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深刻丰富的剧居然一堆人在骂剧本骂人物。
这样反而更显得学姐和学妹彼此之间互相成就的珍贵。
学姐表现出的内敛克制甚至有些木讷,其实是良好管理自身欲望且内心宁静的一种体现。
这在这个时代应该是一个很稀缺的品质。
面对学妹这么简单热烈甚至有些鲁莽的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像学姐这样的持有底线,不骄纵、不贪婪、甚至宁缺勿滥。
不贪求就不会索取,不索取就不会滋生出许多无谓的怨恨。
所以学妹跟学姐之间的感情这么久都没有变质甚至变得更有建设性。
这不光是学妹自己的勇敢坚持,也很大程度上是学姐的成全。
学妹最宝贵的地方也并不在于她真诚勇敢坚持,而在于她也不贪求索取。
她所付出的都是她心甘情愿的,单凭做能帮助到学姐的这些事情就能够让她开心,不会觉得是学姐欠她的,学姐若不还以“同等”的爱那就是对她不起,于是乎怨恨憎恶要求偿还......学妹心中是有股侠气的。
怎么会觉得学姐懦弱呢?
首先,光是能把一个自闭症儿童养大,学姐就不可能是个懦弱的人!
其次,不是你以为的不计后果“勇敢”追逐爱才是勇敢。
如果勇敢都是如此低成本就能做到的,那勇敢也就没啥好称颂的了。
闭着眼睛上就完了呗。
那恐怖分子、无差别攻击他人的独狼个个都是大英雄。
可笑不?
你可能会说,那怎么会,我这是为了爱,恐怖分子他们又不一样。
但你怎么知道独狼们不会觉得他们其实也是为了“爱”呢?
关键点在于,有的人的“爱”是“吃人”的,而真正的可以被称作caritas的爱是活人的。
想不清楚这一点就不要“深情”。
这篇多少带点情绪,看不惯学姐这样珍贵的人被人无端指责。
虽然学姐可能根本不在乎这部分人怎么说她。
不敢打分,怕分数给得低,真爱粉来和我吵架。
并且,分数给的低,话又说的重,也有人会说,你行你上啊。
但是,我大言不惭的说,即便真的让我去拍,也不见得比导演差。。。
这么可爱的程予希,随便怎么拍都可爱的、迷人的程予希,竟然都救不了这部剧,截至目前的这部剧。
我看了截至目前的短评,三星及以下的观众基本上已经把这部戏前2集的问题都说了,节奏拖沓、不断地闪回学生时代第一季的剧情、学姐演技尴尬等等。
我和大家想法一样,目前来看,除了亭亭撒娇的戏份我很喜欢,其他都不行。
吐槽如下:1、导演不懂生活。
(做饭篇)
如上图,学姐做了那么大一锅汤,真的是巨大的一锅汤,最后自己只喝了小小的一碗,剩下的要怎么办呢,给谁喝啊?
不是很浪费嘛。
从第二张图片可以看出,学姐吃饭的状态和菜品的摆盘,导演是想要营造她现在一个人生活的寂寞感,所以餐食都是小小一份,那么,搞那么一大锅汤究竟是为了什么?!
大家之所以会觉得节奏拖沓,就是因为导演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
做饭和吃饭本就是一套连贯的动作,不能拆散。
如果我是导演,既然有一大锅汤在前面,那么后面这锅汤的作用或者意义就要体现出来,比如,学姐还没有适应做一个人的饭,总是按照三人份在做菜,这也可以表现出她的寂寞,侧面体现出她迎接新生活的勇气。
但是导演没有这么做,她自己应该都没想过为什么要做一大锅汤,反正就是要拍厨房做饭的戏嘛,随便煮煮就好啦。
2、导演继续不懂生活。
(对话篇)学姐和儿子的对话。
学姐问儿子有没有吃饱,有没有吃很饱,吃很饱才会长高哦。
这段对话也是尴尬无比。
健康饮食绝对不能吃很饱吧,吃太饱会长不高才对吧?!
