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唯一的优点就是,港导们拍的主旋律电影确实没有喊口号的风格。
其实,作为影片的叙事和大场景来说还是比较流畅的,但这片的逻辑问题和常识知识绝对不能深究,否则整部影片就是架构在虚幻上的阵痛罢了。
先说,像是这种存放有大量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的化工厂是绝对不可能修建在城区的,对于化工厂,烟花厂,核电厂这种危险系数极高的设施,一定是对生活居民区有距离要求的。
结果本片化工厂的周围不仅有居民区,甚至还有学校,excuse me?!
二来,不管是导演还是编剧显然不是理工生,至少是没学过化学的,很多专业知识的破绽暴露无疑。
最后,有些侮辱观众智商的居然是为了解救被困在火海中的消防员,朝燃烧区疯狂投掷干冰弹。
呵呵,是的那么多干冰比艾莎的魔法还炫酷,火是扑灭了,但有常识的人也会知道,那些被困的消防员估计也会因窒息而死,干冰的一大特效就是化为二氧化碳阻断氧气。
电影中最后被救出的消防员先不说有没有窒息的,但凡连一个呼吸困难的人都看不出来。
所以,拍电影前一定要对故事中出现的一些专业知识多加学习啊。
现在神剧频出,面对铺天盖地的谩骂与嘲讽,这些制作方就和没听见一样,你说他们充耳不闻也好,掩耳盗铃也罢,既不反击,也不回应。
这些人脸皮比城墙都厚,炮弹都打不穿,你即使问候他们的十八辈祖宗都无所谓,接着拍烂片和神剧,好让大家接着谩骂与嘲讽。
让人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甚至都怀疑他们拍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还有一些人自尊心极强,听不得一点批评。
前段时间有一个译者翻译了一部小说,有一个学生认为翻译的很不好,就在网上给予了差评。
结果这个译者和他的朋友们大发雷霆,顺着网线找到了这个学生所在的学校,逼着这个学生道歉。
这件事在网上扬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浩浩荡荡的一星运动。
这部电影也进行了同样的操作,以至于现在评分都没有打开,可以想象一旦评分系统开始运行,绝对不会超过5分的。
这两种人很多很多,真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人是傻子,这些低智商的操作简直匪夷所思。
#电影惊天救援#《惊天救援》 这部消防员题材的电影真的超棒,演员演技在线,画面效果震撼,惊心动魄,结局感人。
全影体现出了消防员们的专业素质、舍己为人的品质,也提现了科技的进步、时代的进步,几度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现场也来了很多消防员观影,像他们致敬,没有他们守护着我们就没有现在美好的生活!
我一直还挺喜欢王千源和杜江的。
感觉他们一直在努力,但是看完这部戏忍不住在想,他们在努力干什么啊😭😭😭 剧情不好点评,实在是没耐心看完,就一直爆炸一直喊来喊去,让人进不去戏。
爱情戏也莫名其妙?
最后结尾…一群人围着老爷子喊爸,吓人一跳,强行煽情了属于是。
不说了,消防员真的很伟大,演员真的很努力,这部电影真的没啥故事性。
准备去二刷下《湄公河行动》找找电影的感觉。
『惊天救援』有《烈火英雄》这个同题材的前车之鉴,剧作水平本应该有个参考作为提升,结果拍的更加的水,导演想要去刻画一个队伍的群像戏,但只有王千源韩雪那条线比较完整,杜江佟丽娅的感情戏可谓尬中尬,其他队员的设定太模式化,在固定的故事套路下完成熟悉的任务,以此达到推进、反转、升华的作用,显得非常流水线的制作,观众也只能通过影片联想到相关新闻事件起到一定的共鸣感。
【4+1致敬分】
一部完美的消防设备广告片,感受到了导演和编剧的自娱自乐。
我们感动于消防员的伟大与不畏艰险,但我们更感受到了演员选角的突兀,人物僵硬的塑造,主旋律片与商业片的决断错误。
影片一个半小时处的柯哀剧情般的氧气互续;人物死亡flag般的成长,我感受到的只有出品方满满的恶意与国产灾难片的任重道远。
学校:爆炸后消防力量这么紧缺,救4个有完全行动能力的人直接2架云梯上去了,还全部担架飞天救援,化工厂跟前遍地伤亡不是更紧急吗?
演一个小时了,就是一个小队在这探险式救援,蒙到一个算一个,逮到一个总负责人,居然问了下哪爆炸最严重就直接放走了,然后盲人摸象式乱找,现在应急救援就这种制度吗,化工厂爆炸,电影不应该先交代爆炸源,后续爆炸点在哪,没有需要关闭的阀门之类的吗都到这个年代了,还没有配备直升机吗?
只能靠人在火海里面到处爬吗?
指挥部似乎安排了在厂区跟前,包括所有的救援力量,就这还一直强调随时会第三次爆炸,难道不怕一锅端吗?
