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看一遍与第二遍真的是不一样的。
走出影院,天空中飘起了雨丝,朋友问我,你想到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我说,你的呢?
他说,这是一个讲失缺的故事。
我想这是一个伤感但是不绝望的故事。
这个世间,本来就是一个缺失的世界,我们在其中,如何观看自我,如何修复或者是带着缺失继续上路。
城市里有高高低低的楼,一览无余的阳光照耀之下,有闪闪烁烁的影子与破碎的阳光。
这是一部没有废话的电影,就像平日里沉默如金的男子,有时候他的话你需要在心里几番流转。
再一次看,提前知道了一个本没有悬念的故事,你没有了惊奇,更多的是留意细节以及转念一想的细细的微笑。
酒好喝,正是因为它难喝。
刘正熙说这句话的时候,原来正是他和她的一个开始。
层叠交错的高架桥,糜烂明亮的城市的夜光与尾随的车灯,追逐罪犯的阿邦,恰好路过了一场车祸,原来正是这一场车祸使一个她与另一个他阴阳相隔。
原来,身边的人有一天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竟然是这么的可怕。
阿邦的白衬衫,鲜红的血迹。
他回家时候准备好好的从新开始,窗外的天空已经泛白,阿邦的女孩没有给他机会。
你不知道她为什么就选择了放弃,一个同床共枕五年的人,你像陌生人一样看到她在酒吧里等待,却不知道她为了什么而选择了放弃。
你接受了他人的给予,你也给予了他人你的接受。
她在你们的墙上画一个哭泣的女孩,在锁骨上添上两只流泪的眼睛。
如果她真心爱的等待的是在高架桥上男子,一个失约的约会是促使她死亡的因果吗?
我想丢失的不是信任不是希望,而是纯朴。
人与人之间,简简单单的相处。
厨房的瓶罐后面躲着正熙每天给淑珍放的安眠药,淑珍每天自若明了的吃下他放的药。
暗房的开水杯后面躲着淑珍的威士的。
她喝完威士的,然后喝下他送来白色杯子的水,然后抱着靠枕在乳白色的沙发里睡去,然后她的丈夫把她轻轻唤醒,她轻轻的笑出来,:“大概是太幸福了吧。
”本来他与她之间,是夫妻之间温和平淡的相处。
我们也许可以选择我们的死亡,但是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生。
生活在我们的面前铺开五色大道,似乎有无数的可能,但是你走的永远只是一条路而已。
淑珍可以与父亲在席间不发一语。
她十八岁离开大屋子,她不知道她的父亲。
一个曾经不眨一眼杀戮正熙家人的毒枭,在妻子离世后,隐居在香港,是一个不敢给陌生人开门的老人。
那个管家的柜子里挂满了衣服,貌似平静而劳累的养老的日子,是他曾经做一个警察时曾想到过的吗?
或者他收取与杀戮之时的畅快想得到的是这样的日子吗?
一把进门后不输入密码一分钟后就自动报警的门锁。
刘正熙本来被关在这扇门外的。
他选择在新婚之后,与岳父大人一面之后径直跨过那扇门。
他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他选择用佛像头作为最后一击的武器。
刘正熙非常幸运非常不幸逃脱了灭门的惨案,有时候我在想,他以前的生活未必是欢喜,悲惨的也大概不是一夜之间的一无所有,你让一个孩子去承受从极大欢愉直坠到血与火的直面观视。
这样的落差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一个孩子半夜里长久的恶梦。
刘正熙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不,应该说是陈伟强,真正的刘正熙是一个有着小肚腩一家餐馆的主人,曾经四次拿走校际乒乓冠军,惟独在1978年输给了陈伟杰。
陈伟杰是多么的雀跃,拿着奖励的新球拍欢奔回家。
一个礼拜之后修女发现饿晕的他,修女问他的名字,他随口而出的是他家人永远不会知道他战胜过的刘正熙。
他是个假面人吗?
一个让阿邦引以为朋友知己的多年老友,每周一次的见面,这样的交往中他都是一个冷静而温和的戴金属眼镜的男人。
这样的他不是真实的吗?
