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循环我们总逃脱不了过去投来的一切,无论是阴影,还是别的。
看到了狂热,让我忘掉了,这跟那个睿智悲悯的小教授,是同一个人。
觉得评分过低了,应该在7点多吧,可能有些人觉得不是心中那个原著,无所谓,从来不在意这些,是或不是,如果是,会很喜悦,若不是,能看到另一种可能性,这难道不好?
与原著的侧重点不同,这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原因之一,只着重描写了弗兰肯斯坦制造怪物的事情,而非描写弗兰肯斯坦与怪物之间的事情。
所以与原著的人称不同原著是弗兰肯斯坦的第一人称而这部电影是以弗兰肯斯坦的合作伙伴伊戈尔的目光刻画的。
由于矛盾转道了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怪物之间,怪物沦为配角。
所以实际上与原著的主题也不太相同,它主要讲的是人们要学会接受进步,但又不能为了进步毫无挂碍。
但本部电影社会构造和细节刻画是非常不错的,从开篇的马戏团就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特有风格,特别是你会发现马戏团团长不把自己的团员作为自己的员工而是见他们视为自己的财富的一部分,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刚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人们关注于自己的财富而非人们自己。
还有探长对上帝的迷恋,不允许别人拿出可以证明上帝不存在的证据。
弗兰肯斯坦的老爸因为弗兰肯斯坦不接受正统的教育而恼羞成怒,可以看出他在乎的只是学历而非真正的学识。
富二代为自己家族掌握一种技术而不惜杀掉一只会下金鸡蛋的鸡(弗兰肯斯坦)。
这是一种现在看来落后的价值观,特别是人对人的残忍对财富(马戏团团长)、无知(探长)、荣誉(弗兰肯斯坦他老爸)和权力(芬尼根家族的富二代)的渴望,但这种价值观却能在整个社会横行。
主角也曾说过一句话“你从未被温柔对待,就不知道什么是残忍”其实这是本部作品的一个主题。
既“你从未思考过,便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而这适用于这个社会也是用于我们这个社会。
不用多说仅关于这部电影,有的人就会因为不合原著而给差评。
这便是人们无法突破自己,诸如此类,人们会为自己从小而灌输的价值观而拼命维护,他们从不会去想那是否会是一种落后或者幼稚的观点。
比如从小就被剧情简单的西游记洗脑的人,很多人都不愿相信它是一部讽刺当时社会的著作,而且把那种言论视为阴谋论,观念之难改,可见一斑。
也就说明为什么落后王朝还有那么多人维护。
为什么君主立宪比共和制更容易让人接受,而我们知道共和更好是因为我们从小就受到人人平等的观念影响。
而那些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虽备受欺辱,到死恐怕没想过自己是否可怜,还认为自己活的很开心。
弗兰肯斯坦虽说相交于别人是进步的,喜欢接受先进的思想,但他的有些观念碍于社会也是落后的。
他要制造生命的目的和初衷可能是好的。
但他从未想过要是自己制造的生命没有灵魂怎么办?
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伤害怎么办?
要是真的掌握起死回生的技术,地球上全是活人怎么办?
(当然当时没有生态平衡的观念)所以弗兰肯斯坦的偏执--极力发展科技而无视可能会带来问题,既表现了他对原始科技的崇拜和对社会伦理,生态平衡的无知。
主题以外的其他方面,对于画面展现用了《神探夏洛克》满屏文字的老点子,不过换成了解剖图。
另外朋克风还是十足的。
部分情节略带血腥和恐怖。
演员演的有点出戏,比如探长一出来,我还以为是类似于莫里亚蒂的大BOSS之类的人物,有些遗憾。
另外个人感觉这部剧应在8分左右,结果只有6分有些失望,观看评论有些人认为不合原著,为什么非要符合原著呢,用一个原来的故事框架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不好吗?
有些人认为故事太老没有新意,你有看过原著或者其他影片或者仔细看过这部电影吗?
还有是看不懂所以差评,这跟无理取闹似的,一部作品的好坏和你看懂看不懂有什么关系呢,看不懂的看懂了再来评价好吗?
