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最后一集几天后,可以说,傅东育执导的缉毒题材电视剧《冰雨火》,是一部后劲儿很足的电视剧,也许是因为,最后的收尾,给很多角色的人物设计,和故事构架,都画上了点睛之笔。
在我们对一部作品最大期望已经降低到不烂尾的今天,一部在故事的最后,升华主题,重新点亮情节的电视剧,已经让我近乎迸发感激之情了。
故事一开始的立意,便是双雄破案,王一博饰演的警察陈宇和陈晓饰演的吴振峰,一明一暗,一黑一白的破案故事。
但是一直到24集,故事线都是错综复杂的,他们对对方的信任有限,关系也是瞬息万变,有责任,有信任,也有怀疑。
直到24集中,陈宇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明确分析出吴振峰的卧底身份,而警方通报已出,勐佧胁迫吴振峰打电话给陈宇,俩人通过一些暗语,互相传递消息,这段说起来着实精彩,俩人一通在毒贩的监视下的电话,既传递了消息,陈宇又主动担下“保护伞”的角色,掩盖吴振峰早就是陈副队线人的身份,并且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还有用的“保护伞”,既有效的保护了吴振峰,也为了自己之后的“黑化”埋下伏笔。
然后接下来的剧情就特别精彩了。
我们不妨称之为是阳谋战胜阴谋的决定性博弈。
首先是大小王,王劲松扮演的林局,和王一博扮演的陈宇,互相亮出底牌。
陈宇是林德赞的一枚很好用的棋子,一支破局的箭,所以当局面走向死局的时候,林德赞把他的棋子放到了边路上(调回派出所),棋子陈宇心领神会,通过扮演吴振峰保护伞的角色,给自己构建一个因为贪念穷追猛打的戏份,俩人在这里完成了一些有效的信息交换,也为之后的行动埋下伏笔。
但是因为刘队的一次“戴罪立功”,他们的网破了,把毒贩一网打尽的机会也转瞬消失。
但是局势发展到现在,K的郝东已经穷途末路,勐佧的路也越走越逼仄。
最后局怎么破,权看谁舍得出险棋了。
勐佧大boss余总也就是杨兴权身份暴露,陈宇和他即是翁婿关系,也是警匪冲突,这时候非常凸显编剧智商。
因为杨兴权和陈宇,是有“旧”可叙的,但是编剧没有安排他们假惺惺的翁婿合作,互相欺骗。
这既不符合杨兴权的阴狠,也不符合陈宇的清醒。
剧情是走到都在赌对方的“无可选择”。
杨兴权不相信陈宇,但是他需要大黄胶囊,也就是需要陈宇,无论他信与不信,他必须接受陈宇的“投靠”。
陈宇的筹码也从来不是杨兴权的信任,他赌杨兴权需要他制作大黄胶囊那几个小时,他要用自己的机警、隐忍、和勇敢,去争取那几个小时的胜算,完成警方最后的收网。
结果我们都知道,他做到了。
关于陈宇的角色塑造,我们之前已经探讨过,今天我们聊一下围绕陈宇的三段关系中的点睛之笔。
首先陈宇和杨玲的感情。
在之前的剧情中,俩人的感情是淡而温馨的,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些包容、理解和支持。
但是后来到了生死关头,这种感情的真挚坚固的体现出来。
陈宇去勐佧,他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杨兴权刚刚杀害了杨熠,十几年的义子,说杀就杀,残酷补枪,没有人会对这个人的人性心存幻想。
所以陈宇很郑重的和杨玲告别,诉说他的爱意,他对感情的向往,他对杨玲的承诺。
这一段的拍摄手法,非常电影化,在咖啡厅里,临行的陈宇和杨玲说的一番话。
是为了“如果我以毒贩的身份出现在她面前,她应该有所准备”。
所以当他在勐佧和杨玲再次见面,被殴打重伤的他,重新和杨玲表白,导演把那个临行殷殷嘱托的人,和此时重伤的人穿插剪辑,生死不渝的感情就这样体现出来,这一段我在电脑前哭成狗,哭完了感叹,蒙太奇被发明出来,就是要这样用的啊。
这里接一句,杨玲这个人,理智,清醒,勇敢,杨熠牺牲后,她咬着牙问“为什么不早抓”,已经做出了选择,在亲情和大义面前,她选择了正义,这也为后来大义面前埋下伏笔。
关于陈宇和吴振峰的纠葛说句得罪人的话,这剧的“双雄”在24集之前,其实没有立起来。
陈宇在警队时而像机敏小鹿,时而像个小公牛似的,他倒是快速成长,无畏无惧了。
但是在勐佧和在云河的吴振峰,无论如何也看不出“雄”来。
但是到了后面三人之一的戏份,仿佛俄罗斯方块的长条终于落了下来,你理解了他这个人,整个故事也顺了下来。
一个不沾毒不杀人的“毒贩”,他如何能得到勐佧骨干的信任呢?
