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again症候群。
因为怕老怕得要死,所以喜欢看那种老年怀有青春热情的片子,思考自己的未来。
慢慢长大后放弃了非此即彼的绝对观念。
似乎站在某些立场也能理解婚外恋,特别是这种为了曾经的依恋。
爱是最大的事情。
爱能让我们感觉自己的存在自己活着。
疲惫麻木的生活,拿什么抵挡这种爱。
日剧少有的,人到中年为了爱可以抛弃一切。
比起对别人负责,似乎对自己负责还是比较重要。
在觉得不可能再遇上爱情的年龄,如果可以真正爱上一场,可以真正体会人生的美好,可以再次感受自己的年轻,自己的勇气,自己能够心跳加速的生活。
这个时候,感情再洁癖,我都不忍指责。
在这种心情下,居然开始觉得渡边淳一的作品也很好看起来。
虽然很理解。
未来的老公如果结婚后还能爱上其它人,我也会为他高兴,爱上一个人的心情是多么美好啊,谁也无法剥夺。
但我绝对会离婚。
归根结底,理解归理解,我还是感情洁癖的人。
我对我的人生,还是十分认真的!如果为了寂寞而在一起那么换来的只有空虚。
自由恋爱的世界谁也不欠谁。
我想,她老婆绝不比她少一分温柔或者爽朗,甚至也不少一分的勇气与炽热。
输在“曾经”的家人,真的是非常可怜。
爱虽然是自私的,我理解你们,但你们是否能够理解一下别人呢。
最后被遗弃伤害的无罪的人,真是非常可怜。
所以希望能在一起的情侣们,都是已经到了“不在一起便无法忍受”、“只有跟你在一起才可以”的心情。
在一起后,才能无所畏惧,无怨无悔。
得不到想要的恋情而指责伤害身边这个你自己选择的伴侣,是卑鄙无能的。
这里面有感触的台词:"不管是谁,一旦爱上一个人。
无论何时,都能义无反顾舍弃迄今为止的人生。
”“没有从恋情里全身而退的自信。
”“这样的两个人从同学会中重逢,从对方的眼中心里,感受到了自己当年那份年轻和魅力,因而不能自拔。
”“人嘛,就是专干不可能的事。
”
45岁的六个人在同学会上重聚,各自有家庭,言谈中透出的都是幸福,实际各有各的不顺。
说是外交部其实只是在交通部工作的男人,工匠之妻拥有貌似平淡幸福的女人;老公下岗由大房子搬进小房子还要在外赚钱养家的家庭主妇,工作危险不被儿子DJ也没时间陪老婆的警察;嫁给名企业家抚养着他和别人私生女的贵妇,老婆拖了7年终于肯用离婚换房贷首付、找新闻主播做情人做情报来源者的八卦杂志主编。
两人私奔,两人延续中学时的旧情开始小暧昧有了小想法,另两人在taxi上激吻俨然互相看透彼此没什么好装的。
我猜结局一定不会是这两两幸福的在一起。
爱一个人,爱到舍弃现有的生活,不顾家庭和社会的舆论,义无反顾,出轨也能得到幸福,这种事情不可能得到大力赞扬。
听过看过很多现实中的故事,小三和二奶太多太多,离婚太多太多,抱着孩子说做错选择题的也太多太多。
变成亲人靠责任维系的婚姻平淡而乏味,憧憬爱情初始时激情的人一大把。
40多岁的男人可以在外面玩小姑娘,40多岁的女人若无黑木瞳的风韵气质,或无齐藤由贵的无底洞钱袋,估计也就只能甘愿继续当黄脸婆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婚姻和孩子还是毁掉了太多的女人,尤其是那些在精神上有所追求的女人。
相比之下,男人还是相对要自由的多。
作为还在20代中期的我,看这个剧实感恐慌。
————————————————————关于结局,出乎意料,却又顺其自然毫不突兀。
此乃一等一的好剧!
