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冲着漂亮性感的舒淇和帅气忧郁的刘烨去看的的这片子。
况且导演吕乐还曾是老谋子的御用摄影师,画面质量有保证。
2004年是摄影师“摄而优则导”的一年,值得期待的还有顾长卫的《孔雀》,都是叙述特殊年代的故事。
而这种乱世传奇最合我的口味。
感觉自己骨子里有股不安分跃跃欲试,走路也会出神想心事,思绪飘到古代去。
整部片子充溢着浓浓的青春期伤痛在里面,郁积的压抑。
我一直觉得让爱情以纷乱年代的残酷青春表达出来最让人心动。
初恋的恍惚迷离、羞涩含蓄又狂野奔放的意味。
男人流血,女人流泪。
饱满的人性。
舒淇演的挺到位,单纯无辜又千回百转,看得到克制的欲望。
而戏里痞气又霸道的刘烨,是我中学时代喜欢的男生类型。
爱得浓烈恣肆,刚毅有力又温情,生命力蓬勃旺盛,是年轻英俊的兽,十分迷人。
糟糕的是片尾,那场人到中年的再度重逢,让整部影片落入窠臼,失去张力,走向平淡。
也许这就是真实的人生。
吕乐要讲述的是本原的生活。
只是作为艺术语言来看,这段戏让人泄气。
最迷人的爱情,就似美人草,盛放处也是凋谢时,如在刀尖上行走,如昙花般瞬间璀璨的绚烂,如夜空中偶遇的一场烟花,短暂浓烈,却足够一生的回味和感恩。
它只存在于记忆中或者幻想里。
永远不是真实。
有一天,我们终会接受相濡以沫、安稳平静的感情。
因为中年女人对着镜子慌乱挑选衣服、 穿自己觉得最好看的连衣裙去见初恋、 被路过的卡车溅脏了裙角所以错愕然后离开, 加一颗星星。
辛苦持家一辈子的肺痨老公临死前告白, 中年女人波澜不惊地帮老公擦盐水、抹眼泪, 因为知道你深爱我,所以一切罪不可赦亦可赦, 再给一颗星星。
这女主角必然是一位温煦而没有攻击性的天秤座我想。
因为“有缘是缘,无缘也是缘”的麻风病人箴言, 打动了这边的天秤座,所以再给一颗星星。
看到朋友强力推荐这部电影然后上豆瓣搜了一下,分数不高,才6.+分。
依然充满期待地看,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一个青梅竹马,一个一见钟情,叶星雨把自己给了后者,虽然她会跟定国说想他,但或者,那,不是爱情,只是那个年龄对爱情的好奇。
可惜他们没有在一起,是因为误会,是因为感情不够深,还是因为现实太残酷。
即使已为人妻,即使生儿育女,心里面依然惦记着那么一个人,一个只在生命中短暂停留的人,只活在心里...生活,但求稳定,我看到一个女人从容地面对生活中一切,偶尔,心里的某个角落被同事的录取通知书,被聪明的女儿,被丈夫的眼神刺了一下,然后又若无其事。
当年的激情不再,即使他找来了,那又如何,生活已经走到了一半,难道要抛弃所有只为延续一份破碎的感情。
电影的最后出现了另一种可能,两个人擦身而过,不曾相识,也就没有分开,什么也不会发生。
那时,叶星雨也许还是跟定国一起,但她的心里一定一定很踏实,一定一定很安心。
但是,她又真正明白什么是爱情么,谁又说这样一份匆忙降临草率了结的经历不值得用一生来惦记呢。
我们不能决定或者预测那个影响你一生的人什么时候出现,一旦出现,捉住了就是你的幸运,捉不住就是你的命呀。
但应感激这份相遇,让你尝试了爱情的滋味,不论酸甜苦辣...还是,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6‘19’‘摇镜:刘烨和舒淇互相看着对方,错身而过,一个赶车,一个捡行李。
刘烨怦然心动了吧,有点小坏小伙的意思。
6’53:刘烨二话不说的拿过舒淇的行李,╮(╯▽╰)╭。
事儿成了。
8‘58’远景:一辆红色的客车行在葱葱郁郁的山路上,那色彩对比,真美。
刘思蒙和定国的区别:刘思蒙第一次见到叶星雨就是当面夸她长得好看;而当叶星雨说她惦记定国的时候,定国毫不表示地转移了话题。
卫红说:“也就敢我这么夸你。
袁定国敢对你这么说吗?
