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私密日志里有一篇,找不到私密的理由,所以见光吧。
Time:12月 21日 23:28 Movie:头七突然发现最近对恐怕片完全免疫,死神来了系列,American Psycho,大名鼎鼎的豪斯医生说过,dying changes nothing,die changes everything。
很遗憾的是,我完全没感到恐惧。
这让我想到张国荣演过的《枪王》一片,怀疑自己是否也有一样疯狂的基因,等待被触动。
这一想法是,在看到American Psycho中Allen被杀时产生的,被杀手激动解说杀前安魂音乐所感染,比起所有阴风或者内心对死亡无奈的恐惧,这种死法反而更为“人文关怀”。
让我回想到,生物实验中,用针倒腾着青蛙的大脑,解剖老鼠观看其各个器官有异曲同工之处。
只是我觉得自己这么热衷于看恐怖片是想“置之死地而后生”,挑战自己的极限。
因为我是胆小者,只是麻木了。
Ok,回归正题。
头七,是指死去的人们在第七天回到自己亲人身边,了结在这个世界所留下的牵挂。
人们常说死者已逝来鼓励生者继续前行。
做到的,又有几个?
本片与其说是给死者超度,不如说为生者解心结。
也许,我们身边不缺乏这样的人,乍看起来不起眼,多看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得靠着“大家所呈现的状态都已经是最好”的理论,这样,我们才可能会更为理解一个将家设立在流动铁皮机器里。
我们会更为理解一个5岁的小孩子小朗,他关于以往的记忆是怎样的?
他对双亲的失去是怎样一种天真的解释,对那场大火意外又是怎样的幻想。
我们可以从孩子那里得知,他有着一个烧得一手好菜的妈妈,有个很疼他却早逝的父亲。
一帮盗亦有道的抢劫犯。
一切的悲剧只不过是一个夏日的意外。
所以他敲碎破坏他幸福生活的叔叔的脑子时,表情异常坚定,那个下午妈妈所承诺的幸福,都在这一锤一锤中烟消云散。
大脑对于热爱生存的人总是有很好的修复机制,比如,忘却,修改记忆,幻想。
原谅一个孩子对其生命中一个巨大的lost用一个自己能够接受的故事来自我欺骗,生存真的是一件神圣的事。
真相总是残忍,就像孙燕姿唱过的,“真相太赤裸裸,狼狈比失去难受”。
原来,他的妈妈连煮面条都不会,靠着出卖自己的肉体来养活一家子,和抢劫犯陈强同流合污,一起黑吃黑。
原来,强盗们各怀鬼胎,死在自己的贪婪之下。
现实,却也真实。
看到这里,可能对于主角生活在不定的状态多了一份心疼,这时候更能理解那句“大家所呈现的都已经是最好的状态”。
也许内心中对于心中这样美好的故事还是有所怀疑,宁愿去相信自己所编造的一切,也需要很大的勇气,要生存,要面对。
趋利避害是人类处世的基本原理,当我们没有利时,就学会编造美好,学会自我欺骗。
所以,当温馨的音乐响起,当母亲的轮廓在车中清晰,竟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她不断在耳边重复,小时候,妈妈很疼你,陪你玩,给你做好吃的时。
庆幸的是,科学证明,记忆是可以移植的。
更多的时候,小朗不珍惜自己的生活,是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别人的珍惜。
I'VE GOTTEN NOTHING TO LOSE, CAUSE I DON'T OWN ANY.辛苦的生活不是怕牵挂所带来的折磨,而是没有什么去牵挂。
好在,人是可以忘记过去,更可以展望未来,他的妈妈用自己最后一次牵挂的机会告诉小朗,曾经有个人很疼很疼你。
然后,小朗学习在的士工作中找寻满足感,学习让乘客满意,甚至有了各家。
家,或许不是承载稳定的器具,在一定程度上,只是给了一份牵挂和被牵挂的资格。
悲伤点说,是头七时,白蜡烛将你引向的地方,用来和牵挂说再见。
“今天真倒霉,怎么会碰到回魂呢?
”“那也没办法,这是传统美德嘛”两个男主角很像,而且也很搞笑,故意的吧。
“我不找街上的妓女——多尘”“老大叫我来搞定你”结果牛头马面(正常人的面孔)告诉他另一个真相,母亲原来跟着一个盗贼走了,杀了其他兄弟,砍了老大的手放入锅中。
“忘记以前不愉快的经历吧,人最重要的是将来。
”牛头马面继续服务人类,把再世亲人的心结打开。
从此,小朗就光鲜起来。
的哥们爱看吗?
