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的我,莫名的伤感!
而且还总想到一句话:爱而不得是常态。
这部电影主角们其实大多都有人品缺陷,作为影视作品大多都是要传递端正的品行,其实这部电影不属于很好的。
但换一个角度来想,其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也不可能不犯一点儿错,所以我又好像能理解女主,也能原谅。
唉,可能有时候命运就是会不公,可能一出生,就会被决定你是主角还是配角。
太多太多的配角都是很努力很好却得不到自己想要。
那么折射到生活中,我也见过身边一些朋友,她们可能很轻松就能获得我所梦寐以求的东西,我羡慕很多他们身上所有的东西,可我又能怎样呢?
有些东西,羡慕也是得不到的,更何况,我更不是很好很棒的配角 !
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十七岁,也没有什么青涩的爱情,十七岁的我倒是有了很大的自我转变。
也许并不相信,高二我选择了“乐观”,在学校尽可能地开心,面对父母经常的吵架,我经常要躲在被窝里害怕,然后还要去上学,上学便开始默默准备离家出走的物资,有一晚爸爸要赶妈妈和弟弟出去,我受不了了,我先走一步,一个人在灯火通明的小镇里毫无目的地走着,走上天桥,我发现我并没有想死,我只是觉得生活很痛苦,想要去镇里唯一一间基督教堂,可是也关门了,最后妈妈说她只是吓唬爸爸?
等我回来后,大家各自回房间睡觉了。
我实在是无法理解,每晚喝酒吵架,我很害怕,但是却又无能为力,那时候我只希望有个家,因为从小没跟爸妈一起生活。
后来,我意识到,如果一个家没有爱的话,有跟没有是一样的。
再后来我意识到,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要自己强大起来,17岁的我挣扎着生活,又何来青涩的爱情,错过便不再,只希望以后能遇到有趣的人,带来这样的感觉。
“没有人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18岁”段柏文与于池子的故事是从小就开始的,他们青梅竹马,或许那些情愫也正是在上学放学骑着单车吵吵闹闹的路上陈飞宇×欧阳娜娜,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女出演这部《秘果》,适配度百分百,作为《左耳》的姐妹篇,故事依旧围绕着青春、校园、不羁、矛盾、多角恋展开,在那个年纪发生的一切事情好像合理又纠葛于池子喜欢段柏文很多人都知道,而段柏文喜欢小耳朵老师却非人尽皆知于池子与斯嘉丽的姐妹裂痕,斯嘉丽与段柏文的暗藏秘密每个人都有在心头上一把锁,而当秘密被启封,我们终究还是我们吗当段柏文尝到于池子不在身边的那种滋味时,他才渐渐明白原来他的喜欢也并不是自己心里所想的那般可是有些东西不是想要弥补的时候还在的青春到底是什么呢?
所有秘密的结果,无非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
希望年少时的喜欢都能被人所偏爱!
来看看饶老师的大作改编,没有《左耳》狗血的渣男渣女的青春故事,也对,谁的青春没犯点错,耍点小心机呢?
可能饶雪漫彼时写作时的观念就是如此,无奈此时看片的我已不再年轻,可能更喜欢洒脱点的,比如女二和男主对视手撑围栏的动作很帅气(不过片中太妹气质重了一点),无奈没有女一好看,话说欧阳娜娜有刘海好看多了,就是鼻子长得宽了一点。。
唉。
因为觉得男女主杂志写真很有CP感才来的,没想到完全没演出我想要的感觉,还扯什么女老师,女二男二一堆感情线,就是没有男女主甜一点的戏份,真是大失所望,演技什么的还要求啥,就是演自己呗?
还能怎样?
(其实欧阳娜娜发火那段我还惊讶,呦呵,演技有进步?
