后获救的情节。
但是孟张的爱情基调和那部作品中的大相径庭。
爱情不是这个故事的主线,导演没有花太多镜头在这上面。
但是寥寥几笔,就写出了孟张二人的倾城绝恋。
我慢慢明白,好的感情描写并不需要把两个人凑到一块你侬我侬,像描写人物一样,爱情本身也是需要其他的事物去支撑的,如果单单着眼于两个人之间的纠缠,会显得空洞和没有说服力。
孟老三作为一个接受西方教育的民国贵公子,他形象是绅士的,对于女性他保持尊重,并没有电视剧中经常塑造的“霸道总裁”举动。
对于张碧兰的爱他一直是很克制的,因为在他们没有相遇之前,无论是他还是张碧兰都有家人安排的婚约。
而后即使二人两情相悦, 孟文禄为了家国的责任,也无法悔婚;张碧兰亦然,她回到宁波,准备与自己并不相熟的未婚夫结婚。
有的爱情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孟老三就是这样的沧海。
这个故事的丰富性让我相信爱上孟文禄的张碧兰根本没有可能再爱上其他人。
在宁波过盂兰节的时候,张碧兰看着河面的河灯对孟文禄说。
“以后没有张碧兰,我是李张氏。
”“我可不会要求自己的妻子跟自己姓。
”孟文禄回答道。
在没有遇到孟文禄以前,张碧兰是宁波一个前清进士的女儿,在封建的家族里做大小姐。
她的思想是传统中国女人的“三从四德”。
所以即使落难的未婚夫与她都算不上熟人,她也要拼命营救,不是因为爱情,是因为思想的桎梏,她的家教让她觉得那个男人就是她的未来。
如果你爱的人带你看到了另外一个你永远不可能接触的世界和思想,那么你大概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人。
所以后来张碧兰逃婚了,因为孟文禄让她看见了封建礼数之外的东西。
她逃到上海来,她做着和孟老三在一起的美梦,但是她内心又知道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所以她只能退一步,来这个城市走他走过的道路,在报纸上阅读他的消息,缄默地守望他,固执而徒劳的爱恋。
在这个城市即将沦陷的时候。
一早就得知张碧兰来到上海却从不曾打扰的孟文禄选择留下绝笔信和一张回宁波的船票,在一个深夜,连敲门问候也不敢,偷偷地将这两样东西塞到门缝里就离开了。
我被这样克制的爱打动,诀别之际,连一个照面也不能给,自始至终,这两个人对待爱情都是在不断地牺牲自己成全对方。
好在最后的最后,当炮弹让整个城市倾倒下来的时候,他们终于相聚了。
我就很希望影视剧里能多一些这种健康的爱情,而不要总是搞一些为了营造“霸总”的人设,而出现的“巧取豪夺”的低俗情节。
和张恨水比起来,匪我思存的小说要可怕太多了。
除了主角之外,我还非常喜欢故事中的另外两个人物——榔头与陈苏沛。
陈苏沛就是孟文禄的未婚妻,孟陈两家在苏沛六岁的时候就定下婚约。
归国回来的孟文禄对苏沛来说是个陌生人,加之孟文禄与其父陈先生的立场对立,让这段婚姻完全不具备爱情的基础。
榔头是孟文禄的外甥,也是这部电视剧的头号反派。
但是他似乎是这个故事中唯一爱着苏沛的人。
他自小就被当做孟家的打手培养,加上母亲的灌输,让他认为自己仅仅是个杀人工具,因此导致了他对孟府的仇恨。
榔头背叛家族,投靠日本人。
他的坏是很直白的,和他的爱情一样。
当他最后抓住孟文禄的衣领质问他到底谁把陈小姐当成物件的时候,我觉得那一刻他的爱情是很伟大的,这种伟大让对面的孟文禄都显得卑鄙了一些,因为确实只有他从来没有把陈苏沛当成可以进行利益交换的“物件”。
她的父亲利用她跟孟家联姻来换取在上海更大的势力;孟文禄答应娶她的条件是她的父亲提供军工厂股份30%的现金。
只有榔头对她的爱是纯粹的。
可是榔头最终还是被孟文禄杀死了,在苏沛和孟文禄婚礼的那一天被扔进了黄浦江。
坏人死了应当是大快人心的事情,但是我却像故事里的孟文禄和苏沛一样感到悲伤。
我想这就是好的故事,好的故事会让人沉浸其中,不自觉也变成了故事里的人,体会他们的悲欢,而无法作为一个看客。
孟府的故事已经讲完了,但是我的脑子却很乱,仿佛还停留在那个世界中。
每一次对现实的世界感到失望的时候,就要去看一些国破家亡的历史和故事,似乎能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身上汲取力量,如今太平盛世,又有什么值得抱怨呢?
