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申秀媛
主演:李姃垠,权海骁,汤峻相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1
简介:本片讲述了一位中年女导演在还原韩国第一代女导演制作电影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奇幻电影之旅。受票房失败和更年期影响,主角陷入了人生低谷。没想到以兼职身份参与的韩国“第二”女导演的电影修复工作,竟是一场奇异的冒险……详细 >
没意思。
极度考验耐心
本届最想看之一,看完果然满足期待。题材很好,讲一位当代女导演为复原一部老电影的追寻之路。老电影是由韩国第一位女导演拍的韩国第一位女法官的故事!女演员女剪辑,满满women power~通过寻找当年的剪辑师机缘巧合发现藏在帽子里的残片,有点女版《一秒钟》的意思。但讲得内敛平静,两个时空的女导演影子对看、切除子宫后手术室回荡着婴儿的啼哭、老电影里的人物行为与当下夫妻关系的对照、残片里的影像在影响/激励着现实中女导演在困境中的抉择……人到中年事业家庭双重危机还身缠疾病,不像金智英那般苦大仇深的琐碎,不消费不撒娇。大出血就大出血,切除子宫就切了,切完跟丈夫说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还调侃男人切阴茎,丈夫说切吧反正也没什么用。韩国独立电影就是这般大胆又轻盈,男人总算体悟出和有梦想的女人生活会很孤独,笑翻。
文艺。电影可以拆分出三重女性故事:一个并不成功的中年女导演的故事;韩国第一位女导演的故事;电影《女判官》讲述的韩国第一位女判官的故事。
①不温不火地叙述一个普通中年妇女的故事,但不是剧情驱动,应该算是人生境遇或说是心路历程驱动型的吧,有一些打动人的地方,但较为初级的女性主义表露还是抢了主题的风头,说它初级,是因为意图过于明显:男性基本都反面角色,女性基本都正面角色,看着看着就想笑,不过倒也讨厌不起来;②女主角的职业困境,说到底还是源于职业本身的属性,既然拍摄小众电影是自主选择,那就要做好大概率无人喝彩的心理准备,就算你是个男的也一样,章明张律拍几十年,也架不住贾玲一部「你好李焕英」,你要羡慕,转去拍商业片就好,不用把锅都甩给男性;③女主角是《寄生虫》里那个保姆,演技得体自然;④原本有机会成为一部更厉害的文艺片的,惜乎创作者眼界局限,需知多数人间世事绝非二元对立如此简单,观照人性需要更开阔的胸襟更深切的体察和更强大的勇气。
虽然以女导演为主角,但其实关于创作的内容不多,更多还是在谈论任何职业女性都会面临的结构性困境,职场天花板,性别歧视,或是家庭与事业的难以权衡。这样看来影片的问题就是切得不够深,所有表达都太泛泛,但一种关怀的姿态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还是很高兴看过这部电影。
为什么女性导演难出头?因为电影容易与虚荣和傲慢产生联系,有些电影工作者想通过影像与人交流,这本来就是成本极高的一件事。
关于女性导演的生存困境,失意的事业与失衡的家庭构成了女性的身份弥乱,但影片对于女主角作为导演的事业窘境止步于票房失利和创作枯竭,缺乏社会层面的挖掘。两代女导演的隔空对话颇为动人,灯下的幽灵在人间留下影子的一幕绝美,女性对电影梦想的追逐和探索,家庭对女性的限制与剥削,系统性的矛盾需要更多具有自觉意识的主体去开掘解决方案。衰老和死亡的话题固然不可避免,但对此给予大量篇幅似乎反客为主了。
首先男导演和女导演拍各自的导演故事呈现出来的视角完全不同,洪导的男导演宇宙充满了自我沉溺,当然这也是很好的一点,本片明显在客观到底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面向的考虑。其次电影内部女导演-女法官-女导演的频繁互文十分精巧,切口很准。借此的女性中年困境表达和盘托出,家庭与健康问题系于此,时代沉积和典型的韩式意外,共同编织相似的女性影人时空。自反性倒是远远谈不上的,生成过程的折射还不够,有的是浅表意义上的电影生产展示。除此之外,光是影院空间本身就是一次大型的精彩致敬,有一束光,才有电影的想象。
