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妄想歌颂反派的烂片!!!!
一部浪费你近2个小时的烂片,导演无能,还常常放一些毫无意义的慢镜头凑时长!
烂!!!
呕~~~~!!!!!!!!!!!!!!!!!!!!!!!!!!!!!!!!!!!!!!!!!!!!!!!!!!!!!!!!!!!!!!!!!!!!!!!!!!!!!!!!!!!!!!!!!
这部电影看了有段时间了,之前看完以后我就去忙别的事情了,没用文字记录这部电影里的一些细节。
不过现在过年有点时间,就想着还是记录一下我当时观看这部电影的一点点细节。
这部电影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的感觉其实挺奇怪的,因为我重视细节,而这部电影的细节bug很多,男主面对两个女儿时的表演有点不像一个父亲,而更像一个朋友,没有演出来那种常见的处理,也就是一般父亲面对幼小的女儿的时候带着一种童趣的参与感和幼小的女儿互动,会呈现出一种父女间的亲昵感,但是这里反而演得像是个友好的亲戚,或者是个邻里的好好先生。
然后就是男主在工作时出现了失误,那个黑人领班不断坚持让男主下班后去看病,这里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其实也蛮奇怪的,黑人领班有种好像已经知道了男主一定是生病了,而且只有通过去见医生才能好,他为什么那么肯定?
而且在剧作的台词上还反复强调这点。
还有就是那个“外星人”一次见到男主女儿的时候为什么突然犹豫了?
接下来是男主带着一家人逃到基地前的过程里,为什么那个长得和人类一样的外星人在被俘虏后这么安分?
黑人领班的手下在打开铁门后,为什么直接用枪对准了那个“外星人”好像早就知道外星人的身份一样了?
为什么男主有天生神力?
这些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产生了一种大烂片的感觉,bug太多了,不过我向来比较开放,一般遇到这种情况,要么这部电影是大烂片,要么这部电影后面有反转,可以把所有的bug全部解释通畅,所以我就耐着性子认真看下去,果然等到了电影给出的答案,这里我就不讲解了,看过电影的朋友应该可以自动回答上面所有的疑问。
总的来说,一部用依靠前面埋下草蛇灰线后面再突然反转故事的片子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如果不能在整个过程营造出有创意的张力,只靠反转那一下观众的恍然大悟作为创新的爆点,还是不够的,这也是希区柯克为什么不喜欢单纯猜凶手的故事类型,而在其他方面本片并没有太大的惊喜,灾难,惊险,惊悚的部分有些陈词滥调,很多年前有部叫天际浩劫的片子也是这种模式。
不过我作为一个爱好没那么刁钻的人,还是要称赞一下本片的核心诡计,让观众先移情于看起来像是人类家庭的男主一家,让真正的人类成为“外星人”似的反派,后面突然告诉观众真相,男主这边才不是人类,“外星人”才是人类,此时观众的观影立场就复杂起来,如果处理的好,就可以深入探究一下人类和人工智能是平等的,甚至让观众直接体会到这个论点的重要价值,并进一步投射到现实中的种族问题,国家问题,历史问题,我最近一次见到这种叙事处理应该是在谏山创老师的漫画作品《进击的巨人》,这里就不展开了,没看过的可以自己去看。
不过可惜的是,后面少安排了一次男主一家再次像那个救了自己的人类士兵报恩并产生一种兄弟情谊最后无奈告别回归自己种族的立场的戏码,如果说故事的大背景是不可消解的种族战争,那么小环境在戏剧上至少要做到一次基于理解真相后的相互和解,这样应该会更打动我们的观众。
什么狗血烂片啊。
浪费时间。
啥编剧能编出这么个玩意呀?
本来这电影的设定真的挺好的。
虽然人工智能设定已经用烂了,但是以人工智能为第一视角的电影其实并不多。
而且最开始剧情没展开之前还不知道这个设定。
这本来是一个挺好的表现方式。
可是硬上实在太多啊。
首先画面太黑了。
看了一大半都是黑暗画面,人差不多都是黑影。
真心看不清额。
虽然都是黑天,而且为了表现压抑的恐惧的环境。
但是真心觉得,得看的清楚的前提下来表现。
剧情上开头其实还算正常。
主角经常做梦,就是换成谁是他家人,表现应该都和女主差不多。
我家人如果成天说什么自己做梦,外星人要来攻打地球,我也不会信,肯定也认为我家人精神上出问题了。
但是主角这什么反应啊?
