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7分吧,槽点优点并存,很用心的一部剧。
先说槽点吧,从剧情,演员演技,叙事逻辑方面都有一些虎头蛇尾,给人感觉不自然,比如李大宝由白转灰,再由通过重温过去与朵朵重归于好,这个过程很突兀而且老套,姑奶奶出国的设定不符合大多数北方老人落叶归根的观念,也不符合姑奶奶这位如此注重家庭观的人物设定,此外后期加入的年轻演员演技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一看就是领导亲戚。
说说感受吧,前半部分的剧情还是可圈可点的,李大伟作为一名棉纺厂工人,一名家中长兄,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费尽周折追求富家千金的过程中,都表现出那一代人身上的淳朴,勤劳,热情,真诚与坚毅,这是那个时代的富有,剧集也有很多桥段向那个时代的经典致敬,时代代入感很强,并由李大伟一家人折射了当时的社会氛围。
伴随着时光流逝,岁月依旧平凡,但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老李家从旧小院搬进了高楼大厦,我体会到编剧对于时代变化,对经济发展至上的思考,那个时代的美好特征越来越少,直到最后,看似熬出头的李大宝却陷入新的危机,这危机看似是姑奶奶引出来的,编剧可能想表达的是,这新的危机实际来自人的内心,内心的变化成了李大宝通往幸福的敌人。
剧集最后,虽然两人重归于好,但总让人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李大宝当上了经理,平凡岁月不再平凡,我也看到有很多网友评论问是不是还有续集,我想,也许编剧是想通过这种点滴遗憾引发观众思考,时代变化带走的太多了。
正值二十逢九年,我的成长环境没有了长兄如父,没有了沉重的家庭负担,与剧中夏夏一样,多了些物质享受与父母更多的爱,估计大多数我这个年龄的人像我一样,而立之年的种种疑惑缠绕心头,看完这部剧,我觉得从上一代人那里取取经,传承一下那些美好的精神也许是解决自己问题的关键,时代无罪,困扰更多源自我心。
通过QQ浏览器的一再推送,对这部剧提起了兴趣。
的确是平凡,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不像另一些年代剧里的狗血剧情(男女主虐恋,反派一再作梗,自家人猪队友拖后腿,最终男女主都是圣母白莲花,原谅所有对不起他们的人)。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喜欢“霸道总裁喜欢上小清新女主”类的偶像剧,其实看多了都是呕吐剧。
为什么那些年长篇韩剧在国内受欢迎,还是因为有生活,看起来就像自己家或者邻居家发生的事,故事有根,不是虚无缥缈的在天上飘着。
多出点好剧吧,也希望那些脑残的别成天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去追些没演技的傻剧、傻星!
看了好多剧评,笑了,都说看了两集弃剧,说什么三观不正弃剧,反正就是看了两集来评论的,你说你都没看后面你有什么资格评论呢,现在电视剧制作不精的多了去了,内容狗血的更多,我认为这部剧氛围很好,家庭和谐温馨,简直是什么鲜肉整容脸剧界的一股清流,都是老戏骨,演的跟真实生活非常贴切,没有过度磨皮美颜效果,妆容淡雅,而且剧中大都是正能量,大宝对媳妇非常好,沙溢演技很棒!
三观捉急。
张朵朵是骗进门的,李大雅是卖出去的。
男主太怂,被老姑婆和俩工友牵着鼻子耍流氓。
大雅是没家教素质不高,但被收了彩礼推出去嫁人那段我同情她。
太贱了老李家,还没捂热就拿卖女儿的钱当娶媳妇的彩礼。
李大宝真是贱骨头妻奴,媳妇大过天,什么都围绕老婆转,砍树那里绝逼自私。
姑奶奶事儿逼,倚老卖老,我送她一句【老不死,没人送终】,挨个儿怀疑全家人偷钱那一段,我也是醉了,说得到轻巧【我也还没下结论呢】,怀疑不伤感情的么?
呵呵🙃目前看了十五集,心疼女主,本来好好的原生娘家家境,好好的才貌双全就非嫁了这么个大老粗,嫁进这么一个格格不入的家庭。
李大宝善良?
