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世界奇妙物语感觉是近期最好的。
好朋友说喜欢第二个故事的红气球,我自己反而觉得第四个故事最好,而且是高桥一生和松重丰的对手戏。
五郎借着最好一个问题对小哥说出的朋友的时候,弹幕刷满了基情。
但是,这个故事是和自己和解不是吗。
高桥小哥爱好猜谜,所以五郎是具体化的爱好,这是影片中的第一个隐喻。
我在看第二遍的时候就在思考,如果五郎并不存在呢,如果他只是高桥自己想象出来的呢,就和搏击俱乐部一样。
或者纠结这个本体论的问题并不重要,影片只是方便表现,把爱好(寄托)具象化了,并且为其制造了对立面。
当五郎出现之后,男主很快就被解雇了,而五郎快走(或者走后),男主才找到工作。
我想这可能是隐喻爱好和生存中的矛盾。
也许在日剧社会学中,爱好一般对工作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让男主获得精神负担。
第三个隐喻是酒托,隐喻社会。
最后是五郎救走了男主,按着这个理论,就是爱好本身让男主从无情的社会中脱身。
我自己很喜欢猜谜,但是,它除了让我获得智商上的优越感(而且实际上并是错觉)之外并无用处。
等到我发现了,自己比别人强的无非是多读了几本无用的书而已。
而别人要么在有用的技能(专业技能、语言)上很厉害,要么在可以表现的技能(音乐、美术、颜、形体)上望尘莫及。
我有一群朋友,他们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古生物古地质和古环境。
他说这就是书上所说的屠龙之技。
我想了想也是,他们学的东西几乎不能对现实有任何指导和服务,所得的结果不过是多少百万年前的冰川会消融又产生。
他是院士的学生,但是可能所学只能养活自己(如果能结婚的话应该可以养活一家)。
然而他从来不对我这种工科狗有任何羡慕之情,而且偶尔会流露鄙夷感。
但正是这样的东西,是我们从残酷中得以喘息的机会。
我高中一个同学,成绩末流,但是极喜欢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巴赫(3B),我最早也是在他那里,上课听CD,贝三刚好一节课。
欣赏古典音乐(而且并不往外吹逼)一定也是这种屠龙之技。
它蹦出来,化成人形,问你amigo是什么意思,提示你别忘记和自己和解,即使整个世界对它都不友好。
所以,每个人都是doppelganger,背负的要么是村上春树所说的影子,要么就是这藏起来的东西。
年轻的时候看过一本书,说买了回去的地铁票给女人,是男人永恒的悲伤(因为他只有这个能力,无法留下那个姑娘,有没有办法把她亲自送回去)。
那么,我愿认为这是永恒人类的孤僻:不管猜谜、独自坐着开脑洞、学习古生物、学习并总结日剧社会学、还是收集妹子的头发(注意,请采用合法手段)。
沉迷也未尝不可,这个世界已经如此残酷了。
我称之为消极对抗残酷的积极手段。
回想去年秋天看世界奇妙物语时,从不知道这个系列的室友坐在我旁边看完了全程说“这到底想表达什么”……那时候我有点尴尬,我无法跟一个从不看这个系列的人说“你难道不觉得这个脑洞很奇特吗”或者是“你难道不觉得故事不讲完才是最大的魅力吗”,因为,在另外一个次元的受众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脑洞是什么意思,以及,她早就已经习惯电视剧和电影越来越少的留白。
但是今年的这一期,我觉得我是可以拉着完全不知道这个系列的人一起看的。
我认为世奇的特点就是:想象大胆、反转突然、搞笑更突然、讽刺与鸡汤并重。
美女税。
——反转担当佐佐木希不是上一次被诅咒WEB吸进奇妙世界了吗?
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玩笑了。
无讽刺不世奇,这个道理我早就知道。
所以,一开始美女受到优待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走向。
无反转不世奇,所以美女税征收之后的结果,以及美女被骗,也并不意外。
无鸡汤不世奇,所以当美女在监狱里认识到心灵美的重要性时,这个故事其实差不多就可以完结了。
什么?
你们真的以为这样就完结了?
哼哼,你们啊,还是太年轻。
反转太简单,那也能叫世界奇妙物语?
当出狱的妹纸认命地提交美女税时,居然被所有人嫌弃她丑!!!