我对朋友说,戴着眼镜他是刘正熙,放下眼镜他是陈伟强。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自以为布了一个完美的局,他迫不及待的走进去,以为这会是一种彻底的结束。
所以阿邦就幸运的多,他遇到了一个啤酒女郎也许她不聪慧但是她会含着棒棒糖对你微笑。
纯真与温暖,也许是疗伤的良药。
淑珍也许正是他需要的那帖药,她温和知性,聪敏而清澈,最主要她爱他,所以无条件的保护他最为重视的一个乒乓球拍,即使大火蔓起。
朋友说,如果他给予双方更多的时间,也许悲剧可以避免。
也许这是一个可能,但更大的可能大概只有他直面了对她的伤害之后,他才会恍若醒来。
一个人三十年所有的执着只是为了一个目标,他必须走到那面南墙之下,撞破了他的鼻子,他才会觉得原来除了墙,还有痛,还有别的,譬如爱。
我始终固执的相信,医院里不分昼夜的服侍是他对自我的救赎。
他流下的眼泪,他对阿邦说,她是不是谁的女儿已经不重要了,她是我的妻子,与我的爸爸妈妈,妹妹奶奶一样,是我的亲人。
淑珍醒来,两个人的相望,我一直爱这个细节,那时候的他已经是温和的陈伟杰,就像尘世间等待着妻子醒来的丈夫。
她爱他,他接近她只是为了要杀害她的父亲。
我想,这是她不能触及最大的伤痕,即使面对他对她爱的肯定,她依然连死都拒绝戴上结婚戒指。
他死之前,重新给她戴上了戒指。
如果,我说如果,淑珍给双方再一点时间,或者上天再多留一些日子给两个受伤的心,他们会不会在救赎中相互的取暖与修复呢?
为什么一切都在死亡中嘎然而止了呢?
大概命运永远不会给予我们答案,我们只能在其中不停思索。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忽然想起胡兰成先生的半句话:故乡白云天涯,村前马樱花。
花开花落,有人在树下讲一个故事,有些人觉得他听懂了,有些人在揣测讲者的隐含,有些人在否决有些人的揣测,这只是一个故事,重要的是你与你想一起看的人一起看了故事,这是真实的。
安之若素2007-01-03 03:45
人,一旦走错一步,就可能万劫不复。
他算计好了一切,一步步的实施着天衣无缝的复仇计划,可他却算不到自己的感情。
而正是因为他执著的复仇,最终摧毁了这份感情,摧毁了她和他。
一条不归的路。
也许,他应该像他一样,懂得放下一些,才不会把自己逼向尽头。
然而即使放下了,也会有伤痛吧?
他和他,一样的伤,不一样的结局。
这,是谁的伤逝,谁的城市?
无比想念那个时候的自己。
蜷在绵软的靠座里一口一口吃季诺的奶酥,低头发现毛衣高领上沾满面包碎屑。
没有信号的手机隔着哗啦作响的纸袋闭塞地发光。
4排4座,稍稍迫近的距离。
视线一片开阔的空座唯唯诺诺。
仰头,整个大屏幕充沛的光,紧紧粘附在视网膜上。
灵魂在黑暗中流动。
汩汩作响。
伤城说,痛苦是必然的。
依旧为金的脸庞所痴迷。
不动声色下大开大合的暗潮汹涌,从飞扬的发丝薄如蝉翼的眼睑和坚毅嘴角边抽丝剥离地渗透。
在确认女友的死亡后,缩紧在沾满血迹的蓝色衬衣里,平展着纹丝不动的茫然错愕的五官,痛苦逐渐漫上堤岸,粘连在不停抽动的肌肉纹理间,渐阔成泪水肆意。
这是一个完美到毫无破绽的表情。
这是一个潜伏在我内心已久的男子。
贴着心房的位置。
悄无声息悄无声息的悲伤像片海。
我最爱他在perhaps love里沉没入水的那张脸。
好像婴儿一样,不自知地布满水波暗影投诸的小漩涡。
于是灵魂有了出口。
他给坐在白色雪地上的孙娜温暖绵长的拥抱。
他离开孙娜的时候摇摆着消失不见的背影。
这般疏离的气质。
在我想象中他适合的只能是那笼在灰色长风衣下吉普赛人的生活。
很多死亡和鲜血。
终究烙进整面石墙深处,成为一个女子最后缄默的独白,是环抱前胸的双手和剜在锁骨上的眼瞳。
迷离凄美。
日日与之相对,仰望的只是背道而驰。
金抱着已经冰冷的女友的尸体冲进医院。
梁在病房里为昏迷不醒的妻子戴上戒指。
开始在黑暗中流泪。
内心有回响,好像月光牵引着潮汐起落,一次次冲上空绝的堤岸。
隔着无法丈量的时光,无法跨越的物是人非。
忏悔若非是面对从前此刻的那个自己,必然是毫无需要的情感。
你从来没有爱过我。
开始的时候就是世界布下的大阴谋。
各自的痛苦隐藏在无法开敞的城门内。
彼此再也分辨不清。
感觉的触角垂在体内容器的瓶壁上,反射内心熹微的澄光。
习惯性转头,左手边的陌生女子专心致志着袋装爆米花。
有时会与独自着的自己一同笑出声来。
右手边的空座上放着西瓜红的书包。
落座在视线左前方的成群的年轻姑娘面对过于血腥的场面时紧紧捂住嘴巴,过后大口喘气。
