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橘衫男子

Man in an Orange Shirt,橙衫男子

主演:朱利安·莫里斯,瓦妮莎·雷德格雷夫,奥利弗·杰森-科恩,大卫·吉亚西,埃迪·阿诺德,本·巴克,托米·巴斯托,亚瑟·贝特曼,劳拉·卡尔迈克尔,弗拉米妮亚·辛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橘衫男子》剧照

橘衫男子 剧照 NO.1橘衫男子 剧照 NO.2橘衫男子 剧照 NO.3橘衫男子 剧照 NO.4橘衫男子 剧照 NO.5橘衫男子 剧照 NO.6橘衫男子 剧照 NO.13橘衫男子 剧照 NO.14橘衫男子 剧照 NO.15橘衫男子 剧照 NO.16橘衫男子 剧照 NO.17橘衫男子 剧照 NO.18橘衫男子 剧照 NO.19橘衫男子 剧照 NO.20

《橘衫男子》长篇影评

 1 ) 橘衫男子

故事分两集,第一集背景是二战末期至同性性行为在英国无罪化之前,第二集背景是同性婚姻在英国已经合法化的2017年。

虽然讲述爱情的影视作品通常认为主角是两个人,但是从我个人感官来说,我认为第一集的主角为爷爷Michael,第二集的主角为孙子Adam,故事基本上是围绕着单人来叙述的,为了我自己记述方便,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便认为每一集都是单主角。

————————————————————————影片从头到尾多次出现 Flora 对 Michael 的评价:“你娶我只是为了看上去和别人一样。

”这种人生态度贯穿了 Michael 的一生,并且在他死后,Flora 受到的影响也导致了 Adam 生活的困境。

Michael 是懦弱的,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逃避。

从最开始在战地时,Michael 和 Thomas 坐在廊下的时候,Thomas 对着 Michael 语有所指,暗送秋波的时候,Michael 就开始逃避。

Thomas意味深长的眼神

Michael 顾左右而言他和 Flora 沉默的性事后逃避

面对自己的性向,逃避(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一开始我没懂这里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后面想了一个解释,在这个场景里明显有一个男人在暗示他要发生关系,而 Michael 被吓的落荒而逃,这个时刻正是在 Flora 发现他和 Thomas 的关系后大骂他“恶心!

会不会伤害我的孩子”的时刻之后,这个场景的构建应该是为了表现 Michael 被人发现是同的恐慌)

监狱中面对 Thomas 明显的怨怼时逃避

最终鼓起勇气要和 Thomas 重新开始,结果遇到 Thomas 的朋友来接,他就直接认为 Thomas 已经有了新的生活,而自己“too late”(和他信中最后一句相呼应,他一直担心自己会不会 too late),他甚至都没能走上前去问一句。

而我们旁观者明显看出,Thomas 的眼睛在找寻,目标是谁不必多言。

Michael 在回到家的楼梯上难受的痛哭,在他的心里,这段感情已经死了,而他也学会了在生活里苟且。

后面 Michael 一家三口在商场里,Michael 和一个男服务生眉来眼去,然后一起进了厕所,暗示了什么大家都懂得,这个场景和之前 Michael 看到厕所里有一个男同在试探他就落荒而逃形成了鲜明了对比。

Michael 变成了一个维持家庭,同时通过打野炮来舒缓自己的需求的无奈的同性恋,我猜这也是那个时代绝大多数同性恋的无奈选择。

那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同妻呢?

可能就像 Flora 吧,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打野炮么?

在 Michael 谎称要去上厕所之后,导演给了 Flora 一个镜头,我觉得她知道,但是她从来没说过,她只能忍。

甚至在最后,她坐在巴士上,代替 Michael 接受 Thomas 的吻时(可能也算不上,就是看着),她的笑容,我认为是代表了她在第二集中说到的自以为是的胜利,潜台词好像是,虽然我的丈夫是个同性恋,他爱过你,他现在在和野男人打炮,但是他没有进监狱,他仍然是我的丈夫是孩子的爹,我刚才已经百般劝说他和你聊一会了但是他连头都没回,我展现了我的善良和大度,而且我在这一局里赢了。

其实她何尝不明白自己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现在这个结果已经是她能接受的了,所以就这么忍着。

看完这一集,明显能感觉到,造成这三个人的悲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 Michael 的懦弱。

当初 Thomas 想要和他一起生活,他却连想都没想过,为了“和别人一样”,娶了 Flora,又没能守住秘密,在 Flora 知晓之后又不能当断则断,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最后却还是退缩。

但是你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他么?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能。

那是一个同性恋即是罪的年代。

Flora 在得知 Michael 和 Thomas 有一腿之后找自己的闺蜜聊天,闺蜜带来了邻居因为是同性恋被抓的消息;Thomas 因为被发现一次性行为直接被判了一年,而 Flora 在得知 Michael 是同之后更是破口大骂,在这样一个环境下,Michael 这种懦弱是 plausible 的。

所以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有了第二集,现在,2017年,英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已经快三年,整个社会的同性恋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

那同性恋是不是就都会有一个happy ending了呢?

仍然不是。

Adam 也是一名同性恋,相比较于他的祖父 Michael,他所处的环境貌似是天堂。

英国同性婚姻已经合法,同性交友软件也和异性交友软件一样accessible,他的朋友对此完全接受,不管是 Claudie 还是对他调侃的那几个年轻人,表达出的都是善意而非恶意。

但是 Adam 并没有活在天堂。

首先,影片中表现的一点是他朋友不多,可以看出,在聚会中,Adam 的话也是不多的,全靠 Claudie 活跃气氛,聚会到一半竟然要出门打炮。

我认为这里导演想表现的是,就算环境目前看来没有恶意,Adam 也认为很难合群。

他有压力,压力产生欲望,所以他疯狂地滥交,但是在每一次交合过后,洗澡时他都要用刷子猛烈地刷自己的身体!