当然,有人会说,小朋友状况比较特殊,可能总是不好好吃饭。
但是,这应该是爸爸需要多注意的问题吧,对一个小朋友说“吃很饱才对”,总觉得这个妈妈的表达好奇怪啊。
上司和老婆的对话。
上司为了秀恩爱,说要给老婆报销计程车费。
老婆回,十分钟的路程,怎么好意思说坐计程车。
所以,这里依然是一个很奇怪的生活逻辑。
既然公司离家那么近,为什么不回家换衣服,非要老婆送到餐厅来?
可能有人会说,那人家中午一起吃饭,顺便就带来了呗。
但问题是,上司也没有给老婆点餐啊,老婆来了就是喝了一口茶。
所以,是因为上司很忙,只能边吃饭边办公,完全没有时间回家换衣服?
看起来也不是,她不是和学姐悠闲的边吃边聊吗?
所以,为什么要安排上司老婆来送衣服,送衣服就好,为什么又要说家里离得很近,根本就完全背离生活啊。
如果仅仅是想表现上司和老婆的恩爱,那么太生硬了,我不买账。
学妹对前任想说的话。
好久不见,你好吗?
要不是程予希太可爱了,这场戏我也要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面对粉丝的问答环节,真的有人会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吗,并且边思考边想前任想的出神,想的脸红吗?
这节奏真的太奇怪了。
当然,很多电影里都用过类似的桥段,比如《诺丁山》里就有记者提问环节,安娜先应付记者回答了一个答案,后来威廉出现在现场,并以冒牌记者的身份向安娜表白,安娜又让记者把问题重新问了一遍,自己又给了一个新的答案。
然后音乐响起,慢镜头对准男女主角深情的笑脸.....所以,梗不怕老,但要用的巧妙。
回到《花香2》,整个过程都是一个热热闹闹的网络连线提问环节,怎么突然一下学妹就陷入了沉思,导演真的是生怕我们不知道学妹有多爱学姐,无数次的提醒、强调、慢镜头的告诉我们,学妹放不下学姐。
这还不够,还要借乐队成员的嘴巴一再强调,学妹脸红了!!!!
这么弱智的剧情,我是导演,我都不会这么拍。
其实还有很多对话都非常的尴尬,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就是台词一点没有生活气息,也毫无美感。
3、乐队演出的时候,告诉大家下面演唱一首新歌,《I love you,but...》,然后吉他、贝斯、架子鼓一切准备就绪,起,导演你给我播了一首《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太意识流了,我不懂。
4、如果不是为了程予希的钟亭亭,我肯定不会再继续看下去。
看第一部时,我们还是亲密无间的好友,一起为剧中的情节欢笑、感动。
可到了第二部 ,我们已经断联整整一年,物是人非,再次面对熟悉的故事,心境却截然不同。
我不禁好奇,分开的那十年,亭亭是如何度过的,就像好奇在没有彼此的日子里,我们各自是怎样的生活。
剧中两位演员的表演极为出色,人物被诠释得极具张力,情感细腻入微,整部剧犹如一部真实的纪录片,每一帧都充满了生活的质感,让我沉浸其中,心动不已。
剧中那句“你的未来计划里没有我,你的生活也并不想有我,你也不想郑重其事介绍我”,道出了多少人的心酸。
亭亭想为了怡敏改变自己,选择安定下来,而怡敏却不想让亭亭委屈,选择给予她自由。
这份理解与成全,本应是爱的美好模样,却让人看得满心难过。
它又一次骗走了我的眼泪。
亭亭为爱努力改变自己,怡敏笨拙地想要挽留爱情,她们的样子像极了曾经的我们。
我心疼亭亭,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又气她的任性;我气怡敏的不勇敢,可也体谅她所承受的重重压力。
这一切都源于《花香》这部剧真实得可怕的细腻描绘。
明明相爱的两个人,为何会被爱伤害?
无论是怕自己做得不够好,还是怕对方不开心,皆因相爱,可这份爱却如此沉重。
从高中走到社会,我们爱的究竟是当初那个人,还是存在于心里被不断美化的那个人?
我们坚持的,是当初的美好,还是爱而不得的不甘心?