身邊分分合合的故事特別多。
聽得多了就會麻木,以為會對這類童話或者諾言之類的事情不會再有任何感覺了。
sjtu畢業vos上出現的求婚還是讓人心中一下子震撼到。
你們真的可以做到么,爲什麽我還是覺得心里玄玄的呢。
我們現在還只是22、23這個剛剛開始社會經曆的年齡。
需要接受的磨礪和挑戰才剛剛開始。
什麽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我們有的只有感情。
我們可以高唱:你是我的天使。
我們可以在校園裏面相互依偎擁抱。
我們可以在很多人面前大聲的坦率:我喜歡你。
但是經過了很多個愛川所說的岔口之後,是否我們還能夠堅持下去。
我們擁有了那些所謂的保障之後,我們互相的激情是否還在。
那時在身邊的人是否能夠堅持下去?
是否能夠甘心那份已經淡薄的愛情,繼續忍受平庸的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折磨。
我只怕那個時候,身邊的那個人會讓我無法淡定的堅持下去。
我怕就跟愛川一樣,突然對夜夜躺在身邊的那個男人產生那種絕望的念頭。
我怎麼會最後選擇了你這樣的人。
我可以忍受你不那麼出眾,可以願意跟隨你貧苦,但是不能這般意志頹敗,不可以這般沒有上進心。
如果最後的忍受讓我覺得婚姻只是一場假裝時,我不知道是否能夠勇氣去放棄自己之前的人生。
中年危機每個人都有。
我見證過父母的。
小時候父母的爭吵,說著爲了我所謂的不會離婚,湊湊合合最後也就這般過來了。
所有的心願都這般磨平了。
不再有想法。
見證過父母好友們的。
有聽從父母安排接受婚姻的。
表面上相敬如賓,心中還是很多無奈,必定鬱鬱寡歡;有爲了好友而接受好友妹妹的,最後也是這般最後過來了;也見過自己苦苦爭鬥得來的生活。
各種都有。
我在想著他們的人生其實對我也是具有相當的借鑒作用的。
經歷過特定的年代,有些的確是命數,但是有些確實讓我們不得不由心佩服。
家裡有過爲了結婚違背軍命,最後坐牢的。
熬盡了苦頭最後相守到老。
他們之間的堅持讓我想到吹噓不已。
我不是一個很淡定的人。
至少現在還是會有很多冒險念頭。
只是希望著到那個時候我們能夠做到互相堅持下去。
如果这剧中的几位同学是25岁,25岁男女之间同学爱是多么美好。
可他们是45岁的一群已婚大叔和大妈。
毕业后,分道扬镳的这30年里,各自过自己的人生。
恋爱结婚生子,当中的幸福程度如何,个人各滋味。
爱川的丈夫如果不失业,她是否还有勇气和杉山走到一起?
杉山的妻子咆哮:我和你结婚生活这么多年都比不上参加一次同学会的老同学吗?
爱川在垃圾场边和电话里的杉山说,我喜欢你。
这种感情就像一种不该产生的垃圾一样,对他人痛苦,对自己也是痛苦。
阳子的婚姻绝对是异类,她是勇于抓住机会玩“敢不敢”游戏的闲女人。
她那样的境界大概只有电视剧里才会出现吧,接受丈夫的“小三”,帮助“小三”带孩子,让“小三”的女儿叫自己妈妈。
第九集阳子流着泪对着医生说:那家伙看上去那样,实际上是个胆小鬼,我30年前就知道了,都烦透他了。
明明烦透了,却还是爱这个时日无多的男人。
大久保这个角色是我最喜欢的,虽然工作上功利性强,私生活上依然保留着爱。
和前妻要分手的原因也是因为自己得了脑瘤时日不多。
他宁愿剩下的日子里过得潇洒,也不愿呆着医院治疗。
对于阳子,我想大久保更多的是出于奉献之爱。
全剧只有他一个人在成全别人,成全自己的每一个同学,果然还是想用生命的最后时光来做最大的努力。
总结就是,这群大妈大叔都病了,病的不轻,他们都是love again症候群。
中年的体味,却是纯美的追求。
一部让人忍不住思考人生的好剧。
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遇见一个不同的自己,仅此一次的人生就有了意义。
和深爱的人相拥之时,仅此一瞬,人生便获得了永恒。
日剧看的并不多,即使是看,也主要是集中在刑侦剧上。。。
所以黑木瞳啊啥啥的,都是浮云啊 但是看到评论都赞扬她的演技,所以就下了看一下。
虽然中途很想砸电脑,这个纠结啊。。。。
但所幸还是坚持了下来,很不错。
一堆45岁上下的中年男女,一个三十年来难得一聚的同学会,顿时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
这是偶然,也是必然。
反观四人组的家庭,都不怎么美好,女王陛下老公失业在家,每天颓废不堪,自己又要操持家务,又要打工维持生计。
警察叔叔的家庭只能算是平淡,因为职业缘故和家人的沟通相对很少。
