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只有当你们都是loser时,才会彼此拥抱取暖,当生活变好了,你变普通了,反而没有人相拥了,反而不被欣赏了,帕垂克只是喜欢想象中的女主,没想到女主和其他人也是一样的,不知性没内涵,只有matt和jill才能互相看到彼此的闪光点也包容彼此的缺点,有时残缺的身体对应的是一样残缺的内心,表面的拜托并不能改变内心的习惯,所以他们只有被世界抛弃时才会寻找到爱情
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寻求认同感的动物,在传统的教育里,大部分人普遍的认同是,只要跟多数不一样的便可以称之为"怪",而所谓的"怪人"也可以如此推断。
大部分时候,在生活中,得到认同或产生共性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变得跟多数人一样,就好比一个朋友跟我提及的"看那部电视剧还不是为了跟办公室的同事有点儿共同话题"一样...经历过90年代开始突飞猛进发展的中国社会,让这一代人深切感受着巨大的变化,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在80后渐渐成为社会主体生产和消费力量时,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简言之,我们这一代,真真实实地体验到社会量变积累之后带来的质变。
旅行,也许是为了尝试别人那种看似自由自在并让人获得同样视觉愉悦的生活体验;整形也许是为了通过已得到认定的方式来改变成普遍的审美认同的外貌;相亲也许是为了不让自己成为长辈的"负担"以及周围人群中的大龄青年......在寻求认同的过程中,大部分人往往忽略了自我认同。
虽然迎合大多数人所得到的认同难度更低而效率最高,但这也许在不经意自我反省时,所产生的落差感也会更为强烈。
就像偶尔会有朋友跟我提及"觉得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样的话题,类似这样的挣扎,在我看来都可以归类为自我反省后,导致的现实生活与内在真实感受产生的落差。
"怪人"本身并不可怕,打心底我们知道他没有危害性,能否接受"怪人"则需要一定的阅历和同理心,成为"怪人"也许会让人望而却步。
我坚信每个人在诞生的时候,取各样的名字除了带着某些含义,同时也是为了区别于他人,所以,让我们望而却步的,恰恰是我们刚开始时候的样子。
大多数电影呀,电视剧呀,都是靠着俊男美女的逆天颜值吸引人。
涉及爱情的影视作品更是离不开小花鲜肉的支撑。
偏偏今天清嘉要给大家推荐一部怪人的恋爱故事:《一些怪人》。
什么叫怪人?
同性恋,残疾,肥胖症.......一切一切的边缘人,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怪人。
故事发生在一所普通高中,主要人物有四个:独眼少年,肥胖女,口交男,学霸男神。
这四个人看来,只有学霸男神代表的是正常世界。
独眼少年,小时候由于意外缺了一个眼睛。
肥胖女呢,是二百斤的大胖子,嘴巴上有环,耳朵上奇异造型的耳环和洞洞。
口交男,是个瘦弱的同性恋,一直想给学校体队的帅哥口交。
以三个人的遭遇,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中“怪人们”的渴望,也看到了这个社会对“怪人们”的漠视甚至恶毒。
在大家的排挤冷落下,独眼少年和肥胖女恋爱,而口交男则是两人的好朋友。
一段温馨的岁月划过,随即而来的是两个人高中毕业。
独眼少年留在家乡工作,肥胖女则和学霸男神去了同一所大学。
过了一段时间,独眼少年戴上了义眼,他去看望即将大学毕业的肥胖女,惊愕的发现肥胖女已经变瘦了!!!
自卑,脆弱使少年的心理扭曲,他不停的逼迫肥胖女吃含有高热量的食物..........肥胖女终于忍无可忍说出了心底的话:你不过就是一个残废!
