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看完了,五味杂陈。
电影讲的可以说是小白兔允珠和老司机智书从在一起到最后分开的全过程。
第一个镜头是从小姐姐早上起来的睁眼睛开始,小姐姐睁开眼直直的看着观众,也并没有传统韩剧的高颜值,但是一眼就让我有种无法直视的羞涩感,觉得自己好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青涩的眼神了。
电影有一段算得上是半床戏的床戏,前天晚上+第二天早上。
从头到尾看的我脸红心跳,允珠的演技也在线,剧中允珠之前没有谈过男朋友,那我的理解也是第一次做,电影给我展现出来的就是第一次该有的表情和身体反应,好奇,痒,各种,相比之下,老司机智书则是轻车熟路,从上到下,这是我看的少之又少能让我脸红的戏。
补充:之前没看过的原因?
在一起的日子固然甜美,对于第一次恋爱的允珠,会把吃的放到棉袄里保暖要加分,也会因为睡在一起赖床而忘掉了会议,也会想要告诉好朋友自己交了女朋友,异地分开的时候,因为想她,自己孑然一身跑到自己完全没有去过的地方,也因为喜欢,所以忽略掉了那些叹气,那些冷漠。
直到最后,允珠告诉自己同居的室友自己喜欢的人是女人(剧中带过了,但是就是这么个意思),室友觉得允珠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也丢了女朋友,工作也是一团糟。
声明一下,作为一个同性恋,我们真的看脸的。
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能在允珠身上找到自己在爱情中的影子,哪怕是一丝半点,都会有,会因为喜欢你,所以想给你买好吃的,会因为喜欢你,所以处处迁就你,会因为喜欢你,所以选择进入你生活的圈子,会因为喜欢你,所以选择放弃某些事去陪你,会因为喜欢你,所以寒冬腊月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只想站在你窗户下说想见你。
这些,都是我们在爱情里曾经的模样,无论男生或者女生,无论同性或者异性。
我们做的这些到底对不对呢?
剧中,智书因为家里的原因回到了家和爸爸一起住,允珠在她的窗户下等她,允珠说冻得嘴都麻了。
智书拉允珠进去喝了水,就拉着她出去,理由是家里闷。
走了好久,终于到了山顶,从山上下去,一顿饭都没有吃就送允珠做公交车走了。
我认为我是可以的理解智书的做法,怕被爸爸发现允珠的存在。
事实证明,真的是。
有一次,允珠又来找智书,这次智书把允珠拉到了自己房间,还用被子盖住给她取暖,碰巧爸爸回来了,发生了后来一系列的事情让我对智书很同情。
一边是爱着自己的允珠,一边是爱着自己的父亲,最后她选择了伤害允珠。
如果我是智书,我应该也会选择伤害允珠。
事情从头到尾,剧中的哪个人物,真的,谁都没有错,站在每个人的角度思考一下,都觉得这样做很合适。
父亲想要女儿找个好男人嫁了,天下父母谁人不是如此,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安幸福,面对自己很重要的两个人,智书不想伤害父亲,所以做了单选题,第一次喜欢人的允珠全力以赴的喜欢,给她欢喜给她温暖。
我们都没有错,那到底是谁错了呢。
剧中还有一个人设,应该是智书的前女友,但是外形和允珠很像,让我心情很复杂。
第一次写影评,乱七八糟的。
第一次看,只看到船戏,像兑了水的生活,平淡的不觉得可以看下去。
看全片是前几日,出片名的时候居然看哭了。
最后的十分钟,好难过啊,到最后的疏离,什么都讲不出,就只想堕落,随便抓来一个人亲吻。
直到开始新生活,你来找我。
为什么要坐对面,为什么不坐在我旁边,我们不可以坐在一起了吗?
那我坐过去好了。
想我了吗?
要亲亲吗?
今天不给我买烟吗?
已经没有车回去了,还有车,那就等到它没有。
牵手真好啊,还是第一次来姐姐家,那些都是你做的吗?
