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ghing Gor 之变节,邵氏公司时隔22年重回影坛的开山之作,沿袭无间道题材,邱礼涛导演,黄秋生 吴镇宇 曾志伟三大影帝加持,谢天华以及一众无线艺员参与。
Laughing 一角出自tvb剧集学警雄心,因角色深受喜爱而改编成电影。
因好奇瞄了一眼,看不下去。
好多人觉得 这部电影 好多都是老梗,没什么新意,但是我却觉得这是一部很纯正的港片,(请一定看粤语版)讲一个双料卧底如何选择的事情。
Laughing哥谢天华能发挥的空间到是不多,像黄秋生和吴镇宇那都是成了精的人物,演大佬更是驾轻就熟,最爱看的就是这两人飚戏的场面 有够过瘾。
自从97后,为了打入内地市场,合拍片增多,港片变得不伦不类,少数合拍大片虽然卖座但是口碑确差强人意。
无间道仿佛成了一个里程碑,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
彭浩翔导演就抱怨过香港电影独立性的问题,要是总是依赖内地的市场,曾经的电影之都,将一去不复返。
也许是看到弊端,香港电影人在为复兴香港电影而努力。
像岁月神偷以及安非他命这样的港片 已然博得了好口碑.如果可能 请尽可能看粤语版,听国语版的估计就感觉是一部烂片了。
也许,声音真的就是表演的一部分。
之所以给4星,不是因为电影的剧情有多么的精彩,不是因为配乐有多么的经典,不是因为内涵有多么的深刻,而已因为秋生哥的造型实在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我给彻彻底底的雷翻了,雷翻了,雷翻了.........
个人对香港商业电影的要求不高,这也是看到《无间道》感觉还行的最重要原因。
一方面,香港这个社会充满动力,从街上行人的步伐及香港人做事的态度上可见一斑。
而另一方,香港社会的个性展现在文化作品上,由于强调效率,导致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和文化根基。
90年代初的粤语歌坛,排行榜前十竟然有五六首来自日本、欧美。
二十一世纪后香港电影的衰落,更是让电影人急切地寻找救命稻草。
无间道的成功是相对的,所以不遗余力的复制是很让人厌烦的。
不幸的是本片也是其中之一。
听说电视剧版挺火,连主演谢天华也借势咸鱼翻身。
但即便以较低的期待来观看本片,也还是令人失望。
失望在哪里,当然不是技术,还是剧本。
那种猴急得要把一个并无特色的故事不加润色的包装成热门电影的俗气在电影开场20分钟后表露无遗。
具体情节基本看完就忘。
记住的有三点:(1)曾志伟找到了演艺事业新高峰--黑社会老大专业户。
而且现在的黑社会老大不再穿金戴银,而要以吃盒饭来彰显地位。
于是乎曾老大从无间道一直吃到了变节。
感觉香港的黑社会都跟其他地方的不一样,这么的快节奏、高效率和真务实。
(2)黄秋生仿佛继承了其在摇滚方面的追求,以这么惊世骇俗的形象出现,又一次颠覆了我们对黑社会大哥的印象。
其实我觉得倒是他身边的美女更让人过目不忘。
他视觉摇滚和cosplay的合体,一直表现得那么克制,可让我们等到了电影的最后也没爆发。
(3)影片最后在那个二楼的大房间里,导演为我们演绎了一个经典桥段,那就是螳螂捕蝉,大黄雀在后,小黄雀还在后,小小黄雀还在后……感觉房间旁边有房间,导演像是一个一个把演员推出来,一个完了还有一个,还有一个。
多么让人意料不到啊。
人物性格的捉摸不定,让我感觉不到其内心世界的复杂,因为处理方式是那么粗暴。
所以几个角色都像人格分裂,弄得我这篇评论也差点分裂。
要不是在香港碰到了黄秋生看到了他的莫西干发型,绝对想不起来看这个电影,结果,被骗了。
看过《学警狙击》的人大概没有不被Laughing哥俘获的吧,那么自然而然的绝不会错过此片,可想而知包括众多师奶在内的庞大群体贡献了多少票房,一举击败型男组合的《窃听风云》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然而,赋予太多感情寄托和意义的结果就是,即便影片远不如期望的那样精彩,也照样能获得不少喝彩和肯定。
是的,其实我想说的是,我有点失望。
首先是结构问题,太多的插叙使得影片整体显得松散凌乱,有支离破碎之感。
诚然,该交代的必须得交代,但要交代的事越多,安排穿插就越需要谨慎和技巧,可惜导演做到的不过是事件和回忆片段的堆砌,数次令我产生注意力暂时游离的不现实感。
形散了,神也不见得集中。
Laughing哥从来就不是神化了的人物,其双重卧底身份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变节”这一中心主题更加扑朔迷离、荆棘曲折、跌宕起伏。
