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诺拉与母亲
DAU. Nora Mother,DAU. 罗拉母亲(港),DAU 3: NORA AND MOTHER,ДАУ. НОРА МАМА
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叶卡捷琳娜·厄特尔
主演:Teodor Currentzis,Lydia Shchegoleva,Radmila Shegoleva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乌克兰,英国,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0
简介:诺拉的婚姻令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边远省份来到国家首都莫斯科,和她的知名科学家丈夫一起,居住在一个条件优越的秘密机构。诺拉的母亲自她婚后第一次来看望她,这不仅是一次母亲对女儿的平常问候,也是对她生活的全面观察与无痕压迫——诺拉和丈夫之间似乎出现了问题,而家庭矛盾的背后是更深层的割裂与叹息。封闭的场景困住了角..详细 >
这应该不算是纪录片了吧 这部并没有多少dau味 仅仅是有dau的色调和镜头运动而已 很好的对白片 场景从一间房子缩小到一张桌子 我也要被压倒了
牛逼,这是什么演员调度啊(我还是坚信在DAU系列中导演对于镜头有极强的干预
一位孤独的家庭主妇邀请她的母亲在她居住的封闭式科学研究所探望她,在那里他们面对着共同生活的挣扎
压抑,被争吵充斥脑袋,不敢相信只有87分钟。
像是一场反式的《东京物语》,都是父母对子女生活的介入,但《诺拉和母亲》没有前者“东京很大,易于走失”的感慨,相反齐拍摄场景及其逼仄,仅在一个房间之中。依旧十分的生活化,这部的电影感已经很弱了,母亲对诺拉生活的介入让她们两同时陷入了自我怀疑式的存在主义危机,主要问题在于诺拉的身份过于单一,她只存在于这个家庭之中,她的存在与价值完全由她丈夫决定,而当有人质疑她唯一的依赖时,自然而然就会崩溃,歇斯底里。
导演有点沉迷自我了
3.5#简单明了,自然舒适。能够在独一空间内叙尽人生困境,稍欠些火候。DAU这个项目,真是一言难尽...
如果这要是个真实的纪录片的话那我还是挺喜欢看这种家长里短的,但问题是这是编出来的故事,只能当一次演技训练看了,就算是纪录片都会给一个合适的最终结局而不是这样戛然而止。怀疑丈夫出轨的妻子叫来了母亲陪伴自己,作为当年勇敢离婚的母亲也鼓励女儿离婚,但问题是两个人经济都不好,离开了有钱老公之后无法经济独立日子可能要比现在更惨。再一次体现出来男人和女人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看法是不同的,女人认为是爱情的延续是刺激的新生活的开始,男人认为是爱情的终点是寻常又重复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经济地位的女人只是免费的帮佣合法的妓女。如果脱离开整个DAU系列来评价那就很平庸了,只能侧面突出列夫朗道真是个爱工作的人吧。。
理念上还是一脉相承,但这部真的有点大炮打蚊子了。
2020-DY-076 补标,2020.4.29
凝视的失效,即便是摄影机推至很近的景别正面拍摄Nora,我们还是无法进入其内心。反倒是,当Nora左右踱步,背对着我们开始哭泣呐喊时,情绪的力量稍强了一些。时代背景与人物背景的失效,撇去台词,我们并不能知道人物究竟是谁,一部放在任何时间、空间都可以成立的电影。整体偏向舞台化,封闭空间式的处理也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链接。而在《秋日奏鸣曲》中,伯格曼通过对演员与摄影机的调度达到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效果。(手紧一点就是2星了。)
抱歉,虽然DAU项目当时引发了轰动,这部电影的最后一段母女对话也非常“赤鸡”,但是这样的形式和内容我好像有些接受无能。
Dau系列放出的第3部也是整个系列第3部,Dau本人终于有戏份了(虽说基本还是缺位……)。顺序很重要,这一部的“前提”是[退变](第2部-No.14)里车祸后生活不能自理的Dau。跟[娜塔莎]的结构有点像,独立成篇感觉单薄了些,又过分舞台剧化,只能依靠系列整体获得加分。不过这种互相折磨的不良亲子关系还是写得挺深入的。这种爱恨交缠又厌弃又依恋的状态,加上这种怀疑、愤怒、崩溃又自我说服的过程,到还真是可以往家国寓言那个方向解读(看看[春潮]吧)……
母親影響著女兒,女兒也試圖規避著母親無形的壓迫。
母女俩之间的对话超级精彩!
现在除了前两部一些片段让人震惊外,其余的感觉有点普通。
相比整个宏大的故事背景和希冀达到的重现/批判/隐喻,Nora和母亲的龃龉就显得极端边缘化,可供读解的人际矛盾全部经由对白呈现,却仍与主题直接隔着无法逾越的屏障——室内剧的格局和拍摄方式决定了无法承载被赋予的深刻含义。如此看来,这也不过是为Dau生平所做的注脚,是《三日》的前奏,但还未真正触及核心。
2020/12 海南
实际上,母亲与女儿在同一封闭空间内渴望互相了解、彼此安慰却终不能抵达。所以女儿的崩溃焦虑与母亲的平静怜惜始终无法相交,由此才产生了一场激烈的对手戏,这一段几乎揭露了人们无论以何种身份连结终究无法真正共同化解痛苦的本质。她们生活的背景,或者说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使得她们人际关系有限,活动范围有限。有限空间里发生的一切,只有细小的活动和繁多的对话,时而平静时而狂躁,剥丝抽茧地越发接近琐屑里的伤痛。而呈现出的室内与室外的对比、生活细节里悄然发生的动作(外景、钟表、狗……),都在扩大着屋中人的内心焦虑,人是被生活驯服的,还是人可以驯服生活,无法找到答案。这是它给出的命题。
台词写的是真好,很像是契诃夫戏剧片段,作为单独一集稍微有点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