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立万之前,罪途系列算得上非常优秀的剧本杀影视剧,故事悬疑层层递进,情节环环相扣,节奏把握的非常好。
而且它没有过度夸张,把杀手手法搞得神乎其技,只是在一步步引导大家思考,背后的关系脉络并不复杂。
加上罪途的题材立意非常好,一个十年前的案件,单单第一部就涉及了校园霸凌、暗箱操作、家庭暴力、虚假报道等社会问题,把生活中的丑闻重组在一起,更容易引发关注和共鸣。
罪途系列的起因,是十年前一个初中生徐某死亡的事件,她在学校长期遭受同学们的霸凌。
某次被打伤后,护工红花将其送往医院,因麻药过敏出现医疗事故死亡。
教导主任李心敏为了学校的声誉下令封口,无人敢说真话,记者韩秋池则以初中生之间的情感纠葛为题目进行报道,彻底掩盖了在徐某身上发生的真相。
所以十年前,徐某到底经历了什么?
事件涉及的人包括送徐某去医院的学校护工红花,学校的教导主任是李心敏,学校小卖部老板是荆民强,负责鉴定的法医是尹航,负责报道案件的记者是韩秋池,打人的学生是刘鹏、何索,徐某的闺蜜是朱颜曼滋。
这八个人同时出现在一节火车上,神经比较敏锐的记者顿时发现了问题所在,这是一个被刻意安排好的复仇局。
整节车厢只有他们八个人,凶手迷晕众人毒杀荆民强,但不会就此停止,直到每个人的秘密被公开,徐某的案件真相大白。
如果荆民强被矿泉水毒死,是因为他当年看到徐某被拉去霸凌没有阻止的话,那么在场八个人里,除了闺蜜朱颜曼滋,其他人都应该为当年的事情承担责任。
特别是操控一切的李心敏,刻意隐瞒部分尸检结果的法医尹航,以及打人的刘鹏和何索。
从复仇的角度来说,个人倾向于先杀这几个人,恰恰他们没有死,只能说明出了意外。
复仇要么是有明确的凶手,只杀他一个,要么就是无差别通杀一了百了。
这个剧本里,随机杀的前提是还有二次杀,但在有乘务警的火车上,变数太大容易失败。
何索作为刑侦系研究生,他的话有误导成分,如果他是凶手的话,符合精心布局以及隐秘下毒的需求。
他已经改邪归正,刚好又符合为徐某报仇的需求。
其他能下毒的人,法医首当其冲,可她没有随机杀的必要,也没有为徐某报仇的必要。
如果她下毒,要杀的只会是潜在隐患记者或者教务主任李心敏,她应该不认识荆民强,可以排除了。
果不其然,当她清醒登场后,随机杀人的可能就被破除了,下了毒的矿泉水是分给她的,荆民强是替死鬼。
由此可以推断,何索误导随机杀,红花承认随机杀,这两想必就是同谋了吧。
当年的护工没有出现,红花的真实身份是徐某的妈妈,她的生活经历不可能完成一个精密的布局,何索是最佳幕后搭档。
为何不把尹航、李心敏、刘鹏同杀?
法医的优先级居然会超过教导主任和打人的学生,一定是她隐瞒了非常重要的线索,刚好能让剧情无缝过渡到第二部,算是不错的结尾。
明日更新罪途之救赎代价,看看这位法医尸检出了什么,会不会死在第二部。
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冷”的网大。
不仅冷,而且锐利。
试映会结束后,我就像被一把薄薄的长刃一点又一点插透了胸膛,还没来得及觉得疼,只觉得透心凉。
甚至都不能说它是网大——网络只是它的播放载体,但绝不是划分它内容质量的标签。
在故事行进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罪途》的画面都是冷色调的。
一切从一场大雨开始,沉沉暮色中,陈旧的绿皮火车,在铁灰色的轨道上,穿过黑洞洞的隧道,驶进仓青色的峡谷之间。
而在车厢之内,灯光昏暗,锈迹斑斑,每个人物都笼罩在阴影里,面孔半明半暗。
这节车厢也好像是一个隐喻——每一个走入其中的人,都从暖色调的“现在”,走入了冷色调的“过去”。
一切曾经发生在过去的残忍往事,都会在这节车厢上重演。
过去发生了什么?