富婆姐姐守着老公和老公和情人生的孩子,死活也要保护自己的一点点颜面。
记者大爷虽然游戏人生,但却因为绝症反而比别人都看的更开。
当自己的家庭生活不堪其困扰的时候,一点小小的外力就足以推动事情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女王陛下的演技确实很高级,中年妇女的纠结,困扰,面对孩子们的时候心里的犹疑,面对邋里邋遢的老公时候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气愤,都通过她的表情,语言一一传递。
返回来说,女王陛下的丈夫会变的如此颓废,女王多少也有责任,就日本的传统社会来说,会社一般采用年功序列制工资,一旦进入会社就准备为其奋斗一生,这样中途被辞退应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完全否定了他一直以来的努力以及所坚持的信念。
当然我们可以指责这个男人的无能,否则怎么别人不被辞退偏就他。。。。
但是,话分两头说,女王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一切,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是促使这个男人越来越消极的重要原因。
家庭并不是由某一个人来支撑就可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需要负担的义务,私以为两个人或者和孩子们一起共同努力支撑起来的家庭,才会是稳固的。
记者大爷,说实话开始我还不太待见这家伙呢。
但越看到后面越觉得有味道,女王和警察的出轨,一大部分的原因还是有了他的推动,在自己有限的人生里做些不要后悔的事情,不要在临终的时候都还有想做却一直没有做过的事情。
正是因为他自己的绝症,才让他以放手一搏的态度在生活着,有些人说他是游戏人生。
事实上我倒是觉得他才是真正不为世事困扰,自由生活的代表之一,那种无所拘束叫人羡慕不已。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生活方式总归于社会不合拍,所以这个快就把他给演死了。。。。
学校重聚,大家回首往事的那一段,真的很是唏嘘,三十年光阴匆匆,谁也无法预知三十年后。。。
富婆姐姐的家庭,名存实亡。
随着剧情的推动,反而觉得她的演技更为出众。
尤其是和真奈的对手戏。
她对养女的关爱,不舍,溢于言表,却始终温柔的将孩子推向亲生父母这一边。
在森林里遇到熊先生的那首歌,一再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她和真奈的曲子,在最后和孩子分手的时候,她们一起唱着歌,隐忍着眼泪转身离开。。。
相对女王和警察的出轨,富婆姐姐其实并没有真的想过要怎么样,但最后她和记者叔叔的交集,那转瞬即逝的幸福,让人觉得很是心酸。
在片子的最后,该在一起的还是在一起了,这个结局反倒是有点不太真实。
各归各位却也不是什么好结局。。。。
有时候想想女王在剧中说的,家庭生活就是欺骗,演戏。
不知道最后在一起的那两个人以后的生活,是不是也会如此,抑或波澜不惊。。。
谁知道呢————————————————————————中途看到女王和警察两个家庭的冲突,矛盾的时候,心里真的觉得很难过。
女王没有个丈夫决裂,似乎完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们。
孩子究竟在家庭中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为了孩子勉强在一起的家庭,真的就是对孩子有利的吗?
如果没有这场同学会,女王也还是任劳任怨的家庭妇女,她的丈夫依旧在家浑浑噩噩,普普通通的家庭,也许就跟我们身边的某些家庭一样。
但孩子们终究是要飞走的,最后伴随终生的也只是自己的另一半,到了那个时候,早就不是四十五岁,而是更加年老,再也没有精力去爱,去折腾,或许也就这样终老一生。
两个人的生活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不管是否合拍,也只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即使不满也不再有反抗的力气。
难道这样就是我们的生活?