然后郭嘉跳出来告诉你,为了更多的税收,我们改变了审美标准,呵呵呵,你们啊,怎么斗得过郭嘉!
做梦机器(忘了题目直接搬运简介)——脑洞担当这个题材似乎并不算新颖了,在霓虹国,机器人可以当男朋友、女朋友,还能成为教授雇佣来穿越时空阻止未婚妻死亡的人工智能……咳咳,我又扯远了。
世界奇妙物语里往往有一种轮回的设定,有些事情,不论好的坏的,生生不息。
所以,在洼田小哥饰演的角色遇到重复说同一句话的人时,老司机们就基本猜到了走向,食梦貘那个设定又让我这个多年仙剑粉觉得心里好感动这是肿么回事!!
但这个故事让我觉得可以给他加分的原因就在于片尾的彩蛋,所有的角色,出现在各自的故事当中,却都响应了机器人这个梗,能做到这样也分担了一部分搞笑的效果,也是蛮用心的。
通勤军人——讽刺担当这个脑洞可能多少也跟某国新的安保法有关吧,但我也不能准确说就是因为这样,毕竟,编剧的脑洞我猜不着,但可能多少也受了不少影响。
本来嘛,原本恩恩爱爱马上就有孩子的一家人,就因为家里男人去做了战场杯具了。
这个我也就不多评价了吧,但是西岛叔真的好帅!
猜谜大叔——鸡汤担当看这个的时候,我满脑袋都在想,这是不是才是今清大叔正确的打开方式?
是不是应该让当年的松本润先生过来看一看哈哈哈别理我!
就是这样一个鸡汤的故事,也依然承担着搞笑和反转的各种任务。
爱好究竟能不能够帮我们在这个社会更好地生存下去?
很抱歉,大概没有人可以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所以,就算猜谜百分百正确的猜谜王,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一副卢瑟的样子,米有钱,米有好工作,米有朋友。
但是,我们知道的是,爱好是可以让自己不孤独的。
松重丰饰演的猜谜大叔带着一股随时都可能“肚子饿了”战歌响起的表情叩响了猜谜王的家门,那个强迫症严重的猜谜王听到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情不自禁地去抢答,傻乎乎地被暗恋的女人骗走了好不容易得到的一点点奖金,却又会心软地担心猜谜大叔在外面风吹日晒,活脱脱的抖M体质。
到最后,官方还来卖个腐。
这对CP我站了!!
第一个,感觉真的要征收美人税这郭嘉要完,美人跑出郭,有钱人为了娶美人也要出郭,而且这个美人税还会继承,吃枣药丸第二个,乌托邦说真的再经典不过,严格意义来说是生活的最后趋势(资源缺乏,人口密集),由机器人代替人来完成重复产业,但是这里并没提到这代人死亡后的问题,我记得以前的假设是人全都冷冻,然后大家在假设的世界里重复的生存第三个,这个不是很想评价,只不过对更轻松高收入但存在高风险的工作表示估计还是很多人愿意去做的吧,虽然并不存在第四个,最后一个竟差点喝了一碗鸡汤,不过大概是意思是朋友胜过爱人的意思?
要珍惜身边真诚的人,远离那些外表看起来很美好的事物,人。
可能都是谎言圈套欺骗。
《美人税》立意很新。
不得不承认,虽然每个人都标榜自己不以貌取人,但社会在不知不觉中更有利于外貌好的人。
每个人都在追求美,也都更愿意欣赏美,与美为伍,在当今这个社会,除了少数靠脸吃饭的行业,还是能力、背(gan)景(die)等决定未来的。
《做梦机器》这一篇应该是最能引起话题的。
对于本篇,我有几个思考:1.当社会上所有人都选择机器人替身,那么现实社会存在的意义何在。
人连现实社会和幻想世界都分不清了,那还区分干嘛。
这么看来,满足人类大脑的“需求”才是人存在的唯一意义。
那会不会发展到最后,群居社会的人,又变回了独居的动物,而人也不再是“人”,而变成一种只为幻想的存在,例如只有外壳无比坚硬的人脑和小部分生命系统。
会不会现在已经有这样一种存在了,只是人类还没有发现,而且对于他们来说,制霸地球什么的,简直是没有意义的存在。
2.由1中的情况退回一段时间,当绝大部分人选择了机器人替身,而剩下极少数人还在过现实生活,那么这些人的命运会是什么?
