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好想头戴一顶礼帽,推开一扇门就到达另一个地方。
但是这样的故事恐怕只存在于电影里。
片子感觉有点虎头蛇尾,架构不是那么完整。
其实精简的来说,我觉得看最后5分钟也能明了整个影片的主旨。
就是最后那段旁白说的话:有太多人都在按照规划去过自己的一生,不敢改动分毫,但是也会出现男女主角这样的人,按自己意愿去努力改变。
自由也是需要争取的!
规划局主席,其实应该说是上帝吧。
希望他会被我们微不足道的努力感动,满足我卑微愿望吧。
这片子不能算是科幻,充其量是玄幻电影。
故事设定的世界观很有创意,也因此糟蹋了这个创意,首先对命运管理局如何掌控命运的细节设定的不够丰富,起码比起《盗梦空间》来有差距,其次对于理性秩序和自由意志的探讨不够深入,只是谈了谈历史。
通过爱情这个载体来呈现也不够理性,因为观众已经被两个人的缘分和爱情冲昏了头脑,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他们一边。
而事实是,情绪往往会坏事。
就像我在另一篇文章里提到的:被仇恨冲昏了头脑,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被金钱冲昏了头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信仰冲昏了头脑……我们的头脑是多么容易被冲昏,而那点儿可怜的理性总是被我们抛弃,尽管那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
谁来管理人类被冲昏的头脑?
全靠自己肯定不行,全靠政府也不行,全靠信仰也不行,只有都靠一点,又都不过分,人类世界才可能是恒定的。
个人的理性和欲望为人类提供了进步的力量,政府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和法律要求,信仰为人类提供了道德自律的源泉。
这三种力量都有各自所属的领域,任何的逾越都可能造成悲剧——严复把这个界限翻译成“群己权界”。
影片终究没有在这样的道路上发展,还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只不过这次阻止自由恋爱的枷锁是命运管理局,过去曾经是上帝,是老大哥,是王母娘娘,是封建礼教……换汤不换药,只不过我一开始以为汤会是药,但最终汤还是汤。
毕竟像《月球》、《第九区》、《那个男人来自地球》这类的电影不多见,也不卖座。
随后我又看了另一部科幻片《命运规划局》。
这片在上海电影节听到过,主演是马特·戴蒙,想想喧闹的飞机上也不适合看文艺片,就用三星的期待看了这片《命运规划局》,结果是两星的评价。
《命运规划局》说的是一群类似于隶属上帝的人(或鬼/天使/外星人/or anything),安排了人类的全部命运和进步,并认为自己是为人类好。
为此,“他们”在世界上制造和破坏了很多巧合和遭遇,“他们”的工作是让事件的可能性顺着他们的计划进行。
那马特·戴蒙作为当前他们操控的重点对象,自然就代表了自由意志对这种专权的反抗,这就是本片的主旨,或者编导想要的主旨。
首先剧情逻辑就很可笑。
“他们”认定马特·戴蒙不虚伪,要当美国总统,才能推动人类进步。
为了让他顺利当选,本片中“他们”倾注了全部努力在阻挠马特·戴蒙和女主角的相遇和感情。
理由居然是:谈恋爱会玩物丧志!
和她谈恋爱,人类就无法进步,没有未来!
在表现自由意志方面,本片实质上用自由恋爱取代了自由意志。
马特·戴蒙和“他们”的全部斗争就是在是否能和女主角恋爱方面。
这样搞也不是不行,但是就让本片成了爱情片,然而我知道编导的本意是想让爱情为载体来宣扬和歌颂自由意志的。
最后自由恋爱胜利了,我也公正的说,本片是爱情片,不是科幻片。
再说一些细节。
这批“人”的唯一超能力貌似就来自于开门穿越术,以及拿着一本不知所云的书在那指指点点。
这个小时候我们在机器猫和神探加杰特的熏陶下早已耳熟能详,何况他们的超能力就在帽子上,马特·戴蒙戴了那种帽子也就无敌了。
这种一开始浓墨重彩渲染的神秘人物最后就是这路货色,以及用的方法都愚不可及,比《移魂都市》里的那帮外星人还要傻。
至于女主角,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她是《穿普拉达的恶魔》里安妮·海瑟薇的对手女秘书Emily,虽然在本片中演了一个无辜的天真苦情角色,但是《穿普拉达的恶魔》里的那副嘴脸还是更加深入我心。
我想说的是,这些细节都加大了本片的滑稽性,让我无法入戏,无法感动。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chick flick。
但为了这个冲破阻碍在一起的感情,我还是想看看的。
有道理。
·It’s not whether or not you get knocked down, it’s what you do when you get back up.是否被打败,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重新站起来后,会做什么。
•I will get back up.我会重新站起来。
•——You will do well.——Thank you.——你会干的很好!
