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向往的大都市北京,孙心和孙想是一对漂亮的姐妹花,她们住在像样板间的四合院里,有一个工作体面的母亲和每天呆在家但是乐呵呵的父亲,还有一位漂亮但患了老年痴呆的奶奶。
不过,尽管这位老人得了这样一种病,但是她每天仍然生活得美好、简单,好像一位不受任何影响的贵妇人。
像这样,孙心和孙想生活在一片祥和与幸福之中,那种幸福就像电视画面呈现的温馨和光滑,呈现出一种让人相信的陶醉。
可是,就像生活总会有磨难一样,一些不完美也出现在了孙心和孙想美满的生活里。
“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了” 这句话就像灵丹妙药,能够让两姐妹困难的职业生涯变得顺利起来。
好强的姐姐失业后得到了全家人的体谅和安慰,仿佛是在安慰电视那头的观众。
接着,爱慕她的男人帮她找到了工作,还体贴的向她解释这是因为她“有能力”,而她也这样相信着,最终这份工作也因为男人而失去了。
但没关系,她还有和妹妹一起做的公众号,即使在后来的创业中她所起的作用更多是质疑妹妹的决定以及说服她的妹妹做决定,但她仍然可以以企业家的身份守住女事业家的形象。
妹妹孙想是一个外表看起来可爱但也能干、有想法的女孩。
当她快要失去工作时,男朋友恰好为她争取到一份明显好于原本的工作,借着这样的帮助她的事业有了更多发展。
而她还和姐姐一起做着公众号,热爱烹饪的她是公众号的主体,但换了男友之后,她很轻松就把管理权给了这个相处不久的人,即使在最开始谈合作时,王一冰就表现出了自己急功好利的倾向,她却好像看不见,而需要姐姐的提醒。
离开王一冰后,这个充满原则与想法/总在尝试的妹妹却认为自己无力运营。
单公众号这一事业仍能推动下去,因为姐姐搀扶着妹妹,为妹妹提供了缺少的力量和意志,推动着妹妹促成事情的前进。
与其说她们是一对经历磨难而互相扶持的姐妹,不如说她们是两个无法自主行动的人,她们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那总是会生出很多灾难,但她们必须生活在美好之中,因此电视的情节并不能刻画这些内容。
于是她们就成为两个互补的幻想体,当姐姐有问题时妹妹拉住她,妹妹出差错时姐姐介入其中。
“爱是唯一的答案”孙心和孙想总在遇到困难,但她们被“爱”,也“爱”人,仿佛有爱就能前进,因为“爱是唯一的答案”。
如果说“爱是唯一的答案”,那么爱也成为这现实一切问题的遮羞布。
不论是在哪个男人眼中,孙心和孙想都充满了遥不可及的美好。
对于储晓宇来说,孙心是他的女神,而他自己只有爷爷、老屋和一份“没前途”的工作。
在吴江王一冰于非几位外地人的眼中,“北京人”三个字就是全部。
就像于非在天桥上告诉孙想:“你是北京人,你不会懂的”。
北漂们渴望的梦想地是两姐妹的户口,一辈子买不起的房子就是祖宅,努力攒钱坐火车才到的幻城就是别人的家,她们还生得美丽、独立、能干,她们天生就应该生活在爱之中。
可她们的爱却充满了诡异的坎坷。
孙想总在追求热情和浪漫,于是于非这个初来北京的外地人用一首歌就赢得了这位姑娘的心,让她大年夜的日子也要不顾风雪缠绵在一起。
她轻易地被感动,也轻易地因为没问的打架而大发雷霆,从此没了联系。
如此的热情,就在一句“你还在想于非”后顺利过渡下去,让王一冰用死缠烂打的热情打动了她,甚至还交出公众号的法人权。
都是因为爱,她的心情如浮萍一样容易飘荡。
于非,这个被老太太评价为只适合谈恋爱的男人却在电视里做了不少好事——热心租车、为母亲治病筹款、救下轻生的男人,这明明是一个有担当的男孩。
但这样堂堂正正的人在他和孙想的感情里却明白处于弱势,一个打架就可以从女主生活消失。
他再次出现时,孙想询问他原因,他却说是母亲生病了,好像外地人家里出事这种困境在北京美女面前像个羞耻的疤,必须用断联的方式消失掉来体现尊严。
这是为了爱吗。
对比孙想,姐姐孙心的婚恋就十分顺利。
她和情深意重的初恋分手后,顺利和帮助自己的外地人吴江在一起结婚。
这是为了爱。
剧中,孙心是一个好强、优秀的人,她十分在乎自己的事业。
直到结婚后她怀孕了,好强的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的工作,即使被母亲和妹妹的指责,她也没有动摇。