我一直都很羡慕始终如一的爱情,从决定向你告白的那一刻起,我就憧憬着一辈子,哪怕让自己低到尘埃里也心甘情愿,因为只有你能给我那种独一无二的快乐,因为我想要的,自始至终都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我想,亭亭舍不得的,是曾经与怡敏共度的快乐时光,是怡敏偶尔的回头、未曾忘却的记忆,以及那断断续续却又真切存在的爱意。
只要怡敏勇敢承认爱她,只要伸手挽留,只要向前迈出那么一小步,亭亭便会毫不犹豫地为她留下 。
就像曾经的我,只要你给我一点点回应,我便有了坚守下去的勇气。
从这部剧开播网上批评声就不断,骂烂片的骂毁了第一季的,很多人都觉得江怡敏人设崩了太懦弱太不敢面对自己或者是根本不爱钟亭亭,而钟亭亭也被冠上舔狗的标签,甚至被拿来当作不要爱上已婚女否则就会不幸的典型例子。
但是我真的很能理解懦弱不敢面对自己的江怡敏和永远大声表达自己爱意不退缩的钟亭亭。
现实不是童话世界,从小循规蹈矩甚至有个自闭症小孩的江怡敏是不敢认同自己同性恋身份的,这对她来说太越界了,而一直热烈表达自己汹涌爱意的学妹对她来说是那条自己从未设想过的第二轨道,她想逃离想拼命按压住自己越轨的欲望,所以一面推开一面又想抓住,终于在感受到钟亭亭可能要离开的时候发现直面真实的自己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钟亭亭一直都像个小太阳像只每天都笑嘻嘻蹭你裤腿要抱抱的小狗狗,她勇敢热烈在考虑后果的同时更直面自己的内心,她是江怡敏得反面是江怡敏从未想成为的人,她记得儿时江怡敏想要的高脚椅,记得儿时给江怡敏许下的要给你一个家的承诺,江怡敏最想成为的样子她都记得并且一步一步带江怡敏从世俗的世界里脱离出来找到原本的自己。
她像个引导型恋人一样,一步一步带领江怡敏走到自己的世界。
我们亭亭真的很厉害,在排球场上第一面见到就喜欢的学姐就这么喜欢了十五年,从未放弃也会认真对待每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哪怕冒着要失去这个很好朋友的风险也要勇于拒绝。
所以好喜欢花香2的结局啊,哪怕在一起的路上有很多挫折不如意,可能对方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完美,但感情是不完美的、人也是不完美的、而勇敢的原因就是不完美。
好喜欢两个人同时拿出戒指的那一刻,紧张、小心翼翼、喜极而泣被表现的太好太好了。
很感谢花香给予我的一个乌托邦,让我无数次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江怡敏和钟亭亭。
感谢花香2,谢谢你们所有人。
现在越发觉得,花香真不该拍第二季,因为亭亭和怡敏实在太不合适,第一季时导演就借前夫哥提出了这个现实而尖锐的问题。
亭亭三十岁,没车没房没钱没稳定工作,自由自在完全不受约束,亭亭没有错,她可以不进入既定的世俗轨道,她有绝对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人生,但她没法在保有自我的同时和怡敏在一起。
亭亭爱上的是少年时期球场上身姿漂亮肆意的排球队队长,却妄图在一个三十多岁已婚已育且完全被世俗规训的女人身上刻舟求剑。
人终究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
如果怡敏没有孩子,没有患自闭症的孩子,那她勇敢一点,她也勇敢一点,或许真能得到一份漂亮的爱情,偏偏一切都来不及了。
现在才明白第一季怡敏最后那一句“可是”包含了怎样的万语千言,看到第二季才明白,故事真的结束了,那么痛苦,那么遗憾,上帝写定的名册里一开始就注定了我们不会圆满。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首先要说,3、4集整体不错,我很满意,所以这篇影评不吐槽,请大家放心食用,哈哈。
上帝造人真的太不公平了,因为ta竟然创造出了近乎完美的钟亭亭!
月老也真的太不公平了,因为ta竟然把亭亭的红线牵给了怡敏!
我真的是太不自量力了,竟然想说为什么不能赐给我一个钟亭亭?!
