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不记得在哪里看到一个说法,说动物在童年的时期以游戏来认识世界并且调整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比如猫会通过扑食的游戏来学习日后在捕猎中需要用到的技能,而人类的幼儿的游戏也具有类似的功能,比如过家家中对家庭关系的模拟。
但随着人类想象力的突破以及文明的发展,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游戏早已突破了原有的可能。
相反得,这些游戏提供了一种区别于现实生活的体验,过于沉浸在这种游戏体验中或者将这种认知代入到现实生活中,会被认为“中二”。
在普遍的视角下,这个词是带有贬义的,被认为幼稚、自身定位不明晰而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这部番从一帮曾经或正处于中二状态的少年来入手,引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一些人在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时拒绝妥协,继续留恋于幻想的这个世界呢?
有点惭愧的是我只看了第一季(并不打算看第二季了),本季中对六花同学的身世进行了挖掘,于是我们得知,六花的中二行为发生是为了逃避亲人离世的巨大伤痛,并试图通过模拟男主勇太的行为来获得自信。
童年以及青春期是一个近现代才出现的概念,在过去的大部分家庭中,儿童过早得就要开始从事生产工作,在青春发育后就可以承担生育的义务。
因而,即便现代的我们都普遍存在有童年的概念,但对于其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获得帮助的方式,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依然不太受到关注。
这也是我在现在这个年龄被日本番剧频频感动的原因,因为这些作品愿意花很大力气,去对一些细小到我平常感到“矫情”进行解释。
比如寒假时我在b站通过解说补足了火影“疾风传”的剧情,火影在我印象中才从一个单纯的奇幻打斗番转变成了一个以“羁绊”为核心的伦理番,也让我反思并惭愧于自己这么多年来,对许多“羁绊”即真实具体的个人的漠视。
而“青春猪头”剧中也是依次用一个个都市传奇来指代青春期的那些困惑,如被漠视、欺凌、被比较、暗恋、患病。
因而,这些作品带来的意义之一,在于承认问题存在,并给予个体支持,比起我仅有耳闻的一些国产动漫宣扬的又空又大的概念,要进步一些。
如果说作品中有我什么不太满意或不理解的地方,便是,中二应该是一种排他的沉浸,毕竟每个人的幻想都独一无二。
作品中各个中二同好竟然有着近乎一致的世界观,这是有些不可思议的,因为这要求着同好们有着相当的共情能力。
(当然从作品的剧情展开来看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有人已经脱离中二期而有人是被前人带入坑的而有人只是为了午睡或撩妹)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也会联想到自己中二气息十足的初三和高一时光,周围的伙伴也或真心或假意得配合我。
有时这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忽然提起那段时间我的一些口头禅还会让我面红耳赤,似乎已经离开那时的我很远了,但回想那些状态的来去,除了环境的因素,几本书或电影的作用也不可忽略,我无法想象缺少这些后我的人生会怎样。
这也是我希望这样的作品能越多越好的原因。
今年的十月新番播出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今年的十月番怎么这么中二啊!
中二大户虚渊玄的《心理测量者》还算好点,长年老梗中二病的上条明峰的《法外制裁者》也有槽点可还不及请了一堆轻小说作家写脚本的中二设定大集合的《K》,还有网游爱好者的欢乐向槽番《伊克西翁传说》、万年卖座的寄宿生宅男与姑娘们的老梗《樱花庄的宠物女孩》、中学生和机器人绑定就能成为卖点的《机器人笔记》……十月番有中二病元素的片也太多了!
而这些片的作者和爱好者们才不会承认自己做的喜欢的东西很中二呢!
然而,十月新番里也有个光明正大地把中二病当卖点的动画,甚至不仅仅以中二病为卖点,更是以调侃中二病为内容——那就是《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无论男主还是女主甚至女配,统统都是中二病患者,只不过有前中二病患者和现中二病患者的区别而已……既然制作方和原作者都堂堂正正地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就是讲中二病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也毫不客气地中二起来吧!
【什么是中二病?