嫁了李大宝幸福?
呵呵,说得好像女主就不配找到更好的人一样!
细看一下,我觉得这部电视剧应该是发生在70年代末的故事。
我曾经生长在类似的家庭,拍的很真实,我经常是热泪盈眶的看着。
一开始一个人看,现在全家人一起在看。
时代背景写的太过真实,以至于有些未经历过的人,无法理解。
可惜,看了那么多影评,真的不太公平。
过去一个流氓罪名,真的可以让你失去所有。
警察打架也可以让你失去工作。
一个宁可不离婚,也要将就着,为了孩子把日子过下去的时代。
一家人最小的一定是捡衣服穿的,老大基本上都是为了家里能吃饱穿暖,提前参加工作。
参加工作也是不得不,他们父亲刚去世,总得有人立刻“接班”。
太多太多的时代感,让人怀念,怀念那个时代的真挚,怀念那个时代人们的家族意识,怀念俩口子简单淳朴的爱情,怀念老人们经常给你讲生活技巧和人生哲学。
我只能说一部掀起了我这么多回忆和让我不断感慨自己人生的电视剧,一定是好剧。
如果不是,你告诉我什么是好剧?
一部好剧,被一些只看过两集不懂时代背景的喷子给拉低评分了。
说什么人贩子毁三观骗婚,这不是那个时代很正常的事情吗?
老一代的普遍文化程度不高,都想着传宗接代,以为不好看的一些看看人贩子拐卖大学生到偏远山区做奴役,给村民传宗接代的电影(盲山),还得过国际大奖真实故事改编。
另外这部剧的结尾,女主角都说了,男主角没有骗婚,她那么一个大个人也没那么好骗。
女主角本身就对男主角有好感。
只是开篇没有承认而已。
沙溢演的还不错。
只是明星自带流量可能不行,加上现在年轻人比较不喜欢这种剧。
总体来说算是一部好剧。
什么都没有十全十美,不用吹毛求疵,鸡蛋挑骨头。。
除了看美剧,国内的电视剧我都会快进,一般来说40集的电视剧,4个小时就能快进完,因此我从不看新剧。
这部戏我也快进了,但频率比绝大多数的剧都要低,疫情期间,用了4天时间才看完。
而且留下了很多印象深刻的场景。
大宝妈,姑奶奶,朵朵,大宝,算是良心演员,演技远比流量剧离得刀切脸要好,一看豆瓣不到7分还是有点意外的。
个人认为应该得到7分以上的!
中秋期间感冒,偶然在电视上看到这部片,然后在bilibili上找来追。
我是从十多集的时候开始看的,第一观感是温馨、搞笑的家庭剧。
看着看着,就从第一集开始看,然后跳过中间的,接着看后面的,截止昨晚,终于追完了。
这部片名为《平凡岁月》,十分切题,讲的是普通人的生活,非常适合普通人看。
而且,在选角色方面,我觉得也很棒,剧中所有人的角色我都可以在身边找到原型。
神了!
虽然说服装、道具方面没有完全复原80年代的感觉,而且在某方面有一些小小的bug,不过,瑕不掩瑜。
好片!
绝对的网红脸的宫廷剧中的清流。
言归正传,《平凡岁月》这个剧讲的是出生在60年代的平凡工人李大宝勇敢地跨阶层追求美丽的干部子弟张朵朵,并且最终以诚心打动仙女,成功吃上了“天鹅肉”,并且从此过上了磕磕碰碰,有苦有乐的幸福生活的故事。
该剧还有一条暗线,就是文革时期错失恋人,并且终身不嫁的姑奶奶的情感故事(我一直好奇那些红卫兵在文革之后如何与那些被他们“执法”过的人相处,现在知道了,那确实是“执法”的事情,是政策,是法律,与个人无关)。
支线有李大雅、李二宝的成长心路历程、李三宝和李小雅的成长作为补充,虽然后两者着墨不多,角色不够饱满,但是也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我为什么说这部片是平凡家庭生活的教科书呢?
