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片的海报,再加上开头的耳语声、小女孩的预言等等都挺像一部不错的sci-fi thriller的.直到凯哥上课那一幕就感觉不对了。。。
凯哥提出的论点首先是决定论和偶然性的矛盾。。。
首先,偶然事件和任何事件同样具备发生条件,也在决定论的范畴之内,因此个人觉得决定论和偶然的矛盾很牵强。
其次,也是这部电影最悬的地方,是等同(或是混淆)了决定 determine 和目的 purpose ,前者说任何事件发生的必然逻辑关系,后者则是人为事件才可能具备的因素,所以当凯哥说到purpose,俺就有了这部电影是关于苍天在上的预感。
好嘛,我不排斥有宗教情结的电影,只要一开始说明白就行了,就算开始没说明白,故事差不多说圆了也行。
………………watching………………结果到结尾也没给出开头的悬疑的答案。。。
除非“他们是被选择的人”这样的也算。。。
之前对Scientology没什么接触,所以没什么感觉。
但这部电影还是让我恶心到了:宗教武器1号:恐惧:相比地狱,这部电影的地球毁灭,以及之前的活活烧死的人等等,应该会带来更直接的恐惧感宗教武器2号:信我者生:跟着我们混,就不用跟着其他SB一起死了。。。。
看了评论,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有着基督教的隐喻,传递出基督教的世界观。
我觉得这有点奇怪:基督教并不像天主教等,或这部电影一样,在这种程度上利用地狱或末世概念恐惧心理;基督教的教义与天主教等,或这部电影中的设定有很大的区别,被神(或外星人或其他什么JB)选中者才得救,而是任何个体通过某种努力的途径都可得救。
在我个人的观念中,这似乎是宗教与邪教最根本的区别,而不是合不合法的区别。
对于剩下那些外星人创造了地球文明之类的Scientology stuff,不知可否,毕竟特效非常不错,相不相信是另外一码事。
但对于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我只想引用凯哥在课堂上说的那句话:Shit just happens.最后,作为一名虔诚的信徒,我要大声告诉大家一个真理:信春哥,得永生
knowing这部片里面其实最特殊几个表现基督教的镜头就是他们拿到的那张纸,还有2个chosen 的小孩带着兔子飞上天.好多
2009年,科幻剧情悬疑惊悚灾难电影《 神秘代码 | Knowing》很久以前看过,最后生命之树的那个镜头一直历历在目。
就是已经忘记了是哪部电影里的了。。
现在又重温一遍的说。
有剧透了哦其实这电影不被很多人接受,是因为其宗教元素,但是这个电影中的很多的宗教隐喻都恰到好处,并不让人觉得生厌,看到最后才发现黑衣人就是天使。。
也有其他影评详细介绍了,我就不谈论了,毕竟我并不是基督教徒。。
剧情开篇非常的精彩,后面有点仓促了,其实完全可以再展开一些的说,想到 其实他们想拍的是宗教电影。。
并不是我想要的科幻片 (捂脸)但是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这个电影的说,最后灾难的镜头也非常赞,还有片中飞机坠落的那个长镜头。。
也是相当震撼啊。。
我是密码的分界线推荐指数:★★★★(8/10分),我个人比较难得喜欢的宗教向电影,推荐下。
看完《knowing》發現豆瓣上眾多解釋都歸一到聖經,而最後被帶走的小孩子則成了亞當和夏娃的象徵。
這不由又讓我想到了那個女人:lilith。
lilith莉莉斯(希伯来语:לִּילִית,Lilith)最早出现于苏美尔神话,亦同时记载于犹太教的拉比文学。
她被指为《旧约》里亚当的第一个妻子,由上帝用泥土所造。
