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凭心而言,我认为是只值三星的。
多打的一星,是为我少年时珍藏的对于港剧的情感。
不记得是二零零几年的时候,那时我还在上小学,某天在调电视频道时发现了这部剧。
那时播放的还是前半段,双喜跟天赐是欢喜冤家,男孩一天到晚作弄女孩,整部剧弥漫的是轻松的气氛。
凭借着多年观看港剧的经验(其实用脚趾想也能知道),这两个目前看似格格不入的人之后肯定会走在一起。
因为上学的关系,中间有一段时间没能够继续追剧。
但当我再一次看这部剧的时候,似乎已经接近尾声了。
因为跳过了许多情节,再看的时候情节多少会有些不连贯,观看起来也有些费劲。
熟悉港剧的人都知道,TVB喜欢在电视剧的间隙插一些,那个叫什么(情节片段?
)。
在那个中场间隙里,我看到的片段是,天赐跟双喜各自身边有了新的伴侣,两人在街上擦身而过时,彼此都不再看对方一眼,如此陌生。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当时的我并不懂得爱情,却被这个画面刺痛了好长一段时间。
我似乎已经预料到之后的剧情发展了。
矛盾误会分手新欢,电视剧不都是这个套路么。
即便如此,内心还是有种无法言说的遗憾,难道这就是曾经相爱的人最终的结局?
我不懂,也不能接受。
数十年之后,临近大学毕业,前几天闲来无事,想起了儿时的这段回忆,决定重新翻出这部剧来看。
在昨天夜晚,熬夜看完了结局。
老实说,前半段算是良心制作,笑点满满,张智霖的演技很不错,明明是一个爱恶作剧的混世大魔王,却无论如何也让人讨厌不起来,看到的只是他的可爱和善良,笑起来的时候那对酒窝仿佛有魔力似的。
而佘诗曼也是我小时候的女神,她演的《金枝欲孽》和《帝女花》都是我心中的经典,但是在这部剧里,何双喜这个人物的确不讨喜。
至少比起周天赐而言是的。
正义直爽是她的优点,但是她对于爱情的决绝,也是超于常人的。
如果说之前刚与天赐分离时,她内心还有一丝痛苦和悲凉,那曾国邦的出现,无疑医治好了她一切的不快,也让她把与天赐分手的痛苦抛到九霄云外。
所以在后半部分,我们看到的,只有天赐的流泪,他的忧郁和悲伤。
而何双喜,在同一片墙上,既能够记录她与天赐分手的痛苦,也能够记录她与新欢的甜蜜。
画面一转,我看到的是天赐半只手抵住额头,依附在她写字的墙上像个小孩子般痛哭的画面,背后环抱住他,和他一起痛苦的是罗碧琪。
在天赐最失落的时候,他给双喜写了无数封信,而都只是石沉大海。
有一幕是双喜在家门口跟曾医生告别完,进门之前路过信箱,看到原本塞得满满的信封全部被清空了,只剩下一张“何双喜”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她停留了一瞬间,最终还是扭头而去。
而那边的天赐只是想要一声珍重,了却心愿而已。
其实对爱情决绝本没有错,就像一些网友说的,周家这么势利,双喜哪怕嫁进周家也不会幸福。
这没有错,甚至我有时也在想,双喜和天赐分开,可能并非坏事。
毕竟,除开天赐之外,还有个人品相貌家世俱佳,父母开明,不嫌弃她职业的曾医生在。
双喜如此幸运,换了大多数人,也会选择后者吧。
她追求自己的生活,为了尊严放弃爱情,其实无可厚非。
我生气的是她对天赐的冷漠,对他的痛苦视而不见,至少可以有安慰,说清楚吧?
但她没有,没有也就没有了。
但是为什么,在曾医生死后,她又能够理所当然地和天赐再在一起?
哪怕天赐始终对她有余情,她难道忘了自己当初是如何对待他的么?
