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庆幸今天在这么多影片强档的时候选择了《厨子戏子痞子》这部影片看。
说心里话,对于这部片子的期待远没有我看完后的感动来的多。
一开始我认为三大影帝只是噱头。
这么些年,中国影帝演出烂片的也有。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独身开始领略了一场“闹剧”。
因为是一部新戏,我就不像之前一样说影片中学到什么,看到什么。
让我们一起看看影片的亮点吧。
1:片头。
美式漫画版的开头,让人眼前一亮。
一开始就抓人眼球。
动感十足。
2:前半小时的闹剧。
前半小时,我想很多观众应该和我感觉一样,一头雾水。
厨子戏子痞子一一亮相,绑着两个日本人。
这闹的哪出?
而三个主角有板有眼。
个性鲜明到亮吓双眼。
当然还有一个疯婆娘。
3:拍摄手法。
今天看完我突然联想到11年有部影片叫《刀见笑》也是刘烨演的。
这部出彩就是新颖的叙述手法,但新颖的手法并没有为《刀见笑》带来很好额票房,因为这种穿插的叙述有点凌乱。
而今天的《厨子戏子痞子》用了类似的手法。
演绎,叙述,解释。
每一环都紧紧相扣没有多余,不显凌乱。
绝对是一种超越。
4: 意想不到。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而下一段总会告诉你,原来是这个原因。
最大的意外是侦缉队三个2货。
有时候是福不是祸,祸来了也未必不是好事。
置之死地而后生。
没有退路就是退路。
憋了一部戏的小日本最后松口,又认证了斯特格尔摩综合症。
(请百度查下什么叫斯特格尔摩综合症)5:中国的复仇者联盟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看到高潮激战的那一段,我看到了中国的个人英雄电影。
像《钢铁侠》;《绿灯侠》;《金刚狼》。
我们崇拜的外国英雄科幻电影,这一刻我看到了中国的英雄联盟。
那种热血,那种激情。
两个字:给力!
6: 谍战;抗日;密码如今抗日题材满天飞,谍战戏天天有的时代。
这样一部另类的抗日影片用诙谐的手法演绎了一个严肃的话题。
说道谍战,我觉得一直最成功的应该就是周迅和诸多明星的《风声》,去年的《听风者》虽有梁朝伟男神和周迅戏精出演,但并没有超越《风声》。
说道密码,摩斯密码这个东东,从《无间道》;《风声》;一系列国外的影片早就不新鲜了。
这次的摩斯密码让我还是有点惊喜。
打鼓,编钟,都是一种信息传递。
有必要研究下摩斯密码了。
哈哈!
7:感动影片看完后,演员在最后叙述的时候,很多观众已经离场,而我等到了最后。
演员的每句话让我都很感动。
这部影片让我们知道,历史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些故事。
他们并没有名流千史,他们没有脍炙人口,但是他们为中国解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还等什么呢?
如果还没有看过这部影片,记得一定要去看。
希望你有不一样的发现。
注意:此文有重口剧透,17岁以下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阅读。
长亭外,古道边,三男一女闹翻天,日本鬼子来包围,狗急跳墙干瞪眼——问:为什么?
答:三男一女不是普通人,而是来自著名的……铛铛铛铛,燕京大学!
