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以动物视角展开的电影,所以观众的体验也会带入片中的两只小老虎,反正当我观看这部电影,情绪就自然的随着小老虎的境遇而涨落起跌。
但我知道,这些情绪是因为我对好坏判断的评价标准而起的贪嗔心,事实上,这本是自然,生命的生老病死,起源灭绝,都是世界的规律。
而这部电影的现实,是彰显了人类杀戮残暴的天性,比如其中角斗场的情节,把自己的同类相残而嫁接到其他生物的身上,也说明了人类对此戏码的乐此不疲。
就比如说,我们的祖先也是如此,热衷形成部落互相厮杀。
而电影里放火烧林,老虎逃窜的场景也让我想到智人是否因掌握生火而成为世界霸主,连锁导致大型生物相继灭绝的历史疑问。
但无论如何,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演变,而我们,只能作为生物的一份子而去观察罢了。
而这一切现象的最终归宿,影片也做出了回答,答案就藏在那个小男孩的身上,他的心中是爱。
看完这部片子,便迫不及待的上来评价一下,不论拍摄手法的真假,是故事的内容打动了我,时而为他们的命运而担忧,时而为他们的重逢而喜悦,时而为人类的残忍而愤怒,时而为孩子的纯真而欣慰……库玛和桑加,一对因人类杀戮而分离的兄弟,最后由由于机缘巧合的重逢,和母亲重逢,重新生活在了森林。
结局是美好的,让人欣慰,可不禁让我感叹,现实中,有多少可怜的动物能有重回自然怀抱的机会呢?
大型的杀戮,只因为人类不断地贪婪,可悲!
虎一家的父亲被杀害了,面对人类的杀戮,母亲只能带着桑加逃亡。
幸好后来的桑加遇到好心的小男孩劳尔,在一起幸福的生活过一段时间。
他们的嬉戏,特别是捉迷藏那段,桑加躲在一堆玩具公仔里面的时候,真的好可爱。
库玛被卖掉马戏团,在库玛奄奄一息的时候,隔壁笼子的老老虎用尾巴为他安慰。
或许是想起儿时的游戏,库玛恢复了精神。
可是老老虎却没有那么幸运,一生没有意义的表演,丧失他本来的天性,最后的结局也让人惋惜。
桑加被狗狗追的满屋子跑,最后反抗时杀了狗狗了,而人类则认为他的天性暴露了,留下来太危险,于是他被再一次的放逐。
当可怜的兄弟重逢时,他们刚开始却不认识彼此,被放在一起决斗,供人类“观赏”,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厮杀。
但是当他们眼神交汇的时候,他们都明白,原来对方是小时候一起玩的弟兄,于是打斗变成了嬉戏。
看到重逢的这段,我真是又欣慰,又想哭。
他们开始了逃亡的生活,上演了一幕幕搞笑可爱的捕食桥段。
希望现实中,动物们都能有库玛和桑加美好的生活。
又看了一部電影,《虎兄虎弟》(Two Brothers)。
好感人吶。
動物縯員不是那些很白癡地配上人音,沒有那些很“人性化”的思想。
有的,隻是最最純真的眼神。
這部影片的監製是法國名導 呂尅·貝鬆 ,有名的《飛鳥的遷徙》就是他的傑作。
在拍了《熊的故事》之后,又一部描寫大自然動物與人類關繫的電影誕生了。
有位名縯員說過,韆萬不要和孩子與動物對戲。
也許是因為孩子和動物,都有着成年人已經流逝的純真吧。
當小酷瑪和桑嘎遇到種種睏難時,當他們眼看着失去親人時,那眼裏的情感是如此真摯動人,像是在掌心融化的冰塊,看了有種透心涼的心痛。
這應該不是在縯戲吧?
也許對那些動物“縯員”來說,從頭到尾就像是真的髮生了這么多變故一樣。
酷瑪和桑嘎,一個進了馬戲團,另一個成了孤單男孩的寵物。
其中的種種細節,是如此難忘。
先說說酷瑪。
原本的酷瑪要比桑嘎強硬很多,是個懂得保護弟弟的好哥哥。
被媽媽拋下后,被獵人艾丹收養,並和艾丹建立了友誼。
酷瑪很喜歡喫艾丹的糖,還喜歡吮吸艾丹的手指(剛剛離開媽媽的孩子呀。。。
)。
但是當艾丹偸運彿像的事情敗露后,他輾轉被賣到了一個馬戲團。
馬戲團裏有一個隻肯嚮錢看的壞蛋(下文就稱之為壞蛋了。。。
),利用槍聲訓練酷瑪,這是酷瑪的野性就被剝奪了,從百獸之王變成了籠中病貓。
當然這個壞蛋最后的下場自然是不怎么樣了。
桑嘎開始的待遇還好些。
男孩拉奧對他很好,他們甚至還睡在同一張牀上。
但是隨后髮生了意外,拉奧的小狗爭風喫醋(這條狗真討厭!
