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美国是一个性开放的国家,女生不应因自己非处而遭受非议。
但这部影片告诉我:在美国高中,也存在荡妇羞辱,也会认为非处的女孩就是随便,会有一堆人议论指责她。
然而同时,男生却以和多少女生睡了作为自己受欢迎的证明。
在校园里,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
女主为了避免好友家庭聚会的邀请,欺骗好友自己和一个男生有约。
好友周末过后问女主是否与那个男生发生关系。
女主否认然而好友不信,于是女主开始信口编造谎言,不巧被另一人听到,然后女主不是处的流言就满天飞了。
后来,一个同性恋者和女主演了一场戏,同性恋者“表现”出了自己的正常性取向,不再被人歧视。
同性恋者将这事告诉了别人,于是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找女主帮忙使自己变得欢迎,女主慢慢就成了大家口中的“婊子”。
然而她知道,这些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既然自己没任何损失,既能帮助了别人,还能获得一定报酬,那何乐而不为呢?
在女主“帮助”别人的路上,她也遇到困扰:教师不相信自己,真的有人把她当作“妓女”,想要的甜甜的爱情不出现,甚至还要帮乱搞的人背锅……到底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所幸结局美好,但如若现实中真有人这样“帮助”人,那结果又该如何?
被人遗忘的记忆里面有一些是被时间冲淡的,而有一些事情是潜意识里强迫自己去忘记的,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自己强迫忘记的一段故事。
说起来我好像从小到大在学校都是异类的一般的存在,好笑的是在我心里面我却一直在努力做一个“乖孩子”,不过显然我失败了。
小时候因为摘了邻居种的葫芦在全校面前被批斗(说实话我当时真的以为葫芦是自己长出来的),后来上了初中演讲比赛,当所有人都唾沫横飞的赞美祖国的时候我却一点也没准备“即兴发挥”了1分钟便夺路而逃(不要误会,即兴发挥在这里绝对不是褒义词,我因为紧张的关系甚至把天安门读成了舔安闷),之后也不知道怎么搞得我穿着脚后跟破了一个大洞的袜子在学院里面被围观,同桌觉得我很丢脸,但是我还是很感激她最后很礼貌的用“艰苦朴素”来对我做了总结。
我希望自己成为老师喜欢的,同学喜欢的人,说得简单点就是不要做个“怪人”,不过高中的一件事就让我成为了学校最怪的怪人。
那时我喜欢班上的一个男生,现在想来也不知道哪来的胆子,虽然至始至终我都没有亲口表白过,不过可能过于花痴的原因我的那点小秘密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我已经记不清楚我花了多少心思想让自己隐匿在人群当中,但是相信我被人瞩目的感觉一点也不好过,我现在应该感谢当年没有人冲过来给我揍得满地找牙然后朝我的“尸体”上吐口水。
不过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感觉更让人难受,我记得有一次打扫卫生,一个我很讨厌的长得像李宇春的女生(尽管她自称更像孙燕姿,我呸)和一个我很喜欢的女生咬耳朵的情景,多年以后我看到了那个“李宇春”和一个女生在街边搂搂抱抱的德行突然就得到了“释怀”(嘻嘻)。
我说到哪了?
对,心思,我花了很多心思想让自己变成学校的“普通人”,比如缠着某个女生献殷勤,或者是去打个篮球什么的,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些事情都不管用,反而加重了我的痛苦,最后我虽然仍然十分苦恼却什么也不再想做,作为一个gay我能够比很多人都更早的接受了自己我想和这段经历十分不开的。
你必须知道的是,学校永远不缺就是各种流言,当我可以轻松面对喜欢的男生的时候,学校的《gossip girl》也早就进行到了第八季,主角也换了n波。
有意思的是最后我还是我,但是我已经没有再觉得自己是个“怪人”了,无论遇到什么忠于真实的自己就是最正确的选择,这一点我可以和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拥有同样的体会。
这大概是我2010年看的最后一部电影了,借这个地方许个新年愿望好了,我希望可以和Stanley Tucci在海滩上大干一场,哈哈。
EASY A和美国名著《红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似乎透露着电影作者对于这部小说的理解,在今时今日仍然有它的时代意义。
女主角头脑一热给自己编上了一条绯闻,在东方文化看来离经叛道,然而在美国文化中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同样的,12岁的女主角在party上被逼和男孩子接吻,这都是美国小孩的“成人礼”,从此他们在朋友群中更有面子。。。
好了,编一条破处的绯闻也许是许多头脑发热的女孩会做的事,但是接下来就不是一般女生能做出的了。
女主角的"so whatever"的态度太值得我们“乖乖女”去学习(当然人家有酷爸酷妈的培养)。
来找她编绯闻的都是gay,矮胖没人爱的自卑男士等等。
正是出于理解他们作为少数派或者是被人鄙视的痛苦,女主角才“仗义相助”。
甚至最后菲比出演的教导主任和男学生发生关系,都要女主角来替他们承担。
“我反正已经被传成了一个荡妇,这些事对我来说没什么影响却能让他们摆脱困境。
”这是种什么思想?
