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小人球
Äideistä parhain,我的妈妈,我的母亲,想你,妈妈,Mother of Mine
导演:克劳斯·哈洛
主演:Topi Majaniemi,玛丽亚·朗德奎斯特,玛拉雅娜·迈雅拉,迈克尔·恩奎斯特,艾斯可·萨尔米宁
类型:电影地区:芬兰,瑞典语言:芬兰语,瑞典语年份:2005
简介:电影《我的母亲》改编自芬兰作家赫基•希耶塔梅斯的同名小说。 本片背景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芬兰与俄国对战,约有70000儿童被送往中立国瑞典,等待和平后回国。故事中的小男童,因为被送到另一国家,演变出自己有两个妈妈、两个家,但又不知那个才是自己真正的家。然而自己拒绝接受新家庭,每天等待亲母的信。及后亲生母的另一段..详细 >
儿童,是战争伤害最大的。不管是否活下去,心里的伤口永远都不会愈合。
北欧风景再次唤醒了我环游世界的梦想。
如果让冯导拍,又是一部催泪弹。其实压抑着的激情澎湃,远比让眼泪成河难的多。
影片很细腻的传达出亲情要表达的羁绊之情。用另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讲述二战之殇,战争初期,芬兰的儿童以难民身份被送往瑞典避难后的寄养经历及其后遗症。亲身母亲将他送走,与寄养家庭的母亲几经磨合才建立了感情,而战争结束,又要再次面临与【母亲】分离,哪个才是他的妈妈?连他自己都分不清了。
一片海,爱确相隔六十载
“小人球”三个字让我以为是偏喜剧的那种,结果看完又感动又难过
两个母亲。结局的时候哭了。
母子关系的戏份太重,戏剧性也太强,于是影片似乎就有意忽视了父子关系。其实加牟勒斯这个人物颇值得琢磨……
战争必然带来难民问题 而且是个大难题。乌克兰最近的难民通道慢慢也会有这种问题出现。
哭的一塌糊涂啊~明天眼睛又要肿了- -
Signe妈妈最终释怀,把死去女儿的房间空出来给Eero的时候 ,她笑得是那么的欣慰。人只有正视自己的内心以及去面对内心的痛苦,才能最终获得救赎 。之后,不仅Eero获得了更多家的温暖,而且这对她自己也是一次救赎,从此以后她变得温存许多了。
北欧影片,无血缘母子,还蛮像中国人的情感。从头到尾教科书般的构图,几乎每个画面都能截图下来分析一番,户外风景更是美呆。译名太做作,“战场上”和“小人球”都有些偏离影片实质。直译《我的妈妈》就好。
整个一好莱坞片,而且是平庸的好莱坞片。
几乎没耐心看完
和《地雷区》类似讲二战,讲述战争的角度可以这么细微,而我们一直在神剧。。小朋友从送去瑞典寄养开始,亲妈一会写信说要和德国人在一起,又变卦说不能抛下最爱的儿子于是分手。养母从排斥到接纳,给孩子保证说“永远不分开”,最终被迫离开,而选择不把亲妈最后的信给孩子看……小孩一生埋怨母亲
剪接舒缓,情绪沉稳,很缓慢的摇镜头,北欧片的风景和音乐总是无可挑剔,很细腻。ps: 小人球这翻译是怎么回事
上映14年,豆瓣评分不足1200人,女主角连照片都没有。但是她演得真好,她的女儿6岁,两年前溺亡,缘于自己的一次疏忽。
二战到底是哪个国家和哪个国家战斗过啊
我当催泪弹看的,反正这个效果是达到了。。。拍得很细腻瑞典好漂亮,还有就是我终于知道原来还有苏芬战争这种存在,长知识了
二次大战期间,曾有7万多名芬兰儿童被送往中立的邻国瑞典,以躲避战祸。故事中的小男孩就是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