】既然要讨论“中二病”的话题,那我们必须先普及起中二病的相关知识。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中二病源自日本,无论词汇本身还是形容的行为,所以虽然很多中二症状有普及性,在世界各国的适龄青少年中都能见到,但实际上怎样的中二才是中二,日本人还是最有发言权的。
所以以下的各种情况的发生环境默认是在这个词汇的语源日本,请大家不用随意代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免误伤^^b那么,中二病——对在初中二年级左右的少年少女常会有的自我意识过剩而产生的言行的揶揄性的俗语——这是wiki上最基础的定义。
在《OTAKU用语基础知识》一书中,概括出了以下六点基础症例:•开始听英文歌曲。
•虽然不是很喜欢但开始喝咖啡。
•对于大卖的热门演唱组合发表“在他们红之前我就知道他们了”的言论。
•对母亲发怒“尊重我的个人隐私啊!
”。
•觉得自己“只要去做就一定做得到”。
•谈及社会和历史就会说“美国真是肮脏!
”。
在此基础之上,中二病又能被分为三个大类型,轻小说作家塞神雹夜在《中二病取扱説明書》中做了如下归纳:DQN系:对于各种反社会的行动觉得很帅气,但只是打打嘴炮不会真的成为不良少年。
(DQN是“反社会者”的日文网络略称)。
亚文化系:不跟随主流,就是喜欢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其实并不是因为喜欢亚文化的东西而中二,而是觉得“和别人不一样的自己”很帅气而中二。
邪气眼系:憧憬超能力,觉得自己是被选中的人什么的有着隐藏的力量什么的,还会给妄想中的自己创作出角色故事,觉得这样的自己很帅气。
——总而言之,就是如同定义里的总结,中二病患者就是那些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陷入自我幻想中的自我意识过剩的少年少女。
按照自我意识过剩的程度来区别的话,DQN系相当于对现实愤愤不平时有抱怨的小愤青,还只是轻量级,亚文化系则是有意识地要让自己显现得跟别人不一样,算是中级,那么邪气眼系则是重度自我意识过剩都达到妄想症程度的中二病了。
而这部动画的中二病主角们,都是邪气眼系的中二病患者。
【暗黑烈焰使与邪王真眼与其他中二病患者】中二病虽然是叫中二病,但实际上发病时间不一,并非一定是在初中二年级时候发作,也有大龄中二这种物种的存在。
不过作为男主角,还是挺正常地在初中阶段犯病了。
富坚勇太,曾经是个喜欢买各种刀剑枪械、穿一身黑还给自己缠上绷带、号称自己是“Dark flame master”,甚至还给自己创作了绝招台词、用意义不明的帅气英文单词当邮箱地址,中二结果就是导致暗黑烈焰使整个初中阶段都几乎没有朋友,大家都跟看白痴一样看他。
在经历了这样的现实抽脸体验之后,勇太也终于从中二病毕业,痛定思痛要抛弃那一段让人羞耻的黑历史,特地考到了离家很远没有认识的人的高中,打算重新过起正常人的人生,彻底跟中二病说再见。
但是——!
正如前面所说,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中二病患者很快就会痊愈迈向正常的人生,可还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要么发病时间晚要么生病时间长——小鸟游六花就是这样的患者。
富坚勇太好不容易来到新学校准备展开新生活,没想到自己家楼上就住着一个活生生的中二病少女,而且还跟自己是同班同学啊!
更要命的是,作为回忆偶尔开启一下的中二病模式还好死不死地被现役中二病看到以为找到了同伴啊!
于是小鸟游六花——邪王真眼的持有者,戴着眼罩和绷带拿着伞当武器的看得见暗之眷族的战斗少女,就这样吃定了勇太将他当作有黑暗力量的同伴,开始了写作“全新的高中生活”读作“寻找不可视境界线”的日常……可怜见的勇太同学,本想在高中远离中二病开始新生活,没想到还没入学就碰到了邻居中二病少女,之后又被少女抓到自己黑历史的把柄,后面还滚滚而来邪王真眼的侍从雷神之锤的使用者凸守早苗(初三生,真•中二病),以及自己入学时心生好感的班长、拉拉队队员、大家心中的女神丹生谷森夏居然跟自己一样也是个前中二病患者……富坚勇太,越想脱离中二病就越跟中二病患者脱不了干系的悲催男主,从今以后的高中生活将会如何度过呢?
