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新春,难免又是一餐接一餐的团年饭、开年饭。
就在这饭与饭之间,我在一点一点的慢火煲着日剧专家abby推介过的《交响情人梦》(Nodame Cantabile/のだめカンタービ),现在刚煲了一半到第七集。
我已有一段时间没有煲过日剧了。
不对,应该说很久没有煲过剧集了。
时间太长嘛,一煲起来总是心思思,非要马上把十几集啃掉才安乐,挺累人的。
好看的还好,不好看的就实在太浪费时间了。
可是好不好看就是要看完才知道。
《交响情人梦》到手已一段日子了,女主角是《喇叭书院》(Swing Girls)的上野树里。
我看了半集第一集就把它搁下,印象中剧集属搞笑一类,挺夸张的那种,上野树里演的野田惠是个不修边幅、污糟邋遢的钢琴系学生,登场时的形象并不讨好。
后来听abby说剧集的戏味到了第四、五集才浓起来,才拿出来翻煲。
《交响情人梦》也实在有些《喇叭书院》的影子,除了上野树里,还有笑片必拖的铁胆竹中直人。
他这次还扮演欧洲指挥家,模仿洋人口音说日文,一贯抵死疯狂。
《喇叭书院》讲一班高中女生拉杂成军玩Big Band Jazz,《交响情人梦》的背景是音乐大学,不过也有一队由“落后生”组成的交响乐团。
《交响情人梦》以古典音乐为题材,很自然地每集都穿插着优美的古典乐章。
“落后生”组成的S乐团,第一次公开演奏的就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野田妹跟她的学长千秋(玉木宏)在钢琴系练习的,是莫札特双钢琴奏鸣曲。
古典音乐自然不乏抒情浪漫的乐章,但在剧集中用得最多的,甚至在片尾时也用上的,却是非常不古典的〈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蓝色狂想曲〉的作曲人是George Gershwin,是近代美国人而不是十九世纪的欧洲人。
Gershwin的作品,有爵士乐、有百老汇音乐剧,也有荷里活歌舞片(如柯德莉夏萍的《Funny Face》),就是没有太古典的作品。
〈蓝色狂想曲〉最初是写给钢琴和像《喇叭书院》那样的爵士乐队演奏的,后来才经其他人改成管弦乐版本。
(一开始的单簧管在最初的版本会不会是色士风呢?
)所以这首乐曲,可以说是爵士乐邂逅古典音乐,也可以说是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交汇的典范。
初听古典音乐,Gershwin的确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切入点。
《交响情人梦》中的S乐团在校园祭中为了奇兵突出,选奏富戏剧性的〈蓝色狂想曲〉实在是个高明的主意,就算不是每个家庭观众都喜欢古典音乐,相信也不难爱上这首有趣热闹的曲目。
我一连几集的听着〈蓝色狂想曲〉就心烦了,想找此曲来播。
我没有买过Gershwin的管弦乐唱片,但此曲如此流行,肯定在某一张精选中有收录的。
找呀找,却找不到。
今天路过唱片店,用了三分钟找到一只DECCA出的平价碟,只卖48大元。
找来地道的美国乐团The Cleveland Orchestra演奏,除了〈蓝色狂想曲〉,还有Gershwin最出名的〈An American in Paris〉、〈Cuban Overture〉和〈Porgy and Bess - A Symphonic Portrait〉。
放在唱机一播,实在令人血脉沸腾,情绪高涨,劲过新年烟花汇演。
后两首曲目我之前没有听过,一听也马上喜欢了。
《交响情人梦》好看。
S乐团演出时不穿传统西洋礼服,第一次穿黑TEE,第二次穿上像极道葬礼的黑和服,都帅呆了。
我以前初看指挥家指挥管挥管弦乐团时,就觉得黑白色的礼服大闷人了,常常幻想礼服可不可以是全蓝色的,配鲜黄色衬衫加蝴蝶结,指挥可以另穿鲜红色(像某年的张国荣唱片封套),更为突出。
想不到《交响情人梦》真的是首狂想曲,比我想的更疯狂。
我不懂乐理,不知道内行的古典音乐爱好者看了《交响情人梦》会不会摇头叹息。
我却天真地觉得,《喇叭书院》也好,《交响情人梦》也好,能把本来是写给所有人欣赏的音乐,从少数人的神坛上拿回到大众身旁,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PS.《交响情人梦》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三亿日圆极道初恋》(Hatsukoi/初恋)中与宫崎葵一起食大茶饭的忧郁小生小出惠介,在剧中是那个和田野妹争夺千秋学长的afro head定音鼓手。
可能我将要写得不是剧评,反正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剧评;很随笔很个人的一些想法。
今天网友见面,神交以久的人;从以前就觉得他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像得不得了,一见面,果然如我所想。