那帮男生会这么跟你说吗?
”也许从一开场就涉及到了这场爱情的本省——敢不敢?
法国那部著名的电影《两小无猜》,翻译的这个片名有失本质,原片名类似于love me,dare or not?
这段时间很喜欢徐佳莹的那首《你敢不敢》,是的,爱情需要勇气,况且是那个上山下乡的知青年代,况且是那个不敢正视感情的年代,况且是那个政治上的激进扼杀情感的表达的年代,况且是那个没有正确的理性而是非不分的年代,况且是那个很多人不敢说实话的年代!
——所以,你敢不敢说爱我?
林山这个人物的设定有些妙的,一开始星雨就提到他,然后说关禁闭,后来出场方式是那种“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式的——他唱着《林海雪原》从顺山倒的树干上滑了出来。
狂放不羁的性格。
26‘32’‘那偷钱的小孩看见林山他们,抬头恶狠狠地说了一句:“老子不知道。
“,靠!
阿姨被你秒到了好么!!!
小小年纪就这么霸气,也是,饭都吃不上,饿着肚子,所谓赤脚的不拍穿鞋的,老子有的是胆儿!
28’25”:我真的很爱这种两个男生动手,坏小子的那个因为见着了自己喜欢的姑娘,立马把暴脾气压下去了。
小说里,电影里,坏小子总要栽在好姑娘手里的,一个人总是另一个人的债嘛。
30‘23’‘:这里我好想替星雨说一句:“袁定国,你敢为我打架,却不敢说你想我!?
”43’:星雨一通有模有样的教育,刘思蒙嗯嗯嗯这,哎,我也喜欢这段,这是被小言坑的不浅啊。
好爱那个“狗屁”啊,帅死我了萌死我了,“我早晚是洪椿坪的老大!
”瞧着之气,有出息!
卫红死了。
成长的路上最怕这个,玩伴里,没有准备的,有人先一步离开我们了,有人脱队了生疏了,有人反目了,最后我们就只剩下自己了。。。。。
1:5’9‘’:袁定国这种男人,总要在失去的时候才会重申自己的位置,但是,之前的胸有成竹之前的把握统统被击碎了,泄愤又算什么出息。
1:08‘40“:起初的那场架,星雨护着定国;现在这场架,星雨护着刘思蒙。
刘思蒙和星雨被二连的人给设计了,感情也就是那么回事,总要伤身伤心的,当初却是自己上杆子要揽上的。
1:12’14‘’:那个”几年以后“的转场字幕简直煞风景到极处,之前那场表决的戏拍的很有水准。
你直接转到下场,人们也会看明白,况且还是个不确定的”几年“,你说故事有这么说的么?
你有个确切的数字那还好点,现在太画蛇添足了。
舒淇真的是会演戏的。
有那种特殊的灵气。
同事说:”你整天这么唱,傻不傻啊,应该要为自己考虑了。
“多年过去了,结婚生子,她本来就是个安分的人,日子熬着熬着就更安分了。
1:20‘15”刘思蒙回来了,她在柜子里找衣服换上,像当初一样,她又被勾了魂去了,女为悦己者容,非我所愿。
星雨换了衣服,衣服被污水溅脏了,她没信心再去见刘思蒙了。
想起当初看颐和园的时候,对于最后一幕久久不能释怀,我们曾心存怨念的,我们曾念念不忘的,我们曾余情未了的,我们曾在心底一遍遍怀念的,真正绕回那个圈子的原点了,却觉得一切不过尔尔,那么,那些岁月折磨我们的到底又算是什么?