),桑嘎起初一直躲着它(看看看看,老虎怕狗。。。
),后來卻差點殺了它(可惜,是“差點”),就被送給他人,最后和他的哥哥酷瑪在鬥獸場上見了。
片中的一些伏筆也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獵人艾丹的糖罐,酷瑪一直都記得並且讓艾丹認識了自然和人類的關繫;讓酷瑪最后失去野性的“跳火圈”,卻在最后的圍捕中救了他們兄弟倆的命;他們的媽媽被槍打中了耳朵詐亡后逃脫,最后當酷瑪桑嘎囬歸自然時遇到了第三隻虎,而此時陽光投過這隻老虎的耳朵上的洞,分外美麗。。。
當然,這裏麵也有很多幽默元素。
酷瑪和桑嘎剛剛逃囬森林時的鏡頭很有趣:他們對經過公路的運貨車下手喫香腸、肉排等——因為他們小時候就被捉走了,沒有學會捕獵技巧;他們衝囬桑嘎的“養父母”傢洗泡泡浴;他們在橋上甚至“救”了一條金魚,讓它也重新囬到自然的懷抱;最后男孩拉奧解開桑嘎脖子上價值連城的項圈后(一個很胖很平庸無能的BOSS的伕人曾經以為那是送給她的。。。
),隨手丟在了森林裏麵。。。
總之,這真的是一部很值得看的電影。
下麵貼一些圖片,希望妳們看了以后不單單喜歡,也會去尋找這份最最純真的感動。
除了讲述人类浩劫的记录片外和韩国的《实尾岛》外,好久都没有如此让我感动的电影了,那就是法国2004年新片《虎兄虎弟》,让雅克阿诺的作品。
也许是法国人独特的人文教育或者欧洲大陆浪漫气息的影响,法国很多导演都将摄影机的焦点对准了自然界的精灵们,包括雅克阿诺的《熊》,雅克贝汉不朽的《侯鸟的迁徙》等。
影片讲述的是越南湄公河畔丛林中生活的老虎一家的故事,这样的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故事片在电影的历史上不在少数,尤其是美国的动画业的各个巨头们,比如迪斯尼老大为人津津乐道的《狮子王》《海底总动员》,梦工厂的《虫虫特工队》《冰河世纪》等等,这些动画片连连破卖座票房的记录,但最让我们惊叹的并非是其中那些画出来的主角们,而是惊讶于电影的制作方式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而法国人却在坚持用真是的动物们,用活生生的生灵们来做电影的主角,虽然法国也由《疯狂美丽都》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
在湄公河畔的丛林中生活的老虎一家,虎爸爸虎妈妈还有一对可爱的虎兄弟,它们生活在一处被废弃的宫殿中,一对虎兄弟十分的调皮,哥哥要比弟弟要胆子大一点,经常在一起为玩一颗石头而动手打架,但它们同时又非常的爱对方,在弟弟被可怕的黄鼠狼逼上树上的时候,哥哥毫不犹豫的为弟弟出头,赶走了黄鼠狼。
它们就这么幸福的生活着。
但,它们却又是不幸的,19世纪的欧洲正掀起的是一场“开发”亚洲的热潮,他们对非洲的象牙已失去了热情,却对湄公河畔的那些神像心动不已。
猎人来自英国,他在老虎的家旁边找到了诸多美丽的神像而生动不已,用炸药,用刀枪将它们从故乡的土地上剥落下来。
炸药的轰鸣声引起了老虎一家的恐慌,在两只虎子前面,虎妈妈只叼起受伤的虎弟弟,飞跃而出,遗下了虎哥哥。
在这次的战斗中,虎爸爸为了保护小虎被猎人打死了,小虎也被带走。
生命的一切都充满了偶然性,也许就是哪天因为某人的心血来潮来改变了整个命运;而此时老虎一家的命运也正被猎人的贪念所完全改变。
虎爸爸死了;虎妈妈用它的智慧逃脱了猎杀;虎哥哥被卖到了马戏团;虎弟弟被长官的儿子收养,因为狗的欺压而将狗咬死,被长官送到了陛下的动物园中。
故事的情节也许在我们的观影经验中不出意料的发展着,电影的前后呼应做的也特别的好,几乎每一个前面所提到的细节都可以在故事发展的后段部分得到再一次的应证。