可以把整座城市夷为平地的化工厂,原有消防怎么设计的,没有灾害预防措施吗,怎么指挥部连化工厂有什么都不太了解。
佟丽娅冒着危险折腾半天以为是要干嘛,原来就是为了过去按个电源开关启动一下?
你要需要电让国网直接发电车上啊,爆炸成这了不怕有的电线断头,到处易爆气体,启动直接引起爆炸吗?
看了一半了看的累,想走人,从电影一开始就爆炸牺牲悲壮的音乐震耳欲聋,导演是没看过评分高的电影吗?
你待有轻重缓急,情节起伏,不能一直煽情到底啊,让人哭2小时觉得可能吗?
舒缓半小时高潮2分钟还差不多,你出来给我连哭2小时我看看你能哭出来不居然真的就这样结束了?
爆炸了2个小时,消防员悲壮牺牲了2小时。
前因后果一点没有,一个3级地震,导致化工厂的一个仓库里面的管道漏了,然后就大爆炸伤亡那么多人,第一次爆炸面积几平方公里,到处惨绝人寰,然后再爆炸还要把整个城市夷为平地?
这化工厂是美国来设计炸中国城市的吗?
然后应急指挥中心就是个摆设,就露了几个表示关注紧张的脸?
这电影完全就是在侮辱消防员侮辱国家制度,利用人们对消防员的尊敬不敢批评电影来赚取口碑提高票房吗?
写个影评都会被片方告,进而被迫道歉,简直无语!
学校竟然不护犊子!
而当下学生们的骨气在哪里?!
能不能有点血性和革命精神?!
要知道那什么学生会职务到了职场上P都不是,还不如有点血性坚持自己的评价。
社会发展至当下,结构还是没有变化,资本控制了言论,控制了审美,控制了流量,控制了BigBro,BigBro控制屁民。
若批评不自由,那赞美是多么的苍白!
第二次发…
故事导演是彭顺,还是有质量保证的。
故事开始不久,通信员杜江就和站长王千源建议,这“发布的内容不要太严肃”,这看起来感觉是杜江想把王千源打造成“网红站长”。
说起来,现在通过媒体平台拉进和百姓之间距离的部门,不止消防一个,这种方式,没什么不好的。
最近淄博烧烤“拷问”了“全宇宙”,淄博办公大楼也是火出了天际线,老百姓爱看这个。
一个上午三万个赞,着实让人“眼红”,这都是妥妥的流量啊。
可是,这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主旋律,没有一点严肃也是不行的啊。
故事里头关于“救援”的情节,拍得相当大手笔,彭顺的字号在那摆着呢,不服不行。
只是,这部电影,不知道怎么又和北大学子扯上关系了,吓得有些平台直接关闭了评论区。
这戏外的瓜,一下子精彩超过了电影本身,大概彭顺也着实够郁闷的。
小编其实也是化学专业毕业的,混了个本科证书,但是对故事里头出现的相关化学品是如何“救援”,是一个屁也不敢放的,咱也没北大的牌子硬。
至于在点映现场,究竟这北大化学系的高材生究竟问了什么,好像也不太清楚,搞得吃瓜群众更加好奇。
其实啊,对于一部主旋律电影,在这方面吹毛求疵没有任何意义。
故事里头最抢眼的丫丫,不值得关注吗。
可惜了,丫丫这闺蜜真是猪队友转世,这么没眼力见,给个微信,你拿什么拿啊,瞧给丫丫失望的。
故事里头两大“硬汉”如今已经不再冲锋陷阵了。
胡军正在开会强调消防意识,那边出了大篓子,会场直接变指挥中心。
武松已经是总队长。
整体故事拍得还是相当振奋的,只是,王千源的“坏人”演得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了,一张嘴,就想着王千源吃饺子,有点跳脱。
一部非常非常套路的救火电影,有对比就有伤害。
(1)情节非常的单一,几乎是警示教育片,或者是火情纪录片,也没有啥戏剧元素,一脸阴沉让人很难受。
看了这个更感受到法国人🇫🇷拍电影的有趣与不同视角和气口的重要性。
(2)旁白就是冰冷的口吻,在给消防员传递出发,应战命令,同时播报火情进度。
(3)救火的过程也很无语,明明大部队已经到了,却只派一个小分队前往最危险的地方,还没有救援,设备也跟不上。
(4)消防员是真的苦,也是真的伟大,舍小家为大家,在“消防叔叔,从消防员群像的视角看这部电影还算可以,有帅的,有憨厚的,害怕的,有队长这种内敛的。
(5)感情戏真的大可不必,无论是队长那条,还是杜江和老师那条,都是负分。
“因为爱情才舍己为人嘛。。。
” 这俩女性角色也很无语,作为一个化工专家,应该是条理清晰,理智分析各类方案,而不是在灾害面前慌得一批,还给出一些消防员都懂的信息。
另一个韩雪演人民教师就更无语了。。。
(6)现代化消防设备挺帅的。
尤其是投弹式泡沫车,当成消防设备宣传片可以给1⭐。
另:浪费了IMAX幕,一大清早爬起来看,这大荧幕和音响根本体现不了效果。
特效是不是有点太简陋了?剧本也是太白开水了。