直到一次意外,在医生洁白的办公室里,这位女强人注意到自己的爱人穿着拖鞋就跑了出来,她变得柔和下来,立刻说她会生下孩子。
为了能被怜惜,好强的姐姐可以立刻变卦,丢掉自己多年的坚持。
这是为了爱。
两位女性角色拥有美好的期望,然而期望并不能帮助她们面对磨难,反而在生活中体现出自己优柔寡断、无法自立的特点。
尽管她们总是以坚强乐观的面貌对待困难,但她们本质中所含对于美好渴望的满足仍然使得自己充满了裂痕。
“我都要”同样显得扭扭捏捏的还有春色寄情人中的女主角,残疾的问题并没有让她消沉,而是更加上进,或者说是以上进的方式表现出一种留恋。
她一直面临一个抉择,年少时慰藉她的初恋男人和象征着繁华热闹的大都市生活之间,她仿佛不能够丢下任何一个,而电视也巧妙地用一个项目来让她满足了“既要又要”的渴望。
这是一个违背了最重要的“真实”的情节,即使文艺作品是建立在某种虚构上的,但它要遵守了某些人生中真实的法则。
与其说是这位女主角得到了满足,不如说电视本身体现了现实中人们无法实现的某种渴望的满足。
这位坚强的女主角充满了不能失望的脆弱。
情节的简化矛盾、人物经历的单薄让人不禁怀疑这些兜兜转转的人物究竟在寻找什么、他们又是为了什么在生活着,以及他们到底应该体现出一种怎样的精神,这些电视都没有做到认真严肃地回答这个问题。
在面对这些问题之前,甚至在文化工作开始之前,某种精神是我们所需要的,那是一种庄严和肃穆,即使是惹人发笑的东西也应该本着敬畏和真实的态度去参与制作,而不是人云亦云、脱离实际。
任何表达都不能和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严格区分开。
用美丽、精致和细腻的表现形式来盛放一切时形式就变得空洞了,让观众陷入了享受声色的境地,而这种享受本身就蕴藏着极大的困顿。
人们需要慰藉、关注和理解,但当这些东西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深沉和耐心时,表达就变成了一种造作,甚至是创作者自己可望而无法实现幻想的自我满足。
哎呀,感触非常多的一部电视剧,温暖,又带着跌宕,又比较现实,15年到21年这一段时间的故事,又非常贴近回忆。
两位姐妹的女性视角作为主要角度,两个不同性格的女孩在追求人生的路上发生的这一段段故事。
可能导演比较想表达的一点是,在现在社会,事业型的现代女性一般很难或者不会有好结果。
现代社会下的男女分工体系确实是一个难解的话题。
作为女性,如何认清自己放弃部分现代教育带给女性的期望,才能更好的开启自己的人生。
当然甜蜜的爱情元素也是整部剧非常好的一个点。
各位女性观众可以重点观察孙心这一条线故事线。
太多的选择,太多的偶然,而自己偏偏选择的是那一条路。
放弃金钱,放弃自己父母,甚至放弃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一切都是那么戏剧,可是回看过去几年,一切又都是那么真实。
补充:吴江早上从有早饭吃到没有早饭吃这一个。
场景和情节的描述实在太真实了,所以对于男女分工以及女性劳动的成果认可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来看了半集就看不下去了,但还是忍着一口气看到了第三集。
看这三集让我想到了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帖子,帖子中说“我是北京人,和老婆有两套老破小,但是有一儿一女,现在很焦虑”,和网友们探讨一下未来的问题。
评论区的回复有一条让我印象深刻,大概意思是“他们其实过的很好,他们只是想让你说自己说的特惨,没有房没有车,工资不高,反正过的比他们惨,他们就开心了。
”《心想事成》给我的就是这样的感觉。
从剧情上来说,两位北京人女主,完全没有戳到北京人的“痛点”。
如果你说北京人住在胡同里的焦虑,那必不可少的是通勤,住在东城,但是在中关村上班,摇号摇了十年没摇到,明明是土著却没有办法开车上班。
或者有车,但是面临胡同不好停车的问题。
诸如此类剧情痛点很多,不一一举例了。
别说什么性骚扰和失业问题,难道不在北京这些就不会发生吗?
