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我以为会是一部悬疑片。
因为那个男人的动作真的很奇怪,像个跳大神的,不信你看。
然后是这姑娘的回应动作,这称不上是舞蹈,充其量是“尬舞”。
我承认,前15分钟是抱着一颗吐槽的心看的,心想着这俩人还挺有意思的。
极其简练的对白。
早上好。
希望你昨晚一切顺利。
回见。
在电脑上敲下便利贴上的时间代码,就能看到他们彼此用舞蹈进行的无声对话。
直到主管交代新人一些事项的时候,敲下一组时间,然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音乐响起,两个人一起起舞。
很奇特的舞姿。
在我眼里,它甚至称不上是美的。
可不知为何,心底那块柔软的地方似乎慢慢地被触动了。
他们不发一言,只是用全部热情来跳舞,只有非常有默契才能做好的这些高难度动作,他们做到了。
这种感觉,好像是遇见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诶。
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电子时代,两个灵魂以这种方式惺惺相惜,实属一件奢侈的事情啊。
如果你对这个世界暂时心灰意冷了,就看看这部片。
至少它让你相信美好的事情依然在。
短片《时间代码》为我们呈现了地下停车场男女保安之间发生的奇妙故事。
他们利用时间代码和监控录像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各自起舞,展开了一场有趣的肢体与灵魂的交流。
导演将镜头对准监控录像巧妙的设计了,人物服装以及场景上的暗示,使观众得以从这一奇妙的视角,窥见到这样秘密而浪漫的交流。
影片多次呈现桌面屏幕的画面,这种画面使得观众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同时也在这一个看似机械呆板的监视器里,记录了如此静默而浪漫的内容,设置了极大的反差。
监控的角度自然是俯拍和全景,人物在其中显得渺小,而且动作也变得十足费解尴尬。
大多数观众的反应,或许就如同后来的新员工和老板一样,感到震惊困惑以及荒诞,甚至有些被愚弄的愤怒。
可是女主发现这个秘密是并不是采取这样一种态度,而是为他守住了秘密,谎称这是一个平静的夜晚,就是这样一种举动,只给观众留下了悬念,在其后证明这是一种精神认可。
除监控画面以外,更有玻璃和镜子的近景画面。
电影语言中玻璃普遍被视作人与人之间沟通上的隔绝,在影片中玻璃同样可以表示一种隔绝,两种情感。
玻璃里是保安室里无声的默契是有意压制的疏离感,玻璃外是一种张扬的诗意浪漫,即动作夸张的舞蹈。
而玻璃上的那张纸条,真像一个通风的缝隙,两种情感交汇其间,不亚于《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的冲浪板。
电影语言中,镜子折射的是内在情绪和外在未知。
在影片中,有一幕是女主着装好以后认真梳理头发的画面,镜子里的她垂头丧气面无表情显示出对枯燥工作的压抑和无奈。
但在和另一个人有了交集以后, 她对头发的梳理是在打卡的路上的,可见仓促的行动之下,已经有了难言的激动。
服装是人物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影片的开头女主是穿着花裙子的,而在工作中穿上了颇男性化的制服。
可见日常生活中,她可以是轻松自由的,但在工作服的制约下,她变得严谨认真,不苟言笑。
影片还特写了她脱鞋的画面,脱下红鞋子的脚,显然是练过舞蹈而有些变形了。
这里已经喻示了女主可能曾经梦想成为一名舞者,迫于生活而成了一名夜班保安。
与其情节相对比的,是片尾出现的新员工。
表情麻木地系纽扣,还粗心的系错了一整排。
新员工的形象是规矩而呆板的,如此人物与交流前的他们如出一辙,规矩才深得资本家的心。
恰如同那句“我不会跳舞”给予及时称心又别有一丝讽刺的意味。
导演采取的人物很有意思,地下停车场的保安总是最不受人关注,他们枯燥机械的工作时间于他们而言,似乎只是监控器中代码。