我想,我们都能带着憋不住的笑意以看好戏的神态期待着的。
【京都,京都模式,以及京都的中二病】虽然整体画面效果看似没有上一季的《冰果》高,不过《中二病》的画面切换以及动作场景比文艺向的《冰果》多多了,所以其实制作经费上应该没被抠门才对。
更何况,在普遍第三话就崩到哭的今年的十月新番之中,《中二病》的制作水准已经是数一数二的高的了。
京都的这一部动画是不是预示着蓄力完毕再次朝着美少女动画市场进发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这两年来京都的出片速度变慢了,《日常》和《冰果》这两部作品都是趣味性高于市场性跟之前的《凉宫春日的忧郁》和《轻音》不一样,但《中二病》的风格明显跟《日常》或者《冰果》不同,而跟《凉宫》与《轻音》相似,这一点比照STAFF表就能得出结论。
《凉宫》与《轻音》的STAFF还是有着很大不同的,而《中二病》的STAFF基本就是《凉宫》与《轻音》的结合。
而说到《凉宫》,一个有趣的捏他是《中二病》的作者虎虎自己就在小说的第一卷后记中写了其实《中二病》中有很多向《凉宫》致敬的捏它,包括女主角六花的无口场景,女主角的部分设定也有参考长门有希,男主角的好基友一色诚则是捏了凉宫系列里的谷口。
其实比起《凉宫》,《中二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京都作品”,是京都小作坊模式的第一例百分百自产自销的作品——原作小说是京都动画大赏奖励赏的受赏作品之一,也是出版于京都动画旗下的KAエスマ文库。
从原作到动画,京都的烙印深入骨髓。
在连续几部大热的美少女动画作品养肥了京都以后,京都动画公司开始有余裕地打造自己的动画品牌。
网罗好的作品、尝试制作新风格的动画、自己开发商品、在动画播出时也只打自己家作品的广告……或许跟一些大的媒体企业合作是更轻松获取利益的方法,可是京都却一直都在一步一步地做到“只靠自己”。
这一次,原作的版权也完全是京都自己的了,不用跟人切蛋糕纷争利益。
这究竟是不是件好事我们并不好下评论,但京都现在打造出来的京都模式之下,每一部作品都精致而有趣,让人能感觉到他们是在摒除一切杂务踏踏实实做动画,这就足以让人加以称赞了。
这种执着,或许正是京都的“中二”之处,而他们挑选这部原作并不大热的“中二病”作为自己的新作品来制作,说不定也有调侃的意味在里面。
虽然原作小说版权也在京都这,可是动画版相比小说改变的内容可是足够的多,不仅增添五月七日茴香和凸守早苗这样两个戏份很重的原创角色,对原作的设定也有大幅修改,现在的动画给人的感觉似乎已经和漫画很不一样了……可是很有趣!
改编增加的部分都是为了让动画看起来更有趣,我们能感受到这一点。
动画的《中二病》已经不是虎虎原作小说的那个《中二病》了,是更加有趣、京都的《中二病》!
【中二病不要想太多】说到底中二病还是个贬义词,不会因为六花被敲脑袋之后轻轻一声“呜”和闪着泪光的大眼睛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早苗虽然看起来是会考跟她脑门一样光蛋的零分但实际上她却是年级第一而改变,更不会因为动画中只存在于各位中二病脑海里想象中帅气的打斗画面而改变,无论这些中二病患者们在动画里有多可爱,现实生活中的中二病还是不可理喻的存在。
所以吐槽役担当的前中二病患者是良心一般的存在,虽然这个良心注定要和中二病谈恋爱,但京都给他男主角的地位,并不是用来衬托中二病的可爱的,他的“正常”,他的对自己的过去的反省,甚至他对六花宽容的态度,都是在对现役中二病患者提醒着:总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对自己中二的过往感到害羞的。
不过在那之前,在这个成长的过程结束之前,让太过年轻的孩子们尽情地任性,也没什么不好吧。
毕竟中二病也不会带来什么危害不是?
很明显京都没打算说教,他们只是想做一部“有趣的动画”而已,所以也无须去较真“哪会中二成这样!
”“这哪叫中二病!
”“中二病才没这么夸张!
”……这部动画虽然以中二病为内容,却不是来做中二病的思辨的。
京都只是以动画的夸张和有趣的表现手法来给大家讲了一个痊愈中二病患者和现役中二病患者的故事,每周欢乐20分钟,仅此而已,不用多想。
但可以多想的地方不是没有——!
比如欢乐的声优梗!
男主角富坚勇太的声优梗!