我不是个常看日剧的人,但是他是,并且他也不排斥冗长的韩剧;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着自己的美剧,这一点上,也许说不上,但可能有我的影响,他最近也在看一些美剧。
我去年就看过一部日剧,就是《交响情人梦》,现在正在追它的动画版,漫画原著,是调节心情的好东西;当然他是一般不看这种嬉戏的东西的,他在他注明了勿做此叶子联接的个人博克上推荐着《14歳の母》,于是这成了今年我看的第一部日剧。
他是一个宿命感很强的人,他自己说的;他说他的那种本性慢慢地就暴露出来了——当然,他的原话不是这样。
他对于日剧的感觉就是,充满了理想又充满了矛盾的一种东西;在此之前我所看过的了了几部日剧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白色巨塔》——事实上,这也是我有意识找来看的第一部日剧;我那时候一边看着一边流眼泪,不是因为有多么感人,如果真的要说感人的话,可能就是那种对于理想的执着,犹豫和叛离给人带来了深深的震撼;我的弟弟总是说日剧不好看,因为演员演的太做作,我想有时候是这样的,但是我觉得,一个好的作品,可能是幕本来就假假的舞台剧,明知道是假的,却还能打动到你心头的某块东西,那这就是一件好作品。
漫画改编的《交响情人梦》是漫画色彩的理想主义;而《14歳の母》更多的是某些执着的,理念的东西。
我觉得想着积极的人都可以去找这两部作品来看一看,前者是用一种让你带着愉悦的心情寻找自我,而后者则是让你带着一种颇有些扭曲的认知来认清现实,坚定信念。
以我的性格来说,我非常喜欢前一部作品,以至于我用了两天时间就看完了它;而后面的那部,小小的女主角实在是太棒了,老爸演绎的更是出神入画,其它演员也可圈可点,还有为《白色巨塔》执笔脚本的作者执笔本剧脚本,以及精心琢磨的画面和Mr. Children的歌更是让此作品增色增辉,只是毕竟故事不是我感兴趣的那种;所以虽然深度上来说《14歳の母》肯定高于《交响情人梦》,但我还是喜欢后者,我现在最希望的便是于快快乐乐高高兴兴的气氛中寻找某种希望。
我觉得当你接触某一作品时——不管是什么文学作品画作之类的,还是电影电视剧集我都称其为作品,如果这是一件认真做出来的东西;要么那就是垃圾。
当你觉得那些作品的时候,你会得到一些东西,多多少少都会得到一些东西,比如说在《交响情人梦》中你可以了解到一点古典乐方面的知识,感觉一下音乐院校是什么样子的,在《14歳の母》中你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年轻人的性危机”诸如此类的。
但有些东西只能是感觉,那是一种力量;说的俗气一点,那是一些只可言传而不可意会的东西。
只有看了作品的人才能真正的感觉到,只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品能给人某某某种力量而不去接触的话是完全不能了解到的。
也许,事实上是这样,关于理想的与理念的问题,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如果自己不真正去动手的话,是永远都感觉不到原本你应该感觉到的那种兴奋和激动的——那种从身体中溢出来的,迸发出来的原始的DNA形状的非物质。
(文/len calvin)
前两天一直在看《交响情人梦》11集+2SP,很过瘾。
生性散漫仅仅把钢琴当作个人喜好的女主角,在遇到男主角之后,为了跟上他的脚步,开始刻苦的练习钢琴,赴法留学,最大的梦想就是和男主角同台奏响钢琴协奏曲,她弹琴,他指挥。
一个原本懒散不堪的人因为爱竟可以变得如此强大。
我沉睡了很久的爱的神经被触动,我感觉自己和女主角很像,有天分,可是因为散漫,始终成不了somebody,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世无争。
偏偏她遇到了他,他是那么优秀,闪闪发光。
她感觉到两人之间的差距,于是发奋努力,在他的帮助下,渐渐地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就这样,她也开始发起光来了。
相互鼓励,相互打气,朝着同样的目标前进,这样的爱情在我眼中,也是闪闪发光的。
因为这爱情里包含了希望,包含了理想,显得格外珍贵和动人。
那就是我想要的爱情,因为爱而想要变得强大,变得闪闪发光。
野田妹,......你知道我有多羡慕你么
第二次看交响,再一次爱上,每天省着看,怕看完了不知道看什么。
这一次更加喜欢野田妹了,会欣喜自己的头发长度和她差不多,会想学习她的穿衣风格,会对淘宝上她拿的包长草。
喜爱,并不只是因为她很可爱,更多的是因为这次从她身上学会了几件事。
1.只要脸皮够厚够粘人,骄傲优秀毒蛇如千秋王子都会被拿下,还乖乖为其洗手作羹汤。
没有搞不定的王子,只有脸皮薄的灰姑娘!