为什么你们写个影评跟闹着玩似的,带着那么多个人情绪。
既然是作品就要看主题,非要纠结合不合原著,故事老不老。
或者就是基、基、基、基、基腐到骨髓里了,真无语。。。
《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最富盛名的作品,其源起却颇为有趣,是玛丽•雪莱与雪莱拜伦等人在一起进行一次文字游戏的产物,其他人的作品并没有太大反响,反倒是这本《弗莱肯斯坦》流传下来。
这部作品历年来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并被无数次搬上银幕,可见其作品的魅力。
这部由一美与三美一起主演的弗兰肯斯坦截取了其中的一段,并且为故事做了点延伸,看起来别具趣味,一个自幼生活在马戏团扮演小丑的驼背过着悲惨的生活,却喜爱医学与解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自己的造物主——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维克多救出了他,并且治好了他的驼背(不得不说这个治愈过程真的太基腐了,连我都快看不下去了),还为他提供了全新的生活(优渥的物质与喜爱的专业),与之前的生活真是天差地远,但是他却不得不进入了另一个马戏团——关于造物,维克多执着于制造生命,最终在新助手的帮助下,终得成功,但是最后却也换得彻头彻尾的失败,这部电影为维克多提供了一个可解释的理由,是因为他挚爱却又嫉妒的哥哥因他而丧命,所以他心心念念想要复活哥哥的生命。
看到最后,还是有点感慨,原来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的造物主,也是别人的造物主,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大马戏团,每个人在其中扮演着悲惨的角色,而每个人又对别人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化名伊戈尔的驼背是罗蕾莱的造物主,而维克多是伊戈尔的造物主,而谁又是维克多的造物主呢?
是他的哥哥,抑或他的父亲?
其实相对于原著中造人的拥有思维,反倒觉得这个设定更有意思,他只能是单纯的生命,却缺少灵魂。
当然了在英国人的魔棒下,所有故事都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重新演绎一番,比如男男情深,还有三角戏份,或者是两个男人执着于造人,好吧,这些剧情真是太迷人了。
尤其配上一美毛茸茸的脸和水汪汪的蓝眼睛,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而他们造出的人竟然还叫普罗米修斯,真让人浮想联翩啊。
相比原著对于人性与社会属性的探讨,这部电影更侧重于生命,生命是那样无常轻贱无关紧要,却又是如此无可取代,夏天来了,一直在想,即使同样是荫凉,走在无生命的石头房子荫凉与走在树下的荫凉也截然不同,这一点也足以说明,生命才是最神秘最美好的存在,拥有的时候好好珍惜,过去了也只能再走向前,总是想要徒劳抓住过往的错误,最终也并没能填补缺憾。
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在离torts midterm还有三天的时候写这篇东西。
可能是因为想暂时中断一下复习,可能是因为震惊于一美终于身形高大攻气十足了一回。
电影对原著最大的改编集中在三个地方:1、增加了伊戈尔的角色;2、原著中没有弗兰肯斯坦和他哥哥的那段往事;3、原著中对怪物的描写比电影里的戏份多多了。
关于伊戈尔,开头五分钟里在显露弗兰肯斯坦的疯狂个性的同时,完美展现了一对cp的“浪漫”初遇。
后半部分开始神展开之后我就把它当做爱情片来看了,顿时觉得逻辑通顺了许多。
为什么原本打算阻止疯狂行径的伊戈尔要在听到弗兰肯斯坦父亲对他严厉的斥责之后就决定继续留下来帮他呢?
为什么要在捡回一条小命之后依然只身犯险去把怀表还给他呢?
可能这就是爱吧。
原著里的弗兰肯斯坦生性敏感而内向偏执,常常足不出户,在追寻未知奥秘的过程中逐渐脱离了正常的社会交往,将自己局限于一个狭小、隔绝与世的个人小世界,有一种精神上的紊乱与孤独。
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所渴望探求的是天地之奥秘:“我要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配着我?
是构成事物的外部物质,还是大自然的本身意志和人的神秘的灵魂?