像要搓掉一层皮那样觉得自己是脏的。

场景里他和 Flora 的相处片段在第二集前期一直是非常温和的,但是从这种温和中,我们也感受到了 Adam 会这样的原因。

Adam 和 Flora 貌似从来未就此事交流过,但是他们心里却都是知道的。

Flora 知道 Adam 是同,Adam 也知道 Flora 厌恶同。

Adam 是 Flora 带大的,潜移默化地受到 Flora 的影响。

但是他同时又是受到现代教育的一代人,又有自己的想法。

我相信他知道自己应该完全接受自己是个同的身份,也知道自己应该反抗祖母恐同。

但是,大道理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从小受到祖母的影响,祖母关于同性恋的态度多多少少影响了他,他矛盾,痛苦,不知道如何面对一个这样的自己,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

虽然他疯狂约炮,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仍然不知道如何接受自己是个同性恋这一事实。

他连自己是同性恋都不知道如何安然接受,更不知道甚至惧怕去发展一段恋爱关系。

所以影片中一个炮友想要和他进一步了解时,他直接落荒而逃。

即使他对 Steve 颇有好感,第一次接吻他就想和对方发生关系,而不是好好谈个恋爱。

Steve 的出现其实是对 Adam 的引导,通过 Steve 的态度,Steve 对待爱情的原则和方式,Adam 在被一点一点影响,最终有了走上正轨的可能。

那是不是说,Adam 是因为自己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原因,只是个个例,并不具备代表性呢?

其实影片中有一个场景,Caspar 让 Steve 不要试图去拯救 Adam,Steve 对 Caspar 说 you saved me。

可见,虽然影片中没说,但是 Steve 也并不是开始就这么成熟豁达的,他也经历过相当痛苦的心魔阶段,而 Caspar 是他的引导者。

Steve的心魔是啥我们无从得知,但是这里我认为影片想要表达的思想是:并不是说同性婚姻合法一切就都皆大欢喜了,法律可以限定行为但是不能限定人的内心,Flora 们所代表的老旧思想仍然会在很长时间内对新生代产生影响,但是通过一代一代的努力,最终我们会走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当然,Steve 也没真能完全改变 Adam,Adam 重新安装了dating app,两人不欢而散。

最终导致 Adam 完全转变的是 Flora 将 Michael 是同的事情告诉了 Adam,并且拿出 Michael 写给 Thomas 的情书。

那一刻,Adam 终于接受了自己是 born with it,从而完全接纳自己,最终和 Steve 走到一起。

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 Michael 的问题,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感悟,不再只是一个人抗衡不了一个时代的无奈感。

同样身处于一个时代,Thomas 最终开始了新的生活,只要 Michael 自己下定决定,其实之前很多个时间点他做出不同的选择也不会走到那样苟且的结局。

当然,影片并没有要去谴责某个人。

Michael 、Flora 受到那个时代的限制,不能拿今人的思维去衡量他们的行为。

我看到有短评说这部作品包含的元素太多,例如身份认同、性瘾、出柜等等等等,哪个都没说透,不够深刻。

其实我认为这本身就不是它想要表达的东西。

这部作品是为了纪念Sexual Offences Act废除了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对于男性同性性行为的定罪的50周年而推出,从这一点来看它突出同性问题中任何一个单一元素都是不合适的。

所以它选择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去展现同性恋的生存状态,外部环境因素改变了,但是很多问题依然存在,这就引发人们去思考引起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思路非常清楚,这两集作品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而且我尤为喜欢最后 Flora 的转变,在我看来这是编剧表达的最大的善意:Flora 们所代表的老旧思想要转变是一个非常困难也非常漫长的过程,因为他们曾被自己所不理解的东西所深深伤害,但是一旦他们理解了,他们终会为爱而原谅。

最后,我认为这部作品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同性婚姻合法只是同性恋争取自身权益的一个里程碑,而远不是终点,很多积累下的问题还在一点点的影响今日,甚至影响未来。

一个人无法撼动一个时代,但是真正决定一个人过得是否幸福的核心,在自己,这一点对任何一个人都一样,无论同性恋异性恋。

Accept youself,fight for yourself,to be the one you meant to be.

 2 ) 生 和 活

刚开始接触网络起昵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选一些英文来显得逼格高,但是渐渐的年龄大了,懒得切换输入法想一个不重复的英文名,所以很多新注册的的昵称都成了这个:生和活。

生活,生活,生是一回事,活又是另外一回事。

出生不由你,什么时候出生,出生在什么家庭,你都不能左右;而活着,你可以掌握,你可以努力,活出自己,你也可以颓废,挥霍生命,但是无论如何活着都不容易,当你和别人不同的时候更是如此,比如你是gay。

这部剧,其实就是想描写一下很多年前和现在的gay的生活和心理状态,画只是的线索穿起两集而已。

很多年前英国同性恋是犯罪,他们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结婚,自己痛苦还害了别人;现在虽然年轻人的思想已经相对开放,能够接受他们,但是家庭压力还是有,社会并没有完全接纳他们,还是躲躲藏藏偷偷摸摸,找到对象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约炮来麻痹自己,然而约完反而更加空虚寂寞。

这部剧我个人觉得一般,不是说很烂也不是说很赞。

一方面第二集的现代部分有所感触,第一集的爱情也很美好(当然只是开始),演员演技也还OK;另一方面,个人感觉 橘衫男子 这幅画做名字联系两集有点生硬,特别是最后发现隐藏画的时候(说实话,真有点浮夸,其他人看不出来就他能看出来),最后用grandpa的信来道歉,也显得有点刻意。

看评论,有人说喜欢Thomas爱的潇洒,但我作为一个gay,真正经历和体会过一些事,知道爱并不是那么简单,你爱我我爱你,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如果你这么想,please,醒醒吧,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你们两个人。

跟家人出柜这种事情都不用去谈,光说工作吧,假如你长时间不结婚别人都会议论,都会经常提醒你玩笑你,甚至有的工作你不结婚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晋升。

可能你会说,他们爱怎么说怎么说,我不在乎。

但是有谁能真不在乎呢,人言可畏 这四个字有多深刻。

剧中最感动的是Flora接受了Adam的感情,因为家人的支持真的很重要,Adam不敢去谈恋爱,只约,约完更空虚更加寂寞,虽然他有朋友的支持,但他最需要的认可还是来自家人,因为骨肉至亲,我们很多事情需要的支持和勇气都是来自家庭,人最舍不得的就是家。