而出乎我们意料的却是这些凶猛动物的柔情,这些被人类看成魔鬼的动物的命运在人类的手中是如此的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脆弱而不堪。
在这部电影中,老虎的柔情几乎随处可见,在小虎被贪心的村民卖给马戏团装在笼子中运往乡镇的途中,小虎在笼中挣扎、嘶叫,眼睁睁的看着笼外尘土飞扬的道路离它越来越远,突然,道路旁的丛林中飞奔出了妈妈的身影,她卯足劲的朝装着她虎宝宝的小卡车追赶,跳上车上,用牙齿撕扯的捆绑箱子的绳索,但,事总与愿违。
最后镜头定格在虎妈妈和小虎弟弟坐在路上惆怅的望着尘土远去,和自己的儿子和兄弟作无声的告别。
在这样的画面中,这个柔弱而无奈的背景、无声的力量狠狠击痛人们的心。
这里的镜头画面让我们心痛不已,但在最后的俩虎在火圈的包围中的逃生却让我们振奋不已,柳暗花明又一村,满山的大火在小虎哥哥的眼中慢慢的凝结成了一个火圈,用自己的头温柔的摩擦虎弟弟的脑袋,擦去对火的恐惧,燃起生命的希望。
在《虎兄虎弟》这部电影中,除了展示了老虎之间温情亲情之外,画里画外还探讨了人类和动物和自然的关系,电影的镜头运用中,用仰拍的角度,如越南陛下去丛林打猎的时候从大象身下来来时候的拍摄角度,强调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宰地位,而相反的对老虎用的则是平视的角度。
的确,在今天这个自然和动物界被人类破坏殆尽的时代中,这样的反思和回顾实在是太重要了,在电影中,老虎的兄弟之间的患难真情,虎爸爸的奋力保护,虎妈妈的极力追赶都和电影中的人物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和猎人最后所举起的猎枪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在皇家庆典上,当两只久别重逢的虎兄弟欢乐的跑向家园成对比的是,那些看客却因为害怕而纷纷将自己关进虎笼子,他们一直害怕一直担心,担心这动物凶猛,却没想到凶猛的恰恰是他们自己。
正如电影最后的字幕显示:湄公河畔的亚洲虎的数量由20000只下降到现在的不多于5000只,而这5000只老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人类的贪,人类的枪。
昨天还看了一部片子,很不错的。
《虎兄虎弟》,原名
讲述了一对老虎兄弟的坎坷的故事和人类的恩怨情仇。
最令我赞叹的是那些老虎如何能够按照人的意思去演戏。
不咬人就不错了,怎么能演得那么惟妙惟肖?
怎么能有那么丰富的表情,怎么能有那么深厚的情感?
而且从小老虎的体积,可以确定不是人装在里面。
太厉害了。
整片的立场是站在老虎的角度的。
人类入侵,杀了老虎爸爸,老虎妈妈带着一个孩子逃走了,另一只小老虎被人类擒住,从此开始一段故事。
两只小老虎先后属于一个小男孩、文物偷窃者、柬埔寨国王等等,最终在人类的围攻下重逢了,兄弟并肩携手逃出了人类的包围圈。
整片里头只有那个小男孩是同情小老虎的,唉呀,反正看完觉得人类好可恶,只有孩子是纯真美好的。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那么让我再一次默念他的名字:Jean-Jacques Annaud. 多年前《情人》里令人窒息的绝望,在这丛林覆盖的印度森林里,却演化为着着实实的温情。
幼虎Kamal和Sangha,在著名猎手Aidan McRory带领的探险队进袭他们居住的神殿废墟时,与虎妈妈失散,而虎爸爸则为了保护孩子而中弹身亡。
凶悍勇猛的Kamal沦落为马戏团的戏子,而温和羞涩的Sangha则成了法国殖民长官的儿子Raoul的玩伴,后来因为误杀宠物狗而被送去驯养为角斗士。
《虎兄虎弟》(Two Brothers) 赚了我整整两小时的目不转睛,和眼泪。