从演技上来说,几位主演都不是北京人,念北京的特色台词相当刻意。
《爱情神话》作为上海本土剧,徐峥就算不是上海人,也说的一口好上海话。
所以看到《心想事成》很难不让我怀疑几位演员的诚意。
从制作上来说,在北京四合院=大杂院,具体可以参照《贫嘴张大民》《情满四合院》。
现在精致的装修和浓郁的滤镜,多少显得有些刻意了,不乏有粉饰太平的意味。
(滤镜已经赶上隔壁《夏花》了)从班底上来说,一开始这个片子主打的是《空镜子》姐妹篇,多少是有点期待的。
但是头三集丝毫没有《空镜子》的影子。
按照粉圈的话说,这是溜粉。
近期好评的现实主义我投《我们的日子》,虽然不是四合院or京味,但是要说生活是真的生活,要是现实是真的现实,要说生动是真的生动,要说接地气是真的接地气。
现在都市生活总是快节奏的代名词,看了《心想事成》让我感受到生活节奏也可以慢下来,这部剧以孙想、孙心这样的小人物为主人公,将故事设定在胡同里、充溢着烟火气,很真实不浮夸。
都说胡同是最能体现生活气息的地方,看着剧里孙想、孙心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胡同口,街坊邻居亲如一家人唠嗑,李慧兰和街坊打招呼问好,孙坚去老褚家遛鸟,一个个真实又温馨的画面真的很有感染力。
孙想就是我很羡慕的那种人。
她总是可以自娱自乐,每天做着美味的甜点,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忙里偷闲还谈起了恋爱~这种“躺平”慢下来的心态何尝不是另一种获取幸福的方式呢!
在我看来孙想的低欲望不代表不努力,只是不过多于苛刻自己,这不是一件坏事。
看剧的时候我就在想:有时候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往往会将事情变得更遭,不如停下来缓一缓,很多事可能会变得更好。
与孙想完全不一样的孙心又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
有不错的学历和能力,却因为种种原因找工作不顺利,因为有自己的“小骄傲”,所以当遇到麻烦也不会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只要自己能解决的,一定会默默承受,想各种办法去解决。
也正因为如此,看剧的同时更加的有代入感,提醒自己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会。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人都好像在往前赶,尤其是年轻人,恨不得卷生卷死,虽说奋斗是应该的,但有时候也应该停下来,给自己一些安全感,陪伴一下身边的家人朋友。
我想,或许你会感到更加幸福。
回味最新播出的剧情,李慧兰宽慰孙心只是一份工作,不要太放在心上。
孙坚更是说就算俩个闺女都不上班,家里也没问题,这是家人给予女儿无限的温暖和力量。
看春晚摇微信红包,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饺子,每个人都洋溢着着幸福的微笑,互相打闹着争抢幸运硬币,这是过年的年味。
孙想奶茶店所在的商场面临改造,胡同的人一起去超市抢购,在超市门口合影,这都是普通人的真实写照。
这部电视剧最大的看点,我想就是她们平淡的生活方式。
用生活方方面面的呈现缓冲大众对于大城市节奏快的印象,带来全新观感。
大家看不到那种口号式的职场拼搏,而会感受到更多的随遇而安。
在如此紧绷有序的社会生活里,希望大家都能通过一点小确幸,来进行压力和情绪的释放,也是一种对抗生活的新思路吧!