哪怕对声优不算太熟的同学也一定听得出来,当勇太进入中二模式的时候那完全就是黑王子鲁路修•V•布列塔尼亚啊!!
福山润简直就是故意用这个声线来配中二勇太的,再加上勇太有两个妹妹……动画刚开播,网上的妹控勇太(鲁路修)剪辑视频就多如春笋,笑到腹肌崩坏啊!!
而且这片里关于福山润的巧合太多了,福山润配过小鸟游宗太(《迷糊餐厅》)这次女主角也姓小鸟游;福山润配过的岛尾笃的老婆名字叫六花(《夏雪密会》),这次女主角名字也叫六花;福山润配过姓很少见的四月一日君寻(《XXXHolic》),这次的新增角色的姓是同个少见系列的五月七日茴香……既视感太多了!
虽然不知道是否故意,但也算得上有趣的巧合。
而京都做动画有趣的用心还在于,《中二病》除了正片之外,还有个5分钟的lite篇,在youtube上免费配布观看。
虽然只是宣传用意的小动画,但是是同样的制作水平并且还用了和动画不同的OPED!
虽说不要对于中二病什么的想太多,但做了这么多有趣的东西,难道不会让人想要看更多吗?
京都你们干得好啊!
也许生活中出现六花这样的中二病真的会让人很讨厌也说不定,但这只是部动画,有趣的动画,我们抱着轻松的心态戏谑地看着中二病患者们的青春故事就足够了,京都一向能回应我们对于“好动画”的期待,所以就让我们尽情欢笑、尽情调侃,中二病也有中二病的欢乐之处嘛!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的观感,可以用跌宕起伏来描述。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个中二病的搞笑日常,然后发现作画爆炸,简直是个战斗番,然后我被甜甜的恋爱齁得少女心泛滥,最后突然陷入沉重的现实,纠结地掉了好几次眼泪。
看评论的时候发现有人看一集就弃了,他们绝对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宝藏。
这部作品有非常强烈的“京都动画”风格,即从看似平淡的日常发掘出细腻的人情关系。
这不只是一部爆米花般的恋爱喜剧,也不单单只是为了让每个患过中二病的孩子想起自己的黑历史。
它要为中二病正名,告诉我们那些天真浪漫的幻想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中二病其实就是自我意识过剩,那些现充,那些人生赢家,那些走在所谓正确道路上的人,他们把自己当作故事的主人公,和中二病又有什么不同呢。
这部作品是根据原著的两本轻小说改编的,但是很多人气配角都是动画原创,我简直无法想象没有他们的小说是怎样的。
京都动画塑造人物的能力实在太出色了。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后来出了第二季,出了SP,还出了好几部剧场版,人气很高。
其实第一季动画已经把该讲的东西都讲了,出那么多续作也只是满足粉丝和商业的需求。
不过我实在太喜欢这些角色了,拍什么我都想看。
当然,即使是中二病,也要萌才可以啊……我想起了我小时候,那些拿着塑料玩具枪和塑料子弹乱射的熊孩子……还是算了
小学的时候,几个被《美少女战士》迷的神魂颠倒的女孩子,觉得那些被神秘力量选中的人,保护地球与坏人战斗女孩子是真的隐藏在人群中的,而且相信这种力量有一天也会降临在自己身上,而且还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排好了身份,谁是越野兔,谁来做水星,谁来做火星。
着了魔似的,每天聚在一起,像模像样地念着“代表月亮消灭你”的台词,谋划着等到1999年世界末日的时候,我们要怎样获得力量,怎样的挺身而出拯救别人……高中的时候,喜欢看黑帮电影的男生们不知不觉间在班级里面建立起了黑社会组织,名为“红星帮”,选好了谁是帮主,谁是二把手,谁是警察卧底,谁负责砸场子谁来收保护费,有帮规有纪律,还给会里的每个成员起了叫起来既响亮有带有痞味儿的外号。
然后我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成为了帮中的第一名女生成员,外号“波澜街十四妹”(现在想起来这个名字实在是说不出口啊),帮中兄弟简称我“十四妹”,见面打招呼全是电视里面的黑帮的台词,课间坐在教室里面就讨论着最近哪个组织欺凌百姓,谋划着又该去咋谁家的场子,仿佛我们就真的是武艺高强为了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忠义侠士……直到十年后的现在,“十四”这个名字我仍然在用(其实波澜街polandstreet也一直在用),里面埋着很多无法言表的感情,只是,它最初的含义,实在是有足够的白痴不好意思向别人讲起。
