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说,沈月陈都灵不是科班出身的,我也不讨厌这两个演员,就是现在让我戒掉电视,这才是小鲜肉成功的点,我想不通的是现在是怎么了,拍个电视剧电影都需要小鲜肉不然没有流量,就算找演员找个专业点吧,找个贴近角色的,什么是演员,除了贴近角色,情绪,台词,表情等等都有符合,这样观众才能有办法投入看完这部戏啊,现在的演员,演个戏都没有办法跟角色贴近,就算不能做到百分之90也要做到百分之70啊,现在终于知道为啥出了那么多烂片,不是编剧脑残,就是演员演技尴尬,很多都是小说改编的,就算改编成剧本,也是让演员毁了一部片子,就算是流量明星作为导演,要认真教会她们演戏啊.
看了电视剧版的《七月与安生》,我再一次对配角印象深刻。
配角或者反派一直是国产剧中重要的存在,他们担负着责任重大的功用,主角逆袭需要他们的迫害成就,主角的误会需要他们一手促成,甚至很多时候主线剧情的推进离开了他们都无法进行。
《七月与安生》的原著是一本不到两万字的短篇小说,电影拍成了一个不到两小时的故事,电视剧53集。
这么长,我们暂且不说把一个小故事扩展成大长剧就一定不会好,毕竟有的时候编剧如果按照人物心理、背景、成长去深挖扩展,最终的故事或许冗长,但也是可以成立的。
不过电视剧版的《七月与安生》前十集,编剧还是祭出了扩展改编剧的法宝,加功能性配角、让配角刷存在感、推动剧情、不断引发误会与解决误会。
这样不知不觉剧情走了十集,女主角就可以还在大学没毕业,按照这个节奏,剧情就可以填满53集。
正是因为这样,本身是双女主剧的《七月与安生》,从大概第三集七月升入大学,安生这个人物的存在感就明显低于七月,七月的戏份明显增多,因为七月与男主家明的感情线,是最好加戏的。
具体的加戏办法,当然是引入第三者、引入挑拨离间的闺蜜、引入男女主不断的爱情摩擦。
套路很常见,方法好操作。
编剧为七月写了一个非常好事的室友,让她成为七月的闺蜜,在家明这个男友存在的情况下,又为她写了一个追求者,最重要的追求者是个富二代。
于是故事就在这个闺蜜和追求者的推动下,不断地“精彩”推进。
闺蜜在知道七月有男友的情况下,却总是当富二代的助攻,富二代追七月天天给她们买早餐,七月拒绝,说自己和闺蜜可以自己去吃,闺蜜就立刻表示:别呀!
我们不能自己去吃!
我们起不来!
闺蜜还对富二代送的食物挑三拣四:怎么连个喝的都没有……
看起来闺蜜可能一直给七月和富二代制造机会的原因就是自己可以跟着占便宜?
然后七月生病,闺蜜给她男友家明打电话关机,就打给了富二代,让富二代把七月送到医院,问题是事后在七月面前生夸:他的表现冷静、理智、男友力爆棚,我都要爱上他了!
不知道的,肯定以为闺蜜是富二代请来的媒婆。
可是闺蜜明知道七月有男友,还在她面前每天强推另一个男生,目的就很不明,看来看去只能理解为她非常不喜欢七月的现男友,可是她跟家明也没什么交集,就上来就莫名讨厌人家,讨厌到天天帮别的男生挖他女友的墙角,这个逻辑真的是奇怪。
另外,剧中这个闺蜜和富二代是一个组合,整体功能就是不停在七月面前,以各种讽刺、挖苦、嘲讽、映射的手段,踩她的男友,让他们之间爆发争吵与不合。
家明跑七月学校等她,坐在寝室门口等了一下午,坐在椅子上都睡着了,七月来了表示抱歉,这对于男女朋友来说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结果闺蜜说:你这是等了多久啊!
看把七月担心的!
家明只能表示:没有没有,只是等了一会。
于是富二代接着助攻:那你没有诚意,才等了一会就睡着了?
家明尴尬中……
在家明知道富二代在追求七月的前提下,闺蜜当着七月和家明的面,对富二代彩虹屁:原来XX珠宝是你家开的?
我们真要抱紧你的大腿!