《心想事成》终于大结局了,孙心从深圳回家,继续跟孙想合作想食心语,孙想跟于非结婚,并且事业蒸蒸日上。
整体看下来,最圆满的人是孙想,而最令人意难平的则是孙心。
1、孙想最圆满孙想的结局是最圆满的。
首先说感情吧。
她虽然经历了王一冰这样的顶级“渣男”,但幸运的是做到了及时止损,除了感情被骗,想食心语遭到重创,其他的也都还好。
在最低谷的时候,她又遇到了于非。
于非经历过母亲的生病去世也成熟稳重了很多。
虽然他俩心中还有对方,但是于非不想拖累孙想,于是迟迟不肯再次表明心迹。
孙想的父母再见于非,感觉如今的他非常适合孙想,所以他俩极力促成此事,再加上疫情的原因,于非终于鼓起勇气向她求婚。
大结局,两个人终于结婚了。
真的是很圆满。
其次是事业。
孙想毕业后,没有按照李老师的要求去图书馆工作,而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在奶茶店打工,并且经营自己的想食心语。
后来奶茶店倒闭,她又去了咖啡馆,咖啡馆也拆了,她便全职经营想食心语。
跟王一冰、阡默合作的时候,她便不满意。
后来孙心帮她经营,虽然大获成功,可是她依然不满意。
孙心毕竟是她亲姐,她选择牺牲自己,把想食心语留给了她。
在她的坚持下,她没有违背初心,终于把账号做了起来。
大结局,她依然遵从本心经营想食心语,那些品质不高的产品她坚决不合作。
再加上于非的农产品账号,可以预期两个人的未来会非常成功。
还有就是她的家庭生活,她一直留在父母身边,还是挺幸福的。
2、最意难平的孙心我感觉大结局最意难平的是孙心,按说她不该有这样的结局。
首先是感情。
她最初喜欢褚晓羽,可是父母极力反对,后来褚晓羽为了证明自己结果犯错进监狱。
孙心选择了分手,接受了吴江。
看似幸福的一对,结果婚后却不尽如意。
两个人离婚收场,孙心选择净身出户。
大结局,吴江开始努力做好一个爸爸,孙心也决定陪着如意一起长大。
我觉得他俩还有可能。
毕竟有些时候,经历了一些事情大家才会明白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我觉得剧中把阡默当成孙心的对照有点不太合适,毕竟孙心值得更好的人和更好的未来。
孙心跟褚晓羽应该是没有可能了。
褚晓羽决定自己当老板,并且跟孙坚说会带着自己的对象让他把关,他应该是跟小雅在一起了。
毕竟小雅是在他最困难都没有抛下他的人,如果他跟人家分手,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其次是事业。
孙心本来想要通过事业证明自己。
一开始在公司里马上就要晋升小组长了,结果遇到性骚扰;而后到了吴江的公司,虽然被吴江打压,可依然做到了项目经理。
生完孩子之后,她想回去上班,却被吴江骗去辞职留在家里做起了全职主妇。
好容易通过程亮帮助孙想做想食心语,眼看着事业将成,谁知道孙想不乐意,她再一次出局。
为了保护妹妹的理想,她接受了程亮的条件,去国外。
可惜因为疫情原因没能成行。
可以说,她有一颗事业心,却始终没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这实在是让人觉得遗憾。
她虽然最后选择回来帮助孙想,但这并不是她想要的人生。
都说心想事成,孙心心想事成了吗?
我觉得编剧对孙心太不公平了。
《心想事成》讲述的是日常生活的那些事,按说不该有反派出现,可偏偏有这样一个角色,非常不讨喜。
随着剧情的深入,他的真面目逐渐暴露,成为本剧最大的“反派”。
这个人不是吴江,而是王一冰。
1、为了爱情不择手段王一冰是孙想的同学。
孙想开设想食心语之后,他一直关注,还经常留言。
这样的同学情看起来并没什么不好。
但是,他在超市跟孙想遇见之后,首先问的是人家是不是北京户口。
等确定人家的信息之后,他便展开追求,即便孙想现在跟于非在一起。
孙想那天因为跟于非吵架后来又乘坐三轮车把胳膊摔伤之后,王一冰故意阻拦于非,造成了孙想跟于非的误会,结果于非跟孙想分手了。