请注意,第一个字念yān不念yàn——三男一女能文能武,表面上是做饭的唱戏的收保护费的,但他们早就完成了在燕京大学的学业,并且去外国留学,学习了德语、日语、细菌学、轻武器使用等各门手艺,四肢发达,头脑不简单。
《厨子戏子痞子》就是这样一部闹哄哄的大戏,套用波德维尔评价香港电影的那句话,“尽皆癫狂,尽皆过火”,闹的非常厉害。
骨子里有点像《鬼子来了》的叙事结构,都是一群中国人俘虏了日本人引发的大戏——《鬼子来了》里头俘虏的是一个日寇和一个翻译官,《厨子戏子痞子》则俘虏了两个货真价实的日本侵略军。
管虎导演一如既往的贯穿了他快节奏的摇滚风格,镜头剪辑都非常带感,结构上还是使用了大量的闪回、插叙,各种cosplay大行其道:火华哥抢不到沙发,开始扮寿司店厨子;涵宇大叔还是有宋江的风范,幕后主导,抹脸当上了戏子;黄渤则变身为城乡结合部牛仔,甚至伴随着吴莫愁的歌声跳了一段艳舞……所以,对《厨子戏子痞子》的故事没啥好诟病的,本身就是天马行空的后现代无厘头解构拼贴之作,怎么high怎么来。
当然全片的核心还是一个谍战片的架构,讲的是日本731部队与北平城内的瘟疫之间的隐秘关系,我党领导的情报站截获了日军的细菌战军官,然后就想出了这么一出大戏,开始套日本人的瓷,最后关键时刻,甚至舍身诱敌,趁日本人用各种通讯方式联络时,截获他们的情报——那什么,这倒是一个传播学的极好案例,在那么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如何借助相应的媒介形式把信息传播出去,很有趣。
我之前一直把《厨子戏子痞子》念成《痞子戏子厨子》,后来发现也没错,你要念成《戏子痞子厨子》或者《痞子厨子戏子》或者《厨子痞子戏子》或者《戏子厨子痞子》都可以,横竖三个人,导演夫人在片中饰演的大部分时间都只是一个扮丑装傻的次要角色,主要的戏份,还是在这三大影帝间。
他们的燕京大学学历在最后一刻揭橥而出,所谓燕京大学,1916年合并而成,初名北京大学,司徒雷登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文、理科众多专业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校址则迁到燕京大学的旧址“燕园”,从这意义上讲,燕京大学也可看作北京大学的前身。
所以厨子、戏子、痞子三人,原先竟都是北大的学霸,吃嘛嘛香,学嘛嘛像,在危难时刻投身我党,抗日救国。
为了打击日本鬼子,他们不拘一格,扮演各种搞笑、出位的角色,直到最后一刻才皮衣加身,手起刀落,显现出抗日奇侠的真本色。
《厨子戏子痞子》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保证,那种认为国民政府起到了抗日主力作用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不信,你去问北大学霸。
今天去看了《厨子戏子痞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评。
现在继续在写在拍伟光正、开挂屠鬼子戏的人,是在荼毒下一代无疑。
看电影的时候,前面20分钟,有点西部片的feel,还挺期待这些人能玩出怎样巧妙的花招,直到地下党的身份摆上台面。
其实这些,我们这种成年人,看多了就算了,一笑置之而已,最让我无言的是坐我后座的家长带了一个目测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孩子来看,小孩儿还看得挺嗨。
看到枪眼割肚片段的时候,我还跟满娘说,这样的戏小孩真的能看么。
虽然在切腹自尽那块的时候,管虎是有点给日本人正名的意思,但是这就像,我杀了你再跟你说对不起一样,狗屁!
其实我挺想转过去问那个小孩,你恨日本人么,如果你恨,你了解日本什么呢?
好多自杀的人,都是停留在过去走不出来的人,继续进行这样的仇恨教育,中国,也就跟朝鲜差不多的水平吧。
一个民族的人,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小孩子去仇恨另外一个民族,当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是屎么!
当全球化进程是屎么!!
突然觉得这一切其实挺可笑的,跟民族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
我觉得,中国人没必要跟着西方人的价值观走,能先把自己老祖宗的道德修为捡起来就不错了。
管虎这一溜手,我大概八年不敢看他的片子了吧。
开篇很精彩,在国产片中很少看到,一开始三个疯子折磨日本人让人看得很是过瘾,可突然之间,就变成了主旋律,这还真是巨大的转折点,不过想想也是,如果真以三个神经病一样的人物为主角,估计送审有很大的难度,可也就因为这,一部本来很出色的电影,沦为了一部只能说还可以的喜剧片。。。
很多剧情经不起推敲,不要说因为这是胡闹片的原因,因为电影中大量的主旋律因素已经表明这并不是一部胡闹电影,看影片很多人将此片和《风声》相比较,可《风声》一片成功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并没有时刻宣扬主旋律,而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用一下,本片失败之处就在于太早太多的进入了主旋律时间,也难怪很多观众会有反感,虽然电影本身还不错,可又有多少人能时刻保持客观呢?