而她减肥成功就可以进入平凡人的世界,不再被社会看作是怪人。
他们本是怪人,一个却拼命的想要触及常人的世界,另一个则努力的想要把她拽回来。
独眼少年去参加趴体,女孩们觉得他太平凡,于是少年摘下义眼。
大家新奇的围着他看,夸耀着惊叹着,但却依旧没有一个女孩愿意跟他上床。
少年狼狈的爬在地上,到处摸索着义眼。
而此刻的背景,却是虚化的热闹人群。
肥胖女终于接受了学霸男神的邀请去了派对,然而这却是一个有着肥胖癖的性爱盛宴。
当肥胖女终于和帅气的男神赤诚相对,男神却硬不起来....关键时刻阳痿.....口交男终于亲近了自己喜欢的男孩,两人一起看喜欢的电影,然后男孩睡着了,口交男如愿以偿的吻上男孩的嘴.........你以为,他终于幸福了吗?
呵呵,现实秒打脸,男孩起身瞪着他,口交男匆忙表白:我爱你。
然后,就被球棒打晕了......说来好笑,在这个日益科技发达的时代,谁敢自称自己没有病?
我们,不都是现代病患者吗?
我们,不都是容器人吗?
在这里清嘉科普一个术语:容器人。
这是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描述现代人的形象时提出的:“容器人”是指在现代的大众传播环境尤其是以电视为主体的传播环境下,人们的内心世界犹如封闭的容器,他们是孤立的,封闭的。
他们为了打破这种孤独的状态也希望与别人接触,但是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并没有内心世界的交流,因为他们并不希望对方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保持一定的距离成了人际交往的最佳选择。
电影里的怪人们,追求的也不外乎普通人想要的爱情和温暖,可现实究竟给了他们什么呢?
但是电影的最后,还是给大家留了一丝光亮的。
想知道结局?
去看原片咯写于2016年
归根到底大家都是孤独的,以为找到和自己类似的人就会不孤独了。
但是当对方变好,而自己却没有的时候唯有想方设法的让对方变回那个和自己一样丑陋的人。
我觉得,matt根本不喜欢jill,他只是喜欢那个能衬托的自己不那么丑陋的胖女孩。
这样他俩在matt眼里才是相称的,当jill变好了以后也不是怕jill被人抢走,只是怕没有了jill的衬托,需要独自一人面对残酷的现实。
matt真是可悲而自私。
青春,花样作 (zuo)正常吗?
正常。
摆脱不了欺负人的环境 ,从而怨恨世界……正常吗?
正常。
我们每个人都“很怪”,可是又不想别人踩住,来攻击我们。。。
因为同情、因为可理解、因为可沟通,所以走在一起 很轻松。
可是当从狭窄处 涌出,面对河流汇聚的时候,却不经意 就散了关系……………… 我也可以奔跑的时候,不希望你拉后腿!
所以恼羞成怒 ,相互碾压、耍狠\\//然后让我去“疯”!
让我 完全“自我”一回,然后慢慢地……我和你都回来了,回到 同一个地方……因为 疯 是学不会的…… 本质上的,一样的东西,这时才会露出来 好像…那是灵魂。
大概最初只是寻求温暖,一起 又收获了快乐,然后怕被限制 选择了抛弃……我这样想去“疯” ,想去适应世界,去适应生存的优等链!
而不惜牺牲着自我!