春雷饭店,又春又雷。
我忍住我忍住,我没有看梗概。
刚开始我以为这又是一部警匪片,黑社会老大等等相关话题。
看到三分之一,完了,我发觉这是个恐怖片。
我按暂停,淘宝上跟买家闲聊了两句。
然后跑到豆瓣上扫了一下评论。
好吧,温情片,那就壮胆继续。
这个时候小马哥去撒了泡尿。
我以为车厢里会有个鬼把林家栋的手给吃掉。
紧张。
我依旧毛孔悚然。
小马哥说,来来,小马哥给你讲个故事。
于是出现了一个颠覆性的故事版本。
叶璇就这样像性格分裂一样的变成了悍妇。
剁手那段,那个爆发力啊,啧啧。
你看,情节多么紧凑,逻辑多么严谨。
除了Chilam没有发挥演技的余地就这样沦为配角,除了最后结局太过和谐台词太过与时俱进,教育大家热爱生活常洗内裤也没错啊,我就不明白为啥那么多人给两颗星了。
老实说,恐怖片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全剧最吓人的也就是那张所谓的鬼脸。
温情版的阿芳只生活在阿朗的记忆里,这也是阿朗拿来安慰自己的一种方法。
在他五岁的记忆中,妈妈始终是幻想出来的。
根本不恐怖的恐怖片,很容易便让人猜到结局。
片中叶璇的表演还是可圈可点的,纯情与风骚的不同扮相均演绎的游刃有余,两个男主角的表演倒是很一般。
PS:本片张兆辉的外型不错噢...不错噢...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一方电影是否强盛,如果看导演的话,并不是取决于所谓的大师——台湾电影前两年在各大影展上斩获颇丰的时候,电影年产量已经是个位数了,也不是取决于一两位票房高手——当年冯小刚的一枝独秀正对应出整个华语影坛的寂寞,而是一干一直在拍片不断有点作者意思但从不掩盖自己商业追求的导演。
他们的作品,可能会有1/3被直接冠上烂片的名号,还有1/2中规中矩,剩下的几部除了成长期导的小成本外,可能会被或多或少的人群奉为经典。
邱礼涛,就算是这么一位。
废话已经说了很多了,直接讲这部电影吧。
(有轻微剧透,慎入)电影本身在邱礼涛作品中也不算最好的一拨,因为剧本的缘故,虽然没太多破绽,但结尾煽情之余,稍显幼稚,不过整体看来不错,部分段落很显功力。
比如电影一开头,阴暗的光线里像个死人一样睡觉的林家栋躺在的士里,一下子就带入一种氛围:如果带着看鬼片先入为主的印象去看,有点小阴森,但车里的人轻轻一动,阴森感被生活化平息——不过是个睡觉的人嘛。
这奠定了影片的基调:尽管可能看片之前你已经知道这是部打着鬼片旗号的亲情片,由于影片在生活和惊悚之间转换得极自然,你根本无法判断下面一段是正常的还是吓人的。
后面故事开始,上路。
这段让我想起了史爵士的处女作Duel,都是两辆车之间的戏。
不过这部戏里对话比较多,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对后视镜的使用,将两辆车的命运连到了一起,这种用法并不罕见,但可以看出,在这段戏里,位置不一样,实际是各段切换的中心;一是这段配的音乐,略带颓废,但比较悦耳,却又让人不明所以,暗合了情节的发展。
其实如果戏一直这样走,就像Duel那样,我觉得也不错,一个大悬念的存在已经让戏剧张力出来了,不过后面剧情走向了罗生门式的故事。
这样写比较讨巧,如果一直是两辆车路上走再发生事件,编剧的难度会更大。
罗生门式的故事有两个,构造很简单,一个故事,一个真相。
这两个故事算是本片最花气力的地方。
某种意义上来讲,故事的部分是为真相的部分做铺垫的,但这个铺垫铺得太好了,感染力超过了真相桥段,反而显得喧宾夺主。
故事部分的拍摄,不像邱礼涛,倒像杜琪峰,特别是铁三角里最后一段,无论是多角度的运镜(那个出门上楼的俯拍用得特别好),还是静态下充满张力的对峙,都如出一辙。
不过老杜的方式是一个静态三角被内部矛盾撑破后,一阵短暂混乱后,很快形成第二个相对静态的局面;而故事段落则在混乱中结束,有点小烂尾。
此外,影片中唯一真正用来吓人的灵异特效也是在这个段落里出现,但说实话,如果不用特效,完全通过张兆辉的表演来表现鬼上身,可能效果会更好。
不过,在这个段落里,邱礼涛还是显现了他鬼片老手的功底,重重铺垫后阴气逼人。
真相部分,剧本写得不如前者,甚至有些无厘头的味道,但拍得不错。
邱礼涛的影迷们要好好看这一段,这一段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很黄很暴力的邱老邪。
不像前一个桥段那样始终隐忍玩阴的,这一段从开始就充满了躁动,所以,即使后来剧情发展得有些戾气过剩,但让人不禁叫爽,此刻的叶璇不是一个人在发癫,陈子良、阿鸡灵魂附体!