我明明就可以,我真的可以,好好的去爱钟亭亭。
不过呢,最新的两集,真的,再一次印证了我最近对爱情这个玄学的认知,爱情是超验的,是神秘主义,没有道理,绝不公平!
因为学姐顾左右而言他,迟迟不进入正题,生气的亭亭~
听到学姐说见到自己很开心,于是自动脑补对方很想念自己,笑成花的钟亭亭
谁能抵挡如此热烈真挚甜美的眼神和笑容呢?
谁能!?
面对亭亭这样近乎完美的小可爱,学姐又给了怎样的回应呢?
(我不是要说学姐的不是,也不是要吐槽导演、演员有什么问题,因为我已经接受学姐就是这样一个温吞内敛磨叽的设定,所以我才会说爱情从来就不公平。
)客观的讲,我确实能感觉到学姐对亭亭的爱和在意,但她的表达又像是有情感障碍一样,总是在关键节点卡住。
两人感情递进的每一个关键性节点都是由亭亭推进的。
比如,学姐说能见到亭亭很开心,亭亭就会自动把它翻译成你很想见我;学姐承认了对亭亭的想念,亭亭就会顺势表达想要去学姐家;面对学姐的害羞,亭亭会主动去轻抚她的手,用笑容缓解彼此的尴尬;学姐和前夫哥沟通不畅,亭亭即使内心再慌乱委屈不安,也会善解人意的离开;学姐约亭亭聊一聊,亭亭直接表达了想要和学姐一起面对所有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得知学姐想去布拉格,婷婷下一秒就计划着开始攒钱明年一起去旅行。
亭亭她真的永远把学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她的每一个举动都深深的打动我的心,但学姐又是一个非常冷静的恋人,她的沉默,她的迟钝,她的“没关系”,真的让我分分钟就想跳起来说,亭亭,要不你们算了吧,其实,我可以!
不过呢,我没有要拆cp的意思,因为我都说了爱情没什么道理,也正是因为学姐的种种木讷反应,才让我们感受到了热烈、真挚、勇敢、明媚如太阳般的钟亭亭~
亭亭,妳开心就好,哈哈哈~
前面尴尬,后面科幻,本来只想打三星,但相处和磨合讲得还可以,而且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还是四星不过前面尴尬挺符合实际,后面科幻也只是撒糖甜到齁,唉反正就是感觉不是那个感觉怡敏上辈子到底做了多少好事才有一个钟亭亭爱她爱到无法自拔?
还有挺亭到底看上怡敏什么了?
就打排球很帅??
如果小哲没有好起来,怡敏会永远把亭亭往后排,她还能像现在这样甘之如饴吗?
还有最科幻的就是前夫哥,全程像在看外星人😓怡敏的演技有点僵硬,还是说这是土象星座的人设?
但是真的像一个假面,反正不太喜欢,无论发生什么都是抿嘴微笑,整个一人淡如菊,看着就恼火好喜欢小宁,简直是第二个挺亭,直白热烈而温柔,酷酷的造型甜美的脸庞,救命啊彻底沦陷,姐姐我可以😘😘😘第一季是挺亭对学姐的凝视,那种酸楚很容易引起共鸣,而且很多镜头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第二季是双方的相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的碰撞,更考验讲故事的能力,有但不多,很多都点到即止,力求完美结局,有点可惜。
而且某些镜头看得我是真的尴尬!
就不能拍得含蓄一点吗!
感觉都要钻进人家被窝里了!
“女朋友冷暴力怎么办”“白月光是离异带娃侄女,要不要分”小宁:“爱一个人就是要接受她的全部啊。
”阿凯:“也许你爱的是你幻想中的她。
”“谢谢大家,已解决。
我们结婚啦!
”我恨摩羯!
婷婷好会!