星雨,当初在上山的教室你,你都敢了,为什么现在不敢了?
家庭成了道德的束缚?
《两小无猜》的男主角从家庭里挣脱了出来,上演了一幕“上帝我也去他的”,简直浪漫主义到极致。
而星雨,我们就要被困在现实主义的牢笼里了,翅膀早已不能飞翔了,连奔跑也不能够了。
把一个人骗进婚姻里好玩吗?
袁定国的爱是爱,只是太狭隘,他不后悔?
不自责?
怎么可能,否则病床上哪来的那番坦白和忏悔?
守着一个不爱你的人,心里憋屈,还没法说出口,这份爱,酸,苦,涩到自己的心揪在一块,时时不能舒畅起来。
可,星雨陪上了半辈子,袁定过也陪上了自己的一生。
谁欠谁的,算不清的。
没有几个人是跟真爱走进婚姻的,也没有几个人能相爱到老的。
我时常在想,婚姻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1:18‘20“:二十九年前,赶不上那辆载满了人的客车,星雨遇上了刘思蒙;现在,舒适的客车上,她满怀心思的回来了,车子绕的还是那条蜿蜒的山路。
蛮喜欢扮演林山的那个演员——陈创,演技很好,学院派的,应该属于特型演员吧,但总觉得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也会像林永健一样的,会惊艳的。
1:13’15‘’:“是定国让你来的吧?
“星雨这个人心里明镜似的,当初他骗了刘思蒙,让星雨离开了洪椿坪,现在他还回来了,他用自己的死把星雨还回来了。
这出戏的结构是很好的。
最后那两场戏是什么意思?
当年的那个说”有缘是缘,无缘也是缘“的和尚和三个麻风病人又从他们身边经过。
然后闪回到他们的初见,刘思蒙没有帮星雨登上车。
如果这里换成古装片,导演是不是要把”车“换成”船“?
——百年修得同船渡!!
有缘也要荒废了岁月(被人,被政治),无缘的总归无缘?
呵,又是一幕不能让我释怀的结尾了!
《美人草》这个名字对女性是很有吸引力的,至少我在看电影之前,一直对这个有着动人名字的植物有所期待,但是一直到看完全片,也丝毫不关植物的事。
豆瓣前面的几篇影评中有一片提到了美人草的寓意:在金沙江两岸代表完全相反的意思,一是定情,一是分手。
是小说原作者的说法,应是可靠的。
但是既然关于美人草的情节没有出现在电影里,却仍然用来做了电影的片名,我想导演的意图大概是,既代表定情也代表分手的美人草,同时具备了有情与无情的含义,正如电影中的点题之语:有缘是缘,无缘亦是缘,有情是情,无情亦是情。
只是这个弯也绕得太大了一点。
主人公的爱情,包括两人之间爱情的主要阻力,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色彩,人人高喊着革命口号,爱情要打着革命友谊的旗号,少年们无处释放的荷尔蒙只能转换成暴力,所以五连的那些男孩子们为了一次纠纷总是孜孜不倦地策划械斗,不教训刘思蒙誓不罢休,这样有些执拗甚至荒谬地小题大做,也就不是难么难理解了。
两人在铁轨上遇见一个护送麻风病人的高僧,刘思蒙急切地叫住高僧问道:“大师,你看我们两个有没有情缘?
”站在面前的男孩飞扬跳脱,潇洒不羁,女孩目光含情但又忧虑重重,却是一样地希望指点。
面对为情所困的痴男怨女,我相信大师一眼便已看到了这对小儿女的将来,给了答案,但是不过十几岁,未经历人事的刘思蒙哪里会懂得其中深意。
其实刘思蒙想问的是两人会不会有结果,而佛家向来通透:一切终将成空,何必非要结果?