或者,强制剩下的人(pimin)也进入“乌托邦”,社会停摆;或者,剩下的人(leader)嘲笑着过幻想日子的人,笑看机器人兢兢业业;或者,剩下的人(geek)黑进系统,改一改程序,看这些机器人能干一些什么好玩的事?
3.如果在当时的社会和科技下,对于你,是否会选择进入“乌托邦梦境”?
一面是,需要不断提升自己,艰苦奋斗,却也不一定能实现梦想;另一面是,可以轻松过上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
这种“乌托邦梦境”某种意义上说是更甚于westworld的存在。
4.最后的疑问,如果我选择了君如“乌托邦”,我的梦境会是什么样的呢。
《通勤部队》反战题材。
所有的战争都是冷酷而无情的,它会夺走你的朋友,你的妻儿,你的生命,乃至你的一切。
突然想到日剧《火花》里说的:没有真正努力过的人不会知道努力而没有结果的心情,也只有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如儿戏般认为参加战争如同一桩赚钱的工作而已。
《猜谜大叔》看到猜谜大叔的一瞬间,我以为打开错文件了;在看到大叔要吃炸肉饼的一刻,以为要品鉴肉饼的美味了。
从此篇看来,人注定是群居动物,不能踽踽独行。
朋友是生活滋味的调味料,一锅饭,总需要一味调料,喝一辈子白粥,身体也会营养不良啊!
图文无关
四个故事 都能形成闭环 最怕的是机器人世界 为什么 因为谎言和欺骗是令人不寒而栗的 更何况身边亲近的人都不是他们 美女税嘛 原来佐佐木希高低眉这么明显了 保重啊 高桥小哥说话的调调永远一样 但适应角色倒没什么问题 这个故事也温暖了一下下 鼓励好好工作 战争的故事非常棒 不管怎么粉饰 战争一定是残酷的 你死我活的 野蛮残酷的 你看 即便是按时上下班 高薪 时而加班 时而联谊 多么日常的工作 可本质一点儿没变 你杀敌人 敌人杀你 天经地义 杀敌的时候没有想过他们也是生命也有家人也是活着的普通人吗 那为什么面对敌人的残杀你要错愕 这是我看过最特别的反战片 对人都用凡人视角去看战争 这部短片比李安新拍的128贞有趣有意义多了 男主从没见过 一眼就明白是我喜欢的类型 观影过程中他戴头盔蜜汁像我家nino 温柔有趣 值得关注
最近,偶然翻抖音,又看到16年春世界奇妙物语中《猜谜大叔》的解说。
说实话,对于世奇独幕剧,除了对《相席の恋人》的情有独钟,其他泛泛。
然而,这么多年了,再次看《猜谜大叔》,对于里面展现出来的内涵和意义,仍有触动。
猜谜大叔,不过是一个人爱好具象而奇妙的投影罢了,表达的主题,亦浅显而直白:钱财、事业、爱情种种与之相比,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是快乐而心安的本源。
自然,自己的爱好,能很好地融入生活和事业,自然更好。
所以,不讨厌计算机,与我而言,算是个小确幸。
于我,生活之中,仿佛有些“渣”,像猜谜大叔这样的好基友,着实成群。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医卜星象、历史古籍,甚至魔术音乐,我都愿意花费一些时间,一个人静静地研究、学习、思考,不问结果,只是静静地享受过程,颇似冥想。
亦如红学,研究一辈子自己也不会成为红学家,但年年零碎的时间,夜深人静,手持脂本,偶尔翻上一翻,总会发现新的见解,恍若亲历太虚幻境一般,就像和猜谜大叔一起的生活。
其他的书,其他的事,亦复如是。
进而,生活美好,也总能与一个个新的“猜谜大叔”不期而遇。
开始养猫,可以研究猫的品种、种种习性,看看《相猫经》,了解了解什么是金被银床、乌云盖雪,金渐层为什么稀有。
有一段被迫骑车,买了一辆小布,渐渐也开始研究自行车的改装、构造,换个避震器、坐杆、轮胎,上上机油,独自骑行个四十多公里,沿途,不言不语,都是好风景,异于开车和不行。
甚至,对于刚刚投身的信创领域,更有许多于我感兴趣、值得探索的技术和知识,令人兴奋。
生活是自己人生的旅途,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享受过程,内心也会充实,忱心热爱,而不是踯躅于是否锦衣夜行。
因而,面对一个月四五万的offer,情愿选择工资少一些,看重更能展现自己能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自己也会于过程中不断地成长、提高,这也许是我前一阵换工作的些许心得。