我好想你。
出字幕时我都还在哭。
我害怕,我怕允珠原谅智书。
你任性的样子像我们分手时我的样子。
我们是同一类人,爱情来的时候最想做的事,是爱下去,沉迷和你的互发球,从来都不知道还可以有别的选项。
要我一直捡球的时候,这段关系已经接近尾声。
我,酒不怎么会喝,工作不怎么会做,话也讲不出,我再留恋和你的关系也需要你去迎合。
和韩剧一样,片子里的前后呼应依然那么多。
重复事件,重复场景,重复台词,互相之间寻求安慰的傲娇和耍赖。
允珠说想爱爱时候智书说才不要,允珠说不要坐过来时候智书说才不要。
智书跟前女友喝醉时,允珠说脱下外衣来睡,允珠让智书睡床上的时候,对智书说脱下外衣来睡。
冷天也要在外面等,从怀里拿出纸袋时智书的两次表情截然不同。
允珠第一次去智书家看她,智书带她上山,允珠走得上气不接下气,那时抽烟是种示好,智书只是厌恶的说有味道。
智书第一次去允珠家,楼梯也爬不动,允珠伸手拉住她,真的好心酸。
我没有在等你,只是你来了。
我推开你两次,无奈的看你把头埋下来,你揽住我腰的时候,我还会用手轻抚你的头。
你熟睡时我去天台抽烟,那是你以前抽烟的地方,我们面向不同的方向做同一件事。
我害怕,我怕允珠不原谅智书。
我很想你平时这句台词也听了不少,也有更沉甸甸的表达,别离开我;也有更轻盈的说法,真对不起;还有更贵重的对白,我好爱你。
我想每一句话,我们都互相说过吧。
无论是沉重的还是轻薄的,都不如这句克制更惹人眼泪。
分手时是撕心裂肺的吗,分手时是歇斯底里的吗,所有的呼喊早已变成内心戏千百次上演,最后我们互相安慰认真拥抱但却假装没有眼泪,近乎偏执的捍卫自尊保留虚无的体面。
明明曾经一丝不挂,却在最后害怕赤裸。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真的很开心,允珠和智书的拥抱与接吻也一定发自真心。
为了爱情我们终有牺牲,学业友谊是其他。
我惋惜遗憾却只是恼火自己,但不负你我想爱不是克制。
智书的父亲催促她去找男朋友,唯一一句外界的催促,就让我们觉得压力大到无法呼吸。
不禁让我重新审视,外界的压力究竟是不是一个借口,也许并不是爱情的死亡原因,只是自己的懦弱我不愿承认。
你说黎明前才是最冷的,而我却缴械在子时的恐惧。
允珠去酒吧赴智书最后的约,收起狼狈相顾无言。
想起我曾面无表情直面的赤诚,曾假作无心忽略的渴望,甚至最后慌不择言撒过的谎。
也许,爱是克制。
你知道吗,再平淡无奇的台词只要放到合适的场景里就会有杀伤。
智书问姐姐你要给我买烟吗,智书说这是第一次来姐姐家呢,允珠问智书你喝水吗,最后的最后,阳台又一次飘起了烟圈但这次是允珠,不是智书。
每一场恋爱都要先表白才能接吻吗,每一个结局都要仪式感的说完再见才分手吗,每一点冷淡都要戳破后横加指责吗,每一段感情有因果就一定要分出对错吗,每一次久别重逢都要去解释无辜吗。
不需要的。
以及,允珠笑起来真的很好看。
非常真实的日常向姬片,平平淡淡,又不是一帆风顺,恋爱该有的起承转合都有,就好像只是拍了身边的一对朋友。
搞姬就是这样,甜起来和寻常爱情无异,虐起来除了一般的猜忌争吵疏远,还会有更多来自家人朋友的压力。
两个人买包烟就看对眼的缘分是真的,没谈过恋爱所以笨拙的努力是真的,谈过很多次恋爱所以熟练的开车是真的,什么好东西都想与你分享是真的,影响了工作很困扰但还是优先选择你是真的,性向模糊只知道喜欢你是真的,性向明确有不清不楚的前任是真的,想坦率告诉朋友们自己有女朋友是真的,回到家面对爸爸不动声色的撒谎也是真的,在一线城市的放肆无顾忌是真的,在故乡小城市的畏缩隐瞒也是真的,我想见你是真的,你不想见我也是真的。
搞姬太难了,看完这种真实感强烈的片子,越来越害怕了。
如果足够幸运遇见的人是对的,是不是也会在这样的日常中渐渐消磨,最后开始怀疑这份感情的必要性?