其实最开始知道管虎完全是因为一个八卦,马伊琍与管虎相恋五年被“好姐妹”梁静插足。
之前看过《女子特警队》,里面梁静演一个很泼辣的富家女,最后被身边的人所感动,努力训练,变成了很棒的特警队员。
她确实演的不错,在那个年代。
所以对她印象深刻。
既然两个女主角我都有所了解,八卦不谈,我确实也因此所以注意了一下这个导演。
最近几年,管虎的戏大多有黄渤、梁静、高虎还有王迅,基本也可以算是一个合作很有默契的团队了。
痞子黄渤虽然长得有点对不起观众,但是演技真的很厉害。
从《民兵葛二蛋》到《101次求婚》,黄渤几乎次次让我觉得在突破自己,直到看了这部戏里面,黄渤那一段舞,真的是觉得,这娃真是用绳命在演戏啊!!!
厨子,管虎邀请到了现在在微博很火的火华社社长刘烨,也是一大看点。
虽然我一直不是很喜欢刘烨的那种气质,但是不可否认,他还是很会塑造一些角色的。
蓝宇、爱出色、天堂口、硬汉、不再让你孤单。。
刘烨也塑造过很多个荧幕经典角色。
戏子,这部戏看下来,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张涵予太xx帅了,真的不可小觑。
有些男人就是这样,越老越有味道。
就像之前《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吴秀波也是这样,出道的时候都快40了,确实有味道。
其实说到越老越有味道,我觉得一个特别典型的人就是周恩来,我一直觉得,老了以后的周总理,那神韵,那作风,那味道,真的是帅毙了。
好吧,跑题了。。。
说回张涵予,他一直都是一个可塑性特别强的演员,首先他的声音可塑性很强,这个估计是因为最早他是配音演员出身。
其次,他的相貌也很有可塑性,在《十月围城》里面,我一直惊叹于,孙文竟然是张涵予演的。
最喜欢的他的角色当然是《风声》里那个硬汉了,那种隐忍和坚定,完全就是他本来的样子。
最后,他的演技也是非常出色的,他都快50了,我却觉得让他演二十几的叛逆青年都无所谓,就是这么的霸道!
虽然梁静在管虎的电影里面是固定搭配,但是还是要提一提,这一部戏里的梁静真的很出彩,她静下来就是一个共产党特工应有的样子,动起来真的就像个疯婆子让人嫌弃。
而且,不知道为啥,管虎的电影里,梁静总以一种不太好看的形象出现,让人觉得每部戏都在自毁形象,是不是管虎怕把梁静拍的太好看,就被别人拐走了。
哈哈。
值得一提的是王迅,这个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名字的演员。
每一部电影里都操着一口四川话,以一种丑角的角色出现。
相信很多人看到他的出现就会说“哦,是他啊”。
他永远以一个小角色穿梭在黄渤身边,但每次的表现都让人过目不忘。
这部戏里面,不知道是不是删减的原因,感觉给他的这一部分剧情交代的很不完整。
一直都是一种很莫名其妙的存在,总觉得他会为厨子戏子痞子提供些帮忙,但有没有,反而是最后出现的那个日本女人给了他们帮助。
也没有交代他最后的结局,感觉就像《一代宗师》里的张震一样,删掉他的戏份,好像也没那么有所谓。
最后的最后,这部戏在我看来,真的是目前为止管虎最好的一部戏。
不像杀生那么分裂,也不像斗牛那么土气,选角也很给力,剧情也让人回味无穷。
最然开始的时候让我觉得过于戏剧化了,夸张而聒噪。
当证明确实是在演戏的时候,才理解了那一种因为责任感,因为想要达到目标,而付出的那一种努力。
电影结束时候,主创的访谈,还有配乐也都很棒,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怀念那一段往事,那一段历史,是最容易让人记住和感动的方式。
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五星。
向为了抗日奉献自己的战士们,致敬。
去年4月,管虎带来了初春的首支嗨歌《杀生》,被称为第六代集体发力的档期,也为那个时期制造了一时的热议话题。
今年春天,管虎单枪匹马带来了自己突破之作《厨子戏子痞子》,按他自己的话说,《厨戏痞》是他迄今为止最商业的一部电影。
然而最商业的片子却套上了主旋律的外壳,不过,这里看不到又红又专的英雄主义,而是三个摇滚范儿的抗日奇侠上演的一出嗨翻了的戏中戏,还是那个管虎,戏谑中带有极致的疯狂。
《厨戏痞》能看到《杀生》的影子,通篇High点不断,让人目不暇接,不过少了《杀生》中处处点缀的隐喻,《厨戏痞》是更为纯粹的一种癫狂,一眼看到底的故事,却被创作出各种可能性,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能让人笑到上气不接下气(请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的笑点),这是最符合时下观众到电影院的观影需求,刺激、开心、嗨了!