剧终后下台阶,恍然听见身后有无比熟悉的声音,转身,视线落进人群里,在一片瞳孔发散的白光中不能看清任何。
手中提着的袋子啪嗒掉在地毯上翻了个身。
无谓地捡起它,穿越汹涌的人流,飞快离开。
好像梁寻寻觅觅缺失的亲情,却发现它只是咫尺而已。
旋转一个年轮那么冗长宽大的圈,发现自己还留在原地。
年末独自的午场电影。
奔跑着回归曾经的独居动物。
与金城武合演《伤城》的舒淇在接受采访时戏言,自己已给刘伟强塞了不少红包,希望导演能替她多安排几场与金城武的激情戏。
朋友小北听闻这个消息后捶胸顿足,艳羡不已,当然,他羡慕的是金城武,因为可以打着艺术的幌子与性感尤物舒淇接吻。
小北有个崇高理想,就是当一名电影演员。
不过这个崇高的理想却有个不太崇高的理由,据他自己说,想当演员是因为可以跟漂亮的女明星接吻。
与小北色迷迷的坦荡相比,老牌007罗杰·摩尔就显得虚伪了,他竟然说在电影中亲吻那些性感的邦德女郎时,闭上眼睛满脑子想的都是他的伟大祖国英格兰。
单纯的小北并不知道,电影里的吻戏看似温馨甜蜜欲仙欲死,实际的拍摄过程却并不一定好玩。
电影《乱世佳人》里,克拉克·盖博与费雯丽的缠绵一吻被法国人看作有史以来最浪漫的吻戏,可这一吻的幕后故事却让人有些啼笑皆非。
影片拍摄过程中,克拉克·盖博与费雯丽两位大牌势同水火,经常在片场兵戎相见。
为了报复,盖博故意在拍吻戏之前狂吃大蒜,可怜的费雯丽,一边要忍受浓郁的蒜臭,一边还要做出一副意醉神迷的样子。
与小器的盖博比起来,咱们的戛纳影帝葛优简直是模范演员,范冰冰一直对与葛优的那场吻戏念念不忘:“拍《手机》时,刚跟葛优见面,人还没熟呢就要拍激情戏,当天中午一吃完饭就看到葛优跑去刷牙漱口,为下午要拍摄的吻戏做准备了。
”有了这样全方位立体化的精细准备工作,范冰冰在《手机》里与葛优的那场激情戏简直惊天地泣鬼神,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捏着一把汗,生怕身材孱弱的葛优承受不住。
好在小北的体格足够壮硕,可以放心大胆地继续做他的演员梦,可以在梦中与美女明星们挨个热吻,并且不必担心会有哪个女明星爱吃大蒜。
不过最后我还是语重心长地给小北讲了一个真实故事:1996年,王家卫为了引诱梁朝伟跟他到阿根廷拍摄《春光乍泄》,对他说电影中会有激情吻戏,梁朝伟兴冲冲去了,结果到了阿根廷才知道,原来他在戏里的接吻对象居然是个男人,哪个男人叫张国荣……这个故事是告诫理想主义的小北,就算以电影的名义接吻,很多事还是不得不防的。
如果用一句台词来形容《伤城》,你会选择哪一句:不如我们重新来过?
因为难喝所以才喝。
我只是想把属于我的东西夺回来。
那一晚,和我在一起的究竟是不是你?
如果有多一张船飞,你会不会同我一起走?
没有人天生就是杀手,其实杀手也有小学同学的。
知不知道饮酒和饮水有什么区别?
酒越饮越暖,水越喝越寒。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
想象一下活在你身边的一个人突然有一天消失不见了,那是什么样的感觉?
我曾经听人说过,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伤城》是两年来香港拍得最漂亮的文艺片,尽管有个悬疑凶杀的背景,但是导演一早揭破了谁是真正的“第三人”,因此它并非重点。
重点是那种文艺片的闷骚感觉,让观众的心情如同港岛上天空一般阴晴不定,等待着有雨最终落下。
刻意或者无意,每个人的命运在这城里纠结缠绕,疾奔向未知的方向。
追寻复仇,最后可能成为了情敌的佣人,也可能发现自己最后毁掉了世间最后一个亲人。
爱欲情仇,就像小狗追逐着自己的尾巴,非要到精疲力竭才能停止下来。
影片想在这个方面着力描写,但是刘伟强终归不是王家卫。
如果说王家卫有时候失之做作,那么刘伟强却失之肤浅,他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表现醉鬼的痛苦和寂寞。
所以这个片子处处惊心动魄,它随时可能断裂开来,但是幸运的是每次其中的著名演员们都用演技和台词挽救了剧情。
最复杂的部分莫过于徐静蕾的苏醒,这里只是用了一段眼神的交流就完成了全部场景,最后只需要那个拒绝的结婚戒指完成情节。
最凶险的部分在于舒琪家门口的争吵,台词已经完全崩溃,完全靠演员的表现使得这一幕本属滑稽的场景变得感人,具有打动观众的说服力。
即使如此,我们如果反推回去,会发觉其实杜汶泽的存在和出现其实纯属多余。
唯一的功效是给予私家侦探金城武的行动找到司法上的合理性解释,这又是何等的浪费?