更何况更多的我们,连买包烟就遇到这样的缘分都不见得有,还谈什么。
顺便希望所有想搞姬在搞姬的人都先看一下这个,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的样子。
我不是专业的电影评论家,我回答不出他到底好在哪里,但它的确是部好电影,因为它看着很真实。
它有我们所有人在爱情中的影子。
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尤其是第一次,而恰好对方也喜欢你,那种喜悦感根本藏不住,迫不及待告诉自己的朋友,有些人认可,有些人反对,可我只管乐呵。
爱情中的不安、彷徨甚至影响了我的生活起居工作,那种爱而不得的痛苦来临的时候我几乎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躲在床边或者窝在床上。
可以说,在整个观看过程中,我几乎变成了第一视角,也就是这个电影中的“姐姐”。
敏感又脆弱,是第一次感知爱情的模样,也会想发脾气却始终隐忍,不知道彼此出现问题是不是跟自己哪里做得不够有关,可还是想要对方的一个拥抱,我蹲在你身边,其实就是想要你的一个拥抱,你的一个服软,只是一句“我很想你”,所以在我看来这个剧是个Happy Ending。
爱情常常伴随疼痛,有时候身体对于疼痛的感知度要比喜悦来得真,这种疼痛感甚至可以与性高潮的感知划等号,简单地说就是,你的生理反应会告诉你你喜欢什么人,而你心灵的疼痛感会告诉你,你喜欢这个人有多深。
既有性欲又有疼痛,才是爱情真实的样子,所以这部电影才真实。
不得不说韩国的导演真的太会拍这种细腻的感情戏,以前有部《难为情》让我看了好几遍就为了里面一两个小动作,而这部电影,更加满足了我看现如今国产同性电影看不到的真实。
同性电影一般带有的社会现实写照,她也一个没落,长发妹子的父亲,短发姐姐的室友,一个催婚,一个避而恐之,才是现实中会遇到的问题,解释不清楚也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后者用了搬家避免矛盾,前者索性不讲了,导演很清楚,他想讲的是爱情也仅仅是爱情,和那些伦理社会批判无关。
小声感慨一下,当国内只能用《七月与安生》中的三角恋打打同性爱的擦边球的时候,韩国拍出了这么一部《恋爱谈》,在电影方面,就这么一部就比只能由同性交友软件拍出来一堆堆的MV宣传片们好太多了。
当然我相信他们肯定也有烂片。
【以下包含剧透】 既然已经这么多人已经看了,其实看完之后想说的很多,接下来想说些跟剧情有关的内容。
允珠是一个敏感的人,但她有着自己的主意,在她拒绝为教授制作展出的时候她是充满自信的,这从学长以及学妹的对话可以看出,她一直以来都在被认可。
可在感情方面,遇见她如同处子一般敏感且羞涩,她跟室友讨论性的时候会有羞耻感,也许她也有过男朋友,可她没有心动过包括在性方面,她无法为之悸动,也就无法理解恋人间的调情,可在她和智秀在一起后,她对智秀和自己之间的调情却非常甘之若饴。
她是真的爱上了这个人,毋庸置疑,第一次身心都感受到了爱情。
如同所有第一次恋爱的人一样,她笨拙的付出着,敏感于恋人的每个细节,她把全身心都投入在恋人身上,无论是工作还是与朋友聊天,她想到的想讨论的都是她的恋人,受了委屈也只是问对方我做错了什么,她想要独有恋人的一切,得不到就会不安,在恋人面前小心翼翼的就怕惹对方不开心,久而久之她觉得自己一定是哪个地方做错了,她开始不自信,无论是工作还是朋友,她都觉得自己做得不好。
这像极了所有第一次恋爱的人,没人从一开始就是会恋爱的呢。
如果允珠是让人会有代入感的人,那么智秀,则是很多同性恋们的缩影,看讨论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智秀渣,可不是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绝对的洒脱。
简单的来说就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对朋友出柜容易还是对家人出柜容易?
