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美的离别》是少有的精短且高品质的韩剧。
唯美的画风,有一种《那年冬天风在吹》的感觉,但是在唯美中,有沁入了很多烟火味。
起初这个家,让人看起来真的很累心。
冷漠内敛的爸爸,把工作中的不愉快都埋在心里。
在做第三者的女儿,想现在很多家庭中没有嫁出去的女孩一样,心安理得的在享受着生活中父母的照顾。
经常宿醉的渣男儿子,还有一个得了老年痴呆的婆婆。
妈妈仿佛被所有的家庭琐事缠身,第一集中妈妈一出场就在抱怨爸爸让她和女儿两个人去接婆婆。
大家貌似都同意将老年痴呆的婆婆放在养老院中。
但是只有妈妈反对。
妈妈抚摸着“一辈子都在凶别人,现在却像个小孩子”的婆婆说“我和她毕竟还是有感情的”。
这段剧情给人感觉温温的,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仿佛融入在了飘满银杏的路上。
这个家里的每一人,都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爸爸,儿子、女儿。
在他们身上,我们貌似看到了自己的冷漠。
只有妈妈,才是最懂的珍惜的那个人。
每次遇到巨变时,人才会有所醒悟。
丈夫知道了妻子的辛苦,珍惜还能触摸到彼此的每一天。
女儿和儿子承担起了家中的责任。
第四集拍摄的也很唯美,寂静而安详的海滩,仿佛理想中生命离去的地方。
但是,脑海中却无时无刻出现,在老年痴呆的奶奶打破妈妈的头,爸爸粗暴的拎起锤子,想把奶奶锁在屋子里的画面。
爸爸每一钉一下, 仿佛都在发泄自己心中隐藏的悲伤和悔恨。
世上最美的离别,却没有离别不悲伤。
请珍惜眼前人~
总是太感性,总是太容易感动,而就此忘记曾经的伤痛;所以在已经熟女的年龄,做不到理性,那么就尽量避免煽情的东西。
对于这电视,从开始是回避的,哪怕这个主题是我从心底里喜欢的。
所以无数次点开播放器,却总是在开始前点了右上角的x。
因为我知道这里面的现实是我无法逃避,却又不愿负责起来的东西。
可是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因为我终将在时间流逝里直面这些现实。
如果那一天我还是有无数的追悔,有无数的不舍,有无数的痛恨,那么提前体验下那种压抑,那种沉闷于胸腔的哀伤,那也是对我还无法幡然醒悟的一次凌迟吧!
熟女的年龄--或者这也有装嫩的嫌疑,我逃避着婚姻,逃避着生子的问题,只因这所有都太沉重,也因我不相信自己能有如此强的责任心,能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人负责。
所以以至于逃避到远远的地方工作,逃避着不用每天看到父母操心的眼神,以及浓浓的担心和牵挂。
哪怕不用说出来,但是我明白我就是一个混蛋中的混蛋。
每年春节回家,总是能那么显眼的发现父母斑白的头发更加明显,眼角下垂得更加明显,走路也已经不再那么有力而更显迟缓。
每当此时,我就有伸头一刀,狠心找人结婚得了。
可这样的冲动,一静下来却又如此血淋淋,这何尝又不是另外一种残忍呢?
别人有何错,需要为我的孝心来买单呢?
高中时,母亲就曾说过她羡慕的葬礼。
母亲只希望去世后,火化后,把骨灰洒向大海、江河,随波漂流,去到她所未曾去到的地方。
一次旅行,直面印度教的火葬,那会儿我以为我做好了父母离开时的心理准备。
可是我却忘了,他们去世前我拿什么来保证他们是寿终正寝,在甜美的睡梦中,了无牵挂地进入下一个轮回呢?