可以想象,他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经历各种变故和考验,必定是承受了异于常人的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超负荷大脑运转的,被动的接受他人的安排,时刻恐惧着身份被揭穿的可怕后果,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本身就是折磨。
究竟主宰人生的是命运还是自己,谁又是真正能够信任的,Laughing在经过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逃亡和生离死别后看透了太多的事,这才做出了他认为正确的最后抉择——“维护法纪,终身承诺”。
而在此之前,他的内心一直处于混沌的灰色地带,正如他对冼警官说的,他已经分不清是在演戏还是真的在混黑社会,分不清穿上警服后的他是人还是鬼。
身份的迷失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动摇,整个变节过程也就是从自我怀疑转变到自我肯定的纠结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在片中却有所淡化。
Laughing做出变节抉择是存在主客观条件,一方面最信任最尊敬的一哥不仅不信任他还企图杀他而冼警官却没有抛弃他,一方面他对警察身份的确有一份认同和期望(在伪装成警察逃跑时有个小朋友向他敬礼,他回敬的时候激动地腰杆都挺直了,好像他就是彻头彻尾的正大光明的警察,这个细节设计的非常棒,很好的诠释了这点),只是这个主观条件的产生仍缺乏合情合理的解释和必要的交代。
警察身份对他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毕竟他还在警察学校的时候就被选中去当卧底,要说潜移默化的话恐怕时间和环境都构不成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我们还在感叹谢天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却发现他似乎后劲不足,这可能与本人在心理上太过得瑟有所懈怠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与对手过于强劲。
《学警狙击》中Laughing的出色使两位男主沦为配角,不料风水轮流,当Laughing成为名义上的第一男主角,也难免不幸的被无论造型还是表现都更为出彩的黄秋生和吴镇宇盖过风头。
此片的拍摄目的是趁势头正劲挖掘开发Laughing的剩余价值,它做到了,可谢天华却没能从中得益,甚至可以说是在为别人作嫁衣裳。
黄秋生是天生的平面模特,倒不是说身材有多么棒,更无关日渐苍老的容颜,而是本色独特的气质使然,在本片体现的尤为出挑。
一哥的穿着、发型和妆容无不弥漫着浓重的哥特风格,黑暗色系高调透露着诡异的华丽,几乎每次出场都那么有明星范儿,实在太潮、太有腔调了。
尤其去探望冼警官的那身,出现在医院这样严肃冰冷的场合,已经是个异类,他却完全不在乎自己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自顾自地走着,彷佛本是T台而非医院。
我不知这个人物造型的设计初衷是什么,或许也无必要去深究设计理念和隐晦意义,只是觉得这样的视觉效果与一哥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不温不火、死样怪气的感觉无不诠释着“另类”二字,倒也贴合。
一哥将冷冽的阴柔与妖魅的桀骜集于一身的外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夸张的脸部妆容(黑色眼线与大红唇色是亮点)就像是一个面具,隐藏着内心的真实思想,二者貌似格格不入,却映射出一哥性格中的矛盾点,一方面让人猜不透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方面离自己最初的想法和期望渐行渐远,因而反衬得相得益彰。
塑造过各式各样造型和性格的角色的黄秋生本是妖孽一样的演员,演绎处事作风表面温和实则阴险的一哥对他来说并不在话下。
或许是导演们都心有灵犀的看到了吴镇宇身上的那股子不同于他人的乖张,他所演的黑社会老大总有种神经质的特质,然而此次出演座头却着实突破了一回。
座头与一哥是迥然不同的两种人,他性格火爆不羁易冲动,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做事通常采取的都是简单粗暴的方式,总是给人肾上腺素分泌过度的感觉,却不乏温情,面对唯一的亲妹妹,他那兄长如父的宠爱、包容和保护着实令人感动。
虽然同为黑社会,比起一哥,座头更像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而我们在《学警狙击》看到的Laughing其实就有座头的影子,这是不是意味着除了与座头妹妹拍拖这层关系之外Laughing对座头其实有一份惺惺相惜的感情,亦或是存在模仿座头的成分?