今年真正意义上参加了一次葬礼,感触很深,最明显的是现在看到葬礼的戏就会不自觉的掉眼泪,但是更多的是有点明白了 传宗接代 这个词的意义。

之前很多次想过假如父母不在来我会怎样,但是葬礼上各种礼仪让我想假如我一辈子不结婚不生孩子,我死了我的葬礼上怎么办,然后才明白什么叫 要孩子养老送终。

现实中的gay没有小说电影中的那么简单,爱了经历点磨难就在一起了,所以麻烦一些女生不要那么想当然。

现实中现在还是有很多很多gay最后迫于压力结婚生子,明知道自己欺骗父母欺骗女人对不起自己,但还是无法不去向生活妥协,我认识一个谈了十年最后小受被迫结婚了,还有一个三段感情,最长的七年,最后都是对方迫于无奈结婚了,而他自己家里有哥哥有妹妹,而且各自都有孩子,但是父母还是在逼婚,去年三十多岁也结婚了。

或许你们可能说可以形婚,我也有认识的,那种一个谎言接着一个谎言,永远在圆谎的生活真的很累,小心翼翼不能有破绽。

看完这部剧,不禁想到一些认识的人想到自己,现在我还没有像Adam那么大,但是我在想我会不会像他那样,30多岁还是自己一个人,当然我并不会不停约,但是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承受几年父母不停的催婚。

现在的我很矛盾,父母年纪大了,想呆在父母身边,但是又怕被催婚,甚至敏感到不愿听到父母谈论谁谁谁结婚了,有孩子了这样的话题,害怕亲戚来见到我免不了要问的那句有没有对象,不愿意刷朋友圈,看到里面都是晒结婚照和孩子的。

现在我很迷茫,没有一部同志片能告诉答案,love is love有时候这句话就是自私。

我在想,或许过几十年,等到我们90后都变成爷爷奶奶甚至曾爷爷曾奶奶的时候,同性恋问题才能变成像性别平等这样的接受度。

那时候继续拍 橘衫男子 的第三集,Adam给孙子们讲M和T的故事和自己年轻的经历的时候,他们会觉得不可思议,就像现在我们感觉重男轻女很可笑一样。

 3 ) 英剧速递,橘衫男子 Man in an Orange Shirt

我不是因为喜欢你而同性恋,也不是因为同性恋而喜欢你,我只是喜欢上了一个人,而我们恰好是同性。

——蔡康永(台湾主持人)很喜欢这句话,虽然不是什么警句、名言,也不是出自诗词大家,却异常真实、温暖。

是啊!

”爱情“本来就与”性别“无关,而是两个灵魂之间的惺惺相惜。

“爱”就是那么简简单单,你爱我,我爱你。

以爱之名牵出今天所要推荐的作品《Man in an Orange Shirt》(橘衫男子),同性题材英剧,一共两集,讲述祖孙(Michael Berryman与Adam Berryman)两代人的同性恋史。

第一集描写二战后,Michael与Thomas的悲恋(未果);第二集描写现代,Adam与Steve的爱恋(牵手)。

大致概述这部剧的内容,接下来,进入点评。

I,同性题材(普遍性)如果处在上世纪70,80年代,同性题材影片的出现一定会被热议,迅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陷入社会舆论的漩涡之中。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人们观念的改变,“同性恋”、“出柜”、“双性恋”之类的词汇频繁见诸报端,相关的影片更是层出不穷,如奥斯卡获奖影片《Brokeback Mountain》(断背山)与《Moonlight》(月光男孩),曾经“猎奇感”十足的同性题材已经失去了过往的锋芒,返璞归真了。

II,英伦风情(忧郁感)英国人制作、拍摄的影片,总有一丝莫名的忧郁感,这种深埋在他们骨子里的特殊气质,使人陶醉。

这丝丝感受,在观看第一集时尤为强烈。

Michael与Thomas这两位军人出身的绅士,从战争中的依恋,到战后的爱恋,再到最后由于社会风气(鄙视、唾弃同性恋,必须与异性结婚生子)导致的绝恋,演绎了一出虐心的悲情恋歌。

III,弱化剧情(不够丰满)导演对于两个故事的节奏把握相当好,紧凑、不拖沓;人物处理、戏剧矛盾树立都算上乘,没得挑;故事结构也不复杂,一条主线,稍微穿插些无关大局的支线。

看似非常完美的剧情设计,却让笔者有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好像缺少了些啥,左思右想终于找到了缘由——剧情的丰满度缺失。

怎么理解?

由于时间限制,导演可能压缩了不少原作的内容,这样做会产生一些”后遗症“。

首先,角色过于偏平,没有立体感;其次,故事内容的深度不能很好表现;最后,剧情的连贯性受损。

IV,故事衔接(两集之间的共通点)初看,《橘衫男子》的两集似乎没有任何关联。

第一集讲:Michael与Thomas相恋,却因为时代因素(上世纪40,50年代的英国),他不得不放弃所爱的同性恋人(将爱藏在心中;写了告白的信,却始终没有勇气寄出),最终与Flora结婚。

(相当无奈又伤感的恋爱故事)第二集讲:Adam与Steve牵手,处在新世纪的同性恋人,在经历了职场工作、交际交友、人生目标等多重迷茫后,终于找到了自己活着的意义——为自己、为自己爱的另一半好好活着!

(最后“十指相扣”的画面,显明了两人找到了最终的归宿,happy ending)看似毫无瓜葛的两集,到底有哪些共通点?

1,性格。

Michael与Adam,祖孙两代都是比较含蓄、内敛,说白了,就是有些怂,时常被世俗的观念、人们的言语左右自己最后的选择。

2,乡间小屋。

Michael与Adam都在这与自己的同性情人缠绵、倾诉衷肠。

3,Flora。

故事中,Michael太太是贯穿全剧的关键。

第一集中,是她目睹、忍受、见证了Michael与Thomas的”爱恋“。

第二集中,是她批判、责难、包容了Adam与Steve的”情感“。

Flora对于”同性恋“态度的缓慢转变,正是整个社会、舆论导向演变的一个缩影。

4,Thomas所做的一幅画。

这是Thomas与Michael爱的见证物之一,在第二集末了,身心灵已经完全释怀的Flora将它重新送回给了Adam,预祝孙子找到自己的真爱。

5,Michael未曾寄出的情书。

第一集的最后,与第二集的片尾都出现了这份信,但是含义却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代表了“隐忍”(因为Michael始终没有勇气寄出这份饱含炙热感情的书信),后者喻示着“释然”(当Adam与Steve一起阅读这份尘封多年的信时,两人的未来注定是要走在一起了)。

V,正视同性恋爱Michael为什么离开Thomas?