家明自惭形秽中……
家明为了拉拢七月的朋友,就说请他们吃饭,结果这俩人真的不手软,点名要吃贵贵的海鲜,于是结账的时候,面对一千六的账单,家明表示钱包很为难,于是富二代找到了表现机会,就亮出贵宾卡,帅气地结了账……
家明尴尬中……
富二代请七月和闺蜜去看演唱会,家明为了陪女友,花了两个月生活费买了两千多的黄牛票,结果被这对组合挖苦的心哇凉哇凉的。
闺蜜说:你这个跟我们离得好远,我们在第一排。
富二代助攻:你这个位置太差了,估计也没人跟你换,我这儿有个望远镜,要不借给你?
换谁谁能忍??
不仅用具体事件挖苦嘲笑,让家明心态崩掉,这对组合也会直接挑拨俩人分手。
比如七月数落他们为什么故意给家明难堪,富二代义正言辞表示: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你看我把他刺激成这样他都不生气,说明他不在乎你!
家明进了研究生课题组,每天忙的要死,七月约他看电影说没时间,于是闺蜜适时提醒:你确定他是真的忙吗?
两个人感情进入疲倦期,不想见你,就会说忙。
家明因为演唱会事件生气要走,和七月吵架,富二代适时冲上去否定家明的男友义务:你怎么这么跟她说话?
你怎么那么爱欺负你女朋友??
闺蜜趁热打铁跟进:你别太过分了!
七月是你女朋友,你天天甩脸子给谁看呢!
后来七月要去追家明,闺蜜死活阻止:你还嫌自己倒贴的不够!
于是在他俩锲而不舍的破坏和挑拨下,七月和家明三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剧情精彩纷呈。
从头捋起,会发现双人组合的人物逻辑很缺乏。
对于闺蜜,如果非要为她找一个一直挑拨、嘲讽室友男友的原因,那就是她觉得家明配不上七月,对七月不够好,富二代更好,所以一直想踢走家明给七月换上富二代。
但问题是,在她开始强推富二代之前,她既没见过家明,也没听七月说过家明的坏话,反倒七月一直都在跟朋友说自己男友好到爆炸什么的更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她无来由讨厌家明,疯狂帮富二代挖墙脚,只能理解为她三观不正,觉得富二代更好,七月跟了他自己可以跟着占便宜。
对于富二代,你明着追求七月,想挖人墙角,你就去挖,但你一直表明上当人男闺蜜,然后故意在人家男友面前炫耀自己更有钱,激怒对方之后就采用道德压制,训斥人家对女友坏,不具备男友资格,这个操作,就是典型的小人操作。
但是看起来,编剧对这俩人的定位并不是如此,并没有把他们定位成反派,就真的只是七月两个好朋友的样子。
或者整体看下来,这俩人的行为逻辑就一直是模糊的。
更像是,他们是为了存在而存在,为了挑起事端,让主角摩擦、争吵、分手,达到让剧情精彩不停的目的。
剧中看起来,如果没有这俩人的疯狂乱入和破坏,七月和家明两个人感情没有大问题,家明没干过啥对不起七月的事,基本上属于尽到了男友责任,七月也不是什么三观不正的作女,大部分时候她都是理解和思维正常的,偏偏因为那俩配角的挑拨,让他俩的恋爱谈的像闹剧。
另外,闺蜜不只挑拨破坏七月和男友的关系,同时也在挑拨七月和安生的关系,她明白告诉七月:你要提防那个安生。
虽然七月与安生是存在和同一个男人的感情纠葛,但在闺蜜的嘴里,安生就成了一个抢闺蜜男友的心机女人,这种挑拨,也非常恶俗。
如果非得说谁有问题,那就是因为编剧想加戏的目的,让七月没理由地跟双人组合一直当死党朋友,然后任由他们不断挑拨破坏自己的恋情。
明明七月的人设并不是一个三观不正的糊涂鬼,但她却一直和两个三观不正、疯狂破坏她恋情的人做朋友,死活看不出他们的问题,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听从他们的指引,反过来和男友闹矛盾,让俩人的感情一直出现危机。
从预告里,七月和安生之后的关系简直势如水火,七月视安生为情敌、冤家,恨不得一股浓浓的《回家的诱惑》画风扑面而来。
如此,七月的人设就受到了损害。
电影中的七月,是一个温顺听话娴静,但不至于糊涂柔弱的女孩,除了偶尔的几次情绪失控,她并没有将安生视作天天撕逼的仇敌。
她是一种内敛的成熟,她反思自己的生活一成不变,她心里羡慕七月的生活方式,对安生与家明的关系她早有察觉,但她选择了忽视,这种忽视背后,一种是对失去固定生活方式的惧怕,一种是对想成为安生的压抑的渴望。
但剧中的七月,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撕逼中,变成了一个很不成熟的女孩,她会哭着跟闺蜜诉说:家明以前很在意我的,现在吵架都不来找我,他是不是不在乎我了?