知道孙想分手之后,王一冰更是积极主动,天天过来帮忙,还送各种礼物讨孙想的欢心。
时间一长,孙想便接受了他。
做男朋友,这还无法满足他。
他一直希望能够早点跟孙想结婚。
于是他借着孙想生日的机会,向孙想全家提出希望更近一步。
再后来,直接带着孙想去看戒指。
可是孙想觉得太快了,不想这么早结婚,他就去找了孙想的父母。
他想早点娶到孙想,不是因为爱情吧,是因为他需要孙想给他带来的好处,比如北京户口。
2、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孙想之所以不愿意答应王一冰,是因为心里还有点说不上来的不舒服吧。
这一点不舒服就是因为他们两个人三观不一致。
想食心语接的第一个广告是姐姐孙心给介绍的,是一款黄油。
孙想拿到这个产品之后,反复试用才写了一篇推文,拿到了钱。
虽然只有5000块,但是孙想觉得这个钱拿得心安理得。
后面,王一冰给孙想介绍广告。
孙想看过产品之后觉得这个产品不怎么样,即便给三万块钱,她依然不愿意接。
王一冰嘴上说支持孙想,可事后一直觉得可惜,反复提这件事。
可见,在他心里,还是钱更重要。
预告中,孙想的想食心语拿到了投资,王一冰让孙想日更,孙想拒绝,说能做到周更就不错了。
王一冰又去找阡默,说什么拿到投资就可以无所谓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从这些来看,王一冰人品很有问题。
他这么做,想食心语早晚要翻车的。
王一冰是一个为了钱可以什么也不顾的人,这一点跟孙想完全不同。
3、为了生活不择手段王一冰真的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他一开始为了拿到北京户口,拼命追求孙想。
后来知道孙想家要拆迁,更是三番五次打探消息,甚至直接上手帮助人家找房本。
房本找到了,却是公房。
为此,王一冰再一次奔波,帮助孙想家办妥了房本的事情。
他如此殷勤,让孙想父母都开始怀疑他的用心了。
随着拆迁信息下来,王一冰建议,不要大三居的拆迁房,而是要拆迁款,然后拿着拆迁款在孙心的小区买两套房子,一套孙想父母住,一套孙想住。
孙想有房子,王一冰不就不用买了吗?
你看他的算盘打得实在是精明。
预告中,孙想的想食心语办证件,法人还是王一冰。
你看,王一冰这一套下来,不仅有了北京户口,还有了房子,甚至有了自己的企业。
这真的是骗人骗钱又骗房呢。
这样看来,王一冰是不是全剧最大的“反派”呢?
《心想事成》播完两集了,目前看来是有心意有诚意的,看之前的剧宣女主还是个美食网红的设定,还挺有话题感的。
不过这一切希望都能保持住,尤其是反应胡同里真实生活的桥段在后面希望能再多点。
现在这年头真拍胡同的戏太少了,前段时间那个赵露思的戏就纯属鬼扯,实在看不下去。
没有附图,因为也不知道上哪弄去,诸位多多包涵吧。
心想事成 (2023)5.5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 刘一志 / 毛晓彤 张俪
《心想事成》最新剧情里,王一冰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软饭硬吃”的手段真让人恶心,可惜了孙想这么好的姑娘。
有些人说是因为孙想太蠢,可是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自然能看清每个人是什么样,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说不定也会跟孙想一样。
1、过于讨好的追求如果你生了一个女孩,一定要给足她安全感,等她长大,一定要告诉她,如果一个男人为了追求你可以不顾一切,甚至连尊严都不要,那么一定不要答应他。
孙心和孙想,她们姐妹俩其实遇到的是同类人。
吴江和王一冰,他们自身条件都还可以,可是他们为了追求孙心和孙想,不惜放低姿态地讨好。
比如吴江,他表示可以接受孙心的过去,甚至连孙心奶奶把他当成褚晓羽都不介意。
结果呢?