大学的时候,我也一直都觉得,自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自己是简•奥斯汀笔下的伊丽莎白,睿智坚强。
我读在港澳出版的批判中国民主政治的书籍,膜拜弥尔顿、切•格瓦拉、拜伦等人的作品和生平,觉得将来我也可以成为一个引领改革的民主战士……然后就是这些,让我有了珍贵的,不亦乐乎的,四年的时光。
直到现在,我也相信我是特别的,拥有别人没有的能力和力量。
现在的硕士研究我是不愿做前人算法的改进方面的,因为我觉得我可以提出自己的并不逊色于他人的算法。
觉得不要把我跟庸庸碌碌混日子的他人混为一谈,我可以在第一学期以绝不逊于其他人的成绩拿掉所有学分并且做出一个学会的poster发表,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做出大步推动领域发展的研究成果,站在世界顶端,拯救无数苦痛的人。
这是一个要奔三的中二病严重患者的自白。
“我是特别的”——这并不是一个怯懦者逃避现实的避风港湾,而是一切梦想的起点,是我一切努力的力量之源,让我可以不卑不亢的立于俗世,不迷茫失措,不随波逐流。
是足以让我与这比我还要病态的现实屡败屡战,但仍然相信总有一天我一定胜利的精神支柱。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我是特别的”这件事情更值得去相信的呢?
人不中二枉少年。
那些叫嚣着要从中二病中毕业的凡夫俗子们,你们活该受到世俗的审判,中二病是不需要毕业的。
爆ぜろリアル!
弾けろシナプス!
Vanishment This World!!
向前冲吧,中二少年!!
= = 真•传说中的话唠线= = =趁着它刚完结的余热,一个晚上看完了全部12集。
太多的共鸣和怀念,在心里搅的乱七八糟。
前半部分看着他们神经病似的瞎折腾忍不住笑出声来,想起自己的小时候,也是这样每天让人头疼地毫无意义地耗费着大把的能量。
后半部分开始剧情逐渐开始转弯,看着他们惹人伤感,终于在最后忍不住落下泪来。
京阿尼还是一如既往的人设和一如既往的敬业。
话说京阿尼本尊就在宇治,我去年住在宇治大半年都没能过去膜拜一下它真身,捶地。
不过我对京阿尼一直都是不喜欢也不讨厌,它的片儿看过的都挺喜欢的但说不上是特别喜欢,商业的痕迹太严重反而让人觉得有些可惜了如此精致的制作。
全剧中的女声优一个都不认识,这是京阿尼你的策略吧,像《轻音》那样再推一组新人?
福山润再说dark flame的台词的时候让我觉得是鲁鲁修附身……不过《中二病》应该是京阿尼的片子中我最喜欢的了,比《凉宫春日的消失》还要喜欢。
有空去补一下《冰菓》。
我很可能是这部片子观众群里年龄较大的人。
遥想童年时代,电视台还在引进日本动画,从最早的圣斗士看起,直到进入中学前被强行“戒毒”,我还沉迷在每晚六点半灌篮高手中不能自拔。
而那时候的国产动画片已经丢掉了早年的荣光,仅像早期癌症般蛰伏,静静等待着政令的出现让它趁机恶质增生。
那是个最坏的年代,却也是个最好的年代。
我们小学的时候男生几乎没有几个不被动画片所感染的。
不管是铠甲系动画里的招式和口号,写乐保介的第三只眼,甚至足球小将里的猛虎射门曲线射门都是我们模仿呼啸的对象。
这种中二伴随着欢乐,即便回忆起来也没有什么羞耻的,反而现在我们一堆奔三的人想起来还是怀念和津津乐道。
倘若有人嘲讽咱幼时的境况耽误学习,我只会嗤之以鼻。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经历了双亲离异和父亲日复一日的精神虐待,并因为学习压力和自身疾病终日沉浸在苦恼之中。
我靠着某些事物来逃避痛苦,一台“贪污”了一年压岁钱买来小小的GBA上的游戏和漫画,支撑着我的精神没有垮掉直到考上大学。
而且幸运的是,我没有在逃避中走向歧途,反而感觉到我被什么东西救赎了。
即便现在早已经脱离童年,即便现在已经不能接受现实生活出现六花这样的深度沉迷,过完一天正常的上班生活,回到家里咱还是会和同好们一起不由自主在娱乐中融入中二的成分,不仅仅局限于微博论坛上的文字逗趣,比如昨天LOL跪完之后在语音里对着基友,模仿热血漫画那种格调大吼一声那种台词,你懂的(笑)触及回忆说太多无关了。
从前半部的爆笑到后半部越来越有比重的纯爱,咱都照单全收。
勇太和六花,祝你们好运,永远幸福地在一起。
石田衣良的<<十四岁>>有这么一个段子 一个男生为了证明自己会飞 从四层楼跳下 当然 他没飞起来不过庆幸也没摔死 看到微博上好多人看了这番开始自爆黑历史 念魔咒 举圣经 还有代替魔杖的伸缩钓鱼竿 念力弯勺子 等等等等 都是源于一个信念 -我一定有着别人不会的能力 也许我什么都会 当然,这种认死理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往往会急速降落到现实的地面摔得粉碎。
然而,就是在那一瞬间,真的会有一种感觉:自己什么都会!