她会听从闺蜜三观不正的建议:男人这种东西只能吊着,不能惯着。
于是她故意跟男友说富二代约了自己看演唱会,以此激怒对方吃醋。
尤其在她信任安生、而安生居然真的和家明有一腿的设定后,是可以想象的她的崩溃和三观被毁、对安生视若仇敌的走向,更让这个人物显得非常庸俗化和套路化。
七月是一种沉默的清醒,与其说她在意的是家明,不如说她在意的是自己的存在价值、自己的生活方式,在遭到安生一次次的冲击后,她的自我怀疑、自我调整与自我追求,所以她会选择打碎一切,去过安生的前半生。
但剧里的七月,看起来是糊涂的,她鸡飞狗跳地谈恋爱,和备胎当男闺蜜,被别人挑拨和好友反目成仇,这样的人物,显得单薄、庸俗和常态。
另外,剧里也时常突出一些庸俗的设定,比如安生明明可以参加高考,有个好的前途,但为了七月,她错过了高考。
最后为了救七月,她又捐出了自己的肾。
安生像一个默默付出还被伤害的圣母,七月像一个被蒙蔽的糊涂鬼,好像电视剧不这样设计,就不够接地气,不够精彩。
这个故事,也只能降落到好闺蜜因男人反目成仇,历经一切误会,最后又因一方对另一方生命的拯救重归于好,友谊地久天长,这样的高度。
或者说,一个需要配角挑拨来推动剧情的剧,从一开始,就只能这样了吧。
太尴尬了,这句看了十几集看不进去了,这演技,这剧情,真的是有拖沓又烂,台词说不清楚,广告还多,虽说电视制作要高于生活,但是这也太漂了吧,没有生活还没有常识吗,用心制作好剧吧。。。
好好的小说给改成这样。
尊重下原著的心血吧,拍成这样真的是太浪费了。
年轻的演员真的定位也很重要,把路人缘都消耗光了,一看主演就知道是烂片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心情。
多成就下编剧这个职业吧。
感谢剧版让我看到《七月与安生》这部极佳的电影。
这部影视剧和流淌的美好时光一样,都是很不诚意的影视剧,从故事到画面再从导演到演员,没有一项是合格的。
它的定义完全不是拍一部好看的电视剧,而是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元素堆砌出一部可以糊弄人的电视剧,狗血虐恋三角恋都是可以吸睛的有讨论度的点,哪怕对剧情没有任何推动作用也要演,因为可以博眼球仅此而已。
故事生硬造作,基调想做欢乐向也不想丢失狗血虐心,剧情上的割裂感极重,没有连贯性。
画面也不考究,镜头单调没有镜头语言,拍摄的过程应该也是敷衍了事的。
导演没有起到应有的统筹作用,对演员的演技没有任何帮助,更没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考,空洞的故事碰上了不会讲故事的人,最后的成品只是进灰的白水。
演员的演技是绝对不达标的,可以看出演员在卖力的演,但是他们都没有把力气用对地方。
这也侧面说明了,演员们基本功不足,只是一味地想让别人看到他们的努力,却不想真正用功努力提高自己的演技,更不愿意想像一个演员那样,认真揣摩角色体验生活提升感悟。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都不合格的片子,还是希望这类片子越少越好。
另外改编也是需要编剧多下心的地方,毕竟光有会讲故事的导演还不够,好的影视剧还是需要好故事,如果没有好故事,讲的再好也无法留住观众。
个人觉得,像七月与安生这样偏文艺的文学改编成电视剧不要篇幅那么大,在保留主角成长故事线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些有关女性的社会问题,还有一些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会更好。
谈恋爱的时候,有句俗话:好马不吃回头草。
很多恋人分手后,也坚持这个原则,就是不吃回头草。
可有时也要就事论事,看是什么马,回头吃的是什么样的草。
《七月与安生》中,用三段恋情,说明了好马也能吃回头草。
七月与韩东到最后苏家明和韩东两个人,都反过来开始追求七月,而苏家明和韩东开始时,都算渣男了。