所以一直以来,大家靠的都是“阳谋”,每个人的筹码都是自己“有用”,吴振峰追查父亲死因的执着,让他在勐佧有用,后期陈宇这个“保护伞”让他在勐佧有用,包括后来陈副队给他的香港“靠山”,都是在给他增加筹码。
说来也是,生死搏命的行当,说什么情感和信任呢,是无数人的阴影的郝东,不也是在没用的瞬间,就被做掉了吗。
所以陈宇最后去了勐佧,除了增加抓住杨兴权的胜算,也是为了增加吴振峰“有用”的筹码,“我到这来,是为了带你活着回去的。
”不得不说,这里的陈宇好勇敢啊。
一方面如他所说,作为一个禁毒警察,这是他的职业,也是他的态度。
另一方面,作为人民警察,他真的有风雨一肩挑的担当,“现在不一样了,我是警察”。
当他知道了吴振峰的线人身份,在他面前,他一直是最勇敢最沉稳的那一个。
包括被杨兴权的爪牙围殴的时候。
在双雄互亮底牌后,他们儿时的记忆,和长时间的默契也在破案中得到应用,导演真的很善于利用一些细节和只言片语,回应之前的剧情,并点亮某些情节。
这里要感叹一下陈宇的勇敢和力量感,22岁的王一博是如何演出陈宇的稳健和勇敢呢,他眼神里的无惧真的很慑人,尤其最后的剧情中,你会自然而然的觉得,他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那一个。
剧评的最后,说一下陈宇和林德赞的合作和传承,这也是全剧中我最喜欢的部分。
影视作品中常用一种“分身”去诠释剧情,通过相近处境的不同处理,相近人物的不同结局,去论证剧情想要探讨的主旨,《冰雨火》的前几集,敏锐的观众已经发现,陈宇和吴振峰,像是林德赞和杨兴权命运的重来,而作为警察,影视剧中更容易正面着笔的角色,林德赞和陈宇的对手戏,更加多一些,这些相互的印证感更加浓烈,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探讨空间。
在新播出的一集中,陈宇面对刘队的咄咄逼问,内心被背叛的愤怒和自己重蹈覆辙的懊恼煎熬,镜头屡次给到林局,林局几乎沉默的看着这一切,让人感觉他还是信任陈宇的,但是一切未有定论时候没有发表意见。
之前的剧情其实可以看出,林局对陈宇,有一种格外的信任和宽容,哪怕在陈宇怀疑他的时候。
如果我们从头捋一下剧情,会发现,林局看着陈宇,好像疲惫的头狼,看着狼群里最像自己那一只小狼。
陈宇和林局的第一场对手戏,其实象征意义明显,在林局的办公室里,喊报告的陈宇笔直俊挺,右上角是鲜艳的国旗。
然后镜头转换,陈宇和林局对话时候,两人一坐一立,陈宇和国旗在景框中几乎是对称的,中间一段林局帮陈宇打开心结的剧情,之后林局站起来,身影和红旗重叠。
这一幕和之后的多处剧情中,陈宇和林局的对话镜头,经常可以看到一角的国旗,且右上角居多。
这些种种,似乎在宣示着林局和陈宇,在主义和信仰上的高度一致,这种一致,不是你信任党和法律,我也信任党和法律,而是,我们可以为信仰奉献出来的东西,我们信仰的方式,都是高度一致的。
陈宇的性格是典型的黑白分明,像我们之前分析过的,陈宇对于长辈和上级几乎没有情感依赖的,他心中的天平只有正义感,判断事情只去依靠证据和逻辑,所以当证据指向林局时,陈宇对林局的怀疑也自然而然了。
这一段的剧情也很有趣,林局无奈极了,但是他对于陈宇对自己的怀疑,哪怕是因为怀疑他而没有回报关键案情,反应也只是写份检查而已。
我们看这时的场景,被怀疑的人在明亮那一块,陈宇的背景是黑色的,既说明他被疑云笼罩,也说明他的怀疑似乎是无端的。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聪明的陈宇也知道了,于是他对待林局的方式有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我们贡献了很精彩的那场“代入个人感情了吗?