此片拍得仓促,情节和拍摄细节上都未经精心琢磨,高潮部分配角都死得太儿戏了,导演对于混战的驾驭能力也有限。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TVB的忠实粉丝,看此片最大的乐趣之一莫过于搜寻和辨认那些熟悉的面孔了,连柴九哥都客串一把,实在惊喜——话说此次TVB出动了相当多的二三流演员和龙套加入其中,想必投入不多却回报颇丰吧,嘿嘿——就像玩经典的找不同游戏一样,每每有所发现都会有成就感。
然而,一直等到看完才确定天哥、左轮等人真的不会出现,还是不免有点小失落。
还好,最后出现了Laughing把玩5元硬币以及与钟立文和李柏翘发生争执的桥段,再加上一句“等会儿要见孝哥”,不禁莞尔一笑,于是释然了。
取材于《学警狙击》又脱胎于《学警狙击》,此片与《学警狙击》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万万不可能剪断的。
btw,再说说男人戏中的女人们。
座头妹妹Karen的出场太突兀,陈法拉的表现尚可。
吕慧仪绝对是亮点,甚至有时还会抢黄秋生的戏,相较于一哥的不动声色、慢条斯理,这个女友实在太猛、太彪悍、太有攻击性了,在几位社团大佬的面前丝毫不露怯犯憷,尽管事实上她只是一哥的喉舌而已,但看架势俨然是与一哥和座头平起平坐的一姐嘛。
相比之下,同是港姐出身的叶翠翠不但戏份少的可怜,演技和气场也完败于吕慧仪,就算是花瓶也是个不称职的花瓶。
无法形容 Laughing Gor 给我带来的一种心灵上的感受 ... 影片有点回归当年看《古惑仔》的味道... 很纯正的港产片 ... 整部影片里面 谢天华 有一处的表演真的相当到位...就是他在被黑社会追杀的时候换上了警服被路边的小孩打招呼...当时他的表情真的演得太到位了... 自己其实本身就是个警察,可现在是以小混混的身份假扮警察...这段短短的几秒穿插剧情真的可以概括整部影片... 非常喜欢这个亮点 ...
一部《无间道》让“二五仔”成为光荣传统,两大影帝一起演绎既伟大又纠结的“二五仔”生涯,可歌可泣,大获成功。
“二五仔”的形象既然深入人心,此后的黑帮电影也就照搬照抄,导致这几年的一系列黑帮电影,廉政题材,全都少不了“二五仔”。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二五仔”的存在也是很必要的。
职场上没有“二五仔”,老板怎么能离间员工,政党里没有“二五仔”,老百姓怎么有热闹看,生意场上没有“二五仔”,又怎么重新结交狐朋狗友。
从历史上看,“二五仔”也是有传统的,蒋干不盗信,赤壁都烧不起来。
“二五仔”人人痛恨,但也人人欢迎。
《变节》根据TVB今年大热的电视剧《学警阻击》衍生,laughing哥形象成功地从小屏幕搬到大屏幕。
大概是担心电视剧主角撑不起台面,又邀请了黄秋生和吴镇宇加入。
这两位都是黑社会专业户,看多了黑帮片的,看到他们就像见了亲人。
虽然是驾轻就熟的角色,两位的表现仍然有惊喜。
片中最有特色的,是他们在酒楼的那场骂战,既简约又华美,既骠悍又玲珑,酷到极致是可亲,骂到深处始轻盈。
这部片的内容很有点《低俗小说》里那股幽默劲。
laughing哥本来是黄秋生的小弟,被黄秋生要求到警察堆里卧底。
没想到去当警员时又被元彪看中,安排到黄秋生身边当卧底。
一个正常人要当卧底已经是够纠结的了,没想到当了卧底后还要再当卧底。
一个人连卧两次是很累的,也容易晕,聪明如laughing哥,在华丽丽变化的形势面前,也搞不清楚到底要卧哪边。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卧底实际上是“二五仔”的学名,而“二五仔”是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信任的。
这一点可以由他的老大黄秋生为前车可鉴。
故事告诉我们,原来黄秋生当年也是一名警察,被安排到黑社会去卧底,任务完成后,总是遭队员猜疑,最后为排脱“二五仔”的嫌疑,索性当黑社会去了。
怎么黑社会就如此容易同化呢,是不是像《黑白森林》里说的,由白变黑容易,由黑洗白难?