============[虎言心语]Kamal: 我所有的厄难,始于父亲躺倒在血泊中那一刻。
我藏在他尚有余温的身下,世界在一瞬间寒冷。
我的弟弟和母亲,此刻一定在旷野里奔逃。
我多么希望能再见到他们,但这希望如此渺茫。
杀死我父亲的枪手,收养了我。
他给我吃甜甜的果糖,那糖果在清水里化开去,仿佛母亲乳汁的甘甜。
但他终于被银亮的铁环铐住双手带走,而我被铁链紧紧地系在屋外。
我哀嚎着看他远去,我含着泪看见母亲和弟弟,在遥远的草丛里悲伤地眺望。
冉冉的火炬令他们畏惧,只因那每一枚火炬下,都掩盖着一孔乌黑的枪眼。
这木头的箱笼,它禁锢了我的手脚。
这重重的铁链,把我和我的森林隔绝斩断。
他们要将我带向何方啊,我的母亲,她的呲咬终究敌不过这冷冷铁兽的疯狂奔跑,沉沉摔倒在地。
仿佛生死的河畔,我在此岸,母亲在彼岸。
渐渐地,她也只模糊成我眼角的一颗张皇的眼泪。
他们说这是马戏团。
他们说我从此要住在这牢笼,守着这四壁铁栏。
住在我隔壁的老虎,伸给我他的尾巴。
我们最初也是最后的一次嬉戏。
从此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他空下来的笼子,住进了我,他们说这是提拔,他们说自此我是主角。
从今往后,要收拾悲哀,站直了身,跳跃。
但我的悲哀是那日复一日的时光,嵌在骨髓里消散不开。
纵然是枪声凛然,纵然是凌空逾火,我在我豪迈的转身里,看到苍老。
我是戏子。
Sangha:是一种嘈杂。
人声与枪声。
我和我的兄弟失散。
妈妈,我们去人居的地带寻他吧。
妈妈,我看见哥哥在铁链里呼喊。
但那火炬,那火炬燎燎燃起,无数的枪眼对准了我们。
妈妈,我们无能为力。
妈妈,她心碎地带着我离开。
我们去追逐一辆奔驰的铁马,哥哥在那铁马上,木箱里。
妈妈,勇敢的妈妈,却救不出哥哥。
恶毒的铁马将妈妈遥遥抛下。
妈妈,我们在滚滚尘埃里,绝望。
是一只蝴蝶牵引我去往那张大网。
铃声四射,仿佛夺目的光华。
妈妈,警觉的她想要阻止我,却已太晚。
她落入陷阱,腾跳不出黄泥的固囿。
我想救她,却同样陷入深坑。
饥饿困扰我,恐惧啃噬我。
忽而一面斜架搭下,天棚拉开,我们已然苍穹下。
刹那间枪声呼啸,人声浩荡。
仿佛那时与哥哥失散。
妈妈衔着我,冲向隐蔽的洞穴。
她转身迎向子弹。
枪响。
四下死寂。
妈妈倒下了,无声无息。
那肥胖的白衣男人骑在妈妈骄傲的头顶,无数闪光对准他肥腻的笑。
只在一瞬间,妈妈腾身而起,消没在丛林里。
她耳尖上穿空的弹孔里折射出的阳光,是我见过最美的阳光。
一只狗和一个孩子发现了我。
那可恨的小动物一刻不停的狂哮。
但那孩子抱我在怀,饮我以奶,玩耍为伴,相依入眠。
可只因被逼无奈,误杀了小狗,我便被逐出家门。
我被送往一座冷酷的地牢。
在这里他们要教我格斗。
我瑟瑟发抖的童年,在沾满潮湿青苔的地底,如萤光熄灭。
我是囚徒。
***[角斗之光]Sangha: 终于我要面对命运里的决斗。
这脖颈里的金碧辉煌令我怒狂。
若我是囚徒,且让这最后的一战,结束我冷酷的旅程。
Kamal: 不要逼我去那陌生的中心,那众人观瞰的戏场。
若我是戏子,日日的鞭打已足够皮肉消磨,又何苦逼我迎战来。
Sangha: 那斗士虽是虎,却软弱而怯懦。
我待要将他砸碎于掌底……可是,且慢:那目光,是童年,哥哥在树下恐吓走小獾后,深情仰望的目光。
Kamal: 那目光,是童年,弟弟站在高高的树枝上,不知所措的目光。
Sangha & Kamal:失散多年,彼此了无音讯,料不到这血腥厮杀场上再见。
且忘却那积郁的悲哀,在阳光下享受追忆中的童年。
且看,看客们嘲笑狞笑,且看,肥官震怒戏虎师犯急。
且看,牢笼大开,蓝天绿林是我们奔腾的疆场。
(Kamal欲返身回到牢笼)Sangha: 哥哥,这天,这地,这丛林,从此便属你我。
为何要回去那铁栏封锁的牢笼?