因不满上帝而离开伊甸园。
她也被记载为撒旦的情人、夜之魔女,也是法力高强的女巫,并教导该隐如何利用鲜血产生力量以供己用。
传说与吸血鬼的起源有关。
虽然以上有关莉莉斯的记载未见于《圣经·创世记》,但有学者认为我们仍然可以在创世记部份章节和旧约其他部分看到有关的莉莉斯痕迹。
在喀巴拉(犹太神秘主义)的信仰中,莉莉斯也被作为堕落天使Samael的妻子,被描画成下半身为蛇、和Mahlath、Naamah并称为三大女魔。
容克著《诸世纪的传说》选段“莉莉斯”(1883年)10世纪成书的圣经外典《本司拉的知识》中记载,莉莉斯是亚当的第一个妻子,世界上第一个女人。
莉莉斯的称谓和身份来自苏美尔巴比伦和亚述的女神贝里蒂莉或女恶魔Lilu、Lilitu,在苏美尔语中,Lil指暴风或恶魔,而Lulu指“情欲”。
伽南人将莉莉斯称为巴拉特,而在公元前2000年的泥版上,莉莉斯被称为莉拉可。
在希伯来传说中,亚当不满于和自己的牲口性交,因此上帝创造了莉莉斯作为他的妻子。
与人以外的动物性交在《圣经》正典中被作为罪恶,见《旧约》申命记第27章: “跟动物性交的,要受上帝诅咒。
” 而实际上,与动物性交在古代中东牧民中是很普通的习俗。
亚当要求以男上位对面位(Venus Observa,或称正常位,即男在上女在下,也称为教士体位-missionary position)和莉莉斯行房。
莉莉斯不同意,因为他们都是从土里造出来的、是平等的。
她嘲笑亚当的粗暴和自大,辱骂他,并且说出了上帝隐秘的名字而离开了伊甸园(早期犹太人的[宗教]并非一神教,而是多神教,据说每一个神都有自己秘密的名字,如果得知了这个名字,就能够让神为自己服务。
因此“十戒”中说“不可滥用神的名”。
我们现在常说的“耶和华”-JEHOVAH其实不是上帝真正的名字),产生了瞬间移动的效果,从伊甸园来到红海。
上帝派遣天使去把莉莉斯带回来,上帝对天使说,“如果她愿意回来最好,否则,以后每天就会有她的100个子孙死掉”。
天使告别了神去追莉莉丝。
他们在红海中央找到了她。
他们将神的话告诉她,但是她还是不愿回来。
但Lilith无视神权威的态度震怒,而被神处罚。
另一方面Adam向神诉苦,神决定放弃Lilith、另造 Eve(夏娃)。
于是从亚当的肋骨创造出夏娃代替她。
Lilith不惧怕[天使]的力量,她和野兽、魔鬼们性交。
Lilith在[红海]以每日100个的速度产下恶魔之子。
同时她也不断杀死Adam的后代婴儿。
痛苦的Adam向神祷告,上帝派遣三位天使Snwy、Snsnwy、Smnglf前往红海(红海解译也为地球),以每天100个的速度屠杀Lilith的后代。
Lilith只得与天使立约:天使不再伤害Lilith的后代,而Lilith在Adam的后代与上帝立约之前,也不再杀死婴儿。
具体来说,等男孩出生后第8天行过割礼(circumcision),Lilith便不得再加侵犯。
女孩为20天。
因此后世医学家认为Lilith或为古代人对新生儿猝死综合症(SIDS: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的拟人化。
在三名天使威逼下,Lilith受不了这种折磨而跳红海(地球)而死。
由于Lilith是神创造的,因此她没那么容易死去,她像灵魂般毫无生气在水里漂浮(这段是文学猜想)。
直到一天上帝要天使们臣服圣旨时(Lucifer在天堂本是一个地位蛮高的天使,但是因为上帝忽然要天使们不但要服从它的旨意,也要服从耶稣的旨意而愤愤不平,因而召集了所有的蟙(火字旁)天使来对抗上帝。
),[天使]长Lucifer拒绝服从。
并率领天界三分之一的天使叛变。
经历三天的天使战争因为Lucifer战败最后坠入地狱,lucifer在坠入之前将在红海沉浮的Lilith也拉了下去?