而最后慢慢发现,好像没用。。。
好像不开心。。。
好像追不到。。。
而且 好像我这样…不爱你,是因为 我不爱这样的 我自己。。。。。。
片中主要讲了四个怪人。
独眼小哥,小GAY,自卑胖妹,和缺母爱高帅男。
笔者且一个一个聊聊,这几个人的选择,以及他们选择的局限。
先说独眼小哥。
小哥属于自我保护型,他的闷骚是不是天然的,已经不可考了。
因为身体的缺陷,被欺负了多年,其实已经很难知道他的本来性格。
再加上他有一个生活弄得一团糟的母亲,一个甚至在小婴儿面前抽烟的母亲。
按这种遗传,他的情商无法太高。
我个人觉得他的活路其实是好好学习,做出一点什么。
但他偏偏在高中时候被胖妹勾引了,一下子认为世界还有爱。
结果当他用他满腹心理缺陷的心去爱另外一个人时。
而那个人又开始做出“向好”的改变,甚至好像在“远离”他时。
可想而知他的举动,不会太高明。
这位小哥错就在以为这是一个“有爱”的世界。
事实上,这个世界,除了父母对你的爱以外,任何人对你的爱都不是无条件的(甚至你的孩子,对你的爱,也是以你的抚养和关爱为条件的)。
这位小哥错误估计了爱情的力量。
也许,世界对他是不够公平的。
但是他对世界的看法,也是有偏颇的。
他错误的以为只要缩在弱者圈里,一切都会如他所想的运转。
少天真了,你本来应该学有所长,逐梦某某地的,你自己迷恋爱情,停滞不前,怪不了谁。
再来说说小GAY,小GAY在几个怪人里是情商最高的。
但是这也没有什么大用处,依然是不学无术之徒。
他只敢和弱者倾述,只敢和弱者发脾气。
然后喜欢用糖衣炮弹,用自己的温柔来交朋友。
在一般情况下,这是有用的。
但若以为就可以凭此来获得“肉体关系”,或者更进一步的爱情。
那就太可笑了。
这是典型的有情商没智商型。
胖妹其实是全片最讨喜的人物了。
她懂得自己要什么。
但是胖妹有一个问题在于,她太在乎结果了。
估计之前和那些怪蜀黍的感情问题也是,她太在乎别人是不是关注自己了。
我以为她不是缺爱,而是缺少正确的心态。
她的减肥是对的,但是减肥以后,还在乎那几个婊的看法,那就很可笑了。
这个人物依然没多少情商可言。
最后她和某男出去约会,也有点无聊。
其实这并不是她,我看到她把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拿来去填补那些婊子的势利眼。
我为她感到难过。
再说说那个最后阶段阳痿的高帅男。
其实他不是阳痿,他一开始被胖妹吸引,就不是因为胖妹美。
我个人的观点是,他可能缺母爱。
所以需要一个让他有足够安全感的女子,来弥补这份母爱。
对于这样的男人,我建议他找个母爱过剩的女人,并给予他足够的时间。
最后,说一下我个人对于这些怪咖的看法,我个人对于怪咖的看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说给不怪的人和优秀的人听的。
那就是,永远不要歧视别人。
你没资格,别人的不同可能有各种原因。
理解不了别人的不同,只能代表你狭隘。
任何歧视、过分嘲笑别人不同的人,在大众看来,都是卑贱的。
另外,我要和不同的人说。
先了解一下自己的不同在哪,如果是生来的,绝对正常的,那就不要在乎别人眼光,正常过。
如果是有缺陷的,意外造成的,那也要自信。
然后在自信的同时,也不要相信世界是公平的。
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有缺陷,你可能就要比别人更努力,然后用优秀的结果打那些嘲笑你的人的脸。
不要太天真,更不要只会用情商用讨好来弥补自己的脆弱。
有一番作为,摆脱糟糕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向心力,才能真正涅槃。
不算是非常正式的影评,因为写不出。
看的时候自然就哼起了「You always hurt the one you love, the one you shouldn't hurt at all. You always break the kindest heart, with a hasty word you can't recall, so if I broke your heart last night. It's because I love you most of all」这几句从《蓝色情人节》里听来的歌词。
皆因电影里第二次重大的冲突(第一次是Matt与Elmo,其实这次冲突我不是特别理解,纯粹是因为Matt不想听Elmo的YY么?