Kamal: 鼓足勇气,回归山林,从此我只为自己唱戏。
****[回归神殿]Kamal: 一场大火将我们困住。
人的枪口,在我无法触及的远处,冷冷瞄准。
火之外是丛林,那属于虎的天堂。
火之外是神殿,那属于虎的圣地。
来吧,弟弟,莫怕这烈火烧身,跳过去便是新生。
(Aidan McRory放下他的枪。
)Raoul: Sangha, 答应我回到你的神殿去,答应我再不到这人居的地带,答应我你会好好地长大。
Aidan McRory: Kamal, 对不起,我的糖盒已空;请你原谅我,几度举枪。
Kamal & Sangha: 再看你一眼,我的朋友。
你天真的注视,将温暖此后所有的日子。
我们回来了,妈妈,穿透你耳朵的阳光,是我们这么久以来的眷恋。
从此,请不要惊醒我们,神殿下的慵懒。
从此,面对子弹的啸声,我们仍可以,昂首阔步。
这部影片有许多感人的地方,同时,也有明显地商业化的地方,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它是部好片子,即使商业化,也是部感人的商业化电影。
这是一部讲述自然的童话,却讲的煞费苦心。
故事里都是个性鲜明的人,没有特别坏的,也没有特别的好人。
有个英雄般的纯洁小孩子,还有位小孩子样的英雄。
它描画了自然,又映射人类社会,描述的是动物,也不忘给民族和人性打几鞭子。
奇异暧昧的热带恋情让人心理暖暖的。
许是缘于特殊情结,我一直喜欢热带,而看这片子,就有如踏上神奇的归乡之旅。
光影在石窟和绿林间变幻摇曳,巨大石像和威猛动物都调动着我们和宏大有关的情绪。
有多少神秘的不可知在那里?
住在吴哥窟里的虎家说不定都受到神灵护佑。
在那些古老遗迹间,亲情被一群嗜血美兽演绎得淋漓尽致。
就连平日里婚后也独来独往的虎爸,都沾染了灵气会“调人离山”拯救自己孩子。
为了让人们看明白故事,导演和编剧设计了很多细节。
比如虎妈妈中枪的耳朵,虎弟弟脚上粘着的树叶,长大后带着的项链,这些细微的标志帮助人们分清动物演员所演的角色,也为故事发展提供了线索。
可怜我是抱着完成个体识别工作的态度来看,结果发现弟弟虎一会儿是蓝眼睛,一会儿又是黄色,一会儿脸圆一会儿又长,身体头部的花纹也经常对不上号,晕到大半场之后,只好老老实实和所有人一起用最简单直观的标记来对应动物演员。
看完片子查资料才知道,导演为了拍这部影片居然调用了“大约超过30多只成年老虎(其中有从法国马戏团借用的20只,还有泰国10只),以及大量7到20周大的幼虎,甚至找遍了世界各地刚出生的虎崽”。
我都很难想象,为了故事好看,现场调度和片子剪辑上需要花费多少精力。
另外一些动作细节则要感谢干练的驯兽师们。
记得兄弟俩在逃出斗兽场后,哥哥居然下意识的跑到在马戏团一直居住的笼子里趴下,在弟弟声声呼唤下,他才顿悟般的知道应该离开牢笼奔向自然。
哥哥在迈出牢笼的时候,脚步曾犹豫迟疑。
这样细腻的处理,只有通过驯兽师耐心教导,动物演员们才能准确表达。
这个故事还包容了更多童话很难承载的内容,比如对西方文明人对掠夺东方文物艺术品的反思,土著人生存和猛兽间的关系,人之间的交易——酋长用小伎俩赚钱,长官用手腕和策略讨好上级,没落的王族,妄图通过斗兽来重温辉煌。
喜欢片子里的幽默和快乐气氛。
但不喜欢土著酋长那个角色,还有她西化的女儿。
不好用上“沙文”这么严厉的词,这片子就是欧洲人从自己的视角去看东方以及野兽。
我没想明白这是编剧导演宁愿用残酷的真实来戳穿美梦漏洞,还是他们无意识中就表露出这样的态度。
本来总期望环保影片如入无我之境,这点上《迁徙的鸟》就比《虎兄虎弟》要到位。
但前者没有后者给人们的愉悦感和快乐。
《虎兄虎弟》虽然没有《熊的故事》那样自然,但也没那么灰调。
有我,有时也很好。
无论它是不是一个童话。
这部片子拍的真心不错,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喜欢看煽情励志片的人来说。
片中的场景大多是真实的画面,仅有少量的镜头是电脑合成的,可见导演在拍片时的辛苦啊!