我们可以很随性的给朋友说出自己的性取向,可对父母,我们即使再做好准备,也不见得可以说出口。
智秀便是如此。
智秀这个角色,从一出现就是很强势很洒脱自由奔放的感觉,可我们从一开始就被告知,她过段时间会回家去陪自己丧偶的父亲,也许那也是她对自己潇洒的一个期限。
我们中无论异性恋或者同性恋也一定会有人说过这样的话,“等到XX岁,我就要去XXX”,一样的道理,她看似潇洒,可她在内心深处仍然无法相信自己可以用现在的生活方式度过余生,无论是她的工作她的房子或者她的性取向,所以她问允珠姐姐要养我吗?
所以她说住了五年的房子看起来很陌生。
她爱着允珠,她也爱自己的父亲,三个人吃饭的时候,她忐忑不安,允珠跟父亲寒暄的时候,她心烦意乱,她怕父亲知道了自己的性取向,她又怕让允珠不开心。
她一直在撒谎,对父亲,对允珠,更是对自己。
细细想来,这两个角色还挺有趣的,一个看起来是老司机却无法完全坦然自己的性取向,一个虽然是才上车但是已经很坦然接受自己内心。
(也许可能是我想得太多了) 今天看了一句话,觉得也许就是她们的结局:你要懂得适可而止,尤其是在伤心之后。
晚安。
Ps:我发誓,以后绝不让谈恋爱影响我的工作了,否则就饿死我。
无关性别,只关乎爱。
细腻与真实让人觉得就在身边。
不认为是He(happy ending),结尾的戛然而止让人太多遐想。
允珠倚靠栏杆,弹动烟灰,思绪菲菲。
不再是那个想到喜欢的人就傻笑,智书想多睡会就放下所有工作,毫不掩饰想和朋友分享自己恋爱喜悦的初恋小女孩。
允珠一直是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她学习优秀。
得老师喜爱,却拒绝老师所谓赏识的安排,在自己的破烂废弃世界里开心着。
她在等待一个吸引她的人,灵魂的吸引,不只是肉身的欲望。
遇到后就毫不掩饰,毫不保留,强悍的帮她买烟,做一切爱她的事。
直到受伤,才收敛,却不会停止爱。
智书看似不羁自由却给自己加了期限,看似勇敢却对父亲说谎,对自己说谎。
记得她信教,所以她是个内心有约束的人,她想爱却不敢爱。
她也许已经经历了内心的挣扎,爱人的背叛,朋友的不理解。
所以更加害怕。
允珠的家庭没有交代,32岁的美术生,还在读书,家庭应该自由。
智书应该是传统的小康之上的家庭。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允珠是那个更勇敢,更专注,更简单的人。
她疑惑智书向家里隐瞒自己的性向,对室友坦白,认为是不必讲出来的事。
遭恐同后仍然对峙认为自己没错。
她在意的只是爱人的想法,自己的感受。
只要爱人和她一起,她有无穷力量。
所以智书的一句我想你,她就崩了。
而智书一直不在意允珠的感受,也不关心她的工作。
当允珠学习遇到困难想要安慰 ,智书也只是轻轻问了句,出什么事了吗。
最后回到曾经的住处 也还是第一次看到允珠的作品。
结尾,智书的那句我很想你,是要回来一起面对自己的爱情 ,还是暂时的投降。
允珠推开智书却又轻抚着智书的头,悲喜交加。
还是有些问题不懂,允珠在废品站一见钟情智书,不甚理解。
在这之前她应该怀疑过自己的性向。
片头允珠醒来的恍惚和张望,是梦见什么了吧。
也许是不可描述之事。
导演就是简单的讲了个简单的故事,没有太多评论,没有政治,无关人性。
只是爱。
直面自我的爱。
最后,允珠真的好美,那种不是惊艳却舒服的美。
感觉允珠的嘴是歪的,智书好像赵玉田,太会撩,哈哈。
没有结尾的结尾,好像是一段曲线中的一个点,大家都大概知道后面二人会怎么发展,也许会一直波峰波谷波峰波谷地晃荡到最后旁人的妥协,也许会在某一个或许波峰或许波谷的点戛然而止。
就是因为所讲述的故事离观众太近,太现实,所以我们才会“大概”地知道后面的发展模式,并无特殊并无魔幻,只是日常罢了,日常的100种结果之一。
我特别喜欢这个结尾,导演(或者编剧)没有想给我讲一个美好的或者悲剧的结局,她只是呈现给我看了一段生活吧。
当机立断不是生活的常态,拖拉混沌不知所终才是。