过去有死亡,有欺凌,有冷漠,有谎言,有命运的阴差阳错,还有被彻底毁灭的人生。
死亡是冷的。
最开始,车厢里的八个人堆砌在一起,肢体扭曲,是一副充满了宗教意味的画面。
这些人被关押在与世隔绝的法庭里,进入了一夜长长的审判。
接着他们被乘警一个接一个地拉起、唤醒(这些能够被唤醒的人,也都有最终被唤醒良知的机会),说出当年的实情。
而最后一个叫不醒的死者,就是犯下最无法原谅的过错的人。
第一场罗生门是冷的。
当问题从“今天是谁杀了人”变为“当年是谁杀了那个女孩”,所有人都想说出自己记忆中的“真相”。
每个人在第一轮的所谓坦白中,都保留了对自己最不利的部分。
在自己的故事中,每个人都是无辜的,行动都是有充分理由的:欺凌女孩的同学不以为然,觉得自己是在替天行道——“她家里乱,反正大家都讨厌她,我不打别人也会打”;而追随他的小跟班呢,是因为“如果不跟着他,我也会被欺负”;徇私的校长是为了“保全学校的声誉”;隐瞒真相的法医是因为“我以为这都是细节,无所谓的”;沉默的证人是因为“害怕被卷入麻烦”——人人都有苦衷,没有一个人敢说出真相:我就是自私!
我就是冷漠!
是我的自私和冷漠害死了无辜的女孩!
——《罪途》讲述的是抽丝剥茧的推理故事,但故事的核心是人,你会发现每一个角色都是可怕到了可信的地步——因为无论是你还是我,总会倾向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无奈的、无心的、无害的,一旦产生了任何可怕的后果,都只是受害人“倒霉”而已。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平庸的冷漠是“恶”的一份子。
这些角色的无耻会先让人齿冷,接着,齿冷成了心寒——因为我知道,他们的平庸之恶,同样也存在我的身体里,他们的胆怯和懦弱,常常也是我的内心台词。
只是我现在还足够幸运,没有造成任何可怕的后果——可是,我怎么能确定在看不到的地方,都发生了什么事?
这种冷,是自省的冷。
接下来,复仇的真相是冷的。
《白夜行》里有句名台词,“我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我的世界没有太阳”。
故事的第一层真相揭开,原来世上没有一桩独立的悲剧——无辜女孩的死亡,早在她的家庭内部就已经开场。
被家暴的妻子,孤立无援的女儿,她们就生活在那个没有太阳的世界。
有多少人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
当她们跌跌撞撞地想要走入我们的世界,我们有没有用足够的善意和温暖迎接她们?
我不知道。
但在《罪途》里,因家暴而离家的母亲被整个社会排斥、污名化,被禁锢在残缺家庭中的女孩努力想要走进日光下的世界,却被把她视为异类的人推入深渊。
每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似乎都是一座孤岛,藏身在冷冷的雾中,很少有人能真正看到她们,更遑论伸出援手。
那一场出乎意料的反转也是冷的。
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同样,当你伸手毁灭了一个人,你的人生也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被毁了。
也许他们习惯了在生活里随波逐流,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人生陷入了怎样无解的困境。
但是在这列火车上,他们无处可去,无法逃避,只能被逼迫着审视自己的内心——原来,在受害人死去的那一刻,他们的一部分未来,也随之死去了。
女孩以一死从这世上解脱,但留下的罪人,嘴里说着自己无罪,却终究是留在活的无间地狱里。
世界公平吗?
不公平。
如果足够公平,女孩就不会无辜死去。
世界不公平吗?
但它又有公平之处。
逃脱得了法律和道德的审判,逃脱不了内心负疚的制裁。
故事进行到4/5处,最后的真相已经呼之欲出。
一个十年前后相互呼应的复仇,环环相扣、层层叠叠的悲剧。
影片的基调始终是“冷”的——无论真相多么可怕,无论角色多么痛苦,故事始终稳稳推进,纹丝不乱,冷静到了近乎凛冽的地步。
但极冷的笔触,写出的是带有热量的、灼热的质问:你愿不愿、能不能理解别人的痛苦?
这个问题一点点逼进内心,仿佛那把长而薄的利刃,让人冷透了。
最后多说两句。
网络大电影是个“热”和“快”的领域。
题材要选热门,内容要跟热点,角色设定要有热度;写得快,拍得快,做得快,播得快;大部分制作公司大概也就是趁热掺一脚,进来捞一把快钱就走。
一切都是急匆匆的。
很少看到这样节奏冷静而稳定的作品,像夏日里的一场阵雨,在凉意之外,又有惊喜。
在这个无边无际的世界里,我要牢牢抓住你。
题材选的很不现实,尤其那个记者的推动剧情的编排,现实生活中谁这样傻逼逼的谈话?
