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德
Jeanne,童女贞德2,圣女贞德,Joan of Arc,少女贞德(港)
导演:布鲁诺·杜蒙
主演:莉莎·勒普拉·普鲁多姆,Annick Lavieville,Justine Herbez,Benoît Robail,Alain Desjacques,Serge Holvoet,朱利安·马尼耶,Jérôme Brimeux,Benjamin Demassieux,Laurent Darras,Marc Parmentier,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9
简介:法国著名导演布鲁诺·杜蒙前作《童女贞德》的续集。杜蒙以辨识度极高的舞台风格叙述贞德出征,后被勃艮第俘虏,在英国教堂接受审判的经过。素人女孩莉莎·勒普拉·普鲁多姆以精湛的演技表现了法国民族英雄贞德的勇气与力量。详细 >
童女贞德中质的跳跃性转变(宗教,歌舞,女孩等),在本片变成人物戏谑性的话语与视角的“突兀”转变(近景–中景–远景)。正如ripples在对童女贞德的评价中所说,为了让不同的质共存在一个空间中,他选择了感知-影像的视角来构建深焦图景。而贞德则是通过视角的跳跃使被解构的宗教与秩序形成一个“新的空间(或者一种体系?想不到合适的词)”,某种程度上依然是同一种蒙太奇
!!!!!Long live the ECCENTRICS!!!!!
开场继承了《童女贞德》,但调度更加有舞台感。又在持续凝视动作里走入了更深处,贞德面庞的坚毅凝重又因外部不断涌现的怪诞被消解,人物是抽离于情境的容器,表层的混乱或冲突却恰好造就了内在逻辑的统一,当然不需要正经,当然还是会被触动。
我觉得这部对我来说可能比《童女贞德》好玩一点,电子乐与古典史诗的结合,被调侃的宗教与本身的宗教属性,所有东西都被赋予了两面双重性。但平心而论,我更喜欢杜蒙前期的那些作品。
有趣,但不够好
极简的无实物表演,搬到户外的戏剧,杜蒙在不断探索电影的形式。更像一部电影,却更喜欢上一部
【4.5】开场继承了《童女贞德》,但调度更具舞台感。又在持续的凝视动作里走入了更深处,贞德面庞的坚毅凝重又因外部不断涌现的怪诞被消解,人物是抽离于情境的容器,表层的混乱或冲突却恰好造就了内在逻辑的统一,当然不需要正经,当然还是会被触动。
传统文化语境下,对于贞德自我内心的审视,以及完全让位于宗教狂的迫害,在「庭审」桥段贞德不断重复「与你们无关」的神情颇似当下流行的女性主义抗诉,或者以此为试剂来测试观众与评论的「癌度」也未尝可知,总之在不同语境与文化倾向的环境中,就会诞生不同意义上的贞德。
等了一年!杜蒙真是当代珍宝一样的导演,前几部喜剧积压的荒诞转化为直接的挑衅,太棒了!
令人激动的电影,在上一部结尾,贞德摆脱了固定在远处的摄影机控制,这一次摄影机则与她一同呼吸,杜蒙在蓝天的荒原上轻轻几笔便制造强大的超验,阳光以音乐的方式洒在这张坚韧的脸上,宛如沃霍电影般注视着,情绪立刻超越了言语,眼睛中闪着电影之光;而在另一边,杜蒙前几作中肆意的喜剧被内化为教廷的歇斯底里,也令无字幕的纯观看成为了乐趣,他们不明白,把贞德这位勇士当成小孩子,最终成为小孩子的却是他们自己。
杜蒙已经完全超脱自然主义了,在自然主义式样的“舞台”上指挥舞台剧,素人的表演方式的特质完全被他所利用,演员随便一个神情和动作都能被他框进在这奇异的体系里,并与这系统互相成就。
抽离的视角,自然主义的叙述方式,很强大的一部电影
好奇怪,冷漠突兀,庄严肃穆,但是就是觉得怪怪的感觉。
出神入化的新编。
杜蒙以现代化的视角重现了圣女贞德的故事,作为一位纯粹的先知,她的思想深度远高于她所处的时代,因而她的行为似乎注定为那个腐朽的时代所不容吧。贞德的牺牲当然是有意义的,她激励着后来愈来愈多的女性勇于争取自己的权利,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断去创造自我价值而不受性别所限制,男生能做到的,女生当然也是可以的。面对死亡,她的目光从来就是坚毅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似乎最适合用来形容这个传奇女孩。
好像应该先看《童女贞德》再看这部,虽然感觉评价不会变化
戛纳特别适合睡觉的一场
演员deliver台词的方式既舞台感又像是在一本正经地搞笑,全场走的走睡的睡。完全无法同感主角小女孩,审判一段只觉得她执拗得令人心烦。代入感太弱了
不赞同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