但是这太平这下又隐藏了多少黑暗?
唯有不停地丰富自己的精神和思想,才能在黑暗的时候照亮眼前的路。
题材不错,编剧水平太差了,除了最后两集其他时间一直不明白这三姐弟到底有没有血缘关系,还有时不时用来拖时长的‘爱情’。
九公这个大boss的动机也是难以引起共鸣,不婚不孕干到退休,最后杀主子杀孩子,又跟日本人搞一家去了。
哦,还有男主光环的榔头,死几次都没死透,我寻思被人勒的背过气去又让人把脑袋开了花,脸朝下在水里憋了一阵子还穿了复活甲,真是狗不死家里猫不死外头,坚决连滚带爬带晕倒也得坚持死到大姐面前,大姐睡觉连被也不盖躺的笔直我还以为她也嘎了呢。
一句话,演员没啥可说的,特别是廖凡,被导演往死里折腾好多动作属实无意义。
编剧能力太差了40集里有15-20集在纯耗,还有罗老虎的爱装B兄弟,这哥们绝逼带资进组要么就是谁的关系,对剧情一点作用不起,捎带着百乐门那姐妹,咋咋呼呼最后竟然没跟相好的走,无语。。。。
大姐二姐是不是亲姐妹啊导演?
陈冲不说了,大姐也是老熟脸经常演剧,在这里边姐妹俩疯疯癫癫神经兮兮,作为观众不知恨从何起。
查了一下导演还搞了好几个自编自导的剧,就凭这40集的功力,想破脑袋不知道靠啥走那么远的,靠多大脸请的这些实力派,你看你给人指导的,啥玩意儿,我还是从B站看的爱情CUT来追的剧,从头看起,爱情设计属实扯淡。
呸!
看了《海上孟府》立即就喜欢上了孟文禄和张碧兰的这一段感情,在张碧兰中弹卧床的时候,孟文禄喝的醉醺醺的在她床前说“没有人比你为我做的更多了”然后大哭不止。
一个是娇憨天真、勇敢坚持的晚清闺秀,一个是国外留学,回国继承家业的家族少爷。
轮船上的仗义相救,孟文禄认识了这个简单天真、还把评书侠女当真的张碧兰,其实一直觉得张碧兰身上的矛盾点特别让人着迷,她出身晚清进士家庭但是却不腐朽愚昧,她孝顺忠贞,有着一种传统儒家的美好品德。
而孟文禄是什么人?