”“代入了”。
林局和陈宇的对手戏,特别张弛有度,林局的沉重和疲惫,沉稳和严谨,在面对陈宇的热血和直接,青春和俏皮,时常碰撞出让人哭笑不得的效果,当我们为某种互动着迷,其实是着迷于互动中所透露出的情感。
陈宇对林局,一些亲近一些信任一些尊敬,林局对陈宇,似乎更加复杂一些,他看着年轻人的冲动和热血,看他不屈不挠不服输,看他被背叛被怀疑,这一切都是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这一路他负担起一些,放下一些,剩一个信念吊着,想再布一个局,再博弈一次,这个年轻人是他最好用的棋子,最锋利的剑,他可能帮他破局,然后如自己一般,背负一些其他人的牺牲、其他人的期许、其他人的误解甚至仇视,负重前行。
24集大小王有一张我特别喜欢的剧照。
这一张和之前的不同,之前林局和小宇总是相对而立,两人明暗对比,而这一张,你在阳光里,我也在阳光里,大小王饰演的林德赞和陈宇,互相亮出了自己的立场和底牌,终于彻底站在统一战线上了。
他们的对话,充满着年轻人的自省和彻悟,年长者的理解和鼓励。
令人泪目。
这一段的剧情,有理解,有信任,有托付,他们似乎什么都没说,似乎又什么都说了,他们互相敬礼,然后,便放心的把后背交给对方,还有七八集,林局一招瞒天过海,陈宇对吴振峰电话的将计就计,剧情走到了我最期待的王炸阶段。
拭目以待。
王劲松老师真的演技绝了,而王一博同样给了大家惊喜,林局的疲惫,还有他面对陈宇的一点无奈一点宽容,他的疲惫而坚韧,陈宇的青春和果敢,对戏时真的像是一个人的今时往日交织在一起,而我们知道,这一代代的交织,叫做传承。
无数个“他们”的传承连接在一起,于家国而言,叫做安宁。
刑侦类题材电视剧和电影一直是我非常偏爱的类型,远到红蜘蛛,近到冰雨火,都是让人啧啧称赞的好剧。
剧一开头是熟悉的雨夜,一瞬间梦回破冰,不知道这是不是傅导的signature。
往后接着看,人物一个个登场,形象在第一集就立起来了,吴振峰在正邪边缘反复横跳,陈宇有热情有想法、事事直给(就是有点藏不住事),林局看似心怀鬼胎实则暗中筹谋,刘队心里似乎有什么算计(后来才知道是他那讨债鬼外甥)。
从第一集开始除了陈宇我怀疑所有人,现在看到第九集又觉得除了毒贩大部分是好人,很考验智商和判断力。
目前为止在我这里最大的嫌疑人是戒毒所的药剂师,他的话太多了,像是故意要引导陈宇去做什么。
其次怀疑刘奕君老师,他的身份最复杂,当然我也希望打破王刘魔咒,俩人都是好人才最好。
很佩服傅导的一点是,他对剧的节奏把握的张弛有度。
这是刑侦剧而非电影,如果节奏一直很紧,观众在心理上会容易疲劳,第七集和第八集就是很好的缓冲。
第七集三个老警察凑钱那段儿让人很唏嘘,三个人的窘境三言两语交代清楚,更让观众为缉毒警心痛;而第八集“见女友”和“四人各吵各的”两大修罗场则是让人笑到捧腹,当然,即使是这样的缓冲集,也是为交代背景和冲突服务的,有趣但丝毫不突兀。
有的剧评和短评写的超级好笑了,大概反驳一下:有人说配音怎样怎样,还有几百个赞,这我都懒得说,剧是原音啊原音!
有人说陈晓演的太过了,哪里过了?