),就是因为Matt对不声不响开始减肥的Jill产生了恐惧,担心变得优秀的Jill会离自己而去。
于是他试图破坏Jill的减肥计划,两个相爱的人开始互相伤害。
诚然这里面有两个人异地半年的原因,Matt自己也知道,于是他很怨恨当初劝他不要跟Jill一起离开的姐姐。
但说到底,爱不仅仅需要包容,还要有在对方变得优秀时不慌不忙的从容。
只不过长时间收到歧视,让Matt和Jill都不可能拥有这样的从容。
怪人也可以很美,但首先你要喜欢你自己。
同理还有Elmo,作为同性恋的他却一直在除了Matt和Jill之外的人面前说同性恋的刻薄话,最后被自己暗恋的小哥用棒球棍爆头,还是有些小心疼。
很想当个nice guy的Patrick的心理活动其实也很有趣,不过想睡觉了,如果二刷的话再补写一下。
电影结局还是太仓促啦,如果要表达的是 「Matt和Jill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发现能包容自己的只有作为同样freak的对方」,我会很失望的,希望不是这样啦。
我是个胖子,所以我不敢接受别人的好意,我总以为所有人都在嘲笑我。
我有个独眼,所以我从不和别人对视,我总以为所有人都在嘲笑我。
我是个同性恋,所以我从不和任何人谈恋爱,我总以为所有人都在嘲笑我。
我们是一些怪人,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
那么你呢,你是什么样的怪人呢。
这并不是我看的最好看的电影,但是它实在太真实了,真实的让你看到赤裸裸的自己。
我是个胖女孩,曾经是,努力减了一些之后,现在依旧是。
你大概想不到,在我最好的年纪,我从不敢奢望爱情,那个时候喜欢我的男孩子,现在我依旧感激不尽。
谢谢他,让我相信自己依旧可以拥有一些寻常美好的东西。
可是我知道,我是那么排斥真实的我,我从来都没有真正接受过自己,哪怕是在爱情里。
虽然我是个胖女孩,但是我最心疼的还是那个喜欢上同性的男孩Emory。
不管怎么样,Matt和Jill是相爱的,他们真实的陪伴着彼此。
而Emory什么也没有。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剧中Emory的感情,大概就是—“愿赤裸相对时,能够不伤你”。
而真实的情况是,我如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换来的却是你一球棍把我打进ICU的结果。
喜欢一个人大概就是这样吧,时常胆怯,也时常勇敢。
害怕自己和你没有交集,可是在我努力的去到你的身边,能和你喝酒聊天的时候,却又害怕自己藏不住喜欢你的心意。
Emory没能藏住自己的心意,所以换来的结果惨烈。
我有时候会想,到底谁是怪人呢,到底奇怪的是什么呢。
很久以前我看《挪威的森林》,直子因为承认了自己的不正常,所以最终也没有逃过死亡。
但是现实中其实不正常的人那么多,他们不承认,我们不承认。
那么一切就都是正常的了,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所谓的怪不过是别人给我们套上的枷锁,却只有我们自己能拿下来,不然,我们就要甘心做那个一直套着枷锁生活的人。
别去抱怨,抱怨只会让自己更狼狈。
要么改变,要么心甘情愿接受这样的自己。
影片后面有一个场景,派对上的女孩对拒绝化妆的男主说:我不会喜欢你,因为你太平凡。
男主于是抠下假眼狂欢,女孩一边叫来朋友围观,一边露出不屑的表情,转而对男主说,我依然不喜欢你,因为你太卑微了。
所以,女孩到底在做“作”什么?
这让人疑问,我们到底怎样才能融入这个世界,怎样才能达到"别人们"的标准。
首先这个标准就是,什么是怪人?