导演赋予了故事的可能性,也在其中渗透了一种社会现象,群体性孤独,以及交流的匮乏。
影片中对话相当的少,交流感却从未减弱。
或许是反映了语言交流呈现生疏,又或许是导演有意表达一种意境,而一切深刻体验都拙于言辞。
规范制度下,人们日复一日的务虚,或许偶尔也能被某种浪漫灌醉。
他们好像是怀揣着秘密的窃贼,在日与夜的交织出,与各自的解梦人狭路相逢。
然而,时间越是打结,心事越是滋滋作响,终于他们在时间的代码中狂欢,庆祝着终于寻觅到了灵魂深处的相知。
时间代码,主人公在各自值班结束后再便利条上写下时间,看似只是简单的时间记录,却只有它们对方才懂得一种代码。
两人每天的对话只有简单的。
早上好。
希望你昨晚一切顺利。
回见。
但是,它们之间的交流甚深,空旷无一人的停车场,导演用广角镜头呈现,他们用无声的舞蹈去进行交流,揣怀着同一种热爱、执着,纯粹地去跳。
他们没有灯光耀眼,奢华的舞台,但生活随处是舞台。
短片里很细腻的用镜头暗示了女主的芭蕾鞋,伤痕累累的双脚,短短的镜头,却愣是给人情绪添上一丝丝复杂,现实生活中不知是什么原因让这么个专业的舞者成为了一名门卫,干着枯燥无味的工作,日复一日,渐渐麻木,直到发现了男门卫的秘密,从此女主的生活恍若被点亮了某处一样,重新点起了昔日对舞蹈的热爱,最明显的变化是女主脸上逐渐带光,最后一个镜头女主脸上细致的化了妆,足以看出,一个人心中装载着梦想、追求,对一个人的改变是有多么重要。
后来的都辞职了的他们,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在对方后来的人生时间长河中再留下什么样的神秘代码。
但,他们有过最纯粹的精神交流,两个陌生的一个日一个夜的毫无交集的世界里曾经共同绽放过绚烂的星光。
《时间代码》一个科幻的起笔,一个温馨的故事。
或许有人说它讲述的是当代社会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问题,或许有人说它是对机器大生产时代以后对人的束缚。
或许……但在笔者看来,孤独才是它的背景,知己便是它的故事。
高山流水伯牙处,钟子期善听。
影片将视角对准了一个小人物――保安,或许编剧觉得日夜颠倒的,整日对着机器说话的保安更显孤独。
男主出于兴趣,或许也因为消遣使然,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偌大的停车场,孤独地似蝴蝶般舞动自己,张扬的享受每一个动作,在每一寸时间中。
直到一天,女主的一张纸条出现在显示屏前,原来世界上还有一个和自己一般孤独的人,就在咫尺之间。
就这样蝴蝶的孤寂之舞成为了欢乐的交响乐。
日夜倒班的他们,即使碰上面,也只不过一句“how was you night”,但这也不妨碍在一张张小纸条中,彼此的意和。
孤独的人和孤独的人碰撞在一起又会如何?
情节之外,影片的镜头也别有用意。
不同于常态,影片的高潮并没有使用亮眼的镜头而是用监控摄像的画面,习惯了imax3D,蓝光,各种各样的绚丽的镜头艺术的观众就这样在一个别致的炮弹下体会震撼。
而这个广角低画质的高潮画面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人的灿烂,平静之中净显大美。
最最最令人痴迷的还是属于bgm的普通又绚丽之处。
跳动的音符,和恰到好处的升降让观众沉浸在这孤独中寻找知己的味道,那充满不安又归于欢喜的意味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最后高潮后戛然而止又给人留下无限遐想。
音乐构筑了灵魂,无法用言语表示的感动。
《时间代码》是一个平常之中的故事。
导演用简洁而干净的拍摄手法和富有深意的情节让孤独的墨水滴入我们的血液,再用抛弃孤独的情感引起共鸣,言简意赅便是如此。
监视器下的停车场成了两位“舞者”共同的舞台,而每天交接时写有“时间代码”的小贴士就是他们给予对方的入场券,他们是彼此唯一的观众。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每一个起舞的灵魂都需要一个舞台,最好还能有一个观众。
短片最终的开放式结局,也是意料之中。
露娜是和迭戈一起辞职,携手舞出人生新天地了吗?