有没有看到他在公交被围殴的弱小无助和现在混不吝的差别啊?
有没有看到他故意吧唧嘴挠肚皮歪头说话这些和角色非常契合的小动作设计啊?
合着一个为洗刷父亲不白之冤跑到民地武混三年回来的人要沉着淡定才行是吧?
真的说这话的人还是去看古偶吧,别祸害正剧了。
有人说王一博面瘫,对不起这个我真的笑了,结合陈晓演过了的评价来看,你们的要求是灰色人物沉着冷静、警察五官乱飞是吧?
去看看出场的几位警察角色,林局、刘队、王所、蓝安然等等,哪个表情千变万化了?
这是警察,严肃认真才是这种角色日常的样子(建议各位没事去看看外面的警察,交警也好,片儿警也好,看看人家日常脸色都什么样,没见识可以,没见识又胡说八道那就是你们的不对了)。
最后,对演员有偏见也好,粉圈组团搞对家也罢,还是衷心希望各位都能沉下心好好看看剧,作为一个大人,我想看的是智商在线逻辑满分演技正常的剧,国内的影视创作环境已经很艰难了,非要大家一起沉入海底才开心吗?
看过导演的破冰,这部剧延续了导演破冰的优点,导演还是有些东西的,整体画面看着就舒服就高级,这种画面的舒服和一些投机取巧悬疑剧还有某些偶像剧不一样在哪里呢,后者随便拍完搞个阴间绿镜或者弄个阿宝色影楼风一看就是糊弄观众,这个导演拍戏的画面真实有质感,这是需要前期选景开始就特别用心的,光是这份用心就值得打个五分先鼓励一下。
剧情嘛看了六集还想往下看,这一点希望后面不要延续破冰的烂尾,别惹观众生气否则回来改分。
最后说下演员,都是老熟人了没啥说的,演技都是口碑积累来的,大家演技通通在线,目前为止没有人是招人烦的,倒是王一博令人刮目相看,一众老辣的缉毒题材老人儿里,倒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什么感觉呢,刘队长,林局东哥这些人仿佛长在缉毒剧里一样,有种他们本来就是角色本身的感觉,突然冲进来个王一博,也是盘靓条顺的帅哥,整天小嘴儿叭叭叭叭的,又莽又颯,倒是给这些勾心斗角老奸巨猾的老炮们带来一丝头疼,就像阴雨的黄昏突然射过来的一抹斜阳,打破一种固有的沉重,带来一丝丝略有喜感的希望,让整个剧没有那么压抑。
为了给这部剧评分专门又把这个破APP下载回来了。
先说剧吧,首先题材是市面上很少见的禁毒行业和缉毒警察,现在古偶现偶烂大街的大背景下有人愿意聚焦现实题材很是难得。
导演是很有水平的,从光影到场景布置,一看就是琢磨很久非常用心准备了的,完全尊重了观众。
而且这部剧有一点,确实不能开倍速,不然真的看不懂,我这个脑子看剧的时候就感觉在熊熊燃烧(哭)然后演员,我觉得没啥好说的,有眼睛的都看出来演技有多传神了。
我看剧的时候很容易被演员的情绪代入,反正我一直信奉的就是,演技的最高境界—看不出他在演戏,感觉是现实真实存在的,这部剧就做到了。
你要是反驳我,那证明审美你不行。
还有人说就王一博差点火候,扯王八犊子,双男主的剧就像阴阳鱼相辅相成,俩人的演技但凡有一个拉胯都会让观众代入感差之千里,这帮人你看剧的时候没觉得被代入吗?
啊没觉得那你估计也没看就顾着想怎么骂王一博了,呵。
王一博演的好!
就是好!!
我超大声!!!
我就觉得他就是陈宇本人!
反正我觉得这部剧很好!
各个方面,导演还很谦虚谨慎发微博让大家品鉴,我觉得导演!!
你不用谦虚!
这就是高品质剧!
对自己有信心一点!!!!
你拍的特别好!
从警那么多年,老跟领导抢话,开会放投影,老站中间,别人是看你还是看投影?