"不过,在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在天空里飞翔。
而且觉得时间过了很久很久,我都一直是在四楼的窗外飘浮着"知道吗?
在天空中飞翔,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啊
终于完结了,完结的时候才觉得不舍。
追此番的时候只是觉得剧情设定很新又很搞笑而已。
一个大人的姿态去笑六花幼稚得可爱。
邪王真眼和漆黑烈焰使者缔结恋人契约的那刻,满世界的星光,这是否是寻找中的不可视境界。
我们在中二着,恋爱着。
接受趴趴离开的现实,在姐姐妈妈前面规规矩矩地上着学。
这是所有人期待的六花。
可是为什么感觉不快乐。
为什么感觉不到力量。
没有信仰的人没有勇气。
这是我坚持活下去的动力。
六花总有一天不再是邪王真眼,六花是六花,身边的仍是勇太。
这就够了。
当信仰深入骨髓,六花不再需要眼罩。
那么你呢?
现实是否一次又一次践踏你的不可视境界。
请保持六花般的勇气。
相信,即存在。
人生就是中二病。
我不想治愈。
名为自我意识过剩的病症,核心是自己认知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差距。
我的哥哥没有做好背负房贷的准备,不晓得闪哥哥在我这个岁数有没有做好生娃的准备。
因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这伤害过去巨大,潜意识会对客观世界进行另外一种解释:爸爸并没有走。
那时候孩子,支撑就是爸爸。
自己的精神支柱被抽走,我好像是在高二的经历了。
来自母亲的爱啊,含着玻璃渣子,但它又确实是支撑。
我其实也没法接受保研的失败,入党的失败,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应该水到渠成的东西,因为我过于在意,没有做好。
突然发觉我希望的我自己,一直都拥有勇气,不管是面对保研不成功的现状,再或者是之后可能考研不成功,甚至一辈子也不一定就能出人头地,但我希望我一直都有从当下,从头再来的勇气。
可以不那么在意他人的评价,可以没有那么在意失败。
可以很是肆意,洒脱的往前走。
这份惬意与洒脱,与底气,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回到小鸟游六花的救赎之道,那就是中二病。
感性地活在当下,不需要理性去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现实是多么苍白无力。
船的灯光可以不只是灯光,她可以是你想要的独一无二的美,可以是你想象中的五彩斑斓的善良。
我讨厌活在这样苍白的当下,浑浑噩噩,不是活在现实中,有着自己的方向。
对于明天的实习,其实我很怕的,从大学入学以来,班长最后没做好,社长没做好,实习的人际关系也没有相处好,就好像,我没有在那个位置把和所有人的人际关系都处理好。
但我已经更换了自己的原则,不再是追求自己一个人进步,成长,而是要团结同学。
我只是给我自己心理种下了这样的种子,但在实践上我还并不清晰要如何去做,就只能在这个过程中去实践。
(另外,好像我能够真正建立的亲密关系,就只有那么一点。
)来自爱的人的支撑啊,无比珍贵的支撑。
抱抱,家人,恋人,爱情,婚姻。
小鸟游六花需要的是什么呢?
