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漫漫北寻路

Tout en haut du monde,勇闯极地(台),Long Way North,Al sostre del món

主演:克丽丝塔·特瑞特,费奥多尔·阿特金,安东尼·希克林,卢瓦克·乌德雷,克洛伊·唐,托马斯·萨果斯,安德丽·萨宾,雷米·卡里比特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丹麦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15

《漫漫北寻路》剧照

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2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3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4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5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6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3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4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5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6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7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8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19漫漫北寻路 剧照 NO.20

《漫漫北寻路》长篇影评

 1 ) 理想vs执念

#漫漫北寻路#好的动画电影,离不开好的故事、好的画质、好的音乐,三者缺一不可。

最近看的醉触动心弦的电影,故事鼓励人心,充满正向意义,以贵族女孩离家出走追寻祖父的足迹展开。

这个故事,关涉成长、关涉梦想、关涉执念。

最让我心潮澎湃的是萨沙最后找到了死去的祖父的遗体,完成梦想中的拥抱,而冰层却在此时裂开,萨沙和祖父分开。

这一刻,从童年起就对祖父遇难、达瓦伊号沉没抱有怀疑的祖父,在这一刻,才真正的对多年执念放手。

什么是成长的标志?

真正的标志,是对以前的耿耿于怀说再见。

只有真正的放下,才能成全未来的自己。

励志的剧情,很适合因为失败而耿耿于怀一月的我。

只有放下过去,我才能真正正视现在的自己,才能正视失败,这才是我往前看的第一步。

放不下,如鲠在喉。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大名鼎鼎的雷米沙耶,曾经拍过画中国,凯尔经的秘密。

故事情节的把控非常紧凑,感情的把控也很到位。

其实一个电影,情感把控不到位,过分煽情和过分冷硬,都会成为故事的硬伤。

这里,萨沙对祖父的情感、被骗走全部的钱、面对船的毁灭,萨沙的情感拿捏的恰到好处,抛弃了小女孩的放任,突出她的坚强。

这种坚强,其实源自她伟大的人格,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坚持梦想。

有这种人格,在什么境遇里都不会失败。

在什么情况下也不会被失败打败。

相形之下,我的怯懦,显露无疑。

这部电影音乐选的非常准确。

音乐是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感情塑造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选背景音乐上的确彰显导演非凡功力。

 2 ) 直到漫漫寒冬的尽头

漫漫北寻路(tout en haut du monde)本片的导演是法国动画大师雷米的作品,这部入选89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电影身上有着浓厚的欧洲独立电影的画面风格,但是知名度的不广泛却不能阻挡这部动画电影身上优秀的发光点。

【影片简介】本片主要描述的是沙皇俄国时期,上层贵族的小姐萨莎反对贵族的政治联姻,去追寻祖父阿廖金和失踪的达瓦伊号的故事。

【内容】从整体影片上看,表面是一位贵族小姐反抗联姻,勇于反抗追寻梦想的故事。

但是结合人物故事和故事进程发展来看,故事更多的是在讲述,人物之间成长的故事,面对未来的内涵。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也在表明了追寻梦想与对抗现实的主线。

故事安排了两对人物组合来阐述成长的主题。

拉尔森与萨莎,拉尔森开始的时候,面对萨莎,隐瞒自己二副的身份,哄骗萨莎交出了阿廖金留给自己的遗物。

而面对挪威号船长伦德同时是自己哥哥的同时,痛恨轮德抢了也有自己一份的船。

但是在后面,拉尔森违抗伦德给自己的命令,依旧等待他们的归来,在挪威号即将沉默并且自己哥哥即将失去生命的时刻,依旧不离不弃跟在伦德的身边,这是一条关于拉尔森慢慢成长成为一名合格船长和家人的线。