有很多四十五岁上下的朋友说,少来夫妻老来伴,不必折腾烦恼,以后老了,有个人陪伴身边还是很好的。。。
更多的人说,为了孩子的幸福,为了让孩子有个圆满的家庭,千万不要破坏自己的婚姻。
于是社会就变的很奇妙,女人这种生物,当她想要追求自己自由的时候,就会变出很多的阻碍,似乎女人就必须得付出一切,承担一切。
至于她自己,什么兴趣爱好,人生信仰、自由快乐,只是附属的。
本就该完满的人生,却变成需要别人赋予才能得到,若能得到那边是所谓的幸福,若得不到也只能自欺欺人的说,生活本就该平淡如水。
即将跨入三十的门槛,望望前路,不知道将来是不是也将要生活在自我麻醉之中
本来是被主演【黑木瞳】吸引,随便看看这部片子,不想4集看下来,确欲罢不能,看到凌晨一点,看到朋美和衫木拥抱,无声的默契和挣扎。
喜欢看朋美内心独白和幻想,在地铁电梯口,幻想回头能看见心动的人,而现实中却是自己摇摇头,自嘲幻想的离谱。
到后来衫木在她回家路上等她,朋美惊讶之情溢于言表,所幸幻想真的变成事实。
中年的婚姻是不是都这么千疮百孔呢?
终于把《同窗会》看完,这个终于是忍不住想要再看一遍的意思。
曾经的高中同学,因为一场聚会重拾旧爱,但个个都已不是懵懂少年,有家有室,如何爱?
不管是丈夫失业、夫妻生活平淡、还是等待离婚、甚至是家庭暴力,中年人的人生仿佛被人暂停,内心的每一次暗涌都汇流成波澜不惊的大海。
就像《鬼迷心窍》里唱的那样:“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但是这浪潮说来就来,有谁能拒绝人生的十七岁?
爱的能力一旦重获,谁都挡不住。
家庭要不要?
要。
孩子要不要?
要。
但,不爱行不行?
不行!
内心比谁都明白,这是错,必须喊停。
但重遇十七岁的爱情,挠得人心生不逢时君婚我亦婚。
克制、忍耐、回避、立誓,都不过是筑不牢的防洪坝,周围有千万个声音喝止你,但怎么都听见心中那个微弱的声音,说爱吧,忘记自己吧,放纵一回吧……可是,爱的天平另一端是道德。
出轨、不忠、抛弃子女、见异思迁,每一项罪名都是对辛苦经营人生的中年男女的否定和推倒。
不过,道德的重量真大过爱?
忠于自己必须让位给迁就他人么?
可以因为爱在一起,为什么不能因为不爱了分开?
而中年人的境地往往是,不因为爱而在一起。
这个世界,留给中年男女的空间几乎是狭隘而苛刻的。
我无疑是推崇自私的人才有幸福的道德观,在爱与道德之间,我唯一不能容忍的是欺骗。
如果你忠于内心,坦诚地爱上别人,那就请你坦诚地跟过去说再见。
这也是本剧最后一集朋美和杉山两位一年后约会,手上没有结婚戒指的原因。
黑木瞳女王的演技令我完全拜倒,相比出轨的杉山,朋美的心路历程都要靠表情动作来表现。
因为婚外恋的男人,再内心奔涌,也都要维持一副丈夫和父亲的伟岸形象,但出轨的女主角,挣扎和痛苦往往都写在脸上。
但面对丈夫孩子,主妇变恶妇谈何容易?