怡敏那个演员演的不好。
很多人在骂剧情,其实江怡敏和钟婷婷的相处很写实,看一些同性情感问题的帖子就知道。
本可以为这种同性伴侣同居问题的写实加一分,但怡敏的演员演的不好减一分。
但是,但是,第九集又加分了,看了婷婷日记,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她用情之深、念兹在兹,怡敏就是她的梦想,而她天真的梦想竟然可以通过努力触碰到,虐固然虐,也算是婷婷的happy ending。
这里也要感叹幸亏婷婷对自己的心认知清晰,可以想像,如果她真跟小宁在一起了,心里又念念不忘白月光,最后无非是争吵离场,多伤一个人。
所以婷婷对小宁说清楚蛮好的。
有问题先修复,能修好是好事啊。
第十集更是借妈妈之口道出了怡敏角度的难处,现实和虐都道尽了,才让人更相信最后“永远在一起的”happy ending是真的HE。
很多对话真是典中典中典,一吵架就“你是不是喜欢上别人了”“我可能没准备好爱一个人”“你跟懂你的人在一起会不会轻松点”“你不爱上我会不会更快乐”,还有发现“你全心投入爱一个人的时候,她随时准备要抽离”等等。
有人说小宁不应该在明知道钟婷婷有女朋友的情况下说那些话(类似“我想和你在一起,你考虑一下”)。
我是支持,只要不欺骗不隐瞒,情感问题上大家来去自由的,我觉得小宁光明正大抛橄榄枝撬墙角没问题。
与其为了“道德”“责任”勉强凑合,不如好聚好散,找到合适的、真爱的人在一起。
看到第十集还以为结束了嘞,没想到后面还有两集,虽有增色,也有画蛇添足之感,不紧凑。
(看完十一集,我又以为大结局了)婷婷啊姨以这么短的时间、这样“劣势”的“身份”,能赢得小哲的认可,说明她以听课、看书、做笔记,努力学习自闭症知识为前提的陪伴,是有效的、用心的陪伴,甚至是可能赢过粑粑的陪伴。
彩蛋也太甜了吧。
我不知道为什么第一季没有让我爱上亭亭和怡敏这两个角色,可能是因为在看第一季时我还很年轻,刚经历了和剧情有点类似的事情,它所呈现的刺痛对于我们这个群体来说其实是熟悉和已知的,所以在看的时候我刻意保持着较远的心理距离,很冷淡地在看一个别人的故事。
同性影视的最初始形态就是探索那些原发的刺痛,它是在荧幕上看见自我的起点,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品将这个地基打实,叙事也就可以走向一些更细腻更微妙的层面,第二季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它讲的是唯有经过失去和岁月的沉淀才能使人看见的月亮的背面,它让我爱上了这个原本就很动人的故事,和第一季一起合成了一个完整立体的月球。
我好像也被邀请进了她们生活的空间,和她们一起笑着或流眼泪,我想起能够闻到花香是一种多么五味杂陈的幸福感觉。
第二季完全是亭亭视角的,不止是故事和主题曲,镜头的视角也是。
那个在爱里更年轻的抓住一切机会去爱的莽撞地受过伤却仍然想要靠近的角色形象,至少是我们过往人生中都曾存在过的影子,透过她我们可以坐下来探讨爱。
剧集的前半部分情感浓度很高,精心挑选的转折性事件每当出现都带给我bodily的体验,赴生日的约隔着马路的对望,出租车后座光影斑驳间定情前的试探,昏暗的公园里夜跑的两个人,所有人都以为怡敏不会爱人,可是她塞来的耳机里播放的是她的爱静默地流淌,在暴雨中牵着手奔跑,她们一起瞬间年少。
这一切都对我唤起身体反应,会指着屏幕惊呼就是这个,就是这些与女人相爱过的瞬间,构成了爱的动机。
大量的手持镜头是剧集最出彩的部分,其他的镜头语言也有很优秀的地方。
在室内两人的家是褪去社会外壳脆弱的空间,每一次争吵都伴随着摇晃的手持镜头的温度呼吸和心跳,让观众也跟着躁动不安。
当亭亭面对小宁深情注视的告白时镜头猛地一抽,在她心中也有一丝悸动闪过,但很快就消失了。
她当然知道和别人在一起她会更快乐,可是如一片大洋那么多的爱是无法蒸发完全的,所以她说“其实我也很想要放弃,但我就是放不下你”。
躲在高楼的房间,监视的视角看着她的机车穿过路口出现了两次,是谁的视角在看呢?