结婚之后,他想尽办法打压孙心,甚至骗孙心,让她离职在家带娃。
王一冰更是如此,他各种讨好孙想,他希望孙想嫁给他,在孙想生日那天当着全家人的面表白,后面更是直接找到孙想父母,希望他们劝说孙想。
当然,这里还要说一句。
父母一定不要对女儿干涉过多,以免被有心男人利用。
你看吴江和王一冰就是看准了这一点,一有事就去找孙心和孙想的父母,让他们帮忙劝说女儿。
作为父母,虽然他们经验丰富,可未必能够看准一切,所以不要影响女儿们的选择,不让有心人有机可乘,才是对女儿最大的保护。
2、细节中见人品孙想确实有点没脑子,或许是因为被家人和姐姐保护得太好。
王一冰的问题,其实早就有端倪。
大家还记得,孙想接的第一个广告是孙心介绍给她的。
她用心烹制,最后写出一篇详实的文案,得到了广告商的认可。
后来,王一冰也给孙想介绍广告,这一次的广告有三万元的费用,但是孙想却拒绝了,理由是产品质量不行。
王一冰嘴上说听孙想的,其实上根本不认同孙想,否则就不会后面一直说可惜了。
孙想以为王一冰会听她的,但是想食心语拿到投资之后,王一冰可是没少背着她干事。
擅自接广告,擅自更改图文内容,甚至还想把公众号改在工作室名下……生活中,我们要对身边人足够敏锐,尤其是涉及金钱等利益关系。
千万不要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也别轻易相信某个人,否则将来受伤害的,只能是你。
谈恋爱更是如此,记住,他对他人、对某些事情的看法,都包含着他的价值观,别觉得他能为了爱情改变,他只想改变你。
3、虚情假意的谎言最让人觉得可怕的,是王一冰的谎言。
他为了把公众号改在工作室的名下,故意装作很诚恳的样子。
他拿出银行卡说,一百万的投资要还回去,我们花了几十万,这张卡上的钱是我攒的结婚钱,先给了人家吧。
情真意切,让孙想再一次被感动。
可是孙想却没想到,王一冰如此做,只是为了把她灌醉。
这样的人有多可怕,亏得孙想一直没答应嫁给他。
我们再来看一下他背着孙想做的事情。
他用想食心语拉投资,跟钱总签合同,为的就是拿到一千万的投资,然后自己分100万。
还有,钱总一百万的投资,他不少钱都寄给了家里。
说白了,他在挪用公款呀!
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可怕了,他为了钱,什么都做得出来,什么甜言蜜语的谎言都能说得出口。
这要是结婚了,那还了得?
王一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个“凤凰男”,他出身农村,想要在北京立足脚跟,所以仅仅抓住孙想这个人,为的就是利用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
姑娘们,不管啥时候还是要擦亮眼睛,门当户对也许不一定好,可三观一定要一致,才能收获幸福。
《心想事成》通过孙心孙想两姐妹的婚姻,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不要跟熟人结婚,不要跟亲人谈生意。
孙心嫁给了自己的同事吴江,婚姻以悲剧收场;孙想差点嫁给自己的大学同学王一冰,恋爱事业都遭受重创。
而孙心和孙想合力经营的想食心语,看似蒸蒸日上,姐妹却差点闹掰。
她们的事例虽然不能代表大多数,却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1、不要跟熟人结婚电视剧里甜甜的爱情一般都分两种,一种是青梅竹马,一种是天降奇缘。
很多故事都是竹马不及天降,很多婚姻也都是嫁给了突然出现的那个人。
为什么竹马不及天降?
难道真的是因为恋爱谈久了就变质了吗?
很多时候,青梅竹马的感情,是在相处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虽然很温暖,可很难找到心动的感觉。
当然,如果是小时候相识,然后分开一段时间,再相遇,肯定这种感觉会很不一样。
但如果是一直在一起,就很难保证感情永远不变。
而天降奇缘,一般是因为有心动的感觉才能让他走进你的心理。
如果你有青梅竹马的恋人,却还对天降奇缘的人动心了,只能说明你不够爱那个一直陪着你的人。
也许只是习惯,但那并不是爱情。
熟人却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
你说熟吧,两个人并不是那么熟悉;你说不熟吧,两个人又曾经是同学或者是同事。
这种熟与不熟,就容易让人伪装。
因为他对你熟悉,知道你的喜好,就容易追求到你。
但由于你们两个人又不够熟悉,所以他的伪装容易让你看不透。
就像吴江和王一冰,他们追求两姐妹时,都带着伪装,一旦得手,便逐步露出了“真面目”。
更重要的是,有些人会变,而你可能并没有发现,这让你更容易被骗。
婚姻,最好知根知底。
如果不够熟悉,也需要通过一些细节去考量对方,千万不要“恋爱脑”,回头被骗了,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2、不要跟亲人谈生意孙想的想食心语是她的心血,可是她却一直找不到自己最初的快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她跟亲人合作。
首先她是跟王一冰合作。
虽然她内心不想开工作室,可是王一冰极力撺掇,再加上甜言蜜语的“攻击”,她妥协了。
可是后面她发现,这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于是两个人渐行渐远。
如果不是姐姐孙心,她的账号恐怕就被王一冰骗走了。
其次她跟姐姐孙心合作。
孙心确实很有能力,她帮助孙想力挽狂澜,并且帮助她把账号做大做强,不仅入围了网络红人榜,还开始谈一些线下的生意。
但这依然不是孙想想要的。
此时,为了公司进一步发展,账号的营销负责人文竹建议换掉孙想。
如果不是孙心太在乎这份姐妹情,恐怕孙想的想食心语就跟她彻底没关系了。
为什么不要跟亲人合作?