2.当爱上王子时,要努力让自己配得上他。
曾经不懂事的时候被湘琴影响,觉得就算迷迷糊糊的、笨笨的如湘琴也会让孤傲王子直树爱上她,所以就放纵自己的迷糊,没有刻意让自己成长。
这次看交响的时候就想如果当年我看的不是恶作剧而是交响,该有多好啊!
野田妹在落后于千秋时并没有期待他回头等她,而是选择努力提高自己,梦想着与他一起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演奏、为观众带来美好的音乐。
3.恋人开始是因为喜欢,而相爱,是因为对方而成长,产生的不可替代的感情。
聪明如直树,之所以爱上湘琴是因为她改变了他,使他成长成熟;千秋也是这样,并不是因为自己脑残而爱上邋遢变态的野田妹,而是因为她渐渐的改变他,在他成长的路上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而野田妹开始应该只是情窦初开喜欢上被她拾回家的千秋王子,因为他的照顾和鼓励自己成长了,开始正面面对音乐、享受音乐,正是因为这些不可替代的陪伴,千秋才是无可取代的,她对千秋的爱才越来越坚定。
4.爱自己要摆在爱别人之前,任何时候都不能迷失了自己,有尊严的活着。
又要拿恶作剧作比较了,直树常常苦恼,因为湘琴把直树看做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直树害怕自己哪天如果不在了,湘琴那个傻丫头该怎么生活下去。
野田妹不同,她一直有自己的梦想,她更在乎自己价值的实现。
开始她想当幼稚园老师,后来她因为听了学长的演奏感到差距就疯狂练习,再到后来因为爱上舞台上演奏的美妙感觉而选择为成为职业演奏者而努力奋斗。
野田妹和千秋在生活上相互扶持(当然,基本上是千秋照顾她),在音乐上相互影响,两个人既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又是彼此不可或缺的伴侣5.不能想着依靠别人,就算身边的人再厉害,人生中遇到的坎不能也无法假手于人,都要自己努力跨过去。
野田妹SP2里遇到种种压力和质疑,千秋再厉害也帮不了她,她还是靠着苦其心志、老气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完成了令所有人惊叹Brove的质的飞跃。
我们每个人都很伟大,人生中各种困难就是我们遇到的测试题,想过放弃,想过逃避,但还是努力脚踏实地、想尽各种方法自己跨过去这道坎。
我们的人生的高度不就是因为踩过这一道道坎而提高的吗,我们的自信不就是因为曾跨过这些坎而培养起来的吗。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一个人走,一个人勇敢的走下去
Beethoven: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 Op. 92 - No. 1 Poco Sostenuto - Vivace (贝多芬:A大调第7号交响曲 - 第一乐章) Beethoven: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 Op. 92 - No. 4 Allegro Con Brio (贝多芬:A大调第7号交响曲 - 第四乐章) Dvorak:Czech Suite Op. 39 (B 93) - No. 2 Polka (德沃夏克:捷克组曲第2号) Beethoven:Piano Sonata No. 8 , Op. 13 "Pathetique" - II Adagio Cantabile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 悲怆) Gershwin:Rhapsody In Blue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Mozart:Sonata For Two Pianos K 448 - I Allegro Con Spirito (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 Mozart:Sonata For Two Pianos K 448 - I Allegro Con Spirito (莫扎特:魔笛 - 我的心燃烧著地狱般的复仇) Rimsky - Korsakov:The Tale Of Tsar Saltan:The Flight Of The Bumble - Bee (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大黄蜂的飞行) Tchaikovsky:The Nutcracker Suite - Dance Of The Sugar - Plum Fairy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 - 糖梅仙子之舞) Prokofiev:Romeo And Juliet - Dance Of The Knights (普罗科菲耶夫:罗蜜欧与茱丽叶 - 武士之舞) Tchaikovsky:Serenade For Strings In C Major , Op. 48 - Valse:Moderato - Tempo Di Valse (柴可夫斯基:C大调弦乐小夜曲 - 圆舞曲) Beethoven:Violin Sonatas No. 