其一,我在这里看到了真诚的、毫无保留的、互相成就的爱情样子。
李大宝为了追求张朵朵,在姑奶奶的授意之下用了点“坑蒙拐骗”的手法阴差阳错的成就了姻缘。
但是由于这是建立在真心欢喜、且绝对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后来成功搭上线之后,他依旧通过不懈努力,来一步步获取女神的芳心,而不是“霸王硬上弓”,出演“强抢民女”、或者“婚内强奸”等狗血戏码。
这段感情经历过一见钟情的惊艳、因此而来的意外(流氓罪的指责)继而进入荒诞的牵线搭桥阶段、以及三个月的试探后,才正式开花结果。
有人就说“骗婚”这一点“三观不正”。
但是何为三观不正?
灰姑娘嫁给白马王子就是三观正?
穷小子娶白雪公主就是三观不正吗?
在没有财富需求的生物届里,取得配偶的方法第一是武斗(走兽类,猩猩、狮子等,凭自身武力打败竞争者,实现一夫多妻的梦想),第二是增加自身魅力的吸引(鸟类,一夫一妻,终身相伴,雄鸟比雌鸟好看又多才多艺,如会跳舞、唱歌、搭房子),第三种是牺牲自我成全对方类型(蟑螂,交配后被对方吃掉,成为下一代成长的营养基石)。
还有一种,是生育机器类型(如蜜蜂、蚂蚁)。
其实这几种类型在现代人类的社会中也都有发生,只是因阶段、阶层、需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呈现而已。
爱情,按我的理解,应该是两个人在心灵上互相需要,在生活上互相支持,在事业上互相成就,同时彼此相互守望,相互信任,坚定不移地相互扶持度过一生的契约。
爱情,虽因繁衍的需求而触发,但不因繁衍的结束而终结。
爱情,就是两个人在地球上互相包容、互相取暖的艺术生活行为。
首先,爱情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缘分。
工人歌舞团的演员们去棉纺厂演出,李大宝对张朵朵一见钟情,从而对她念念不忘,结果不小心犯下了那个时代很严重的“流氓罪”。
一旦定罪,蹲号子不说,连正经工作都难找。
而作为家庭顶梁柱的李大宝,上有老,下有小,是万万不能去蹲号子的。
幸而他有两个好兄弟,在关键的时刻找到了“事出之因”——张朵朵,希望她去说个谎,承认两人有恋爱关系,说明这是个误会。
她也许是感念李大宝的救命之恩,同意了。
后来,更是因为同事的不依不饶,事态升级,李大宝想出了“假结婚”的招,而她也同意配合演出,才有了后面30年的姻缘。
爱情还是一种你追我赶、互相转化的“猫鼠游戏”。
有人把爱情比喻成四季,相爱的两个人,须得错季相遇才能一直长久。
也就是说,如果两人都一开始就一见钟情两情相悦三餐四季地过,那当同时到达了冬季,这两人的缘分就玩完了。
所以在剧中李大宝有一句话直接把张朵朵气乐了:“那两情相悦的爱情结局没有一个好的。
“而一开始如果是一个冬季,一个春季,你追我赶,像齿轮一样咬合,婚姻、情感这趟车才能一直往前推动。
在戏剧中,张朵朵有个青梅竹马的发小秦华,一直对她怀有好感,可是,张朵朵却始终对他不来电,甚至连想都不想。
结果就是秦华还没来得及表白,李大宝已翩然而至。
而且张朵朵还能够在见李大宝第三面就决定配合他演一出“结婚戏”——也就是当众承认两人有关系。
这是发自内心的欢喜才能做出的决定,而不是仅仅出于报答。
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他选了那一个,而她默认了。
在爱情中,我始终认为,因为生理结构以及社会责任的不同,男生确实需要比女生付出更多一些。
这部剧也是这么讲的。
毛驴追李大雅,李大宝追张朵朵,拿李大宝的话来说:“爱情中的累让我们来受就好了。
我们累并快乐着。
”那些“不用追”的爱情,要么是两人都足够强大,足够相互信任对方才能够存在。
这在现实生活中有吗?
当然也有,那就是包办婚姻啊!