这角色也蛮刚的嘛,后面如果没有推锅男二而是当面洒脱地说是我告密的,又如何什么什么的,更直接点来些我喜欢你什么什么的那这角色简直完美了),陈飞宇没小时候好看,算是长残了,也没他老妈年轻时好看,他爸基因拖了后腿,不过他和欧阳娜娜应该是家庭里遗传的最好的了吧,看看他哥真是同情3秒,尽挑缺点长了。。
还有她姐和妹,也没她好看,至于家世背景什么的,养的感觉就是被保护的很好以至于有点憨傻的气质,或者说被宠爱的吧,果然父母可能也会偏爱长得好看的那个孩子,当性别相同时。
拍摄地大理很美可以给5星了,剧情就3星鼓励一下好了。
最后附上吸引我来看电影的照片。
都是我很喜欢的几张,觉得比欧阳娜娜和刘昊然更甜哈哈哈
十七岁的段柏文,自幼丧母,而且与继母有很大矛盾。
在天中,他遇见了“小耳朵”,并爱上了这个“年轻、漂亮”的老师,这是他的最大秘密。
但他不知道,他的发小于池子喜欢他——这也是于池子的秘密。
高二那年,于池子发现自己的朋友斯嘉丽居然和段柏文有着不一般的关系,而且她也发现了斯嘉丽的秘密。
于是,于池子精心设计了报复斯嘉丽的计划,然而事情的真相,又让她始料未及。
演技剧情什么都就不说了,就说说人设角色。
我真是快被这群神经病气死了。
别用青春年少无知张狂来洗白,颜值高也掩盖不了角色人品上的硬伤。
这毁三观的人设和剧情被追捧,对现实中青少年的价值观会造成多大的不良影响真是细思极恐。
下面一一来看。
1.女主于池子。
从一开始就觉得男主帮她都是理所当然的,成天嚷嚷“不帮我你就死定了”!
but后面被怼到家里撕逼的时候,冲男主大喊“我买铅笔本子汉堡可乐都有你一份,求你别和我抢我妈!
” WHAT??? 不是你妈叫男主天天来家吃饭的吗?
不来了还问要人家怎么回事?
不是你自己每天上赶着给男主送早饭的吗?
人家哪里抢你妈了?
你给人家买的吃的用的是自愿的又不是男主逼你的,合着你这平时送东西都是为了让人家拿你手软? 你嫌自己妈管别人家管的太多,你可以私下和谈内部解决家庭矛盾,然而你竟然当着男主和他爸的面把自己妈妈的隐私翻出来砸地上还拿脚踩,教养呢?
对男主有爱慕和占有欲,平时也没少让人家帮忙,摊上麻烦了(何况本来你家就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开始骂人家全家是拖油瓶,说自己家倒霉被连累,就问你双标不双标?
OK,被人家追到家里欺负还有生命危险,情绪波动大太一时冲昏了头脑,口不择言控制不住自己,可以理解。
那我们来看看女主平时正常状态下都干了些啥。
一、平时爱好在网上和人组队撕B,结果和队友横刀撕出感情来了,自己不想面基可以拒绝,但女主的做法是不经男主同意就把男主的名字报上去欺骗横刀。
这幸好横刀是个好人你也没惹啥大事,如果是在网上当喷子被人揪出来要来揍你,那你这不自己瞎作还陷害无辜吗?
事后也没和男主道歉,反正男主当然选择原谅。
二、在网上偷窥李珥和斯嘉丽空间,还把老师的隐私作为挑逗男主的资本,跟踪老师和男主,“捉奸”男主和女二。
好吧类似的事年轻人几乎都干过,没有伤害到别人自己知道知道满足一下八卦的心也就行了,可你特意背着相机去酒吧是想干什么呢?
一看见女二就想马上拍下来,就想搞臭人家才带相机去酒吧的吧?
看见男主女二拥抱了以后,发照片把他们举报给学校,理由是:行为不检,混迹酒吧。
你举报早恋还可以理解,你自己不也深夜去酒吧了吗?
这么遵守校规咋不把自己也写上呢!