所以大师不会给出实质性的指点,爱或者不爱?
而真正陷入情爱的人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指点?
敬小慎微,循规蹈矩如叶星雨,也会在刘思蒙给她送申请回城的表格是,突兀地抱住了她,释放并点燃了彼此被压抑的情欲。
甜蜜的爱情才刚刚开始,就被袁定国的离间计破坏了。
但其实这样的离间计使得并不高明,明眼人一看便知端的,何况刘思蒙那么聪明的人?
袁定国是叶星雨的男朋友,他的传讯岂可轻信?
那个雨夜挨了打,叶星雨冲出来哭喊着阻止众人,他却仍然以为是叶星雨骗了他。
即便陷入爱情的心总是格外脆弱,他当时被愤怒和伤害冲昏了头脑,但这其间的点点曲折,又何须几十年才能看透?
他对叶星雨是否当真就到刻骨铭心的程度?
如果是,以他的性格,没有人可以拦得住他回城后去找她。
电影对刘思蒙日后的际遇没有多作交代,只言片语间透露出他出国了,成了画家。
比之叶星雨的平淡人生,这一条路显然要煊赫得多。
刘思蒙这样一个人物,注定了是要远走高飞。
不知他的际遇是否和时代有关,也不知他在面对选择时,是否也有无奈,但可以肯定的是,趁着对叶星雨余怒未息,爱情被有意地抛弃了。
而叶星雨呢?
有美丽女孩的矜持和骄傲,被误解亦不多做解释:那样全心全意待你,不顾一切地把第一次给了你,怎可这般疑我?
她只是去找了小孩,要他转告刘思蒙:“我要走了。
”照顾父亲的责任虽是那样轻描淡写地被提起,但远比看上去要沉重得多。
当陷入热恋,她也许有一刹那的逃离,想着与刘思蒙厮守在湿热的雨林里,负疚地享受着爱情也是可以的,但当有契机破坏了这爱情,让她能够回去侍奉父亲尽孝,刚好是自己一开始想要的结果,有什么理由拒绝?
年轻气盛的孩子,很容易因为许多其他因素放弃爱情,比如刘思蒙之于前途,叶星雨之于责任。
我想她一开始便知和刘思蒙不会有任何结果,她的献身,有飞蛾扑火的意味:燃烧一次,而后归于平淡吧。
自此后平淡的岁月,两人再无交集。
几年后,袁定国回来找她,两人结婚了,电影里节奏很快,一笔带过,就仿似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
只是两人都轻估了激情的影响力。
十余年后,刘思蒙还是不能忘怀初恋,而接到电话的叶星雨再一次为爱疯狂了:马上回家,换了最漂亮的裙子去见他。
只是下车时,车轮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裙边,贴着小腿,沾满泥泞,狼狈不堪的她又折了回去。
激情毕竟是脆弱的。
回到家,丈夫和女儿都已睡下,她轻轻地握住丈夫的手,说:“定国,我回来了。
”关于袁定国这个人物,很多人不喜欢,觉得他是讨厌的第三者,破坏别人感情的卑鄙小人。
从两情相悦这个角度来说,他算是第三者,但从先来后到的角度,刘思蒙才是第三者,所以施点手段,击退第三者保卫自己的爱情并没有什么错。
他临死前才对叶星雨吐露是自己传假信,让他们生了嫌隙,他说:“我觉得只有我能给你幸福。
”叶星雨还是淡淡地笑了笑,什么都没说。
其实她和刘思蒙早就知道了。
袁定国是对的,只有他能给叶星雨幸福,世俗的,平淡的幸福。
叶星雨一定非常清楚这一点,只是没有料到呵,一次燃烧后余烬的轻烟,竟幽幽袅袅地伴随了余生。
几十年后,两人宿命地在铁轨上重逢了,高僧带着三个人再次走了过去,不再是头面蒙得严严实实的麻风病人了。
两人无言,没有必要再叫住高僧了,几十年前的那几句偈语,经过了几十年的思念,终于懂了。
正如《红楼梦曲.枉凝眉》中唱道的: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结尾处设想若当年刘思蒙一年之差没把包扔下来迫使司机停车,那么两人就不会因为这段无情也是情的情缘郁郁一生了。
人到暮年,面对遗憾,不免感叹:早知春梦终成空,何若当初不相逢?