那一刹那,我是惶恐了,我是胆怯了,我是颤抖了。
我知道,我是怕了。
我怕他们受到病痛的折磨,害怕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也害怕我让他们牵挂,也怕我会有的愧疚,也怕独自一人的悲凉和哀苦。
每个孩子能回报父母的总是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而他们却能因为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而高兴,欣慰,满足,独自品味一辈子。
如果结局注定,我对父母都是会有遗憾,有亏欠,那么我能想到的就是多给他们一点可以让他们高兴、欣慰的东西,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前提仍然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和想要的生活方式。
很催泪,越往后越催泪,忍不住地哭。
原来韩国这么重男轻女,妈妈这么累,整部剧的主角妈妈人太好了,年轻的时候肯定没少受过婆婆的责难,但因为都是女人所以才惺惺相惜吧,在男人孩子都不在的时候是婆婆给了她陪伴,是婆婆在一些自己需要妈妈的时候给了自己温暖。
患老年痴呆的婆婆把东西打在自己身上很疼吧,可是明明自己没错在婆婆发脾气后还是会跟婆婆道歉,生了病牵挂的还是婆婆。
一生都在照顾家人,没有买过几件衣服,连身子不好也一直拖着没时间去看,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啊,所以还是要好好告别吧,给家人给自己都留下时间来好好告别,爸爸对妈妈做了一辈子都没做过的甜蜜的事吧,为妈妈做饭,为妈妈读书,为妈妈洗澡……崔智友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看,就是脸好像看起来有一点僵,看到她会想起来韩剧的启蒙《天国的阶梯》,十几年了啊,看到她最后放弃了那个有婚之夫心里松了一口气,所以去选择学长吧,那也是妈妈的心愿。
片儿是真好看,又真好哭,感同身受又唏嘘不已。
片中丈夫所谓包容隐忍的爱,居然可以自欺欺人地规避家庭中儿子角色的缺失(自己的老母亲自己从来不伸手照顾)、规避父亲角色的缺失(对子女从来不过问,只有打骂)、规避丈夫角色的缺失(可能除了生娃和拿钱,什么都没干过,自己老婆生病了去找别的女同事喝酒,什么神逻辑!!!
),他那看似肺腑的真情流露,却透露惺惺作态的酸臭味,和自己被自己感动的无ci,只因为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哪怕妻子自己,也觉得理所当然,但是依然可以让我们动容,因为有大量现实中的案例和新闻,我们的要求已经被无限降低。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对歌颂母亲伟大,其实真心感到反感。
因为在亚洲母系文化土壤里面,越是歌颂伟大,就意味着你该在为人妻的角色负担整个家族的重任,无条件付出还不能有怨言,丧偶式育儿也得忍气吞声;就意味着你该在为人女的角色里面不讲道理,压抑自己,必须听从母亲的安排和逐一的教诲,要不然就是忤逆;就意味着你该在为人母的角色里必须绝对正确,必须敢为人先,必须价值认同。
没办法,谁叫你伟大呢。
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捧杀吗?
整部影片,有很多个让我流泪的场景,其中记忆犹新的有两个,一个是知道自己要死的妻子,想要闷死自己的婆婆,她哭着说”我走了,你该怎么办?
“;还有一个就是丈夫给奄奄一息的妻子搓澡,赤裸着上身的丈夫,尽显老态,疲惫地脸上,明明是面对离别,却写满了幸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不知道放在这里合不合适,面对生命即将逝去的亲人,太多时候有太多个对不起,因为我们在生活的大部分时刻都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接着,在无意中,伤害到了有心的人,而他们将要和我们说再见,永远的,我们都不知道,该说几句对不起。
而《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在我看来,给很多人传达了这样一种态度,面对已经存在的后悔,要选择放下,重新去发现新的,就是我们应当面对离别的姿态。
卢编在《我亲爱的朋友们》里写到,孩子都是讨厌父母的,只有在父母快死的时候才能和解。
于是在本剧中,她设计了一个妈妈快死了的大前提,并且在剧情结尾真的让妈妈死了。
似乎死亡将一切都解决了,无论是不善表达的丈夫,总是陷入感情迷茫,不愿与妈妈多交流的女儿,承受着巨大压力,第三次参加高考的儿子,还是神智不清,仿佛已经回到童年的婆婆,总是埋怨姐姐,觉得姐姐私吞了父母财产的弟弟,一句你老婆/妈妈/儿媳妇/姐姐快死了,就全和解了。
这就是韩国家庭妇女的真实生活吗?