而且不是交给班主任而是直接发到学校邮箱里,为了自己的报复快感完全不替发小和女同学的前程考虑,人家段柏文勤工俭学还要准备作文比赛容易吗,因为一个误会,男主参赛资格取消了,女二犯病退学了,女主还在问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
人家俩就算真谈恋爱了怎么了,你和男主又没正式在一起,公平竞争怎么不行?好像他俩都对不起你一样。
你喜欢段柏文平时你俩有那么多独处的机会你怎么不表白,都是单身人家还不能交别的异性朋友了。
三、从横刀角度看完全是绿茶b本茶了。
先用假名骗人家,在食堂被段柏文挑破后不仅没有道歉还冲横刀大吼大叫把人家撵走,你害羞你恼羞成怒你怎么不自己捂脸逃走呢,考虑过别人的面子和感受吗?
空窗期把横刀叫出来陪自己,收了人家礼物又否认是在约会,让人家不要多想。
那么在花蕾剧院,你先让人家在台上喊你名字对你表白,又让人家亲你,你TM在干什么呢?!
对人家没有意思就不要给人家希望引诱人家啊,为了气男主,让自己不喜欢的人亲自己也没关系,最后还是横刀主动停下的。
三观震碎!
这既不尊重他人,也不爱惜自己。
约会表白亲吻,下一步你打算干啥呢?
要不是横刀是个有分寸的好男孩,你可能都要怀孕堕胎辍学自杀了,难道你追求的就是无疼痛不青春? 呵呵更无下限的事情还在后面!
之前横刀为她做了那么多,没有感恩没有珍惜没有愧疚,偷拍照片被男主发现后反而撒谎把锅甩给横刀!
男主当时就放话了要收拾他了,你稍微有点良心你也好歹让横刀先躲一躲别演了或者下台后绕道走吧,她居然在开演前找横刀想让人家帮她背上偷拍照片的锅!
看到横刀心心念念的演出被毁了还挨打,气的我真想打爆女主的狗头!
四、最后女主所有的道歉都是对着湖喊的,当事人全都没有收到,但是女主自己心里解脱了好受了成长了,好开心觉得自己好棒棒,和男主一起岁月静好。
大概横刀和斯嘉丽上辈子欠他们的吧这辈子才这么倒霉遇上这两朵大奇葩。
2.男主段柏文。
喜欢自己的老师,引起老师注意的方式是在作文本上画漫画说老师出的题目太无聊,以及跟踪老师然后自以为是的当面脑补并BB老师和闺蜜抢男人友情破碎,小兄弟,即使你是17岁的男主,你这种行为依然是妄想+跟踪狂+职场骚扰,拜托你有点数OK?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埋怨老师男票没照顾好老师,穿着人家衣服,偷拿了人家的打火机(在别人不知道未允许的情况下私自拿走别人财物这就是偷东西不要辩解!
),还让人家别在厕所抽烟,请问你算老几啊管这么宽!
李珥不愿意张漾能有那么多东西放她家吗?
就想问一句你这么暖男又正义,人家替你爹酒驾赔的钱你还了没?
吃完老师男朋友的醋又去吃横刀的醋,还踹门发脾气,小伙子这是学校不是你家哎,破坏公共财物你讲点基本素质好伐,再说你之前先不理女主一心追老师的,而且女主也不是你女朋友你发个鬼脾气?
想起来就撩一撩,生气了就推一边,只许你去招惹李珥和斯嘉丽,不许女主交往横刀,双标渣男鉴定完毕。
无脑又自私。
看到酒吧照片不问清楚是谁拍的,直接问你是不是把相机借给别人了?
女主是第一嫌疑人啊就直接把她跳过了!
在完全没有石锤的情况下就下定决心要找横刀算账,你好歹忍到演出结束私下解决行不行,非要演一半冲到台上 对质都没有就直接打人,简直就是校园暴力霸凌同学!
而且因为你整个剧团同学的心血和观众的心情都被毁了,节目黄了布景坏了,人家不仅承受身心损失还要承担经济损失,都是被你搞的你赔了吗?
三观歪到爪哇国去了。
不喜欢斯嘉丽还不避嫌不干脆拒绝,明知道她对自己有意思,还在她孤单失落时上去安慰她,拥抱也不推开;知道是女主举报的他和女二以后,不仅不生气 还一副了然于胸 云淡风气的死样,说我打横刀不是为了照片(潜台词因为他喜欢你我吃他的醋),真想把他推湖里淹死!