但若是当年的刘思蒙和叶星雨,凭着青春期的无畏,还是会选择遇见彼此的。
完美的镜头语言,我挑不出任何瑕疵。
满足了我所有的观影欲望。
剧本,道具,选景,表演,节奏,由这片搜了导演相关,部部精彩,难怪啊,又发现一个金字塔顶端的才华横溢者,可惜作品太少。。。。。。。。。。。。。。。。。。。。。。。。。。。。。。。。。。。。。。。。。。。。。。。。。。。。。。。。。。。。。。。。。。。。。。。。。。
美人草主演:刘烨(刘思蒙)舒淇(叶星雨)有一句话说得好:美人如花,命如草。
或许吧,尤其是在那样一个年代。
一个美国朋友推荐我看这部电影《美人草》,还说女主角有着very beautiful lips.他把剧照发来,我就知道是舒淇了。
我理解西方朋友喜欢偏厚的女性嘴唇,因为觉得那很性感很妩媚,简单的一张一合间有着无尽的韵味。
不过话说回来,舒淇在这部戏里真是尤其漂亮。
男主角是刘烨,他天生适合于演那种张狂而略带风流的角色。
乍一看像是很粗糙的国产电影。
动乱的年代,不够清晰的画质,暗淡的色彩。
在一客回乡的公车上,叶星雨遇上刘思蒙,就像所有爱情故事里的男女一样,他们相爱了。
最初是默默地,然后是坦白的、激烈的。
袁定国与星雨青梅竹马的恋情,抵不过刘思蒙一句坦白的恭维、一个坏坏的眼神。
爱情的最初往往不是细水长流不是日久生情,它往往卷裹着一股破坏一切的热力,而至于天长地久之类的神话,那是以后的事情。
多年以后,世事变迁,往日情事也早已烟消云散。
这对相爱的人终因一个误会而劳燕分飞,叶星雨和袁定国没有悬念地结婚,生子,平淡地过着日子。
直到二十九年后定国在病床前,才道出多少年前自己曾经导致的那场误会。
他说,他想得到她,想和她在一起,他始终不后悔。
星雨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擦去他额上的汗。
还能怎么样呢?
事已至此了。
或许,她早就该接受他们的命运,他们注定不能在一起。
当他们再次邂逅在曾经的老地方,彼此都愣了一愣。
戏剧性地,一如当年,身边又走过几个僧僧侣侣。
记得那时刘思蒙抓住一个和尚问他,看他俩之间有没有情缘?
和尚说:有缘是缘,无怨也是缘。
有情是情,无情也是情。
如今,他们懂了吗?
这一对被命运捉弄的男女,彼此看着对方的眼睛,却仿佛看不到尽头,仿佛之间隔着无数岁月的光阴和飞尘,那是怎样也无法穿越的距离啊。
不是没有情缘的,只是这情,这缘,来得太让人扼腕叹息了。
电影的最后一幕更是绝妙的一笔。
镜头回到当年叶星雨赶公车的画面,可是她最终没有赶上。
公车顶上仍然坐着刘思蒙,他身边也仍然有着行李,他仍然可以把行李扔下来让司机师傅停车。
然后是他们的相识、相恋、相互错过和离别、是悔恨和遗憾……可是不知怎么,他没有。
或许是没有想到,或许是不太情愿,他只是愣愣地、傻傻地看着那个压着麻花辫子的漂亮姑娘离自己越来越远。
很快,他又可以开始惬意地欣赏山间的景色。
他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她也不知道,除了那辆车之外。
他们都不知道在自己的生命里,有什么东西被轻轻悄悄、不动声色地改变了。
也或许,什么都没有改变,而那场意外的相遇,才是真正的改变?