我们还能发现描写徐静蕾和父亲关系疏远的一段,又是何等笨拙和失败,以至于随后要用台词来讲解解释。
梁朝伟没有突破他在《无间道》里的表演,金城武也没有超越他的《不夜城》。
徐静蕾若不是临去的那一眼,全片中她的表演完全不及格。
而舒琪和多年前一样,除了张开大嘴傻笑,扮演天真无邪的少女之外,演技不见尺寸进步。
但即便如此,这片子还是成立了,而且拍得很美,很漂亮。
也因为这样,看完这部电影出来,人心里没有苦涩的回味,不会觉得有哪个角色让人难以忘怀。
在流畅和美感之外,《伤城》这个相当小资的名字远远大于电影本身。
刘伟强的《伤城》用漂亮的银针扎破了都市生活的皮肤,入针深度达到了0.1毫米。
连刺青都不够,更别说刺通城市人的心灵了。
它足够精致,足够漂亮,但是不会让人伤感。
即便有所心动,也仅只是因为最后那个别致的求婚。
开始罗列的每句台词在片中都试图表现,但是最后得到的却是一份糖醋里脊,有些酸,但是基调却始终都是甜的。
那时,我发现自己不知觉中爱上了酒, 无论是红酒、啤酒、还是白酒,喝下去,是一种释放感。
突然想起一句话,酒的好喝,正是因为它难喝。
一个23岁的女孩子在回答一个男人:“你要喝些什么饮料?
咖啡?
果汁?
茶?
”“我喜欢喝酒。
”男人惊愕,女孩望向窗外,一片迷人的夜色。
................................................走进影院,开始体味酒的甘苦。
城市里,找不到自己可以永久歇息的位置,不,在坟场,不过也只是自己一厢情愿而已,谁知道呢,墓里的人是否已经真的解脱。
记得曾经说过,愈夜愈迷人,当全城都是绚丽的灯光,都是激荡的乐曲,将会上演最妖娆的戏剧。
今晚,温暖的黄色迎来了欢乐的平安夜,今夜,夜光灿烂,每个人脸上的是浓浓的笑意,干下一杯,“merry chrisemas!
”没来得及体味这种欢愉,天空刷地变成幽暗。
情意绵绵的恋人用鲜血浸染最圣洁的私处!
温和冷静的警察用鲜血溶解最汹涌的内心!
沉默无语的女人用鲜血除去最无解的生命!
瞬间,大火侵蚀了一个角落;瞬间,酒精隔原体成了瘾君子;瞬间,爱会变成血腥。
这是平安之夜,影片上映不到30分钟,却隐隐约约感觉到城市在无力呻吟。
剩下的时间,将城市的伤痛一滴滴地用刀割出来。
昏黄的色调里,是大火在努力使痛苦尽快湮灭,一分钟不到,鲜血淹没了这个曾经欢笑的小木屋,男人,女人,小孩的瞳孔依旧睁得很大,只有惊讶,因为来不及看清那把狰狞的刀,鲜血已经泉涌。
狞笑的是两个扭曲的面孔,惊恐的是躲在角落洞视一切的10岁男童,身子在小心翼翼地颤抖。
警察局前,一扇正义之门,却看到刚刚扭曲的面孔在得意地笑,谁在告诉这个年幼的心灵,这个世界不需要正义。
身分从此消失,一个刚刚温热的名字,成了一生的代号。
男人一路跟随女人,和她看同一部电影,和她吃同一道菜,和她走同一条路,最后,女人成为了男人的妻子,男人为女人找来她一直钟爱的相机,男人把女人紧紧相拥,我们羡慕女人的幸福。
同样温暖的家,男人把女人迷晕,打开煤气,当计划中的电话响起,女人倒在了爱与恨的地狱。
两个老迈的男人,总是不敢打开门,就这样过了很多年。
这一次,是自己的女婿过来,打开门后,是令人惊讶的过往重现。
连捅数刀后,用坚硬的铜像重击头部,每一次的打击,回响震彻;用刀重重地将脸庞刻出血痕,顿时想到了嗜血的蜈蚣。
身影逐渐清晰,冷漠的面孔在扭曲,依稀辨认不出年代。
佛像的脸庞在滴血。
男人仿佛想起了什么,病床前,温柔地抹擦妻子的手,为妻子轻轻擦拭身上唯一一处能出汗的地方。
妻子挣开了眼,“你有爱过我吗?