5 "Spring" - I Allegro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 - 春) Mozart:Le Nozze Di Figaro - Overture (莫扎特:费加洛婚礼 - 序曲) Khachaturian:Gayaneh - Sabre Dance (哈恰图良:剑舞) Rachmaninov: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 Op. 18 - I Moderato (拉赫曼尼诺夫:C大调第2号钢琴协奏曲) Chopin:12 Etudes , Op. 10:4. In C Sharp Minor (萧邦:练习曲) Mozart:Oboe Concerto In C , K 314 - 1. Allegro Aperto (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Ravel:Bolero (Finale) (拉威尔:波烈路) Brahms:Symphony No. 1 In C Minor , Op. 68 - 1. Un Poco Sostenuto - Allegro - Meno Allegro (勃拉姆斯:c小调第1号交响曲) Debussy:L'isle Joyeuse (德彪西:快乐岛) Sarasate:Pablo De Sarasate:Carmen Fantasy , Op. 25 (萨拉沙泰:卡门幻想曲) Luis Monti:Csárdás(路易斯-蒙蒂:查尔达什舞曲)
这部剧是由少女漫画改编的,保留了夸张的漫画情节和特殊效果,意外得很有效果。
这部剧画风清奇却不浮夸,搞笑中也走心,有着强烈的漫画风格却十分贴合现实,不悬浮。
剧中的交响乐给我极大的震撼和享受,一改我以往对交响乐沉闷的坏影响,交响乐是一首婉转悠长的诗篇,值得细细品味。
千秋sama和野田妹是两个画风不同的人。
当野田妹遇上了千秋sama,不受束缚自由自在的邋遢宅女遇见了严谨努力美貌的白马王子,爱的火花从此诞生。
野田妹和千秋sama的感情是那么自然而又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们相遇是一场偶然,千秋偶然听见野田妹的琴声,被这琴声不可思议的魅力深深吸引。
野田妹的琴声无章法,却很自由灵动,唤起了千秋内心深处对梦想的追寻。
千秋从小严谨地学习乐理知识,技艺高超远在野田妹之上,然而野田妹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差距气馁过懈怠,野田妹追寻着千秋前进的方向,像向日葵追寻着阳光一样。
野田妹身躯娇小但是是个非常伟大的人,她落后于千秋,却从不把自己当弱者也不服输,她没日没夜地练习,钻研没学过的乐理,为的是有朝一日有实力能和千秋一样共同演奏。
相爱不仅仅是简单的喜欢,还有相知相遇相伴相互信任。
野田妹爱得大胆一点也不卑微,她一直支持着千秋,鼓励他,帮助他接触恐惧症。
千秋也一直在野田妹处于困顿时给予帮助,他不会过多干预野田妹的选择,尊重野田妹自由的心,默默引导让她发现内心深处对钢琴的渴望和热爱。
最终两个人都取得各自事业的进步,接下来两个人也将继续谱写浪漫的诗篇。
其实看的漫画不多,更别说改编的日剧。
但NODAME是我的最最爱,是我的掌上明珠。
高中最后那几个月里,突然看了一集NODAME,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
相信外表冷峻内心火热的千秋王子是每个女生心中的SAMA,因为那时候家里限制网络,以至于我看了第一集后就没了下文。
焦急的我多么期盼天天看到千秋王子和NODAME的有爱瞬间,这样能让我在枯燥的高三有所企盼。
可是,妈妈不准看。
于是,我一个人背着一大堆书借口跑到市图书馆去自习,其实是,一放下书就跑到楼上的电子阅览室上网,看NODAME!
无奈,那时清楚地记得,图书馆的老爷电脑们很不给力,我还是一集没看成。
我急得都要哭了,而知道吗?
在我迷上NODAME的那时,离高考还有1,2个月的时期。
带给我感动与激动的不仅是千秋王子和NODAME,更多的是它励志的剧情和里面无比动听的古典音乐。
由于我学小提琴10余年了,所以很能赏析里面各首古典乐曲,很多是熟悉的,再听就像找到了老朋友一般;还有一些不熟悉的,譬如拉赫玛尼诺夫,到现在我还无数次地播放他的第二钢协,经常听到热泪盈眶。
高三那年,MP3里所有的音乐都被换成了古典大家们的经典,经常在黑暗中听到睡着又被惊醒,感慨万千。
那时每天心里想的都是NODAME,日记里记载的都是NODAME,无比热切的想要学钢琴,无比期待着去维也纳看一场古典盛宴。
和,无比的钻研拉赫玛尼诺夫。
我爱你,带给我无限感动的《交响情人梦》
继从2013版的《一吻定情》接触到日剧,再由《legalhigh》跌入日剧深坑,很早就有写一点小感想记录自己的观剧历程的想法。
但是忙着准备各种考试外加自己常年不动笔的懒散这个想法就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
最近,憋出论文初稿后为了奖励自己一气看完了《交响情人梦》及其SP和最终乐章,从开始的一路狂笑到最后微微湿了眼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面对这个典型少女漫改编的日剧我一遍遍在心里高呼“bravo!