人格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可能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除却成功的标准,我自觉自己目前为止活成了一个真诚而纯粹的人,不用阿谀,不用算计,凭本事吃饭,当然,这才更需要努力,考验能力,我还需要提升。
然而,对于生活,我依旧感到充实而快乐。
因为,我的身边,或晴或雨,身旁总伴有那个随时猜谜出题的大叔。
原文
其实看到片尾的时候觉得有点搞笑的成分在。
当然,从开始就有猜想到,可能男主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机器人。
到了结尾当他走出地下工厂,发现真的每个人都是机器人的时候,为什么不会突然有种全世界的人都是在为自己表演的感觉呢要是程序员就好了,去那边把系统黑了改程序自己看全世界的机器人表演玩回过来,说里面关于伦理的探讨。
每个人背负沉重的社会责任,为了作为社会螺丝钉的一员而压抑自己的梦想。
然后 utopia 公司就研究出来这样的业务,给你造梦,刺激你的脑神经,让你在长眠中体验美好的经验;另一方面制造出你的替身机器人来替你承担现实社会的责任。
如此一来,人们既享受了美好的“人生”,又没有对现有的人生造成任何“影响”。
这种剧情也曾经出现在inception里面。
今年因为学会了“冥想”(我的解释也不过是另一种幻想罢了),理解了 INFJ曾经说的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我这样一个盘里没有行星落入土相元素的人,去耕耘现实真的是太艰难。
六宫的土星四分日月又对我提出了更高的关于现实(土星)的考验。
我就几乎一度陷入了愿意沉浸在这种幻想(海王星三分月亮)中来解救自己。
可是我偏偏要落地,过去的各种我所直面的残酷人生也莫不是我希望将这样的美好愿望落地,而实际还不能达到所产生的困境……或许本来我想靠冥想解救了自己也好吧,于是现在这个片子又提醒我过去所警醒的事情了……-2018.2.18PS:前几天听了心平健康学的课,依据里面揉球的办法以及相关理念吧,在多维世界的层面平衡现实中会遇到阻碍的能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现阶段我还是不想全然依赖这种补偿机制?
第一个故事,表面上看起来征美人税,是一个非常荒诞的起因。
但是从这则故事里一方面看到政府为了增加税收不则手段。
另一方面看到的是关于美丽的标准,是谁定的?
影片中是政府定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感觉美丽的标准真是相差非常大,为什么人们会觉得美,是真的发自内心觉得美,还是关于美的观念被媒体等灌输,然后就认为符合某一标准的就是美。
美其实是没有具体标准的,所谓的大众审美一段时间一变。
第二故事,很有现实性。
现在虽然活生生的人没有被机器人替代,但是人们都通过娱乐产品催眠自己,生活在自己的梦里,通过幻象的对大脑的刺激,以为自己拥有了娱乐产品里所提供的幻境。
然而时间只是浪费在了娱乐上,真实的处境没有任何改变。
第三个故事以非常滑稽的方式衬托了战争的残酷。
这场战争的起因就非常滑稽,因为纳豆的紧缺而开战。
开战后征兵的方式和以往不同,是采取应聘制,当兵是有高薪的,而且朝九晚五,所以有人自愿去当兵,一开始看起来朝九晚五当兵也还不会太累,女兵下了班还去接孩子,让作为观众的我看着都觉得如果战争和服兵役是这么轻松的事,那也不错。
但是以世奇的风格,故事怎么会这么一路风轻云淡下去。
接着就开始出现有人死亡,然后主角有点意识了战争的可怕,但是他又误打误撞的立了功,直到怀着孩子的妻子来探望值夜班的他却被流弹炸的不知哪里去了,这个短片戛然而止。
作为观众一方面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还是不要发生战争吧。
二方面也会想,现在全球生活水平比二战的时候总体是要高出许多,像我们这些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哪里能适应战争环境呢?