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
我倾向于觉得,露娜只是回不去了,她被迭戈“撩拨”地重燃起对舞蹈的热爱。
未必她对迭戈就产生了爱情,也未必她只能和“迭戈”共舞。
但是她,必须跳舞。
女生后来在换衣间里压脚背,不知道她原本就是芭蕾舞演员,还是为了男生去学的的舞蹈。
无论是重拾梦想还是改变生活,都是跳出无味的方式。
中途女生发现男生没有贴便利贴时,女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还有些震惊,难道之前都是一场梦?
我当时的内心也是在谩骂男人无情,但后来贴在窗户的便利贴给我我和女主一份慰藉。
原来这狂欢是真实的。
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重复的,无趣无声,这个短片取材于地下停车库的保安工作,很少有人会关注他们的工作状态,因为只要一晚上安静无声,那就是最好的状态。
在机械重复中,很难有戏剧性和美感的工作状态,确实大部分人的真实状态,用生命和精力来守护平凡的岗位。
很佩服导演锐利的眼光,在平凡中发现非凡。
在偶然的查询中,发现戏剧性的一幕,无声的舞蹈练习,在无人的空间中,自由舒展身体的律动与僵化的保持正经的工作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变成了两个人互动的方式,跨越语言的交流,在每一个摄像头中形成的仪式感的空间中,跳舞,肢体的互动。
视听语言克制而新意。
大部分镜头使用摄像头的机械固定俯拍角度,无声,甚至黑白。
但在这样的本身只为机械记录毫无美感和动态的视角中,我们能窥探出制式,死板,机械,工业文明与千篇一律的生活状态,我们朝九晚五规律平庸的生活与工作仿佛这个固定的视角般每天周而复始,时间在这样的画面中毫无意义。
“一切正常,又是一个安静的夜”,又是安静的一天,一月,一年…工业文明与城市规律的生活,让每一刻似乎脱离了本身的独特意义,时间成为了代码一样机械运转的单位,而在最后的为新员工展示,每一天每一刻他即将面对的也是安静无声的屏幕。
而就在此时,摄像头中却呈现了真正具有生命意义的动态,它具备仪式感,生命感与平凡中激荡的热情,对于热爱跳舞的人,聚光灯与舞台,音乐与呐喊声,是必备的元素,而在这样无声无人的车库中,热爱与练习本身超越了舞蹈所有外显型的需求。
每一天都是练习,是在枯燥重复中去寻找和不忘自我的姿态。
ps:女主的特写 舞鞋 脚的特写 受伤神交唯一一次与顾客交流,都是错位的,镜头取景顾客的身子,没有露出脸,孤独无声的工作,只有交班的短暂交流。
平凡的表象下个体有其独特性。
孤独背后的热情,没有时间代码永远看不到平凡下的惊奇。
艺术之于普通人命运的表达。
规范制服下干涩的肉体,机械社会中封闭的灵魂。
短片(时间代码)你如果是评委会的成员在看到许多相似的影片后,突然出现这样一部,形式上新颖,有创造性。
内容上又不落俗套,虽然是很形式主义的电影,把人物封闭在地下停车场的世界,通过不同的场面调度元素,来强调封闭,机械和重复的人物生活状态。
这当然是出于导演对于人的关怀。
而且导演的观点也很明确,这样的工作(人物的生命活动)是反人性的,枯燥无味和机械的。
导演也认为舞蹈(艺术)是人性里面很美好的东西,不管现实生活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它是不是有点虚假。
我可以说它不是写实主义的影片,而是形式主义的影片,影片很明白且清晰的呈现出了导演的所要强调和要你观看的事物和东西。
他认为在监控室里日复一日进行这样的工作是重复,静止和没有生机的。
他认为舞蹈(艺术)这样的东西是美好的,是人应该去追求和热爱的东西。
可以看到生命的律动。
难道作为一个创作者不应该去向人们传达出什么是美好的东西,去唤醒人们对美好情感的觉察吗?