另外一条萨莎的线,在刚开始作为贵族小姐生活在圣彼得堡,身上依然存在着贵族生活气息,这点在后面到达小渔港之后,被导演加入了动画当中,而在圣彼得堡,萨莎身上存在的还有作为一名15岁小女孩的天真,这种天真是站在自己家族荣耀的基础上的,在参加舞会之前,以外的在外租房阿廖金的书房内,得到了阿廖金应该驶过的航线,而在舞会之时,父母安排的与托姆斯基王子的第一支舞,萨莎恳求托姆斯基帮助自己,通过托姆斯基连接沙皇,重启搜寻达瓦伊号和自己外租父的命令,但是萨莎并不知道,托姆斯基对于自己家族的仇恨,反而让托姆斯基利用萨莎纠缠自己的事情,成为导火线,让萨莎的家族在各大名流之下,成为笑柄。

而在知道通过沙皇帮助搜寻的计划落空之后,自己也成为家族的蒙羞布,无奈之下,只能自己前往远方的渔港,找寻船只帮助自己。

而在渔港,自己也再一次受到了拉尔森的蒙骗,但是在酒馆老板奥尔加的帮助之下,在酒馆打工生活的一个月,也让一个圣彼得堡的大小姐成为了,一位可以适应生活的女孩,这也为后面船上的生活打下了基础,而在最后萨莎见到了已经是冰雕的阿廖金,读完了阿廖金留给了自己的日记,在夕阳之下,真正完成了成长。

而在影片最开始,却表现了另外一种更为隐喻的线,这一点要结合全片的行进来看,而影片中也将凯驰与萨莎这一对人物组合来表现,在开头萨莎在圣彼得堡的表现,圣彼得堡贵族,托姆斯基,市民,人物的神情都表现出,束缚,歧视,社会之下的种种陋习,而在萨莎遇见凯驰,登上挪威号,一切都开始慢慢的转变,凯驰的自由,开心,都在向萨莎向观众,传达自由的含义,追寻自由,也慢慢的在影片结尾体现,也可以说,在最后,读完阿廖金的日记,感受到从小被慢慢熏陶的梦想,在北极插上旗帜,阿廖金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让萨莎感受到了,真正追寻自由的快乐。

出了以上三类,还在影片中插入了另外一条线,在船员在北极遇险,食物缺乏,船员纷纷互相猜疑的情况下,萨莎分享了自己的食物,船员布里斯克将一切都怪罪于萨莎,凯驰和船员在此时挺身保护了萨莎。

这其实也在从另一面述说了生命之下,人性的暴露,但是在比人性更为可贵的是,是对伙伴的信任,萨莎一系列的表现,已经让其他船员包括船长伦德的信任。

【人物】萨莎萨莎作为电影的主角,她身上表现的人物魅力确实非常大。

萨莎身上的价值绝不单单在于,在颠簸的船上,坚定的望着北方,穿越寒冷的冰原寒风带,舍弃贵族身份,在小酒馆的工作。

这都是萨莎为了追寻梦想而前进的动力。

萨莎天真,弱小,但是这只是开始的状态,她随后的成长确实超乎想象的。

最一开萨莎为了追寻阿廖金的船,只是为了找回昨日家族的荣耀,证实自己家族,重现阿廖金的形象,还是一个停留在贵族阶级的小姐形象。

甚至在后期挪威号船员在达瓦伊号悬赏令上涂鸦,以及凯驰询问萨莎的目的,萨莎说出为了达瓦伊号这个家族荣耀,这些都还只是萨莎留下的大小姐形象。

只是一个为了家族荣耀而前行的萨莎,但是经历了酒馆生活,船上的生活,凯驰的那一句:“我做我想做的事情”,以及最后读完阿廖金留给自己的日记,让萨莎完成了转变,自由已经成为萨莎最终的目标。

家族的荣耀,在那刻已经变成了自己的荣耀,萨莎的世界从圣彼得堡的切尔涅夫家族,变成了追寻梦想与自由的萨莎。

萨莎的迷茫,无助,处处表现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向托姆斯基求助,被父亲怒斥,失去见到阿廖金的机会,被拉尔森的哄骗,被布里斯科的嫌弃,家族的重任,这些能将,普通人轻易击碎的重压,并没有把萨莎击败。