每当两人一起骑着车穿梭在街头闹市,头顶斑驳的路灯和树影让人恍惚,仿佛是在说,我真的能相信这是属于我的幸福吗?
可是在户外,当矛盾爆发到最顶峰,问出那句“你到底爱不爱我”的时候手持镜头又消失了,固定的机位恢复理性,在外面的世界,再波涛汹涌的女人之间的爱情,也只能潜藏在秩序下悄然失控。
做恨那一段是演得最好的,两位都是。
在看的时候真的很难没有触动和波澜,当我们相爱时,也曾不知道怎么托住彼此那样炙热的目光,只是抱在一起流泪。
当爱情从拉扯变成生活,当你终于允许我潜入你的心海,我浑身包裹着雀跃和你的温暖,可当我被海底的水草缠住难以挣脱,在你时而冰冷莫测的水温中,未知的恐惧也降临了。
但又更矛盾的是,我明明可以浮上水面翻身上岸,可我不想要别人落在我头顶的雨滴:你多特别,被你伤害竟留下幸福感觉。
这一段其实足以让人很深地理解,亭亭为什么会爱怡敏,以及为何那份爱很难消散干净。
它捕捉的是情感的细枝末节,以至于如果没有亲身走到过爱的边境,亲眼看到它发生在自己,都不知道它竟然会存在。
第二季是成人后品味的威士忌,不是高中生偷喝的。
在亲吻之前为了壮胆一饮而尽,人性的复杂留在口中的味道说不清道不明。
一旦接受了程予希人形博美这个设定,越看亭亭越像可爱小狗,但是她肯定不是小型犬,她没有那种心里知道自己是主人的最爱所以释放一切活泼天真和近乎无理取闹的热情,她也有很多顾虑和小狗的心事,只不过那是生的渴望,必须要靠近你。
怡敏这个角色在第二季也有一层未揭露过的饱满的含义,那就是只要真诚,慢慢勇敢的人也是值得被爱和被等待的。
怡敏懂得爱,从一开始就是。
最后两集看似是强行圆满的结局,但无论是小哲对亭亭的接受还是亭亭与仁修的和解,都是在真诚的人心与心的对话之间达成的,它是童话,但它也是一个剧情里所有人都值得拥有的童话,它是可信的。
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达成,那是因为我们不似亭亭和怡敏,是很好的人和爱人。
我觉得我自己所处的这一代人,millennials至early genz(1981-2000)可能是唯一一代参与queer fandom是自我identity重要一部分的人,在荧幕上看见自己,与自己相似的人一起加入自我认同的狂欢与探讨,是在我之前的人们不可能有和之后的小朋友们或许司空见惯的,所以能遇见让人心动的可以爱上的角色格外珍贵,每周等着更新和网友大乱炖玩梗图的这个过程也很开心。
不确定是否有看见一处收音的穿帮还有很多关键场次的剪接比较生硬,像是不同机位拍了好几遍然后分镜动线没有衔接好,但是瑕不掩瑜。
第二季里面对许多经典女同ip的致敬并不突兀,我喜欢对电影艺术有学术性反思的创作者。
感谢主创,买的花香周边什么时候寄到啊,激动得坐立难安了。
追剧时刷到很多人讲,不就是说声对不起,有这么难吗?
对亭亭来说,她要的不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
她从来都自由随心,可这不代表她面对爱的时候仅仅是个追着月光奔跑的傻瓜。
即使江怡敏和她道歉,只要这份道歉后面没有附带自己的脆弱和忧虑,亭亭还是会觉得我们之间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我们都在装没事。
但是江怡敏,我要的不是我们之间好像没事了。
我要的是你真的向我袒露你的不安和期待,我希望你说话的主语可以从你、我变成我们,让我真的确信我们此刻终于肩并肩站在一起,可以相爱、可以共同面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问题。
但你推开我,说你的事不关我事,我这样很烦让你很有压力,我怎么不心碎呢?