黑木瞳女王的每一次内心独白都让人同呼吸共命运,而她跟高橋克典密电拖手拥抱就是迟迟不上床的中年纯爱真是一次次嘲笑着我淫荡龌龊的心灵。
于是,当他们在母校的操场边上,终于颤抖着抱在一起的时候,就明白这个轨他们是出定了。
越是克制和理性的人,积蓄的能量一旦爆发,就越容易毁灭。
这么看来,所有好父亲好母亲,都是等待插上导火索的人肉炸弹。
至于其他几位高中同学,也都在以不同的角度和经历告诉我们,中年是临界点,要么高潮,要么低潮。
所有中年男女们,按耐不住的时候,就去KTV点唱一首《鬼迷心窍》,就当出了轨吧。
1原本想“毕其功于一役”,洋洋洒洒写一篇完整的剧评。
但《同窗会》,剧评很难写“完整”,即便真的完整,文字很可能如教科书般刻板,仍是一样的“残缺”。
不妨发散思维,想一点写一点。
如果作为一个纯粹的看客,我大可以冷漠的述说一个烂俗的故事:”一群中年男女,不堪忍受腐败变味的家庭生活,以同学会作为契机,试图追求新的爱恋,在感情和道德间反复徘徊挣扎。
“虽然这样说并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我却并不满意。
抽象和笼统,往往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但这样得出的结论,几乎毫无实际意义。
在《头脑风暴》中,罗杰斯vs郎咸平。
主持人问罗杰斯的投资秘诀,这个聪明的老头说:“首先要低价买入,然后高价卖出,最后不要投资自己不了解的领域”。
在大学本科时,我听过很多成功人士的演讲,他们讲的东西都是相似的,比如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要创新,要注意团队合作等等,这样说永远不会犯错。
但正如鲁迅的观点,这样的无错,其实是种大错特错。
大众缺少的不是常识,而是实践常识的技术。
你可以随意的鄙视或者同情《同窗会》中的男女,鄙视他们面对生活的无力,同情他们对真正爱情的渴求。
但倘若若干年后,有一天你也跟他们一样时,你会希望别人怎么来评价你的生活呢?
究竟他们或者我们的人生,出了什么问题呢?
2《同窗会》的主角:爱川朋美,杉山浩介,西川阳子,大久保真一。
隐藏在这四人背后的,是四个不幸的家庭,以及谜一样的三十年人生。
这三十年发生了什么,我们这些看客无从知晓,只能猜测。
拿爱川来说,丈夫失业无所事事,高不成低不就,整天不修边幅,颓废到几点;女儿正值青春期的叛逆时期,目空一切,不理解父母的苦衷;小儿子年纪尚小,不懂事,整天抱个游戏机。
对爱川这样传统的日本女性来说,传统道德要求她任劳任怨,温柔体贴,要耐心的鼓励丈夫,教导儿女,成为整个家庭的粘合剂。
黑木瞳其实表演的很到位,把一个温柔内秀,压抑自我,性格优柔寡断到负担的家庭主妇,演绎的淋漓尽致。
爱川面临的问题,其实是整个日本民族面临的问题,或者说是整个儒家道德体系的问题。
我总是觉得,日本其实是儒家文化最好的实践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儒家试图把人的一切行为和感情表达都规范化,条文化。
在我看来,很是荒唐。
爱川这样中规中矩的做法,虽然貌似无可挑剔,但我觉得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自私的表现。
但可悲的是,她自己肯定都没意识到这一点。
我记得日剧《阿信》中有这样的情节:阿信的老公,富贵少爷龙三踌躇满志,无奈经济萧条,失业失败。
这个男人也像爱川的老公一样,整日拿阿信赚来的钱,借酒消愁。
阿信的朋友告诉阿信,如果阿信只是一味的宽容自己的丈夫,只会把自己的丈夫毁掉。
于是阿信辞掉工作,回去跟老公说要老公养他。
经历了短暂的茫然后,这个男人重新找到了男人的责任感和尊严,再次振作起来。
其实爱川的问题就在于,她一味的付出,满足了自己潜意识里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欣赏”,但同时摧毁了他丈夫的尊严。
她老公说:“别老是摆出一副恩人自居的样子”。
其实被爱在某些情况下,真的是一种负担。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某某父母对儿女如何的好,为了儿女付出了所有,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
但儿女反而一个个都是“狼心狗肺”,不孝敬父母。
其实我觉得这也是儒家的过错。