而是成为了萨莎成长的力量。

也许,萨莎已经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为什么不去尝试。

那些贵族的眼神,那些破败的现实,就应该让伟大的梦想将他们击碎。

凯驰与萨莎年纪相仿,但是却表现出不是这个年纪该有的沉着,他的自由,快乐,在这个小男孩身上表现的非常完美,他的影响力,甚至改变了萨莎的目标,他的自信,让他成为影片阴沉的基调下一片美好的阳光,凯驰喜欢萨莎,拉尔森明确的告诉他,他与萨莎这个大小姐是两个世界的,凯驰并没有放弃,而是在萨莎身边用自己的活力,慢慢改变萨莎。

虽然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人物,但是在影片当中,他却是不亚于萨莎的一个伟大角色。

拉尔森和伦德这是两个合适放在一起来说的人物,这是一对亲兄弟,他们的矛盾也可以是代表了影片的家族对抗,萨莎是家族联姻,拉尔森与伦德是为了父亲的船,伦德作为船长,他冷静,沉着,他不断鞭策拉尔森,希望拉尔森的成长,但是拉尔森则对父亲的船,以及伦德是船长一直记恨,兄弟之间紧张的对抗,拉尔森的好赌,谎言,伦德一直的教诲,加深了兄弟间的矛盾,影片中则是设置了拉尔森违抗命令,等候伦德时船遇险,拉尔森舍命就伦德来化解兄弟一直以来的矛盾,更是用伦德让拉尔森带领大家全部撤退,把自己丢下,而拉尔森与船员巧妙的化解来让兄弟间的冰山融化。

这两人的故事,也让影片在冰原之下,却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温暖。

阿廖金自始至终都是一位存活在回忆中的老人呢,似乎全片的中心都在围绕着阿廖金,他的故事,深深感染着萨莎,与其说他的精神感染着萨莎,倒不如理解是他的爱,在鼓励着萨莎,成为萨莎前进的目标。

【画面】漫漫北寻路,带有着非常强烈的油画和蜡笔画结合的风格,出色的人物,如风景一般的背景,把大家带回了那个1882年的沙皇俄国,影片整体的画面使用了非常冷的色调,虽然是在秋天,画面确实非常冷的色调,无论是在阳光的午后,灯火通明的舞厅,这些应该是热闹和温暖的感觉,却展现了另外一番景象,也正是在契合,社会的寒冷,贵族之间的利益链,充斥着整个圣彼得堡,寒冷的感觉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冷色调的利用,也在契合影片北极整个寒冷的氛围,在整个环境的衬托下,开始的灰冷色,到靠近北极的阴冷色,到影片结尾的亮冷色,最后在夕阳之下,影片色调开始恢复了暖色。

影片的色调变化,结合的非常恰到好处,也可以说是在配合影片的同色,也在展现萨莎个人的内心心理变化的色调变化。

而在萨莎离开圣彼得堡,到达小渔港的那一段,以及在白熊酒馆的打工,画面短暂的变成了暖色,一方面是表明萨莎离开圣彼得堡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找寻达瓦伊号和阿廖金的决心,另一面则是平民生活的欢乐,朋友们之间的欢乐,热闹与快乐,充斥在画面中心,让画面更加的生动,丰富。