苏家明和七月谈着恋爱,却又对安生有好感,就是脚踏两条船,安生和七月两个闺蜜也因他而决裂。
结婚时不告而别,让七月独自承受亲人、朋友的指点,逼的七月离家去上海打拼。
韩东,一个事业至上的人,为了取得成绩,可以不择手段,流连于各种对他有帮助的女人之间,却只是利用她们而已,达到自己目的后,就弃置在一边了。
遇到七月后,只是欣赏七月的才华,想让七月替他办事,才又开始留情,故意做的很关心七月,为她包虾,替她扛事。
七月这样单纯的女生,在他面前几乎就是透明的,所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让七月对她死心塌地了。
在他们都做了伤害七月的事情后,回头却发现最爱的还是七月,而七月也忘不了伤她最深的韩东。
苏家明从非洲回来后,就是一个标准的用情专一的好男人,为了七月可以献出自己的肾,可以不顾父母的反对娶七月。
韩东在知道七月工作上有麻烦后,假扮成网友,暗地里帮助她,替她出谋划策,才让迅雷的小店起死回生,并且更上一层楼。
韩东确实是因为七月,才改邪归正了。
七月在发现那个心心念念的网友半夏就是韩东后,也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心,她还是爱着韩东的。
虽然大结局是苏家明和韩东竞争,但是七月已经选择了韩东了。
他们都是吃的回头草。
安生和阿潘安生这一生是真不安生,父母离异,从小缺少家庭的温暖,母亲为了工作,不得不离开她,长期缺少安全感的安生,从小喜欢逃课,打架,而目的只是让妈妈回来,她没有朋友,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怪胎。
和七月认识后,七月成了她生命中的唯一,而又和七月喜欢上了一个男生,为了保护友情,她选择和那时对她好的阿潘远走。
十几岁时的阿潘,还不知道责任和担当,安生和他在一起时,只有安生在付出。
离开阿潘后,独自打拼的安生终于有了好运,遇到了韩东,虽然那时的韩东人品不好,可他确实是安生生命中的贵人,安生跟着韩东不论是从物质方面,还是社会经验上,都收获得了很多。
虽然韩东没选择她,好在有九月一直在她身边,本以为为七月捐了一颗肾的安生,能有好报,可以和九月幸福下去,可没想到九月也离开了。
安生这一辈子似乎都在为她人付出,为七月献肾,为父亲 赎罪。
尽管她有过怨恨,最后还是笑着原谅了所有人,而此时阿潘已获得歌唱比赛冠军,事业有成,重要的是,他还是最爱安生。
虽然安生暂时还是无法放下九月,但时间会帮她走出,她和阿潘注定还是会走在一起。
阿潘和安生也都是吃的回头草。
许天和迅雷两人和七月是大学同学,许天一直喜欢的都是七月,迅雷只是默默在心里喜欢许天,并帮他追七月。
七月在选择了韩东后,许天也为了母亲而去了美国。
迅雷的婚姻并不幸福,丈夫看上了一个假装有格调,实则很物质的女人,并为此和她离婚了。
迅雷为了向丈夫证明自己的品味,才坚持开店,在她自以为被比下去时,却发现丈夫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好,竟然又反过来追求她,一个已婚男人的这种行为,反而让她有点反感。
兜兜转转,她和许天又见面了,多年过去后,许天也知道了自己是喜欢迅雷的。
他们也是吃的回头草。
年少时,青涩稚嫩,意气风发,以为世界很大,经历了社会的磨练后,变得成熟冷静,知道了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年龄变了,心境就变了,一个人最可贵的是他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改变,浪子能回头,更值得珍惜。
好马也可以吃那个已经成长了的回头草。
图片来源网络
“听说白雪公主在逃跑,小红帽在担心大灰狼。
”一打开剧版《七月与安生》,就放了一整首的《童话镇》......
先欣赏了几分钟的唯美MV尬拍效果。
什么时候国内剧的配乐还没快手、抖音的更新速度快了......
之前预告版和海报出来的时候,其实已经劝退了。
但是怕对人家有误解,万一真香预警了呢?