在生活中被拼命剥夺,然后就原谅一切,快速死去?
非要用死亡才能和解吗?
只有在永远失去时,我们才能醒悟我们到底拥有怎样珍贵的东西吗?
难道没有更好的方式了吗?
在《我亲爱的朋友们》中卢编依然设置了癌症的剧情,这次是肝癌。
得知妈妈生病以后,小完与妈妈进行了和解,主要是妈妈开始放手,把她的生活还给她。
卢编自己也在改变啊,所以死亡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它只是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拥有的一切是有使用期限的,是一不小心就会失去的。
人生之所以珍贵,恰恰是因为它是有限的,正是时刻会失去的焦虑感促使我们不停歇的前进,生怕一时的松懈带来终生的遗憾。
趁你爱的人还活着的时候告诉她/他,你爱她/他。
趁你还活着的时候,跟你爱的人说“我爱你”。
世上最美丽的离别 (2017)9.02017 / 韩国 / 剧情 / 洪忠灿 / 元美京 刘东根这部剧的标签是感人、温情,但看完不仅不觉得感人,还很生气,刻意煽情也很明显。
最大的槽点就属女主的丈夫。
后面两集都看得出来他干活蛮利索的,但之前就是不干,得知妻子生病,回到家里责怪女儿不知道帮忙干活,非要让女儿擦地,你这会儿心疼倒是自己擦啊,手又没断。
而且自己对妻子也不甚关心,得知她生病前对她爱搭不理,敷衍了事,得知生病后吼她连自己的身体都照顾不好,责备起儿女倒是理直气壮,为人父为人夫就是要高贵一些吗。
两个医生都说没办法了,还是固执己见地要给妻子动手术,剖开了肚子发现情况很糟又只得缝上,我理解他想救妻子的心情,但总觉得这块剧情处理得非常不好,显得他很不理智。
痴呆的老母亲砸了妻子的头后,他发飙砸门那块真的吓人,尽显暴躁狂本质。
他们为什么要放一个痴呆老人独自在家,明明之前还请了看护,既然做不到照顾好她,又何苦要把她从疗养院接出来。
现在的情况是妻子快死了所以顾不上母亲,要是情况反过来呢,母亲要死了,挨骂的就是妻子了是吗。
感觉他根本就做不到真正的关心家人,好像只是在妻子生命逝去前机械地扮演一个好好丈夫,因为这种时候似乎不做点什么不行。
女主的儿女懒得说了,就很普通,平时不关心家里人,家里人生病了会萌生一点从此要好好对他们的想法,好像没什么良心,和我一样。
弟弟就知道伸手要钱,不管给多少都觉得是姐姐欠她的,明知道弟弟那个烂样还一直给弟弟钱,甚至让他成为自己生命保险的受益人,还嘱咐弟媳一定不要离开他,说他年纪小不懂事,但不是坏人。
可这个弟弟明显是个胡子拉碴的中年人,只会不停地吸姐姐和妻子的血,沉迷赌马,还出轨,动手打妻子,嘲讽姐姐,这就是坏,他不是那个需要你照顾的小孩了。
人是有双面性,他确实可能有善的一面,编剧倒是花功夫写个场景让他表现一下啊,光靠一句“他不是坏人”只会让我犯恶心。
她婆婆也是,净展现了恶的一面,三番五次往女主身上扔东西,一直骂女主,虽然女主口头说了一句,之前婆婆对她蛮好的,在丈夫和儿女都不在的时候陪伴着她,可这么一句话对整体形象的补救太微不足道了,对他俩的立体形象的塑造没一点帮助,也不会让女主善良的光环变得更明亮。
看后面她家其实不缺钱的,不懂为什么一直强调现在的家里漏风,不买车而要挤公交,丈夫不能续约,好像过得很惨淡的样子,其实靠存款都能生活得很好。