就凭这点也不能无耻地再去复合。
编剧的脑洞也是让本人大开眼界,所以曾国邦觉得自己不是双喜最爱的人?
还是他根本不爱双喜。
否则怎会在死前叮嘱双喜要去追求自己“一生的挚爱”,那你算什么,你不是她老公吗大哥?
一堆人还在那边起哄支持,我真是......。
不过抛开剧情的瑕疵,我倒是真心很喜欢曾医生这个形象,可能我对外貌斯斯文文的男孩子从来都没有抵抗力,觉得剧里的他超级帅,帅到快要掩盖主角的光环。
如观者所言,如果这部剧到29集就结束该多好,那一切也顺理成章,彼此陌路,两对情侣相互安好。
这才是最最现实、接近生活的结局,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团圆”将两个已经脱离彼此人生轨道的人强行再拼凑在一起。
这种团圆远非我心中的完满结局。
还是更喜欢玉卿跟伯轩的爱情。
王子爱上了灰姑娘,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与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除去那些必要的电视剧元素,这部剧的情节很简单,认识义无反顾的走大众的tvb路线。
等到雾过了,太阳就出来了。
处于那个时代,还真的是像在童话里。
整个时代被隐藏了。
编导精心的剔除了时代的杂质,给我们看一部励志大餐。
这样……很好……也很不好。
生活就是靠不断的拼搏得来的,我的未来不是梦,风雨过后有彩虹。
给予一种力量,哪怕是那么不可靠也好,也没有关系的。
如果可以,请你编织一个谎言,笼罩我的一生。
这样也不错,很不错。
人生在世,不是要看的很清楚的,开心就好。
所以,无论他怎么编,怎么狗血也好,只要他让你开心过,这,也便是他的初衷了吧。
也许他从来就不是一道大餐,只是一包薯片,在你无聊的时候,寂寞的时候,拿出来嚼嚼,卡拉卡拉,声音脆响脆响的,好像谁在笑。
双喜经历过三个男人,但是只有在天赐身边,她才是最最真实的自己。
在天赐身边,她不需要假装轻声细语,不需要假装大家闺秀,只要一生气就可以对天赐大喊大叫,只要天赐一惹她她就可以叫他吃牛角拳。
她会对陈继堂这样么?
会对曾国邦这样么?
只怕他们连牛角拳是什么他们都不道。
虽然之后她嫁给了曾国邦,这让我是心痛的。
如果不是因为国邦死了,想必双喜和天赐是不会在一起的。
而这样的故意安排让人感觉结局是编剧为了圆满的结局而故意设置的。
我不觉得结局是喜剧,反而是悲剧。
如果因为怀念初恋的那一份感觉而最终再在一起,往往是不会幸福的。
因为我们在乎的,是初恋的那份感觉,而不是那个人。
双喜和国邦结婚,目测应该也有好几年。
而这好几年间,天赐对双喜的感情已然如初。
我没有因为天赐的深情而觉得感动,相反是因为双喜的冷漠变情而心灰意冷。
天赐的深情恰到好处的衬托了双喜,使得悲凉加倍。
双喜爱自己超过了爱天赐,或许当初是因为不想阻碍天赐的前途而分手,但是之后和国邦在一起难道不是因为更好的前程么。
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一部悲剧,而不是喜剧。
为了喜剧而故设的情节,陡然更增加悲剧的成分。
本来我还对这个片子抱有很多的信心,不过看完之后,我心情非常不太好,让我非常不满意,前面剧情以及演员都不错,看得我也很舒服,别的地方都算了,不过就天赐和双喜的感情了,我觉得编剧和导演太白痴了,剧情明显太牵强了,你看吧,两个人的感情我从头看到尾都没有看到有多浓厚的感觉,而且分手也分得太有牵强了,由其是双喜绝情的太莫名其妙了,一点都没有想要为自己的感情努力过。
