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拍到第六部,出现最大的变化就是成龙终于演了一次“爸爸”,六十岁的人了,终归要服老,也终究会认命,就像他声称《十二生肖》是“最后一部动作电影”,于是《警察故事2013》的重点就基本落在文戏了,在这一点上,成龙比李连杰有原则,我一直认可他的人品(除了抱大腿的作风之外),也不信他会出尔反尔,《警察故事2013》的故事发生在一个铁壳子一样的密闭空间里,成龙等于给自己设限,这种自捆手脚的选择是无声的佐证,这都到晚年了,他还是盼着演文艺片,问题只是没人找他演。
所以成龙只能自己“找导演”,必须是个听话的导演,直到他找到丁晟,这个名气不大青年人遇此靠山,必然是竭力效劳的心态,于是《大兵小将》除了硬朗风格之外,其实拍得很文艺,苍凉的意境和成龙本人甚搭,大哥的心里自然是美滋滋的。
和《大兵小将》一样,丁晟拍《警察故事2013》的最重要动机就是把电影文本变得文艺,既要给主角足够的戏份,也要有足够的发挥演技的空间。
除此之外,丁晟还要兼顾影片的质量,毕竟是年度大餐,不能给大哥丢了脸,于是他除了尽力给大哥塑造一个针锋相对的反派之外,也在叙事结构上大做文章,去追求某种前所未有的新鲜刺激。
问题在于,这种种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力有不逮,丁晟过往的电影几乎可以用两个字眼概括,一个是“俗”,酒吧内外的三教九流,烤串小贩讨债民工的乱入皆是明证;另一个则是“野”,他一直痴迷野兽式的打斗,电影里插入打泰拳的段落不言而喻。
这两点综合起来就是“硬”,所以《硬汉》是个奇葩,这种硬也最适合体现为身体性的,表现为无意识的,但在主角大部分时间“讲道理”的格局下,这种“硬”的美感(抑或是荒诞的美感)就变得黯然失色了。
完成这一切很不容易,就像粗人绣花织布,免不了让人看了想笑,其实关于警察密闭空间斗群匪的故事,前有《虎胆龙威》这样的经典文本,但相比布鲁斯•威利斯的风骚隐现,这部电影给成龙设置了太多的障碍,最重要的障碍就是景甜,她成为横亘在刘烨和成龙之间,复仇者和救赎者之间,警与匪之间,良知和情感之间,职业和家庭之间的最重要的牵绊,这个角色看起来简单,其实不好演,就整个剧情来说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而对刘烨的角色来说,他对妹妹行使的是家长制的作风,倘若他化妆化老点设置成父女关系,文本上可能会更加对称。
这也是列维•施特劳斯在研究西方神话的过程中提出的那个不断复沓出现的结构性单元:对亲属关系的过度重视和对亲属关系的过分低估,在这部电影里,这一内核造就了人物的遗憾,也滋生了人物的仇恨,最终引向仪式化的复仇形式。
叙事线在这部电影中被不断延宕,最终指向了复仇者自己,不免也让电影具有一丝荒唐的意味,而对那个曾经遗憾的英雄来说,对准自己脑袋的一枪才是对自己的拯救,反派的作用只是催化这一幕的产生,这是一场“形式化”的死亡和重生,但也是老梗,谁都猜得到枪里不可能有子弹。
于是父女之情自然就成了影片大书特书的重点,其实以丁晟那颗粗俗的心,做一个罗生门的迷局有点难(其实差一点就实现了),处理感情戏也相对少点少了含蓄美,但从片中效果来看还算能打动人,景甜其实是演的挺好的,好过她之前所有的角色,问题只是剧本设计得有点草率,她和爸爸有点过早冰释前嫌,于是这条线就变成了两人之间来来回回的感恩行动,在动作上则表现为为对方“挺身而出”,小太妹和纯妹子的造型转变正是这前后的联接点。
片中景甜的角色也成为刘烨妹妹角色的镜像,从而被代入片尾同样的场景,和五年前的场景形成一次完整的对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她才是最重要的催化剂——不但成为人物两难选择的关键,也象征了救赎的力量,这和刘烨的妹妹形成了直观的对比——绝望者终会死,但希望者必须生。
景甜角色存在抛给故事里的成龙一个“爸爸去哪儿”的选择,而在戏外,年满六十的他也不得不考虑“去哪儿”的转型问题,从《警察故事2013》来看,虽有求变之心,仍难尽如人意,那一大叠讲故事立刻就闪回到事发时空的段落,和那首片尾的《拯救》一样,始终都太白了,真不知道他啥时候能搞得文艺些,还是此生根本就没这种命。
《2013,警察故事》小成本制造的故事,应该是除了片名还有第一主角外,其余都不是旧酒了!