对于这种不自爱满口谎言还一再二再而三的陷害别人的女生,不远离还选择原谅,还很有发展感情的趋势,只能说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吧,希望你们俩永远别分开 别再去祸害别人。
3.斯嘉丽。
每个青春故事里都一定要有一个叛逆的、敢爱敢恨的、喜欢“清纯”女主和“好学生”男主的坏女孩,戏份太少看不出啥来,也没怎么作妖。
我觉得她不正常是因为她说于池子是天中唯一单纯天真傻傻的女孩...只能说有时间去看看眼科吧,挑的这俩朋友都什么玩意儿,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4.横刀,王大柱同学。
现实中如此单纯憨厚的人真想不到你为啥喜欢在网上和于池子组队撕B。
你最大的错就是爱的盲目,失去了自我判断和自尊,没有及时止损。
真不知道你喜欢于池子什么。
她拿假身份骗你,谎言被戳穿后还打掉你的手吼你走开,你就应该看清她的真面目离她远远的。
结果你还更喜欢她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让你干嘛你就干嘛,你是看不出她和段柏文有一腿还是看不出她只是在利用你的感情?还是你都明白但是心甘情愿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虽然我很同情你当了备胎背锅侠还挨打,但也只能说是你识人不清,自作自受。
5.李珥。
她这个角色在《左耳》里就不太正常。
本片中学生故意捣乱她不教育,反而给自己随便写的特权;把淋湿的男同学(他不是小孩子了好吗)带回家,紧挨着同学坐下还让人家对着你的左耳说话,“我的左耳听不见,不信你可以试试”,你说这句话目的何在啊?
你左耳是真听不见还是装听不见能试出来个毛啊,你听见了装听不见人家能看出来吗?
不知道你心里到底想听人家说什么东西;想请假就请假,想辞职就辞职,你带的是高二的学生耶,好歹交接好工作再走吧?
真是洒脱又自我,怪不得办公室都没人送你。
6.孙萍,于池子的妈。
看了你就知道为啥女主那个德行了,有其母必有其女啊!
自己年轻的时候耍手段和闺蜜抢男人嫁给女主爹,闺蜜死了你又天天上赶子去照顾人家老公儿子,不怕你闺蜜被你气活了吗。
段老爹没新娶老婆吗?
你知道段老爹的下落你告诉人家新老婆一声不行吗?
段老爹酒驾不省人事你只给未成年儿子打电话,你当他老婆是死的吗?
还扶回自己家,段老爹自己没家吗?
而且看他老婆伤心到要去女主家闹和最后留下自己全部积蓄自己走了,并不是对他爹没感情啊!
老公不争气,欠债跑路不回家,一有事就还别的女人,儿子不回家天天去别人家吃饭还对自己冷言冷语没大没小,把全家都给一个女人担着,要我我也不想管你们了。
所以说孙萍家被砸真是活该。
而且,男主女主都17岁了,还让他们单独在屋里关着门,这不是想歪不想歪的问题,这是性教育和自我保护的问题好吗?
爸爸去哪儿夏克立怎么教育夏天和诺一的?