他是因为泄露案情被下放到所里的,三年后重新上调到队里,前脚刚两次跟领导申请将吴振峰案与新案件并案,还跟东叔大吵了一架,东叔还让他背警例,转头就把吴振峰案情从头到尾给那个给他煮饺子配红酒的店里的女老板说了,缉毒警下班喝酒,一下犯了一条够开除的错,一条够处分的错。
第四集,陈宇下班回去一进门,那个女老板老远就喊:缉毒大队的陈警官,,估计这都把观众喊懵了,缉毒警可以公开身份吗,生怕没人知道,没记错的话,缉毒警牺牲后连墓碑都没有或者不放照片吧,听女老板台词:从派出所回到缉毒大队,,他这是把从警生涯案情和特殊岗位转变全说给她听了。
第五集三个人去歌厅抓人,雷管被大仙点了,他勇敢的抓起还有一指长引线的雷管就跑着去厕所丢了,引线那么长,拔了或者弄灭不可以吗?
不会说情急之下没想到吧,你是受过生死训练的缉毒警啊。。
后面的都不知道还要不要看,实在太难受了,又特别想看育良书记和东叔对决。
还有第一个凶杀案,陈宇作为当地派出所民警到现场去调查取证,戴手套的细节还收获了弹幕的一致好评,但是就在他捡到地上一块玉石碎片后,做出了让观众颇为迷惑的行为,将玉石带出找人鉴定。
这可是物证,一个民警哪有权利去调用,这块突兀且不符合逻辑。
还有一处,陈宇好歹也是警校高材生,办案能力这么强,可回到家里的陈宇,居然还会把三年前未破获的案件细节统统交代给小女友杨玲,这?
警察恋爱脑起来谁能扛得住啊?
不说了,不过杨玲的扮演者演技不错。
从开头追到21集,可算看明白了这部剧——《不知谁家二愣子小少爷实习展演日志》泥煤!!!
现实中的缉毒警是这种人吗?
两个编剧待在厕所里乱想的剧情吧,一个男厕,一个女厕,最后一起定稿了居然没有对稿,以至于第21集11分46秒无脑陈盯着王毅坤三个大黑字呆呆的问出“这是谁”。
泥煤!
他一个干警在被上级明确要求回避任务后几次三番的自作主张的肆意妄为后回来怒气冲冲地质问上级领导,“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告诉我”领导在开会,他随意进出,无视领导问话,在会议现场接听电话……这还是警察局吗?
这还是工作场景吗?
这还是拍给人看的电视剧吗?
从第一集到目前,某主角的演技本人压根就忽略不计,只冲这个题材去的,结果越看越不对味——所有警察都离不开陈某,所有毒贩都不知道在干什么,犹如过家家你哭我闹。
亲情、友情、人性的复杂多变、缉毒使命的神圣与艰辛全被庸才编剧忽略,因为他们只会写出懵懂少女独闯夜总会的“精彩大戏”。
看到目前更新的集数,最先吸引我的是题材,禁毒!
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这样的一群负重前行的人!
他们不能出现在光明的世界里,他们只能与黑暗斗争!
致敬他们!
这种题材真的教育人!
这部剧选用年轻演员,带动的群体可能也会偏年轻化。
但往往是年轻化的群体更需要教育引导!
整部剧,剧情走向扑朔迷离,但真真假假就是社会的写照!
演员方面,我觉得演技是不错的,没有乱七八糟的美颜,体现出整部剧非常好的质感!
青年演员的评价标准:1、信念感,是否相信,像个孩子一样相信。
王一博做到了,所以演得真。
2、表现力,诠释角色是否有独属于王一博的特点。
他找到了自己的表达路径。
3、分寸感,对生命、生活、世界的理解,需要恰当好处地定位在陈宇的阅历上。
他是适配的,也全情投入了,创作态度与是否流量无关。
我觉得他演陈宇很合适,他表情是偏冷静的,说话速度,嗓门和做事动作是偏快的,既体现陈宇的办案所需的聪明理性,又体现初生牛犊的冲劲和急躁,角色性格表现得丰富且让人又好笑又喜爱,王一博演得很成功,我很偏爱这个角色,是剧情的主推手,且富于成长性。
哈哈,我算是陈宇的事业粉吧。
王一博是个很有信念感的人,无论是演戏还是舞台,他都能全情投入,并且把他的感情传递出来,让观众感受到,这种情绪感染力非常强大,所以看王一博的表演都很容易与他共情,不出戏。
流量”说明受欢迎,受欢迎不是罪!