更为重要的是,我要探明这个世界上的一种超自然的奥秘,也就是一种从其本质上来说的的确确存在的奥秘”。
他也渴望成为世界的主宰,渴望能有新的生物种类把他奉为造物主。
他制造这一复杂生命体的时候并未考虑后果,超凡的本领和强烈的激情让他有了僭神的欲望——在很多文化传统的神话中,只有神才拥有造人的能力,任何试图挑衅神明僭越神权的人最后都付出了惨痛代价,神直接降罚,《伊利亚特》里帕特罗克洛斯屡次冒犯阿波罗的神威,终于在第三次时阿波罗借赫克托尔之手杀死了他。
他和怪物之间的关系显然不是神与神造物之间的关系,怪物显然是不受弗兰肯斯坦控制的,而且他在制造时感到强烈的恐惧和恶心,每个夜晚都在承受一种慢性热病的折磨,触犯禁忌带来的心理压力也使他像犯罪一样躲避自己的同伴,显然压力已经超出了他的限度。
电影里一美造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害死了哥哥,并因此长期遭受父亲的贬斥和厌弃,甚至最后看着普罗米修斯,他喊他“哥哥”。
这真是让人想起钢炼,同样天才而不知天高地厚的两兄弟,因为想要见到已逝母亲的笑容,违背禁忌进行了人体炼成,为了赎罪,最后艾德付出的代价是永远不能再使用炼金术。
请大家谨记Rule No.1: 人死不能复生。
一美扮演的弗兰肯斯坦和那位探长有十分鲜明的对比:一位认为既然科技一直发展,将来必有人造生命的一天,而他想让失去亲人的悲剧不再发生在别人身上;一位则认为通过不正常的手段创造人类是魔鬼的行为,逝去的人在上帝的空间里,等待着未来的相会。
我不知道我倾向于哪个,只能试图不要让自己局限在某个狭窄的面向里。
我其实无法理解弗兰肯斯坦的造人活动,一方面是因为他永远不能造出由自然规律生长起来的精密而和谐的人体,就算造出了比脆弱人体更简单但更强韧的躯体,势必引起正常人类的恐慌与排斥;而且在这样的生理基础上造物没有生物遗传学上的亲人,也罕有朋友,没有强有力的社会纽带,弗兰肯斯坦也无法给予他社会群体中的位置。
电影里的怪物仅仅在最后出现了十分钟,作为一个“反派形象”被两位主演打倒了,然后就没了。
原著里的怪物很有意思,我们能否把这个造物看作人类?
人又何以成为人?
怪物自己也在苦苦追问这个问题。
他确实是弗兰肯斯坦在了解并利用了自然规律后凭一己之力创造出的产物:他用一些器官、骨骼和肌肉拼凑出怪物的身体,并为之注入“生命的火花”。
玛丽雪莱在书中仅仅将“生命的火花”称之为一个秘密而无没有解释具体原理。
事实上,所谓“生命的火花”是现代科学至今为止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即便将人类大脑解剖分解至夸克级的最小单位,也无法找到名为“思维”的物质,脑电波只是思维过程中脑细胞运动而产生的外放生物电,只是意识的附属物而非意识本身。
(也许现在可以借助弦的大一统理论,但无论如何这种不可证伪的假说是唯物主义者心中的神话)怪物自诞生之初就有了人类所有的感觉和肢体运动,他由于感到孤独无助而伤心哭泣,也能因为凝视月亮而感到单纯的快乐,他拥有正常人所有的感情的。
他第一次尝试主动与人类接触并求助就遭到了村民的猛烈攻击,于是他决定不再贸然将自己暴露在人类的目光下,而是选择躲在暗处,通过对人类生活的观察和对书本的学习来了解人类。
一方面他不认为自己是个人类,由于外貌丑陋体型异于常人,同时没有人类应有的亲友、财产和身份地位,从生物性和社会性来说他都不是一个人类;但另一方面,他拥有人类应有的情感和智识,他的品质甚至高于一般的人类,他试图通过给予恩情的方式融入人类社会。
难能可贵,一个本来不受法律和人力约束的、具有极大破坏力的造物通过零碎的书本知识和人类楷模就拥有了追求高尚的善念,并主动用人类高层次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
两相对比,就好比身处于一个巨大的痛苦的深渊,而仅有的一线希望就是他能够凭借内心的善意被人类所接受。
当然在嗑一美和蛋妮cp中的我十分愉快,以及最后弗兰肯斯坦对伊戈尔说:“you are my greatest creation”,难道一美就是在这里领悟到了拯救和教育失足少年才是正道,从此化身X教授开办泽维尔天才学院,开始得天下英才尽教之的吗?