相当动人且有诚意。没了子宫依然是个养不活自己的女导演,但要坚持下去啊。
这片是2022年我最喜欢的一部韩国电影,时光是最好的故事。
“致敬”就是一个失意者仍然表示:我爱。其实想给7.5。在我心里面最接近于完美的7.5,显而易见的差和显而易见的好我都不喜欢。韩国的第一位女导演拍下了韩国的第一位女法官(被丈夫毒杀),但影片有大量的片段和台词丢失,然后由一位当代陷于职业、妻子、母亲身份的;陷于生理转换期及健康的女性导演来修补电影的这样的一种隐喻就已经非常厉害了,女性的作业太多了,天启的聪慧者太少了。光线,氛围,情调,色调都是喜欢的。这位被“寻访”的女导演说:明明一无所有,但是却有一种因兴而生因兴而死的胆量。人衰老了也可以喜欢电影的,可以喜欢自所有自己喜欢的,但是大家都会老,但是所有老去的人也曾年青。“被审查了啊,那上面有女人在抽烟”,赶紧抽一个。
虽然带有女性主义色彩,影片的基调却极度温柔,但让人以舒适的温度去接受几代女性导演的困境以及创作不被认可后的沉默,淡淡的,接受无能为力的人生。与影子对望的场景是唯一的超现实部分,让不可见的彼此去可见,然后再让以为消失了的邻居回归,一切失去仿佛都能再回来,只要我们愿意看到彼此。
追寻梦想的女性也为让丈夫很委屈嗷?那从此大家做兄弟吧。
传承是最动人的,当女主在昏暗的剧场里,对着天花板的一束光查看胶片时,内心温暖澎湃,对过去不足的修补,再晚也不迟。还有一些关于独立电影的不易,也在这部里狠狠地共情了。
前半是简单琐碎的失败中年女导演生活实录,很真实。。最后10分钟找到胶片的地方开始发光。被剪掉的镜头连起来,上了年纪的剪辑师老奶奶认真地接着胶片。热爱的事情,要坚持做啊(今年北影节又一剂鸡血。。
一场跨越三代千年的对话,第一个女判官,第一个女导演,现代女导演…电影里的女性角色,都很鲜活,女剪辑师、女制片人、女邻居。互相鼓励,要坚持。片中没有塑造男女对立,老公、儿子、放映的老头甚至助理都是很温和的角色,但支持女主,对女主说出坚持下去的都是女性,因为她们的互相理解。女剪辑师出来就好看了许多,前面会觉得有些无趣
还行吧,一部讲述女性导演的电影,没太多感触。
挚爱!
是韩国非常罕见的女性主义视角,旧时代的女导演女剪辑,现代的女导演女制片,从没出现和最后才出现的女死者女邻居。很自嘲又很残酷对女性电影人事业和生活窘迫的刻画,又充满着对‘电影’赤诚的敬意。虽然视听语言不够优秀,但视角和文本都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没意思。
极度考验耐心
本届最想看之一,看完果然满足期待。题材很好,讲一位当代女导演为复原一部老电影的追寻之路。老电影是由韩国第一位女导演拍的韩国第一位女法官的故事!女演员女剪辑,满满women power~通过寻找当年的剪辑师机缘巧合发现藏在帽子里的残片,有点女版《一秒钟》的意思。但讲得内敛平静,两个时空的女导演影子对看、切除子宫后手术室回荡着婴儿的啼哭、老电影里的人物行为与当下夫妻关系的对照、残片里的影像在影响/激励着现实中女导演在困境中的抉择……人到中年事业家庭双重危机还身缠疾病,不像金智英那般苦大仇深的琐碎,不消费不撒娇。大出血就大出血,切除子宫就切了,切完跟丈夫说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还调侃男人切阴茎,丈夫说切吧反正也没什么用。韩国独立电影就是这般大胆又轻盈,男人总算体悟出和有梦想的女人生活会很孤独,笑翻。
文艺。电影可以拆分出三重女性故事:一个并不成功的中年女导演的故事;韩国第一位女导演的故事;电影《女判官》讲述的韩国第一位女判官的故事。
①不温不火地叙述一个普通中年妇女的故事,但不是剧情驱动,应该算是人生境遇或说是心路历程驱动型的吧,有一些打动人的地方,但较为初级的女性主义表露还是抢了主题的风头,说它初级,是因为意图过于明显:男性基本都反面角色,女性基本都正面角色,看着看着就想笑,不过倒也讨厌不起来;②女主角的职业困境,说到底还是源于职业本身的属性,既然拍摄小众电影是自主选择,那就要做好大概率无人喝彩的心理准备,就算你是个男的也一样,章明张律拍几十年,也架不住贾玲一部「你好李焕英」,你要羡慕,转去拍商业片就好,不用把锅都甩给男性;③女主角是《寄生虫》里那个保姆,演技得体自然;④原本有机会成为一部更厉害的文艺片的,惜乎创作者眼界局限,需知多数人间世事绝非二元对立如此简单,观照人性需要更开阔的胸襟更深切的体察和更强大的勇气。