 3 ) 漫漫向北

《漫漫北寻路》是由Rémi Chayé执导的一部影片,由Diaphana Films发行。

19世纪末,在众人的欢呼中,萨沙的祖父阿廖金驶着达瓦伊号前往极地探险,却再也没有回来。

在以祖父姓名命名的阿廖金图书馆里,萨沙向朋友讲述着祖父的事迹——“第一个穿过东北航道的第一个俄罗斯人”,带着尊敬且以祖父为傲的情感。

此时,沙皇的新顾问托姆斯基王子进来,带着嘲讽评论着阿廖金。

在萨沙的第一次舞会上,傲慢、以自我为中心的托姆斯基王子故意当众羞辱了萨沙。

父母亲也因此生气责罚于萨沙,并认为祖父的探险带来了灾难,认为萨沙让他们蒙羞了。

萨沙决定踏上旅途,寻找祖父的足迹。

一路上,在陌生的地方,遇到骗子,流露街头;被挪威号二副拉尔森欺骗,失去了祖父赠与她的珍贵的耳环;萨沙留在了白熊酒店打工,短时间内熟练了很多工作,在奥尔加的帮助下,萨沙成功说服伦德改变路线去北极。

第二天,他们踏上了前往北极的道路,萨沙了解船员们的情况,了解各海域情况,自学航海结绳。

途中在经历了风雨、食物缺乏以及伦德船长受伤的窘境之后,萨沙遭船员们厌恶,船员们把旅途中的不幸都归为萨沙的到来。

萨沙冒着风雪独自继续前行,最终看到冰冻的祖父,看到了祖父的日记。

找到了达瓦伊号,船员们也找到了她,与拉尔森和解,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

返程路上,萨沙看着祖父的日记、挪威号上船员们的日常,露出了微笑。

——————————————————2D油画风格、鲜明的色块,人物的心境和经历也随着电影中阴影光影的变化而变化,画面舒适,细致,带着古典俄罗斯气息。

漫漫寻北,一个女孩的执着,一系列的冒险,不断坚持、努力。

爱与希望,追求,励志,感动。

漫漫寻北,执着与前行2D油画风格,无线条仅有轮廓,给人以独特的感觉。

细致,鲜明的色块,让刚开始悲郁场景显得没那么压抑,运用恰到好处的阴影来表现着人物的情感变化。

不过,19世纪的青霉素就很有槽点,电影还有其他bug——————————————————伦德:“我永远不会放弃这条船”奥尔加:“有人拿走了你的耳环,你就这样回去了?

 4 ) 这个世界的壮美

如果我能超过你,亲吻你的脸颊银白的胡茬儿摸起来会像白霜而你老派的、海象式的髭须沉甸甸挂满了冰凌。

吱嘎,吱嘎……冰冻的皮鞭和开裂的雪。

我想,这些漂流物无边无际;远至北极不负载任何影子,除了它们自己和我们的。

祖父,请停下!

多年来,我从没感到这么冷。

——伊丽莎白·毕肖普  推开一扇门,发现一片海。

像列车转弯,小兔子警官第一眼看到大都会;像潮水回流,海豚少女第一眼看到人世间,动画电影顺理成章地建造着前所未有的世界。

  2015年,昂西电影节,由法国、丹麦合拍的动画电影《漫漫北寻路》,也给观众带来这样的愉悦。

Long Way North,发生在19世纪俄罗斯,女孩萨莎为追寻祖父探险的脚步,踏上寻找北极的征程。

  虽然它的故事是相对现实的,但简约的二维线条、色块、阴影,有着高度统一的风格,来源却区分于现实世界。

抽象化的动画片去除了真人电影里的冻疮或鼻涕,提炼情绪层面的符号,既有生活的质感,同时保持了一定距离。

  在寒冷的北极圈,温暖的阳光洒下时,冷色调的画面换为暖色调,画面仿佛寄存和散发着温度。

  它是一个像绘本的电影,不仅仅因为画风极简而清新,更由于故事中的角色,在用行动发现着、改变着自己。

  主角萨莎面临被安排好的婚姻,她要嫁的人不屑于自己的家室和理想。

父母能做的只是接受,远航未归的祖父被人们相传失踪。

未知航线的终点,是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也是回忆里萨莎和祖父亲密的时光。

  刚开始踏上旅途的萨莎一无所知,什么准备也没有,轻信他人,被骗去钱财,十分可怜。

但好心的码头酒馆女老板,在听了她的故事以后,帮助了她——“我可以给你提供吃住,但你必须要干活,在酒馆里打扫、做饭。

看你的手,我猜你从来没干过这些活儿。

”  于是,萨莎开始打工寄宿,并等待启航。

  这是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它讲述北寻的冒险,却花了近一半篇幅,描绘登船前的准备。