影片里出现的大都是世俗中的"怪人",他们都有着和其他人不同之处,一个独眼侠,一个胖妞,一个长相丑陋的双性恋,一个隐藏的阳痿患者,这些不同潜伏在生活里,让他们内心痛苦,被欺凌,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男主和女主,两个内心孤独的人相爱了,他们发现彼此的闪光点,在他们两个人的世界里,他们变得既平凡又独特,不再需要被外界的标准衡量。
可这份美好被女主的成功减肥打破了,女主开始收到其他男人的关注,她的世界开始趋于"正常",不再是和男主独处的小世界了。
男主的内心世界平衡被打破,他甚至强迫女主吃高热量,希望她回到肥胖的状态,做那个和他一起对抗世界的女孩。
无疑,两个人的关系从美好走向了黯淡,在两个人宿舍门口的互相谩骂就看得出,他们不认为彼此能够被主流所接纳。
这种不自信表现在,外表变得正常的两人,在遇到不同问题时依然表现的格格不入(拒绝称体重以及为摘下假眼证明自己的独特)。
前两者是外表的怪,后两者则是内心的怪。
然后说说,男主的双性恋朋友和女主的暗恋者。
这两个人没有表面的缺陷,内心却有巨大的缺失。
一个因为性取向和长相而极大的不自信,一个无法遵循自己的内心做事。
他们都笼罩在世俗标准的阴影下,不敢表达出真实的自我。
双性恋不敢向喜欢的男人面对面表白,甚至反过来骂别人臭基佬来掩盖自己的身份;阳痿男明明喜欢女主,却偏要装作走肾不走心的样子把女主带到cattle party。
这种憋在心里的与众不同更加孤独,他们必须鼓起勇气,冲破世俗的观念,接纳真实的自我,才有机会有底气爱别人,被人爱。
我们常常渴望变得与众不同,却担心不被理解;也有人希望变得合群,却担心变得过于平凡;最终人人都渴望被爱,却忍不住在某一刻用曾经受到最恶毒的言语互相伤害。
这是无法避开的矛盾,在这个孤独星球里,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怪人,他们抱着不同的价值观彼此打量,然后寻找战友,抱团取暖。
所以,不要试图去迎合这个世界,而是永远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会爱上你是因为寂寞,李宗盛这么唱道。
其实很多感情的发生,无非如此。
李大叔自己的感情生活一塌糊涂,但歌词写得明白透彻,好似张爱玲在那一刻灵魂附体。
也许并非所有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寂寞,但我总觉得这首歌特别适合这一出戏里的芸芸众生。
说到这出戏,男孩儿爱女孩儿吗?
毫无疑问是爱的。
但爱她什么?
这个问题很费思量。
爱她的洒脱率直放诞真诚吗?
这只是一个方面,回到了欧洲,女孩儿还是那个女孩儿,甚至减肥成功,从世俗意义上讲成了一个比原先更好的人,他们的感情为什么变?
男孩为什么会精神紧张行为怪异?
女孩儿爱男孩儿吗?
似乎也是爱的,尽管这种爱似乎没有男孩儿那么多,但毕竟也是爱的,那么他们在一起的那个假期究竟发生了变化什么会让一段本来看起来美好的感情彻底走向反面?
要我看,他们本身都没有变,变了的只是他们容身的周遭世界,变得并不多,只是一点点而已,但这一点点就足以颠覆一个人苦心经营很久才获得的内心世界的平静,所谓造化弄人,大概就是如此吧?
在美国的高中校园里,他们是公认的怪咖,无人理睬的弱势群体,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世俗的压力被群体遗弃的寂寞感使他们不得不抱团取暖彼此慰藉,还从这种慰藉中擦出了火花。
提利昂兰尼斯特说,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什么人,因为这个世界不会忘记。
你要把弱点变成武器,用它来武装自己,就没有人可以用它来伤害你。
这句话很残酷,会使很多人不快,然而却是真的。
在严酷的校园丛林里,他们做到了这一点,彼此守望,把后背交给对方,环境使人别无选择,但有时候也会给你一些意料之外的补偿。
可惜,回到欧洲后,貌似比中学校园宽松的大学环境不但使女孩儿忘记了自己是什么人,甚至还幻想可以通过减肥甩掉过去,变成“他们”,可惜“这个世界不会忘记“。
这个世界很残酷,很混蛋,这个世界就是有一帮人天生的比别人幸运,比别人高大,比别人漂亮,比别人有钱,别人费劲巴拉挣蹦一辈子才获得的一点点儿成就对他们来说可能根本不值一哂,和他们做比较的人生可真是让人绝望,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没有任何道理。。。。。。
可是,你非要和他们混到一起吗?
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什么人。
你不是他们,你也变不成他们,如果你一定要那样做,你总要付出点儿什么代价才行,也许是人格也许是尊严也许是私人生活也许是内心平静,值得吗?