”于是,豆瓣里的第一篇观后感就献给它吧,献给垃圾堆里的天才钢琴家野田废、傲娇男神千秋sama、东洋红宝石三木清良、摇滚提琴少年阿峰、娘娘腔鼓手真澄、还有严肃内敛的黒木君、三个女友的菊地桑、老色狼指挥家休得列杰曼、折扇仔江藤、中二病乐评家佐久间以及剧中所有用激情创造着美妙的音乐或为音乐所感动的人们初看开场并不觉得足够吸引人,单是这少女漫惯常的脑残脱线女主外加傲娇天才男主的人物设定就让我已经不由地生出一丢丢鄙视(虽然之前从未看过少女漫的我当年看13版的一吻定情时还是禁不住少女心泛滥的,但再次要面对这样类似的剧情还是觉得有些厌烦。
)不过作为一个伪古典乐迷外加半吊子业余钢琴爱好者我还是决定耐着性子看下去。
很快野田废那一曲自由散漫的《悲怆奏鸣曲第二乐章》就把我吸引了,音乐本身固然也美妙,但最吸引我的其实是野田废的弹琴状态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好好看乐谱,忽略乐曲原本的节奏、表情甚至音准,就是随着自己的心意一通乱弹。
不一样的是我既没有野田废的天赋也没有像她那样接受更专业的训练,所以同样的曲子野田废的琴声一下子就引起了千秋王子的注意,可我就只能在复习司考复习得欲仙欲死之时拿来一通乱砸发泄自己焦躁的情绪以求让自己的内心再次归于平静。
单从感情线上来看,剧中沿袭了少女漫常用的无脑女主死缠烂打的作风,自从野田废在家门口捡到了千秋王子之后,就开始了她英勇无畏的追男神之路。
死乞白赖地去送皮带、去男神家蹭吃蹭喝蹭浴室、偷吻男神、在各种奇怪的场合以男神的老婆自居,放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行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会让对方感到厌恶困扰的。
好在这是漫画改编的电视剧,男神虽然也不耐烦但一点点地还是就被这个神经兮兮的变态给缠上了,配合着她弹奏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帮她收拾屋子、为她做饭、甚至逼着这个只想做幼儿园老师的单纯女生去出国留学,去登上更高的舞台······总而言之男神就这样神奇地陷入了这个变态的森林之中,着实令人唏嘘。
其实,在我看来,男神之所以能忍受野田废的各种脑残行为并一点点沉沦在这个变态女的世界里最不可或缺的一点就是野田废拥有的超常的音乐天赋。
作为一个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师从名师又一直刻苦努力而在音乐方面骄傲的千秋在一开始就被野田废独特的演奏所吸引了,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少女在钢琴演奏上出色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所以也想充分挖掘她的才能,才会愿意一点点走进她的世界。
如果少了野田废的这层天赋,任女主在感情上如何死缠烂打坚韧不拔也是没有用的。
从这一点上看,个人感觉此剧比《一吻定情》的感情发展更合情理。
毕竟爱情这件事并不是仅仅靠一方的执着和另一方的感动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感觉,而这感觉往往源自两个处在差不多的平台上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交响》和《一吻》中看似都是女主为了和男神在一起而拼命追赶男神的步伐,但《一吻》中我只看到直树单纯被琴子的坚韧执着感动所以慢慢喜欢上了琴子,所以不免会想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换了其他任何一个女生去做男神都会渐渐爱上女主呢?