(而在喀巴拉(犹太神秘主义)的信仰中,莉莉斯也被作为堕落天使samel妻子。
没有详细正确记录他们怎么遇上,从犹太教里记载Lilith与samel是夫妻/情人。
)Lilith由于还记恨上帝杀死她的孩子,她常在夜晚杀害人间的小孩,后来还带着与Samael(撒旦)的女儿Lilim一同杀害小孩。
(传说Lilith不是爱撒旦而生下孩子,而是因为她喜欢孩子)中世纪修道士认为Lilith和她的女儿是禁欲主义的大敌,因为她们会在梦中引诱男人,吸取他们的生命力。
但这还不及莉莉丝实际能力的万分之一。
在狩猎魔女盛行的年代,由于她在基督教中堕落女妖的形像,Lilith被女巫们当作保护神。
人们认为是她发明了黑魔法,她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魔法师,因而在众多咒语和魔法纹章中都曾经出现。
Lilith还创建世界的吸血鬼。
莉莉斯居住的“红海”和印度教的破坏女神卡利·玛的“血之海”同源,意味着所有生命孕育自女性的经血,而作为从血海中诞生万物的代价,也要向血海补充鲜血(例如人祭)。
莉莉斯也被古代希伯来人视为大地和农耕部族的太母,而亚当在这些传说中代表侵略者-游牧民族。
她奉为恶魔圣母兼创造神。
远古吸血鬼圣书记载,Lilith不仅参与了建造整个世界的过程,而且手握宇宙中一半的力量---混沌与黑暗,同代表秩序和光明的上帝成两雄鼎立之势。
就象耶和华掌握人类的诞生和灭亡,她以同样的身份出现在吸血鬼的创造和末 世神话里。
当该隐杀死弟弟亚伯时,Lilith作为大地太母接受了该隐的祭品---亚伯流入田野的鲜血,并赐给前者永生不死的躯体和 灵魂,开创了吸血鬼家族显赫一时的历史。
而在遥远的未来,她将会为自己的后裔打开黑伊甸园之门,迎接他们重归神列。
因此很多小 说作家把她写成吸血鬼女王,或代替该隐成为第一个也是最强大的一个吸血鬼。
古代传说中亚伯只是牧民(代表游牧民族),而该隐是司农业和冶金的[神](代表农耕民族,“Cain”即“铁匠”之意),“大地张开口吞了他的血”代表莉莉斯接受了亚伯的血作为供奉。
而莉莉斯的女儿们则被称为“莉莉姆(Lilim)”,中世纪的人们认为莉莉姆是好色的女妖,专门在晚上出现在男性的梦中和他们性交,吸取他们灵魂的精髓(精液),宗教狂们用这来解释梦遗的现象。
[基督教]徒则将莉莉姆们称为“地狱的娼妇”,是和梦魇Incubus(一种梦中精灵)相对应的女妖“Succubus”,宣称她们用得到的男性体液制造新的女妖。
而Succubus也被称为女神Brizo(名字来自brizein-“利用魔法”),Brizo携带有预言之梦-即现在所说的性梦。
为了防备莉莉姆们,禁欲主义的修道士们在睡眠时手握十字架放在自己的性器之上,认为这可以使莉莉姆(或莉莉斯)远离,然而梦遗仍旧会发生(宗教狂的欺骗性可见一斑)。
传说当这些虔诚的基督徒们尴尬地梦遗时,莉莉斯会嘲笑他们。
现今,如果男孩在睡眠中笑,也被认为是得到了莉莉斯的爱抚。
而为了供养血之海,莉莉斯也被描绘成夜间吞食婴儿的魔女。
在喀巴拉的经典《光辉之书》中,莉莉斯被称为诱惑人类和扼杀婴儿的恶魔。
为此,犹太人在婴儿的摇篮外围用白色涂料画上几圈圆圈来保护孩子,也为婴儿挂上护身符-上面写有上帝派遣追回莉莉斯的三位天使的名字,但这并不总有效,因为传说莉莉斯的能力强于天使。
恶魔学中她乃司星期五的女恶魔。
他被形容成不会衰老的美女。
满头乌黑的长发并具有大蛇的尾巴,见到他的男姓没有一个不被迷倒,而Lilith则吸收男人的阳气以长生不老。
也许是这样被形容成古时不老的吸血鬼。