但这点和主题关系不大,只是想吐槽而已。
整部剧哪哪都感受不到剧名中的“最美丽”,大家都是快要失去了才珍惜,真正失去后过不了多久又按原样对待身边的人。
本来一直想看这个编剧的另一部作品,现在无限推后了。
在我看完后向同事说“看完我哭成了傻子”并把这部剧推荐给她时,她说“我绝对不会哭的”,过一阵隔着电脑纵然铁石心肠如她也听到了醒鼻涕的声音。
《世上最美丽的离别》讲述一位善良平凡的母亲在患上癌症后的人生最后时光里,与家人重归于好享受最后亲情的故事。
在看剧时开着弹幕,弹幕一条一条的跳“哭得脑仁疼”“哭得脑缺氧”“想起我的妈妈”这些词条。
说实话,剧情非常平淡,没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但却很催泪,我想很大一个原因是感同身受,还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部剧里的人设和我们大部分人的家庭很像,有一个刁钻的婆婆,一个不善表达、比起家庭把更多重心放在事业的父亲,一个比起自己的身体健康更注重照顾家人、永远围绕家庭转全心照顾家人饮食起居的母亲,一两个享受着来自父母的照顾却心安理得的不懂事的孩子。
我就处于家中不懂事的孩子的位置,虽然对父母亲的付出心怀感激,但比起父母的事更一心扑在自己的事上。
有时回到家看到忙碌一天的母亲在厨房忙上忙下做出一桌丰盛的饭菜时,虽然体贴母亲的辛苦但吃完饭依然拍拍屁股走人留母亲一人收拾。
比起关心父母的健康,口头上说的比实际行动的要多。
我想大部分孩子都像剧中的孩子一样,平日里对父母的存在和照顾习以为常,也想着来日方长,最后只有在即将失去时才会觉得时间紧迫。
在看剧时,感念于自己对父母做的太少,眼泪噗噗直掉。
可怕的是,和剧中女儿一样的想的更多的是“妈妈不在了我以后要怎么办”,心里自嘲自己可真是个自私的人啊!
家乡丧葬风俗里有个说法叫“哭丧”,但妈妈常说只要老人家在世时,尽力对他们好,尽到了孝道,老人过世后就不要哭。
有时候真觉得母亲是个帅气的女人!
所以,要好好表现,以后能笑着送爸妈走!
有人说,父母子女一场,本就是你送别我,我送别你。
妈妈,这个角色在生活中好像最不起眼,她好像永远在那里。
温暖干净的房间,永远有满满太阳味道的柔软被子,餐桌上的可口饭菜,身上整洁的衣服,这一切好像太阳永远从东边升起一样客客观存在着,没有人想过从何而来。
直到有一天,你看到地板上落了灰尘,你打开房间门看到没有铺好的乱糟糟的被子,你进到厨房看到切了一般的土豆,才恍然意识到,那个人不在了。
原来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与生俱来也没有什么本该如此,只是有人为你做了这一切。
尹医生说:妈妈去世的时候没流眼泪,倒是回到家后,面对空下来的房间,突然泪流不止。
你会想我吗?
会的,我会想你。
在喝到一碗不好喝的大酱汤的时候,我会想你,我会想你做的一定比这个好喝;在喝到一碗好喝的大酱汤的时候,我会想你,我会想要是你在就好了,一定会非常喜欢的吧。
这一世谢谢你,谢谢你做我的妈妈。
我会永远记得你,记得我们在一起的开心的,不开心的,所有的一切。
世上最好的离别叫来日可期,反正我们终将再见。
“我死后你会想我吗?