感觉上是黑社会更认同“二五仔”的存在,反正到处都是二五仔,就看谁比谁更二了。
所以黄秋生不介意laughing哥两边卧,重要的是看关键时候你帮谁,但警方就不同,因为在猫抓老鼠的游戏中,警察是一定要当猫的。
TVB今年大热的“柴九”在片中扮演了一个不甚可亲的角色,坚决不给“二五仔”生路。
当年间接刺激黄秋生的出走,今天同样痛打第二代“二五仔”laughing哥。
“二五仔”在电影中从来是不可能得到好下场的。
这是一个悖论,假如是一个好结局,观众会起哄,怀疑电影弘扬“二五仔”精神,但是看到不好的结局,观众又会一边抹眼泪一边说,为什么安排得这么惨。
一部以“二五仔”为主题,将“二五仔”正述,反述,推理述,演绎述的电影告诉我们,“二五仔”不是那么好当的,首先你要选对老板,其次你要选对时机换老板,第三你要明白,就算做对前面两点,也不能保证你有好下场。
第四,第五……总之,电影里已经说明了有关“二五仔”的一切可能。
这是一部集“二五仔”于一切的大成者,假如还有电影把“二五仔”演绎得更复杂,更纠结,我也不愿意看了。
因为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我们只要了解前三点已经足够。
算是《学警狙击》轰动后的效益产物。
拍电视的去拍电影,始终是达不到那种气场,无论是场面还是演技,只能用几个老古惑仔撑场面。
电视剧有时间爱恨情仇,电影就整个是乱斗,细节原由只能靠回忆匆匆带过。
原来潜行狙击里卧底、卧卧底的概念是由此衍生而壮大的。
好在结尾部分做了个交代,和学警狙击衔接起来,变节也可以是由黑转白。
忠告:千万别看国语版。
前几日看了最近在TVB很火的Laughing哥的前传电影。
学警里的拉风哥也有不拉风的时候,真是让人惋惜。
“二五仔”的故事在《无间道》之后已无人出其右了,邵氏已多年不拍电影了,这次拉上邱礼涛也只不过是让拉风哥做了双重“二五仔”而已,无它新意。
只不过个中的演员还是让我很有兴趣。
秋爹这次很惊艳,妖到不行。
当警察时就一付哥特式造型,让我好怀念斯内普教授。
做了大佬之后就更是妖中带媚了,眼线加烟薰妆,皮草配裙裤,潮到爆。
看过老黄几年前的唱片封面,也是涂脂抹粉的,但没片中这么有型。
只是没事老和身边的女仔两手摩来摩去的,分不清两人是不是姐妹。
吴妈又演古惑仔里的好人,又是和秋爹配戏,会不会自己也diu一声,嫌香港太小呢!
无间道里的台词让元彪给说了,吴妈只好一遍又一遍的爆那只怎么都不碎的可乐瓶子。
会不会郁闷:大家都是当大佬的,为啥秋妈身边美女如云,自己却搞得跟GAY一样天天和细佬们在一起,自己名字叫座头,不是锉头啊!!!