于是就去看了正片......发现真香这种东西在国产翻拍剧中出现的概率大概是千分之一。
两个女主角,沈月和陈都灵。
陈都灵演的是七月。
颜值一直在线,跟《左耳》里面的她,差不多。
沈月,明明也是七月的类型,偏偏演安生。
明显缺少了七月性格里的那种不羁。
她的安生是“装”出来的不安生。
两个七月,碰撞很明显就没有马思纯和周冬雨之间有火花。
电影里七月和安生是一直都认识,从小到大的友情。
到了剧里的设定,太单薄了。
是已经上高中了才认识,并且相遇的时间地点故事完全不足以成为贴心的朋友。
第一次是下雨天,安生把自己的伞给了七月。
第二次是安生迟到旷课被罚站,七月想要帮安生。
第三次就更奇怪了,安生想退学,就去无缘无故暴揍校长儿子,然后七月去拉架......
没想到只认识了三次的七月,就开始一起策划怎么帮助安生退学......
七月真的是想当安生的朋友吗?
感觉一开始就帮助人家退学是有一点不怀好意啊......而且想出来的点子,一点不七月。
让安生在大街上卖黄色光盘,并且让教导主任看到开除。
甚至连安生都发出内心的疑问:你是不是经常在家看这个东西?
电视剧里,安生是从小妈妈不在家,在外面忙生意不管她。
BUT她并不穷困潦倒,因为妈妈在外赚钱,所以自己住着大房子,生活条件很优越。
后来仔细想了想安生从头到尾的人设,这就是一个小道明寺啊!
父母不在家,缺少关爱,所以跟父母作对。
(道明寺)
性格很霸道总裁,不允许七月跟别人玩。
(道明寺)
日常对七月就是壁咚。
(道明寺)
男主甚至都感觉到,自己在两个女生的中间非常多余。
偶尔七月和安生还来个角色互换.....
你不要再妄想着捕捉电影里一点七月和安生的影子,因为根本没有。
很难得吧,一个翻拍把原版的感觉全部都丢掉,一丁点都不剩。
而且这部剧也不青春、不校园。
校园部分,只有前三集。
到了第四集,安生就坐着火车走了。
到了影版最重要的车站送别。
双方都是没有演技、没有表情,真的是一个直接快进的片段。
就是安生和七月抱的姿势很唯美,抱出了依萍和书桓的感觉。
十分陶醉。
既然剧版正片已经出来了,真的忍不住来一个经典对比了。
都是无意中看到吊坠。
结果剧版的七月居然拿在手上反复观看,摄影师还给了男主家明一个心虚的眼神。
影版.....告诉你什么叫做看破不说破,只要眼神就够了。
分开后的两个人,都是有一种身体被抽干的样子。
剧版......
根本没有情绪的调动。
直到看到了第七集,才发现,千万不要情绪调动......调动的情绪比不调动的情绪还可怕。
安生做模特,露一个肩膀拍照。
结果狂怒的七月气愤不已,说你就做这样的模特......
模特怎么了?
怎么就变成了一个不光鲜的职业......
这一段七月骂安生的情绪:你品一品。
陈都灵就非常不适合这种太爆发的情绪波动。
而且前后逻辑也很混乱,安生一个道明寺富二代,为什么很努力却达到不了七月的百分之一。
现实生活中明明相反才对吧,应该是普通家庭的人努力了太多,却永远到达不了道明寺的千万之一。
而且安生的妈妈真的太奇怪了。
安生明明在外面那么久,她也不给钱,也不管她,完全不出现.......
和道明寺不一样,道明寺还有管家和保姆呢?
什么奇怪设定啊!
然后去了别的城市的安生,就跟着男友一起住小房子,给他洗衣服做饭当保姆。
安生的妈妈真的,走了之后第十集才回来,完全让安生自己活着......
之前看备案的时候这部剧是48集。
没想到出来正片之后有53集。
一个109分钟的电影居然能够拍53集的连续剧。
这里面的女性重要角色就只有七月和安生,但是却给她们俩匹配了好几个男性角色。
不是像电影里,只有一个家明,两个人争。
剧里面,安生前后好几个男友。
七月也有追求者。
家明存在感好低.......感觉一直都是背景墙的角色。
这回懂了剧版海报的意思了。
两个蒲公英广泛撒种,拥有了一片草原。
家明只是个草原中的一棵。
然后家明这边也不老实,不是跟七月闹矛盾,就是觊觎安生,还一边勾搭七月的学姐......