(狗头)
虽然这个是个稍微偏离原著走向的原创剧情,而且主角几乎都在做着无用功,但是我觉得有些地方还是不错的,体现在几个主演们的心理,一个为了赎罪走进深渊的科学家,一个感恩的小伙子,一个同样为自己的信仰而沉沦的督察,几个人物的个性在小小的空间里剧烈地碰撞、反应,三个演员的演技是催化剂,这是电影最精彩的地方。
James牛逼的地方也就在于他能让角色上身了,演一个疯子、一个呆子、一个无赖或是一个智者,只要你看着他发蓝的双眼,他就能让你信服。
看蓝光碟附带的删减片段,发现有一段很长的重要剧情被删减了。
没有这片段,剧里的一美感觉就是个纯粹的神经病了,但其实他并不是!
而且麦哥(sherlock里面的福尔摩斯他哥)在这片段里有角色介绍还有台词!
下面是删减片段剧透那片段说的是在警察来查过之后,一美和丹妮来到大学的实验室,资助他们的贵族和麦哥在那里等着他们,他们提供了一个刚死不久的婴儿尸体,要一美用他的技术复活那个婴儿。
这里还介绍了麦哥是贵族手下的工程师,还是全国最厉害的工程技师。
虽然一美和丹妮对尸体来历有疑问,但还是马上准备好了电击装置,装备好了婴儿尸体,并在众人目睹下用电击救活了婴儿。
(类似于现代的心脏复苏术吧。
)但是之后贵族为了保密要他们两个杀掉婴儿,因为婴儿在公开上已经“死”了。
父母都在准备下葬了。
贵族对一美说现在杀了这个婴儿,以后可以用他们的技术救活几千个婴儿。
丹妮激烈反对,但是一美答应了贵族,丹妮一边被人拖走一边骂一美是个冷血怪物。
然后镜头转向被拖到外面一个人等待的丹妮,正在伤心不已的时候,一美把婴儿交给他并匆匆说“你也帮个忙”就转身跟工作人员离开了。
丹妮以为那是要他扔掉尸体,但是随后发现婴儿襁褓中有一张一美留的纸条,上面写着“你就把我想得这么糟么”。
这里留言是一美的声音读出来的,是整部剧里最温柔的声音。
然后丹妮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原来一美没有杀掉婴儿,而是表面上答应贵族要亲手处理,等人都走了之后,偷偷给了婴儿一条活路。
丹妮激动万分,跑出学校把婴儿还给了正在家里伤心的亲生父母。
这里热情激昂的音乐响起,丹妮在音乐中兴奋地跑过伦敦大街,跑过大笨钟前的西敏桥(这里把当时的伦敦再现得非常美),跑到三小姐所在的贵族宅邸,和三小姐在广阔的庭院中激动拥吻在一起。
所以在片尾丹妮对一美强调说:你是个好人!
其实是呼应这个片段的。
没有这片段,一美就是个纯粹的疯子和怪人了。
这么重要的体现主角善良本质的剧情,长达十几分钟的剧情,居然就这样被删了!
导演真是不知道在想什么。
另外其他被删片段还有提到在马戏团里面,唐家屯三小姐跟驼子丹妮说笑聊天,还给他带来她捡到的珍贵的医学图鉴等。
还有莫娘到马戏团和大学里面查案的片段。
都是拍得很好的。
gay!
gay!
gay!
观影体验 爽!
爽!
爽!
大腐国一米七系列男神之三主演,一美的中世纪古装太好看!
演技和口水一起飙!
丹尼尔虽然演技略捉急,然而居然觉得脸挺好看的。
莫娘去了苏格兰厂,不改神经病娇本质。
冰火泰温兰彻斯特和麦哥客串,全程认熟人。
这部电影基情程度不愧其《神夏》导演班底,女主全程路人打酱油,男男CP随便凑233333众所周知的故事也没拍出什么新意,算是真正科学怪人的前传,一美演技挺好,总接些不怎么样的片子(除了叉汉子系列),这次疯狂爆炸状态的年轻维克多倒是看到他不一样的一面,get剪辑新素材。
总体算是还好看的high一把电影,有些不错的镜头和剪辑效果【都为凸显颜值?