”“有。
”别过头,惨白的脸上流下了眼泪。
心电图停止了曲线的跳动,直线在此时让人恐惧。
枪声震鸣,丈夫用鲜血作为仪式,告别这个已经没有了亲情的城市。
突然而来的重锤,突然而来的大火,突然而来的玻璃爆破,突然而来的爆炸,突然而来的枪声,灰暗,在这个城市不停地蔓延。
投影机毫无感情地不停地上映着这残酷的一幕幕,来不及躲闪,数次想要逃离这样真实的画面,却无法动弹,继续忍受这种煎熬。
这只是一部电影么?
其实我们真得那么伤过,其实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城市,其实我们在不停地寻找解脱,寻找中,我们找到一个和我们很类似的面孔,同样受过伤痛,同样在自我拯救。
平凡的警察,平凡地谈着恋爱,遭遇着恋爱的平淡,竟然平淡最后换来是鲜血染满了白色的床单,三道口子的执著不断在脑海里重现,用酒精去麻痹,用答案来寻求解脱。
直到遇到了一份纯粹的爱情,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幸福,在幸福中慢慢忘记伤痛,可是,伤痛总是在不断上映,在身边,在眼里,再次陷入了好友的鲜血伤痛中。
如何,我们还能如何,跪下来,向上天上诉,让这个城市留下点美丽吧。
幸好,大部分人都只是一个普通人,幸好,影片让普通人带上了一点亮色,幸好,我看到了一种自我的娱乐。
混沌的督察,用最愚蠢的方式竟然可以让二奶和妻子平安相处,总是迷迷糊糊地被玩弄,总是硬着头皮去解决问题。
友人说,估计是这家伙的老爸殉职了,才让他继承警察的职位的。
我不以为然,也许人有时候并不需要那么清醒,浑噩一些或许可以忘记本该有的伤痛。
天真的啤酒妹,也会遇上所爱的人总是忘记自己,只有醉了才找得到自己的床,甚至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替身。
也许可以笑笑地接受让自己难堪不已的钱,也许可以装做无所谓被客人打的伤,但,依旧渴望那一份迟来的温暖,相拥,即使世界已经倒塌。
美丽的笑容,期待着消除那一颗冰冷的心…...........................................................................甘苦的酒精,也许才是人生。
花了大概一百分鐘去看《傷城》其實已很奢侈,再為它多寫幾筆實在不值。
不過,造為反面教材,有幾點還是需要錄之而自訓。
首先,本片作為一部類型商業片,犯上了多心的毛病。
編導既要佈置懸疑鬥智殺局,又要講人怎麼從傷痛中復甦,還故意要保留相當程度的通俗娛樂性(比如是杜汶澤、舒淇的戲份和不必要的飛車追逐等等),於是到頭來三不像,顯得很低智。
其中劇本裡最大的缺憾在於,編導為了講梁朝偉的傷痛而決定從一開始就暴露他為兇手的身份,欲把他要殺人的背後原因成為全片懸疑的主線。
如果編導能給觀眾一個意料之外的答案,或者本片可化腐朽為神奇,可惜結果是老掉牙的「報仇」,而且編導太沒耐性,線索披露得太早、太呆板,使人毫不意外,甚至沒有高潮。
再者,電影也不能滿足宣傳海報上「雙雄」式鬥智鬥力的觀眾期待。
梁和金的交流在全片都很表面,既沒有友情也沒有共鳴,他倆的關係幾乎不能被形容。
而且在金對兇殺案展開調查時,梁也沒有任何對抗的舉動,完全是各做各的,兩人對於查得出真相與被查出都像沒有所謂一樣。
還有對香港從傷痛復甦的隱喻,也未免太一廂情願了,不是一兩個城市大遠景鏡頭就扣得起來的。
(這點得特別跟自己說一次,筆者對於隱喻其實也很天真)於是,沒有懸疑、沒有衝突、沒有關係、當然也沒有耐性寫人物,更遑論是情調。
只有一件接一件的事件,連故弄玄虛的能力也欠奉,還說寫了7稿才拍,我真的不明白。
引子电影院里大场放的是黄金甲,小场放的是伤城,中间的由公厕连着。
也就是说哪边看烦了可以换一部戏,或者不清场时可以看两场!
说没法不沾染一点先入为主的观点而进入影院,因而开头每一个张力十足的画面都自然而然的给人以兴奋的联想和激动的期待——还有什么比两个风情万种的成熟男人手持威士忌谈论爱的坚持与艰辛更让人心醉?
还有什么比一个谈吐儒雅和善而动手却极端暴力的警察更让人好奇?
还有什么比清晨吻过依然躺在床上的恋人后却发现手上粘稠着的东西竟是她割腕后的鲜血更让人绝望?
真的,这些画面的力道和匠心太诱人了!