这九曲十八弯的关系,别说53集了,拍成153集也没有一点问题。
听说之后还有职场戏。
七月和安生在同一个单位,然后因为安生的介入,七月被开除。
真的是又臭又长.....又没演技又没情节......《七月与安生》作为剧的名字,简直是侮辱影版,并且整个设定除了主演名字是七月和安生,其他加的那些啰里吧嗦的家长里短根本与《七月与安生》完全无关。
原著和电影里那种女生之间又爱护又嫉妒的细腻心思,剧中全都没有!
最后只能温馨提醒大家了:珍爱生命,远离烂剧......
上月电视剧版的《七月与安生》上架播出,如今已经过大半,剧情的推进还是很好的秉承了原著想要传递出来的感情。
喜欢安妮宝贝更加喜欢《七月与安生》,这还要从考入高效后说起,高校的女生宿舍总是各种情报的收集站也是小说的泛滥之地,大一那会因为课余时间多所以在宿舍一对双胞胎姐妹的影响下也读起了安妮宝贝的作品,《彼岸花》、《八月未央》、《莲花》、《清醒纪》、《狐狸与星》都是耳熟能详的佳作,也是我们室友间茶余饭后侃侃而谈的话题,这次电视剧版上映我们室友还特意建了个微信群聊点评真是每集也没纳下。
其实七月安生因为有电影版的珠玉在前所以对电视剧版的表现大家会更苛刻,最充分的理由便是影版只有109分钟,电视剧有50多集这样也能弥补那些故事里没有表述清楚的遗憾吧,加上沈月PK周冬雨(安生),陈都灵PK马思纯(七月),熊梓淇PK李程彬(家明)观众如果先入为主的话,会觉得存在一段距离更会贴上偏见的标签,
其实在我和室友共同观看的这30多集里真是被七月安生在故事里的表现甜到炸,心甘情愿掉坑里。
经理过学生时期成长的我们哪个不会想有一个像七月这样优秀聪明又讨家长们喜欢的挚友,哪个不会想有一个讲哥们重情谊,看见好朋友被欺负挺身而出,为了好朋友甘为子牛的好伙伴。
我想这就是电视剧版引人入胜的地方,表述了太多安生与七月的生活常态。
作为热心的吃瓜群众,七月与安生电视剧版上线已经追到了24集,从已经看过的这二十几集中发现,苏家明其实生活的挺压抑的,一个从浙高重点出来的尖子生(暂时这么定义吧)家庭条件也只能算得上中规中矩。
因为从前面安生去他家贴纸条,他给七月送百合绿豆汤这些细节也都可以观察出一二,而当七月和他步入大学校园后各种对比也就出现了,加上七月有了一个隐形富二代许天的追逐这事情就更复杂了,本来七月就是那种内心波澜缺表面淡定的女生。
一次七月发高烧室友田迅雷打爆家明电话没人接,只能求助这个隐形富二代许天。
一次本来家明想做东请许天,迅雷一起吃饭,可偏偏选了一家自助海鲜餐厅消费做为学生党的家明当然承受不起,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年代背景是2010年一餐1600给一般的学生吃一年食堂也够了吧。
可这两次隐形富二代许天都是大手一挥一张卡,随便刷,刷刷刷。
这种对比给即将保研的家明心里撞击时很大的,个人觉得这也正是后来家明设计购票插件兜售给技术公司造成扰乱市场的原因之一吧。
总之,在家明的世界中七月给他的爱总是带有比较性的,这个比较性来自七月自己,也来自围绕七月身边的人与实物。
可家明每次在安生面前缺没有感受到这些反而更淡定,一次是安生觉得离开七月高校外出闯荡,是家明掏出了全部现金也给买了火车票,一次是后来家明和她分享技术成果,这些举动其实七月也感受到了所以才会在后面想尽快的促成婚礼。
这一条线看来家明在七月面前爱的太累太疲惫。
她们的故事,很催泪。
她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她们的命运,已被彼此改写。
我觉得,人最重要的,就是诚信。
友情也好,爱情也罢。
人生有一知己,足矣。
重要的是看你是否真心相待。
雨慢慢地停了,天仿佛透亮起来了,仿佛是看完一场悲情电影后,只剩下滴水的屋檐。
而现在,全世界都湿了,却唯独没有留给我温暖的一隅。
因为电影版的成功,才有电视剧版的诞生,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但是电视剧版双女主的演技比电影版的差太多了(有看过预告,演技确实很糟糕,尤其是陈都灵,台词念得特别生硬,表情很不自然,十分尴尬)。
男主熊梓淇,也是个面瘫脸,没什么演技。。
电视剧版真的是在比谁的演技更差吗?