豆瓣中给那么高的星,我实在不敢苟同…… 第一部的大致剧情是:十年前,中学生徐囡囡时常被同学王照、韩斌欺凌,一次徐囡囡被打得脾脏破裂进医院手术,但因麻药过敏而死去……十年后,徐囡囡的母亲秋红为给女儿报仇,设计将当年与此事相关的负责人员教导主任吴健、法医刘惜之、校门市部老赵、凶手王超(即王照)、韩家斌(即韩斌)、周新雪、记者梁夏全部召集在同一列车同一车厢,而后在食物火腿肠与矿泉水中注射麻醉药硫喷妥钠,试图报仇……接着,列车在行进中因山体滑坡而隧道被堵,列车被迫停在高架桥上……当老赵不明死后,车警何赫审问秋红,秋红供出实情:老赵喝的矿泉水是她注射了过量的麻药所致……但何赫准备结案时,却听一直沉迷刚刚苏醒的刘惜之称,那瓶被注射麻药的矿泉水是她的……于是,案情又陷入迷局,老赵的凶手另有其人……
五月档院线竞争极其激烈,《后来的我们》热度尚未消退,早就被剧透一个月的《复联3》姗姗来迟,更有印度口碑大作《巴霍巴利王2》强势登陆。
相比之下,网生市场似乎一片平静,毕竟就目前而言,网生市场依然是院线电影的“补充品”。
没人愿意在这个时候撞上枪口去当炮灰可偏偏就有这么一部片子,就是这么“轴”
我无意间在腾讯视频的首页看到了这部系列网络大电影你没看错,是“系列”,分三部上线偏偏挑这个时候上线还是很冷门的悬疑片要知道,国产悬疑片在剧情上一直为观众所诟病,票房收入也远远低于其他类别的电影BUG太多,剧情松散,逻辑混乱,演技尴尬……似乎观众对悬疑片的包容性格外的低。
远一点,半年前的《暴雪将至》,口碑过硬但票房惨淡;
同期上映的《幕后玩家》,更是节奏缓慢,推理内容极少,谜题过于刻意。
2018年已经过去快一半了,纵观院线和网生,今年还没有哪部悬疑片配得上“优秀”二字。
再说回这部网大,由于刚上线不久,这部片子还没有豆瓣评分。
出品公司没听说过,导演也名不见经传,这样一部评分都没有的小成本网大,能有什么出彩的表现?
腾讯视频凭什么把这么重要的推广位给这部片子?
我怀着好奇的心态打开了腾讯视频没想到,这一看就是一个多钟头……等我回过神来,这部系列网大的第一集已经结束了。
不得不说,这部片子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就目前上线的第一集而言,剧情相对简单列车——因故停留,命案——一个死者,嫌疑人——列车上互不认识的乘客,侦探——陷入迷局单从要素来看,这一切几乎和《东方快车谋杀案》十分相像。
不过,正如画鸽子的不一定是在模仿毕加索,这部片子和《东方快车谋杀案》截然不同。
首先,这部片子影片节奏十分紧凑。
列车停车因山体滑坡紧急停车
乘客陷入昏迷,一名乘客离奇死亡所有人都出现了恐怖幻觉,他们都看到了同一个小女孩……
乘客中的记者向透露了一段往事……八名乘客各怀鬼胎,勾心斗角相互指责,他们和当年的事又有什么联系?
看似凶手的人坦白罪行,但关键的证物推翻了之前所有推理……
全程无尿点,一口气看完!
我打开视频的时候手边放着一杯热水,看完发现水已经凉透了,一滴都没少。
如果仅仅是这种程度,那这部片子只能算及格,它仅仅是将悬疑片应该有的要素凑在了一起。
演技是衡量影片精彩程度的重要标准,否则就算你剧本再好,拍摄再强,后期熬秃了头,观众依然不会买账(我并没有影射谁的意思,嘿嘿)《罪途》这部片子里,从市井小贩,到退休教师,再到乘警……每个人物的演技都在线,人设都立住了,给你一种“这个人就该这么做”的认同感。
这些人物的呈现,以及影片时不时地因为角色间的性格特征而爆发的戏剧冲突,占去了一定的篇幅。
这是这部片子成功的一大优点,更难得的是,这部片子能够分出足够的精力放到案件走向上。
每一处细节,韩家斌“认错人”、吴健对待所有人的态度、火车座椅划破的细节等等。
这些细节推动剧情的拐点,已经足够吸引住电脑屏幕前所有观众的眼球。
再说说拍摄技巧,这是我在“二刷”的时候才发现的细节——为了营造片中的“封闭感”,随着情节发展,影片的拍摄镜头也在缓慢改变,镜头的视角也越放越低,以营造出一种封闭的感觉,一步步提升电影的张力。
这样的设计非常精巧,导演在不知不觉中靠影像来干预着观众的观影感受。
《罪途》凭借这样的“镜头阴谋”,同时通过一场大雨中的低色温以及电闪雷鸣,很好地营造出了列车车厢里的压抑氛围。
说到这里,大家对这部片子应该已经有了一定了解。
但是我们好像忽略了一点……这部片子,足足有三集第一集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已经非常高了可以说正统悬疑片中会出现的都出现了那么后面两集还会有些什么?