曾志伟的角色让人严重怀疑叶天成的能力是不是退化了,点解现在的话事人总是在吃盒饭啊!!
真是让人惨不忍睹。
无间道里好歹还穿了件西装,这次更惨,只穿了件背心,还露了点。
喂,大佬,你露两点了!!
好怀念上学时港片里的黑社会天天鱼翅拌饭燕窝漱口的时光啊哪像现在的大佬们,一点生活质素都不讲究,是不是最近在重庆的生意都没了才这样凄凉呢?
Laughing哥的成功因为没看过学警所以没见识过,不过前传里到像过街老鼠一样东躲西藏。
谢天华长了一张富家公子哥儿的脸,实在不适合演这类为生活所迫的角色。
可惜了一个好演员,在前面三位影帝的面前,一点花招都耍不出来,憋死人了!!
谢哥哥,还是回去做纨绔子弟这份有前途的工作吧!
名字叫“拉风”的不一定就拉风啊!
PS1:《变节》这部片是追李思捷追来的。
但十三公虽然保留了BT的造型却通篇只有不超过五句台词,令我相当的不满。
人物设计的不停的抽烟可能是为了表现其二五仔身份的纠结,但是导演啊,这样会教坏小朋友的。
PS2:祥仔的阿九太不河蟹啦!
一出来就打人,香港警察真是思想落后,应该像我们的G.A好好学习。
PS3:还是最喜欢邱礼涛的《性工作者》系列。
无间系列都略差一着。
总结:剧情一星,台词一星,演员前两位就值三星,最后得分:两星半
65/100看完这个电影,我发现座头是一等一的好男人。
座头的妹妹也是死的很惨,如果说没有看透一个人或者说这个人不好真的害死自己还有家人一起扑街。
黄秋生里面的表现有点离谱,首先是他的设定,很娘,还有很多妹子。
这些跟着他的妹子有两个还是挺不错的,有脾气有对白。
结果就是我看不懂的就是变节。
确确实实我更加原因相信会变节的人,因为很多人遇到不公平的时候就会容易变得黑。
不相信光,不相信希望,不相信制度。
laughing就是好例子,最后谁都不信,又有很多人帮他,新的轮回就开始了。
可以拍《Laughing之黑狱风云》了 然后《Laughing之越狱》过海到西门町被台湾以特工罪逮捕拍《Laughing之监狱黑帮生死斗》 再被台湾派回内地打入我党内部拍主旋律电影《Laughing之两岸三地》
喜欢围着一哥的两个聪明漂亮的妹子天天双飞的感觉
卧卧底。
无论选择那里 都一样
有个哥哥真好。好喜欢laughing!!!!!!
竟然有这么多老戏骨 黄日华 黄秋生 吴振宇 曾志伟 元彪
来回安插卧底好累啊,不如黑社会和警署分别开一个外交部算了。
还不错,虽然有点俗套,但还不错。
黄秋生和吴镇宇每次都是死的结局……
从头到尾没有一秒钟是新鲜的。
黄秋生服装show。。
讲述警匪卧底的,故事情节大概就是,B 坑 A,A 坑 B,A 坑 C,C 坑 B,B 坑 C,B 进医院,D 和 E 坑 C,A 保 C,最后 A 打算坑 C、D、E, A 坑了 D、E,C 坑了 A,B 复活后坑 C。真是人外有人坑外有坑
黄秋生的变装秀
这部片教育小孩子们做什么千万别做卧底~·~
叙事流畅,剪辑很棒,老吴老黄看着真带劲
不功不过
邱礼涛果然只能靠黄吴二人撑场。这样的无间道太烂了,难道邱只剩下山寨吗?
學警狙擊讓大天二迎來了第二春?
不停地倒叙不停的回忆
这部片子的剪辑也太粗糙了点吧。。。。。黄秋生吴镇宇的气场强大,相比之下那个时候的laughing就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白脸啊~~~
tvb哄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