不仅是讲述消防的职业电影,更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灾难动作大片。在商业灾难动作片领域完成得相当扎实,叙事节奏异常紧凑,紧张感从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开始蔓延。灾难往往最微小的疏忽开始,随着火势扩散成为一场足以危及全程的巨大灾难,各种救援场面足够惊心动魄。消防员们在火场出生入死,但电影拍得最多的却是他们的背影与侧脸。导演用丰富的细节展现了消防员职业的特殊与危险、责任与荣誉、牺牲与伟大,最后却落脚于队长赵映旗与爱人的和解、救灾专家叶歆的泪水以及队员们面向牺牲战友父母的敬礼,铁汉的柔情与背后闪耀的人性光辉,是这部电影动人的地方。某种意义上,这部电影是当下这个时代的一曲赞歌,赞的不仅仅是指冲在灾难第一线的消防员们,更是片中保护孩子的老师,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们,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爹味太重,男主演什么都一个样诶。
救援主题的电影最牵动人心的便是那些冲向一线的救援队们,这一次我们视角跟随身边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消防员。看完后深感消防员作为一个普通人,却能在如此惊险的大爆炸下勇敢前进,用欢乐和泪水在情感上牵动观众。作为受到他们保护的市民,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到这个普通而伟大的人群,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家庭,他们的成长。
看得我无数次泪崩,感谢所有逆的英雄,守护城市,敬畏生命。
火光冲天这样的字眼,没有身临其境过,是根本体会不到那种目睹“一切皆是可燃物”时的绝望和无助。大火肆虐、灾难来临,当我们逃离,消防员们却义无反顾的冲进火灾现场,只留下逆行的背影。取材于多个真实救援事件的《惊天救援》,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沉浸式惊险体验。因为真实所以震撼,没有什么比真实本身更打动人心。
作为一部灾难动作电影,《惊天救援》拍出了自己的风格,在真实呈现灾难的毁灭性同时,强化了普通消防员的精神力量,它增加了原本的救援变数,而由灾难延伸出的压迫感更始终影响着救火队员,在承受身体的压迫之余,内心的压迫感给足了。《惊天救援》的可贵之处在于不吝啬对于细节的描绘,比如电锯切割钢筋救援让我十分揪心,再比如杜江让出自己的氧气面罩给佟丽娅更是泪点十足,作为一部灾难动作电影,却给了让我们了解更多普通消防员的日常和精神,非常值得点赞,让人感动。
咋还不开分呢
看完这片最大的疑惑是,杜江为什么可以成为演员。
中规中矩的消防题材影片,滔天猛火,忠义的消防官兵,起关键作用的高科技灭火机器人,如“水龙机器人、干粉灭火导弹”。永远向身边可爱的消防员致敬!
在电影院哭的衣服都湿了,结尾太煽情了,就是对这种电影也别太苛刻,愿意描述消防员群体的不易,就值得再包容!比那些无病呻吟的感情电影有意义多了。
全程高淚點啊!
很明显是以19年江苏盐城响水化工园爆炸事故为故事基础。消防员是一个伟大的群体,每年都有消防员牺牲在一线。这部电影里诸多细节都在歌颂这个群体,致敬消防员。但是,面对今天的媒体环境,怎么样去讲故事很重要,大灾面前,人性的刻画、群像的塑造都是值得推敲的。
很少见的灾难救援题材,据说取材于多个真实救援事件,演员选的也不错,情节+演技的双重加持下让人很有代入感。消防员是特殊职业,他们的工作态度及精神令人肃然起敬,消防员的私底下也是一个个小家庭的成员,这种反差更加叫人泪目!
阵容还不错 看了导演以前的作品之后心里一顿坎坷
消防救援装备展~~很好滴展现了消防的艰苦与高风险,就是让人想起其他的几部消防题材的片子
虚无的剧情。买电影票的钱,不如捐给需要的人。
随便点开看看,没想到居然没有快进地看完。电影本身有许多的问题:元素过多,两条线的剪辑有点刻意,立flag必牺牲,王千源的台词让人出戏。但是!不至于恶评如潮。更不至于就这么点票房。救援场面又多又紧张又揪心,几次爆炸非常震撼非常突出救援的艰难。消防员的牺牲,重伤都让人泪目,煽情并不刻意,我能共情到。消防员太了不起了。致敬!!
硬煽情. 硬伤太多. 可不收.
真是难以想象这么好一个题材怎么拍成了这个德行。场面也够宏大,故事也够感人,但整个场景调度乱七八糟,镜头切换凌乱不堪。另外这个官腔十足的套路旁白,实在让人听的反胃。以及只要是个国产片就逃脱不出的爱情情节,这帮导演是不是不谈恋爱就不会拍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