这都算了,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双喜竟然还和别的男人结婚了,而且这感情也来得太快了吧,让我觉得双喜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女人,有点水性杨花,还没分手呢,就和别的男人纠缠不清,多亲密一样,太呕心了,连我对前半部的好感觉都没有,对整部戏反感,一定不会推荐别人看这部戏,我自己看过都后悔了,我看了别人的评价说最后是大团圆结局,我才来看一下,原来是这样的大团圆,我到宁愿没有这个大团圆,一个死了,才想到另一个。
我觉得周明轩和伍玉卿才是主角,前半部分剧情紧凑有张力,每次化险为夷都有种看爽文的快感。
后面佘诗曼和张智霖演的那对真的有点看不下去🤦,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无聊,真的幼稚到我想弃剧,为了练粤语我才看完的,并且最后几集有点强行分开强行结合的生硬(本颜狗喜欢赵雅芝,太美太优雅了)。
不知道是选角还是化妆用心,感觉人物一出场就可以通过看面相看出性格😂
早就看完了西关大少。
一直想写一写,但感觉那份爱还是需要再沉淀。
片中赵雅芝扮演的伍姑娘一如既往的善良、大度、宽容、博爱……这部戏的不同在于,这是一部爱情戏。
难道其他电视剧不是爱情戏吗?
不是的,在其他剧集里面爱情是插曲,比如戏说,第一部的主题是除霸的,第二部的主题是报仇的,第三部的主题是破案的。
比如新白,白娘子是来报恩的,胡媚娘是来报仇的。
其他的戏都不是围绕爱情展开剧情的。
而这一部戏,伍玉卿所做的一切全是为了她的爱情。
除了这份爱,她一无所有。
有了这份爱,她就拥有了全部。
什么是可以为了爱牺牲的,什么是必须为了爱坚持的?
伍玉卿真是为了爱做到了极致。
为了她爱的人,她可以牺牲尊严,可以牺牲婚姻,可以牺牲自我,甚至可以忍受离别且成为陌路。
爱他就也爱他的事业,为了他的事业,她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不计任何回报。
爱他就也爱他的家人,他脾气古怪的母亲,他尖酸刻薄的妻子,他混世魔王的儿子,她用自己的爱去感化他们,去爱他们。
爱是需要爱来维护,来浇灌的。
不会为情所困,不会为爱所累,而是把情化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活,与自己融为一体,不是得到的,因而谈不上失去。
赵雅芝的伍玉卿把这种成熟稳重细腻深情如酒般香醇的爱,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许这就是赵雅芝对爱的诠释。
相比较而言,何双喜的爱就幼稚冲动的多。
其实何双喜应该是女主角,她的戏应该是很吸引眼球的,但是演员的表现相对赵雅芝来说就差了一些。
本来年轻炽热的爱,表现的空间更大些,有些可惜了,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当然刘松仁的表演也很出彩,赵雅芝与刘松仁并非第一次合作,两人合作相当默契,感觉不是在表演,而是很本色的,很投入,很真挚。
这样的一个男人,这样的一个女人,这样的一份感情的,怎能不让人心随之动呢!
至于那些非常落俗套的利用叔呀舅的,公公婆婆,还有大婆的责难来造成矛盾冲突……就忍了吧……
初闻西关大少因为赵雅芝,然年月已久,对于剧情已无半点记忆,甚至不知道里面有张智霖。
近期,爱张智霖爱的不行,就重新找了来看,不得不说,30+的男人,娃娃脸、大眼睛、可爱酒窝,扮演20出头的纨绔大少也是毫无违和感,透着干净、纯真的感觉。
前部分跟何双喜的戏份真的很逗趣,捉弄、斗气,直到两人相恋也是甜蜜爆表,天赐对双喜的宠、关怀、挂念、帮助,深深的令人嫉妒,这应该也是观众接受不了双喜很快变心的主要原因吧!
虽是不务正业,因为善良、嘴甜,在家也是深得长辈的喜爱,这个少爷实在惹人爱!