第一集就好像是给我们揭开了幕布的一角而幕布后面的部分不断挑逗着我的好奇心—— 十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杀害老赵的凶手到底是谁?
凶手又是用什么手法杀人?
关键是,这部片子究竟还藏了什么?
《罪途》的第二部我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
感觉6.8分给高了,本来题材不错,但是整个电影为了渲染惊悚悬疑而刻意拖沓剧情,本来一集就可以完事了,硬生生的给你出了三集。
总之还是垃圾,国产剧什么时候能翻身真的再也不想浪费时间看了,太垃圾了!
从电影名字到预告片都给观影者一种特别抓眼球的感觉,实际上你花了时间去看后,觉得真是一言难尽!
明明没有玩反转的逻辑,硬要再给你渲染个反转的结局,oh my god! 我真的是服了,一晚上时间可真是长啊,感觉过了一个世纪,火车上就那几个人,完全脱离实际。
不想再说啥了,总之不值得浪费时间去看,希望大家能借鉴。
国产剧的出头之日,真是遥遥无期。
开往省会的K24路列车,因为山体滑坡,停止在了轨道上。
此时,卧铺车厢里有八名乘客同时昏迷,而其中一名再也没有醒来。
乘警何赫在调查中发现,这八人全部与十年前一起少女意外死亡的案件有关。
更令人不安的是,醒来的所有人,都在幻觉中,看到了少女的身影...... 十年前的案件,没 有凶手,只有罪人。
而十年之后的今日,是赎罪者的忏悔,是迟来的正义判决,还是死去少女的鬼局?横跨十年的两个真相,都将在火车上揭开。
恨比爱漫长,那些心里过不去的罪恶在岁月里沉淀,最终爆发在惊天阴谋下!
真的从1中很难看出来什么,后几集很精彩!
愿人生善良,愿岁月不可欺!
愿我们都能被自己救赎
开往省会的K24路列车,因为山体滑坡,停止在了轨道上。
此时,卧铺车厢里有八名乘客同时昏迷,而其中一名再也没有醒来。
乘警何赫在调查中发现,这八人全部与十年前一起少女意外死亡的案件有关。
更令人不安的是,醒来的所有人,都在幻觉中,看到了少女的身影...... 十年前的案件,没 有凶手,只有罪人。
而十年之后的今日,是赎罪者的忏悔,是迟来的正义判决,还是死去少女的鬼局?横跨十年的两个真相,都将在火车上揭开。
不知道和那些给四分五分的是否看的同一部戏。
选择校园欺凌这一体裁,确实很应景,顺便揭露了一下学校掩盖真相这一黑幕。
两个点都很讨巧。
不过,整部戏也仅此而已啊。
首先说演技,请把开头那六七分钟的旁白去掉,再谈表演艺术好吗?
现在不是古希腊戏剧年代,需要天神做旁白来推动情节。
教导主任的暴躁用力过猛,毕竟是老师,温文尔雅总是要的,然后被人戳着痛点的暴怒才有张力。
其次是编剧,故事好别扭,开头记者自说自话,动机呢?
硕士生自告奋勇,动机呢?
最后,则是推理。
还有人说是本格推理。
拜托,乘警打听出护工是母亲,还有两套食物的证据,直接就定了。
还用推理吗?