之前浑浑噩噩啥准备也没有这很正常,因为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不是精神状态有问题。
到这还都算合理范围。
但是去了精神中心之后,和同样梦境的人对话后,明明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了,既然如此,你还不准备准备?
最起码最低限度的准备一下,弄把手枪或者最次买点应急食物也行吧?
也好过啥也不动好啊。
然后等真正发生了,还和邻居对话确认了一下是不是看见异常了之后,还不反应,和邻居一样在那懵逼似的看着。
之后的表现,不得不说,那邻居真是良心好邻居啊。
比主角表现都好。
还救主角一命。
再后面女孩作死。
小的那个迷之走位。
之前明明吓的一动不敢动。
后面妈妈告诉她别乱跑,她居然不听话一下又有勇气跑去找娃娃了,然后找到娃娃立马原地又一动不敢动了。
你是不是因为你是人工智能,所以间歇性出bug啊?
不一样的人确实在恐惧中反应是不同的,但是也不会反复横跳啊?
还有这剧情人工智能们,有个硬伤bug。
人工智能能产生自我,产生人类正常感情,最后脱离人类掌控。
这就说明人工智能是完全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并且可以学习的。
小女孩们也一样。
对人类父母有了感情。
父母被杀的时候很伤心。
然后被主角当自己孩子带了。
这就比较离谱的地方,既然能学习,而且看他们的工作和原来工作的对比。
就说明和普通人类学习能力是相同的。
但是明明五十年过去了,小女孩们居然还是小孩智力。
这太扯了吧?
身体长不大很正常。
但是知识还是小孩这太离谱了吧?
难道设计的时候设定了只有成年人能学习,小孩不能?
但是和之前的开智明显矛盾啊。
而且从这里五十年小孩无法长大也能看出来。
人工智能自己是不能生产新人工智能的。
不然小孩的身体早应该替换了。
这样人工智能的结局也注定了。
越打越少。
电影名叫灭绝这倒是切题了。
总体来说,就这样吧。
这电影的设定,我真的觉得可以更好的发挥一下的。
这太浪费题材了。
一开始看画面乌漆麻,什么也看不清,我以为是暂时的,谁知道挣到最后,都是乌漆麻黑的,这种黑不是亮度调高就能看清楚的,是不管你怎么调都是胡的。
看不清的。
所以,导演这是让我们听个响吗。
就算是听个响,也不好听啊,然后就是人物行为很让人反感加恶心,真是奇了葩了。
为什么这么多智障作死的情节,敌人杀到家门口了,这边还要孩子哭一哭,闹一闹,哄一哄,抱一抱。
一次这样也就罢了,这种情况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刀马上就要砍到脖子上了,你还要发表一下自己有多爱孩子的演讲?
地球马上就要毁灭了,妻子和老公还要为坐电梯安不安全吵一架?
闹个别扭?
要不要去花店买个玫瑰花哄一哄啊?
啊?