因为他怀疑,因为他不敢正视自己的“性取向”,因为他妄想逃避自己的真实感情。

Adam为什么肆无忌惮的“约炮”,而拒绝正常的“恋爱”?

因为他唾弃自己的生存状态,因为他不敢面对自己的未来人生,因为他不能正视一段正常的“同性“恋爱。

这两人的状态,不敢正视”同性恋“这一事实,影射了许多当代”同性恋“群体的现状,他们一直在寻找出口,一直在寻求认同感,一直在寻觅一种(与社会舆论之间)平衡感。

不过无论处于何种状态,请记住:爱,并不可耻!

写在最后。

引用柴静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影评,你我共勉之。

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导演★★★★☆(剧本拿捏,人物设计,台词打造,氛围营造,都是相当独到,浓浓英式风情,令人着迷)演员★★★★☆(演技最好的是老牌影星Vanessa Redgrave饰演的Flora,演技最贫乏是David Gyasi饰演的Steve,其他几位都尚可)剧情★★★★☆(十分煽情,过于唯美,唯一缺憾“剧情不够丰满”)视效★★★★★(英伦气息扑面而来,每一帧都是美轮美奂)音效★★★★★(第一集偏古典,第二集偏流行,与剧情的匹配度相当高)推荐度★★★★☆(本来想5星推荐的,但是考虑到“同性”题材的局限性,还是保守些。

)更多影评+推荐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4 ) Love conquers everything

BBC还是老大哥啊,腐国真的太会了,用爷爷的信挽回孙子的恋人哈哈哈,两个故事拍的都很棒,看多了有时候不禁感慨如果从一开始就不把同性看做是变态扭曲的,不对的,也就没这么多悲剧。

迈克和托马斯的恋情在那个年代是有蹲监狱的风险的,多少同妻的悲剧产生,晚年的Flora说自己毁了两个人的感情,Adam说 they hurt you too,是啊,他们三个都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第二个故事很喜欢steve和Adam第一次到小屋的那段吻戏,Adam本就对Steve心生情愫,在Steve说 do you mind kissing me后整个画面静止了,仿佛Adam的心跳骤停了一瞬一样。

Steve是温柔的,Adam是热情的,Adam仿佛不会爱人,过往的生活里只充斥着约炮的sex,而Steve想要的不止于sex,he want more。

他爱Adam以至于不想和别人分享他,

 5 ) man in an orange skirt

说实话,我已经阅片无数,最近非常片荒,机缘巧合在油管看到了这部剧的一个剪辑,非常喜欢,于是就赶紧看完了。

下面我主要想谈论的是Micheal和Thomas的故事。

我觉得M和T的故事线可以说是非常符合中国现在的社会了,不同的是中国身处在外部环境非常开化的环境中,而当时不仅英国,全世界都在一个从现在看比较落后的思想环境中。

所以我感觉我比故事中的那个主角(孙子)能更好的理解T和M的感情,以及M的思想变化。

我看到有不少的评论都在说M是个渣男,说M毁了F和T之类的。

但是我看来,M已经是做到非常好了,没有什么可以责备的。

当然,我非常惋惜M和T的感情,我觉得惋惜可能不是很合适,更是心碎吧,因为M的做法对我来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当时的社会,可能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见过一个gay,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gay是什么意思,而我们常常用最超前的思想去考虑别人,M应该去和T在一起,M不应该和F结婚。

但只有你亲自要面临这些选择时,你才能明白做出抉择是多么的困难。

我自己本身也就是一个gay,初中以后就离开家开始上学,周围的同学很多都思想开放先进,我高中之前自我认同也非常强,也常常对骗婚形婚嗤之以鼻 我觉得我不会成为他们。

但是到了大学,上的还是一个很不错的重点大学,周围同学很优秀,思想也很开放,但是我的自我认同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有时候还在想找一个女朋友算了 ,与此同时,我也越来越理解像M这样的人,你有能力有勇气去出柜,不代表所有人都有能力有勇气去出柜;你认为gay是一个很平常需要proud的事情不代表所有人都这么想。

很明显,你要做出抉择,就得要有牺牲,而每个人衡量的标准又是不一样的。

所以站在前卫的观念来看,你会对F,M,T感到遗憾和惋惜,但是站在当时英国社会甚至现在中国社会中看,你会理解,你会心痛。

所以在我看到ep2后面,F说"I ruined two people's lives"和孙子说"they hurt you too" 我感到非常痛心,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不需要被责备,哪怕F也对M说了"I can live with that"这种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话,也不必责备她,社会形式所迫,每个人都只是做了社会要求的事情而已。

这个故事线我可以说是非常的喜欢了,T和M的故事非常感人,最后村舍背后那幅画被取出来更是当场虐到泪目,导演对这个故事线的收尾也算是非常圆满了,突然想到,如果M当时就在那幅画背面发现了自己的画像 会不会整个故事走向会发生改变呢?

这就不得而知了,可能这就是destiny吧。

另一个故事线完全减分项,我就不说了。

man in an orange skirt在我心中地位可是说是非常高了,如果BBM是我的enlightenment,那么这部绝对是我在自我认识发生迷茫是的inspiration,非常感谢,再一次救了我!