可是,对于双喜来说,当时的天赐还是太幼稚了吧,天赐后来也说当时不懂生活的艰辛,我也很气双喜拒绝和天赐C奔,这么好个人,全新爱你,为你改变,你为何拒绝?
冷静想想,私奔后也未必有美好结局最气不过的是,双喜几乎都没有为二人的将来努力过,双喜也是务实的吧,有个家世人品那么好的曾医生追求,双方父母也是乐见其成,那就结婚咯。
也许曾医生是个很容易让人有好感的人,跟他相处一定很轻松愉快吧,整个过程,我没有感到双喜的纠结、不舍和难过,都是和曾医生的甜蜜。
若是结局停留在此,天赐可以掌管船行,也许会越做越大,会在心里藏着一个难忘的名字,也算残缺的完美。
可双喜偏偏回来了,老公也死了,编剧还非要按个一直最爱天赐的帽子给她,我不接受不解释!!!
何双喜有什么好,能得到天赐由始至终的爱?
最初的帮朋友打抱不平、照顾家人、对阔少作弄的不屈服,都抵不过欢喜结婚的无情。
最终,双喜还是嫁给了天赐,与其说天赐是双喜的挚爱,我更偏向双喜就是个平凡追求幸福的女子,只是她何其幸运,有天赐痴心等候。
再多女子,敌不过,天赐的心头好仅只是她。
赐官是个小霸王,那时候他最最烦恼的不过是没人陪他玩 家里每个人都宠他,学校每个人都惯他 他从未试过想要却得不到的滋味 捉弄双喜的时候眼睛简直会发光但是日子滑过,人终究要长大 天赐成长的很痛苦,他觉得他爱的人都一个一个离开他,家不成家所以他固执的不肯醒来,宁愿沉浸在之前的梦里 ,宁愿他是败家祖宗梦里有整天训他的爸爸,有对他很好地小妈,有欢喜冤家双喜 他不愿承认自己的失去,不愿去面对之后的生活 他说他常常半夜惊醒,胸口刺痛 他那么努力的去爱去追去挽救,但是终究落空 执着多年再见面,也只有淡淡的“你好吗” 回忆是美好的,在梦里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得到和失去都是成长路上不能避免的车站我们都曾执着于得不到的美好,执着于失去的风景执着于得到一个自己明知道去不愿承认的结果成长路上,过去的美好,将来的未知,也许都是一种经历
一我好像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过一部以前从未看过的剧;而且很少能有部电视剧能让我近乎神魂颠倒好几天——最近的一次为虚拟的人物而伤心还是两三个月之前看到晴雯之死的时候。
然而,在这一次,我很不淡定地沉迷其中了。
为了剧中的两个人物欢喜、感叹、悲伤。
好像每天大脑经常回放着那些场景,动不动就一脸痴汉的想象,要么就是心连着呼吸一起痛。
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心痛不已的感觉,总之就是整个人几乎瞬间情绪低落,想着那两个终究阴阳两隔的人,简直不忍卒读。
本来纯粹是为了我的女神赵雅芝去看的这部剧,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其他吸引我的地方。
先是看了几个片段(当然也是为了看我的女神),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直到后来推而广之看了更多的剧集,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我现在已经不知道到底是剧情还是刘松仁首先吸引了我,反正已然是入了一个大坑。
可能这样的剧情现在看来也不算是很新颖了——民国大家族、政治婚姻、两个出身云泥之别的人……根据我室友的归纳,我好像一直很偏爱这样的题材。
更何况加上特别合我眼缘的刘松仁以及他精湛的演技,于是让我如此着迷。
也是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吧!
二其实有时候我经常意淫一些想象之中的情节,也会揣测自己到底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爱情故事。
虽然我到现在也不能说出个具体来,但是根据种种迹象(包括我喜欢看的剧和小说),我大概是喜欢温柔优雅贤惠的女人(白素贞?
长孙皇后?