试想,如果当初没有相遇,和多少年后这样的遗憾终生,又有什么区别呢?
结局是一样的,可区别就在于,他们本可以安然度一生,如今却注定悔恨,注定了黯然神伤,空欢喜。
谁知道呢,没有意外或许就没有人生。
或许这样的偶然性,不仅之于爱情,之于人生,也完全同样适用。
就好像我今天看琼瑶的小说《船》。
杜家全家人的凄惨下场,很可能就为了成全当年可欣和纪远的恋情。
杜嘉文好赌完全是因为没能对可欣忘情,而对湘怡又实在产生不了好感。
他的赌把全家都害惨了,且直接导致其父心脏病突发之后的死亡,以及湘怡绝望之下的自杀。
然后,他自己因为愤怒与赌友大打出手,自己也当场身亡。
杜嘉文父亲的过早死亡,也使得可欣的母亲失去与他再续前缘的最后机会。
这么多事情的发生,而距离当年可欣和纪远的初识,连十年都不到!
谁能说得清?
如果他们不相识,不相恋,如果可欣和嘉文顺理成章地结婚,湘怡嫁给一个有钱的中年人,纪远继续过他的逍遥日子。
如果这样,这一切十有八九都不会发生,只是这世上,注定会少了一份轰轰烈烈至情至性的爱情。
谁说得清?
就好像倾城之恋,或许就为了一个白流苏,整个香港城覆灭了。
爱情,你懂了吗?
人生,你懂了吗?
Anyway,《美人草》也许是个不错的尝试。
美人草将青春时代的无奈与纠葛杂糅着时代的推波助澜通过简单纯粹的画面展现出来。
其实人生不过就是这么奇妙,一个男孩无意间遇上追车的女孩,决定帮她,成为那么多人的缠绵纠葛的开始。
面对老实勤恳的青梅竹马与反叛真挚的追求者,叶星雨一句“我不属于这里”已经昭示着独特的刘思蒙势必比满腔革命精神的袁定国更能虏获叶星雨的心。
不过时代的汹涌裹挟着浪潮中的人们,他们是无奈的是挣不脱时代的安排与束缚的。
叶星雨即使能叛逆地和刘思蒙迅速升温做爱,也免不了因为一个名额,一场谎言而使整个禁忌反常的感情崩溃。
即使能逃离边疆,也终在未来再次相逢袁定国,延续青春时代那“不属于”却“青梅竹马”的无奈、随安。
悸动的叛逆的种子终于在接到刘思蒙电话时爆发,迫不及待的换上一身漂亮的裙子赴约,她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她只知道这是她永远没有消磨的属于内心的冲动,然而这种冲动随着一滩泥水洒在裙子上而消散,那一刻她清醒了过来,心里的冲动又只能屈服于现实,裹藏进内心。
我感受到吕乐所想表达的,就是在叛逆与屈服交替过程中对于自我意识的强烈渴望又不断碍于现实与时代的无情拍打。
这是个人与外环境的对立,即使能凭借个人捅出一个洞口,现实也会用你的血和痛将它弥补。
第五代导演们赶上了中国电影的一个好时候,走到现在有人骂有人爱。
获过不少国际大奖,也拍过不少外露型烂片。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他们把中国电影推向全世界的。
到现在也都是五六十的人了,而国内第六代,第七代也早涌现。
中国电影却还是有他们来当家,不知道是悲哀还是高兴。
他们拿着中国电影投资的一大半的钱拍出现在这些片子来,当然不是说现在他们的不好,只是,他们应该更好。
从第五代的生力军来看,并不是导演专业当道。
所以第五代导演群里有大量的张艺谋,吕乐,顾长卫这样的摄影出身的,或者其他出身的导演。