 6 ) 爱需要勇气,也需要理解

我只看了第一部分,觉得有些地方和《浴火鸟》还蛮类似的。

相比于《浴火鸟》中的 Luisa,我会更同情 Flora 一些,虽然Michael 最后还是留在 Flora 身边,而 Thomas 却是在看着自己的爱人离去的巴士,无奈又深情地给予了一个飞吻。

讽刺的是回头看到这一幕的是 Flora 而不是 Michael。

甚至在 Michael决定和 Thomas 一刀两断的时候,是 Flora 提醒他说:你要不要陪一下他,他可能会喝个烂醉。

Flora 付出的隐忍,心里承受的压力,是我真的无法想象的。

回到他们的爱情故事开始的地方,Michael 如愿的在战争结束后去找了 Thomas,两人在乡间的小屋度过了美好的二人时光。

但是该来的总是会来的,Michael 终究还是要回去和 Flora 结婚,他对 Thomas 的一句话深深刺痛了我:你认为我们之间有可能么?

我们会成为丈夫和妻子么?

其实也不能怪他,毕竟是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男人与男人发生关系被形容为鸡奸,是要被逮捕入狱的。

这也为 Flora 后来的隐忍埋下了伏笔,即使 Flora 发现了 Michael 的秘密,她还是选择原谅,因为不想自己爱的人受牢狱之灾,只要 Michael 守住这个秘密,不被人发现,他们就能体面地过一辈子。

中间两段 Michael 去找别的男人的片段。

第一段是 Michael 在不断的自我怀疑中偷偷地去到一个公共厕所,但是发现看见的男人那种谄媚的色诱后,他决然地离开了。

这一段我愿意理解为,Michael 希望自己能承担对 Flora 的丈夫的责任,他可能认为自己与 Thomas 的关系只是情欲和对肉体的贪婪。

但是在公厕事件之后,他明白了他与 Thomas 之间是爱情,并不是任何一个男人都可以替代的。

之后他也写了告白的信件,却始终没有寄出去;准备好了和 Thomas 私奔法国,却懦弱地选择了逃避。

最后,看到绝望地妻子和孩子,他还是选择了体面地过活。

第二段是在多年看似平常的夫妻生活之后,Michael 在妻子陪小孩试校服的间隙,去了厕所和一个店员发生了关系。

当然具体发生了什么电影里没有展现,但是当看到 Flora 和孩子等到姗姗来迟的 Michael 的时候,一切也就都解释清楚了。

从 Flora 细微的表情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她有怀疑丈夫为什么突然要去厕所,也有不安为什么丈夫一直还没回来,但是她选择了沉默。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说我更同情Flora,同样是出轨,Flora 的这一份隐忍中却多了份无奈,她需要和丈夫维持这样一个体面的家庭生活,保证丈夫的安全,为了孩子而体现出他们恩爱和谐的一面。

这一刻也让我明白 Michael 也妥协了,他忘记了 Thomas,现在任何一个男人都可以替代他的位置。

这一段结束之后,就是前文所提到的结局。

Michael 和 Flora 的离开成了两个男人之间最后的决绝,而 Flora 的回眸也似乎是在说这个女人理解了丈夫和这样一个男人的感情。

 7 ) 怀有爱的人,对自己最残忍。

炎热的暑假,该做的工作都想赖掉。

无意中找到一部迷你剧,想着既然是BBC出的,应该不会差。

于是,一下午就沉溺在如此套路的剧情中。

好吧,让我们由表及里,一点点回忆。

首先是颜值。

这是最表面的东西。

第一集里的双男主,和女主(其实是女配?

)都是无懈可击的颜。

不光是人长得赏心悦目,和各自的角色气质也都那么丝丝扣和,足见选角的眼光。

当然,也可能是演技厉害,演啥就是啥。

然后看肉戏。

这是一部迷你剧,尺度比不上电影,但是也够可以,没有full front,但是有背影全裸(虽然是路人)。

主角的尺度只有内裤了,但是诱惑力并不低。

因为那几个火烧火燎的吻,足以惊心动魄。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二战即将结束,一位军队画师?

(讲真,以前从不知还有这份职业,太适合制服控了)和上尉之间的故事。

两人可算是发小,估计早就眉来眼去了。

画师吊着断臂(所以真的是断臂山?

明明是broken back呀),给一对躁动的荷尔蒙画像。

眼睛盯着一堆小鲜肉,笔下却是身旁人。

这里顺便学习了 匈奴 的英文。

战争对于本片只是个浅淡的背景,很快德国投降,消息传到英国,身为小学教师的未婚妻高兴的不得了,想必除了知道那血淋林的战争终于结束之外,还因为心上人即将到来而欢欣吧。

bloody在这里说战争,真是一点不假。

好玩的是,这时候的英国小孩子这么听话呀,看见校长来了要起立,得到教师允许才能开心大叫。

她却没想到,心上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却找了发小。

只因为临别前热吻后,发小的一句话:结束后要来找我。

我是认真的。

后面的十几分钟,在我看来简直梦幻。

我不知道能用什么样的语言描述。

你看啊,两具青春正好的身体,两颗火热相恋的心灵,一座世外桃源的房子,有温暖和煦的阳光,有宽广柔软的大床,有战前留下来的茶叶和饼干,还有邻居自产自销的农产品。

一起睡,一起醒,一起做饭一起洗碗。

什么都不必顾忌,什么都不必思量,只要有你,只要有我,这里就是天堂,我们不用流浪。

他们相爱,他们做爱,在那二十世纪的灿烂阳光下,在那一百多年前的乡间小屋里,那贴心的暖融融的色调,那高大的阔叶树,那枝叶间洒落的细碎阳光,还有那怎么蹭也蹭不够的胸毛和腿毛——你有计划吗?

没有。

没有计划,太好了。

这完美的夫夫生活,已经不需要任何计划。

如果可以,就让我们永远沉溺于此,与世隔绝,在所不惜。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人都知道,包括没有看过后面情节的我和你,都知道,这是末日前的狂欢。

每一秒的幸福,都是在透支未来的生命。

争吵,道歉, 悲伤。

他要回去结婚,还邀请他当伴郎——开玩笑吗?

你杀了我,还要让我帮你插刀?

然而他终于来了,因为他爱他,因为他说:求求你一定要来。

圣坛上站着一对新人,神父说,如果有人认为这二位不该结合,请站出来,否则永远闭嘴。

镜头给到他的脸上,看不出悲伤,也看不出喜悦。

所有的一切,锁在心底。

如果两个人就此别过,演戏一般演完自己的下半生,也不是不可以。

实话说,多少人,不是这样演过来的呢?