——谢谢。
•I was defenseless against the small dress.我对短裙没有抵抗力。
•Not one word about us .关于我们,只字不提。
•I mean,I’m willing to take a fire on something that could change the world.我想,我愿意为改变世界的事物冒一次险。
•Look,whatever happens,I’m not going to let anything come between us again.听着,无论发生什么,我不会再让任何事情阻碍我们。
•I don’t care what you put in my way, I’m not giving up.我不在乎你怎么妨碍我,我不会放弃的。
•He has no idea what he’s up against.他完全不清楚自己将面临什么。
•You ruined me, I didn’t want to settle for less.你破坏了我的生活,我不想将就。
•I ‘m not by myself.我不是孤单一人。
•She rubs off on you!
她能毁了你!
这是一篇愤怒的差评,纯属个人观点!
不喜勿看!
开始我以为是一部励志片,故事的构思和设定也还不错。
可当女主角出现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爱情片,女主角中途消失我稍稍松了口气,但是感觉已经相当不好了,因为根据一般电影的尿性,他们好像除了爱情就没别的可以演了男主角以为自己是谁?
以为自己能做什么?
以为自己能改变命运改变世界?
就为了一个女人?
首先,我并不认为那种一见钟情式的爱情足以让双方厮守终身,或许是我太消极了,我也承认。
其次,难道男主角听不懂礼帽的话么?
他应该成为总统!
总统意味着什么?
那是影响着一个国家所有国民生活和未来的人!
他有什么权力为了一个女人放弃这种责任?
我觉得男主角就是一个毫无责任心、自私、矫情、自以为是的人!!!
在电影最后20分钟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是主席真的改变了他们的命运那这部电影简直是烂透了!
果真是烂透了!!!!
导演和编剧想表达什么?
爱情?
放在这部电影里简直就是笑话!
要么就把故事放在一个普通人身上!
要么就让男主角有点男人的样子!
真是自以为真爱无敌,全世界都要围着他转!
真是浪费生命的电影!
按照神秘天使哈利给的解释,戴维打一出生就带着总统光环,从小开始历劫,所有的人生变故皆是考验,每一次的失败、打击都是在检测他的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包括与爱丽丝的相遇以及多年来坚持追求真爱的过程,甚至天使团里的白头翁也是其中一个被设计的棋子,他的作用只是为了给戴维制造更多麻烦,提高他当下劫难的力度。
影片结尾,戴维身体里伯恩的技能被激活,在单枪匹马还携带挂件的情况下挑翻整个规划局,通关达成。
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戴维大概也要走上人生巅峰去完成使命了。
故事里其实存在一个悖论,如果戴维在被天使告知自己必须离开爱丽丝而去专注做总统时选择了妥协,并在执行过程中展现出完全符合总统要求的超强能力,这算是通过考验还是考验失败?
老祖宗说“人各有命富贵在天”,还有智者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也就是说戴维命格已定,只要他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性格,不服输不畏难的精神,追求真理的态度,以及一颗滚烫的心(不是,这好像...),总统这把椅子就一定追着往他屁股底下塞。
只是,将米国历任我知道的名字过了一遍,也不知道戴维如果真的上任,会是什么风格,或者,最终会变成什么风格呢。
原版的小说在http://en.wikisource.org/wiki/Adjustment_Team可以免费看原小说很短,电影只是套用了个创意,剧情和主人公完全都换了,但是在命运规划局的构成上来说,有点区别,区别大了小说里命运规划局的人都是穿白袍,比电影里穿西装上班的人牛逼多了小说里的规划局成员超能力更牛掰,对人也更不客气规划局成员有一位是狗,会说话的狗小说里感觉规划局是外星人或者一种高级智慧生物,为了保障人类社会正常运转而存在,非常冷血无情,而电影里的规划局充满温情,是神职人员,是上帝小说没什么结局,也没给出令人振奋的解释,最后结尾主人公的太太也被调整了,似乎记忆被抹去了相对小说来说,个人更喜欢电影,更温情,解释的更合理,没有突兀和莫名其妙之感尤其是主人公三年来在同一个时间点乘同一辆巴士,在谷歌上搜女主名字,共76W多条,一条条去查,就是为了找失联三年的女主,这个小细节一语带过,但真的挺感人
本部影片充分展现了价值观的抉择。
对于爱情、事业哪个重要,马特当然选了爱情,同时他又不是自私的,当得知选择爱情就会毁了他所爱之人的舞蹈生涯,他动摇了,一方面是爱情,一方面是爱人视为生命的舞蹈生涯,显然马特是爱女主的,他也知道女主爱他,但不想看到因为选择爱情而令女主失去自己,此时绝对不是因为怕影响自己的事业。
此刻马特的抉择是值得商榷的,也是本片应该最令人诟病之处,想想马特回归普通人,女主也回归小老百姓,平凡普通但永在一起的生活何乐而不为?