就像“摄而优则导”似的,他们有自己鲜明的风格,都想来分一杯羹,或者说“圆一个梦”。
但这究竟是好事坏事谁也说不清楚。
吕乐作为导演身份的话,大概算第五代里面最悲催的导演之一了。
作为导演他一共有五部片子,都被禁。
虽然有些片子像《赵先生》《十三棵泡桐》也得过一些不大不小的国际性奖项,但基本舆论评价还是一般。
《美人草》是吕乐导演的第三部电影。
它以“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为背景,以叶星雨和刘思蒙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之间跨越几十年。
《赵先生》被禁,吕乐大概是憋坏了,太想让别人看到他的电影和才华。
所以才野心太大,想表达的太多而偏失了主题。
从故事来看,《美人草》用了几乎三分之二的篇幅来讲叶星雨和刘思蒙在“下乡”时候的那点事儿,导演要强化大的时代背景这事儿,可是展现的又太过温和。
98年他拍《赵先生》的时候,陈冲作为导演拍了《天浴》,在时代印记和北京的刻画上,《天浴》显然比它高明不少。
两部片子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和状态下,到呈现出来的却完全不同。
对那段历史略有了解的,大概都知道,历史从来没有那么温和。
其实这里的处理也显示了导演的尴尬,导演想按照爱情的主线走下去,那就必然不能展现太多的时代的残酷性,否则更加偏离导演的本意。
但这段爱情又必须要有时代的印记在上面。
所以讲了那么长的时间,把叶星雨和刘思蒙这一辈子所有在一起的时间都讲了出来。
其实并不用。
忽然想到,导演其实渲染出这样的一个背景但却没有很好很特点的展现时代的特色,大概是把它当做一段公共史来看待,像最近张翎辩解《金山》没有抄袭一样。
如果这么走下去的话,通常是因为时代的原因,因为误会,产生的悲剧性的爱情故事。
就这样,其实也不错。
但导演并不满足于这样。
梭罗有句话说,大多数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里。
记得电影后段有场戏:叶星雨的同事被大学录取了,同事提醒她要为自己考虑一下。
回家后,袁定国在教女儿画画,叶星雨就那么看着他,呆呆的看着。
这时候他们都已不再有年少时的轻狂,他们有个和睦的家,他们有女儿,他们有闲淡琐碎的时光,只是日复一日日复一日日复一日。
日复一日的生活在一眼就能看到死的生活里,这样的平静仿佛是无意识的,无意识的绝望。
袁定国所能给予她的,所谓的幸福也就是如此,所谓的细水长流,岁月静好。
不过是丧失了情况的资本和激情后担了这样的那样的责任后的托辞。
这不是幸福,是绝望。
接下来,叶星雨接到了刘思蒙的电话,两人约见面。
这时的叶星雨已不是彼时,生活总会给人磨去些珍贵的东西,也带来一些更为沉重的东西。
前者比如青春,激情,后者比如责任,韧性。
叶星雨出门时的顾虑,下出租时的忐忑……但刘思蒙毕竟是她着平静绝望的生活里的一道光,或许是唯一的一道光啊。
她匆匆奔下车,裙子却被疾驰过的车辆溅了一身污痕。
这样的她,年老色衰的她,有丈夫女儿的她,在生活中辛苦了几年的她,还能就这样见她的旧情人吗?