真他妈服了。
就这么个玩意,看又看不清,听也听不好,故事稀烂,情节气人,看完很不开心。
刚看到男主的第一眼感觉很眼熟但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后来查了才发现原来他是《蚁人》里面的一号男配角,这部电影的前半段可谓是光怪陆离不知所云,总感觉有一种《明日边缘》或者《预见未来》类似的时间轴摇摆不定的感觉,到了后半段才发现其实他是一个类似于《分歧者》加上美剧《西部世界》类似的世界观,而且有那么一点不一样的就是他与《西部世界》和《终结者》相反,他是在人类发现AI人工智能对人类有一定的威胁性之后,人类主动开战了所谓的“地球清除计划”来“灭绝”AI(就是电影中的主角一系列的机器人)。
剧情一般般,感觉想比较于《终结者》,剧中的机器人反而显得比人类还要弱小的多,如果将这部电影放到十年前去上映肯定是一部值得深思的大片,但现在看来诸多细节有待考究🤔而且主角一家四口中的小女儿还有她手上的玩偶简直是拖油瓶中的拖油瓶,要是再拖那么一点点的话,这部电影不出半小时就全剧终了,所以导致剧情跌宕起伏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女儿的“拖”,显得很单一很不切实际,要是换些花样来调整剧情的节奏的话,剧情表现出来的效果会更加合理[皱眉]不过有了这个小女儿在,这部电影才更适合一家子去电影院观看吧[OK]总体评分:7分(拿小本本记下来)
讲述了四口之家在末日危机中奋力逃亡并探寻真相的故事。
彼得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工程师,他有一个美丽大方的妻子,还有两个乖巧可爱的女儿,有车有房有存款,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幸福美满。
然而最近总是会梦到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恐怖场景,妻子一直劝说他去看看心理医生,但他并没有当回事。
这天,在工作时因为分神烧坏了设备,主管让他下班后一定去医院看看,于是他来到主管推荐的医院,却在候诊时碰到了一个同样患有睡眠障碍的病友。
可怕的是,两人竟然做相同的梦,对方开始神神叨叨的对他说,有东西要来地球,而在这医院只会被消除记忆,这样便于控制,避免天下大乱。
终于有一天,他梦中的场景如期的在地球上演。
外星人乘坐飞船来自地球,穿着盔甲,见到人类,无论是老是小,统统格杀勿论。
因为彼得在梦中已经梦见过类似的场景无数次了,所以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路逃跑,来到了自己上班的工厂寻求庇护。
在去往工厂的路上,彼得的妻子腹部受到重伤。
周围危机四伏,彼得还和其中一个外星人肉搏了起来!
彼得打烂外星人的面罩竟然发现,外星人和人类居然长着一模一样的脸庞!
惊奇之余,彼得命令外星人抱着自己的妻子继续赶路,前往工厂。
工厂里面,曾经彼得的上司 大卫 早已经在工厂安排好重兵把守,看似早已有了充足的准备。
在外星人步步逼近的情况下,大卫不得不放弃对彼得妻子的救助,带领一队人赶往撤离点。
这时,外星人突然开口说话了,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对彼得说到“相信我,我可以救你的妻子。
”
无奈之下,彼得先让自己的女儿们离开,自己同外星人帮助妻子。
当外星人切开妻子腹部的时候,彼得惊呆了。
密密麻麻的电流布满了妻子的腹部,若干个电子神经元组成了妻子的身体。
惊慌失措的彼得语无伦次,这时,外星人对彼得r说“你难道不知道你自己是什么吗?
”
原来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其实都是上世纪遗留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人工智能机器人因为彼此产生了“情感”,在自己生命受到人类威胁的情况下主动奋起反抗最终将人类逐出地球。
人类被迫无奈只得在火星暂时定居,并一直窥视着人工智能在地球上的发展,准备找准时机,夺回家园。
这一次的“外星人”入侵,其实就是久居火星的人类的奋起反抗!
而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工智能因为有愧于人类,所以选择在战后抹除自己同类的记忆。
而像彼得一样,噩梦不断地原因就是自己记忆没有清除干净的表现。
而人工智能知道人类有一天总会反击,所以让大卫等一部分人的记忆保留,准备以后可以快速开战!
最后这些机器人,他们逃上了一列开往远方的列车。
所有的人,所有的很多人,都选择忘掉自己身为机器人的这个记忆,忘掉自己属于机器人的事实,人类和人工智能总有一天会有一场恶战,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早晚会面临选择,不是你打败我,就是我打败你,没有选择,只能够说勇往直前吧。
后这些机器人,去到了一个拥有阳光的地方,一个像是仙境一样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的这趟列车,只要他们走了之后,铁路便会消失不见。
这个铁路也真的是很神奇了。
总结:1.奈飞出品,必属精品。
2.前一个小时恐怖片,最后半小时动作片。
想找刺激的,看这个绝对没错!
3.主角的小女儿如果一开始哭闹叫喊如果算正常,那么后半段应该见证孩子的快速成长,即使哭,也应该不发出任何声音的小声抽泣,而不是和前半段一样,让自己暴露在敌人面前(暴露目标),可是整部影片没有这种描写,不符合现实,剧本设计剧情不够严谨。
4.人类和人造仿生机器人的地球争夺战!
五十年前,仿生人抢夺了人类的家园——地球,并把人类赶到了月球之上,五十年后,人类策划这场战争,夺回了自己的家园!