王一博说他对演戏有“野心”,而如今他的工作重心也投入在演员这个角色当中,投入大屏幕当中!
期待下半年王一博电影作品上映,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院品鉴品鉴吧
在故事框架已经渐渐成型的时候,谈论演员的表演还是很让人开心,也感谢王一博的表演可以给我的话题提供大量的素材。
首先说一下人物形象,陈宇是一个25岁的警察,昆都警察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优秀程度是毕业几年后也无人企及。
毕业后进入禁毒大队,因为疏忽造成不良后果,导致仅在禁毒大队工作27天便被调入德山西区派出所,在派出所三年中两年先进个人,一次三等功。
后被调动回禁毒大队。
剧情开始第一集剧情便是陈宇“努力”让自己调回了禁毒大队。
王一博一定是仔细琢磨过一个25岁的优秀警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在采访中简单的概括“冲动、热血、聪明”,我们当真便在电视剧中看到了一个冲动、热血、聪明的陈宇,在之前的作品中,已经发现王一博是一个很有逻辑感的演员,他演戏没有样本化,不是说此处该表示伤心,便哭泣,震惊便瞪眼,挨批就低头。
而是去琢磨如果一个真的“陈宇”是怎么样的,一个有着“冲动、热血、聪明”特质的人,如何行事,如何对待他的工作他的领导他的女朋友,如何对待他的挫折他的忧伤。
这样演绎的后果便是,人物是立体的、鲜活的、个性饱满的,会让观众优先感受到他的魅力,然后才会去思考他的特点,或者他的特点已经不是重要的。
他把“陈宇”这个人,塑造得充满魅力,存在那里,吸引你,去靠近他,去了解他,去了解他的故事,所以“陈宇”成功了,《冰雨火》也就成功了。
陈宇这个形象,首先他是光明的。
最南端明媚的阳光和热带植物浓郁的绿之间,身高腿长的小警官穿梭其中,第一集里,他像一个青涩的小鹿一样,走来走去的给禁毒大队的领导分析案情,眼神诚恳,动作敏捷,似乎在说“看我是一只豹子了,我可以回去狩猎了吗?
”他不说他要什么,但是他可以让你看他能干好这个。
在队长刘恺华问他是否要回去时候,他那一点点紧张和高兴,不夸张也不掩饰,“给”得刚刚好。
他的光明是可靠的,可信任的。
这一部分要说,导演和演员都很厉害。
12集中,他对峰哥说“我是在帮你”,峰哥看向他,镜头一转,是微暗的画面里,陈宇笼在暖光里的脸,从峰哥视角看,这张脸自带光明而饱含担忧,是他黑暗混乱处境中唯一的光了,于是把关键证据——他爸爸公司所有资料给了陈宇。
他的光明是威压的,有震慑力的,不同于12集中的暖光,几次审讯镜头中,陈宇的脸在微冷的灯光下,冷峻、严肃,搭配领章肩章上的几点寒芒,当他说“你撒谎”的时候,我天,被震慑的真的不只是被审讯的人吧。
瞳孔微缩一下,震慑感便有了热血和冲动,可以说是陈宇形象的第二个特质,也是他的一体两面。
如我之前所说,陈宇的热血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己的责任自己扛,自己的错误自己背,哪怕为了这些去涉险,去拼命,也在所不惜。
这种热血倒是一以贯之,陈宇重回禁毒大队,面对龚队,愧疚感加倍,哪怕林局为了他放下压力给他“疏导”,他放下压力的方式,也是自己直接去找龚队,说“对不起”,说“我以后会常来看你的”。
当然他热血的体现还有面对吴,吴在查父亲的死因,陈宇也一直没有放弃帮他,甚至有几次陈宇对剧情的推动,都是在“帮”吴时产生的。
至于帮吴的父母合葬,时常扫墓,可能是他诸多热血和责任感中中最不值得说的事情了。
陈宇是无法若无其事的路过苦难,路过不正义的,简单说,他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的人。
哪怕这条路千难万险,他也是虽千万人吾往矣,不忧不惧。
聪明,是陈宇这个形象的第三个特点。
而王一博最棒的一点是,他把这“聪明”演得灵动了。
如果你觉得一个人的聪明非常有魅力,那么这个“聪明”一定不是独自出现的,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他的伴随品质,比如自如,比如坚毅。
因为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现实,你都需要力量和技巧,去实现你的聪明。
陈宇发现线索的能力和推断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为一个小警察,如何去推行自己的想法,实行自己的主张还是比较难的。
他和林局和刘队的对手戏很好看,但是如果你只听到他说“报告报告报告”,你只是笑一笑“陈局”“陈厅”的梗,那我建议你,再仔细看看,真的很值得琢磨。
汪汪队陈宇,嗅觉敏锐,扫了一眼领导办公桌,云惠大药房的购物袋,便进入了自己的怀疑链,但是我们看他几次和林局的对手戏,从“认识啊?