这段若讲缺点,就是中间过high导致它试图跟主线连接的亲情戏显得有些牵强,any way,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邱礼涛,这些可以忽视了。
值得一提的是叶璇在这两场戏的表现,风格迥异,但都可圈可点。
这个戏主要的问题还是剧本上的,是的,没有明显破绽,但连在一起氛围有些不对。
等再回到主线部分,其实大悬念已经昭然若揭,只等着煽情段落的出现了。
张智霖最后的独白虽然有点小傻,但想想经常看到的“xx剧情是什么意思啊”等帖,觉得为了照顾部分观众的智商,这部分交代还真有必要。
虽然有点小怕,但我看到最后一个场景时,仍然希望看到邱礼涛再癫一把,但很可惜,主角已经彻底五好青年了。
总的来说,不错,但不算上乘,邱礼涛的影迷如果仔细看,其实不会很失望的。
有消息说头七11.20日已公映,但是到现在在各大媒体上也不得知影片的消息,好吧,金融危机来了,连宣传也免了么?
偶是在悬疑片的推荐中开始看这片子的,情结还蛮紧张的,一环扣一环的,满足了观众观看的心理新鲜要求时间曲线,所以我一口气看完的,直到最后“我姓马,做牛做马的马,也是人头马面的马。
”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是介样~~~亲情咯,但对于女主角的亲情我似乎没大感受到,当初能不要孩子,做鬼的时候才开始动亲情,人永远是要等到快失去的时候才会珍惜。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娘,或许她当初撇下小胖墩是被逼无奈,但她走到这一步也完全没有考虑过孩子~
两个三十年前故事的不同版本,哪个是真?
哪个是假?
一个美貌女人的一生,哪个是福?
哪个是祸?
这个看到一半都不想看下去的片子,到了最后给了五星。
那是因为两点,一是最后小胖的转变。
三十年的颓废,三十年的疑惑,三十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解开之后自然会有好运,好心情,缘分也就跟着就来了。
二是因为小马。
当牛做马的马,也是牛头马面的马。
几年已经七百多岁了,但是做这份工作却只有七十多年。
为了让小胖解开他的心结,为了让他们母子再见最后一面,他尽力了。
多好的一份工作。
我只是希望有一份也让自己那么开心的工作,或者我只是也想有一个小马让我解开自己的心结。
我害怕恐怕片,哪怕到了最后的温情片断,还是心有余悸.当妈妈在儿子背上,流着眼泪说妈妈疼你,当儿子从车里把妈妈背出来,不再有恐惧,我想到,罪和宽恕.两个相关的人,不同的记忆.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又是错的呢?妈妈走了,去哪了呢? 留在记忆里了.妈妈有错吗? 让记忆告诉你,妈妈是对的.头七,在老家俗称"zouyang",爷爷去世的时候,公事在我家办的.所以我对死亡的事情,有更多亲近的感触.我是相信有另一个世界,我是相信你亲近的人死去的时候,会和家人有个短暂的告别.头七,尊重死者,尊重记忆,尊重妈妈,爱你,一切.这部电影看完了有种冲动,再看一遍了.
我都泪流满面了,怎么就摊上这么个偶像鬼片呢!温情到催吐。。小马的自白%……
叶璇 好煞
第1600部。
林家栋再多磨练!我看好你哟
真是喜欢主角
大烂。。片
观看2022年的恐怖片《头七》,发现还有这部2009年恐怖片《头七》的存在,索性也找来观影了:前面感觉是鬼片,后来是有些血腥暴力的犯罪片,最后又变回了鬼片。—— 片尾:我叫小马,做牛做马的“马”,也是牛头马面里面的“马”,正式官衔应该是“马面罗刹”,名衔是“地狱使者”。我今年七百二十九岁,干这行已七十多年。随着社会进步 服务也不断与时俱进。现在我们的职责…不单是让逝世者毫无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世的亲人解开心结,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这一次,我虽用了几晚时间做调查,但是值得。
给两星不过分吧
类似于罗生门的手法
创意不错,值得嘉奖……没有欧美味道,纯正的中国式故事
头七:中国人的丧殡习俗,是根据死者去世的时间,再配合天干地支计算出来的日子及时辰,但是习惯上大家都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于魂魄回来前,为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亦有说认为人死后魂魄会在“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
实习.
一般,看点只在于变态小女孩和奸尸美少妇
小马
网络鬼故事……
听哥哥给你讲故事
好温馨的鬼片 叶璇是大亮点 小马是大亮点 栋仔也是大亮点!
中规中矩,略失望。男主和小马都还不错。
写着恐怖片就去看了,看到结局让我觉得这更像是部亲情片,叶璇演得真是不错
怪怪的,几段内容之间距离有些大,还是有想有新意的欲望的。结尾最平了。叶璇真不经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