】叙述节奏有种《大腐》的感觉,光影服装好看!
虽然三个男主凑一起差不多,然而丹妮还没有女主高,看起来真是悲伤_(:зゝ∠)_
这部电影肯定谈不上是我最喜欢的James的作品,但这个整体评分也太糟糕了吧,国内外都是,我认为至少上7分啊。
James和Andrew Scott在沙发上对话的那段侧面镜头拍的二十秒为了截图舔屏我一帧一帧放了。
Victor的紧张,Turpin气定神闲的威胁,两个人都把最细微的动作表现得非常到位,你根本不会觉得他们在演戏,有的只有角色情感的自然流露。
我不是Andrew的粉丝,虽然他的确是我在Sherlock里最喜欢的演员,所以我也不知道他其他的角色演的怎么样,但至少他对Moriaty和Turpin的演绎我认为是优秀的。
Victor和Igor一边喝酒一边“造人”的片段我也非常喜欢,晃动的相机营造出醉酒的感觉,快节奏的剪辑让人应接不暇。
Alice in Wonderland。
还有Igor和Lorelei在舞会的片段,啊天哪我真是爱死这个摄影和剪辑了。
但是也是这一段,Victor,Igor,和Turpin三个人镜头的切换似乎缺少了一点张力,投入,欢乐,绝望,都没有到达一个令人窒息的顶峰,这段小高潮本可以更好。
《都铎王朝》和《羞耻》里类似的处理我觉得都更好一些,有种扑面而来的无力感。
两处一美的画面定格配上Victor Frankenstein的字幕我觉得非常妙。
对情节我只想吐槽为什么Victor每次做出来的都是杀人狂,其他的虽然有些套路但这就是科幻片啊很符合我的期待,对了还有Igor为什么自学成才那么厉害,这个设定有一点强行啊真的。
基本都是看到一半暂停写的,恐怖片的即视感我一直不敢一次看完,但我很喜欢这部。
丹尼尔选角很聪明,开篇的驼背小丑造型冲淡了哈利·波特的印象,而一番收拾后的干净面孔更是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惊叹前后模样的差别而不是去想哈利·波特。
一美一如既往的邪魅狂狷。
驼背--一个长了十多年的“大痘痘”,一美拿了小臂粗的针管扎在了上面抽了满满一管“白脓”,为了加速引流还在针管一头的软管上嘬了一口,真他妈恶心,看的我有点反胃。
-我梦想着这样一个世界,希望取代恐惧。
在那里,被害者能站在法庭上,指认谋杀他的人;一个脊椎里残留着弹片、瘸腿的士兵,可以先死,后治愈,等他重生的时候,他又能走路了。
你还不明白吗?
这样生命就充满了无限可能,生命是美好的。
只可惜生命是有限的。
用量变来产生质变--要支撑庞大的身躯就得需要更大的器官,既然没法让器官变得更大,那就装两个肺两个心脏。
一美留给丹尼尔的心里写道:你将会是我最伟大的创造。
所以这句话才是点题,我们要像一美解救马戏团里的丹尼尔一样,解救全世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消除一切不平等,为无产阶级创造和谐性福新生活!