”——“我申请并案侦查”——“我想把他接回我家”,到第12集门都不敲的举着证据冲进局长办公室,陈宇没有说过“我怀疑你——怀疑错了——林局越来越值得信任了”,林局也没有说过“他怀疑错了——熊孩子怎么这么冲动——陈宇还是有脑子的——陈宇的建议可以考虑”。
但是在一集一集的交锋中,观众可以感受到这种改变。
两人把这种变化演得丝滑而自然,而附着在人物关系变化上的剧情变化,也推动得自然而然。
就像你不会在剧情中特别突兀的觉得这人真聪明,但是会在回味时候恍然他的魅力。
说服林局后的一点得意和对林局的变化对比明显的是对刘队。
陈宇一开始对刘队是全然信任的,傻孩子给同事打电话直接指示“只报告给刘队”,但是随着事态一步步发展,敏锐的陈宇对刘队的怀疑越来越多,当他冲进林局办公室,看到刘队也在时候,马上揣起证据,用职业微笑打哈哈了。
这一段林局和他的配合也非常好,聪明小宇在面对刘队一步不放的逼问时候,透露了一下万贺达的可疑,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了,郝东马上“断尾”万贺达,这符合郝东的行事作风,但是三个人的办公室,消息是谁透露出去的呢,可能我们在此只针对性透露一个线索的聪明陈宇,已经有了他的推断吧。
糊弄刘队最后说一点,王一博这个演员,和陈宇这个角色的契合度。
第一集其实已经有所表现,那个“我不说我要这个,我只给你看我能干好这个”真的很王一博,像有些前辈对王一博有所期待的时候,他不说要也不说不要,他说“我能吃苦”。
这种“可靠”“可信任”映射到电视剧中,便是“可堪大任”。
好的演员不是演什么都是他自己,是他会去寻找自己性格中和角色契合的那部分,然后放大它,用自身的气质去支撑这个性格特征,让这性格特征不飘,给观众有根有脉的感受。
同理他会在和坏人对峙中,在审讯犯人中释放比较冷的那一部分,所以陈宇的冷峻和愤怒,都特别有力量。
据说,陈宇这个人物是有原型的,导演说原型对王一博的演绎非常的满意。
仔细想来,警匪片需要传递给观众的第一要义便是“邪不压正”,然后呢,是危险中的信念感,是困境中的不放弃。
这是我们需要的,现在我们需要的,我们在剧情中,一点一点的看到,王一博的意志力,在他自己的日常表现,是绝佳的自律和清醒,是让人眼见的进步,当他把这种力量揉入角色,让我们看到一个正义、机敏、冲动、热血的人民警察,我还是那句话,陈宇成了,冰雨火也就成了。
一直是优酷会员,平时爱看动漫,还有韩剧,现在想一想,有些事情真是偶然和必然,在优酷里无意刷到这就是街舞3的先导舞片,自此喜欢上了街舞,因为生活太平淡,我爱上了舞蹈的热情,自此遇到了会关注很久很久的人,如果问有多久,或者喜欢他什么之类的,又或者颜值这么,那么,对我来说都没意义,因为我就是纯粹的喜欢,看到他会感到快乐,希望他好,平安喜乐,足以,看了街3又考古了街1街2,又看了天天向上,B站跳舞视频,101,陪你去世界之巅,人间至味是清欢,陈情令,有翡,理想照耀中国,风起洛阳,街4到现在街5,冰雨火,原来只要他开心我就挺高兴,工作一天看看他最新的消息挺好,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会一直陪伴,他一路并不平顺,每一部作品就是他的前进脚印,其实他一直都在提升自己的台词和演技,他的进步肉眼可见,我也一直在等一场宇,冰雨火开播我真的很高兴,当晚就看了,剧挺烧脑的,我一般每天工作回来就有些累看第一遍的时候根本就没动过脑,就纯纯只看一博虎头虎脑,毛头青年冲劲了,顺便说一句就是该骂,真真要经历社会毒打,顺便看他的气包可爱样,2刷时才真正感受到这个警种真的很危险,致敬,现在是看他是坏人,一会应该是好人吧?