是来自自己所选择之人的支持。
因为看了太多番剧,我好像确实很理想化啊。
从中途弃掉到在CP11看到六花后燃起补番的兴趣直至此刻补完,情绪上有着巨大的变化。
动画类型标注的是喜剧(但是为毛最后几话眼泪掉个不停啊摔),并且一开始也只是因为男主CV是润润(本命CVo(*////▽////*)q),观影重心也一直停留在吐槽的部分,所以才会在追番不到一个月就放弃。
至于补番的过程却是轻松随意,报告完成后觉得需要精神补给,加上已经完结,于是便顺理成章。
主题是中二病。
有过么,应该也是有过的,自言自语、角色扮演的习惯大概就是那个时期遗留下来的。
不过是不是中二来的太早了一点儿啊喂。
觉得不好意思,想要遗忘并摧毁的记忆当然也是有的。
只是真的可能彻底结束么......之前说到的遗留症状不是已经在提醒了么!
所以动画结局的时候,旁白才会说我们一生都逃脱不掉中二病吧。
一把年纪的当下,混在一堆中学生里,背着书包,打扮成高中生的样子挤进会场,是在惧怕什么呢。
ED中唱的不被理解什么的,真的有关系么。
其实根本就逃避不掉所以还是省省力气吧。
基友某天凌晨时候说的话觉得特别适合这种状态,特意标注凌晨,大概我觉得那个时候的基友才是最清醒的。
基友说:“那些放不下的心存侥幸的思绪就像是节操,你以为掉了碎了狗吃了,而它只是牢牢粘在你的鞋底,注定束缚着你。
”虽然不是在说中二,但说的也是回忆。
说中二会持续一生,其实也就是像那一直牢牢粘在鞋底的节操吧。
但我不觉得那是束缚,因为那是我偶尔离开现实想要独自清醒一下或是寻求暂时解脱的归属啊。
对,就是归属,是可以不用顾及现实自我庇护的归属呢。
所以怎么能说它是束缚,怎么能说那是病。
六花因为接受不了爸爸的去世蜷缩进中二的世界寻求庇护,所以当那个带领她找到解脱之法的人让她放弃庇护的时候,她只能选择逃走吧。
直到凸守哭着喊出来的“我也知道啊”彻底瓦解了我筑起的防护,忍不下去了......解决不了的事情,无法面对的境况,暂时躲起来有什么错。
等到我变强大了再解决再面对不可以吗。
最后都必须自己独自处理我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所以才想先躲起来。
那个躲在床底不肯出来的小姑娘,不是已经长大成现在的成熟样子了么,不是已经可以独自远行一个人处理面前的问题了么。
所以躲起来只是过程,我并没打算把它当成终点啊。
六花最后不是有好好地和爸爸说再见么。
我也可以的。
だから、卒業なんていらない。
名为中二,实为成长中二病也要谈恋爱第一季父亲去世,家人对尚年幼的六花隐瞒,之后六花才猛然被告知父亲离世的消息。
六花陷于震惊、痛苦的感情之中,情绪失控,借中二病来消弭痛苦,而其目的就是寻找“不可视世界线”,就是不愿相信父亲真正离世,或者不能接受父亲离世的事实,希望通过努力,在幻想中的世界找回父亲。
六花在中二病中得以慰藉,日常生活中将中二病贯彻到底,混淆了现实与幻想世界的区别,因此被爷爷奶奶、母亲姐姐视为小孩子的幼稚、任性和长不大的表现而深恶痛绝。
爷爷奶奶、母亲姐姐在不断的说服和压迫下,六花突然决定接受现实,不过这里的接受现实是不情愿的、被迫的、顾全大局的、被迫承担责任的。
六花苦大仇深地接受了现实,不再戴眼罩,放弃了中二病,躲避中二的过去,不再沉浸自己的幻想,和班里不熟悉的同学主动打招呼。
表面看起来,六花懂事了,长大了,成长了,不过这懂事的让人心疼,成长的让人痛苦。
“妈妈爷爷奶奶看上去都很幸福,我说这么做之后,他们显得非常安心,所以我想这样肯定是最好的。
”中二病对于六花,已经不仅仅是幼稚的幻想,而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人生追求、梦想,是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被剥夺了中二病的六花,就是被剥夺了梦想,剥夺了人格。
据说日本社会同质化问题很严重。
摘下眼罩摘下美瞳的六花,已经失去了灵魂,不再可爱,成为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中学女生,不再发光,光芒暗淡。
在勇太的斥责下,凸守也放弃了中二病,留着标准的长发,成为一个懂事、可爱的乖乖女。
收到了自己在中二病时寄给自己的信,亦使他重新获得了勇气。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你可能已经不再是darkflamemaster了,你看透了一切,并选择放弃,可能已经沦为仅仅注重眼前之物的愚蠢凡人,dfm啊,不要被蒙蔽了,你拥有着力量,你是被选中的存在,不同于任何人,你是独一无二的”勇太终于承认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带领六花寻找“不可视境界线”,帮助她向逝去的父亲道别。
茴香:六花对勇太一直都是,能像他那样思考真的很棒,比起压抑感情,顺从他人的自己,他是多么坦诚,多么帅气六花是被中二病拯救的女孩,是憧憬着你的中二病以及坚强信念的女孩,是见识到你的力量,并试图模仿你的力量的女孩,所以她选择是的富jian君勇太对六花:你想回到无聊的现实里吗?