我没有觉得故事在说什么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他们还没有失去彼此。
也没有后悔莫及什么。
他们还是在恋爱。
最后的这个状态也是恋爱的一部分而已。
毕竟,我们只是“恋爱谈”。
导演把恋爱里的细枝末节到倒出来,摆好了给你看。
不给你方法,不给你道理,不给你结局。
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32岁了还没谈过恋爱的艺术生允珠,是个很单纯的人。
从她生活的状态和她所学习的东西来看,她一直在钻一口井。
别人在恋爱,在工作,在进入社会正常运转流程,她一直在“回收站”里,扒拉着别人不要的东西,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艺术表达。
因为太单纯了,她从来不懂隐藏自己的心情。
对智书的好奇,和她聊天时羞涩的低头,恋爱后和友人聊起她时难掩的笑容。
因为一直在钻一口井,她恋爱起来就像她生活一样,像一只行动迟缓的小熊,都有点笨笨的。
笨笨的表达自己的爱意,表达自己的不舍,表达自己的难过。
她喝醉酒跟男性友人说的话,真的看了眼泪直掉——“我什么都做不好,工作也做不好,学习也做不好,想说的话也说不出来”。
她最后搬家,接下了一开始拒绝导师的活,除了因为智书而开始的抽烟,其余一切都像要开始新生活的样子。
以前看到智书就开心得不行的她,再次见面就是硬邦邦的杵着,低下头,一言不发。
我觉得更像是动物受伤后的应激反应。
既然我张开手时你回应的不是温暖的怀抱而是一个满是刺的背影,那我就走吧,躲开你是不是就好了。
那段时间,因为这段感情,两个人都很难啊。
允珠学业,友情都在受挫,但是和智书见面时却不想让她担心这些,展现的都是自己的笑颜,喝酒聊天的时候说的都是那些陈年笑料。
智书要应对一个要和她相依为命的爸爸,一个关心她,爱她,希望她能早日过上普通的,安稳的生活的爸爸。
远离了自己喜欢的,可以自由恋爱的环境,回到了一个保守的小镇上,她也在挣扎。
但她也没有和允珠说起过这些。
虽然在小镇见到她,都冷着脸,完全不像很想念她的样子。
智书虽是情场老手,但感觉她擅长攻,而不擅长守。
她准确的知道怎样让一个人心动,却不知道一个人心碎的时候要怎么安慰她。
听到允珠突然说起“不然我还是做个家庭主妇把”的时候,也就随口问了问,再没问下去了。
允珠看着文静,但因为单纯其实很大胆。
智书看着大胆,但因为世故其实很怯懦。
允珠想她的时候,会不管不顾地跑到楼下等她。
智书来首尔一趟,允珠说不方便出去她也就回去了。
在首尔的酒馆里亲允珠,说别人看到怕什么。
在小镇里,却连手都不会牵允珠的。
允珠谈了恋爱,会告诉自己最好的朋友,喝醉了酒会抱着智书说呀什么时候见面呀,智书却会说,你这样把我们的事情到处说的话,你会没有朋友的。
动情时的心动,与现实生活冲突时的困苦,两个人的言不由衷。
因为不想让对方担心而不说出口的气话,丧话,就这样慢慢累积,爆发。
允珠在回程的车上流的泪,在回程当天吐的酒,就是她自己默不作声的道别。
其实跟这样的人谈恋爱也有点可怕。
她自己就默默地完成了很多程序。
她已经用很多东西和你道别了,但是她是说不出口的。
看完有点怅然。
有些话还是应该多说出来。
想念,不舍,生气,难过。
想你在身边,需要你在身边。
都要说出来。
不要猜。
不要瞒。
经不起的。
1.特地看了一下,导演是位女性,出乎意料。
女性创作者最容易感情泛滥干扰叙事导致整个故事充满鼻涕眼泪,一拧就能拧出水来,这个片子没有。
同性恋爱会遇到的问题说到了,没有办法地横在路中间。
但也没有再去强调什么。
女主的室友面对她的出柜质问的时候,她说“我不知道这是要说的事”。
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啊。