她统治着夜晚和星期五.根据死海文书(死海古文)中记载,Lilith为亚当的第一个妻子,后来背叛了亚当,资料如下第一天,上帝创造了昼夜第二天,上帝创造了天空第三天,上帝创造了陆、海及植物第四天,上帝创造了日月第五天,上帝创造了动物第六天,上帝创造了男人及女人第七天,上帝为他所创造的万物赐福上帝用了七天将混沌的宇宙创造为新的天地并为了一个可以爱的对象创造了人类他为那男子命名为ADAM他为那女子命名为LILITH并命他们看守他的园地——伊甸园LILITH:我的父,为何我与ADAM有所不同?耶和华:因为他是你的配偶LILITH:为何他为男人,而我为女人?而我却又比他柔弱?耶和华:他能以男人的力量保护柔弱你LILITH:我不愿为柔弱,我要拥有力量!超越ADAM!耶和华:孩子!你的能力是被安排的,只要在这园里,你便是柔弱LILITH:我将离开这里,以追求我要的力量!LILITH离开了伊甸园离开了ADAM离开了神的净土——白之月她来到了无垠的地狱——地球她遇上了SATAN为魔王产下了后嗣——LILIN成为了LILINS的母亲当她的生命竭尽时钉在最终教义区便成了背叛神的惩罚ADAM:我的父,为何我配偶不见了?耶何华:明日你醒来时,你将看到她上帝从ADAM的体内取出一根肋骨以泥土塑造为女人的形体让她躺在ADAM身边背离上帝的堕落天使——SATAN回到了神的园地他在伊甸园中找寻生命之树他所种的树一棵被上帝诅咒的树SATAN以炽天使的面貌——蛇出现在那女子面前SATAN:上帝可允许你们吃这园里的果?女子:上帝允许我们吃这园里的任何果实,除了中央树上的果.他不但禁止我们吃,甚至摸.如果不听从,我们将死SATAN:你们不会死!他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如你们吃了那树上的果,眼将开,你们将像上帝一般能辨善恶那女子吃了生命之树上的果也给了她的配偶当他们吃了那果他们的眼就开了他们发现他们赤裸便以无花果树叶遮掩自己耶和华走在园中呼唤着他的子民耶和华:为何将身体藏起来?ADAM:我不敢见你,因为我全身赤裸耶和华:谁人告诉你你是赤裸的?你可吃了那树上的果?此后人类离开了伊甸园离开了他的家他的父那男子为他的配偶命名为EVE他们必须耕作才能有食物必须依靠双手创造堡垒无数的光阴流逝人类遍布于神所造的净土有些天使见了人类美丽的女子便娶她们做为妻子之后地上便出现巨人是天使与人类所生下的上帝见地上一片混浊、邪恶便后悔了创造万物他要用洪水淹没大地他命挪亚建造方舟并带着最初的人类二月十七日天上的水闸开了四十天的雨水让方舟漂流从神的净土——白之月带至无垠的地狱——地球一年后的二月十七日ADAM的后裔与LILITH的后裔——LILIN相遇了身为后者的ADAM子嗣渐渐被LILINS取代LILINS自命为ADAM的后嗣经过无尽的岁月流逝上帝的心渐渐的空虚他后悔让人类离开了天界他要将人类召回天界召回最初的人类召回拥有他所吹入的气息的人类耶何华:我当将我的子民,带回我的国,在那应允之日,我要你们回归到最初的的生命,以最初的形态回到我的坐前应允之日会是玛雅古文明中所预言的末日西元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现在。
你们知道了谁是lilith。
她是亚当的元配。
是撒旦的情人。
是吸血鬼的鼻祖。
是夜魅的魔女。
是淫欲的妖精。
是在被膜拜的“肋骨爱情”之前就背叛的爱情。
是放肆的。
大胆的。
妄为的。
荼糜的。
当夏娃还依偎在亞當的温柔乡情意绵绵时。
殊不知。
那胸膛早已为另一个女人而,腐坏。
尼古拉斯凯奇,欣慰的是他即便开始谢顶,却仍然活跃在影坛上,且一贯着他尼式的铁胆英雄角色。
Knowing里的他,更是将Next,World Trade Center和National Treasure中三个英雄主角的特质集于一身。
失望的是,他能让人叫好的电影却如他的头发,越来越少...从trailer中卖的关子,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部片应该就是部纯粹的灾难片。
但实质是,Knowing是部以灾难和科幻为背景的宗教片。