”“会”“什么时候想,怎么想”“每天都会想,早晨上班前,打领带时,喝难喝的大酱汤时,喝好喝的大酱汤时,喝酒时,醒酒后,看见床铺时,睡觉时,醒来时,想听唠叨时,妈妈闹脾气时,妍秀出嫁时,正秀开学时,毕业时,春节煎圆饼时,中秋节做松饼时,孤单时,生病时”“那你要快点来找我啊,这样我就不会一个人无聊了”哭的像个傻逼一样看完这电影。
或许这世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类似于这样的离别这些离别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珍惜身边的人
爸爸的所作所为真是恶心死我了,从头至尾。
三星。很压抑痛苦,但展现的内容却远不深刻,妈妈很伟大,但妈妈也是人,有欲望,有爱憎,没有了这些,压抑的环境中,她是靠什么作为情感的支撑点一直坚持下来的呢?人情绪的稳定需要爱的支撑,但我并没有看到给妈妈的爱意。此外子女老公都很自私,但他们展现的温情是在得知妈妈癌症晚期的情况下才展现出来的,这一点既现实又残酷。我觉得这不是催泪亲情片,反而很讽刺成了女性警示片。不会再看第二遍了。
抖音解说 烦死了这家人 尤其那个恶婆婆 早死早超生
是美丽的离别。但对我的观感来讲,更是最内疚和遗憾的告别。对身边的亲人尽量多关心些吧,别等到最后来不及弥补。
虽然我哭了但是吧,真的不喜欢这种真实又矫情的电影。
不止步于泪点。看到母亲口吐鲜血一幕真是吓到了... 剧情来讲很简单,就是能想到接下来各种画面。
2018苛刻的用价值观来进行衡量,不过是贤妻良母,为家人做牛做马最后换来几滴同情的眼泪。最后还要骗自己一切都是出于爱。
这个妈妈为自己活一次该多好。
神智不清乱发脾气的婆婆 沉默不语自以为是的丈夫 啥也不会让人操心的子女 婚姻到底给女人带来了什么?
生命中有那么多的离别,而最难的离别是生死之别,当最亲爱的人在的时候,就别折腾了吧,好好爱他(她)们,帮她洗洗衣服,做做饭,亲亲她,慢慢地陪着她,不得不反思我们有没有把他们一切的好当做理所当然,有时候他们或许想要的并不是你的回报,只是希望你过得好,不再如他们这般费力。
圣母病被一群吸血鬼蚕食殆尽的故事。找不太到情感的美,只觉得内心恶寒。让吐过血的绝症患者继续照顾不通人性的暴力倾向老年痴呆婆婆,就特么离谱。一家人不缺胳膊不缺腿还让绝症患者给做饭吃,没有心。
和《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去了》一样,不敢看第二遍系列!
这别离哪里最美丽了,我要是这么死了我都觉得我这辈子窝囊,跟没活过一样…
这个世界再也不会有父母对我们这么好的人。父母在,人生尚有归处;父母走,人生只剩归途。
太恶心了 付出一切换来这个?
爸爸比电影版刻画得更细腻一些,前三集还可以,第四集太拖沓。男主角的演技很好,一个中老年大叔很感人。女主角演技略逊或者说导演不够认真,比如剧中人物的妆容很粗糙,很像国产新生代的肥皂剧(以前觉得电影版很夸张,现在觉得电影版很好)
父母渐渐老去,看这剧,会哭声一片!每个人终究会经历生离死别,所以好好活着,珍惜家人,莫生气,莫隐忍,心胸宽广的活着!
🤢
你会想我吗 会 什么时候 吃到难吃的大酱汤的时候 吃到好吃的大酱汤的时候
并不觉得拍的多好,而且艺术化处理了病情折磨人的部分,只强调了离别。但总归呼唤人们珍惜孝敬父母的时间,免得“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就太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