直到看完金城武在作案现场出现的幻境,我突然打了个冷颤:刘麦二人走上了一条太冒险的道路!
所有的联想可能比影片本身走的更远,所有的期待似乎很可能也逃不出已有的那些程式;《老男孩》似的诡谲、美艳与暴戾,《机动攻壳队》式的花哨绚烂的剪辑,还有那港台电影骨子里的那点儿用酒精灯光兑调后发酵出的文艺气,当然还有那似曾相识却多了几分悲天悯人之气的高架桥汽车追戏……如果没有足够合理的剧情安排和对人性世事敏锐深刻的把握,这些诱人的视听语言最终逃不过技术滥情之嫌的批评。
《老男孩》那样摧枯拉朽的结构和结局?
《机动攻壳队》那样讲生命和存在推向一个终极关怀的哲学思考平台?
无论是历史的殿堂还是贫民的好恶都是倾向于认可“有意味的形式”,或者除非你把这种炫技本身标旁成为意义,像杜尚大叔的《泉》一样——然而杜尚是只去展览不去影院的,所以刘麦一再用秀丽面孔下的思索和迷茫告诉你,这是在讲故事,然后再把你丢到一堆线头丛生的画面中自己掰手指头认路——“唉,在前面了,后面的,说你呢,跟上!
”——这也是票房考虑的原因吧,为了挽回面子给同去的女友讲出个一二三ABC易洗易萨希也要再去看一把。
接下来到金城武与舒淇在陋巷激情过后,我便放弃了,停止在情节中像个动物一样四处冲撞,长出翅膀飞起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开始段落里的镜头所给人留下的“伏笔”最终只是观众一厢情愿的臆想。
在墙上画流泪女人的死去女孩只是一个背叛的符号,象征;啤酒妹还是仅仅爱上了酒鬼,而已;那个憨厚惹人爱的警官依然憨厚如昨,如昨……相比较这些失望,乒乓球拍带来的玄机只是顺理成章抓来的壮丁,那个事先安排的餐厅电影飞机也像一个没有完成好的体操动作一样只是好看没有艺术,就连金城武手中的威士忌也远没有多年前另一只手中拿的凤梨纯粹够味。
但这一切又似乎在指向什么,包括那么多无可挑剔的镜头:酒吧中俯拍的广角,将吧台上方的女人画头像收到镜头右上角,而角色在中景靠后处远远的坐着;寂寞的医院空地中,护士在玻璃后急冲冲地跑来,拉过玻璃门去叫那个在凳子上低头不动的病人家属,而他没有马上起身……刘麦向往着市场辉煌还放不下浓浓的大师情节,至少是风格上的大师。
从阴影到光,从光到阴影。
如果说在《无间道》中这种运用是恰如其分的,经典的,那是因为所有的人物都是压抑的,身份的压抑,命运的压抑,而且整个三部曲也在表现这种压抑。
而在《伤城》中,人物是迷茫的,但仍然用那种压抑紧凑的光影和剪辑,就显得有些不协调。
仿佛刚学会一招打赢了一场比赛,接下来就一任用下去。
这种对光影的肆意,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对色彩的放纵。
对了,在情节上的交错繁复在《无》中行得通是因为有足够的人物分担或者承担宏大的主题,有三部戏可以慢慢来。
但在《伤》这种交错繁复由于人物的利用不合理,成了一个人内部的问题,所有的交错繁复只是在表达方式上的交错繁复,与内容拓展和推进关系并不大。
在得失的角斗场上,为了抓紧成功,人们总是容易放弃探索自身的可能性,艺术的可能性。
痛什么是痛呢?
身上的伤口还是意外的车祸?
任何事件本身并不造成疼痛,而是事件发生后人所需要花费生命去承受回味并不断自我折磨的过程。
而承载这种痛的方式又恰恰往往平时难以觉察和理解的。
像高个子妻子去世后仍然伸直了胳膊举伞的矮个子丈夫,去世本身是老天爷的事,伸不伸直胳膊举伞是人的事,疼痛与人有关。
疼痛的另一个表征是程度,但并不与程度一定成正比。
像某个诗人说的那样:疼痛是拿一只薄薄的勺子将满满的幸福浅浅的舀走。
如果将所有事件的损失程度无限扩大以至于无暇考虑当事人的情感,只知道点头“太惨了!
太惨了!
”,这在现实中的确不幸,可放到编剧中就变成了对人内心探讨的逃避,对戏剧效果的谄媚。
再往下看那个据说“伤”的“城”,我开始为这两个汉字流连:这两个字放到一起为何会这样的惹人心碎呢?