故事清楚明白,讲的是抗日军官截获日军731部队细菌战军官,面对老狐狸日本鬼子,严刑拷打自然不顶用,为争取时间,刘烨、张涵予、黄渤、梁静经过一番激烈争辩后合计出一台疯狂的大戏,原则是“无知无耻无谓,加无赖”,没有原则是最好的原则,把鬼子们的脑子搅合成一团浆糊,这才能在关键时刻截取情报。
主旋律的故事,非主流的手法,厨子、戏子、痞子折磨日本军官的招数有游戏也有SM,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导演做不到,在疯狂中适时代入四位主演真实身份,让观众时刻处于戏里戏外交叉的状态中,不至审美疲劳,而摇滚范儿的配乐使整部电影十分带感,快节奏、闪回、插叙的“管虎风格”把控非常到位,情节每一步怎么走都恰到好处,观影体验不错。
在演员方面,戏子、厨子、痞子不分伯仲,刘烨饰演的萌厨子妖孽到点子上了,小腔小调拿捏到位,时而可怜兮兮时而谄媚奉承,让人又爱又恨;黄渤的“花旦舞”在先前发布的预告片中早曝光,在大银幕上再看到这一幕仍笑到岔气,这也是影院中笑声持续时间最长的段落,让人不禁觉得黄渤才是“戏子”!
但是当他穿上白大褂做研究的时候,又帅到无可救药;而片中的戏子张涵予则是最正的角色,可以算是“戏团”小头目,出彩的地方不如前两个角色。
而作为管虎妻子的梁静,又一次为了自己的丈夫“自毁”形象,龅牙造型、夸张表演,甚至让旁人感动,这是怎样的爱才能让她豁出去啊!
要说到最后亮起来的,是从红猴子变成蓝猴子的日本军官,甚至成为后半段搞怪的主力队员了。
导演管虎曾说,片子主要试试游戏的乐趣,“看成抗日战争的就不聊了,希望那点嗨劲还在,并一起!
”,抗日的主旋律主题也仅仅是片子的外壳,它可以换成任何国家、任何背景、任何人物的戏中戏故事,但是那份high点是属于管虎的,那份戏谑是属于管虎,那份玩耍的情结是属于管虎的,第六代中风格最强烈的导演之一,将会给中国电影涂抹上新鲜的颜色。
另外,不得不提,在以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的演技大比拼中,作为一个容易被爱情线戳中的女性观众,令我感动的不是萌厨子刘烨与老板娘梁静的“伉俪”情深,而是在结尾处另一个潜伏在日军中的演技派女神(不剧透原则,不提是谁了)与戏子张涵予的同窗初恋情,这是全片最温情最揪心最热泪盈眶的部分,生别死离也无法真情流露,让人不禁怒骂一声:没演技如何抗日啊!
PS.写这篇影评的时候,单曲循环《嗨歌》,电影那种嗨点不断的节奏仍回旋脑海。
厨戏痞,这是我看的第一部试映片。
总言而之,这是一部冲着观众,带着导演诚意和演员实力的搞笑谍战主旋律电影。
看之前,我只知道:这部戏有黄渤,火华哥,张涵予。
这是一部搞笑片。
故事整个有三条线。
厨子戏子痞子一条,巡查员一条,日军一条。
叙事风格,半遮半掩型,但同时为了广大市场,配上时间提醒的字幕,看这故事完全没有必要来豆瓣刷智商。
所以,故事不难懂,就不严重剧透了。
PS:这叙事果真是导演的风格,看了他三部片,全是不按常规的叙事。
这次这个最正常了。
开始镜头就像加了个放大镜,人物刚出场那个脸,扭曲地我都认不出来火华哥了!
那名被极度摧残的女性,管虎他老婆梁静,导演老婆不好当,这次她比《杀生》更丑!