就特效而言,应该属于巨制之列。
电影运用的色彩和光线的质感都相当考究,但这仅仅停留在拍摄技巧本身。
对于本片的内涵的表达,带有宗教性质的主题却让毫无心理准备的我哑口无言,而上帝创世论空降的过程更是体现出导演和编剧的力不从心。
有人说这片很扯,是的,卖弄数字命理学的把戏,把哲学悖论和科学宗教揉捏在一起,有故作深刻之嫌。
并且2小时内就想把立意提升到很高的境界,对一部面向大众的商业电影而言显然期望值过高了。
而对大多数非基督徒的观众而言,Knowing宣扬的主题是对我们从小接受的宇宙起源论的完全颠覆。
不过,如果仅仅因为不赞同编剧和导演想表述的世界观,而对这部电影嗤之以鼻,并以思路混乱加责,则显得先入为主了。
电影最后看似空降的上帝论,并不是毫无根据的空穴来风,在很多细节上导演对它已经作了铺垫,而整个故事更是由哲学史上一条争论至今的悖论贯穿终始。
但它的失败之处在于,线索引入和情节发展的节奏与最后世界观和宗教信仰的揭示很不协调,造成的突兀感觉之强烈到了让观众难以接受的地步。
一切缘自于尼古拉斯凯奇扮演的MIT天体物理学老师John Koestler在上课时的抛砖引玉。
他让学生探讨对于宇宙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看法,当学生们反问到他自己的立场时,John沉默了半晌,答道"I think...shit happens..."。
他之所以沉默,其一是因为他和父亲之间的矛盾,一个存在已久的涉及科学、宗教和哲学的矛盾。
作为一个信仰非决定论的唯物主义科学家,John一直都相信宇宙的未来并不由现在的状态所决定,而由于机会的存在,导致未来无法被断定。
这就是为何日月食可以用数学方法精确的计算出来,而死难伤亡则无法被准确的预言,因为导致死伤的因素太多太复杂。
但是John的父亲是一个牧师,他所坚持的上帝论是关于决定论的信仰,是对John信仰的一种颠覆,这种的强烈的互不相容也是导致他们父子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
至于John沉默的第二个原因则来自于不久前妻子的罹难,一场无法事前预知的事故,这也是"shit"所指代的内容。
但后来接连发生的灾难事件被那一串串神谕般的数字所准确预言,此时的John一方面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世界观,并渐渐对当初导致父子关系决裂的行为开始产生悔悟之心;另一方面为自己曾经能够却最后没能把妻子从死亡的命运中解救出来而纠结。
他内心的信仰开始慢慢动摇,直至电影最后一幕的发生,彻底颠覆了John的世界观。
在电影结尾处,John电话给自己的父亲,让他们躲到地下,越深越好。
但被父亲拒绝,因为他决定接受命运。
而当John得知自己无法和自己的儿子Caleb一起"超度"到新的轮回中后,他放弃了躲避的念头,而是驱车回家。
在世界被太阳耀斑吞噬的那一刻,和妹妹,母亲,还有自己的父亲拥抱在一起,迎接生命的终结。
其实,我被这一幕感动了,不是因为生死存亡的悲壮,也不是因为爱大过生死的热烈,而是因为这是他们一家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聚。
John推翻了自己坚信的非决定论,在经历了一切后终于找到了信仰的归属,而父与子心中的创伤也在这一刻愈合。
对于一些小细节,非常明显带有基督教意味的比如有John在Lucinda床头柜上发现的圣经,还有贴在墙上的那张上帝救赎的插画。
此外,Caleb在学校里"Time Capsule"的取出仪式上和其他小学生一起唱的那首"This Little Light of Mine"是首福音歌。
在公立小学并且是公共场合高唱对上帝膜拜的赞歌,可见编剧和导演的别有用心了。