对于情节而言,我觉得总是让我出乎意料。
与其说是出乎意料,还不如说是人类在这两只野性十足的动物面前相形见绌。
当小老虎Kuma看见自己的爸爸被枪杀时,那双可怜的眼睛盯着白人猎手,我猜想的是他会记住这一幕,然后为父亲报仇。
然而当得到这位白人猎人悉心照顾后,Kuma竟然和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把我之前的猜想推翻了,也让我畸形的人类价值观得到了沉重的打击!
动物的感情多么纯朴啊,没有一世的仇怨,但是有恩就要报恩!
这种感情多么纯粹,多么干净。
那个小孩和小老虎Singha也是一样。
看见他俯身亲吻老虎时,我真的被感动了。
除了老虎与人的关系之外,导演还给我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老虎家庭的故事。
虎兄虎弟不同的命运,最后在斗兽场里相遇,当他们由最初的打斗到共同嬉戏时,我们看到的是和人类别无二致的兄弟之情。
最后两只老虎回到丛林,遇到他们的妈妈时,他们一家 终于可以再次团聚了。
三只老虎躺在草地上,阳光穿过老虎妈妈耳朵上的那个枪眼,那一刻我真的为他们的重逢感到欣慰。
四颗半星很好的片子只是好奇怎么把老虎融入剧情莫非是训练的?
虎妈妈跳上车企图救孩子的一幕小老虎害怕的爬上树虎妈妈被打穿的耳朵射出一道光线都很感人
小朋友電影
威武!!!想起去北京动物园看那只老虎,站起来原来那么高!!!不怒自威....大概这就是天生的王者吧
如果不是学校在应试教育的空隙给我们放这场电影,恐怕我这辈子都不会去看
顺便Mark......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三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1.从斗兽场出来,库玛直接进笼子,桑加把它叫出牢笼。2.火烧森林的时候,库玛跳过大火,见桑加不敢跳,又跳回来鼓励它一起。3.最后在森林听到了深处其他老虎的回应,相逢发现是虎妈妈。猎人代表悔过自新,小孩代表人之初的善良,这电影拍得太好了。
看似淳朴的影像下,隐藏着那么多残酷的现实。更加坚定了我心中:大部分人不如牲口的论断。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还有多少动物在遭遇人类带来的惨剧,而又能有几个像这个虎家庭一样幸运?
好有爱的一对老虎兄弟,希望人类在没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不要再过度地猎杀野生动物了。
没看下去
其实觉得把动物的感情过于人性化了,最后竟然还找到了妈妈,真是一部童话...不过我更好奇的是导演怎么让这些老虎乖乖听话演出他们要的效果的?跟马戏团之类区别大么?
噢???
用动物拍这种电影是否本身就是一种残忍?更何况剧情一塌糊涂
真实自然的镜头语言,简单明了的人性寓言。人物前后态度的转变缺少过渡和铺垫,严肃题材之下的戏谑手法稍显不搭
印象中是电视里看的,感觉还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这很难说的,没有它们的表演怎么能有马戏团呢?似乎马戏团的存在就是一种自私的罪恶。不管怎样,善待动物们,他们是和人类同样重要的生命。
最搞的一幕就是两兄弟从斗兽场逃出来作恶的小插曲 虎弟弟还表演马戏团的跳桩给哥看 超搞的~~~
最后那点儿是强行凑数儿的?感觉好假…
小老虎太可爱,导演想表达的意思很清楚,但故事性较差,拍的可谓是相当不吸引,或者说是相当老套,可以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但小老虎真是太可爱了
3.5星。充满朴素理想情怀,集合了真挚的情感模型(手足之情)和简单的二元对立(成人是恶的,野兽和孩童是善的),把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尺融合在了自然的符号化身之上,再套上殖民地异域风情的滤镜,煮出一锅仿十九世纪史诗片,这确是导演擅长的。当然技术上才是最应佩服的:如何让猛兽在镜头前“表演”——驯化成的野性。
动物的感情好纯粹 真好~~
讲动物的片子里这个算很成功了,感人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