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太阳
Il sol dell'avvenire,L'ombra scura,The Sun of the Future,A Brighter Tomorrow
导演:南尼·莫莱蒂
主演:南尼·莫莱蒂,玛格丽塔·布伊,西尔维奥·奥兰多,巴博拉·伯布洛瓦,马修·阿马立克,瓦伦蒂娜·罗马尼,弗拉维奥·福尔诺,佐尔特·安格尔,耶日·斯图尔,特科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语言:意大利语年份:2023
简介:意大利导演乔瓦尼准备开始拍摄一部政治电影。然而,他的婚姻出现了危机,他的合作制片人濒临破产,电影业也在迅速变化。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在阻挠他的前进!紧张中的乔瓦尼必须重新思考他的工作方式,如果他想要带领他的小世界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详细 >
标记第400,戛纳新片。说是元电影但戏与非戏的界限十分模糊,莫莱蒂的重点不在拍摄本身,而完全是藉由这一过程对导演想在戏外的表达进行重点探讨,既有关于作者性的反思,关于艺术死亡与流媒体魔鬼契约的高明表达,同时这种放纵的创作思路又使我全程看到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小老头,这无疑架空了影片的内里,使其充斥着观点的输出和情绪的表达,而只能靠几首还算不错的音乐支撑起观众的观感。莫莱蒂经由这部影片完成了对其自身作者性反思的自反,这何其讽刺。当然,我想这部影片的分数不高,更多的可能性大抵来自最流行的黄字幕版本那愚蠢的机翻中译,而在翻译态度上,还是白色字体的乱耳飞舞字幕组再次给我带来好感。
时代语境的改变,电影的话语方式终究也是会变化与发展,导演显然是接受变化的一方。导演以一种巧妙的电影与文本的互构,将自身从疑惑不解、自证、自怜到自纳的心境,真挚地呈现了出来,这才是电影人应该有的姿态。导演角色演绎上流露出的可爱风趣,让自怜并未陷入令人讨厌的自恋,反而会让人时不时感叹,真是可爱的老头~
- 不再是金色的梦中能以才华破局的莫莱蒂,不服老但显露疲态。
唠唠叨叨
到了要自我剖析和自己和解,并做最后抗争的年纪,好像写写情书也无妨,只不过希望各位大导早点写情书自省,像查泽雷,把众人的嘲笑留在30多岁。这个时候无论如何欢脱,都有一种让人不太有好感的自恋情绪隔着屏幕往外冒,最后的集邮也好像在标榜,我们在传承,快看,希望,太阳。
重看
今年戛纳主竞赛第二部,质疑当下,拥抱当下,莫莱蒂常规水准之作
唱歌那里意想不到..从车内转到片场合唱。
意式大杂烩电影,充满隐喻与导演的自语。有几幕过于荒凉。导演说话慢我很喜欢,练听力的好材料。
妈呀发现这个导演我之前看过两部他的作品《蜂鸟》和《我的母亲》我都看不进去给了1⭐,这部依然看不进去
影评人当然不会喜欢那么自由的电影。即使莫莱蒂不是勇敢的导演,电影世界的变化还是激起他在《亲爱的日记》30年后又回归饰演导演本体。相同的是自我映射与剖析的横冲直撞,代表着生命中灵性瞬间的歌舞悄然地划过。30年前他选择对影像轻巧操控,30年后当小摩托变成电动单车,小灵通变成智能手机,流媒体开始取代电影院,他选择把影像交还给时间。于是笑着笑着,96分钟过去了,一切都改变了,他似乎什么也没有讲,这是最悲伤的部分。
莫莱蒂挺帅的
资料馆|现阶段对我来说就是警惕一切讲拍摄电影/自我创作的元电影(如果是男导演那么通常都会是其自恋式的所谓“自传”表达),这部也不例外。不过总体还算真诚,元电影的狂欢性质(迷影梗)与孤独气质(过于执拗/偏执的己见)共存,众人在后景欢呼杀青与导演在前景踽踽独行的场面还是挺打动我的,以及结尾意大利众演员串场同样被小小地触动到🥲,原谅你的自恋了嗯。
2.5 无聊但至少有点真诚 老头卖萌的小儿科
有一段还挺好笑的。就是讽刺网飞那段,一直重复190个国家。没想到的是网飞没有接这个项目,反而是被网飞侵占了很大市场的韩国投资人喜欢这个项目。导演在电影中仍然演导演,演一个拍新电影的导演。只不过他表现出来的强势、固执和自恋在现在的环境下更让人不适,特别是最后非要教新导演导戏那段。导演应该是知道别人对他的看法的,只不过他不想改变,于是搞了一个载歌载舞的桥段来自我开心。对这类不想改变的“老顽固”,立场不同的人会持完全不同的看法。老男人还是应该多当daddy,少当别人的爹。
魏书军?味儿真冲啊。
喋喋不休的老白男
虽然在观看的过程中困意总是袭来,但看到结尾每个人大踏步的斗志昂扬的像着光明前进的时候还是湿了眼眶,导演通过剧本前后的走向的修改,其实也映射了他在面对生活命题的心路历程,在面对自我,面对感情,面对职业,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如何从某种悲伤走向充满阳光的地方,不断闪现的少男少女爱情是他内心被封存也是他最渴望的光亮,但人们总是在生命的道路上走着走着的时候会把自己和身边的人给绕进去,那自杀的绝望结局就像是其内心的某种痛苦挣扎,而身边美好事物的消逝的威胁,让他不再沉溺于自我世界,而是去关注身边的所有美好,这部电影原来是一句如此生动的人生哲理。
他导的电影中“两个政治倾向不一致的人不可以接吻”,却无法发现自己和妻子恰恰变成了“政治倾向不一致”的关系,也许他亦感知到了婚姻中的某种危机,却不肯承认,他希望世界跟自己那套古板的创作思路保持一致,并拒绝承认本行业资本运作方式的巨变。妻子必然知道那套执拗的艺术法则所需要的思想高度,但表达方式不同并不会削弱这一点,比如,他拍的电影可以是悲剧的结尾,主角不得善终、为了所谓崇高理想非要献出生命,严肃、令人窒息,内驱力是每一场革命都必然沾上血污;但同样也可以换上喜剧结尾,喜剧给人希望、更有慷慨激昂的盼头。他需要从自身的悲剧性中摆脱出来,让每个人都不至于灰心丧气,正如他对女儿“忘年恋”的态度,他必须明白爱情确切地可以不受年纪、性别、政治倾向束缚地发生,他只有正视变化的常态才可以向自身婚姻的悲剧性作别。
一台属于莫莱蒂本人的大联欢晚会。简直就是我心中夕阳红的标杆,未来我也想成为这么可爱的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