看了电视剧版剧情的简介,虽然跟电影版的不太一样,有新增一些内容,但是竟然能拍到48集,实在是注水太多,,,从剧情、演技都不让人看好。
估计也就让那些粉丝看看颜值吧。。
另外,我对这部剧的色调也是相当不喜欢,这个滤镜加的,就像是一部18线的网剧一样,原先电影给我们的那种高级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了。。
因此,我预测这部电视剧的豆瓣评分不会超过五分。
我就想说,选角能不能用点心啊?那么多科班出身的女演员都不选……看到wb上那么多人抱着宽容的心态,说还有进步空间,我都惊呆了。引用一位瓣友的话:“要知道你同情心泛滥的背后是葬送了那一个真正会发光的演员。”
烂死了烂死了,沈月这装逼的演技尬死我了,尬死了,身材不行演技不行土死了,两个女主盲人在演戏,烂片,和电影不是一个水平,千差万别保护好眼睛👀建议大家远离烂片,珍爱生命
尴尬的演技对决
沈月真的撑不起女主角色,双眼无神一点灵气也没有…只会瞪眼睛咧嘴巴…第一集演技劝退
喜欢七月,喜欢陈都灵
很尬…爱奇艺视频里粉丝各种夸太可怕了…
本来想知道编剧要把这么短的电影填充成什么样才能成为几十集的电视剧。看了第一集发现不错,沈月演技出乎意料的好。她的那句“我就是想要我妈妈多陪陪我,这个要求很过分吗?”我差点没控制住眼泪。就是滤镜有些糊了,我开着蓝光也觉得不够清晰,这种糊滤镜看多了眼睛疼。后面继续看,希望后续好好的。我爱七月与安生!
除陈都灵眼睛有时略显疲态外,两位女主演技也算及格,电影拍成电视剧风格变得明亮欢快了些,但一是珠玉在前二是难免拖沓
这一星是给电影版的,不喜欢沈月她演这部剧很是尴尬,陈都灵以前不是说不会进演艺圈的吗?
“问候家明”——翻译一下,你们分手了没,分手了我能回你身边了吗?
沈月不要演戏了
这是想让我七月不得安生
九月????48集?????
还不错,很用心。和电影还是很不一样,当新故事看就好。同是探讨闺蜜的核,不同的故事。很多女生生命里都会有安生或者七月这样朋友,这样的友情男生不一定懂。大家喜欢或者不喜欢都是正常,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在故意带节奏,明明不懂装懂,说“注水”。“注水”是情节进行了没必要的内容填充,而不到两万字的小说这个叫创作。不是谁的粉,纯个人感受。勿喷!
沈月真的是长的丑也就算了,就连演技都烂的不行。就拿剧中母亲去世那一段来说,哭戏是要多尬有多尬,演技烂到这种程度也是没谁了。望以后还是多锤炼锤炼演技吧
导演这水平真是绝了 好好的角色被搞得乱七八糟
沈月演技看得出来有在进步了 剧情节奏还行 不拖沓 没有什么狗血怀孕堕胎暴力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校园部分很自然很青春 还蛮有代入感的 电视剧版的内容和细节都丰富了许多 希望后面不要烂尾哈哈哈哈哈哈哈
相比电影还是差了些,不过有些新加的剧情还不错,个人认为剧中演技最好就是韩东的扮演者邹廷威,至于沈月陈都灵熊梓淇他们的演技还需要提高了。再说说剧情,很多人说安生太惨了,不能对她好一点吗?可我觉得她们之间早就分不清楚谁欠谁的更多了,还有既然改编这么大结局就应该更好一些
很感动!想起了范范的歌,“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我离不开darling我更离不开你”!好希望能踩到一个人的影子,他就不离开变成现实
珠玉在前 真的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