我现在感觉语言不够快追不上我思维,姑且写写一些凌乱的感想。
这版弗兰肯斯坦是一个绝大的创新,因为就像片子里说的,这个故事里的弗兰肯斯坦,这个原著里的怪物,其实并不是被Victor创造出旋即又杀死的怪物,而是Victor本身。
它把原著故事关于医生和怪物之间关系变更成了医生本人在绝境中寻求解脱的内化心路。
这个本子的主线是Victor经历过自己失误造成哥哥死亡这一童年重创、不能满足父亲期望从而受到长时间的冷漠对待、无法沟通的平庸世人不能理解他的天才大脑之后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在疯狂的科学实验之中寻找自身救赎的一个故事。
他认为是自己害死了自己崇拜的哥哥,尤其哥哥还是令父亲骄傲的儿子,这种负罪感和暴风雪里得不到救援的事实让Victor看清了向上帝寻求帮助也是无用,让他始终保持着想把哥哥带回人世的想法,并且渐渐演变成一种偏执。
于是他转而投入科学的怀抱开始惊世骇俗的疯狂发明,这显然是不能被旁人理解的,其中尤以他的父亲为甚,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个在即使只有7个人的公共场合发表演说都会语无伦次的Victor,和异性谈话时不知如何自然表达从而口吃的Victor。
相比于Victor这个名字,他这个人外表上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行事作风我行我素,实际上却是个深受挫败和自卑的loser,一个生活在伦敦人群之中,有着人类外表的怪物。
在他无亮的人生里恐怕只有靠自己亲手“复活”哥哥,才能让自己摆脱怪物的身份,重新复活为人类吧。
直到最后一幕,经过无数实验终于成功造物的Victor,却从怪物眼中看到一片空白,这时那个Victor才终于被事实告知,肉体可以被改造,逝去的灵魂依然找不回来。
虽然有怒吼着live的不甘,但“复活”这个仪式还是达成了,长久被罪恶感束缚的Victor在虚幻的Henry面前忏悔祈求原谅,这个仪式也还是达成了。
不管怎么样,最终Victor还是得到了救赎。
另一个男主Igor,更多地是作为一个旁观叙述者,并且是可以理解Victor,能够得到Victor认同的角色出现在片中。
从被Victor施以援手救出牢笼开始,到其后给予他一个身份和可以施展才华的工作,Igor从一个怪物进化成了一个人,和Victor建立起比任何人都牢固的亲密关系,在他灰暗的人生中添加了一抹颜色。
即使Igor后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在自己的思考和决定下与Victor决裂,他也始终对Victor心存狂热的崇拜与感激。
说真的,我觉得这个角色其实不要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毕竟有这个角色能让Victor的形象更饱满,两位男主角之间还可以产生满满的化学反应,基到让大家都没眼看,简直想赞叹一句不愧是三集片的Paul导,you did it。
最后还要非常用力地赞叹一句,James McAvoy,你实在是太厉害了!!
妈蛋什么叫演技,就让一美给你们看看什么叫演技!
Adrew Scott先生同样也是棒,他的戏份少,角色可表现的地方不太多,但在这短暂的戏份当中角色内心的挣扎和濒临崩溃的神经质简直绝。
我蛋和这俩比起来就还是糙了点……总之这片我自己是太喜欢了!
非常不赞同有人说这片没深度,不过是换了新角度嘛!
so gay!victor好戏精哦,赞美!
Daniel Radcliffe 出生星 South Node 南交點 前生發展今生留有發展可繼續發展、今生 4星 獅子星 不改變 自己1人 生 所有星人圍著獅子星我我最棒 12房其中1房
不知道是魔幻奇幻还是科幻…总之熟人一大推但拍的是个啥玩意…
这片子的重点反正怎么都对不了了!!![笑cry][笑cry][笑cry][笑cry]这两个人反正在圣迭戈自己都这么玩儿啊!!!![笑cry][笑cry][笑cry][笑cry]反正我加了爱情tag![笑cry][笑cry][笑cry]三小姐美如画!!!!!!在这种美人齐聚的卡司里也没有被淹没!!!
把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改编到这样的程度,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值得一看的电影。
为了莫娘我也看不下去... 摇头 o(>﹏<)o
为一美的演技和片中的氛围,就偏爱这近代刚开始工业化的调调
制造怪物,终成怪物。带着对演员们的滤镜看觉得并不难看,最后结局这么peace&love吗?ps.其实是来看卡特纳打酱油的,又是一个傻大个不太聪明的样子。
结尾有点仓促了事,詹姆斯·麦卡沃伊表演太过火,唾沫横飞简直不能忍。
好想给一星,但为了两位男主的颜我忍了,科幻?悬疑?基情?古典?不伦不类,一锅杂炖!
一部有一美有波特有唐顿三小姐有莫娘有老狮子甚至还有麦哥的,还基的不行的玩意儿还有什么好说的!
略失望。。为苦心经营的二三十年代伦敦风格再加一分
华美的烂片
浪费我一美的颜
四千万成本换回五百万票房,也是够悲催的
再看
记得伊藤润二也有同样剧情。
如果主角不是一美是不会看的。
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想想我对1931年首部科学怪人是有情怀的。
挺烂的,文戏不行,怪物刚被制造出来就被杀了,整片都没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