也是啊,成龙大哥,年近60,本片演绎一幕高楼坠落,已经凸显身手不老,还想如何?
至于故事嘛,就是一个生来有仇必报,生而为死之徒,纠结潜伏5年,除了为首都带来些所谓时尚潮流,就是给警察的2013惹事之徒。
其他吗?
请看豆瓣观众点评吧!
《战国》里孙膑(孙红雷)一直叨念着这句话:“你知道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是什么吗?
是你的眼睛”。
即便最后生灵涂炭,孙膑跳崖,也喊着“我要娶田夕”。
片中田夕何许人也,能让孙膑如此叨念?
此人便是《警察故事2013》的女主角景甜景大小姐!
景甜一直以毁片著称,即便此片中景甜出镜并不多,台词也不多,毁片并不算太严重,但是沿袭以往,此片的剧情巨烂无比!
从农民工跳楼讨薪到“恐怖分子”挟持人质PK摆场子斗殴,我的小心脏都快吐出来了!
片中打斗场面让人的感觉很小成本,成龙大哥的敢打敢拼完全没了神,成了表情帝。
这让我想起功夫皇帝甄子丹被毁的《特殊身份》,两个武打巨星能同时在景甜的电影中成了渣渣,不知他们家人知道么?
豆瓣里另一哥们说得对,“景甜便是烂片的标志”,看到有她出演的电影,即便有多少一线大腕,也要思量思量是否值得去看,这也是我一直没去看《赌城风云》的缘故,我不想毁了我心目中的小马哥。
《警察故事》一直是我喜欢的电影系列,而我也是冲着这个去看的!
然而,此片除了男主角还是成龙外,其余从影片的风格,剧情,演技神马的都跟《警察故事》没有一毛钱关系!!!
我建议此片改名为《景甜2013》,别活生生毁了一个电影系列!
我有个小堂妹在上大二,她说昨晚平安夜去看了场电影,我问她看了什么,她说《警察故事2013》,我问她好不好看,她答:“虽然有点嗦,但还是蛮好看蛮感动”。
“嗦”(阳平第二声)是我们家乡土话,就是啰嗦的意思,看来,对这位90后的小妹妹来说,年近花甲的成龙大哥这次纵然啰嗦了点,但还是让她买单了(当然实际掏钱的不会是她^_^)。
是啰嗦了点,不过成龙在动作片里讲道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开启内地贺岁档市场的《红番区》里,大哥也是边动手边上课,不过这一次,成龙没有直勾勾的谈人生讲道理,而是以一个失职父亲的身份,苦口婆心的和女儿沟通。
年轻人都讨厌长辈给自己上课,但谁能阻止一个父亲流着泪与女儿冰释前嫌?
人物真的沉下来,沉到观众心里,这个形象也算立起来了。
整部《警察故事2013》都毫无演员的违和感,这不容易——毋庸讳言,港片在内地刮起一阵旋风后,最近正遭遇着越来越大的瓶颈,年终岁末,不少港式警匪动作片火爆上演,但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始终隔着一层皮,票房“钱”景也远没有那么乐观。
不过《警察故事2013》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事实上,成龙打造的“警察故事”系列堪称香港警匪片的旗帜性标杆,也是成龙从民初功夫小子过渡到现代都市英雄的里程碑之作,那个香港皇家警察陈家驹几乎成为香港纪律部队的银幕代言人。
前四部“警察故事”的主角都是陈家驹,到了第五部换了名字,但还是香港警察,不过到了这一部里,成龙则彻底演绎了一个大陆公安钟文,却丝毫不让人觉得有港味,由此可见,《警察故事2013》标志着这一系列的彻底转型,也给香港影人们提了个醒——要征服内地观众,还是要讲内地的故事。
第一部上映时,我那个小堂妹还没有出生,那么,看似老气横秋的题材,如何与新一代观众沟通?