我是偶然在视频网站上看到《罪途》这两个字的,第一眼的想法无非就是把它和其他恐怖悬疑片归为一类,以为又是什么关于复仇鬼怪的垃圾片,不过很意外的,评分可以接受,所以抱着试试的心态,点了观看,而这一看,惊得我嘴巴都合不上了。
我不夸张,我为什么惊讶,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风格是我喜欢的类型,整部电影的色调都是比较偏暗的,这在以往的悬疑影片里是非常独特的,我可以说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种风格的国产片,再者就是它的内容,刚一开始,就死人了,符合我喜欢的悬疑片类型,所以我为之惊讶。
《罪途》在视频网站里总归划分为三集,每集的标题也不一样,第一集标题为:罪途1之死亡列车,其实名字还蛮小说玄幻的,剧情是以回忆的方式展开,一节车厢八名乘客,却不知怎得死了一个,为了调查真相,乘警不得不逐一审问,结果却牵扯出了十年前的一件案子。
初中生徐囡囡因为单亲的缘故在学校受到了男同学的排挤,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流言蜚语让这些坏男生变本加厉,因为长期遭受殴打导致徐囡囡脾脏破裂,在送往医院以后却不知怎的没被救活,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学校为了压下这件事将当年的施害者进行转学,而在这一天,当年与这件案件有联系的人都被神秘人诱骗到了这节车厢,案子还未水落石出,沉重的气息窜流在每个人的心间。
其实我刚开始看第一集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它是三集,所以当第一集结束时,我还以为我猜对了凶手,结果剧情来了个大反转,法医刘惜之的一句“这是我的水”将整件案情拉开帷幕,对于常年看悬疑片,导致对凶手特别敏感的我这次却没有猜对,这让我有了接着看下去的欲望。
罪途2之救赎代价,随着案情的进展,在第二集的时候案子已经有了大致梗概,车厢上的八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声称在梦中见到了徐囡囡,到了第三集罪途3之正义规则的时候,十年前的案件终于水落石出。
学校里流传着徐囡囡母亲是一个抛夫弃女的坏女人,所以大家都因为这件事情欺负她,尤其是王超等人更是对她拳打脚踢。
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徐囡囡的母亲之所以离家出走是因为她的父亲长年酗酒还殴打她们母女,徐囡囡母亲受不了了这才一走了之,可流言是伤人于无形的,徐囡囡只得盼着自己长大然后去找妈妈,可是还没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就因为自己的好友陷入了深渊。
作为徐囡囡在校时唯一的好友周新雪,因为自卑的性格一直被小卖部老板老赵猥亵,她时常在想,是不是当她找到一个和她一样有着长辫子的女孩子她就可以解脱了?
于是她找到了徐囡囡。
这真的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以至于我在写这段影评的时候回想起来依然会为之愤怒、为之悲痛。
徐囡囡被殴打以后脾脏破裂,送到医院却因为麻醉剂过敏死亡,而明明看到她被殴打却见死不救的老赵和殴打她的王超,还有将事情压下来的吴阎王都是间接导致这场悲剧的凶手。
这是一个沉痛的故事,现在我国校园暴力和猥亵女童事件层出不穷,但却没有一个根治的方法,而这篇和《熔炉》一样把事情揭开在众人面前的电影,真的值得国家好好反思。
校园暴力有多可怕相信很多人都清楚,猥亵事件更是会毁灭一个人的一生。
我不怕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生存,我怕的是我会被这样一个世界所污染。
看完之后特意过来注册豆瓣账号。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系列电影。
虽然它没有大牌的演员,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炫酷的特效。
但是这部电影有一颗勇于表达的心。
它反应了我们这个社会迫切的需要去改变的一些现状!
揭露了一些其他人不愿意去揭露的人性的恶!
我希望这部可能影响力并不足的电影,能够稍微拯救一下这个社会的病态!
转折
演技很好~
剧情老套。凑合着打发时间。
三星半,摄影真不错,火车停在隧道前的景色很惊艳,网大拍成这样,值得鼓励!
垃圾。浪费我会员
copy东方列车谋杀案,有个很大的bug,说是三中护士,又不知道女儿死了三个月了
看名字和海报没什么期待,没想到居然还可以诶,校园霸凌的题材的剧还挺少的。
要主题立意就不要逻辑了么???
推理成分偏少,演员演技在线。值得跟下去。
很大胆。不但有家暴,恋童,强奸,校园暴力,还有为了学校名誉情愿让学生去死的老师,为了出名满口谎言虚构真相的记者,和为了钱篡改鉴定的法医。
有点意思,没什么名演员,正觉得情节太简单,没想到结局反转了。。。
一开头的确以为是恐怖片,看完第一集才知道是惊悚、悬疑、破案片……这第一集看完满满委屈的母爱。
搞成恐怖片的片段过分了!
有点生硬
还行
目前看了第一集,拍的挺不错,支持一下正常的国产网大!
模仿阿加莎
没有微博上推的那么好吧。。。有好多槽点可以吐的啊。但就不知道二集三集可不可以将这些吐槽变成伏笔了。作为网剧。质量还行。可以看。
和英短剧一样,三集一个故事,节奏挺快,故事明确,典型的密室杀人案,演员虽然都不知名,但是演技都还挺不错的。网大能有这个质量很不错了。7分。查了一下,原来都是经验丰富的演员啊,这网大成本不低啊。导演有钱啊。。
就算是在高中班里一起看也让人很难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