直接是谈条件,然后订契约,公开仪式后两人就开始井水不犯河水,共同生儿育女,分工合作的生活,前提条件是双方都很有契约精神,更不允许出轨(人又不是程序机器人,节外生枝的事情多的是)。
但是自由恋爱的话,如果没有试探,没有考验,你怎么知道对方是否真的会珍惜你?
后来,男追女的爱情就没有情感危机了吗?
一样有。
每个人都有疲惫的时候,不然怎么说爱情有四季呢?
李大宝对张朵朵爱情的冬季在下岗换工作之后发生。
他忙于挣钱养家,而恰好姑奶奶与张朵朵父亲的矛盾被激发,张朵朵成了夹心饼,再加上女儿李夏好友的父亲,一表人才的丁医生的出现,让一贯自卑的李大宝心里不是滋味。
在工作疲惫、自卑的夹攻之下,他选择忽略了张朵朵,使得张朵朵倍感不适。
然而,幸亏姑奶奶的初恋情人适时出现(这个处理其实不是很好的啦,不过也算是省事),化解了姑奶奶的心结,使得他们情感危机的导火线在最后一刻熄火了。
而张朵朵在姑奶奶的劝说之下,主动提出直面和谈的方法,才成功地解除了危机。
此时的张朵朵对李大宝的爱情应该是在夏末秋初,而李大宝则处于冬季。
这一段给我的观感是,感情是两个人的事,必要时就得你拉我扯。
其二,我看到了温暖如春的父母之爱。
相比一夫一妻的家庭模式,李大宝的家庭结构是奇怪的,扮演“父亲”角色的是李大宝的姑奶奶,一生未嫁,却捡了个弃儿的女人。
这个女人聪明、睿智、开明。
不过许多人却认为她封建、固执。
因为她用计为自己的拙孙李大宝拐了仙女张朵朵,同时还为了逼她生娃,而且是生男娃费尽心机。
也就是骗婚、催生。
不过,如果站在姑奶奶这个角度来看,她未必不是出于好心。
普通人的一生,除了生老病死还有就是孤独需要去排遣。
在戏剧中,她有时候看着大宝妈与孩子们的互动,不免喝干醋,嘀咕着:“还是自己生的好,人心隔肚皮”。
没生育过,她无法体会为人母亲的真正喜乐,而她却是真心向往的。
她也意识到,虽然生活很苦,但是儿孙满堂的快乐却是实实在在的。
因此她掏心掏肺地对李大宝和张朵朵说:“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其余的都是过眼云烟。
”所以,为什么要“骗婚”?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何等微妙。
在剧中,李大宝她妈表示,常听见姑奶奶懊悔:“为什么眼光那么高,为什么年轻时没有找一个人生儿育女相伴一生?
”造成姑奶奶孤独至老的原因,其中有她清高的一面,但也有追求者不够坚定的缘故。
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知道该如何去解决问题。
有些事情必须得有经验。
姑奶奶曾经是富家小姐,同时又是最受宠的老幺,同时由于辈分高,没父母照看,没长辈替她谋划婚事,而她心高气傲也没有给其他看不上的追求者一个机会,待到因为文革,她的恋人被批斗,被自杀,离她而去,她的爱情也就终结了。
虽然她对爱情有要求,但是在她内心深处,肯定希望有一位好绅士,能够坚持对她好,执意要执她之手,白头偕老。
能被人捧在手心里,谁不愿意呢?
现代许多家庭里都会催婚,因为父母们知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道理。
而在那个有花折的年纪里,每个女孩都处于颜值、体质巅峰期,自视甚高在所难免。
姑奶奶就这样错过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所以,在得知张朵朵愿意配合出演“结婚庆典”仪式之后,姑奶奶断定她对李大宝也有好感,才出谋划策,让李大宝把握时机,假戏真做,把戏剧婚姻变成“事实婚姻”。
也因此,在剧中,姑奶奶和大宝妈冒着被李大雅痛哭流涕指责买女求荣的风险,替她物色好人家,口口声声地“赶”她出去。
面对李大雅流着泪的脸,作为当家人姑奶奶不为所动,铁面无情,直言:“李家容不下你了!
”这促使李大雅匆匆选择了毛驴。
结果呢?