《警察故事》登场时,民众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当时只有美国军方在用),《警察故事2013》发的预告片,我却是在朋友的手机上看的,看起来也没有什么视听效果的损失(当然是2D的),登时就眼前一亮。
丁晟的《硬汉》风格在预告片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个剪辑非常凌厉(导演也是影片剪辑),干脆利落,而这些特点也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可见预告片没有忽悠人。
年轻观众不是洪水猛兽,其实他们要的很简单,最质朴的爱情、亲情,最本真的人物设定,再加上绝不偷工减料的制作,这些就足够了——《警察故事2013》正是符合这些基本要求,而在情感构制上,导演、编剧丁晟甚至回避了爱情戏的建构,在一个密室攻防战的故事里,基本上通过亲情来支撑起了人物,这也是某种扬长避短吧,毕竟成龙大哥对年轻观众们来说已经是大爷了,看他在银幕上谈情说爱,想想都觉得奇怪。
回想下来,《警察故事2013》里没有一个脸谱化的坏人,编剧上也突破了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窠臼,精心布局五年,只为了给妹妹讨还公道,而当年那些目击者的陈辞,又折射出了时下的社会百态。
名侦探柯南说过:“真相只有一个”,在真情流露、神勇无敌的大陆公安钟文面前,坏蛋的真面目最终会暴露。
爸爸哪儿都不去,爸爸始终会在女儿身边,守护她的安全。
因为坏蛋最后没有被绳之以法,也许,他还会回来。
个人比较喜欢这部警察故事。
1、喜欢编剧的叙事方式。
“致命快递”的闪回画面,对于判断的预知;加上“罗生门”的叙述手法,构成的逻辑关系和串联。
不同于以往的动作打斗大戏,这一部更多的是展现了人性的变化,悬念背后隐藏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2、刘烨的角色是个悲剧,越往后看越能理解他的悲凉。
心理学主张,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往往对个性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从小生活在不要命的打拳斗狠中,对于问题便倾向于以暴制暴的方式去解决。
形成了性格的偏执,固执,执着,坚持,隐忍。
他的妹妹的悲剧发生,原因之一也是刘烨的那句,你和他在一起,我就杀了他。
3、小药店里发生的事,背后却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这一部分是对悬念的揭示,非常有意思。
药店老板、妈妈桑、牛总、魏小福,纷纷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叙述同一件事,然而每个人说的却都不相同。
那么,究竟谁说的才是真相的?!
其实,这样的事情不断发生在外面身边,我们以为的真相,其实都是模糊不清的,因为我们或多或少,会把事情描述得有利于自己的形象,而对于有损于自己的利益的,或不说,或歪曲;日本电影“罗生门”就很好地阐述了这一点,明白这个,你也会明白,悲剧的酿成,也是刘烨对于真相的曲解。
当然,之所以会曲解又回归到他的成长经历所形成的性格特点。
4、其实,刘烨的悲哀也在于,他的计划本天衣无缝,只是,他没有意料到的是,真相却和他以为的是如此大相径庭。
然而,事已至此,难以回头,自己活着的唯一目的,却被彻彻底底的颠覆,竟然已经连活着的理由都失去了意义。
在选择卧轨的一刹那,火车却戏剧性地变道而驰,呵呵,实在是命运的捉弄。
5、顺便说一下,总觉得景甜的角色有点鸡肋;虽然很卖力,但是不知怎么,总觉得不太合乎情理。
(我发誓我对她没有什么偏见)“拯救”这首歌配得非常好,我很喜欢,尤其是以成龙那样的声音演绎出来,饱满、沧桑、有故事,我很喜欢。
成龙大哥你是火影忍者看多了吧,嘴炮技能MAX啊,加上一堆堆毫无意义的慢镜头,看之前我认为是动作片,看的时候感觉是悬疑片,看完发现是故事片,过后两小时惊觉原来是文艺片!