一切都像是从女主的日记里走出来的,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执拗的冷清的温柔。
从未谈过恋爱没有什么,轻易地被她吸引没有什么,第一次亲吻和做爱时的退缩和坚持没有什么,去看看她长大的地方没有什么,被冷暴力没有什么,她不明不白的回头没有什么。
其实都在心里,一步一步,很重。
“我不会把我想的说出来”,她喝醉的时候说。
只有特写镜头看得到她想说的。
生活中出现了从没有过的悸动,克制不住的笑容。
被喜欢的人看了一眼,很快地红了脸。
不知道往哪里躲她的视线,只好把脸捂起来。
又羞,又笑。
喜欢着,就一直想笑。
要是能一直一起呆着就好啦,离得很远就去找她,风冷夜深也要等,很没成年人该有的骨气和自尊也要拽着她,不要走,再呆一会儿吧,十分钟可以吗。
不行的话,五分钟可以吗。
她露出那副冷冰冰的样子掉转身,“走吧”。
……“嗯”。
眼睛虽然红了,但是仍然乖乖的,对着空气说。
一团白气,热热的,很快散了。
2.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克制的片子让我几乎一直在流泪。
大概是太真实了,太小了,太细微。
“喜欢”这个情绪能实体化的话,她的很多表情都能成为它的拓片。
她很喜欢她,但是一次都没有在她面前流过泪。
那些饱满的、快要超负荷的感情,喜和悲,都像是一片细叶被一颗露珠压弯,就快要掉落了,不过真的掉落了也没有什么。
一片叶子总要遇到一颗露珠,在它还青翠着可以承受一些重量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片尾女二回头找她,第二天早晨她抽着烟的样子,让人想起张爱玲对胡兰成说的那句, “我将只是萎谢了”。
特意去查了一下,她是说,“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长久孤独的人是有一套自处得怡然自得的方法的,才不会愚蠢到寻死觅活,因为他们知道戏剧性会透支自己本来就不多的生命热量。
所以去爱又被伤害这样的事情,也不会让他们去死,去仇视和自我折磨,去为自己曾全无自尊感到羞惭耻辱。
不会。
只是一辈子只有那么一次的炽热全情,此后再也不会有了。
用完了。
看了你许久,眼泪就快出来了,可我又想了想,都过去了。
我不是原本就一个人吗?
我会再度习惯的。
时间在自我修补的时候格外漫长,我撑不住了也许会想念你,想得不得了,慢慢再用时间把它稀释掉就好了。
这些都没有什么。
只是自此萎谢了。
这不是一段荧幕上出彩的爱情。
没有夸张的戏剧效果,没有感情的轰轰烈烈,甚至没有专为观众预设好的结局。
所以,电影结束后我叹了一口气,感叹着叙述角度的真实。
第一次废品站见面时,因特殊的感觉想要探索。
第二次超市偶遇,想主动做些什么产生联系,第三次装作不经意接近,以朋友为由去她所在的酒吧。
第四次被约电光火石般窜起来以为自己前面的伏笔预留得当,却在床上关键时刻喊停。
想和你靠近一点,再近一点。
没想过直接上床,却期待着发生亲密的行为。
一段高速升温后突然冷却的感情。
作为观众的我随手抓住了在导演埋下的生活的许多索引中属于我的片段,可能我的初恋拍成电影大概也是这样。
因为,你是我想靠近的人,所以我愿意把一切交给你,并索取你全部的温柔。
智书回家后用距离感刻意拉开感情里的紧贴,小心翼翼的样子如爱是犯罪般。
允珠在早已一团糟的生活中不断怀疑自己。
和朋友出柜遭鄙。
用心却未完成的作品不被认可。
明明最讨厌智书喝醉,允珠自己却将这种讨厌的形态应用得融会贯通。
做不到不想你,所以只想把自己暂时从痛苦中剥离。
曾经被你喜欢的我,此刻被自己讨厌着。
如果说和允珠的同性关系是冒险,那么和异性便是玩火。
冒险取乐,玩火自焚。
在最适合冲动的公路上,和爱的人一起旅行,一起私奔都是电影中老套的桥段。
智书和相亲男第二次以车内的镜头出现在公路时也不例外。
智书没有太多的表情却暗涌着冲动,而冲动下的行为是回到首尔,回到允珠身边。
不想一起抽根烟吗?