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你们之间的感情。
孙想不喜欢,可又因为那是自己的姐姐,好多事情她无法拒绝,好多事她无法说,所以两个人隔阂越来越深,最后差点闹翻了。
你看,做生意,最好不要掺杂太多感情以及复杂的关系,否则生意做不好,最后感情也会受影响。
这些事情虽然不是绝对,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
毕竟很多时候,有些人是可以共患难,却无法共富贵的。
你觉得呢?
《心想事成》中,孙心和孙想这一对姐妹性格迥异,追求不同。
孙心虽然有先天性心脏病,但是后面还是挺争气的,考上研究生,并且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而妹妹孙想呢,身体健康,却只是大专毕业。
两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者,但是两个人却对幸福有不同的认知。
就当下来看,孙想要比孙心幸福,因为她从来不想那么多。
1、追求不同孙心研究生毕业,又在大公司上班,她接触的人都非富即贵,她的理想是走出胡同,过上精致的生活;而孙想呢,大专毕业,在奶茶店打工,她接触的都是普通人,她也安乐于当下的生活,所以没什么追求。
什么样的人最痛苦?
当你的现实无法匹敌你的野心的时候最痛苦。
孙心很努力,她努力工作,期待升职加薪,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可是当她被杨辛性骚扰,而公司又轻轻带过时,她选择了辞职。
而后她想转行,又陷入了找工作的大潮之中,被拒绝多次之后,她开始迷茫了。
孙想也面临失业,她的小奶茶店要倒闭了,她马上也没有工作了。
可是她却没有太多想法,转身去了朋友的店里做起了糕点师,依然快快乐乐地生活。
孙心有要求,所以她不能轻易妥协;孙想没要求,所以她能够随遇而安。
两个人对生活的期许不同,造成了她们对现状的接受度不同。
于是,就我们看来,孙想很快乐,而孙心却不那么轻松。
2、认知不同我记得网上有一个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很多没有上过大学的儿媳能跟婆婆友好相处,活得怡然自得,而那些上过大学的儿媳却困于婆媳矛盾,生活得很痛苦?
有一个回答说,你上过大学,见识过外面的世界,所以你无法像那些人一样随波逐流。
但是你的知识又没办法帮助你解决当下困境,所以你活得痛苦。
剧中,孙心与孙想便是如此。
孙想遇到于非,两个人一拍即合,谈起了恋爱,可是孙心却不看好于非。
她一会说于非不靠谱,一会说他没有家庭责任感,总之,在她眼里,于非并非良人,所以她才会在医院里跟孙想吵架。
可是孙想却不想那么多,喜欢一个人就是喜欢他的一切。
她觉得于非见义勇为没问题,即便住进了医院也没什么不好。
反观孙心,她既无法坦然跟褚晓羽在一起,也不拒绝吴江,更是在程亮出现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点心动。
她太看重利弊了,所以她一直没有明确选择跟谁在一起。
她既喜欢褚晓羽对她的“暖”,也觉得吴江和程亮才能给她想要的生活,所以她才瞻前顾后,过得并不幸福。
有时候,幸福很简单,而有些人把太多的事情想复杂了,所以才不幸福。
跟从心的选择,或许会不一样。
3、规划不同孙心和孙想对未来的规划也不同。
孙心在吴江与褚晓羽之间选择了褚晓羽,跟他一夜激情。
可是当她听说褚晓羽靠投机倒把赚钱时,她非常生气,认为褚晓羽没有上进心。
在她心里,一夜暴富不算能力,靠自己的拼搏努力坐上高位赚到钱才是幸福。
所以她无法接受褚晓羽的做法。