),重情重义、铁血柔情的男人(李世民?
)。
一直恩爱,偶尔深情表露,就足以让人感动了。
这样说来,《西关大少》剧里面的周明轩和伍玉卿对于我而言就太般配了。
玉卿有一次说过,小时候是卖给周家的下人,那时候都不敢正眼看大少爷明轩。
周家老太太让她去读书,明轩会把送她的小礼物偷偷放在学堂的窗子边。
就算他们不算是青梅竹马,也是从小时候就有感情基础的。
而且当时明轩虽然还是像往常一样严肃着脸,手却在摆弄自己袍子的下摆,想必心里也是有触动的吧。
然后据周老爷说,如果不是二十年前那件事,需要用一场政治婚姻来维护周家产业,也许玉卿就是他的儿媳妇了。
连长辈都是这么想,我不知道当事人会不会(哪怕是偶尔)也觉得心酸?
明轩是一个性格很难名状的男人。
严肃,不苟言笑。
在第一集里他和玉卿撑伞在雨里等车,本来是下班之后闲暇的场景,他却一直是面无表情的样子,直到听玉卿说到趣事自己才绷不住笑了出来。
鲜有的东西弥足珍贵,所以这一幕让我回放好几遍。
作为船行的老板,他做事严谨果断,下属都很畏惧他,也不敢提意见。
作为父亲,向来不想给“不孝子”什么好脸色看,纵然心里有什么情感也不会表现,动不动就一顿棍棒伺候。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遇到任何事情(哪怕是自己的身体发病的迹象)好像都会自己默默承受、消化——这些大概也是他屡屡气痛的祸根吧。
他要做一个强者,一个严父,不容别人置喙,也不想家人担忧。
而正是这样的强硬隐忍的男人,表露出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那份感情时,才能最打动人。
我偶尔会想,如果当时事情没有闹到要把玉卿赶走,他们会不会就这样过一辈子——中规中矩,绝不逾矩。
他继续做那个事业有成不苟言笑的大老板,她继续做那个在他背后默默给予帮助支持的秘书。
当然,故事幸好,也不可能有这个如果。
当玉卿提着行李,决定离开周家的时候,他出现在门口,微微皱着眉头,拿下了他的箱子,说,“玉卿,吃过了晚饭再走。
”让我们把时间再往回拨——当她告诉他要辞职离开,他只是淡然处之;当心神不宁的她在楼梯上遇见他,他也只是和以前一样点头示意,当她默默的背过身流眼泪,他也什么话都没说……好像他什么都不在乎,一切都顺其自然的发生。
直到吃过晚饭,他当着众人的面宣布要娶玉卿做平妻(是一夫多妻制度下的一种亲属称谓,一名以上的正妻称为平妻),和自己的原配夫人平起平坐,并且要大办婚礼时,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也明白了之前的他心里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终于要给她一个名分。
一切从这个晚上之后都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终于可以不顾虑其他,终于可以亲昵的拥抱,挽着手走在路上。
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明轩会经常流露出难得的柔情又可爱的一面。
比如他们一起散步,他竟然摘下一束花递给玉卿;谈到玉卿的曾祖母说过的方言,他学着玉卿的样子对着田里劳作的农民喊“吃饭了”,然后很开心地牵着她的手说“我们也要回去‘吃饭’啦!
”在这之前,很难想象一个像他这样的男人会有这样的表现。
也许是面对爱侣,情感上已别无他求,所以才会幸福的像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吧。
后来这样动人的情节慢慢的多了——明轩安排假期和玉卿一起去乡下看望她的曾祖母,在老人家面前,他满面春风的说:“我知道玉卿这些年很辛苦,很委屈,但是曾祖母你放心,以后她一定会有好日子过,因为她可以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她可以名正言顺的做我周明轩的太太,做我周家的媳妇。
”晚上二人在房间里,他好像变了个人一样,一直在看着她笑。
当她好奇地问他笑什么时,他把她带到镜子前。
以下的对话我大概永远都会觉得很温馨很感动,所以记之如下:“由你回乡的那一刻起,你一直在微笑,只是你自己看不见。
”“你看见我笑所以你便笑吗?