  养尊处优的萨莎,从一开始起不来床忙不过来上菜,开始体验底层市井日常琐事,最终,她起得比胖老板还早,黎明前微亮的天空,她提着煤油灯,精精神神地开始了新一天。

  影片用一组蒙太奇段落,配上慷慨激昂的音乐,简短地呈现了这一改变的过程。

从心理层面上去理解,只有这样的萨莎,才具备了出征远航的资格,做好了经历风雨的成长准备。

  除了慈眉善目的酒馆胖老板,船长兄弟,少年水手,每一位配角都有着相当鲜明的形象。

尤其弟弟一开始是个骗子,但后来被萨莎所动,又和她和解。

它表现着生活中虽有冷酷的一面,但也会出现温暖的好心人,而好心人的出现,需要你先以一颗好心展示给生活。

  海鸥盘旋,厨师的菜很香。

船上部件展示周到,船员生活氛围浓厚。

而此时影片的画面,一直在微微晃动,足以见到创作者对于细节的用心。

白昼,黑夜,驶入冰山区的船遇到了阻碍,北寻的路,成为冰雪中结实的脚步,需要一步步踏出。

  “九月十六日,暴风雨持续了三天,我已精疲力竭。

”  “十月二十二日,我的旅途画上了句号,我已经没有力气重回达瓦伊号。

这太美了。

我亲爱的小萨莎,我希望你也能看到。

”  究竟为什么要探险?

《漫漫北寻路》说的显然不是科学进步的大义,因此用合理性去质疑此片的逻辑是不合适的。

它首先是个故事,区别于现实的内心成长故事,“这太美了”或许可以成为题注——  并非征服自然,甚至可能被自然吞噬,但在此前发现了自然的美,这个世界的壮美,不正是渺小的人类个体,从内心接受自己活过的证据吗。

  以皮克斯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精于3D,以吉普力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忠于2D,这是世界产业及中国观众相对认同和评价较高的两支。

2016年的大陆院线,既有如前者的《摇滚藏獒》也有似后者的《大鱼海棠》,《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航海王》剧场版都已经或者将登陆银幕,更不用说已经备受欢迎的《疯狂动物城》,动画分明似乎已经积累迎来了观众。

  而还存在《漫漫北寻路》这样比较独特和独立的作品,像大IP之外小巧而精致的存在,像畅销书排行榜架子旁边的角落不起眼绘本。

它最接近的,可能是今年另一部好评作品,也是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片选手《海洋之歌》。

  比起3D和2D,它们则以风格化的材质取胜。

贴画一般,剪纸一般,继承的是传统美术的遗留,并在影视艺术中融合、应用和创新。

中国也曾有水墨动画,但好汉不提当年勇。

和《海洋之歌》同台的日本作品《辉夜姬物语》就在去年,又一次将那种情绪渲染升华到了相当的高度。

合理地讲,电影史会记住它们比《超能陆战队》重要。

 5 ) 撇开故事,我们谈谈它的美术风格和摄制背景。

撇开薄弱的故事层面,动画风格成为讨巧的地方。

Rémi Chayé曾在《凯尔经的秘密》中担任Tomm Moore的助理导演和故事板画师。

同样也是在Jean-François Laguionie的电影《画之国》中担任助理导演、美术设计师和第二图层布局师,画之国是另一部因其独特的色彩配色和不同寻常的绘画风格闻名的动画。

Jean-François Laguionie,Le tab作为现实主义画家,在他自己的长片中选择了类似的插画风格,最为大胆的是取消了轮廓线,这的确更加接近人眼所看到的世界,但是不符合动画传统。