那些父母牺牲自己的人生,显得大义凛然,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他们挖了一个叫做”孝“的大坑,然后每天微笑的看着儿女们,就好像说:”记住,你们长大了,要用你们的回报,来填平这个沟。
跳吧,跳吧,跳进去吧。
“面对这样的”恩情“,很多人往往并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就好像欠债太多,根本不晓得怎么去还,反而自暴自弃,赖账不还了。
3从中医的观点看,爱川的老公有明显肾阳虚表现,中医说”肾主志“,肾虚的人,往往没有志气,而且性欲很大。
后来此人确实很猥琐的在家里浏览A图,可见失志到了极点。
如果是我,我会给这个人补肾。
但爱川显然不会明白这一点,她只会采用最简单的方式,”默默“的付出,低效率毫无建树的付出,因为这样最轻松,也不会犯大错。
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靠口苦婆心的劝说,是救不了她的男人的。
而对于儿女来说,特别是大女儿。
自己母亲”勤劳勇敢善良“,是自身生活荣耀感的一部分。
但”勤劳勇敢善良“显然是有代价的,但大女儿显然已经习惯了这些东西的存在,她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女人一味的付出,给的太多,家人反而不会珍惜。
就好像珠宝黄金,跳楼大甩卖,贱卖贱买了。
老实说,看《同窗会》的过程,心情真的想过山车。
这也让我真切的体会到自己的不成熟。
每当看到爱川那个不争气的老公,我都忍不住厌恶有加;看到那个叛逆自负的女儿是,我都忍不住义愤填膺。
但想想看,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境遇,我那些激昂的情绪,不过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表现。
旁观者总觉得剧中人物好傻,自己可以轻松的找出问题所在,解决一切难题。
爱川的问题,在于她不明白光有真心,没有技术是不能建设美满家庭的。
我看到很多不幸的家庭,真的是各有各的不幸。
有些事不会养生,百病缠身;有些是父母不懂教育,儿女成长坎坷;有些是夫妻不懂赚钱,生活拮据;有些则是不懂娱乐,缺乏爱好,家庭生活乏味之极。
幸福真的是个i技术问题,按照理想的模型,应该是好人获得幸福,坏人不幸福。
决定幸福的,理应是人品。
然而大多数人的不幸福,都是技术性的问题。
不过看同窗会,我 还有另外一个疑问,如果家庭改造失败,到底应该怎么做?
是继续坚持,还是推倒重来呢?
现在这部剧,一遍还没看完,还是继续思考吧。
要等到重新拾起的时候,才发现当初着实是轻看了本剧。
初次看片,两集即弃,哪怕有三上博史和齐藤由贵助阵,依然无法掩盖题材上的陈旧感,中年之恋的问题上,安娜同志卧了轨,德-瑞纳夫人挨了枪,都是前车之鉴。
黑木瞳姐姐在不伦之恋专业户的道路上长途跋涉,从50后的役所广司、60后的唐泽寿明、70后的金城武和伊藤英明,一直谈到80后的冈田准一,到了年届半百的2010年,终于现出了老态,至于男一号高桥克典,酷则酷矣,演技着实平平。
再看人物背景设定,瞳姐的老公隆重下岗,高不成低不就,至今赋闲,家中还有两个孩子,全凭瞳姐在外打工,苦苦支撑;克典兄身为一线刑警,成天在刀锋边缘讨生活,自是亏欠妻子和孩子颇多。
这两位所处的境遇,根本就是一局死棋,还想闪转腾挪?
果断一点,弃剧。
待后来偶然间重看本片,却在第4集时不幸被俘,问题出在了两位配角身上:身高平平的三上博史和略略发福的齐藤由贵,这一对情场失意者,有着出人意料的华丽演出。
当然,三上同学和齐藤同学之所以能抢戏,跟自身的背景不无关系。
三上同学身患不治之症,哪怕再怎么玩世不恭,都能赚到观者的同情;齐藤同学对老公的私生女也算是视如己出,尽心尽力,至于有些虚荣和轻浮,原也无伤大雅。
关键的一点是,跟瞳姐和克典兄那种躲躲闪闪磨磨矶叽的样子相比,齐藤同学对待自己感情的态度无疑要坦诚地多,三上同学更是从头至尾几乎没说过一句谎话。
借用93版《高校教师》里的台词,人其实有着三张面孔:正常状态下的自己、别人眼中的自己、一无所有时候的自己。