”“当然。
”“可是我看见你曾祖母笑时露出金牙,我就觉得很好笑。
”“你说什么我的曾祖母,我的曾祖母是你没份的吗?
”“有份儿……也就是我的曾祖母。
你知道,要是我知道你回乡是这么开心,我早已和你回来,了却你这个心愿。
”案上明灯,窗前皓月。
良夜如此,浮生如斯。
在广运行庆祝五十周年晚会上,明轩拖着病体偕同玉卿一起出现,致辞时,展鹏带著伍晚成的电报赶至,他看后激动得心情难以平复,走进台后厢房,玉卿遂代为宣布喜讯,众人欢喜若狂。
外面一片热闹欢呼的景象,他一个人伏在桌上流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啊!
因为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为了筹钱简直要众叛亲离,整个人已经心力交瘁,病情也日益加重。
玉卿走进厢房之后也已然哽咽,他们情不自禁的紧紧相拥。
这时候的明轩心中除了对拿下船行执照的欣慰,肯定也有对身边这个一直和自己同呼吸共命运的女人深深的爱意。
后来他又一次在家中晕倒,握着她的手说出不愿意去检查身体的原因:“不想让我们的婚礼再拖延了”;直到不得不去上海的医院,临行前也千叮咛万嘱咐要她好好筹备婚礼事宜。
眼里万千爱意,溢于言表。
三我应该是个天生喜聚不喜散的人。
看《红楼梦》的时候,我就不太想看七八十回之后的内容,抛开续作不谈,就是因为我不想看到最后诸芳流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我宁愿反复读之前欢乐的联诗、宴会等等。
这确实是一种逃避,因为我不忍卒读,不想悲伤。
所以对这部剧也一样,我不厌其烦的看了前面诸多情节,却一直不想多看1517集的内容。
在明轩到达上海的医院,经过检查之后确诊是肝癌,并被告之已经没有多少时日可度的时候,我就知道,悲剧的序幕已经正式拉开了——虽然之前已经有种种不详的迹象,我一直希望能有奇迹的发生。
原以为、苦尽甘来应长久,却输他、覆雨翻云手。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他的世界几乎坍塌了。
他一个人在病房里跌跌撞撞,最后摔在床边。
他颤颤巍巍的告诉德容打电报给家里,要玉卿停止操办婚礼,他要取消婚约。
他暴躁的撕掉她发来的电报,说“让她不要再来烦我”。
人们都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既然自己已经不久于人世,那就不能让玉卿年纪轻轻就守寡。
然而,在广州的家中,玉卿的坚持没有人懂。
她的心当然也在滴血,但仍要打起精神打理船行的事务,依然执意筹办婚礼。
她说除非是明轩亲口对她说那句话,要不然她不会放弃。
我无法体会她在做出这样执着又心酸的坚持的时候,心里究竟承受了多大的绝望与痛苦。
而她所做的这一切,都被别人看作是急于上位的自私表现。
当德容撕毁她准备好的请柬,当周家老爷气她不知体贴明轩的意思,当所有人都怨她的顽固,当她一个人孤单的走在街头,忍不住的眼泪夺眶而出。
这世上最爱她最懂她的男人已经病入膏肓,不知道哪一天就会撒手人寰;而她自己伶仃于世,没名没份,还被全家上下误解、怨念。
电疗结束之后,明轩回到了家。
周家所有人都在客厅里,好像和那天晚上他宣布要娶她的情景一样。
然而此时此刻,往常意气风发的广运行的大老板已经不在了,只是一个拄着手杖,两鬓斑白的失意中年人。
他只是默默看了她一眼,然后说:“医生已经说过我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所以,我不会和伍玉卿结婚,亦不会娶她做平妻。
我周明轩决定的事,是不会改变的。
”她满面泪痕,难以置信的看着他斥责自己:“你怎么这么固执?