因为说到底就是一个妹子惹出的血案,神经兮兮的只为了还原事件,还原完了结尾还要傲娇煽情一下,对不起虽然他们演的很投入,但我真的笑抽了,因为我一直在脑海里替反派怒吼“劳资只是想死一死,为什么这么难啊!
”这尼玛毫无逻辑性和代入感的剧情,简直是很污,很没有道理啊!
PS:全片最大亮点是警察破墙时用的史诗BGM,配合同样毫无意义的慢镜头,哎妈一瞬间让我产生了汉尼拔战象冲锋的幻觉。
看了《新警察故事2013》,决定给成龙拍块砖,一个字“烂”!
第一,电影题材不新,内容很旧。
好的电影始终要有灵魂,内容就是灵魂。
作为已经拍了6次题材的《警察故事》,内容依然没有推陈出新,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牵强的故事谜底。
主要表现在:第一,整个故事的罪魁祸首是一个在故事前90多分钟都没有出场的人,突然蹦出来揭开谜底。
而且在出场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成龙仅凭一条简单的纹身就认出他是让小微怀孕的男朋友。
观众等了90多分钟,没有任何复杂的推理和调查,成龙一句“你就是小微的男朋友吧”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这智商,好家伙,一下就把福尔摩斯比下去了。
然后整个故事的主要矛盾就转向了:刘烨的复仇之心不那么强了,到隧道以后就一心求死了,本来装满酒吧的炸弹也不知怎么回事哑闷闷响了几下,特警就神兵天降了,人质就被解救了,观众都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男主角就跑了。
第二,故事本身的构思不合乎常理,一个本身不是很难调查的真相,搞出这么大的绑架动作出来,估计换成央视记者明察暗访四五天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看看那酒吧,被改造得跟铜墙铁壁似的,到处都是炸弹,然后一群泰国来的匪徒抱着必死的决心绑架了一批五年前过失伤人案里的路人甲,路人乙,路人丙.....其实对于观众来说,剧情里的角色都不知道自己被绑架的原因,是一个很不错的悬念。
但是当观众发现这样一起神秘的绑架是因为一件普通的小青年把小女孩子肚子搞大了引起的时候,就索然寡味了。
如果把《无极》称之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那我们可以把这部片子称之为“肚子被搞大以后的绑架”么?
第二,武打很烂。
首先,成龙一贯受观众喜爱的喜剧风格被抹掉,新的风格没有突破,没有办法把剧情烘托到高潮。
新的风格以感情牌为主打,成龙在多处受伤的情况下,凭借人质的呐喊助威,仿佛神兵天降,突然逆转胜利。
其次,武打场面极其稀少,应该是历年成龙电影之最。
最大的武戏就是成龙在铁笼里和泰国人单挑一幕,而这一幕也是在和刘烨两人对于究竟带多少人质出去的问题上发生争执的前提下刻意产生的,既不是“遭遇战“,也不是”大决战“,刻意,并且生硬。
第三,演员很烂。
第一号烂演员:景甜,天字一号”票房毒药“。
看过景甜担当过女主角的每一部电影,无一不可以用垃圾来形容。
《战国》,《越来越好之村晚》,《特殊身份》,balabalabala............哥哥我很想问一下网友,请问谁知道景甜究竟是哪位大佬罩着的,拍的片一部比一部烂,合作的演员却一个比一个高级。
整部影片就只知道哭,请问您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除了哭就没学会点别的表演手法来形容父女之情吗?
学学人家邓家佳在《全民目击》里一边哭,一边来那么几下歇斯底里式的嚎叫也行啊。
第二号烂演员:刘仪伟。
这不是刘仪伟的问题,是导演的问题。
刘仪伟是个喜剧演员,在这样一幕严肃的描写正义与邪恶的警察题材电影里,客串一个万恶不赦的,拖欠民工工资的房地产老板不觉得很不适合么?