虽然以女导演为主角,但其实关于创作的内容不多,更多还是在谈论任何职业女性都会面临的结构性困境,职场天花板,性别歧视,或是家庭与事业的难以权衡。这样看来影片的问题就是切得不够深,所有表达都太泛泛,但一种关怀的姿态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还是很高兴看过这部电影。
为什么女性导演难出头?因为电影容易与虚荣和傲慢产生联系,有些电影工作者想通过影像与人交流,这本来就是成本极高的一件事。
关于女性导演的生存困境,失意的事业与失衡的家庭构成了女性的身份弥乱,但影片对于女主角作为导演的事业窘境止步于票房失利和创作枯竭,缺乏社会层面的挖掘。两代女导演的隔空对话颇为动人,灯下的幽灵在人间留下影子的一幕绝美,女性对电影梦想的追逐和探索,家庭对女性的限制与剥削,系统性的矛盾需要更多具有自觉意识的主体去开掘解决方案。衰老和死亡的话题固然不可避免,但对此给予大量篇幅似乎反客为主了。
首先男导演和女导演拍各自的导演故事呈现出来的视角完全不同,洪导的男导演宇宙充满了自我沉溺,当然这也是很好的一点,本片明显在客观到底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面向的考虑。其次电影内部女导演-女法官-女导演的频繁互文十分精巧,切口很准。借此的女性中年困境表达和盘托出,家庭与健康问题系于此,时代沉积和典型的韩式意外,共同编织相似的女性影人时空。自反性倒是远远谈不上的,生成过程的折射还不够,有的是浅表意义上的电影生产展示。除此之外,光是影院空间本身就是一次大型的精彩致敬,有一束光,才有电影的想象。
相当动人且有诚意。没了子宫依然是个养不活自己的女导演,但要坚持下去啊。
这片是2022年我最喜欢的一部韩国电影,时光是最好的故事。
“致敬”就是一个失意者仍然表示:我爱。其实想给7.5。在我心里面最接近于完美的7.5,显而易见的差和显而易见的好我都不喜欢。韩国的第一位女导演拍下了韩国的第一位女法官(被丈夫毒杀),但影片有大量的片段和台词丢失,然后由一位当代陷于职业、妻子、母亲身份的;陷于生理转换期及健康的女性导演来修补电影的这样的一种隐喻就已经非常厉害了,女性的作业太多了,天启的聪慧者太少了。光线,氛围,情调,色调都是喜欢的。这位被“寻访”的女导演说:明明一无所有,但是却有一种因兴而生因兴而死的胆量。人衰老了也可以喜欢电影的,可以喜欢自所有自己喜欢的,但是大家都会老,但是所有老去的人也曾年青。“被审查了啊,那上面有女人在抽烟”,赶紧抽一个。
虽然带有女性主义色彩,影片的基调却极度温柔,但让人以舒适的温度去接受几代女性导演的困境以及创作不被认可后的沉默,淡淡的,接受无能为力的人生。与影子对望的场景是唯一的超现实部分,让不可见的彼此去可见,然后再让以为消失了的邻居回归,一切失去仿佛都能再回来,只要我们愿意看到彼此。
追寻梦想的女性也为让丈夫很委屈嗷?那从此大家做兄弟吧。
传承是最动人的,当女主在昏暗的剧场里,对着天花板的一束光查看胶片时,内心温暖澎湃,对过去不足的修补,再晚也不迟。还有一些关于独立电影的不易,也在这部里狠狠地共情了。
前半是简单琐碎的失败中年女导演生活实录,很真实。。最后10分钟找到胶片的地方开始发光。被剪掉的镜头连起来,上了年纪的剪辑师老奶奶认真地接着胶片。热爱的事情,要坚持做啊(今年北影节又一剂鸡血。。
一场跨越三代千年的对话,第一个女判官,第一个女导演,现代女导演…电影里的女性角色,都很鲜活,女剪辑师、女制片人、女邻居。互相鼓励,要坚持。片中没有塑造男女对立,老公、儿子、放映的老头甚至助理都是很温和的角色,但支持女主,对女主说出坚持下去的都是女性,因为她们的互相理解。女剪辑师出来就好看了许多,前面会觉得有些无趣
还行吧,一部讲述女性导演的电影,没太多感触。
挚爱!
是韩国非常罕见的女性主义视角,旧时代的女导演女剪辑,现代的女导演女制片,从没出现和最后才出现的女死者女邻居。很自嘲又很残酷对女性电影人事业和生活窘迫的刻画,又充满着对‘电影’赤诚的敬意。虽然视听语言不够优秀,但视角和文本都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