你不要固执!
一切都已经完了,完了!
婚礼停止筹办!
”明轩是个绝少流泪的人。
然而我觉得他这辈子的眼泪大都流在这个晚上了。
本来是准备回来当幸福的新郎,后半生终于可以和爱人偕老;况且船行已经度过危险期,事业也是蒸蒸日上。
在这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关头,却不得不接受命运的晴天霹雳。
问人生,到此凄凉否?
四到这里我几乎写不下去了。
因为又是那种心连着呼吸一起痛的感觉……周家老爷的劝导、玉卿的伤心欲绝挽回了明轩的心。
他终于决定和玉卿一起度过自己余下不多的岁月。
虽然这段也很虐,但是我觉得明轩在这段时间变得更加温情,又因为天天在家养病,所以和玉卿以及家人相处的时间比以前长的多。
他和她一起筹备婚礼,温柔地拉着她的手,说结婚之后就去杭州西湖度蜜月,像个乖乖的孩子一样说吃了医生药自己感觉好了很多。
天赐去“拍拖”,他们依偎着坐在院子的秋千上,抬头看着天边璀璨的烟火——那是他特意为他的儿子和中意的儿媳所准备的“惊喜”。
我想大概这个时候他们也想起了从前年少岁月里的情愫,想起了一路走来经历的风浪,相持相守的感动。
眼前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温馨。
16集的遗嘱事件是我最明确的感觉到刘松仁作为老戏骨演技爆棚的地方。
当居心叵测的三叔他们带着拟好的遗嘱来到他的病榻前逼着他签字,他一开始一直是眯着眼睛,一副迷迷糊糊的样子,甚至接过了递来的遗嘱文件夹,拿起了笔。
正在我担心明轩是不是真的病的太重了以至于神志不清的时候,他居然缓缓的站了起来。
“我要骂醒你们这些人,我也要让爸妈看看,到底哪个是人哪个是鬼!
豺狼的野心,狐狸的尾巴,都露出来了。
还坏的逼一个临死的人立遗嘱!
”在一番怒斥之后,就接到了一个救急的电话——船行又有一笔大生意做了。
这时候我能明显感觉到明轩的眼神和之前不一样了,仿佛又回到了不久前那个挥斥方遒的感觉。
原来他这几天和玉卿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方法,并且自己找好了立遗嘱的律师。
说实话,当明轩身着日常的黄色长衫在沙发上端坐着,闭着眼睛,气定神闲的听着律师念出自己的遗嘱,然后吩咐把总经理的位子交给玉卿的时候,我简直有一种想过去跪在他脚下的冲动——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场啊!
明轩后来的每一次突然晕倒,都会紧紧握着玉卿和天赐的手,说:“我不知道这一次晕倒还会不会醒来,所以先对你们说一声再见,你们也对我说一声再见。
”我不知道他带着微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
一个是他今生挚爱,一个是至亲。
真的就能这样放得下吗?
五在看到他们结婚的场景时,我真的忍不住要流下泪来。
镜头里的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多么希望余生真的能这样一起走下去啊!