一般动画采用单线平涂的方式,即使用阴影色块表示立体感,也还是给人二维平面感。

而本片的风格化设计,只有人物的鼻子用线条勾出,其余皆是平涂,因而强调了颜色的区块和二维平面性。

形成一系列抽象的,更容易唤起回忆的影像。

起初看起来很简单,越到后来越是一种分层的美:光、阴影与柔和的颜色。

早晨的场景抓住了光线落到脸上以及建筑上的特殊方式,再现了破晓时分美丽的粉色和黄色。

夜晚的场景突出了灯光和阴影落在房间内物件上,我们眼睛只能捕捉到暗色色块。

还有惊心动魄的场景,风景和人物被灰色的雾或暴风雪笼罩。

以及最美的冰雪王国,强调了白雪茫茫与一片空无。

此处要说的是影片中对留白的运用。

留白做的最好的是中国水墨动画,像《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等,以留白化为水的意象。

而在本部影片中,可以看到白色留为雾气、留为雪、留为冰川云朵,白色的层次在影片中显像出来。

Chayé的画面让人想起了透纳或Ilya Repin的作品。

受到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画家Ilya Repin的影响,Chayé借鉴了了Repin充满戏剧性的结构和光感。

绘画爱好者们能认出是《伏尔加河的纤夫》。

Ilya Repin,伏尔加河的纤夫本片的动画师Patrice Suau带来了一种特殊的颜色感,重新定义了由1940年代美国旅游海报发展而来的高饱和度色彩绘画风格。

这些海报扁平的色块风格又来自于20、30年代的加拿大艺术家Austin Cooper、法国艺术家Roger Broders,再往前追溯,他们受到Lautrec的海报风格以及江户时代日本版画海报风格的影响。

Roger Broders旅游海报设计另外,故事与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南极探险很相似,沙克尔顿和他的船员被困在冰中,最终不得不遗弃他们的船,给船员拍照的摄影师弗兰克·赫尔利将这一幕拍下来,并被神奇地保留了下来。

电影和照片相呼应:冰天雪地中,那有着黑色轮廓的被搁浅的船只。

Frank Hurley摄

 6 ) 喜欢这样的小女孩,勇敢,顽强,聪明。

欧美动画对人物的举止反应刻画很生动。

这一直是我们动画不具备的,我们的老动画不错,但老动画有老动画的好,这个有点也一直没有。

现在有个罗小黑战记这方面不错。

这也是相对于黏土漫画的优势,黏土动画表情肯定比不上收工画。

包括真人电影,演技对于画画也没啥优势。

很少有演员能把情绪确确切切的反应给我们吧。

这是很长一段时间看的最好一部电影了,可能和风格也有关。

画很美,配乐美,可惜电脑服役太久,声音很沙,已经重新买了一个扬声器,到时装上。

喜欢这样的小女孩,动画里才会有的小女孩,勇敢,聪明,顽强。

 7 ) 燃烧吧,不死的探险之心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动画电影的剧情,我想会是“不想当水手的姑娘不是一个好服务员”或者“年轻的贵族女探险家养成记”,但这样的话语太过简单和嬉闹了,其实短短的80分钟里包含了太多故事和深厚的情感。

或雅淡或浓墨重彩的2D水彩手绘风格用来表现北欧风情很亮眼,沙皇末期时的俄国,高大的宫殿式建筑,盛大的舞会,双轮马车、蒸汽火车和多桅汽船,原野的寒冬景象,还有更多的场景是海上和冰原上的冒险,用偏冷色调的水彩色块描摹这些恰到好处。