这是圣人的思想。
这是种什么精神?
这是一种救赎的精神。
这和耶稣为人类的罪在十字架上死去(他当时被冤枉成罪犯)没有什么差别。
等高大呼:“God is a girl!
” 对不理解的陌生人解释那么多有什么意思?
父母对女主角的支持和理解虽然不全对,但是也足够了。
当12岁时候骗众人他们接吻的小男孩长大了,他对她出于理解的信任不言而喻。
这种信任乃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感受过的人想必都明白。
影片的最终,女主角不堪重负,道出实情。
因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中学生,不是God.她去寻找神父,却只有一张空椅子——这些都是“上帝暂时离开”的意向。
最后要说的是,在充满爱和宽容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子一般都非常自尊自爱,正如我们的女主角。
在不幸福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子有时候难免怀疑自己的价值,做出自贱的事情。
此片的女孩是我非常喜欢的有个性又品德高尚的女孩子,非常难得
简直觉得这就是喜剧版我的学生生涯中的尴尬部分。
因为和前男友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他靠着我睡着了,他一边睡觉还一边轻轻抽搐了一下把自己弄醒了,这个细节当时我觉得超可爱就写在个性签名里,不记得具体怎么写的,反正大概就是“看着你在我身边睡着还把自己抽醒简直超可爱”之类。
结果转天就有人来问我是不是和他啪啪啪了。
当时我一惊,发文之前根本没想过这一层,我就解释是在电影院,不是啪啪啪。
我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结果毕业后一年才听说居然有人去问我的闺蜜我是不是和前男友啪啪啪。
但是我的闺蜜也不知道,所以也没有很肯定的否定。
当然会有这样的传闻也不止因为这条个性签名,也与我的前男友确实嘴贱喜欢乱吹自己的性生活有关。
但是这都是分手后才知道。
总共不过三个月的恋爱,什么都没发生,却成了一段长久的埋藏在暗处的尴尬事。
直到毕业后知道了那些传言才惊觉自己蠢到家。
这不是唯一一次。
实习期间和带教的几个师兄关系很好,经常一起吃饭,他们出去玩也喜欢叫我一起。
结果过了没多久就有朋友告诉我听见有一群人在议论我我的私生活,先是有人说我与师兄A是情侣,然后第二个人否决说其实师兄B才对,然后第三个人说不不我在与C勾搭。
最后他们的结论是我一脚踏三船。
我的朋友义愤填膺的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这次我反而无奈的说我都好想听下去自己还有什么绯闻。
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就像上了实习单位的八卦杂志封面似的。
无独有偶我一个闺蜜也有相似遭遇。
她与我一同实习,她的前男友也在同一间单位实习。
她分手之后与实习单位一位师兄开始恋爱。
这本来无非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结果我却亲耳听到几个根本就不认识我闺蜜和我闺蜜男票的人在议论。
有人说男的真坏勾引实习生,有的说女的不是省油的灯。
后来听闺蜜自己说,她前男友也在背地里泼了她不少脏水。
可就我眼中的她和她男票来说其实就是一般的恋爱。
女孩子正直独立,男票单纯到有点木讷,我的闺蜜甚至是他的初恋。
我靠,就这么一段简单的感情却被指指点点变成了一段精彩的丑闻。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也是那段时间的经历让我明白别听风就是雨。
其实学校比我们传统印象中残酷得多,很多人消费者你的单纯与软弱。
时至今日我也不可能冲到那些嚼舌根的人面前解释一切,况且就算解释了也未必就有人会相信,一如剧中女主角的情况。
只能对过去这些尴尬的回忆说句fuck,直面一个死宅女被绯闻塑造成一个荡妇的剧情。
当然,随着时光的流逝与本人的成长,越来越觉得以一个女性的性经历为黑点嚼舌根的人才是真下作。
剧情走到了前几个月,像是电视剧一样。
我们大学班级毕业后,许多人都受到了一封邮件,大概内容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平时看起来清纯乖巧如沈佳宜的妹子其实是个slut。
内容大概是什么某宝已购买内容中截图出一件情趣内衣,美团消费记录里翻出了钟点房消费记录之类的截图。
先不说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我更为发邮件的人感到不耻。
是多么心理变态才能干得出盗人家账号侵犯人家隐私还到处传播诋毁一个女孩名誉的事。
更何况24、25的女孩子开房买情趣内衣法律都管不着你凭什么指指点点?