也符合本片的价值选择啊。
再细想,马特的爱情观是无私的,爱就是不伤害对方,为了爱可以放弃爱。
其实也是自私的,没顾忌同样爱他的女主。
好在马特在思念中成长,对爱情的的认识也在升华,最后也意识到爱情就是拥有、就是一起承担,克服一切犹如去中纪委般的荆棘险阻,原来局长就在身边,让人性做了主。
本片的选角个人看很成功,尤其是女主角灵气而又有颓废但不失坚毅,其中黑人“职员”年轻干练但深藏感情,要是叫摩根福尔曼演这个角色会更好的诠释但不会留有惊喜。
影片架构了中世纪5百年黑历史、文艺复兴、一战二战,使其有了骨,再把价值观注入,有了肉,实是一出有骨有肉吃了过瘾的大菜。
《命运规划局》,Matt Damon和Emily Blunt主演。
看片名本以为是科幻悬疑动作片,不过看到1/3的地方才开始明白这是纯情爱情片。
Matt扮演的男主角是个出身贫寒,但是却能平步青云的年轻政治家,Emily扮演的则是一个舞蹈家,二人因为偶遇而成为男女朋友。
但是他们却被一个神秘的专门规划人们命运的规划局所拆开。
所谓的命运规划局在这里不过是个幌子,而骨子里这是一部描写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
虽然老套,但是有效。
昨儿看完这部片子回到家,惆怅了很久。
话题还是古老的话题,可能是在恰好的时间拨到了某根感伤的神经。
我问朋友,你相信命运吗?
其实,我还想问,你觉得你可以持续若干年对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念念不忘吗?
也许美好的是愿望,是希望,甚至是奢望。
也许那些在电影里小说里的故事投射在现实里,不过只是金台夕照的结尾。
可是,我还是禁不住想,如果有个人愿意牵我的手邀我疯狂,我要大声的说,我愿意。
我愿意和你一起奔跑,一起抗争,一起面对那些我们不可预想的未知。
我愿意为你放弃,为你执着,为你相信没有什么比执子之手更美好。
Elise说,他是个很好的人,只是我和他在一起,找不到同你在一起那份爱的感觉。
爱。
是不是只在这偶尔相见的回眸,决绝离开的无奈里,才撕心裂肺,才荡气回肠。
爱。
是因为我们都柴米油盐,都凡夫俗子,才变得习惯,平淡,甚至是忍耐吗。
都还好。
还算对的时间,还算对的人,还不差的生活,就这么过下去吧。
是我低估了生活的魔法,还是高估了生活的无奈。
你有改变的世界的力量,却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因为这就是你的命运。
可你最终还是改变了,就像童话故事里。
因为你执着勇敢,因为你不愿放弃;因为有个人心怀怜悯,伸手帮你。
于是你华丽奔跑,就摆脱宿命;于是你深情拥吻,就让命运低头。
我不喜欢片子的结尾,因为即使内心在呐喊,我却不敢相信。
不知所云,浪费电影票!白瞎这演员了!
米帝果然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啊,要不哪需要这么多freedom
人生是一个容器,要达到“满足”的心理状态,并非只有一种途径。
就是一chick-flick,虽然来自菲利普·K·迪克的作品,一点儿都不酷。Adjustment Bureau的概念,在菲利普的六七十年代,有几个现实的国家计委参照还有点儿意思。在当下这里就只是一个异次元骷髅会,虽然白黑黄人种都有,还是狭隘的只罩着纽约客、只能造美国梦。
有点扯,但还好。
感谢字幕组的童鞋!
好大气的开场,好小气的故事
一般般紧张版的奇幻人生
这一切都是埃德加。胡佛的阴毛啦~
说是明显chick flick的,还有说结局狗血的我还真不敢苟同= =(虽然结局明显虎头蛇尾)但个人觉得片子只是把爱情当了个载体而已。“hammer"说的free will才是影片真正主旨。整体来讲节奏还算可以
无法自圆其说的剧情,美国人的自大情结
如果男女主角换一下估计我会多给一星。真是不入眼啊啊啊啊啊。
故事本身就是一个普通的大阴谋论,个体与组织的角力,主角的成功也一定要靠对方阵营一个反水的叛徒和最后时刻戏剧性的反转,任意门穿梭的动作戏潜质挖掘得不够深,但科幻片的细节永远是我关注的焦点:门把手的转向,帽子和水的限制作用等等;说一句其他的,艾米丽·布朗特笑起来还是挺好看的
爱情大于科幻,使得本片虽有创意,却不能把握好!——大题小作!—— 以为曾经看的是《时间规划局》,原来却是第二遍《命运规划局》!—— 当我的生活突然也冒出一个「神秘人」规划我的「命运」后,重温此作竟多了些许同感和共鸣:门穿越→《怪兽电力公司》。爱情与梦想不一定不能共存。3.5★-16.02.17
太二了,如果神会干预这破鸟事,那和居委会大妈也没两样了,人类会关心哪两只蚂蚁配对么?就算这只蚁后会成就一番伟业,比如产出更多的工蚁?
上帝居然也是玛丽苏。。。
女主角完全符合我不喜欢的类型。。。。
三星半,里面的任意门让人想起机器猫和失落的房间。人生的过程总是充满了变数,有时任意一个小选择就有可能改变未来的人生,但当你的命运被注定的时候,你是否会选择改变还是按部就班呢?
真爱战胜一切什么的太做作啦
无亮点好嘛 大团圆结局不是我们想要的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