我不知道别的观众感受怎么样,总之他一说话我总是会想起360手机广告,或者《爱情呼叫转移》,总是让我觉得这套路,就和葛优演《夜宴》一模一样。
末了,导演还不忘让刘烨借调侃刘仪伟,唰那些房地产老板一把:“你少喝两瓶酒就把人家工资给发出来了”,所以您就老老实实在囚笼里呆着吧。
第三号烂演员:打龙套那个把小微弄怀孕的男朋友。
这个龙套打得,完全没把一个首恶的形象展现出来,本来就是一个导演刻意安插进去的角色,说起话来一口跟喝白开水似的,没有一点抑扬顿挫的感觉,请问您是在拿着书本背台词么?
看看《西游》里那个跑龙套的猪刚鬣就不难理解人家的票房是怎么来的了。
最搞笑的是,您把小微的肚子搞大以后,您居然还敢跑到小微的哥哥身边去卧底,真是吃了豹子胆了。
好吧,我相信是导演给你投错了胎。
第四,编剧很烂。
其实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是导演自己:广告片之王“丁晟”。
看了丁晟好几部电影,我实在是没有办法说他好。
《硬汉》《大兵小将》《警察故事2013》,全部都是自编自导,每部故事情节都很生硬,完全没有引人入胜的剧情。
晟哥,我很想说您把握场面的能力确实还可以,但您别再自编自导行了么?
请个靠谱的编剧行了么?
看看人家陈木胜,要么请人合编,要么抄别人。
抄您总会吧?
像胜哥改编《保持通话》一样改编个《新特警判官》啥的,plus您高超的执导能力,票房肯定就火了。
我相信您,一定可以抄好的。
你行的。
第五,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要拍成3D?
请大哥尊重一下观众,眼睛带着眼镜,又带着眼镜,100多分钟实在很不舒服,最重要还是没看到3D效果在哪里。
以后能拍成2D就拍成2D,咋不带玩悬乎的,成么?
最后说说电影的亮点,确实活生生演绎了一个好警察,我们的社会缺这样的警察:妻子出车祸了,还在说服劫匪放下屠刀;劫匪进监狱了帮他照顾老母亲;刘烨前一段分分秒钟想杀死他,最后时刻却冒着被火车撞死的危险,冒死从铁轨上相救。
想想现在我们这个社会的治安状况:东西丢了,只有外国人能找回;北京小伙回河北办个护照,被基层民警踢来踢去三个多月;山东小伙东莞打工被治安员打成残疾,上访不成到首都机场引爆炸弹;还有深圳那位为了立功,故意杀死犯罪嫌疑人,伪造罪证的刑警。
成龙大哥在用不一样的方式告诉这个社会,我们需要怎样的警察。
但是下部电影请尊重观众,尊重内容。
对于,这部电影,无力吐槽。
因为他已经非常的成熟了。
成熟到每一个细节的掌握之上。
对于,如此有诚意和有很恒心,坚持不懈这么多年的坚持和信仰,我能不个赞么?
如果,有人说。
如果你批评别人之前,请对照一下自己。
我直接给跪了!
我一小小人物,为得一日三餐,就足够让我疲于奔命了。
如何与大哥、大甜以及伟岸的制作方,相提并论呢?
你不嫌侮辱我,我还嫌侮辱了他们。
对吧!
各种粉丝们?
至于,我为什么还是要吐槽上一段的原因。
我还是为了我一时冲动之间,不小心碎裂的毛爷爷找回一点点平衡而已。
穷逼的我,好不容易进了一场电影院,却被大哥的名头给欺骗了。
抱歉,多年的民工生涯。
让我喜欢上了大哥,那种见谁就打的单调影片。
因为脑力有限,太过复杂的情节,我也记不住,不是么?
但是,不得不说这一次,我除了看见人来人往的马戏团小丑秀之后,却没有了那种简单快乐。
人物脸谱化的如同社戏。
故事如同发生在火星。
对照各种宣传上的东西,一种时空的错位感,油然而生。
是我太过愚蠢,还是制片方想要说的故事太过复杂?