有性经历也是黑点?
我私以为还不如那件情趣内衣真的丑,这品味还比较值得黑(够了)。
这事闹得学习委员停用了自己的一切社交账号,估计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某天她与我通话,说及此事她试图解释一切,我说没必要解释,且不说全是疑点的邮件我并不信,就算是真的又怎么样,你也就是做点正常人做的事罢了,发邮件的人才是人渣。
不过我相信她没机会找所有收到邮件的人解释吧。
谢谢电影给了我们一个happy ending,但是往往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只能有一个尴尬的结局,真希望我是娱乐圈明星,起码被嚼舌根还能回报成现金。
“绅士都死绝了吗?
只存在于80年代的电影中了吗?
我希望john cusack在我窗外举着录音机,我希望和patrick dempsey一起坐在割草机上,我希望16支蜡烛里的雅各布在教堂外等我,我希望judd nelson因为得到我的心,而振臂高呼!
我曾一度希望我的生活像80年代的电影一样,最好是有好听音乐的电影。
”P.S 最后的景象就是向约翰休斯致敬的,也向那四部著作致敬。
《16支蜡烛》,《早餐俱乐部》,》(don`t you forget about me 这首歌的出处?
),《春天不是读书天》,不能确认的: 红粉佳人 Pretty in Pink ,望高手指点。
好可怕啊……女主的举动都是在喊着free,是“自由”了,自由地逃脱出以女生是否身为一个高价值的trophy而作为评判标准的体系如果一开始她的nerdy路线是对这个体系敬而远之地抽身观望,一开始编造出和john的约会是对体系的好奇和试探,后来她毫不在意地“破罐子破摔”是期望对这个体系的颠覆,也或许是在帮助同样因为体系而感到孤独的男的但那些男的以为她的free是说“我免费了”“我很便宜”她错就错在和那些同样在体系里评分不高的男生共情了她不受人注意是因为她审慎地抽身远离;而那些男的则是全情投入而内卷失败即便同样郁闷,但抽离者和失败者绝不应该共情更何况失败者翻身的机会就是把抽离者拉进来,用她的血肉去滋补这个体系
其实高中就知道这部电影,但是因为明珠台的译名太难听就没想看了。
今年奥斯卡艾玛.斯通拿到了最佳女主角,很多人都说从这部电影就看出这个姐姐潜力不小,还入围了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所以就看了。
善良,就是帮了一个人之后又去帮另一个人,绯闻越传越远,越传越夸张,其实她还是那个她,但是她在其他人眼中的形象却完全变了,怎么也解释不清楚了。
但是她小时候喜欢的那个人却一直很相信他,家里人也是。
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是不是什么忙你都可以帮的,因为这不仅会伤害到别人,还会伤害到自己,把自己弄到了一个怎么也说不清的处境。
别人也不会感激你,反而说你是自找的,没想强迫你。
其实自己就是自己,有什么好掩饰的,真的喜欢你的人正是最喜欢那个不加掩饰的最真实的你。
看来中外的校园绯闻都雷同,喜欢赋予校园风云人物一些电视剧一般的故事情节,这样才能融入大集体吧,感觉像看到了自己的高中时代,传得神乎其神,人云亦云大概如此起初还以为那个gay会是男主,被女主掰直什么的,不过这部也不是什么爱情戏啦。
还有就是有点搞不懂女主为什么可以跟她闺蜜成为闺蜜呢,感觉两个人都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啊哈哈
恩很久没看过这样自然不做作的校园片了呢~没有过分励志,过分伟大或者像《饭祷爱》那样过分做作来装饰(窃以为影片一开始讲的那一小段独白就是讽刺饭祷爱的……),真是太不容易了。
奇怪的是这总让我联想到贾平凹在《高兴》里讲过锁骨菩萨的故事。
Emma Stone的表演还真是让人觉得舒服啊,漂亮的很真诚,性感的不浮华,这是不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呢~总之Dan还是乖乖的在gossip girl里吧,你似乎真的是镇不住大荧幕呢~另外还有就是Phoebe竟然有演哦!