李大雅:“真香!
毛驴对我就是好!
”这婚姻之所以成功,也跟大宝妈和姑奶奶的把关分不开。
而张朵朵和李大宝的婚姻由假变真,也少不了张朵朵父母的推动。
可以说,在婚姻关系中,长辈们扮演着月老、评委和裁判的角色。
那为什么要逼生男孩呢?
哪怕是在现代,女孩子们被父母催婚的经历,心路历程与李大雅其实是不相上下,无一不感觉自己被世界抛弃了。
这是根深蒂固的文化使然。
因为女子要出嫁,而男子是娶回家。
也因此,姑奶奶希望张朵朵生个男孩。
谁愿意幸幸苦苦养了十多二十年的孩子有朝一日离自己而去,一年难得一见,甚至可能终生不见呢?
所以为了避免未来的不可避免的损失,趋利避害的人都希望自己生的是男孩。
但是负责生孩子的那个人当然不乐意了。
先不说生男生女无法掌控,再说我要生男生女是我自个的自由,你又不替我受苦,凭什么在指手划脚呢?
逼生男孩,确实是长辈的不对。
但是作为晚辈,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那只是长辈的一种期许和祝福。
当然,那种生了女儿摆臭脸,生了男孩欢天喜地的长辈确实应该消失掉。
事实上,许多人都像姑奶奶那样,真的生了个女孩,也一样的如获至宝,欣喜不已。
除了在人生大事上的建议与帮助,作为长辈的姑奶奶和大宝妈对孩子们的爱也尽显开明和包容,并没有一味的打压,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加到孩子们身上,更不会对他们动辄打骂,而是摆事实、讲道理,还会认错。
认错这一点很重要。
现实中,许多家长错了就错了,非但不认错,反而将错就错,逼孩子们就范。
在剧中,姑奶奶就不止一次因为自己犯了错误的问题向孩子们道歉。
开诚布公,大家都很舒服。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大宝妈因为穷拿不出钱给李小雅买蓝色运动衣,偷偷把她的白衬衣染成了蓝色,本来以为是“惊喜”,结果变成了惊吓。
全家人都指责她做得不对。
并没有因为家境清寒而迫使李小雅接受那件染了色的衬衣。
其三,互敬互爱,相互关心的生活方式。
爱,不是张嘴说说而已,而是一定要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出来。
在剧中,姑奶奶和大宝妈的相处方式,大宝和朵朵的相处方式,朵朵对待小雅、二宝、三宝的方式,无一不表明,他们心中有对方,愿意为对方付出。
急你所急,爱你所爱,为你解忧,陪着你,为你分担生活的负担,这就是爱的原本面貌。
即使是在三个月的考验期内,张朵朵也自发的对大宝的家人们好,这就是不自觉的爱慕之情的流露。
哪怕她一直在日历上划拉。
所以,很多时候,要看懂一个人,不是要看TA说了什么,而是要看TA做了什么。
只有做的事情才是最实在的,最能表明心迹的。
这是一部比较优秀的家庭伦理剧,是一部和谐生活示范剧,一部关于如何打造良好人际关系的教育片子。
在这部片里,涉世未深的人们可以学习到,一个待嫁姑娘应该如何表示矜持以及如何去敢爱敢恨;一个年青人应如何去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个男人对家庭、对爱情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以及如何去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朋友面前应该如何保持相处原则等等。
有人说好的电影能够改变认知。
好的电视剧,未尝不是一种良好生活经验的传授。
《平凡岁月》,五星好评!
