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陈志汉
主演: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简介:一具冰冷的遗体,在医学院的解剖课中,默默的和一群医学院学生,走过一学期艰巨的学习,陪伴他们穿越成为医生的成年礼。在台湾捐赠遗体做为解剖课教材使用的亡者,被尊称为大体老师,在极度重视亡者身体安葬的亚洲,贡献自己的身体需要面对亲人的不舍,获得深厚的了解与支持。这样贡献的心意,将带给家人以及医学院师生什么样的改变?即使..详细 >
在一個正常的社會,死亡是會被認真思考和尊重的。
很有现实关切,但是情绪和镜头有点圆滑的过分了,显得略有些像公益广告。
所謂大體老師淺嘗輒止,又倒像是披了邊緣話題的紀錄片。
关于爱和决定,面对亲人的死亡,是安静地入土还是一如片子里提到的大体老师?多亏映后导演的沟通,知道了很多背后的故事,在中国讨论这个不容易,但总有这么一天其实生命有多样方式延续下去。
哭惨了,这一部会永远记得。
大体老师,以无言来授课,以肉身为教材。死亡真的是太大太难过的课题。
2050.05.17.
一个人的人格让人所以为人
在面对国人忌讳的生死问题前,是一次有关生死与人的哲学探讨,也是一次有关生死的科普教育。题材很大,具体表现,立意深刻。「看淡生死其实很难,看的再淡,在面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时,还是会不敢、不忍。」
镜头对准的大体老师话题,映射的各个方面还是很全的,既有“老师”的家属的不舍,又有医学院学生们的尝试与破圈,同时也有医生家庭本身面临的问题,以及观念意识的推广,剪得真心不错很舒服,就是bgm有点太突兀了。
我更想知道的是,当躯壳皮囊成大体,人类的精神、灵魂、情感、记忆,最终何从何去?
最出彩的部分在选题。在教会学校学医会很特别。林太太这辈子过得一定很幸福。
称捐赠的遗体为老师,为遗体举办各种仪式,开课前对家属采访,课前课后对遗体鞠躬说老师好和谢谢老师,课程结束后缝合、善后,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原来可以做到这样,往生后一段不一样的最后的旅程。
#2018中国新映像导演来沪,映后交流很好。正好是大二下学期,有局部解剖课,我也有一位大体老师;我们没有那些仪式,上课前三鞠躬表达我们的敬意;捐献身体是无私伟大的,感恩这些silent teachers.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抽出时间来习惯告别和分别。
要了解每个大体老师的生平,然后给每个大体老师一个生平的简介,包括性格,爱好等。尊重在每一个细节体现。感谢
范范听了之后写了片尾曲。
一种特别的身份在此生与往生之间停滞几年。分裂感在电影中不断跳出来,既强调要像对待所有人一样对待逝者的身体,又一再表现希望不要触碰熟者,尤其解剖老师提及的有捐赠意愿的自己的父母。于是,解剖本身不再是医学行为,更成了葬礼的仪式。
生命短暂且脆弱。
题材挺像我昨天看的,但质量差的实在有些多,不太喜欢这种观点纯靠采访对话说来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最重要的生命议题,只能靠直接讲出来。特别不喜欢配乐。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在一個正常的社會,死亡是會被認真思考和尊重的。
很有现实关切,但是情绪和镜头有点圆滑的过分了,显得略有些像公益广告。
所謂大體老師淺嘗輒止,又倒像是披了邊緣話題的紀錄片。
关于爱和决定,面对亲人的死亡,是安静地入土还是一如片子里提到的大体老师?多亏映后导演的沟通,知道了很多背后的故事,在中国讨论这个不容易,但总有这么一天其实生命有多样方式延续下去。
哭惨了,这一部会永远记得。
大体老师,以无言来授课,以肉身为教材。死亡真的是太大太难过的课题。
2050.05.17.
一个人的人格让人所以为人
在面对国人忌讳的生死问题前,是一次有关生死与人的哲学探讨,也是一次有关生死的科普教育。题材很大,具体表现,立意深刻。「看淡生死其实很难,看的再淡,在面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时,还是会不敢、不忍。」
镜头对准的大体老师话题,映射的各个方面还是很全的,既有“老师”的家属的不舍,又有医学院学生们的尝试与破圈,同时也有医生家庭本身面临的问题,以及观念意识的推广,剪得真心不错很舒服,就是bgm有点太突兀了。
我更想知道的是,当躯壳皮囊成大体,人类的精神、灵魂、情感、记忆,最终何从何去?
最出彩的部分在选题。在教会学校学医会很特别。林太太这辈子过得一定很幸福。
称捐赠的遗体为老师,为遗体举办各种仪式,开课前对家属采访,课前课后对遗体鞠躬说老师好和谢谢老师,课程结束后缝合、善后,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原来可以做到这样,往生后一段不一样的最后的旅程。
#2018中国新映像导演来沪,映后交流很好。正好是大二下学期,有局部解剖课,我也有一位大体老师;我们没有那些仪式,上课前三鞠躬表达我们的敬意;捐献身体是无私伟大的,感恩这些silent teachers.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抽出时间来习惯告别和分别。
要了解每个大体老师的生平,然后给每个大体老师一个生平的简介,包括性格,爱好等。尊重在每一个细节体现。感谢
范范听了之后写了片尾曲。
一种特别的身份在此生与往生之间停滞几年。分裂感在电影中不断跳出来,既强调要像对待所有人一样对待逝者的身体,又一再表现希望不要触碰熟者,尤其解剖老师提及的有捐赠意愿的自己的父母。于是,解剖本身不再是医学行为,更成了葬礼的仪式。
生命短暂且脆弱。
题材挺像我昨天看的,但质量差的实在有些多,不太喜欢这种观点纯靠采访对话说来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最重要的生命议题,只能靠直接讲出来。特别不喜欢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