现实往往残酷(拿这样的情节误导少女们为了男神一往无前地向前冲似乎并不太好吧)而《交响》中千秋真一一开始就对野田惠的琴声来电,此后也常常被野田惠的演奏所打动,所以后面的发展更自然,千秋与野田惠其实是在音乐的道路上两个人互相扶持互相学习前进,整部剧看起来野田妹追千秋比琴子追直树还是轻松了许多。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千秋sama&野田废分别看这两个主角其实都不能算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这两个人在一起就总能让人眼睛一亮。
很多人都看到了野田妹在千秋的牵引下一步步提高琴技,但千秋又何尝不是在野田妹的带动下才从低沉无趣的生活状态中看到了逐梦的可能、被野田妹拉着第一次做了学生乐团的指挥,成为休得列杰曼的弟子,在野田妹蹩脚的催眠疗法下有了克服飞机恐惧症的勇气·····所以,尽管野田废这个变态总是做些让千秋sama忍不住翻白眼的蠢事,但在最终乐章中千秋也感受到了自从遇见野田废生活中总能遇见好事,正是野田废让千秋这个乐二代加富二代从一个困于桃丘音乐大学钢琴系优秀却消沉的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站到了国际乐团的指挥台上。
如果我是千秋,面对这样一个即使堪称变态的吉祥物也会动情的吧。
在这段感情中野田妹的成长更是显而易见的。
野田妹本是一个生于农家却有着过人钢琴天赋的小女生,遇见千秋之前从不看乐谱的她却有着过耳不忘的本领。
童年钢琴老师的阴影使她从来懒于精进自己的琴技,进入音乐大学的初衷也只是做一个幼儿园老师。
本来她应该桃丘音乐大学的其他女生一样只能是千秋sama花痴军团中毫不起眼的一员。
但是这个好运气的垃圾堆钢琴天才女偏偏就住在了千秋王子的隔壁,于是才有了王子夜半喝醉酒躺在野田废的门口被野田废捡回家、王子被被从隔壁渗过来的垃圾吓到冲进野田废的垃圾堆帮忙清扫等等有爱的情节。
当然在我眼里野田废真正由对千秋的单纯的花痴转为发自内心的喜欢想追赶千秋和千秋在一起大概就是在二人第一次在谷冈老师的课堂上合奏莫扎特的双钢琴曲的时候吧。
在最终乐章千秋把野田妹从幼儿园拽走后又是靠着这首奏鸣曲的合奏找回了野田对自己的感觉。
这两次合奏也鲜明的体现出了野田废在音乐上造诣的提升。
第一次合奏时,作为主奏的野田废完全沉浸在自己创造的音乐世界中,全凭着音乐素养过人的千秋的努力配合二者的琴声才会融为美妙的一体,镜头中明显看到千秋经常看向野田废观察她的表情、动作但野田却从来不看千秋。
而在最终乐章的合奏中,虽然那是在野田妹情绪最为低落的时期,之前因为恐惧前途的未知向千秋求婚却没能得到肯定答复备受打击,在成功与大师休得列杰曼共演后一时无法找准自己的方向也不再把与千秋的共演当作人生理想,但即使这样,坐到钢琴前,奏响第一个和弦,就能让人感受到此时她指尖的音乐既有严谨又不失其自身的灵动活泼,更重要的是合奏过程中她也会回头看千秋,寻求与对方音乐上的配合,不再一味沉浸于自己的世界。
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此了吧三木清良&江藤&黒木&阿峰&真澄&菊地&佐久间&彩子·······诚如有人所说的,这是一部没有坏人的电视剧。
这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是那么阳光,我最喜欢的三木清良,优雅骄傲的小提琴首席,正是在她的发起下RS乐团才得以建立;喜欢拿着折扇打人只教精英的江藤老师为了野田这个天赋秉异的学生也可以丢掉折扇,跳起雷人的屁屁体操;千秋的前女友彩子在惊觉野田与千秋的默契后虽然力图挽回千秋未果却没有怨恨使坏,而是大大方方地帮着张罗为乐团的演出借来最好的场地········虽然少了坏人的冲突,但这部剧却并不因此而少了精彩,正是这些配角让千秋真一与野田妹的音乐之路更加精彩动人。
其实这部戏最感动吸引我的其实并非野田妹与千秋真一的爱情故事,而是整部剧里洋溢着的青春的激情与对音乐的热忱。
正是因为这份激情和热忱,才有了努力克服飞机恐惧症登上国际舞台的千秋真一、有了为了能和男神共演而逼着自己去看乐谱去正面面对音乐的野田妹、有了慧眼识才的休得列杰曼、欧克雷还有那个用语吕太和便当“勾引”野田好好学琴的江藤33、也才有了在千秋的指挥下大放异彩的S乐团、RS乐团以及马尔勒乐团,有了剧里那些处处回响着的动人心弦的古典音乐!
总而言之,谢谢这部纯净美好的《交响情人梦》,找回我久违的激情与感动
這句話很多人都說過:“這部劇是我古典音樂的啓蒙。
”昨天我在電話里這麼重複了第N遍的時候,SNOW故作傷心地說:“太失敗了,你古典音樂的啓蒙居然不是我!
”喜歡千秋跟野田的相處方式:就住在隔壁,經常碰面,經常有事沒事去蹭個飯。
抱住他的胳膊撒嬌耍賴抽風,一旦發現遠勝於自己的地方就會想要追上,然後不吃不喝地努力。
這個時候喜歡也變得不那麼重要,【我喜歡你,不是現在只喜歡你而已,我想要以後都跟你在一起,所以我要努力,努力追上你。
】千秋是挺難讓人反感的優等生。
儘管有著音樂世家的背景,儘管有著被著名指揮家陪伴的童年,他並不是天才,倘若不努力,依然會淪為平庸。
有一幕蠻有意思的,龍和野田他們搬了電暖桌去鬧騰,千秋想要安靜學習,做了諸多努力都宣告失效之後,他忍無可忍地大喊:“拜託你們出去讓我安靜地學習吧!