美国日本的年轻人其实吃苦能力也不会好太多,没有人愿意上战场当炮灰的,所以以后上战场上碰到机器人也不会太吃惊。
第四个故事最甜了,讲的是高桥小哥和丰叔叔的基情生活,因为答题的机缘,高桥小哥和丰叔有了认识的机会,在相处的一年里,他俩不是情侣,但一起做了很多比情侣还甜蜜的事情,女人背叛不要紧,失业不要紧,反正还有好基友,一切苦难都能抗过去。
但是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丰叔只能陪高桥小哥一年,下一年丰叔就要去陪下一界比赛中产生的新冠军了。
当高桥小哥意识到这一点打时候也是万分痛心。
故事中的丰叔更像一个符号化的人物,其实丰叔就是具象化的爱好。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其实是有特长的,但是在社会中没有特别合适的施展空间,他们可能活的并不如意,但是因为有爱好,所以还是可以继续坚强的支撑自己活下去。
我很喜欢剧四通过回答问题的答案推进剧情这种方式,很含蓄却又很暖心。
还有就是有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爱好的人是很幸福的。
不知道为什么,往年都是五个故事的,今年只有四个,但是感觉今年春的故事整体质量还可以,所以就原谅没有第五个故事吧。
20160601,并不觉得故事精彩·
前排先宣传一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LuckyMonster 自初三那个夏天以来,我每年必有一份期待是对于《世界奇妙物语》的。
当然,今年也不例外,终于在这个已经入夏的五月末(手动微笑),我迎来了《世界奇妙物语2016年春季特别篇》。
说句心里话,近几年来,世奇的质量起伏不定,让我一度失去了信心,好在去年的秋季篇和今年的春季篇又让我看到这个20多年的节目回春的可能性。
去年的 “恐怖片大师 X 世奇”和 “杰作复活篇”企划在我看来还是很成功的,故事完成度都很高,尤其“箱”这篇,堪称经典。
不过最惹人注意,还是那个”千万不要在雅虎搜索"ががばば“”的话题,把观众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起来,既让观众有了十足的代入感,仿佛置身于奇妙世界,又起到了很好地宣传效果。
我好像扯远了,好想打自己,明明要说今年的这期节目好吗!
从卡司阵容来看,今年的演员还是深得我心,十分强大的。
从整体内容来看,今年春季篇的特点就是,开脑洞!
首先第一个故事,佐佐木希的《美人税》,剧本设定很有趣,因为美丽的女孩子经常受到人们的优待(就好像我),而国家又想增加税收,所以出台了美人税这一政策。
这部虽然全程看我胖丁美颜就够,但是细细品味还是颇具讽刺意味。
其实脑洞虽大,却还蛮贴近现实,的确长得一副好皮囊是经常会被人施予关怀,可丑者自丑,也无奈公平之谈了。
编剧大概是以这个常见的生活现象为灵感进行故事展开的吧,但似乎有直男癌的嫌疑,物化女性,把女性的虚荣面放大化,这点或许会招来某些女权婊的不满,请做好被喷准备。
虽说审美这种东西是一个浮动的标准,但它还是会有一个明显的趋向性,“丑”是千奇百怪的,但“美”几乎都是相似的,至少都会让人赏心悦目。
所以还是不至于像剧中那样最后的审美已经崩坏,脱离当下大众审美。
总之,零零散散说了这么多,这部《美人税》在春季篇里还是值得一看,既有佐佐木希这种大美女出演,又讽刺了政府的乱收税行为与人性的虚荣,使得观赏性与思考性参半。
第二个故事《做梦机器》,算是我很喜欢的一部作品。
早起世奇都在尽可能挖掘作为普通人人性中的黑暗面,生活中的巧合构成的奇妙故事。
这几年来,随着科技发展,世奇也开始将科技高度发展后对人,对社会的影响进行艺术的放大化,我觉得这部就算其中的一个。
大家都想去一个能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可当真的大家都去做梦,脱离现实的时候,生活一定是糟糕透顶的。
作为一部反乌托邦的作品,我觉得导演和编剧在30分钟内把作品的完成度极高。
在这个故事所塑造的世界里,你可以去做梦,现实里会有机器人代替你度过枯燥乏味的现实。
在我看来,这个设计是很精巧的,在某种程度上恰恰讽刺了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碌碌无为,没有梦想,没有激情的人,他们的存在与机器人无二。