如果说那一切符合数字命理事件的发生是环环相扣的,那么John关于自身信仰的改变也算是合情合理、顺势而为。
不过这也直接使得电影最后的升华显得生硬和突兀,相比电影前1个半小时淡墨描绘的宗教色彩,最后半小时导演和编剧们搬出的上帝论简直就是浓妆艳抹,这种感觉不仅仅来自于视觉上的冲击,更来自于逻辑上的跳跃。
四个在电影开始让本片带有灵异和恐怖色彩的神秘"耳语者",最后褪去人身,瞬间化作泰星人般的"天使"(从背后看,似乎还有翅膀的淡影),围绕着那两个被上帝选中的两个孩子,慢慢升腾到光芒万丈的"圣器"当中。
这个极具美感的画面让人不禁想到Matisse的名画The Dance。
最后,在太阳耀斑袭击地球的霎那间,无数"圣器"飞离地球,把人类的"根"重新植入到一个新的地球中去。
那两个孩子,亚当和夏娃,身披素衣,落入伊甸,在麦浪中手牵手奔向生命之树,一个新的生命轮回在旧地球灭亡的同时重新计时。
...导演和编剧结束了他们的福音传教,合上Holy Bible,作揖谢幕。
而仍未跟上步伐的我,眼神瞅着屏幕上的演职员表,思绪却被置于莫名的惊叹与失望的尴尬境地...科学和宗教一直以来就保持着暧昧的对立统一,没有绝对的水火不容,也不存在完全的主次轻重。
选择这个敏感且无定论的话题,就如行走在风头浪尖,若拿捏到位,则被标榜和传颂;反之,势必遭来一方的非议。
Knowing,则属于后者。
12年前朱迪福斯特的一部Contact同样选择了这样的敏感话题,以存在与证明的矛盾统一作为故事的线索,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科学家在信仰上作出让步的心路历程。
作为一个秉持唯物论天文学家,艾莉(朱迪福斯特)相信一切事物的发生都存在合理的解释。
对于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她认为上帝只是人为求心灵慰藉的一种臆想,否认其的真实存在,并且否认上帝在创造了宇宙后抹去一切曾经存在过的证据。
但电影最后,因为她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段找不到证据证明的经历,使得她对自己最初的信仰做出了妥协。
虽然和Contact相比(Contact中引进了一位男性神学家与女主角唱对角),Knowing前部分基督教色彩相对隐晦很多,但对于最后宗教立意的升华,导演点到即止,更多的是留给观众自己去把握,并未花过多的笔墨去重抹,从而使得那些未必相信上帝的观众更容易接受。
从这点来看,Knowing显得相形见绌。
更奇怪的是,电影里作为天体物理学家的男主角,对天体经纬定位本应相当敏感才是,但对最后几位代表经纬度的数字破译却甚至不及台下的观众,使得导演的这种故弄玄虚让人感觉实在是可笑...于是我开始反省,为了这部电影放弃了Scifi台Battlestar Galatica的Series Finale直播,是不是值得。
我不知道...但我确定的是,如果你问我,我还是会给你推荐这部片子。
固然Knowing算不上佳作,但也不是超级烂片,最多是烂尾而已。
以科幻片开头,中间有点悬疑和血腥,然后出现一个说教的人物,最后神奇般地升华了。
这一切耶和华大人都在看着。
也难怪美国是深受基督教影响的国家,每年不拍点这样的片子,基督教徒们也不会答应的。
或许这样的片子,只有基督教徒会甘之如饴从电影本身来说,在成本不高的状况下,能走出这么好的CG特效,着实让中国电影特效师们汗颜。
另外,影片中飞机坠落那段长镜头也相当见功底。
小男孩和小女孩,被天使救赎,他们被引领到伊甸园,漫天飞舞的都是不断向四方传播的种子,远方的山川、河海,新世界就在脚下,两个人手拉手奔向了那棵树……很多人说那是生命之树,要我说那应该是智慧之树,辨别善恶之树,如果是生命之树,两个小孩的这次长途奔袭,最终结果就是得入天堂,可我不认为这个美丽的新世界就是终点,为什么?