他可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孟老夫子的后人,剧里说他留学归来是“洋派”,但那只是表面,他骨子里真是秉承儒家思想的想要兼济天下的仁人志士。
所以他们相爱不是互补还是相随。
更何况张碧兰为救未婚夫混进孟家的宴会找到孟文禄,什么都还没说就开始朝着他哭,就说我不管,你要替我救他;什么罗老虎告诉珍妮,珍妮告诉我的。
真是个可爱的女孩子,她对别人真的有不设防的相信,所以才会像小孩子一样要求孟文禄救人,所以才会没大脑地牵连出罗老虎。
还有在之后的孟文禄找她陪自己游玩的时候,看到她写了满桌子的信时。
她的回答,她说她每天写了一百多封信,那别人总会看看吧。
孟文禄对她幼稚莽撞的做法不以为然,可是彼时的他不也是一样么,刚回国什么情况都还没弄清楚,可一直执着地做着自己认为是对的事。
张碧兰受伤昏迷的时候,他说他这人有个毛病就是太容易相信人,相信了一些不该相信的人,其实他们两个人真的很像,张碧兰身上的那些简单美好一直影响着孟文禄,她给于孟文禄的信任也一直指引着他。
入住孟府,张碧兰受伤,孟文禄照顾张碧兰,两人一起赴山东,一起回上海,他们两的感情羁绊不断加深,但又各自都忍耐克制,孟文禄偶尔小心翼翼地试探,欲语又止,心生涟漪;张碧兰身有婚约,又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他们其实都已经心知肚明,但又从不说出口。
再后来,李木华被救出,孟文禄用两家金店气走了他,张碧兰旧病复发,孟文禄就扣住她不让她离开,其实张碧兰也是犹豫的吧,说要离开应该离开真离开却又舍不得,直到张父带仆人闯进孟府,带走张碧兰,两人真的分开了。
上海局势风谲云诡,孟府内部更是动荡不安。
孟文禄诈死来到宁波偷偷看望张碧兰,被张碧兰发现逼出来,这两天两人一辈子都不会忘吧!
张碧兰在佛前许愿,说只希望他能平安,所有苦难她来承担,真正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的付出吧,可连他人生的苦难都愿帮他承担,连一句喜欢和爱都不曾说出来。
直到张碧兰在最后一刻逃婚来到上海,说她走在他曾经走过的路上都很安慰。
再然后两人又相逢,孟文禄说“当初等你的时候你不来,现在来了又有什么用呢?
”想要劝他离开。
也许太深沉的感情真的用语言无法叙说,两人一起跳河来表明了这段感情。
两人的感情真的是温暖又深沉,直击人心。
孟文禄动手杀了榔头,龙娜被炸死了,二姐和九公同归于尽了,家族的惨烈现状让孟文禄悲凉万分。
战争打响了,他留给张碧兰的“割肉还母,剔骨还父。
唯有此心,耿耿相随。
”是自己的绝笔了吧,然后开枪打死了石原。
牢里的见面两人都以为是最后一次见面了,张碧兰说她要现在就嫁给他,他死了,她来为她哭,来埋他,来为他收尸,这是她对这段感情的坚持;孟文禄泪眼相对“傻孩子,真是傻孩子”,他被警卫拖走是最后一句“我爱你,你是我老婆”是他这辈子最后的心愿吧!
炸弹炸塌了关押他的场所,也开启了他们两的爱情曙光。
最后他们一起登上了去往宁波的轮船,可战争才刚刚开始啊,愿你们一路平安。
四星全给演员!
那么多王者演员都带不动导演(编剧)这个青铜!
我是段奕宏铁粉,实话说我认为本次演技是他迄今最差,感觉飘离不定,表扬新演员女主,章婷婷,傻白甜演绎的很到位,陈冲和曾江自不必说!
感觉廖凡就是一天生坏人,演技神了!
强看完40集,bug太多。
逻辑?
在这个剧里面完全不存在的,那么强的家族,那么强的孟先生,好多事情都搞不定!
哎!
白瞎了这个演员阵容!
在雷剧满天的卫视荧屏,每年都有很多剧播不了或者播出平台不好,海上孟府就在此类,前几天我在廖凡得奖的作品集当中看到这部作品名,汇集了曾江、陈冲等老戏骨,点开后却被段奕宏沦陷了。
站在黑猪上的黑乌鸦,看到白的就很怪,而这只白乌鸦,在开大烟馆可以赚大钱的上海滩,却想实业救国开办军火工业,以卵击石以一人之力对抗日本,置之死地而后生,以保护家族留在是非之地,家人却一个一个的离开自己。
段的演技真的很好,很多演员演黑道老大象打手,他声音深沉,风采卓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厚黑演的是那么丝丝入扣,面对家族内外的敌人,觊觎孟家的各种势力,他运筹帷幄,这样的上海滩大佬让他演绎的到位,一个低调的胜利者是不会像打手一样大吵大闹的。
演感情戏时如春风化雨,那一勺杏仁茶甜到每个看客的心里,为了爱人的安全,只要在同一城市,呼吸同样的空气就好。
最可惜的是演员太低调了,没绯闻、不炒作、很多人没能看到,自己欣赏吧。
22集,孟文禄第二次“被轰”出上海,选择到宁波来避难,原因很明显。
在张碧兰出嫁之际,他暗中使尽万般招数,拐弯抹角地给她送去锦罗绸缎、奇珍异宝,理由就是“只有我没给你送过结婚礼物。
”这种行事做法,不知为啥我就会想到他二姐怒极指责他时说的“你这是巧取豪夺,恶霸啊!