不想坐在一起吗?
不想亲吻吗?
末班车没了,我回不去了!
一个个被智书拒绝过的场景,如弥补般的被智书重提,似乎想把未完成的遗憾全部重新做一遍。
可效果适得其反,重温允珠被拒绝的感受,让其以防御的姿态更加警惕。
电影的最后,智书如她们热恋期一样在床上睡觉,露出好看的侧脸和舒适下显现的安全感。
而允珠却没有如开始一般肢体习惯缠绕到对方身上,而是衣衫完好在门口用抽烟形式思考。
就算停留在电影最好的时刻,不代表是最好的结局。
在一起之后,仍旧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充斥着两个人组成的生活里——日常磕绊、智书为其喝醉的女友,经济来源与工作不安全性质、家庭压力下的继续相亲,毕业作品遇到的挫折。
定格在抽烟的瞬间,看着好像感情的无法挽回,又好像隐约有重新在一起的端倪。
毕竟在一起只是个时态,分开也只是其过去式。
所以电影结束的时候故事未完待续,不失为一个折中的结局。
ps:虽然不知道允珠最后抽烟的时候在想什么,可在我的故事中,我们分开后你回来的那一天,我抽烟看着床上熟睡的你,脑袋中浮现出一个特别漂亮的句子:遇见你是我生命中的绝望,也是第二次生机。
是很寫實,但太平庸。
展现了一种很真实的姬佬生活状态,但因为缺少冲突,让电影显得有些平淡无趣。短发女主长得有点儿像边伯贤,一直以为是大学生恋爱,看了一半她突然说自己32了,惊。
真实得可怕。
太tm真实了,所以说啊,自己傻逼了不要怪对方,抓得太紧了总有一天会抓不住。
我的心里还有你,只是生活已经让我容不下你了。
挺感动的
好看,但是真的很烦躁的感觉。。。
情感中的无力如果有符号的话,它的模样一定和这部电影相差无几。
只争朝夕吗?可我依旧想不自量力地伸手,试图去触碰充满变数的未来。想请你陪我去世界的尽头,时间的尽头。这算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愿望吗?可这是当下全部的愿望了。
已经看不了这种三棍子打不出个屁的角色了。
智书变得忽冷忽热的动机不太明确,生活的压力真的大到要冷脸面对恋人的程度吗,使得最后的回心转意反而显得可憎。
作为男性,女主都这么丑的拉拉片实在看不下去,就这么摸摸弄弄就能高潮了?🙄
三星半。挺写实的,一些细节也挺用心。
莫名的在一起,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看困了💤
你好多习惯都是她教会的,你觉得她最酷又美,第一眼就看到。后来你变成了她,她却站在了你的角度。恋爱这件事,你一直会改变但这种变化无关与进步或者成长,只是get到新的生活习惯而已吧。两个人相识到最后,过程细节很有趣且小细腻,值得一看。
和他一起看的第三部电影喜欢就热烈朴实地在一起吧
好简单,但又能让人看下去,有真实的力量蕴藏
普通爱情片。恋爱脑搞得自己学业/事业不好,就没必要了。还是挺动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