再过一会是坏人吧?
嗯?
反复横跳,大概要哭😭,我的陈宇是好的,别的??
都是坏人,哈哈哈哈,看了六集,冰雨火挺好看的,剧情真实,镜头贴人物,一博演的挺好的,这个角色其实挺贴合一博的都有一股干劲,冲劲,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该剧,接受真实的评论,不希望张嘴就黑,看都没看,说的对的就改,王一博是青年演员,未来有更多的剧,一步一步成为更好的演员,青年演员王一博,未来可期,开开心心,加油,冰雨火🔥🔥🔥🔥我看了6集
演警察一定要有信念感,是坚定是勇敢,不是毫无感觉的哭戏,会让人沉浸不进去
看完两集,还行,继续观望,希望好看。
国产剧和阴间滤镜干上了可能是……他们是不是认为这种黑色调很高级……王一博可能和导演有仇,要不然也不会老是给他特写,把他问题暴露得很彻底,有看到他在努力想演好,但真的很像稚童在模仿大人然后求表扬……
一个人拖垮整部剧,而且整部剧可以说是漏洞百出
感觉剧里每个人都是人物该有的样子,老戏骨有老戏骨的气势,年轻演员有年轻演员的魅力,反正每个人都很出彩。
剧情逻辑一般,很多漏洞。但好在整体不会很出戏,两个帅哥也挺养眼。王一博挺让我惊喜的。
王一博面瘫演技,看着太难受了
快进着看了4集,情节不吸引人。
没有高于预期 但是可看 感觉这是我姥爷最爱的风格
看一半看不下去了 实在是被孽的太惨了
专门开了会员,追到14集,弃了。剧情绕来绕去,演员各演各的。
陈晓真是剧抛脸,那种破碎感,阴冷优都,太会演了吧,剧情质感也不错,看好
这剧上来就是内部怀疑,还一怀疑就怀疑自己局长!王一博演的陈宇真的是心中有座警察局,他自己是局长,他看谁都有问题哈哈哈哈,小伙子台词不错!看了4集剧本扎实,导演镜头语言真是厉害!
发现宝藏演员涂冰 演技绝了//找到问题所在了 剧情没问题 是编剧把观众当笨蛋了 两男主天天一个在质问一个说你查谁谁谁呀 领导天天把话说的透透的 这是显摆自己这个尺度都能过审吗//视听不错 剧情emm?//宝演技有进步 陈晓果然转型了(梦华录眼神显凶,是这部继承过去的吧 剧情略显婆婆妈妈 过于好猜//没看完。
王一博真废
看了第一集,好多老戏骨啊,但是我觉得很一般,浪费阵容,陈宇戏不行,第一集特写就很多,很突兀仿佛不是跟其他人一个时空的,和局长对戏交待前情和开头办案个人秀都演技不达标,像个木头,很多时候像没睡醒双眼无神愣愣站在那,还有背警察法那段,配音和神情动作都不行,看得我难受。王一博在演戏说话给人的感觉像在背台词,因为在背台词所以他在说话的时候没有演技,没有情绪输出。说回老戏骨熟面孔,感觉演得不过瘾吧,对手戏一来一回才好看,自己情绪高,镜头一转到对手就萎。另一位主角听说是卧底戏不多,不过我没兴趣看下去了,剧很无聊。一星留给老戏骨了
每个人都故弄玄虚,每个人都不会好好说话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剧情和演技都是中上水平。
看了六集,三星都是给一博的,小伙子还是挺有血性的。叙事有点乱,跳来跳去,而且咖啡色的回忆画面看的眼睛疼。。
吴 主角光环太强了吧 一直被打还没事 有事都藏着不说话……浪费主角 为王一博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