老夏还是思想开放的外国人呢,人家俩还只是孩子还录着节目那么多人在场呢,“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可以单独在一起把门关上,你们结婚以后可以”。
7.男主的爹,无力吐槽了。
看他儿子也差不多知道他是什么人了。
欠债就自己跑路,丢下老婆儿子不回家成天借酒消愁,有困难不找自己老婆给别的女人打电话,还违法酒驾。
新老婆留下钱走了他浪子回头了,也回家陪儿子了也振作了,真是醉了。
总之这部片子打着青春美好的旗号,给青少年做出了诸多错误的示范:普通的男孩子喜欢我我就可以随意利用他的喜欢,做错了事也不用当面道歉,反正我喜欢的人也喜欢我就够了。
对人不用有礼貌,想吼就吼,想查隐私就查,想跟踪就跟踪,想试探就试探。
我这么做可以,别人这么做不行,我喜欢的男生,谁也喜欢他谁就等着被我报复吧,人与人之间不用遵守界限,大家关系好就可以什么事情都掺和在一起。
作为演员,不仅要有演技,还要有挑剧本的眼光。
你接了这个角色,就代表你认同了这个人的价值观,或者说你展示在镜头前的就是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不要只负责美美美,别人指责了就拿人设说事。
观众对剧本对价值观和深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希望演员和导演们也是。
20岁半 考试熬夜我对演技没有那么敏感 虽然有那么几个地方觉得主演有点出戏 但是在看这部片的时候我没有把注意点放在演技上 而是想去尽力理解编剧导演的通过这部剧想表达的东西 单就这部剧 不和其他剧做比较 我打6分 刚刚及格 因为我无法情不自禁的代入我自己 总是需要尝试地代入 但是当我通过努力代入之后 我还是有点悟到了一点感觉 但仅仅是在旁白的时候 旁白比演的有力 也许是因为编剧台词功底稍好一点吧 这才让我想到了几年前的我的那点小秘密小情感小惋惜 也就到此为止了 主旨没有特别深刻全篇内容对我而言最深刻的是男一关于写作的片段 结合了我的和我周围人的实际 发现 写作 最大的情感来源和素材 并不在于你积累的多少写作片段 背诵了多少华丽词藻 而是在于你写作之前的生活经历 也不是说有经历就能写出好的文章 经历和阅历是一篇打动人的文章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除此之外 还需要有大量的阅读 在阅读中做到长时间的慢思考 才能在写作时轻而易举地转换成快思考 才能文思泉涌 如果从情感上来说 长期低沉情绪的爆发 是最能感动人的 这又和经历有关了 就像古人的诗词 总是在失意时爆发的更多 这里讲个我的故事 高几的时候 有一篇作文题目 具体写的啥也记不清了 但是我依然记得 我边写 泪水就止不住地掉 那次是我写作最快的一次 老师在班上也念了那篇文章 唯一的毛病就是 作文感情太充沛 导致内容有点虚 飘起来了 也许是我从小不爱阅读的后果吧 因为我没有一个合适和足够多的载体 去承载然后传递感情第一次写影评 也不能说影评吧 我就是想没次看完一部电影之后 能有所输出 表达表达自己的心里真实想法 锻炼锻炼逻辑 不能看完蒙头睡去 如果能对过去和将来的生活还能有所总结和思考 那再好不过了我知道我水平还很低 所以从现在就要改变不改变 就不会有改变 记录一下现在这么low的样子 买上要考试了 不要浪费每一分钟了
没错,这个标题就是为了男二泄愤写的。
男主,渣,说什么是:不要把拥有的一切看做理所当然而回过头来喜欢女主,不过是因为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而已。
女三,斯嘉丽(翻版的吧啦吧,难道饶雪漫女士印象里的青少年只有这几种吗)每一句台词都像是照搬言情小说作者不知道在哪本书上抄写的读书笔记,自以为很酷,活的很洒脱,珍惜当下好好活着难道是在酒吧里乱混浪费光阴在学校里谈情说爱打打闹闹反正怎么样就是不学习,这样就是对自己负责?!
女二嗯…(一个星期教一篇作文让我想到fsqdclly)女主,wc了真是,前半部分我都还能理解。
但是!
后来是什么鬼啊!
喜欢男主,但是男主不理就拿男横刀挡牌还甚至想把举报段斯二人在酒吧的事让横刀背锅就因为知道横刀喜欢她另一方面不想破坏自己在男一心里的形象???(后来怎么结局的我是看不下去了)看三人被压在背景板下女一关切的问男一有没有事的时候横刀心里疼死了吧,心疼横刀。
求求你们不要拍这种带坏青少年的电影了!
他们已经很惨很惨了,天天被作业补习压着,新闻里又爆出那么多关于学校里发生的不好的新闻,打开电视还都是脑残偶像剧,三观还没形成就被破坏,你们不要再打着爱护青少年让世界充满爱的鬼话去祸害他们了!!!