我不止心碎,还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我爱的人在我面前,可我还是好想她。
对江怡敏来说,她难说出口的不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
她是爸爸有所期待的女儿、仁修的王太太、自闭症儿子的母亲,唯独好久没有做江怡敏。
但是亭亭,重新遇到你,我好像又想起自己是江怡敏。
你像追赶月亮一样追赶我,你知道的吧,月亮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才这样亮,你猜,谁又是太阳,那么慷慨地照耀在我身上?
我是借着你的光在闪耀,我的恐惧,就是害怕私有了太阳又失去太阳。
我们更心疼亭亭,叫江怡敏江台敏。
我想是因为我们天生就偏爱更勇敢的人,甚至我们自知自己还不够勇敢,所以看到已经很勇敢的人做出了行动,我们就希望她能收获好结局,可以得偿所愿获得丰厚的奖赏。
不然勇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从私人的角度来说,在感情里我更像亭亭,所以放在之前来看这段剧情,我也会一边爱那个人,一边也质疑那个人。
她一定是爱我的,但是还不够。
我会想,如果她很爱很爱我,那她为什么不如何如何,而只如何如何?
勇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一定程度上它让更勇敢的人反而先食言。
起初只是喜欢看她笑,后来想要一个拥抱一个吻。
发生过什么后,又把“只希望你开心或幸福”作为至高渴望,这是非常伪善的说法。
风平浪静只是两个人势均力敌时的漂亮伪装,当有一方变得犹疑,两个人的爱恋关系就开始失衡。
这时,更占“道理”的人说的话、做的事、展现的态度,无论是旁观角度还是当局角度,我们大概率会一以概之——她更勇敢。
梦幻的泡泡。
有人告诉我,有时候期待也是一种暴力。
也许吧,这话是有余地可以把它讲得合理。
但真的有人用这句话来做台阶让我下,用这句话让自己可以自洽包容我的错时,我感到羞赧。
我开始理解江怡敏。
因为我真的爱过像江怡敏的人,也切实被她的爱滋养过。
我清楚知道,直白的爱人人称羡,但世上是有人不善言辞,她爱得很慢、很静、很沉稳。
这很好,这简直太好了。
很真实,无论美好还是不美好都很真实。美好的地方让人不知不觉落泪,同居后的鸡毛蒜皮真实到让人不想谈恋爱了。觉得很好看很细腻啊,演员演得也很好,为什么会那么多人说不好看呢
亭亭那么热烈直接的爱,为什么你好像只能通过偷看日记才能感受到?这个剧情太土了…
第二季比第一季在生活质感上处理得好一些(指没有那么狗血了),但是人物关系和情绪转折的描写还是太粗糙了,情节点来得快,去得更快——有时候恍惚得我都不知道你们俩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在一起,不要为了观众在一起啊!我们土象星座真的有这么白目吗!
谁懂,都三年了,我竟然会听着片头的「找到你了」然后看着江怡敏重遇钟亭亭时的那个微笑会流泪诶…
这一部像是学生导演+同人剧本(可能同人写的还更好
白瞎了第一季打好的底子,明明要写两个女人的故事,可编剧恋爱观非常顺直且土,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水平都不行,就知道毫无美感地上床,白瞎了。
不是很明白把两个双的oe遗憾美学的感情做续集强行he的意义在哪里😅至少花香2看到第6集这俩女主无论从事业,家底还是对彼此的感情都跟"般配"完全不沾边了。江怡敏这样有个自闭症小孩的女性,她其实也很难分出精力去好好开启下一段感情,尤其刚重返职场这种情况下更是焦头烂额,只能把"重逢"后的感情搅和成一滩烂泥😅看她俩重逢后就快速在一起,那亲热戏又完全没有cp感但要硬演的样子真的是觉得脑子有点大病。其实这俩人根本过得不是一类生活,在一起只会互相妥协很累人。难怪花香1的导演会因为理念不合自动退出花香2,这真的把花香1"还仅存的一些留白美感"给嚯嚯的渣都不剩了。