”可能这话真是将司马昭之心曝于朗朗乾坤,太直接,俩人一直以来不咸不淡的交际,表面波澜无惊的感情,第一次有人说透。
当然,事儿是这么个事,但孟文禄绝不是霸道总裁之流,张碧兰也不是傻白甜。
他们,彼此安然接受着本该属于自己的命运,孟“巧取豪夺”的也无非是她生病时能亲自守护而已,病好了,张小姐也就回老家嫁人去了。
不知张碧兰双手合十,在佛祖面前求了多少次,孟文禄真的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
她知足了。
俩人盂兰节河边看水灯,张碧兰替他祈福,孟文禄说,你又想救我一次?
别了吧,我救你。
不,谁也别救谁。
都好好的过。
白天,张碧兰身后跟着一个不信天不信地只信自己的孟文禄进了佛堂。
孟文禄在门口等着,听见张碧兰又一次替他祈福。
张碧兰求了一圈佛祖和菩萨,只求,保他一生平安,做个好人。
不替自己求,也不求两人姻缘。
他们两人的感情从来都是不争不怒,不埋不怨,安安静静地看着对方,互相逗趣,互相宽慰;恬静地笑,放肆地笑,无奈地笑,分别时会道一句:很高兴认识你,陪你走过这一段路程。
越安静的湖面,越不知这湖到底有多深。
断断续续的看完了海上孟府,如今烂片当道,这样的剧着实是一股清流。
在豆瓣翻了翻剧评,称赞的声音不少,批评的也有,也算是毁誉参半,但这部剧的卡司却是公认的好,有段奕宏廖凡扛大旗,又有陈冲曾江这样的老戏骨加持,演技是不用担心了,唯一的遗憾大概就在剧本了。
实业救国,时代动荡,百年家族的兴衰,立意很好,格局也有了,可惜是主线并没有撑起来这样一个故事。
不过人物的确精彩,陈冲的二姐,优雅有之,睿智有之,果决狠辣亦有之,她可以贵妇一般的撑着伞在花园里品茶,也可以从容不惧的站在法庭上替弟弟辩护,更可以在谈笑间吃下毒药,撑得起旗袍,当的起家,所以孟文禄说二姐是大丈夫。
再说曾江的九公,老江湖,永远的不动声色,却运筹帷幄,一开始谁能想到他是叛徒?