反观孙想,她才不管什么手段不手段。
于非送了她一瓶很贵的面霜她就觉得很幸福了。
孙想甚至都不知道于非究竟是做什么工作的。
她当然更不会想以后于非会不会留在北京,两个人结婚之后怎么生活。
孙心便不同了。
她一心想走出胡同,如果褚晓羽给不了她想要的未来,他俩也没办法在一起吧。
你看,就是因为这些原因,研究生毕业的孙心有时候还不如大专毕业的孙想幸福。
当我们的努力配不上我们的野心时,不妨放过自己。
把握住拥有的,能让你活得轻松一点、幸福一点、从容一点。
陪爸妈看完了……几乎每集一个MV,真服了。
剧里场景一切到北京的四合院胡同就觉得很有人情味,无论是老旧复古的环境,还是孙想孙心一家、街坊邻居的相处方式,都真实、接地气,被这人间烟火气安抚了内心。
不符合实际,北京二环里基本没有独门独院的普通老百姓。都是大杂院。除去这一点。故事还可以,适合老年人看的剧。我妈说还行。
毛晓彤真好看
弹幕就能看出褒贬不一。但我觉得这么处理反而挺好的。每个人都有好的和坏的一面。我觉得倒挺真实了
前半部分还看得过去,后面孙想人设简直不要太差,没有能力光谈理想,每次都要她姐兜底擦屁股,严重脱离生活,最后还是她姐妥协,简直无语……
4000年一遇的好剧
求求你们别拍这些电视剧给我妈看了!!!
追完啦~心想事成,心想才会事成挺喜欢的家庭剧,看起来非常的放松
北京的老胡同就是这样充满生活的气息,家家户户在这种烟火气的地方生活成长,给观众呈现出真正普通人的生活,父母对子女工作感情的担忧,现代年轻人对工作的躺平都是我们这一代人能真实感受到的。
悬浮都市剧,各种脱离实际的剧情不说,姐妹俩的择偶观很有问题,就非要从对自己好的男的里挑一个对自己最好的,她们本人没有自己的感情吗,感觉姐妹俩一直在权衡哪个男的对自己最好,选一个就行了,完全不用考虑喜不喜欢爱不爱的问题,这么没血没肉的角色真的没必要拍出来,姐姐为了创业扔下发烧的孩子不管,为了和老公赌气把年幼的孩子扔给完全没经验的男人,太不切实际了,女性追求独立没错,但是没有这么狠心的妈妈,倒是符合姐姐没心肝的利己人设,更不要提男友前脚入狱,她后脚就和别人谈恋爱,这么讨厌的角色你拍来干嘛,能看出编剧已经很努力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了,但是估计脱离太久全靠想象力,全剧唯一惊喜是王子异,我以为小糊豆又是来凑数的呢,意外演得不错很松弛,毛晓彤一如既往的傻白甜人设,35岁的女演员还要待在舒适区,过两年就难受了
工作几年买四合院,忽悠年轻人
这是现在国内电视剧的通病了,虎头蛇尾!最的几集强行呼应标题!虽说,把冲突表现的明现一点,让观众看明白,但是,后面的小想,哪都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了,哪想法真让人无语了!
张俪演的很好啊,最后几集被她感动哭了,她的隐忍,她的爆发……很生活化,不脱轨,职场部分也很专业,整体人设立得住,能记住她
2015年真实的生活场景,普通的职业,熟悉的对话与生活,这部剧介绍了一个属于普通人的故事,在灯光璀璨、富人群集的首都同样生活着如此多的平凡之人。
毛某人演技太差,说话喋声喋气的,脸也是僵的,满满的科技感。这部剧全靠张俪撑着
孙心面对职场性骚扰的打击真的厉害,在公共场合当面揭穿,要录音有录音,有聊天记录有记录,让被人无法狡辩,真的爽到我了
为了看姐妹情,张俪+毛晓彤,剪刀手赶紧来!
邻居阿姨果然是最强的情报中转站,于非和孙想就是站一起聊个天,邻居阿姨立刻就汇报给孙想妈妈了,不过于非这么优秀的小伙子,绝对是有面子啊,孙想的眼光还是相当不错滴
被毛晓彤和王子异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