一篇关于,孙红雷吐糟制片方的言论,让我有了些许的明白。
原来,当初雇佣我去挖煤的老板,去投资拍了电影。
难怪,我看不明白这部电影在说些什么?
却又感觉熟悉呢?
就想当初老板拖欠我工钱时一样,总说说些我听不明白的理由。
然后,雇佣一群看不清脸的家伙,让我推出门外。
对我骂道!
傻逼!
教育你,是看的起你!
这是大哥,你懂吗?
人家放的屁都是香的,给你闻了,是便宜你了!
我想着我被拖欠的工资,再看看今天被他们碎裂的毛爷爷。
我泪流满面!
人竟然被同一批人坑了两遍!
本山大叔那句话:缘分呀!
景甜的演技是真的差。
黄奕,姚晨,张静初都演过打酱油的角色,也从来没这么暗淡过。
原来我以为自己不具备任何判断演技的能力,我错了。。。。。
成龙大哥本质上也不是个坏人,也没有那么招人讨厌。
这些年大哥的心路历程给我的印象:一个走火入魔的爱国主义者火华社长的台词说的也不怎么样啊!
what's going on?!电影所讲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所以这部片子的逻辑和架构非常经不起推敲。
可能导演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中间安排了一些其他案子的动作戏,即便这样做也于事无补。
整个故事的逻辑思维也是非常奇怪的。
一个在国外漂泊多年的拳手回国,发现妹妹在一个案子中死了。
于是他奋发图强,开了一间超级大的酒吧(or夜总会),并且勾搭了当年涉案警察的女儿。
海龟拳手把未来岳父约在了夜总会,并且somehow当年所有的目击者也在酒吧里。
蓝后拳手召集了警察和目击者,以及周晓鸥(。。。
),要捋清楚自己妹妹是怎么死的(因为人家不相信人家的妹妹就这么平白无故死掉鸟!!!
)最终结论是,妹妹自杀,而且是怀孕的。
那么,真凶应该是妹夫(终于推给一个不在场的第三者!!!
)可是社长接受不了,警察叔叔和他的同僚们也all ready准备动手了。
介个时候,娘炮的调酒师逼上来一把刀子,情势逆转!!
然而警察叔叔认出了他的纹身,妹夫出现了,他没有逃走!
并且,妹夫还指责拳手也是凶手。。。。。
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the end of the story。
其实社长,你有那么多厉害的小伙伴,当初一回来,绑架了这些人,也能干这个事的如果有些片子看之前就大概知道能有多烂,还是别看了,以此自勉。
看了这部电影只能叹一声,诶。。
感慨就是成龙老矣,从以前满世界打(环球世界、尖峰时刻等),到之后满香港打(参考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等),到现在居然只在北京的一个酒吧里满场打,这多么让人唏嘘啊!!!
看着他电影长大的,也是看着他变老的,心目中的偶像与英雄也开始平凡了。
但是大哥,你来个漂亮的收尾啊,十二生肖就够了啊。。
何必在拍一个这种电影呢???
这个电影基本就是一个金主拿钱砸出来的,主演就是两个,刘烨与成龙,其他全部都是跑龙套的。
对了,编剧的工资可能没有付完,要不怎么这么乱来呢。
那几个人质看了都让人受不了,光看成龙和刘烨,会觉得这是成龙的电影,拍到人质又好像是周星驰的电影,但是成龙和周星驰都没有一起主演过哪部电影,所以注定这就是一部人格分裂的电影。
(ps:成龙和周星驰有互相在对方影片里面跑龙套,但无合作主演过电影)剧中穿插的几个之前的案子,除了开着大众的车到处飙车撞车,给赞助商打广告以外还有什么?
除了烂火车,就是荒郊野外的沙场,省钱也不带这么省的啊。
可以说这几个穿插的回忆案情,没有任何剧情,没有任何效果,整个删除甚至不影响连续性。
唯一的作用就是打广告和照顾后期特技制作公司生意。
那个傻帽记者,演的跟神经病似的,到处要求采访,被绑架了神不改色的继续采访,被拉出来了还要追问感想,这是幽默还是智障啊?