而且,这个探险故事讲得还挺精彩,处处扣人心弦,观者就像随着那一行人一起冒了一次险,踏上归途的时候,心还在激动着。

不允许女人登船的挪威号上出现萨莎身影的时候,有意思的航海故事随之而来。

历史上,在大航海时代,技术不够发达的时期,出海是件极为冒险的事,死亡率高得惊人,出海的船员多是亡命之徒、强盗、囚犯、赌徒等等,有钱的上流阶层可不会白白去送命,可以想见旅程的艰险。

萨莎在船上的生活能让人一窥那个时期汽船的构造,海上航行的风险,还有水手们怎样齐心协力在船长的带领下渡过难关。

水手真是个特殊的职业,他们是与风浪搏斗的自由之子,受教于渊博的海洋母亲,也被这狂暴的母亲狠狠教训,航行是光荣与痛苦兼具的征程,而萨莎凭着能力和机灵终被视为水手的一员,她金色的长发在甲板上迎风飘扬、船舷外是灰蓝的无际大海的画面格外美好。

为什么萨莎从没考虑过自己女孩子和贵族的身份?

她为了亲情,为了信念,还有对自己拥有的那些知识的自信,她不会成为累赘,而是去做一个得力的帮手。

她和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如此的不同所以相互有强烈的吸引力,消除了隔阂后是融入他们,一起完成一场不可能的冒险。

当航程被迫转移到陆上,风暴、冰雪、食物短缺和极寒的环境更是对人极限的挑战,不由得想起到南极探险的斯科特小队的遭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渴望总会引领着勇敢的人去冒险。

情急之下,萨莎被质疑方向是否正确,被濒临险境的水手们指责,虽然有巧合得有如神助的成分,他们最终克服了险阻到达了目标。

冰天雪地里的人们是寂寥的,一旦遭遇不测,恐怕再也不会被找到,生存本能与死亡威胁的对抗从没有这么强烈地被凸显出来。

可是为什么人们还是像飞蛾扑火一样将自己投入险境?

为什么要去冒一些完全可以避免掉的险?

萨莎像追随探险家祖父的脚步一样毫不犹豫地出发,血液里燃烧着熊熊的烈火,未知的世界是有魔力的,为了荣誉也好、利益也好、信仰也好、好奇也好……必要踏上那土地,亲眼见到那未曾经历过的景象,说一句“好美”,天风远了,风暴停了,汪洋奔涌,冰川恒寂,落日熔金,此情此景抵得掉所有跋涉的苦痛和生存的考验。

不问为什么,山在那里,看到了它,听到了它,也懂了它。

 8 ) 截图就好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插画师的推荐,便惦记了这部片子,网上的资源也不多,找了好久才知道一个3、4g的资源。

剧情简单,也没有什么波折,毕竟都是奔着好看的画面来的。

全程截图看的电影,几乎看了三个小时,最后截下来的图竟然有快两百页了。

挑选了其中最喜欢的81张(9*9朋友圈的数量),也发一下豆瓣吧。

另外放一下我自己拍的三桅风帆战舰

 9 ) 给自己存点图

让人看着、听着、感受着都很舒服的一部动画~Ps:希望全球变暖的势头能遏制一下,现在看到凶凶的北极熊都害怕不起来,反而担心数目越来越少…(第一次写“影评”,为什么凑不够字数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10 ) 漫漫北寻路,暖暖内含光

19世纪末,一位俄罗斯姑娘为了寻找失踪的探险家祖父而踏上极地的冒险旅程。

养尊处优的小公主沦落为被呼来喝去的跑堂和水手,又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画面由没有勾边的色块构成,寥寥数笔即描绘出性格各异的人物,通过明度和色调的改变表现出雾气蒙蒙和阳光普照等等各种天气和光线,背景刻画细腻真实,带肌理的笔触又增添了些许手绘的亲切感。