因为这有悖于宗教的涵义,而且我们漏掉了点什么。
倒带,我们漏了点什么?
对,就是那一对兔子!
在西方,兔子就意味着新生命的延续,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很久以前就被欧洲的宗教注意到了。
把兔子放在这里,象征复活和永续其实挺贴切,不过这也留下了一个悬念,那就是兔子的多产和滥交。
两个小孩子奔向了那棵树,兔子跑到哪去了?
它们钻进了沉甸甸的麦浪,未来,他们不断繁衍,人也不断繁衍,兔子开始威胁到人类的食物,人开始猎杀,毕竟这个亚当,和这个夏娃,都是混过美国小学的,在美国中学生就开枪扫射了,这对金童玉女可并不怎么纯洁……于是人类地球上的历史,又被复制了……终有一天,那四大天王会穿着累死人的黑色西装,夹着玉米样外观、九玲珑般内胆的宇宙飞船回来,再次筛选两个人,这次他们也许会把两个人放回经过了轮回的地球这个故事……没完没了。
片子还是好片子,值得再看两遍。
关于我们的存在,到底有无意义?
我们是随机产生的还是冥冥中早已注定?
这是我们自存在以来就不断探索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于你我他都有自己的答案,当然,是我们自以为的答案。
而一个让我感到有趣的现象是我们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同时,居然却是越来越发现和认知自己的渺小。
我们推开一扇门之后发现另一道门,再推开一道门,发现还有一道门,我们又推开一道门,发现还有无数的门。
这就是我们的宿命。
我很少将哪一部电影定义为一百分,我本来想给先知这部电影打上这个分数,可是我最终认为这不是一部我们可以打分的电影,它是一部神的电影,只能用这样的言辞来形容。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请一定先去看《圣经》-《新约全书》里的最后一个篇章-《启示录》,如果可以的话,请看完整本《新约全书》后,再来看这部电影。
是凯奇大叔的电影,那就一定要看一下了,尽管尼古拉斯·凯奇近些年的影片除了《战争之王》也是在没有太拿得上台面的作品。
在看《Knowing》的预告片之前,由着这个名字就不由得联想起他去年的影片《Next》了,难道凯奇大叔预知未来还不过瘾,还要继续未卜先知吗?
不过当真看下去,却发现原来是完全不同的类型片。
夹杂惊悚、科幻和宗教的形态于一身,由凯奇这个并不算英雄的父亲试图揭开预言的谜团,尤其是那种对孩子的爱所迸发出的勇气和力量,又让人不得不联想起汤哥的《世界大战》来。
这个世界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是一系列的不可知的化学反应和错误所形成的现在,还是命运所主宰?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沉重了,沉重的用一部影片来讲述实在是要丢掉票房的,所以编剧干脆将答案就交给上帝了吧。
影片带着浓厚的“天启”风格,可能会被某些影迷批评宗教意识形态,但这也是一个有关阐释的问题,对于某些人而言或许希望是上帝的天使之光拯救人类的未来,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不过是高级智慧对低等生命的悲悯,但不管怎样,最后出现的新世界以及远远的那颗树,不都宣示这是人类的另一个伊甸园吗?