然而下半身不肯迁就下半生,精虫上脑时,就管不理礼仪和面子了。

厕所果然在一百多年前,甚至更早之前,就扮演了暗通款曲的场所。

一个眼神就足够,脱了裤子就是干。

只是,如今被称为腐国的大英格兰,百年前竟然还是这样的正经。

抓住了,进监狱。

因为这是犯罪。

而他竟然也大意地,将他给他写的信,大咧咧地放在书桌没有锁上的抽屉里。

这是最不能让人理解之处,是编剧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了吗?

还是说——其实在他心里,一直有一点憎恶自己。

巴不得心里的小秘密,早点被妻子发现?

如愿以偿地,妻子发现了信。

后面的争吵和哭泣,不必多说。

你爱过我吗?

还是只是把我当一个子宫?

我是你的什么人?

怀了你的孩子的妹妹吗?

他则因为被“捉奸”进了监狱。

其实,我觉得他根本不在乎。

进监狱又如何,即使没有被高墙锁住,他在大千世界里,不是一样被禁锢了吗?

监狱里,也许更适于解放。

毕竟那里全是男人。

他来看他,他已经满面沧桑——也许是因为蓄了胡须。

他说想来多看看他,他却不让。

来了能怎么样?

出去了也不能在一起,徒然扰心。

心烦意乱,乱而无果。

所以,别来了,不要给我一个虚幻的希望。

但是,如果可以,请你替我去看看我妈吧。

thomas的妈妈是vicious里的violet妈妈什么都知道,看到他,更是心如明镜。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样的妈妈哪里找。

她让他多去鉴于看他,他说他不愿相见。

妈妈一语道破:他不过是死要面子而已!

妈妈甚至主动提出,愿意将法国的房子送给二位,离开这个国家,去海的另一边自在生活。

不行,他已经结婚了,还有孩子。

那,你的妻子,幸福吗?

不能回答,不敢回答。

这样吧,你从这些画里挑一幅,带回去吧。

妈妈打开房门,一屋子的画。

画有千千万,主角只一人。

他的爱恋,调和在色彩里,锁定在画纸上,然后收留在这件小小的房间中。

这爱恋分别是炽热的,是奋不顾身的,却也只能沉默不语。

我可以奋不顾身,却不能灼伤了你。

妈妈拿出一幅画,画中人面目模糊,只有橙色衬衣清清楚楚。

“这就是你吧,我把这幅画叫做 穿橙色衬衣的男人。

看不到脸,但知道一定是你。

”没错,你就是那个穿着橙色衬衣的男人。

却不是每一个穿橙色衬衣的男人,都是你。

他不敢拿。

他只带走了一本速写本。

尽管随意,尽管被墨弄脏,但是那是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画下的。

余下的时光,重复着雷同的痛苦。

他出狱了,一堆朋友来迎接。

他却左顾右盼,盼谁呢?

期望的人,到底没来。

可是,明明是你让他别来的。

可是,其实他就在那里,一辆老爷车的背后。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时间继续往前走,孩子的成长,就是上一辈的老去。

他携妻带子,要送孩子去住宿学校。

路过上场,竟然遇见了他。

相爱的人,相恨的人,都在一起,纯真而不知所以的,只有孩子。

他送给孩子一包彩色铅笔,孩子妈妈提醒孩子,要说谢谢呀!

寒暄几句,终究还是要分开。

一家人登上汽车,妻子看见他在车后,目送他远走。

提醒丈夫:你知道他会大白天醉个半死吧?

丈夫答,是的。

那你就这样放手不管吗?

是的。

丈夫很坚决。

妻子不忍心,回头看了看。

她应该是恨他的,尽管罪不全在他。

可是,她应该也是同情他的,她没有得到丈夫的爱,他其实也没有。

丈夫没有能力爱她,但也没有胆量爱他。

最后一个镜头,他朝远去的汽车送取最后一吻。

他知道,他是看不到的,看到的是他的妻子。

妻子微笑着收下。

这是给谁的呢?

给丈夫的?

给妻子的?

让妻子转交给丈夫的?

都不重要。

妻子的微笑,是理解,也是无奈。

是对他们的理解,也是对他们的无奈。

对敌人的微笑,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但很难说,敌人是不是也对自己残忍,才情愿在光天化日之下,看着心爱的人,和别人携手离去,不能吵不能闹,只能微笑祝福,并且给一个他根本看不见的吻。

他是爱他的,她也是爱他的。

怀有爱的人,总是对自己最残忍。

很多人说,故事很老套。

我想说,与其说故事老套,不如说,百年来,类似的悲哀,依然在重复。

 8 ) 莫要同心离居,忧伤终老

看过电影,估计每一个人都向往着汤姆斯画的那个世外桃源般的田园小屋,然而直到最后我们才发现那幅画后面还藏着另一幅。

许多年前,阳光洒满草地,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穿着橘色衬衫迈克站在这个小屋门口,那是他们不说话就十分美好的清晨。

就像看到断背山里最后挂在一起的两件衬衫一样,我们感到甜蜜,也感到心如刀绞。

人生自古悲寂寥,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伤感,让生活在悲情故事下的我们,该如何继续生活。

也许那副画就是最好的答案,且行且珍惜,勇敢去追寻,莫要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橘色,大学时候特别喜欢的颜色。

红色、黄色的重叠就有了不是那么热烈夺目却依然热情温暖的新的颜色。

橘色的衬衫与其说穿在他的身上,不如说早已进入汤姆斯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那是秋天的颜色,是成熟的颜色,是他认为最美的吧。

两段不同时空的爱恋,却由一个美丽的女子连结起来,她叫Flora。

就像第一眼看到暮年的她时,你会觉得她年轻时一定是个美人。

是的,年轻时的她,金色的波浪卷发,穿着花草图案的复古连衣裙,皎皎如月,她在等待着从战场上归来的爱人。

当战争结束时,她以为她终于等到了那个和她一样父母在战争中去世,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惺惺相惜的灵魂伴侣。