这是警匪片还是脑残片啊,拜托,好不容易烘托的气愤就被这两人给弄没了。
牛总,在CCTV教了那么多年的炒菜,你叫我如何把他和牛总联系一块,被绑架了也就那副德行,诶,演技负分,滚粗。
那个小薇的男朋友,你能换个不那么娘娘腔的不,能给个正常的戏份与对话吗?
伪娘,滚粗记忆最深的配角于荣光,最后一幕拿着枪奔过来找成龙,为什么要说奔呢,因为他双手在后,在不知道敌情的情况下,他双手在的奔过来了。
诶,太无职业素养了。
老局长,这真不是您演技的错,只是咋看咋像居委会的。
还有那个绑匪最后突然干啥要投降呢?
这一桥段有什么意思?
体现警察的伟大?
这种类似桥段电影里有多个,说实话全部删除也不影响电影剧情与质量。
这电影完全的国产化,连植入广告都学的有模有样,诶,这就不说了,只是挺烦人的,一个镜头又一个镜头。
那个绑匪2货端着电脑的样子确实让人出戏。
诶,太为大哥惋惜了,毁在了这么一帮人手上。
这部电影就不该叫《警察故事2013》,应该叫《2013公安干警纪实》or《神探。
jacky钟》。
但无论是什么,都不是我们所期待的“警察故事”。
等等,这伙人就是厨子、戏子、痞子,诶。。
大家对号入座。
很多小伙伴说没有吐槽景甜,骚瑞。。
我忘记她还在这部电影里演过角色了,她演的是啥?
故事还是挺不错的~成龙真的老了诶
剧情就像铁轨,倏忽间就被扳了岔儿。
这电影好贫啊,所有演员都是快板专业毕业的吧,成龙的口语念那么贫的台词好违和啊。火华哥好帅!
一群过气的老将们被个年轻三流导演带着邯郸学步 别提有多凄凉了 哪里像是在贺岁
我怎么觉得是刘烨毁了这部戏,景田照常发挥,成龙武戏不行了文戏有进步,反而感觉刘烨不是一个片场的,去年看预告片的时候就觉得了
我觉得很赞啊,黑粉们没有必要为了景甜就无视整个剧组的努力好吗。大哥拍这个很尽责很辛苦。而且真心不错,7分是应该有的。不看电影就黑的真心鄙视。
还是看电影happy啊
一个女人的史诗 (2009),景甜演刘烨女儿;警察故事2013 (2013),景甜演刘烨女友。——多年父女成CP。
我自认为对国产片已经够宽容了,但大哥你真是太刷底线了,你说你特么一密室话痨片,有必要整个又黑又晕的破3D捞钱么?终于明白龙哥为啥不点评《私人订制》了,自己的渣渣片好意思么,呵呵
警察故事系列第一次采用密闭空间模式,成龙打不动了,靠父女亲情,推理悬疑来弥补戏份,比想象中精彩,但成龙狂拍公安系统马屁很让人倒胃。
动作场面少,格局很小,更像密室推理。
G点营造太多
我觉得很好看啊,比私人订制强十倍。从陈家驹到钟文,找到内陆语境和父亲身份的着陆点。人物登场方式、酒吧环境处理、前后情节勾连,都可看出编导的用心。闪回串打戏,罗生门审判,就算一嗓子灯火辉煌乱入,总体也是观赏性不错的电影。丁晟能写剧本,也能拍出剧本里写不出来的东西。
大哥别再拍丁晟的片了成么?
成龙大哥的电影一向会吸引人从头到尾聚精会神的看完!少了以往的幽默,多了硬打!棒!
真是够主旋律的啊,这难道是内地公安的超长宣传广告么?!剧本结构其实蛮有意思,可惜真相远远没让人满意,很多跟主线完全无关的情节,各种莫名其妙,好在不算无聊。★★★
这是我最后一部动作片
剧情很棒。
有情有义的劫匪~
在一栋建筑物里发生的故事, 成龙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拼, 挺佩服他的.火华哥演技杠杠的, 不愧是当年的钟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