我终于找到了——这两个字曾停留过的文章标题是那么的让人欲言又止:《伤逝》、《围城》。
多希望眼前看到的这部影片能踏踏实实地也秉承着这两部作品所蕴含的人间辛酸,说说杯酒之间抬头低眉的困惑与疼痛。
打打杀杀也是可以的,只是这种东西难以驾驭,一牵扯到血与仇,人性腾挪的空间就会变得高度压缩,非此即彼,个中火候太难掌控。
所以,在题目上,刘麦的精英用心经营的是那样沉稳,却是这样的遗憾。
我更愿意一厢情愿的认为,《伤城》这个标题所透露出的那种悲悯而无助的感情氛围就是出于文学对于人文化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陆导演也深味其中乾坤,只是在操作上太流于表面,把玩得太冲。
伤城这部片子放在06年的岁尾,很受伤;早一点儿上映的,是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再早一点儿,是冯小刚的《夜宴》。
很不幸,国内的两个大腕儿导演在同一年交出了两部让人看着不舒服的片子,随后赶来、信心满满的伤城,也被这股恶评风传染了。
这是刘伟强、麦兆辉和庄文强“铁三角”的最后一次合作;谁能想,之后麦庄二人自立门户,刘伟强赴好莱坞拍片,于是一个很让人期待的铁三角分道扬镳。
铁三角的合作,开头是惊艳到极致的无间道三部曲,每一部的主题和特色不同而鲜明;随后的头文字D是刘伟强拿手的片子,中规中矩;作为完结篇的伤城,正如片名一样伤感。
与无间道相同,伤城的故事也被好莱坞买去。
或许是因为无间行者拿到了最佳改编剧本,让好莱坞对来自香港的这三位产生了兴趣,想通过翻拍伤城在创造一次无间行者的壮举。
只是这一次买断之后,便再无下文。
客观地说,这依然是一个好故事。
一个经历过仇杀的孩子长大报仇,娶了仇人的女儿,一步一步完成复仇计划;那一边好友兼私家侦探在查案中逐层解析,最终通过一块珍藏的乒乓球拍找到突破口,查找了真正的凶手。
只是那个凶手,才真正意识到谁是他爱的人、谁是爱他的人,选择了饮弹自尽。
从头到尾,梁朝伟大多时以冷面对人,也难怪李安在后一年的色,戒中也让伟仔演了一个类似的人物;而金城武的角色,则是颓唐和清醒并存。
——谁都没有看清这座城市,谁都无法看清自己;于是在伤感中堕落,在伤逝中结束。
麦庄后来说,他们和刘伟强不同,他们精于计算,算得更精确,靠逻辑,而刘则是感性多,擅长做决定。
离开了刘伟强,麦庄的计算是越来越复杂,故事的野心越来越大,讲述的条理却越来越差,窃听风云尚且还可以自圆其说,到了窃听风云2,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了。
刘伟强之后的片子,却是缺乏好的剧本,纵然他的判断依然准确,但是缺少了精巧的构思,刘伟强依然没有办法。
或许这也是一种悲哀,很让人受伤。
《伤城》的开头——夜香港,不知何处荡来半阕柔艳旧歌,这颓糜都市,夜光时明时晦,而情怀如此悠长。
据说在斐济岛,发光的海藻每年一次浮出海面,那时候便能看到暗海中有银光如星芒闪烁,令天地都惊动。
城市置身灯火的夜光海,一如岛屿天生孤绝,不落情缘。
这故事其实多么像古龙小说的都市版本——蛰伏已久的杀手,为接近有灭门之恨的仇人,娶了仇人的女儿为妻。
之后他布下杀阵,使出李代桃僵的计谋,除掉仇家,瞒天过海。
但酗酒的捕快却是心头雪亮,抽丝剥茧,终至查出真相。
杀手的妻子得知真凶竟是枕边人,灰心自尽,而杀手却动了真情,凄然随之而去。
这一双不得已的怨偶,虽不至于如梁祝化蝶流芳百世,至此终于也做了一对追魂夺命的夫妻。
然而这电影却并不是个悬疑片,或侦探片,或警匪片,因真凶早在第三十七分钟已经现身。
毋宁说它是一部电影关于伤口,每个人心头暗伤,如烛火明明灭灭,即使事过境迁,依旧流血不停。
而城市太薄情,对心碎见惯不惊。
金城武当真是越来越好看,睫毛那么长,看上去竟有些妖气。
呵,被这样的眼睛望着,我总觉会叫人短命,因实在太销魂。
去年我看《如果·爱》时倒没有今次这样惊艳的感觉,大概是北京的气质跟他并不合适,呵,他是要在更颓废更浮华的地方才能发出光来。
三年前圣诞夜,丘建邦[金城武饰]自警队回家,那时天已微光,家中红窗帘垂落静定如血,他女友熟睡安好如婴。
而当他俯身吻她,才察觉她已没了鼻息。
被单掀开他看见这女子是抱了必死的心,割腕那么深,她穿蓝紫布裙好像开花的风信子随风倒伏。
死是躺下不再起来,等到天没有了,仍不得复醒。
丘建邦不胜其哀,三年间夜夜买醉,纵酒度日。
但城市的魅惑之处在于,同一个空间可以潜伏无数记忆。
当它来时好像潮水,惊涛拍岸,令人心中酸痛,它杀伤时不动声色,又好像魅影,暗箭伤人。
你看,这面墙,她曾在这里画出女子、眼泪和藤蔓;而这道走廊,她曾在这里紧闭双眼、流血、死去。
这时哀痛如火如荼,漫山遍野不能止歇,而都市依旧静定,甚至欠缺悲悯。
作为治疗,让我们重新爱一个人,好不好?