并把仿生人赶到地下去,总有一天,他们会再次反扑,我们是不是能做好准备。。。
5.我看其他影片都没问题,唯独这部影片,看到一半之后眼睛发酸很不舒服,有部分场景(比如明暗快速闪烁,而且时间还不短,后期是否该优化提醒)6.这种看到70分钟才反转的剧情很惊喜(总时长93分钟),瞬间觉得值回票价。
『灭绝』奈飞2018年的科幻片2020年引进内地,电影大部分时间都在夜间环境下各种激战,节奏推进缓慢,长时间的黑暗场景相当耗视力,冲击力和亮点皆来自最后的反转,入侵地球者其实是被迫移居火星的人类后代,而一直居住地球的主角团则是有自我意识、个体感情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6分】
这本可以是一篇优秀的短篇反转小说,被过多的美式“作死”套路填充成了一部时长九十多分钟的电影。
如果是去年看的这部电影,我应该会为其叹息:如果改掉那些为推动剧情而设的生硬老套路(比如小女孩的屡次作死)让剧情更自然地发生,删去那些为调动紧张感而生的不必要桥段(比如一家人非得在车站拥抱等士兵过来朝他们开枪),把电影篇幅浓缩一下,这就是一部值得四星的电影。
但今年的疫情过后,我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长久以来我们受美式文艺作品的影响颇深,看到情人重聚我们就想到他们要长时间拥吻在一起,看到外星人入侵就一定要有小孩大哭大叫把敌人引来,看到救援我们脑海中又浮现几个各自身负才能又有臭脾气的孤胆英雄(可能是一个白男领袖、一个黑人壮汉、一名女性、一个精通电子信息技术的其他人种宅男)深入敌境完成任务......这些很多都是美国人会做的事情、或者是美国人以为他们会做的事情,毕竟类似外星人入侵这种事我们都没经历过,我们自己到时候会怎么做我们自己都没个概念,所以满脑子都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套路。
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的不止中美之间政府的反应的巨大差别、人民反应的巨大差别,甚至还看到了美国人的现实反应和他们电影里描述的情况的巨大差别!
既然这样,我们的作品、我们的观众不该被美式价值观潜移默化、束缚了头脑:我们的作品里情人重聚会不会是小两口被人看着不好意思、面对面哭红了眼睛互诉衷肠然后男生拉住女生的手说“我们回家“?
我们的作品里遇到外星人入侵会不会是以社区、街道办事处为中心统一避难、安排疏散?
我们的作品里遇上救援任务能不能是流浪地球里的饱和式救援......说回《灭绝》这部作品,其实还是值得一看的,只要你不介意前半部分的相对平淡。
叙述性诡计可以再多加一点,前面给人的感觉是男主有某种异于常人的体质,并会通过预知梦找到拯救自己家人的办法,到了中期战争打响男主除了”预知“到大楼里进了入侵者外,梦并没有给他提供其他帮助,让读者产生了疑惑。
假如这时影片能继续把读者往沟里带,让读者坚信这种猜测,到最后真相揭秘的时刻所受的震撼应该会更大一些。
看得一肚子火,怎么会拍出这么无脑的片子!
人类有足够的的科技从火星回到地球,却不轰炸城市,反而派出步兵逐楼逐层扫荡,这是什么战术?
男女主角沙发堵门是什么操作?
假设有反击手段,为了准备还击而拖延时间,堵门的行为是可接受的,但是剧情是双方武力完全不对称,那么堵门除了告诉门外的人“房间里有人”之外,有任何实际意义?
反而连偷袭入侵者的可能性都丧失了。
当然,在这个脑残片里,他们仍然偷袭成功了。
为什么?
因为破坏墙壁进入房间的士兵,在明知一个儿童不可能搬动沙发堵门,房内必然还有其他人的情况下,把注意力只放在了那个小女儿身上,于是他们偷袭成功了——双方终于在智力上平衡了。
士兵被抢走了主武器后,连副武器都没有(追杀主角一家时,手里多了一把不知哪来的刀。
原本士兵步枪上的刺刀在女主手里,女主在楼梯里的时候还握在手中,打开天台门的时候就不见了)。
这个算不上硬伤,影片硬要这么设定那也没办法,只是不太合理罢了。
不知道合成人会不会散发热量或者其他什么,总之人类士兵也好,飞行器也好,对合成人全部是目视搜索,并没有其他侦查方式。
根据回忆,在人类对合成人的第一次销毁行动中,也是采取派出步兵近距离射杀的方式。
也就是说,人类在设计合成人的时候,是没有预设任何约束机制的——这样的产品为何能投入量产、投放市场?