那答案可就因人而异了。
女孩儿以为靠自己的努力再搭上一点儿牺牲个人尊严的勇气可以变成他们,可惜造化弄人,你永远也玩儿不过命运。
而男孩儿先天残疾的敏感性使他来到欧洲之后就感受到了女孩儿的变化,可惜人在感受到危险的时刻大多很难保持清醒的头脑,进退失据的他以为靠使女孩儿重新陷入劣势群体的窘境中可以挽回这份感情,于是开始了注定会失败的对女孩儿的催肥计划。
OK,其实我特别能够理解男孩儿的心境,这个催肥计划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他很怀念女孩儿过去对待体重问题的洒脱态度,那种态度对他而言构成一种致命的吸引力;另一层含义才是使女孩儿减肥失败后重新回归他们的loser群体。
可惜,发现危机后在选择应对策略时西瓜皮擦屁股越擦越黏糊似乎是一切拯救恋情计划的必然归宿,大约恋情这种玩意儿并不适合用来拯救,当它看上去要出问题的时候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一段感情的破灭总是让人不快的,你曾经暴露给对方的后背在这个时刻都会变成无比方便的标靶,于是女孩儿说,我最终会变瘦,而你永远都只有一只眼睛。
能伤害到你的,永远都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一段感情中不丢掉自己其实是很要紧的,你所做的一切,你所放弃的一切,当感情不在了,也就不在了,什么也换不回,所以当你决定做些什么的时候,先确定那结果是你能够承受的吧。
其实女孩儿的选择无可非议,毕竟拥有一个有一只亚克力假眼的男朋友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儿,在一个由残疾人和同性恋组成的群体里成为众星捧月的焦点也没什么光彩可言,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该死基因已经决定了我们总是想选择一个能让自己看起来更体面更热热闹闹的社会圈子,宁愿被践踏也不愿意被孤立,寂寞的守住自己想坚持的东西孤独至死没什么光彩可言,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多年前的张楚就是这么唱的。
女孩儿会走进兄弟会的肥女趴,男孩儿会跑进变装舞会展示亚克力假眼都无非是基于这点儿动物本能。
可惜,最后一句pathetic戳破了一切幻想,”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什么人,因为这个世界不会忘记“。
表意不明
男主找掉了的假眼球那里觉得好心疼呀
晃动的长镜头和虚化的画面,细腻又平静。平行蒙太奇更是点睛之笔!一些怪人,努力的活成大众眼中的样子,到头来还是被当头一棒……一切都在画面中,颓废中透露着清新,好歹是余留温情,不要为别人而活。导演的镜头感真棒!
阴暗而冷淡,只要不影响他人,何不包容,无法不被影响,总追随主流
怪人还是应该和怪人在一起,一起怪,一起丧,一起美。
可悲
不觉得他们怪,相反,兄弟会那些变态趣味的才是怪胎。
怪人之间相互取暖,却还是因为想变成普通人而离散。诚实的面对自己,告诉自己你只能是你自己。
有的人太胖,有的人太丑,有的人独眼,有的人跛脚,有的人走路很怪,也有的人性格过度内向,有的男生性格像女孩,有的人性格懦弱容易被欺……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正常
前半部尚能让人感受到独立电影的别致和锐气,但下半部的故事如果称不上失控,至少也是过分松散和缺乏条理了啊。
看过~
怪人最大的愿望是成为普通人,但只有当你接受自己是个怪人才能活成普通人。导演要我们不要区别对待,但是我看到的还是一种妄自尊大。
平凡与可悲,哪个来的可怕?!——20180102
i am Fucking love this movie
多的是怪人,正常人才少得可怜。
我不喜欢这个男生 像一个控制狂 eatit?fuckoff
不算怪人吧 或许翻译成一些异类更好些
丧
歧视和judge,大概很久都没法改变。。。以及情绪管理太重要了!
Just something I can turn to,somebody I can k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