不管两个保安工作人员,现实生活中会不会真实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地下停车场起舞。
影片本来也没有要真实客观的展现生活中的一切,只是通过一个合乎逻辑,真实存在的场景,可能存在的人而构筑起一个我们向往的美好的情感和行动。
男人和女人在监控摄像头下的舞动虽然是导演的刻意安排,但当我们做为一个观众,在看到由不同空间摄像头所记录下来的男女的舞动。
被不断的强调和升华,难道我们不应该有一丝感受吗!
认为他们在那一刻的舞动是美好而有人性的。
当我们在嘲笑他们时,我们自己也就再慢慢丧失什么是美好的东西。
什么是更加美好的情感。
作为一个创作者去尝试唤起我们日益麻木的感受和被日常所规训出的集体无意识。
做为一个创作者,你拥有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拥有什么样的情感是很重要的。
这些东西从哪里来。
从生活中来。
而阅读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东西可以帮助你理解和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东西何以产生,何以存在。
时间代码指的是监视器的时间码 在电脑敲下 你可以看到那个时间段 每一层楼的情况在便利贴写上的监视器时间码 敲下 嗯 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交替的班次 简短的问候 虽简短 但是蕴含着最真切的的情感 女主在接班时 轻快的问候 没有看到便利贴的后的表情 难过疑惑生气交织在一起 很有意思 两个孤独的人 开始的舞蹈 并没有很惊艳的感觉 但是最后两人的合舞很不错 舞蹈果然是用来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看完监视器里的舞蹈后 一脸懵逼的老板 说着我擦 心里肯定念叨着什么鬼 哈哈哈心理活动和面部表情都十分有趣 很无奈的说“我 我不会跳舞”的新员工 很可爱了!
5/15故事开始。
女主角来值班,接到老板电话,检查5/14日23点的视频,看到男主角在跳舞。
帮男主角掩盖了事故,之后检查之前录像,发现之前几天也有跳舞片段,其中最早一段是5/7日的。
并在下午15:35留下一段舞蹈。
晚上男主接班,看到了舞蹈。
之后男主女主几次互留timecode,时间分别是5/18,5/20,5/22,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偶数。。。
5/24,早上女主接班,并没看到贴纸,感到奇怪。
男主走后,女主在窗户上发现了字条,画质太渣没看清写的是啥,看其他评论说是写了5/30这个日期。
5/30,老板带新人熟悉环境,发现了凌晨男女主角留下的录像。
最后共舞录像中有很多时间是重合的,两个人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地方跳舞,不清楚这是想象,还是另有隐情?
求解释。
整个片子就是讲共鸣,但是看得我就没啥共鸣...,挺无聊的
有趣的爱情故事,想法有意思。
3.5/5
有位网友说得对,评论者对一个作品发表的评论不一定展现作品的状态,有时候展现的是评论者自己的状态,我和这个短片就是这样。很好,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女主角也会跳舞,跳得还怪好的,感觉没铺垫。但是她上班换制服的时候还换了鞋,拍了脚的镜头,那个算女主角舞蹈基础的铺垫吗?
http://mp.weixin.qq.com/s/AkcwynqMFgj4v3zh0dQevQ
嗯?很可爱的小故事。但里面有什么含义吗?
这届戛纳的口味很奥斯卡。
毛线
上班 不如跳舞
第69届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是认真的吗?!🤬
浓缩版《谈谈情跳跳舞》,既然都是孤独患者,一起尬舞有何不可。设定好玩。
what a coinciDANCE
夜场尬舞,舞出你的爱情。
2016金棕榈奖。枯燥的工作,不同的时间,心的悸动,身体的舞蹈。
“两个人以停车场展开的舞蹈表演,胜过我的夜晚、你的白天。--木卫二” 一场属于普通人的华丽时刻。
2017.10.01
孤独与抗争。
突然尬舞……
渎职。
哈哈,不会跳舞的保安不是好保安,挺可爱一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