第二季毁了我喜欢的钟亭亭,看到她恋爱脑的样子对角色的滤镜彻底碎了,厶敏更是被剧本推着走的空心人,很难想象我竟然有看官配备受折磨的一天。这季根本就不该拍出来,天桥分离才是两个人最好的结局
换导演的影响好大……感觉整体质量下滑严重。本身就是短剧,节奏还拖拖拉拉。而且感觉导演叙事水平和审美都不太好,学姐面试和学妹组乐队两段戏完全就是国产短视频水平……虽然才出两集已经感觉要完🥲唯一的优点是郑宜农唱的主题曲超好听
太好哭了,不过剧情节奏各方面都没有第一季好,甚至差。好奔溃 太难看了
两星半,拍得比较表面,比1更表面些。学姐的纠结一直没有基础,家庭已经没了儿子从来没表示过疑虑,那么说一切都是内耗的结果?总有种甜也不到位虐也不到位的感觉。
这一季大家演得都好木啊,好多场景都幻视人机念台词,没有什么感情,像是走流程。剧情也有点为了制造矛盾而制造矛盾,那些吵架的点根本没到要分开的程度吧,解释清楚就好了。有感觉到导演想要探讨两个人性格和成长环境以及价值观身份带来的矛盾,但是只是流于表面,选择最轻最浅的东西来略提一嘴,没有深入探究。结局很甜,本来觉得还可以的,但是又看了一遍第一季,才发现完全是两种东西。第一季浑然天成,有要表达的东西,第二季像是完成任务,丢失了灵魂。能不能把邓依涵导演还回来!!
感觉换了导演之后一开始节奏有些怪怪的,怡敏没开窍的时候也很气人,我都在想要不然亭亭和小宁在一起好了(小宁真的好有魅力)不过神奇的是后来居然慢慢渐入佳境,很多地方拍得很真实(特别是吵架和冷战的部分)感觉有很多情境在现实中可以找到不少共鸣,比如接纳真实的彼此、好好沟通和同居契约,也感谢阿凯的神助攻。最后求婚结婚的片段也好甜啊,两个人兜兜转转那么多年终于有了一个家,还蛮感人的。总的来说,比我预想中要好看,感觉等待花香 2 的两年多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今天广州下大雨,和女友窝在沙发上,我看剧的时候她也抱着我和我一起看怡敏亭亭求婚结婚👰👰“当然我会与你争吵 冷战过后再互相坦白,当然我会让你看见 我所有的不太好看,当然我要让你知道 你的过去也能被善待,当然我要让你拥有 最深最无条件的爱”
看完更新。换导演后前两集真的很拖沓,我甚至没有追下去的欲望。从剪辑来看,为什么要闪回这么多第一季的片段?如果导演你怕观众忘记,完全可以一开始来个快剪提醒大家。前两集给我一种很突然又很水时长的感觉;从角色来看,江怡敏怎么既要又要的,和第一部完全又不一样了,既然你没有做好准备就不要来招惹钟亭亭。从“确定关系”(但我其实觉得只是同居,江从心里还没有接受,从如何介绍钟身份、公司门口躲闪等等都能看出)就没有觉得江有多高兴。一直是钟在做计划、推进关系。其实何必呢,这么多年之前的人,就放过彼此吧,其实不太合适。第一部情感的细腻真的表现到了极致,那种想抓住想伸手又不得不放弃的纠结与心动,在第二部里我只看到拖沓、犹豫。动不动情感来了我真的有些云里雾里。先给三颗星,看完剩下6集再看看我会失望到底还是给我惊喜。
没第一季甜和有趣
从头到尾都散发着一股商品的气息,好像不借第一季捞一把(微博基本就是广告手册)就错过致富机会似的。看起来很美很好的样板房并不具备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没有人能从中看见「在一起了然后呢」的复杂,反而随着槽点增多变成了大型笑话——这恋爱当然非谈不可啊,虽然质量差,但骗到一个是一个对吧!实在有太多匪夷所思的地方了,不知道是怎么一步步拍到这份上的。
在我心里,花香的故事在天桥上就结束了,往后所有的纠葛与圆满都不再属于现实。
还是挺现实的。有孩子的人真的不一样。虽然剧情有些公式化,但在这个小众题材里这样的情节还是有必要展现的。
平庸的无聊。
当然我会与你争吵 冷战过后再互相坦白当然我会让你看见 我所有的不太好看当然我要让你知道 你的过去也能被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