这两位貌似潇洒,实际都是人生的输家,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拿起小钢叉穿上大红袍充当教唆者,才会在故事的后半程一起相拥着取暖。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丽国电视工作者翻拍本剧的那部《LOVE AGAIN》扭曲了原作的设定:纪念毕业30年的同窗会是高丽版三上发起的,满满一大厅的同学都知晓此君已经身患绝症,更糟糕的是,高丽版三上还高调地向大家展示自己不会对人生失去信念,会继续与病魔斗争到底,云云。
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是拙劣的。
三上同学表面上的大大咧咧和玩世不恭仅仅是在掩饰其内心的失落与惶恐——他胆小,所以显得要强,他有执念,所以显得随便——一句话概括,他根本就没有看开。
同窗会之后,在与医生的几次谈话中,他不断展示出对人生的留恋(想跟那群家伙一起变老);在医院顶楼的天台上,三上同学突然强行拥抱黑木瞳,与其说是耍泼皮,不如看作是在表达面对死亡时那种不由自主的恐惧。
追溯到中学时代,那个老是趴在课桌上睡大觉的男生,背地里却怕是用功地紧,这一点,齐藤同学是看得最清楚的,这也是她长期以来厌恶三上同学的原因:这个外强中干的家伙,跟自己实在是太像了。
齐藤同学的情况大同小异。
拜金、爱显摆、八卦,外加一点轻浮,放在如今的时代都算不得什么毛病,单就她对待丈夫的私生女的态度,已经足够让人唏嘘一把,尤其是在老公破产之后,孩子的生母和养母之间一经对照,高低立见。
她跟三上同学的对手戏里,偶最中意这一出:第6集后半段,离婚手续办完后,破产的前夫与情人算是终成眷属,他们俩生的孩子却宁愿跟着养母走,然后齐藤同学便来找三上。
三上同学挑拣着土豆,随后说了一句“要什么尽管说”。
那我就说了,能三个人一起在这里生活么。
三个人?
指的是你、我,还有你的丈夫的情人的孩子?
对。
噢。
好久没这么惊讶了。
(自己都觉得好笑)跟你说话真是毫无顾忌。
(认真的表情)好的。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三个人就这么过下去吧。
“好久没这么惊讶了。
”幸福的降临如此难以预料,三上同学和齐藤同学的爱情,没能容得他们好好品味,竟会转瞬即逝。
相比之下,瞳姐和克典兄虽然残存了一线希望,却也是镣铐在身,漫漫刑期苦苦等待。
这剧本着实狠辣,再看看编剧,原来是井上由美子同志,又想起她在《白色巨塔》里写的那些凌厉的台词,果不其然。
最后再说一句,参加同窗会,就仿佛是找到了平行空间的一个入口,但在吱吱咔咔地拉开那扇大门、踏入那片眩目灯影之前,要先记好回去的路。
黑木瞳魅力不减虎头蛇尾....可惜啊!
终于看完了……怎么都觉得很扯= =
因为黑木瞳,我看了,因为对爱情的彷徨,我喜欢。
四十五岁好危险。
虽然结局貌似两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不过我还是不支持这种恋爱 在40多岁 再次体验恋爱的感觉 自己的人生也许是了无遗憾 但是却给别人带来了很多伤害 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难道我老了。。觉得很好看
时光还是硬伤啊〜45岁爱的资格都没有了,爱哪有什么真假
喜欢听阳子用撒娇的语气说:呀哒~。阳子和大久保最好。这个有点开放性的结局就默认在一起了吧。个人结局来说,龟田是仅次于大久保的惨,其他同学都love again了他还单着呢(允悲
又是出轨。
很细腻,这四人都喜欢的,只是生活不会如同戏剧这么勇敢吧,
迷茫的岔口原来伴随终身。演员不错
很多日剧都是前面紧凑后面拉跨。齐藤由贵为啥不好好保养一下,年轻时候那么漂亮的说。黑木瞳保养得就很好
韩剧般的日剧,男女主讨厌,男女二号大赞
太太太太现实了
没有第一部牛但还是很牛
一对老戏骨。。。看老人家谈恋爱。
也许守着电视机看日剧的,大多数是45岁左右的主妇们,也许这剧就是为她们度身订造的。也许为了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合理性,编剧故意把女主人公的丈夫写得猥琐、小气,把双方的儿女写得不宽容,冷漠和固执,但是,这个故事的选题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婚姻,反观诸己,还是会很有触动的吧。
迫不及待看完的10春,片尾曲很好听
爱情 是一点点的幸福 加上无数倍的眼泪 / 两个人没有上过床这一点非常不科学(。第八集结尾的日剧跑看的那叫一个揪心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