还是想要与我一同改变现实呢?
“光..真美...”勇太帮助六花,接受了父亲离世的现实,向逝去的父亲道别,打开心结,解开羁绊,六花在勇太的陪伴下,终于找到了“不可视世界线”。
“永别了,爸爸!
”终于对过去坦然以对,不再痛苦至深,夜夜难寐,六花向过去的自己道别,寻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
“人们都说中二病很难为情不愿再度回想起来那段回忆抹消但是当初那个行为怪异的自己真的彻底消失了吗那个妄想着被他人监视并且套上设定完全进入角色的自己人们有时候会说胡话幻想世界会在瞬间变化想着遥远的未来在脑中描绘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这些都是人一生中永远重复着永无止境的重复悲伤 害羞却又可爱名为“自我意识过剩”的疾病名为“自己”的不可绕行之路所以人一辈子都活在中二病里”
京阿尼的制作倒是没什么话讲,只不过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老路线恋爱故事……开篇倒是相当亮眼的中二设定,走进主线后就发现一切都在预期内了。ps: \班长赛高/
中二真可怕
这种哭笑不得的即视感!
京都出品的也不见得一定都是精品呢,不过也许是惯性吧,只要京都的新番我基本都会看。难得10月我只跟了这一部番,最后却让我有些失望。人物设定丰满也各有特色,但情节展开得却有些无趣。特别是六花的主线剧情,最后走感人路线,却丝毫没有感动我,若是小学生还算可以理解,可对于高中生来说太脑残了。
中规中矩,最大贡献在于给伪宅普及了下中二病的概念.可最后一话的各种哲学实在恶心,完全没法说服我.
片名有个2,给你2分。。。
原本以为废萌片,一路看下来又欢乐又doki又治愈,最后还来煽一煽。只要看得顺畅愉快都会给五星的我☆
京阿尼对中二病的定义也太狭隘了些
一开始的抵触到最后的醒悟,其实不是希望别人改变来符合现实的形象,而是自己的现实形象应该改变,虽然吵吵闹闹不容于社会,不要因为不同于社会就觉得丢脸,这是一种不同,一种中二病,多多少少都要有几次,生活才会更精彩。
我也二过,但中二不是发癫……自己二的时候被人看到会羞耻到不行,但绝无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么二,生活不是漫展,偶尔大喊两句都要社死了,更别说这种当着别人面发二的……幼得可怕
我居然看完了…六花比起中原岬来简直幸福到爆了,这也算是社会发展对某些症群看法的自然发展吧~
本来还想看完了吐几个槽的,可这最后一话让我无语的……真的是一部很无聊的动画,尽管六花特别可爱。按集数打分的话,大概是5...4...3...2....1
有病就得治..
卖萌搞笑中有细微的感动。。。女主太像我闺蜜了喂!!深深的代入感。。。中二病的孩纸其实拥有最无边最浪漫的想象力,都是不愿长大的彼得潘。。。京阿尼质量保障真不错!!!
三星给京都的制作,剧情马马虎虎,猜就猜的八九不离十了,该卖萌卖萌,中规中矩的商业片吧,如果不是京都又有多少人会看呢。如果出续集,建议就叫精神病也要谈恋爱吧(笑)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爆裂吧 现实! 粉碎吧 精神!Banishiment this world !!!!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中二啊>_<
中二病描绘形象化的时候很帅啊
可能没有曾经中二过。这女的实在不是我的菜。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