”誰能輕而易舉地成功呢,光輝背後都是辛苦。
已然那麼優秀,已然可以輕鬆地獲得很多榮譽,聽得“米奇”新專輯的“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米奇說:聽到這支曲子,每一個音符,就知道他這二十一年沒有浪費一分鐘。
21年啊,完成一隻交響曲,不可想像。
開始發自內心地尊敬交響曲和古典音樂家們,要怎樣的發福推敲和千錘百煉,怎麼樣才能覺得這支曲子可以交給觀眾了。
還喜歡清良,小提琴公主。
其實相比較千秋而言,清良的優秀更為真實。
千秋的家世背景,千秋的才華,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 = 但是清良,優秀的堅強的樂觀的自信的美麗的清良,R&S樂團首席小提琴手的清良,清湯掛麵的直發和乾淨俐落的穿衣風格,背著琴箱走在路上都是神采奕奕。
包括後來跟龍分開兩年,孤身一人前往維也納進修兩年,而後嬌憨地抱住他的脖子說:“我可以回日本了吧”然後就笑著哭了。
原本對西洋樂器完全不感冒的,原本連貝多芬巴赫舒伯特的長相都分不清的,原本根本無法從頭到尾聽完整支交響曲,原本以為就這麼自顧自地迷醉在國風和詩經里,做一個別人眼裡宋朝穿越來的女孩兒。
這部劇,忽然就在眼前打開了一扇窗,那些沉鬱或交響情人夢者激昂的曲子,原來寄託著一樣的情感,原來也是一樣的斟字酌句,一樣的尊敬與忐忑。
小提琴的悠揚,大提琴的端莊,鋼琴的優雅,還有指揮家修長的手啊,忽然就從雲端引來仙樂,不知今夕何夕。
我一直頭疼我的外國文學,因為不感興趣,所以從來看也不看。
但是因為古典音樂,因為聽了曲子就會想要知道背後的故事,看了故事就想知道故事的年代背景,然後慢慢就觸摸到了文學。
後來我居然開始看外國文學!!!
我居然走在路上也會拿著書看外國文學!!!
我想我真應該好好感謝這部劇。
我喜歡聽人講故事,又總覺得電影太匆匆,所以15集以內的電視劇是我的心頭好。
從容又不冗長,速度不急不緩,最合我意。
但是又要帶來正面影響,我不喜歡看過之後只看到兩個人的愛情,分分合合紛紛擾擾,講不完的雞毛蒜皮勾心鬥角。
這部劇,完全符合我的一切要求。
如果只能推薦一部日劇,那麼我的答案永遠是《交響情人夢》。
O(∩_∩)O附:劇中出現的曲目。
【Orchestra Du Nodame Live CD1】 01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 第一乐章 (主题曲音源) 02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 第四乐章 03 贝多芬 第九号交响曲 D小调 作品125 合唱 第一乐章开头 04 盖希文 (服部隆之编) : 蓝色狂想曲 (口风琴版) 05 拉赫曼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C小调 作品18 第一乐章 06 莫札特 双簧管协奏曲 C大调 K.314/285 第一乐章 07 布拉姆斯 第一号交响曲 C小调 作品68 第一乐章 08 布拉姆斯 第一号交响曲 C小调 作品68 第四乐章 09 萨拉沙泰 卡门幻想曲 10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 第四乐章 11 盖希文 (服部隆之编) : 蓝色狂想曲 (片尾曲)【Orchestra Du Nodame Live CD2】 01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第八号 C 小调 作品13 悲怆 第二乐章(NODAME版) 02 莫札特 双钢琴奏鸣曲 D大调 K.448 第一乐章 (第二小节即出错版) 03 莫札特 双钢琴奏鸣曲 D大调 K.448 第一乐章 04 莫札特 夜之女王的咏叹调 (歌剧[魔笛]) 05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 第五号 作品24 [春] 第一乐章 (峰版) 06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 第五号 作品24 [春] 第一乐章 07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 第一乐章 钢琴版 08 巴哈 无伴奏小提琴组曲 第二号D小调 第三乐章 萨拉邦德舞曲 09 拉赫曼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C小调 作品18 第一乐章 (双钢琴版) 10 萧邦 练习曲 作品10-4 11 德布西 喜悦之岛 12 史特拉汶斯基 彼得洛希卡3乐章 第一乐章俄罗斯之舞13 舒伯特 第16号钢琴奏鸣曲 A小调 D.845 14 莫札特 双钢琴奏鸣曲 D大调 K.448 第一乐章 (NODAME与千秋版)