每个人在青春期都会有一些反叛的想法,有的人做了,就变成坏学生了,有的人只是想想,还是好孩子,但是你们把坏学生的反叛行为披上一身自由洒脱的闪光外套不是误导吗!!!
cnm哦!!!
青春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但是你们不要一直告诉他们就只是情窦初开谈恋爱就没别的了好吗!!!
再有这样的片真的是想举报了!!!
【最近电脑坏了,手机打字,排版不佳请见谅。
】 本不想为这种电影写东西,奈何影评排第一篇的不是水军胜似水军,还提到了热评中对星二代的仇恨,这就关我事了!
首先,这部电影,虽然拍的青涩淡雅,但她的内核绝对是狗血的,超出一般人青春经历的。
所以如果有人说“总算有一部青春电影的青春是我经历过的了”,那么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这人的青春真的跌宕起伏、狗血至极,但这概率应该比中彩票还低;第二种,这人只看到了电影的表面的青涩和稚嫩,不要说电影内核,甚至连剧情、人物都懒得理一理。
因为绝大多数人的青春不会像男主一样经历两位母亲外加一位不是母亲却比母亲还对自己好的长辈,也不会遇到一位随便就带着男学生换衣服还腿挨腿坐在自己身旁的女老师,更不会像女主一样爱上一个夺了自己母爱的陌生人!
其次再说说题材,青春电影这个题材已经烂了,这应该是众所周知的,就像某人所说,豆瓣看到青春电影基本就不会过6分,尤其是大陆的。
但这其中的原因绝对不是豆瓣的评分机制,更不是大家不再理智的对待青春电影,这恰恰是资本和电影创作者自己作的,他们急功近利枉顾创作规律能怪豆瓣er吗?
他们一次次消费大家对IP、对明星、对青春题材甚至对中国电影的期待能怪观众吗?
他们一次次把观众当傻子,不尊重电影,能怪观众抛弃他们吗?
他们选人唯亲,仗着资本和权利,想捧谁捧谁,能怪观众……七月与安生拍好了不就逆势上扬了吗?
豆瓣er只是因为迷影走在了普罗大众的前面而已,打低分已经是对烂片最大的宽容!
再说演员,男主这颜值比不了吴亦凡,面瘫倒是和吴亦凡旗鼓相当了!
而且这绝对不是青涩,而是毫无演技好吗!
青涩是自然流露的拘谨,是懵懂无知的冲动,是低头不胜凉风的娇羞,是抓耳挠发的无所适从……但绝对不是只知道耍帅摆pose的油腻,我看男主油腻的都“滋滋”冒烟,就差来一瓶啤酒畅饮开怀了,简直和黄教主一脉相承。
说到黄教主,竟然还有人举黄教主来为鹿小葵洗白的,兄台,我服【抱拳】!
你的确不是水军,水军这样绝对领不到工资。
是,黄教主是演过几部不错的电影,比如风声,比如中国合伙人,可你得看他演了多少烂片啊!
远的不说,就最近的作品轨迹,不二神探-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玛德二号-神奇-私人订制-激浪青春-白发魔女-暴疯语-撒娇女人最好命-太平轮-锦绣缘-何以笙箫默-横冲直撞好莱坞-新娘大作战-大唐玄奘-封神传奇-王牌对王牌-上古情歌-……外加一堆综艺节目。
我就想问一句,黄教主,你丫自从中国合伙人之后的四年里,演过一部好电影吗?
再说回欧阳娜娜,相信我,你们尽管惯着他们!
你种下一个欧阳娜娜,收获不了一堆欧阳娜娜,但你们若种下一个鹿小葵,绝对能收获一堆鹿小葵,这不,这部电影又贡献了一个,接下来还会一个接着一个,还有和成龙大哥搭档的鹿小葵惊喜大礼包!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或许有人会说在这部电影里鹿小葵是有进步的,可是各位,这尴尬的台词功底,这本色出演还如此拙劣的演技,你觉得有进步,完全是人家大导演陈凯歌的功劳啊!
要没陈导,能有男主吗?