(ps:特别喜欢九公的配音曾江是香港演员,所以应该是配音吧,却没有百度到配音演员是谁,有没有人知道,望告知。
)孟先生自不必说,爱段奕宏这口的姑娘不在少数。
我呢,更想说一说这部剧里一个出场很少,台词也很少的角色——上校。
初初见他,他穿着黑色短风衣,戴黑色窄沿礼帽,黑色裤子,黑色皮鞋,随时能隐匿于黑夜之中,他闲闲地把玩着一支枪,靠着柜子,没有表情,也不说话。
装满子弹,枪往腰上一别,就随时能走,不管前面是枪林弹雨还是刀山火海。
印象里比较深的场景,是罗老虎白天挡了洪帮截杀榔头的人之后,洪帮的一个堂主带人堵到路上杀他。
昏黄的路灯,昏黄的街,穷途末路的罗老虎,虎视眈眈的黑帮,胜负再分明不过。
正当你觉得他就要被拖走扔到海里喂鱼时,兀的一声枪响,堂主捂着手腕大声嚷着说遭了算计,带着一帮人乌泱泱走了。
兀的下起了雨,雨滴零零散散飘散在灯光里,街头走出了一个人,黑色短风衣,黑色窄沿礼帽,扛着一把枪,一身落拓的走到路灯下,无所谓的笑。
他总是带着一把枪,玩在手里,别在腰上,或者抱在怀里。
黑色的枪身,黑色的他,他就像是一把枪,连身上的光都是喑哑的,不显眼,却很锋利。
他跟罗老虎去赶走霸占孟先生烟馆赌场的山东佬,配合的再默契不过,一个在暗处伏击,一个在前面冲锋,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知道彼此的意思。
上校无疑是最好的狙击手,敏捷准确,狙击镜就是他的眼睛,弹无虚发,他是个可以让人放心把把后背留给他的人。
最后他们两个人,干掉一窝山东佬,姑娘们,这样的枪战是不是很过瘾。
当然最过瘾的在最后,罗老虎为了给儿子报仇,准备单挑秦先生。
六扇门里,他拿出一把枪,上校往腰里别一把,罗老虎有一瞬的怔楞,说你可想好了,你没必要去,他们针对的是我,你没必要冒险。
上校说我们是兄弟。
言简意赅,是兄弟,所以生死相随。
秦公馆门口,两个人,同样的无所畏惧,枪从袖口里滑出,黑洞洞的枪口对准的是仇人,默契是早就有的,枪法一向是好的,真正是佛挡杀佛神挡杀神。
罗老虎一路冲上去,上校断后,在楼梯上大马金刀一坐,这意思就是,想上楼,除非从我身上踏过去,太帅了!
然而,上校还是死了。
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还牢牢抱住一个想上楼的黑衣狗腿子,看得我泪目啊,我的上校啊,你多带两把枪可多好。
之后百度过上校的扮演者,郭鹏,82年生人,作品不算多,清装现代装都一般,个人觉得还是比较适合年代戏,不仔细看还有点像金城武。
第一集法国大使上任来孟府拜码头,上海滩有脸面的也都在场,等着九公出来,那个李先生就说想在跑马地旁弄块地,九公说都已经办好了。
其实九公说这话的时候,能办这事的法国领事还在人群后面等着上任的第一次见面。
第二天借着秦先生被抢大烟的事,九公让办案的罗老虎顺到开一辆新车给大使,通了路子,事情才算定了。
所以上海滩上真正翻云覆雨的手是九公,而小孟,需要时间历练与沉淀。
但山河动荡,风雨欲来,他上位收回权力的路势必艰难,而他又不止于此,他还有实业救国的满腔理想。
这个故事一开头就几乎交代了结局,孟三是唐吉柯德么?
做着螳臂挡车的事。
所以整个剧情走向是非常压抑的,如果没有张碧蓝支撑着孟三的精神世界,不止孟三会崩溃,追剧的人也要被压死了吧。
因此这个剧的爱情线是负责发糖的,尤其是孟三和碧蓝的,初逢时倾盖相交,相处时小儿女情长,分别时不思量亦难忘,死生之际许下终身之约,白首到老。
人没有独立的时候,并不能真正拥有爱情,碧蓝放弃婚约回到上海,才仿佛破茧成蝶。
其中一番艰难,冷暖自知,勇敢如这位可爱的姑娘也发出一声感叹,难道自己竟是嫁给了上海!