然而我甚至还来不及想象他们结婚之后那段短暂的时光里,他们在西湖边的别墅里度过了一段怎样的二人世界,他们的故事就匆匆的结束了……明轩还是去世了。
留下了怀着孩子玉卿。
四个月之后,玉卿抚摸着他们的结婚照,对明轩诉说着近来发生种种。
他只要她用两个月的时间伤心,然后就把精力放在船行和孩子身上。
不难想象玉卿在他去世之后是有多么的悲伤,有多少的眼泪……我对于17集之后的玉卿持一种非常怜悯的态度,倒不是说一个女人失去了丈夫如何如何,而是自明轩死之后,这世上,再无一个心里真正有她的人了。
更不要说会把她捧在心尖上了。
周家的老爷太太估计更看重她所生的孙子,天恩;德容更不必说,一直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
可以说,明轩一走,她在周家也没有了坚实的后盾。
所以,以后的风风雨雨,只有她一个人独自承受;以后的漫漫长夜,只有她一个人默默饮泣了。
“泪痕莫滴牛衣透。
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
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后记文章标题来自歌曲《停不了的爱》 :雷:谁用双手令我温暖 谁以真爱疗我倦彭:谁送给我存在意义 教我依依眷恋雷:能在今天共你相爱 明朝苦痛情也愿彭:求你相信情焰永在 永远都是热暖合:曾苦笑独行苦笑问 人海中有谁真心难得你用爱和一颗真挚心雷:和我去过苦与甘 合:心互印雷:无奈世事令我嗟怨 谁教天意违我愿彭:难以相信缘份已尽 与你相依太短雷:能在今天共你相爱 明朝苦痛情也愿彭:求你相信情焰永在 永远都是热暖合:曾苦笑独行苦笑问 人海中有谁真心难得你用爱和一颗真挚心雷:重暖我破碎的心 来吧共我热吻珍惜短短缘份合:爱若真情如深 纵是分二人心 仍然是近2016年6月25日中午完稿
【西关大少】演员每个都很好,佘诗曼、张智霖、赵雅芝、刘松仁、刘晓彤、吕珊、罗兰、陈键锋、郑嘉颖。。。
但是,总是觉得差那么一丢丢,每个角色都差那么一丢丢,每个激烈冲突的情节也都差那么一丢丢。
如果是巾帼枭雄的戏剧冲突,一定有大快人心的谜底揭开,一定有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坏人恶人。
我最喜欢开头的那场戏,吕珊的粤曲声中,拉开整部剧的帷幕,印象最深的还有佘诗曼和张智霖拍毕业照,两个人没有一点笑容。
我记得拍高中毕业照,我问老禹是笑还是不笑呢,他说你觉得开心你就笑,你觉得不开心就不笑,所以角落的我已经不记得我是笑还是不笑了,高一的那张毕业照,我笑的很开心。
大学照一张像样的学士服照片,还有几个人换一套衣服,呵呵。
那次看妹妹的毕业照,真的太美太有纪念意义了,毕业照人生只此一次。
#我的第62个剧评
喜欢张智霖和佘诗曼的配对
刚知道原来赵雅芝也出演了。汗。依旧是那句阿佘好美好美,大概是看了这部喜欢上她的
这部剧+张智霖+佘诗曼=某程度上是为了弥补《澳门街》的遗憾。整体上故事不错,刘松仁和赵雅芝还是最抢镜的,张智霖和佘诗曼的故事无法超越《澳门街》的经典,但最后还是在一起了,也算是那样了。
越到后面越没劲。
喜欢男女主
夜香妹!
佘诗曼的角色真是讨厌,特别是后半部分。
印象最深是佘诗曼被倒得满身夜香...
又看一遍才发现感情戏怎么这么狗血啊!好无语!女主人设后期彻底崩了吧!
真是纠结这部剧....张智霖~唯一的亮点
建议只看前16,看到后面就想到千谎百计
太过着于痕迹~
换我是天赐我会选林碧琪
后半截???奇奇怪怪,前面的欢喜冤家蛮好的,后面人设真的怪异极了
小时候超喜欢这套剧,张智霖就是少爷的样子啊
前17集还不错。后面是一坨屎吗
小时候看的,当时只觉得佘诗曼很奇怪,一会儿喜欢一会儿不喜欢的。主题曲很好听哇~相爱无梦~
人生的笔画会如何书写?谁知道呢。
小时候记忆里的港剧都是特别精彩,长大回头来看才发现几乎每一部都是逻辑勉强人物单薄格局太小剧情经不起推敲… 不是tvb变差了,是渐渐长大的我们眼界开阔后,tvb那些东西已经满足不了我们了
松哥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