因为很久没看日剧了,所以冲着年度日剧第一的名号,下载了这部看似的很清新的日剧。
看的过程很快,因为大段大段的古典音乐表演虽然提高了整部剧的品味,但是无疑也让剧情很注水。
想想,把其中的精华提炼提炼,一部电影的体量也足够把这个师兄师妹的故事讲得很完整。
这个故事很简单,简单的足够一句话形容:大条神经女帮自闭男找到了音乐自信。
当然,自闭男也适时滴用男色回报了神经女。
一部充满着夸张表情和吃果果励志的日剧,若不是背靠着古典音乐这个法宝,可能也只能沦为二流日剧了。
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东爱》的剧情编排简直了,让每一集都充满转折和思考,而现如今的日剧即使也只有十几集,但是注水程度却远胜之前。
所以,现在日剧越来越有工业线上出产的“工整品”的感觉,少了当年的灵气。
还是怀念黄金十年的日剧时代。
纵然,那些东西现在看来已经有些老套。
不喜欢此类型片子,看点太少
日剧就这点吸引人,整部剧连个像样的反派都没有,剧情也很平淡,演员表演很夸张,剧情也有很多地方不符合逻辑甚至超现实,但是就是很好看。
好吧 我果然对咋咋呼呼的日剧接受无能 1.全剧居然没有一个反角 我想我一定会很喜欢原漫画的2.居然看下来更喜欢配角3.全剧最感动我的地方是真澄在千秋面前用尽全身力气敲玩具鼓的时候 喜欢一个人 真的是可以低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4.最后一场演奏前练习完峰和清良的对话好有爱
感觉动画变为电视剧总是非常不理想啊,投资的关系吧,各种场景布置实在令人失望,另外著名的指挥大师那德性也太怂了吧!
音乐是好听的,人设却是无法接受的幼稚的不切实际的,大概比鹿小葵要加油哦还要尴尬
我真的是对漫改剧水土不服,我真的是被城市驯化过的人类。你们对天才的想象都像神经病一样好么。
用指挥棒挥洒出最高雅、最自豪的青春。
说搞笑呢,不断重复老梗,到后面就自然免疫了,说热血呢,本来就是天才,也不存在什么笨鸟先飞的成分,爱情呢,既不坎坷离奇也无温馨浪漫,这部片充分暴露了玉木宏缺乏演技,上野树里演得蛮好,但是装可爱的成分太重,这部片为什么有9分,不解。
虽然很想认真的看完。。。但是在受不了夸张的风格。。好像台湾偶像剧。。如果我要年轻个五六岁没准觉得挺好看的 哭了
Bravo!!!!一天之内一口气看完简直就像听一部集锦古典乐的集合,结束时与观众一同站起,同拍掌声才能让心情稍微平静一下。一部电视剧能将古典乐与现代动漫结合的如此美妙,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内在是有一股源源不断的澎湃的力量,发自内心,也打动内心,重新书写了理想与激荡这些词汇,令人无法抵抗地落下热泪并且被那强大的洋流般的力量所席卷。
!!!!感叹号 满是感叹号的38.5摄氏度身体的晚上!!
激情澎湃。日本的励志剧真的能感受到主角对梦想的执着、纯粹和热爱,即使是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的人,也会被这一群人的故事所振奋。蠢萌的钢琴天才和傲娇的音乐王子,明明有很多讨人厌的缺点,明明穿得很土也很装,但又有着该死的魅力,大概就是这就是闪闪发光的才华吧!一起向更高层的梦想努力的爱情真是美好!
跟我不是一挂的 看到第六集看不下去了= = 而且SP有四个小时也是我不想继续看下去的原因!!!等哪天想看的时候再继续吧(﹁"﹁)
以前看的。野田妹的可爱我get到了,但是仙贝的帅气没能get到。剧情很俗套,给里面的交响乐点赞。
【想看2011-07-07】上野这角色换谁来估计都不行,也就她演能不招人烦了。而且用“随手打女人”制造漫画感真是太der了。
没有一部电视剧拍的比这部更漫画了,而且在美妙的交响乐中度过电视时光,一举两得。
居然有上原美佐哎!她好漂亮!其实女主这种人设真心惹人厌...
看过也就忘了 上野样子挺邻家的
记得四年前刚完档的时候在群里讲“为了上野树里,从此不再说野田废坏话。”在口味已经刁了很多的现在回头看,还是觉得相当好。日式动漫真人化的最成功模板,刚好没有过分到惹人厌的动画式手法以及表现相当到位的原著魅力。并且上野树里太可爱了。特别是最终话的河边桥段,可爱到完全犯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