相对于整个故事的情节而言,从影片开始就环环相扣、不断深入的解谜过程实在是一种累赘,这些解谜的过程和谜底似乎没有任何关系,没有这个过程结局也是一样在发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命运!
那坠毁的飞机、冲出轨道的地铁只是平添了影片震撼人心的力量,人类在面对灾难的无辜与无助显得那么真实,让我们打心眼里感到寒,要说温暖也只在父子和母女之间的亲情中才能寻觅了。
“你和我,永远在一起”,以及结尾时一家人紧紧的拥抱,都让我们相信无论面临怎样的灾难,因为有着血脉相连的亲情和爱,我们无所畏惧。
因着爱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尽管这种牺牲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并且永远改变不了结局,因为这种爱,无论是上帝抑或其他神明也要为之怜惜吧。
一开始的时候,我不太明白预告片里为什么说Knowing is everything, 在我看来分明Knowing is nothing嘛。
但细细回想,这句话有饱含深意了。
补充两句:1、在《2012世界末日》里男主角和妻子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也说了句类似的话,“Whatever happens, we hosted together”(英文不好,不知道是不是这个)2、预告片里2分4秒时出现太阳被黑影遮住的镜头和音乐,让人不由得想到《4400》 原文请见天涯博弈:http://www.tianya8.net/2009/06/knowing-is-everything.html
自以为洞悉「宇宙秘密」就认定是「救世主」才是人类最荒唐可笑的,主人公与拥有预言能力的女孩的痛苦根源在于知识与能力的反差,而唯有接受这种「无能为力」并且与家人和解,才是对抗世界末日的最强武器,因此本片最后还是回归到了宗教范畴中。
被外星人带走的小孩是幸运或者某种人类的希望,反而他们才是最痛苦的受难者。
宿命的另一种表达,《死神来了》升级版。
尊重先知。
39分钟,凯奇惊讶表情都没对上飞机方向,笑死我了哈哈哈都不知道惊讶什么……哈米吉多顿大战没有展示时刻透露出悲观。
(凯奇表情我爱了)飞机失事的段落,虽然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尼古拉斯·凯奇一个人竟然安然穿越火场,显然表现上有些失实.外星人的出现显然是个败笔,这样一个俗套的设定,连最后地球毁灭的戏码都失去了应有的震慑力.这是一部更像是X档案外传的电影.
哈哈哈,大家都同意女猪是个笨蛋!
结尾真够差的。。。收不住就别把摊子铺的那么大。。。
科学和宗教并不矛盾
宿命片,加点宗教因素,前三十分钟还行,越往后越看不下去,还以为凯奇会逆天呢,还是一命呜呼。
答案总是悲剧,末日不再遥远
宿命的另一种表达,《死神来了》升级版。
为啥不带大人走?坏死了~
this movie is full of crap, what a waste of 2 hours of my life.
啥意思都没还拍这么恐怖!!!!!!!!!!!!!!!!!
豆瓣的评分好低呀,莫非是商业片就不予高分么?关于宇宙随即论和宇宙宿命论的探讨还是很有趣的嘛,不过最后物种的毁灭和再生有些落入俗套了
凯奇现在已经跟麦迪一个水平了
极致无聊!
原来是科幻 最后一秒我发现是意外结局片儿!
先知的女儿也太傻了 但愿2012没这么夸张
好
对cage失望不止一次。不过两个小娃儿不错。
到底是宗教还是科幻?我比较支持前者!
凯奇呀凯奇
凯奇的烂片
一开始整得挺有悬念的,到后来就拍得不知所云。灾难片果然很难拍出有质量的片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