好在啤酒妹阿凤是由舒淇来演,这才足够率性足够快活,既粗鄙又天真,带着那么一种不自知的性感,有点懵懂,却又是由衷欢喜。
Hello Kitty是她的图腾。
在酒吧丘建邦假装跟阿凤偶遇,我看到这处真要会心一笑。
城市那么大,存心要遇见一个人也好不容易,谈何偶遇?
暗夜的长街,当他终于说出那句“我想你”,简单三个字,却已叫人心中惊动。
这是一个人在心深伤透之后,唯一能够讲出的情话。
而梁朝伟更不用说,他是连嘴角的纹路也会得演戏。
刘正熙这个角色复杂内敛,时而温厚时而冷辣,是为伟仔度身订制,换任何一个人,要么太过,要么不够,会令人生厌。
徐静蕾的角色其实好难,一不小心沦为平庸,不过还好有最后那一场对话,她问他,带着心碎,带着委屈——你和我在一起,是为了杀我爸?
——是。
——你爱过我吗?
——爱过。
这时她就抿一抿嘴唇,轻轻摇头,将手从丈夫手中抽出,清淡面孔上带着哀莫大于心死的表情,她说,语气又哀伤又决然,她说,你没有。
呵,是还在爱着这个人吧,否则他有没有爱过你,又有什么关系?
我也很不忍心地看到了岳华,扮演刘正熙的岳父,戏分不多,死得好惨。
大凡师太亦舒的拥趸都晓得,1971年,古装片当红小生岳华跟女友亦舒一道登上第131期《明报》封面,传为一时佳话。
那时节他剑眉星目,年轻得让人不敢逼视。
呵,奈何岁月仓促如催,而廉颇老去,一点迟疑都没有。
刘伟强的空镜头从来有些禅意。
你看他拍摄城市的天际线上有暗云涌动,好似巨大的鲸群在深海迁徙。
呵,黑云压城城欲摧。
印象好深是那一幕,梁朝伟跟金城武并肩坐着,交谈。
落日余辉自背后斜打,万丈红尘蔼蔼浮动,然后镜头徐徐拉起,像手掌像眼睛,如此眷恋,是不忍骤离的情绪。
这场景叫我想起《银翼杀手》中那一座巨兽般的魔城,都市的夕照,只令人自觉渺小。
每当有人死去,是谁在唱起凄怆的歌。
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不管有多少人相爱和离开,或是有多少人老去和死于心碎,这城池想要不朽就不会为之所动,时光永是流驶,而街市依旧太平。
2007-1-14
金城武
真扯淡
一个城市不会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所以伤城并不存在。单纯喜欢滨崎步唱的《Secret》@Home
这真的是无间道导演的作品么?怎么这么沉闷?都不让演员有发挥的空间了,感觉上。 -- 2012-7-16
我不喜欢,选角有问题,格调有问题。悲伤的故事陪一堆绚烂的音乐跟莫名其妙的欢乐气息。很不对劲。这片子分数高,评论多,我看来是粉丝电影。
挺好的
舒淇的演绎,唯一的亮点
影院观看。叙事有些出人意料,居然是平铺直叙,不留悬念。逻辑有些硬。
电影一般,喜欢梁朝伟...
什么野人的电影
早前看过
差的。
。。。
归结起来,这部片子用神神叨叨的叙事手法神经兮兮的表演方法讲了这么一个无聊的故事:取一个普通名字的重要性,它的好处是可以让你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然后你再窜出来,在仇人头上轰出一朵花。
意料之外
刚上映的时候我绝对看过,当时觉得还不错,现在一点也想不起来,算一什么片呢?
不知为何这个范儿让人想起了不夜城和王家卫=。=“人为什么喝酒,因为它难喝。”..除去动作部分之外,除去无间道的内蕴之外,除去服务女性观众的选角之外,就是这么一句装13的话撑起了这个侦探型的故事。
没看懂的。。
真爱的情况下能这样不一般啊,折磨别人也是折磨自己
和猫猫电影院看的。酒的好喝是因为难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