要没陈导,男主能是一个第一次演戏的人吗?
要不是男主第一次演戏,能衬托的鹿小葵演技有进步吗?
或许有人说我仇富,仇视星二代,仇视这固化的阶级,仇视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天地良心,经济规律我还是懂一点的,不可避免嘛。
我比谁都希望这些富二代、星二代、官二代的人生理想只不过是当个偶像明星,我能看就看,看不了,至少在明面上,我避着走就是了,至少没在暗地里杀人放火,没犯罪,没祸害人,祸害国家,祸害更多人不是?
毕竟,从概率上来讲,好多二代还挺优秀的不是?
可他们也不能把社会当他们的妈啊!
拿着最好的资源给你成长和不断试错,我们真没这责任!
女的演技差成这样,还能一部接着一部,还都是女一女二的,男的一上来什么都没演过就是IP【虽然是过时IP,可也是个大IP】男一,女二也来头不小,不好意思,看不下去,在用实力证明自己之前请低调一点!
否则不要怪我尖酸刻薄,更不要说我们霸凌,毕竟,这是你自己急着走进这个名利场的!
看了一下有人从微博转载的欧阳娜娜的文章,很青涩,很17岁,文笔虽差,感情倒也真挚,最重要的是毫无纰漏!
但规避了很多东西,大家都嘲讽、批评可不仅仅是因为你演技差,等你的资源和你的演技匹配的时候,再来发这种文比较合适,我私人建议欧阳娜娜,真要闯荡娱乐圈,不如先做两年练习生,毕竟你不愁出道!
最后,看完了,对我这种不求赏,不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的清流是不是应该赞一下再走!
很少看国产电影。
但是这部电影却有较多共鸣,也许我身边的故事都这么糟糕吧。
先说槽点 1溺水故事表现不够真实。
女主找到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想在男主面前假装腿抽筋溺水。
男主一边看书一边心知肚明女主要干什么。
居然不是先嘲讽或者欣赏对方演技而是很谄媚的直接跳下去。
(太脱离现实) 现实中,经常去水边玩耍的青梅竹马彼此水性知根知底。
男主的想法是,今天这货不脱衣裤鞋袜就泡水,与平常不同(平常玩水肯定脱衣的,不然回家会被骂)脑子又抽什么风,其实男是喜欢对方并愿意配合对方的,但是必先嘲笑她再镇定的入水。
之后的剧情。
在女主家里是兄妹,在校内是同桌,男主为了不引来流言蜚语也很真实。
爱慕年轻女老师,真实。
男主和斯嘉丽过招,真实。
男友跟老师吵架,没有拿花道歉,只是在车里坐等,女老师更生气要去淋雨去作。
跟踪心爱的女士,真实,下雨上去搭话,钦佩(有指导意义)。
不该遇到就就偏遇到,真实。
妈会偏单家庭缺失的男主,真实,引起女主不适,真实。
女儿能翻出老妈封藏的秘密?
有待商榷。
上天眷顾男女的话,彼此有一次偶遇机会,真实。
可爱但有点犹豫的女生快要结婚前向周围还过得去的男性示好,真实。
经历冲突,等时间让心情平复,男主有了成长,学会主动洗碗,男主在BGM里帮女主擦完脸上水渍,双方没有亲在一起!!??
(过于真实。
没有指导意义) 由于读了太多圣贤书,男学生2号不甘心自己只是被利用,自尊大过喜欢就没有亲过去。
男主为何要去台上闹,而不私下找男学生2,离谱。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比较闷一些,主要是人物的情感转变略显突兀,意识流类。运镜很美,环境契合了整片的基调
第四部,没让我冲起来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不是我的菜,太闷了……中间忍不住合上了眼醒过来还是风景定格orz
每一次摇移和zoom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落点,未免太功利。
北影节 保利天安门风光不算优美,女主不算惊艳,节奏不算紧张很舒缓的一部行走电影,表意引而不发,再拍出两个小时也很容易。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视听语言很棒,但总觉得没能和故事形成特别有机的互动(虽然故事本来就比较弱)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3.5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