每个人的表演都带着疯癫劲,果然是部搞笑片。
大概30分钟左右,来了第一个大反转揭秘。
原来,这是一部谍战片。
《逃离德黑兰》是用拍电影逃离,这片,就用角色扮演来碟中谍。
中间又穿插了几段剧情解密与反转。
结尾,坏人不得好死,我军胜利,欧耶,原来,这还是部主旋律电影。
我党V5。
片中亮点:黄渤艳舞,红孩儿(被劫持的一日军)的高空杂耍,火华哥变态的声音,美到不行的田中千绘。
试映会结束后,管虎和梁静过来了。
一老爷爷问了个问题: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管虎回答:基本杜撰,但故事有向老知识分子致敬的意味。
一学生问道:为啥电影出现了那么多元素,四主演却没来个打麻将。
管虎回答:。。。。。。
一女问:会有续集吗?
管虎回答:看市场反映咯,张涵予和田中千绘,很到故事都没讲滴。
我问:黄渤那段舞是剧本本来就有的,还是临时加进去的?
管虎回答:本来就有的(我觉得是为黄渤故意设计的),具体的就由黄渤自己设计了。
梁静回答:他本来就是跳艳舞的呀(全场大笑)本来电影名叫虎烈拉,但是为了市场,变成了厨戏痞。
试映会结束时,管虎双手合十,期待好票房。
祝管虎成功。
看完《厨子戏子痞子》,忍不住想要说两句1、片名的英文翻译实在太欠2、喜欢宣传语“卖笑”救国3、那些老看不起国产影片的也没什么让人能看的起的4、影帝果然不同凡响5、尼玛看了评论才知道原来火华社长操的是一口上海普通话6、唯一女角梁静很到位7、套上了抗战的背景有什么不好!
艹,这不就是历史么!
2B们都想回避还是怎么着?
8、前30分钟阶段真的很出彩,审问日本人那段甚佳!
对于这部电影来,其实,这就够了!
9、田中千绘还欠火候10、蠢货三人组那条钱真心太弱,同样的还有那个疯了的日本军。
他的后期任务处理变色就木有别的功效了么最后,我爱这部片,看笑了,看哭了,看到亮点,看到出彩,看到三个影帝飙演技就够了!
至于剧本,至于逻辑,留给下次在改善吧!
谁敢说这世上有百分百完美的电影呢!
这电影看的我很矛盾。
一方面,我是冲着“管虎”去看的,我很期待在继《斗牛》和《杀生》这两部屌炸天的电影后,这位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又会玩出什么花样来;另一方面,我看到“愚人”“救国”的字眼以及上映前一系列看似好笑实则什么也没讲的预告片,心里总隐约觉得这是一部烂片。
在电影院坐下后的20分钟里,这电影有让我爽到。
但是20分钟后,我感到一股浓浓的《抗日奇侠》的味道……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力气大到可以把人从马车上丢到店里的楼梯上还能把栏杆撞断了,这是何等神力?
前一分钟还在爬房顶,后一分钟摔下来就换成假腿故意上演砍脚苦肉计,这见证奇迹的时刻赶得上刘谦的手速了;什么药可以让人一会红一会绿,还能疯的跟武林高手似得?
日军大把的人,派出的唯一一个女谈判结果还是当年学校里那个同桌的她?
河豚卖那么贵原来是因为有奇效啊?
而且直接生吞就变特效药了导演编剧你们是想挑战谁的智商我擦!
吐槽归吐槽,既然导演写了“4月愚人卖笑救国”,咱就不能较真不是?
既然都在说正能量,咱就要看到电影好的一面。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色彩确实是国产影片前所未有的。
无论的黄渤的西部牛仔范儿,还是张涵予的京剧身段,亦或者是刘烨夫妇的日本大和风,都带有强烈的色彩冲击和民族特色。
影片的节奏松弛得当,也有很强烈的摇滚风格,这是中国老一辈导演无法理解和表达的,更贴近现在年轻人的观影习惯。
剧情的设置也很新颖,燕京大学的学霸在国难当前变身成为抗日奇侠。
4位主演的表演也没话说,刘烨基本上是颠覆性的耍宝,黄渤风骚卖萌,张涵予从头到尾掐着嗓子演绎着“不疯魔不成活”的戏子(这么一想是有点张国荣的感觉),梁静作为导演老婆更是卖的一手好丑,怎么丑怎么来。
话说中国导演是不是都很喜欢折腾自己老婆?