包括袁定国临死前说的那段话:我一直在追,追你,追生活,形势,运动……可使却理这些越来越远。
这样的台词不止这一处,它的意义深挖下去甚至可以做成另外一部电影。
这里面有导演对生活的深层思考和残酷注解,有对这段爱情的惋惜。
想表达的太多,让观众来选择性接受么。
影片最后在叶星雨和刘思蒙相见的时候,又碰巧遇见了教他们缘分的和尚。
这个场景其实特傻,画蛇添足。
导演大概还想表达缘分和人生的不确定行。
同时还有最后出现的“另一个故事的样子”,如果当初叶星雨跟着汽车跑,刘思蒙没有让汽车停下来,那当然又会是另外的完全不同的故事。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很很难注解,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性,不定性。
这样看下来,其实每个点都值得表达,但孰轻孰重,导演应该有掂量。
最后的关于和尚,另一个故事,其实耍的并不高明,和上文也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范儿闲的造作,耍小聪明。
在故事上导演显然以爱情为主线索。
但其中其实有大量的可以深入人性的点可以深挖下去,比如叶星雨在回城和出卖刘思蒙的这种两难境地,是很好的出彩的地方。
吕乐导演其实太用力了,太想一次性的表达出一些东西来了。
但要知道,欲速则不达,电影这东西,认认真真的做很简单,认认真真的把一个点做好却并不能把么简单。
2005年12月某日。
现在我要说的是吕乐的[美人草]。
看完片子以后我看过几个网络上的评论,说这是青春烂片。
我看片的时候什么都没觉得,听见舒淇的声音让我记起[北京乐与路]里的那个女孩。
刘烨的气质跟那个环境是融合的。
看到卫红大出血的那个场景,我想到了[活着]。
我想象着被毛竹弄断动脉,想象着哪个更加惨烈。
故事总是这样,人生总是这样,刘思蒙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叶星雨的生活状态,但是也许只是瞬间,与一辈子比起来是很渺小的,但是不微不足道。
那个瞬间的拥有是要一辈子来铭记的,这也许就是真正的爱情。
故事有些许的牵强,也许后面的几个时间的大跳跃让人感觉时间的迅速。
刘思蒙似乎太执着了,隐去了他那么多年的等待,到最后只有一个铁路桥上不太比直的身体,有些银色的双鬓。
也许时间是这样老的,老的没有声息。
但是听起来不舒服。
多年前的铁路桥,过路的和尚说,有缘是缘,无缘也是缘,有情是情,无情也是情。
我不明白。
他们用大半生的时间去弄明白了,再相遇的时候亦是多年以后,然而你等到的是那个他/她么。
也许你眷恋的只是那一年的他/她。
当然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答案,给他们俩。
也给我们的爱情。
感动不了女性观众的爱情片,注定是失败并且难看的影片。
再次感受土洋结合的诡异魅力
gucci的雨伞。。。
2004.3.19 vcd 307
舒淇腊肠嘴很不符合70年代的审美感,看时常常跳脱
给我感觉就是文艺片,而且文艺得过头了:很多镜头都是两人四目相对而一句话都不说,做作了点~和《芳香之旅》有太多似曾相识(虽然《芳》还要晚3年,但我先看到《芳》):文革及知青、三线地带、三角恋、帅哥跑了又回来、老公死了……
哈哈,那时候的吕乐还是只会从一而终,但已经有了点苗头
有缘也是缘,无缘也是缘;有情也是情,无情也是情。”
刘烨舒淇激情知情
为了七十年代,那个有梦想有实现的年代
缺乏情感投入的三角恋故事,青梅竹马不甘心别的团的小偷抢去了他的爱,妒忌让一个正直的人做了不光明的事,企图用认识时间的长短来丈量爱情必然是片面的,但片中叶星雨和刘思蒙的爱情也没有太过笔墨,寥寥几次几面便长久不相忘,横亘在其间的是太多的空白。
云南的景色不错
DVD
舒淇演女知青?违和
循环?结局当时看不懂
刘烨!!
几场跟乳房有关的戏越看越别扭。舒淇真心不美!刘烨年轻时超帅!
剧本一般 舒淇的台湾腔普通话有点突兀
多好的时代背景,只拍出这样的庸作。刘烨这点戏份拿影帝真是无语。
寡而无味的,知青这个大环境也不能掩盖剧本的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