剧情给两星,多出来的一颗星给艾玛斯通。
并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设定上为聪明人的女主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因为心软而答应蠢事。
其实稍微一想就能想到答应的后果。
而且不能理解女主的所谓的best friend智力和情商都那么低。
全片如果说女主的善良和天真可以用女主幸福的家庭来解释,那么她结交这样的朋友是为了什么。。
不是很能理解。
硬要解释的话只能说女主羡慕她朋友的popular。
内心潜意识里想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所以选择了双商都低的人做朋友。
或者女主只是太圣母了?
公立学校里难道就没有跟女主相似的人可以做她的朋友吗。。
感觉美国的公立学校也不至于差到这个地步吧==总之喜欢艾玛斯通,但并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物背景设定。
中间差点想弃了。
像80年代电影那样谈场恋爱。
太多的旁白更凸显了情节的无趣。
无聊极了
两颗星给Emma Stone
虽说挺多熟面孔,但我都不待见,没法给友情分。当对话犀利幽默时,我还觉得有点意思,谁知结局颓了。一高中女学生为了点破事搞烂名声,结果没感化任何人也没把事理清,只是丢了个好友,促成对gay,拆了个家庭,最后跟有好感的帅哥捅破了窗户纸。就连片里的歌都是现成的,观影除了学骂人还有别用吗?
真是蛋疼的起因……
美文課學了才想看看的
艾玛演得好夸张!好夸张!!!!!!
美式校园青春喜剧越来越烂了
你觉得她是个BITCH,是因为你希望她是个BITCH还是因为你不敢承认你羡慕她?这是我见过最善良勇敢又漂亮的女主角,她这么幸运,有一个好男人在流言蜚语中为她做最后一块浮板。
先汗一个台湾的译名;rumors,很好的选题,这样的爱情轻喜剧还不如说是主旋律教育题材剧呢,呵呵。Happy Ending是必须的,当然你能想得到现实版本的无奈,艾玛斯通真是好鬼马~~影片里引用了大量的文学著作之类的调侃,还有经典的《红字》,看来得补课啊。
眼前看到的神马很可能都只是虚像,学会认清事物最真实的一面吧~ P.S.: Phoebe竟然也在,可惜这片不太适合她的风格。
无聊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戳不到我的点上
大大咧咧向约翰·休斯致敬没什么不好,他的片里有种傻里傻气、自作聪明的青春热血,总比如今泛滥的很多没脑卖脸的青春片好。虽然设定有点狗血,但看着还算挺好玩的,特别他们在配角上那么下血本。女主角长相还挺赶时髦,自从凯瑞·穆里根爆红后,这种肉感有点垮、很成熟的脸要开始大行其道了?
绯闻的确是个无聊却吸引人的存在。 PS. 女猪脚的一家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希望将来可以成为这样的父母。
很好看啊,女主真是魅力四射啊。
我也很佩服自己,还能看得下去美国校园青春片。
三星半。女主其实挺好看的,男主未免也太淡定了,还是爸妈最可爱。学到不少俚语,这个不错。看到休斯的回顾小激动了一把,我也热爱80s青春片啊
胡扯~ 艾玛本人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