可是,也许是因为那个时代吧,她像那个时代的其他女子一样,放弃了工作,放弃了自己和社会的联系,放弃了自己重回独立筹码。

她依赖着迈克,也深深爱着他。

然而就像所有故事都是不圆满的一样,迈克却先爱上了另一个人,一个男人。

那是在二战时,迈克救了汤姆斯,之后离别之时,汤姆斯忍不住亲吻了迈克。

而当汤姆斯走后,迈克摸了摸刚才被亲吻的嘴唇,脸上充满了甜蜜。

战后他第一时间去找汤姆斯了。

他怯怯地问起汤姆斯的住址,好像一个羞涩的孩子。

他的心里是凌乱的,他不知道汤姆斯是否还记得当初的邀请,不知道自己的造访会不会很唐突。

不过当他们看到彼此的那一刻,彼此就有了答案。

汤姆斯等待着他,他慌乱地拿起酒杯,最后相拥在一起。

随后,他们在那个小屋里度过了所有人梦寐的生活,一起吃早饭,洗碗和深情的亲吻。

再简陋的地方,有了彼此也就够了。

当汤姆斯拿出那些没有寄出的情书,厚厚一叠,迈克是那么的惊讶和兴奋。

那时没有寄出,就是为了等待此刻吧。

之后迈克迫于当时的压力,要和Flora结婚。

虽然汤姆斯不愿意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和别人结婚,可是他还是来了。

那时迈克在焦急等待中说了“You came”,就像当初他去找汤姆斯,汤姆斯说的“you came”一样。

最美好的事不过就是你等待的人出现了,出现的就是你等待的人吗?

然而他们结婚时,Flora的女友说,很奇怪这样场面竟然没有人哭。

也许那种像是兄妹之间的亲情,不会在此刻引起他们内心触动吧。

一切的美好都毁于汤姆斯写给迈克的情书。

不过没有这情书,他们关系的断裂也是迟早的,命中注定的悲剧。

可是,迈克为什么把别人写的情书好好地放在自己的桌子里呢。

谁会这么笨呢?

也许他就是这么个笨小孩吧,小时候也受到迈克很多欺负(Was I a beast to you at shcool?)。

Flora烧掉了所有的信,当时的她对迈克是鄙夷的恶心的。

可是当她想要告诉自己的姐妹时,她退却了。

因为她心里还是不愿让他进监狱的。

她在气愤中早产,生下了孩子。

最后她想通了,她要变为控制者,她要掌控自己的爱情。

因为有了孩子,他觉得她赢了。

当爱情的火苗在平静如水的生活中慢慢消逝,迈克得知汤姆斯入狱的消息。

他担心,但也懦弱地不敢去看望。

但是当听到汤姆斯真心爱着他的时候,他动容了。

可是满脸胡茬的汤姆斯出现在他面前时,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骄傲,他不想失去自己在他内心的最后一点美好和自尊。

他只是告诉迈克不要把他的小孩培养成像他一样压抑自己的银行职员。

后来迈克去看望了汤姆斯的妈妈。

(一听到汤姆斯妈妈的声音,我简直爱死了这个在 极品基老伴里想要再多喝几口酒再走的神经质女人。

)作为妈妈,她是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她保存了那么一个私密的小空间存放所有孩子的画作。

此时他看到那个没有脸庞,只有橙色衬衫的男子,他们都知道是谁。

作为母亲她又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幸福啊,在那个时代她又是多么伟大,可以包容给予孩子社会所不允许的自由生活。

最后迈克没有拿走那副画,他拿走了那个有着两人共同回忆的战场上的笔记本,唯有此不会被人扔掉不会被人指责吧。

然而当迈克的妈妈问起“Is she happy?

”的时候, 也许是整个剧里最直击人心扉的话了。

他回到家,看到在炉火旁打盹儿的妻子。

也许他看到了即使熟睡也并不是很快乐的妻子。

他想要逃离,像一个意气用事、不负责任的孩子一样,对妻子不告而别,想要和汤姆斯远走高飞。

可是,最终他还是退却了,他没有勇气上前去迎接他所爱的人。

可是到底为什么呢?

是因为汤姆斯一群朋友前来让他尴尬,还是一刹那的犹豫让他没有再多向前走一步。

最后他回到家,倒在楼梯上大哭。

他想要给Flora自由,可是Flora却想继续,她想用后半生去赌赢自己的决定。

我想Flora对汤姆斯是有歉疚和同情的,她是善良的,同时他也是受害者。

当迈克决绝地拒绝了去汤姆斯画展的提议,她看着汤姆斯向车内的飞吻,她的眼神里是胜利的光芒。

她一直以为自己赢了这个赌注时,可看到那藏在油画背后的画像时,那一刻满头银发、皱纹满面的Flora惊诧地说不出一句话来,她所有的信念都崩塌了,她似乎此刻也才明白自己守护一生的并不是爱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爱情战斗中,她一开始就输了,又如何会赢呢?

也许此时她才真正明白爱情的意义,以及她曾经回答小朋友关于帕特洛克罗斯和阿喀琉斯的问题时说的“Love between the heroes was regarded as surpassing the love within marriage.”吧。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Flor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是个错误,也偏要一试。

最终我们每个人都会为我们昨天的决定付出代价。

电影有两部,可能第一部更让人触动一些吧。

不过有着血脉相连的祖孙两个,不同时代的爱恋,面对着不同的问题。

无论是那个同性恋会被送进监狱,人们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和感情的时代,还是更为开放包容有着各种软件支持的今天,其实都让我们思考到底该如何面对一段感情,该如何去爱。

以前的你要压抑自己的情感而让自己像别人一样正常,而失掉最宝贵的自己。

而如今,人们可以自由追寻所爱,但是要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依然不是件易事。

也许人一辈子上下求索的就是年老时的不后悔,不厚会曾经某一刻的勇敢和坚持,成就了两颗同样的心跳。

年轻的人们,你的身边可曾出现一个穿着橙色衬衫的男子,抑或是穿着花草图案连衣裙的女孩儿?