碧蓝并未打算和孟三相见,和心爱的人共同呼吸同一座城市的空气,已是心满意足。
如果说悔婚之前,她不嫁孟三是担心家庭这些外在因素,但宁波佛前的许愿,这个美好的姑娘说她愿替孟三承担一切罪孽,祝福孟三平平安安做个好人时,那些外在因素已不是阻碍她的力量,她放下孟三,是为了成全孟三的理想。
碧蓝和孟三最荡气回肠的一幕,不是跳桥时的生死相依,也不是孟三以为死别时的耿耿相随,而是碧蓝在街角看见不省人事的孟三,伫立凝望,为他披上自己的大衣静静离去,情到深处的忘我。
酒醒后孟三握着衣袖,凭着味道感受到碧蓝以及那份胜却万语千言的深情。
碧蓝曾比喻要把蜡烛的两面都点亮摄取更多的温暖,正是强韧的她,内心对爱情的坚定,是照亮孟三的光明,拯救了为理想早已遍体鳞伤的爱人。
印象中碧蓝和孟三最美的一段是在宁波的小桥,一场大雨过后,孟三撑伞而来,有意相逗,两人相视而笑,默契十足。
真的就只能说一般,制作有失误,题材甚至有点中二,感情戏不错。
演员选的真好演得真好。
陈冲和段奕宏的演技太棒了,故事开始挺惊艳,后来就差了点,还不错。
看了cut
年纪越大,越喜欢悲剧了。因为明白了一些人性的人生的真相,因为明知悲剧还坚守的人更能赐予我们力量。时代的一粒微尘,于个人就是一座大山,怎么办?各自勇敢地发光,为了家,也为了国。他俩每次告别都像永别,但从未忘记隐忍含蓄隽永地相信爱付出爱。
廖凡演技真不错,段奕宏,你别演什么都一个调调好吗,剧情没有逻辑,硬伤
剧本太tm扯了,可惜了一帮老戏骨
对他人充满恨意但内心正直的榔头和追求自由的独立女性苏沛,这两个人真的很好磕!!比男女主好磕多了救命
最喜欢的是最后一段😢😢😢每个人的结局,哪怕是配角的结局交代的清清楚楚,那个交际花最后也不愿离开上海,选择死在上海😢😢😢看到弹幕里的一句话“她本以为打仗不过是军阀混战而已,不过是换了一波有钱人罢了,谁知是国破家亡”
陈冲 廖凡都是演技挂啊。这剧立意不错,但格局没有打开,情节拖沓,故事有点弱
拍的实在太零散太拖沓!!!贷个款演了十几集啊,还不清不楚的。倒数第二集大揭秘,原来九公才是幕后主谋。大姐和二姐貌似精神都有些问题,不晓得他们到底在想什么....难得的女主角还比较好看,段奕宏用力过猛,廖凡好好好丑....罗老虎是颜值担当
有陈冲所以看了几集 剧情太扯 看不下去
神作,一分钟350发谢尔曼坦克
还是女主要善解人意无私奉献才有人爱的那一套,还是我可以给但你不能要那一套。男主实在没什么本事,喊口号有理想谁不会啊?该当孟先生的人是二姐不是他。男主还pc有俩前女友有未婚妻,女主有pc和婚前sex的权利吗?有的地方拍得蛮好玩的,当个乐子看得了。
这个戏全员表演很强,最喜欢的是段奕宏和陈冲。剧情也细腻,大家族里复杂纠葛的人际关系。男女主前半段恋爱线,和来不及说我爱你前半一模一样,抄袭可不好。
演员、剧本、道具皆是上等。如果国剧都能体现出这样的水准,倒也不负曾经的璀璨。主线沉郁,从开始期待孟府少爷的变身,却最终收了个狼狈的结局,叫人如鲠在喉。反而是探长那条副线很不错,起转承合令人唏嘘。
真的不错,真的是老戏骨扎堆的剧,女主也可爱。看女主的现代照,真的不好看,这部剧里面却那么灵动那么自然可爱,好神奇。
张导的制作总是那么一言难尽…剧本浮夸狂想中偶现高光,有演员能hold住就撞上大运了,感谢演员吧! 小虾饺cp还是万分美好的,张导毕生bg深情尽付于此。
来看看颜值小巅峰贵气干净的老段。上海滩实业救国的大家族掌门人!阵容华丽群戏精彩,但是剧本节奏一言难尽。终究是没能拍出来《教父》那样的荡气回肠和人物魅力。张碧兰的设定和演技我瞎了,纯纯工具人/笑料玩物,跟孟文禄毫无化学反应,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剧情和人物都变得儿戏,甚至在灵堂上… 编剧太离谱了,能力只够写烂俗言情就别掺和家国兴衰了吧?给三星是肯定三帝一后拿着这么烂的本子还能充满信念感地表演。🙏
有瑕疵,头重脚轻的,本来是重情重义的好剧,弄成小瘪三当大老的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