当主人公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秘密以后将所有人唤醒的时候也颇具讽刺意味,所有人都在用着怨恨的眼神看着他,并没有庆幸,他把他们从幻觉中叫醒。
因为人都想活在梦里,更何况更悲哀的是,他们的理想世界里面没有你。
所以他们不会管你的死活,只会觉得你是个碍事鬼。
最后的镜头设计可以说是点睛之笔。
当所有人都失去梦想,街上毫无生气的的时候,唯一摇曳的是小女孩手中的红气球。
连孩子都没有了梦想,都想逃离的现实世界,细思极恐。
最后定格在佝偻的男主望着远去的红气球飘向天边,不知何去何从,让人充满绝望。
第三个故事,西岛俊秀的《通勤军队》。
设定非常有趣,脑洞大开,如果军队真的可以朝九晚五这么灵活那还真的很奇妙。
可惜这个故事奇妙的点也只有这了,后面展开的像烂俗的主妇八点档,除了叔的美颜我觉得真的很无聊,虽然结局略伤感,但是还是掩饰不了它虎头蛇尾的本质,我觉得这么好的题材应该可以更奇妙一点的,略失望。
最后一个故事,高桥一生的《问答大叔》,想到前几年也有类似的问答题材,以为会有相似之处,没想到满满的基情CP。
依旧是脑洞大开的设定,高桥小哥意外得到了问答王的称号,意外附赠了一年份的问答,意外有了一个如影随形的问答大叔。
片中两个人的对话都是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这一点设计的很有趣,而且通过几个桥段简洁明了地推进人物的关系,使得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也自然而然地对他们两个产生了CP感。
但是这个故事也只是单纯的“奇”,看过以后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
倒是结局什么鬼啦 !我看高桥小哥歇斯底里的我以为要黑化,结果居然是吃醋,真是蜜汁好笑,这部当当消遣看还是不错的,很轻松总而言之呢,我还蛮喜欢今年的世奇的,期待明年,就这样。
其实写到一半我就很饿了,所以后面有点敷衍,相信大家看得出来!
不过管他呢!
贫苦孤独的我要去自己下厨,去煎饺子吃噜!
还是非常谢谢大家 能看到这里!
如果感兴趣呢,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LuckyMonster
太失望了,没有一点心意,虽然挂钩实事,但这根本不是我想看的。
可能就美女税有点意思
看完之后竟没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所以我给两星,实在猜不透四个故事想说什么
今年走时局路线,美人税和通勤士兵都不错
做梦机器,美女税,通勤部队,答题大叔。做梦机器忍不住引起思考,美女税是最接近黑镜的一篇,另外两篇不忍直视。2.5🌟
额!并没有很奇妙啊……已经没有最初的惊艳感了,最后一个故事,真真是太基了我去
高桥萌
有点意思,但是并不新鲜啊。
三星半 4个故事
第一次看这个系列的电影。富於想像的编剧解读社会心灵,但能让演员不要这么夸张吗……尤其是乌托邦的男主,简直了!
对西岛秀俊期望很高,然而这哥们主演的《通勤军队》根本是本集中最无聊的,完全不知所云,与妻子的互动生硬的让人无比尴尬;四个故事中最好的应该是《猜谜大叔》,暖暖的感觉居然让人生出了几分感动,遗憾的是强行反转的结局把这种情绪完全破坏了,导演乱开脑洞病太深,《世奇》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后面两个故事完全不知所云,前面两个也就勉强能看,这分高的离谱了
1.世界观不错,但无非就是攀比与审美 2.《机器化身》+《机器化身》,虚拟与现实孰轻孰重。 3.讽刺美化战争?结局像不二雄的《有一天》。4.用谜语作回复,你当你丫谜语人??
美人税一集想象力爆炸!
请收电影好评税!
除了美女税别的都不行
总是能猜到接下来会怎么发展有点无聊…
《美女税》因为有些人因为长得好看在生活中得到了很多便利,所以征收美女税,果然是注重税收的国家能想得出来的办法。《做梦机器》周围的人都变成了机器人,能够自由做梦的我还能当多久的普通人呢?《猜谜大叔》编剧是多喜欢猜谜才能写出脑洞这么大的东西啊。
佐佐木希的演技…想起初中看的天使之恋。哎。冲着高桥小哥看的,最后的吃醋也是够(手动再见👋
这次的四个故事很有趣,有趣的同时又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