希望前人的悲剧不会在你身上再次出现,也希望你的故事会是个美好的结局。

 9 ) 可惜,从不真正迈出一步

托马斯的深情真的是有目共睹。

亲吻,写信,画画...可以说这段感情的很多第一步都是他迈出来的。

即使迈克一次次的让人失望,托马斯也不曾欺骗自己不爱迈克了。

迈克呢,在我看来他一直都是半途而废,在他的这双重身份里,感情里每一件事都没做好。

爱情,羞于宣之于口;婚姻,愧于辜负妻子;写信,楞是写得你侬我侬,却从单位走到邮箱都迟迟不送出去。

托马斯和迈克的这段感情其实从开头就能看到结局。

迈克的性格在那一个个小细节里面体现得相当明显。

双向奔赴的爱情所说不一定都有尽善尽美的结局,却一定不至于落得这样三个人都痛苦煎熬的局面。

托马斯是感性的,他从来不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不管是明面上的或是暗地里的(他的画)。

迈克是懦弱而传统的,尽管时代的背景是我们观影者不可忽视的一个点,但在我个人看来,他们这段感情里之所以无疾而终的原因,占大头的还是得归咎于迈克。

意难平啊,难在面对他们曾经的美好,就更难忽视迈克的软弱。

如果他再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结局会不会好一点?

作为观众的我难免有这样的想法。

可惜,可惜......唉。

这封信是在是太爱了

It's never too late,just do you dare?

 10 ) 差那么点儿意思

景深美,英式口音相当撩人,编剧巧心可鉴,细节如画册、托马斯母亲的“is she happy?”、flora的“i can live with this”都能品出细心琢磨的痕迹。

然而同样地你能感觉出来,它们是为要你感动而存在的。

观影好比见招拆招,讲究个你来我往,引而不发。

本来是要一奉十的事情,太出格,把话说穿了,就没意思了。

(短评字数有限,懒人不爱删减,就发个影评蹭点热度吧(๑❛ᴗ❛๑))

《橘衫男子》短评

心疼祖孙二人,都那么帅,找的对象都丑哭。

5分钟前
  • 柏舟
  • 推荐

就只有两集?我还看反了…先看的第二集再看了第一集...都是欲望在作祟

10分钟前
  • ZXRunaway
  • 推荐

我就知道上来这么甜 肯定糖里有屎 屎里有毒/老一辈那条线特别动人

13分钟前
  • théo
  • 力荐

很一般,第二集快睡着了。。。

15分钟前
  • c'est la vie❤️
  • 较差

颜值很高 可是感觉很陈旧 不太喜欢

18分钟前
  • Nicolaas
  • 较差

Julian Sands真的老了啊,气质倒是好多了。下集那个喜欢洗澡猛刷自己的强迫症美人,演技真捉急啊。下集全面做作了,祖母一定要释怀就牵强,炮友一定要可以追求单偶制也是做作,说到底还是要顺应社会,做基可以但也要要单偶制养孩子才行。

19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从前的感情单纯又真挚,深入人心。现在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少了那份真诚。。

22分钟前
  • 光棍儿
  • 还行

着墨于人本身,弱化环境,但环境影响构成了人,孙子身上那种压抑、恐惧,一边嫌脏可又忍不住各种滥交;祖父当初本来有更好的选择,但豁出去少有人敢选。被形婚的外婆很可怜,但最终好在体谅孙辈的无奈。祖父真是帅到不可方物,其实很多内容没听懂,但看完有点感伤,笑的那么开朗的一个人。

27分钟前
  • 姜小白
  • 推荐

Ep1 3星 所有不愿放下一切要在一起的爱都是因为不够爱 EP2 1星 有病就去看医生

32分钟前
  • Kid-King
  • 较差

爱,从来都不是可以争取的东西

36分钟前
  • 鑫弦
  • 还行

背着妻儿厕约的爷渣和背着男友重下软件的孙渣。如果连JB都管不住的人还谈什么责任和爱情?跟畜生有什么区别?细想下来,本来被第一集感动到的心情一瞬间就变了味。至于第二集,一句话,请放过小黑。

41分钟前
  • 硬搞
  • 较差

这个傻逼男,活该单身,那个黑人脑子也有病,狗改不了吃屎懂不懂,还他妈原谅,傻逼剧情,英国那群女权主义者居然不联合起来反对这部片子播出,三观极其不正!结局恶心惨了。

43分钟前
  • XX.
  • 很差

我能说这是浪费演员和摄影的典型么?不知道这锅是该导演、编剧还是制片人背。只有短短两个小时,又想讲两代人的故事,还要包含时代的悲剧、滥交、自我认同、出柜、追求真爱这么多主题,结果就是一个都没讲好。爷孙俩都有难言之隐,但编剧就硬生生地把他们塑造成俩怂逼。以及本片生硬的转折多到让人尴尬

46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大失所望的英国年代同志爱情片,影片美到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自然风光、场景取景、构图摄影、服化道、灯光打光、男主颜值全都美到令人窒息,但是依旧挡不住腐朽陈旧的情节、烂俗腐臭的爱情线、油腻生硬的情绪烘托,这世界不需要此类没诚意没思考的同志片,一集弃。

47分钟前
  • 彭手里
  • 较差

p1很精彩 那个年代 对感情的肃穆感 虽然也有厕所文化。。。现在的钙片都是随便都可以的样子 p2 爷孙两都是 孙子迷惘到处睡 也许只有性真的容易让人空虚 虚脱

50分钟前
  • 还行

为了画多给一星 E1年代感加成 E2有些地方真的很生硬 叹息很多事情即使大背景和环境有了改变 也还是因为世人的看法和一些厌恶自身的情绪而难以跨出那一步

53分钟前
  • Ryan
  • 力荐

其实都一般吧,第一集三星半第二集两星半,第一集其实剧情也就那样,就是年代感不错,男主最后公车离别让我觉得太冷漠,他妻子都回头看了他都不看一眼,第二集看一半看不下去了

56分钟前
  • 小卷毛
  • 较差

第一集想打五星,第二集什么鬼??!!???

57分钟前
  • 逢澶Ty
  • 还行

这个家族遗传着高颜值和怂病……

59分钟前
  • tinkertailor
  • 还行

隔辈就是gay,这家的比例有点高啊~ 不过好在两个都很美,孙子天菜啊。就是限于篇幅,多多少少处理的有些仓促,其实剧本不错,感觉挺适合再翻拍一部迷你剧集,6集12集都有空间~

1小时前
  • ilsbsblm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