最近央视8每天晚上饭点在播这个剧,我们一家人看来着。
看到第2集利用人家的姑娘的善良单纯骗人家结婚,真的十分让我作呕。
要不是那个时间没什么电视剧看,家里长辈看个热闹我早换台了。
但是看到后来吧,发现李大宝这个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会做人会处事,婆媳之间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可调节的矛盾,也都被他一一化解了。
说的难听点是两头哄骗,但是确实很有效果。
他不只是在媳妇和妈妈之间一味的放低姿态,还很有技巧的回避矛盾,减少矛盾,解决矛盾。
俩封建的老太太虽然很多思想和行为我没法接受,但是对儿媳好的时候也真的挺好的。
总得来说人都不是坏人,剧也不是烂剧。
但是我看到怀孕那一段的时候就很emo,真的是女性自己的价值在李家人(包括李大宝)眼里就是传宗接代。
挺恶心的。
而且生完孩子,我也感觉李大宝对张朵朵真的不如刚开始的时候的。
我并不是觉得张朵朵就完美无缺,她也有她的问题。
不知道说什么,剧也不算烂剧。
但是剧情方面我真的没法被取悦到。
以为《平凡岁月》和它的剧名一样,平淡老套,会剧情平淡以至于弃剧,没想到无意在短视频APP里刷到的几分钟却一发而不可收拾。
虽然剧里有很多的穿帮bug,但是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戏剧冲突感强,40来集感觉有点意犹未尽。
最大的感触可能还是因为它贴近生活,贴近人物的自然生活状态。
剧里小人物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是随着时间,细腻的感情相互的一点点渗入,李大宝最初的出手相救,朵朵热心的帮忙,让假婚成真。
大雅赌气嫁给了毛驴,没想到婚后得到了毛驴无微不至的呵护。
其实这些人身上都看到了一个词~坚定,大宝,毛驴,牛琴,甚至最后回国寻找姑奶奶的万锦秋皆如此,一方坚定的选择,一方坚定的回应。
大宝和朵朵的假戏真做乍一看确实有些离谱说不过去。
但是仔细一琢磨,也许它就是那个年代多少人婚姻的真实写照,两个人莫名其妙的走在一起,看起来有点合适,但又似乎不合适,可是缘分是锁,如果李大宝选择和亚玲结婚,或是朵朵选择和秦华或者丁医生,想象着画风应该也不会那么和谐。
刚看完前半部分会以为婚姻可能是随便两个人在一起磨合磨合就能过,但是再一想,那选择磨合的这个对象为什么不是小赵小丁或小方,而偏偏就是最后走到一起的这个人。
封控在家打发时间。剧里所有角色都交代了结局,挺好
直男癌一家人
蛮好笑,斯琴高娃老师演技很👍🏻
片尾曲发现是巴图唱的,很好听诶,岁月静好的声线。 我发现这部剧里沙溢真心喜欢女主诶,里里外外的都喜欢。姑奶奶永远强势令人生厌。
李大宝名言:“女人提离婚百分之百是外面有人了”😅😅😅😅太恶心了太恶心了这个剧,追到之前当舔狗,追到手了一家人欺负女主
大美女人设就不能找个好看点儿的女演员么
近几年看的最好的国产家庭电视剧。主配角演技都没得说,自然不做作。角色刻画先明,勾起了好多怀念。
看完那年花开后,心无所恋,意外发现这剧还有点看头,平凡的生活也有趣味。
垃圾电视剧
老公推荐,我看了几集挺现实的……
跟着父母看了几集,剧情简直奇葩无语恶心,不知道这剧想要宣传什么鬼,呵呵。
李大宝真追女神典范了,男同胞们应该多学习
感觉挺温馨的,喜欢这种画面感,比现在那种偶像呕吐剧强多了。
刚开始看的是中间男主娶了女主,并追女主的时候感觉还不错,后来我去看了开头,直到看到姑奶奶教男主的发小去女主家门口放鞭炮的时候我真忍不了,这是强行逼女主吧?挺过分的。
一部充满温情的剧。
看了1-4集,这个北京人生活的剧很有趣的,沙溢演技超在线,故事编写的很生活,挺接地气。很喜欢。媳妇进门第一顿饭看见婆婆给她每夹一次菜就用嘴嘬一下筷子,要公筷,沙溢说:头一回听说筷子还分母,哈哈哈!继续观剧下去。😂😂😂
后半段比前半段差太多了
相比于现在的烂片,这部还算能看,沙溢演得很真实,很多段子超搞笑,米老鼠、呼机、座机、小黄面包车....比某些青春怀念电影来得扎实多了,让人勾起满满的回忆~
剧荒,看了两眼,……滚回去看使徒了
舔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