最后乘坐火车逃离了城市,外面岁月静好。
感情50年前人类只是逃离城市,不是逃离地球?
50年后也并不是重返地球,而只是重返那座城市?
人类士兵的训练与组织程度,大致与黑帮相当,就是穿着制服、手里有武器,仅此而已,战术、协同之类的是完全不存在的;前一秒殊死搏斗,后一秒拿枪指着巴拉巴拉一大通废话;逃亡的火车停下,孩子下车奔跑投入父母怀内,一车人等着这一家子在月台上拥抱煽情等等,这类“烂片通病”自然是少不了的。
所以,片尾明示的续集还是不要吧。
角度挺新颖,只是有哪个不开眼的公司会给父母出售一款如此爱大哭小叫、不听话的机器小女孩
这反转可以了
人类与人造人的爱恨情仇。
虽然里边的孩子一如既往的拖后腿和招人烦,但入侵者原是被驱逐者,外星人原来是人类的设定,还是挺有一点当初看《小岛惊魂》的惊艳。
还可以。但人造人怎么会什么都没发现呢?他们不会变老,孩子不会长大,不奇怪吗?
挺失败的,当我反应过来,主人公才是人工智能时,就不想再往下看了。原本以为这颠覆还挺有创意,但内容并非如此!
除了傻逼结局其他都很好and have dinner with keith
烂片,耐飞也不保险了。外星人设崩塌,开着化学火箭横跨星河我就不吐槽了,武器竟然是个无托步枪,还带刺刀,你没看错,是刺刀,而且刺刀形制很不先进。5毛特效,1分钱都不能多了。桥段老套,我看到三分之一就删了。
故事不错,但是细节不好,人类这么差的战术素养怎么计划反攻地球的?
拖沓,冗长,昏暗且毫无设计感,纯粹是为了一个点子而拖出来的电影。
这个思路倒是很别致???小岛惊魂
节奏拖沓,剧情缓慢。最为不可忍受的是,两个女儿不停的尖叫和犯傻,看的人心烦。不知道心理变态是不是喜欢听小女孩的尖叫,可以使他她兴奋。我听到,非常不舒服,导演应该好好被审查是否有虐童倾向,我没办法爆粗口。建议忽略,科幻片里面的人能遇见未来,请问这是玄幻小说改编的吗?
人造人的科技也太落后了
创意不错
『灭绝』奈飞2018年的科幻片2020年引进内地,电影大部分时间都在夜间环境下各种激战,节奏推进缓慢,长时间的黑暗场景相当耗视力,冲击力和亮点皆来自最后的反转,入侵地球者其实是被迫移居火星的人类后代,而一直居住地球的主角团则是有自我意识、个体感情的人工智能机器人。【6分】
男主演技流于表面,惊恐感不足,应演得用力些。灾难片中常见的慢镜头和套路,氛围营造比较一般。AI的设定就是电影能展现的一切了。
作为一部有革新意义的科幻片,《灭绝》加入了大量新鲜的元素。从对外星生物的怀疑到人类的自我怀疑,电影自己对人性探讨上更深一层次。恐惧源于未知,《灭绝》更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把主角心中的疑惑、分裂和幻境穿插在电影的细节中,给人更多解读的空间。在科幻电影花式玩法的当下,《灭绝》故事遵从传统结构,又能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这才是一部优秀科幻片的标配。
如果人工智能真达到各种科幻电影里的程度,那么我们要如何与之相处,真的是个问题。如果“他们”能够被法律和道德所约束,我一点也不介意和“他们”真正平等的相处。但如果“他们”视自己为更高层次的物种,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非常精彩!一开始家庭矛盾交织“记忆碎片”,然后突降入侵以为是“天际浩劫”,接着开始上演“无处可逃”,最后剧情辗转发现命题是“我机器人”
剧本写得太糟糕了,槽点太多,耐心看了40分钟然后快进看完,最多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