比如顾长卫、王全安、冯小刚,哦,对了,还有陈凯歌的”满神“。
不过,剧本相对《斗牛》《杀生》来说,还是弱了一些。
整部影片都能感觉到,导演自己也很清楚剧本不行,所以尽可能的去强化每一场戏,而去弱化”剧情“这个概念。
电影开篇,有大量的特效、特写、快速剪辑,以及让人燃爆的配乐。
三方人马相遇后的台词也是精彩惊艳,巧舌如簧带出笑料包袱,尤其是张涵予骂黄渤那一段。
之后的戏码,导演尽可能的把镜头都停在演员的脸上,特写大到脸都变形失真,就为了突出演员演的卖力。
这种浮夸感虽然让人觉得不适,但是确实起到了弱化剧情的作用。
而影片里的一些笑料,比如侦察队的三傻,还有那个红了又绿了的日本人,花样繁多的审讯过程,看似好笑,实则都和剧情关系不大,有硬咯吱你笑的嫌疑。
暂且忽略掉那个科幻的结局不说,影片结束前的”北大宣传片“和演员感想,很明显的是想从另一个角度去丰满这个故事的底蕴,再加上结尾的那一段字幕,明显感觉到了导演的心虚。
在这个每天电视八点档各种意淫抗日的时代,把这种民族意淫搬上荧幕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只是,有的看起来很合理,比如《叶问》,有的看起来很荒诞,比如《黄金大劫案》。
但是,管虎一直走的都是反讽和批判路线,回想《上车,走吧》的精彩,这种浮夸之路,真的不是他应该踏足的领域。
抛去那个穿越的机关枪,抛去一切YY,印象最深的是片尾那段民国大学生的感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纵观中华历史五千年,我独爱民国时代,那个时代里的大学生或许正处于思想启蒙阶段,或许没有纯粹的所谓信仰。
但有我向往并钦佩的爱国情怀,人文思想,更有着这个时代里我们已经渐渐死去的理想。
在这个局中,每个人物分工明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颇有当年《风声》的味道。小成本电影,一桌一椅一料理店,表演的绘声绘色,炮弹也只是在末尾发了几发,但是足够了,国产电影做到这份儿上已经相当不错,没有视觉的浮华,有的是编剧的别具匠心和演员的朴质表演。
黄渤化身民国三十一年世界第一的舞娘
不喜欢而已咯
几个人心血来潮的产物
隐喻,双关,游戏。。。。。。。
缅怀过去,即是对现实不满。向儿时的记忆致敬,游戏之举恰流露出第六代面对时代激流的无奈与迷茫。观众不需要再去影院消费黄金八点档的抗日奇葩剧。《斗牛》后的管虎令人费解,他本不应与杨树鹏、乌尔善等地沟油美学派为伍。前有好莱虎,后有国片追,三个臭皮匠的投资成为炮灰,已成定局。
真讨厌这种拿日本人开涮的所谓爱国抗日电影,真尼玛对管虎失望,老子给负分,如果不是黄渤刘烨张涵予肯定他们演技,根本就是一分滚粗~
管虎要想成为”鬼才“还有很长路要走。这片充其量就是一个忽悠大家相信这么扯的故事是确有其事的过程而已。
管导,你肿么了
啰嗦
电影很好看,搞笑之余略有煽情,没有一昧的突出表现民族情节反而更显血性。片尾的小采访很加分,不赶时间的话值得坐着看到底。ps,黄渤的舞真是精彩无极限。
真的还可以的有木有~~就是结尾后半段太主旋律太河蟹了=.=.......但还是值得支持一下~前端有意思,片头的动画赞!
形式大于内容的意淫抗日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少年有志
烂片多的是,轮不到这部,别看个国产片就喊烂
“在中国人里我们算最傻的” 确实太傻太刻意了……
有种不好的预感:电影是不是也快形成抗日统一战线了
局中局 戏中戏 一群爱国文艺青年演了一出二逼喜剧
管虎作品中,票房最高,质量最差。
电影开头的「搞笑」加上后座大姐们极低的笑点让人有种夺门而出的冲动。在混沌失控之后终于恢复到「有点看头」的水平,后座大姐们之后的沉默终于使这部电影的层次突然升高了不少。p.s. 几乎每部黄渤参与的电影都能看到他的s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