这类画风,镜头如果给到人物的大面积特写就会显得比较简陋,只见平涂的大色块,容易露怯,而带场景的中远景整体画面感极佳,随便截图都能做绘本插画。

在一望无际的冰天雪地中,采用原研哉设计的无印良品式地平线极简构图,非常壮观。

配色舒服养眼,眼睛好像一直在吃冰激凌。

而情节设置又让你在彻骨的寒冷中感到阵阵暖意。

配乐悠扬轻快,非常舒服享受的一部片子,只有80分钟,不知不觉就结束了。

美中不足是法国人拍的俄罗斯故事,片中的俄罗斯人也都讲法语,这点和始终垂在女孩前额的那一缕发丝一样令人感到别扭。

《漫漫北寻路》短评

是不是因为疫情太郁闷了?怎么觉得这个高分动画不咋地呢,起码也就是一般,居然爷爷是为了寻找北极点而死?!!太不值得了吧。音乐画面稍微有点《凯尔经的秘密》的样子

6分钟前
  • 水红
  • 还行

一位俄罗斯姑娘为了追寻作为极地科学和探险家的祖父的足迹,而毅然

7分钟前
  • 涵涵
  • 较差

挺好的!

8分钟前
  • 。。
  • 还行

画风,简直完美,彻底打破这风格只能短片的历史

12分钟前
  • 包子桑
  • 推荐

画面太美了!!!

17分钟前
  • 嘉树
  • 推荐

烂难得看到能把女主写成npc的😄😄因为大女主来看的算了吧讲的全是♂故事

19分钟前
  • 苔藓与灰
  • 很差

画风流畅跟故事非常搭。配色很法国漫画。想到叽哩咕,还有刚学法语时外教送我的一册将爱斯基摩小朋友和狼的漫画。今天就是很想听法语所以看了这部。情节特别老套,中间一段我都没看进去。但是总体还挺好的,细节到位。

23分钟前
  • 🪐丧甜治多心
  • 还行

很传统的路子,从题材到技术,都像几十年前的作品

26分钟前
  • 豆友1174140
  • 推荐

Joli petit récit d’aventure classique sur le courage et la détermination épaulé par 1 animation au graphisme traditionnel et délicat qui joue bp sur l’ombre-lumière.A saluer le courage des animateurs français face à l’invasion des produits américains standardisés

29分钟前
  • KUMA
  • 推荐

每一口吸進肺部的冽氣都是勇氣的證明。女性切面遠比當代迪士尼作品(包括真人)更為豐滿且不避弱嫌。

30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总的来说是部轻松欢快的励志片

33分钟前
  • Juneau
  • 还行

居然只有2000多人看过

36分钟前
  • 初寒未深
  • 还行

这画风爱了

37分钟前
  • 二猫儿
  • 推荐

总体是亲情和勇敢主题的。但是结尾也太仓促了。既然是大家都知道的情节,那就索性演好了。画风偏冷色,不是很喜欢,任务也不是很漂亮。

41分钟前
  • lioleo
  • 还行

一般

44分钟前
  • 邂逅云边落日
  • 较差

没有交代船长为什么这么护着女主有点迷

47分钟前
  • 季恒一。
  • 推荐

剧情不错,粗中有细

50分钟前
  • 通叔
  • 推荐

在向北冒险的过程中,她也逐渐成长

52分钟前
  • 虫蠹
  • 还行

画面很美很美。但是故事本身很弱啊。两个时间上的bug青霉素1928才被发现,口对口呼吸被1957年才被确定为有效的心肺复苏方法(不过之前好像溺水也会用到,存疑)。ps. 剧情简介里面写“毅然决然放弃父母安排的婚礼”,我!????只是跳个舞而已呀~

55分钟前
  • 可达鸭董事长
  • 还行

CCTV6中配版,补标。在电视上看得很粗略,不过几个精彩环节都看到了。然而对于一部制作精良的动画来说,这个这个剧情实在太平庸了。结局应该加大火力煽情。既没有做到《星际探索》那样深刻地解构父子关系(本片孙女祖父的关系还是太缺情感共鸣),也没有做到《冰海战纪》那样富有真实感(太少女了)。

56分钟前
  • 蓝河的风儿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