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一个单板论坛看到这个片子的消息,马上加入下载,下得很快,晚上就看上了。
看完就删了。
漏洞有点多。
任何电影都有漏洞,这片子漏洞确实太多了点,很多缺乏常识的。
随便说几个1.晚上说话时无哈气,只能说明拍摄地的雪场气温较高(低纬度低海拔雪场的阳坡,白天有时能到10来度,可以穿Tee滑),虽然剧情需要雪场晚上气温很低,但导演和剧务的经验实在太少。
2.有朋友已经说了,晚上不把滑雪服的帽兜套上。
3.女主在手粘在缆车护栏之前,手套丢掉之后,已经有N个镜头无意抓护栏。
这都只能说明拍摄地的雪场温度蛮高的,再次证明剧务太马虎了。
0度左右裸露的皮肤与金属接触,皮肤在几秒种内就会感觉到刺痛。
4.女主完全不可能在睡觉时徒手抓住缆车护栏的。
这个剧情编得实在太超现实了。
5.在缆车上过夜时,幸存的2人各睡各的。
这只能再次证明,拍摄地雪场温度很高,剧务和导演很没经验。
×××××××××有狼这个情节暂不评论,毕竟美国雪场太多太大,说不定真有狼。
当然也有些情节是符合实情的。
比如,有评论说男二跳之前把单板丢下去,单板插入雪中,但人跳下时,犹如摔在水泥地上。
首先镜头中单板是竖插入雪中(其实从缆车上丢一块雪板下去,还能竖插在雪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入雪不过10来公分。
而且他们是在道内雪道的上方,雪很硬的,平时是需要用压雪机(剧中出现压雪机开到他们下方的情节)来平整和松软雪道的。
从大约10米高的缆车上跳下,双腿骨折的可能性极大。
如果他们当时的位置是在道外雪道的话,应该不会受伤了。
这个区域的雪极厚,极松软。
当然剧中3个人的水平应该也不会去那样的雪道上滑雪。
××××××××××关于片中求生的可能性分析1.上面提到的如果停车位置是在道外雪道位置的话,可以直接跳下去,没事的。
就是爬出来要费姥姥劲。
10米能爬1小时。
2.如果是高手,比如怀特一类的。
就穿上雪板,直接跳下,利用雪板良好的弹性来吸收冲击力,可能会摔几个跟头,但爬起来就可以呼啸下山,男一还赶得上去泡刚勾上的mm。
但这3位明显不是这样的高手。
3.脱衣法:滑雪服都是尼龙做的,强度很好,脱下3件滑雪服,利用2块单板(为什么要用单板?
单板的2端有固定器,衣服能绑得特别牢)的长度。
大约可以获得5~6米长的“绳子”——姑且称为“绳子”吧,再不行就再加上3条滑雪裤。
这样就足有8米了。
缆车大约10米高。
这样,慢慢下去,安全肯定是有保证了。
唯一要解决的就是打结的问题,滑雪服装都是尼龙面料,非常滑,普通绳结在受力时肯定会滑开的。
当然编剧为了营造悲剧气氛,让主角们没有想到这个办法。
4.最安全和靠谱的方法是:爬缆车钢索,然后从抱着缆车塔慢慢挪下。
剧中有这个办法,但故意不让男一用脚吊着钢索,以节省力气。
只用手脚爬钢索是很危险,体力不支的话只能摔下去喂狼。
真正有效果也显示专业的做法是:滑雪服穿在身上,但把袖子脱下,套在钢索上,打死结。
身体重量完全被衣服承担了。
可以非常安全溜钢索了,然后从缆车塔那下来。
钢索割破手套的情节存疑,我自己的观察,缆车钢索是非常光滑的。
典型的美国青春恐怖电影,但是这一次在困境中没有互相指责和漫骂,没有争吵和逼迫,有的是两个男人承担起的责任和保护弱者的勇气。
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后Dan要被狼吃掉的时候对着上面的Joe喊Don't you F let her look,也许是因为太多太多这样类型的困境求生片里的情侣或者朋友到最后都彼此埋怨和不满,我越发觉得不论是Dan还是拼命抓住Parker不让她往下看的Joe都在无形中传达出了他们做为一个男人所能展现出的积极和胆量。
相比起类似的青春恐怖片,比如颤栗汪洋2和高空飞行,我认为它很有内涵,也许这并不是编剧或者导演的意愿,但我从中读出的这些东西已经远远大于了他们是如何逃生的。
最后只有Parker活了下来,那是因为他身边的两个人已经不在了,不能给予她之前的那些精神支持和鼓励,即使最后她遇到了那群狼,仍旧是因为Joe的尸体还在,Parker才有幸逃过一劫。
或许这又是我自己的想象罢了,可我认为如果没有那两个男人所做的全部努力,她最终是无法逃离的。
Parker就像是坐了一辆顺风车,前面路途上的危险被Dan和Joe先后阻挡了下来,他们保护她,求生的欲望也令他们更加无畏。
最后留下Parker一个人,可是她已经拥有了他们赋予她的能力和勇气,Parker活下来不再是为了她自己,也许Dan和Joe不得已的离开是因为他们相信Parker已经可以一个人克服这样的险境。
谁也不责怪谁,当然在这部片子里我理所应当地把女性角色定义为弱者留下了很大可以争论的空间,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困境中男人们那些正面的能力,他们尊重生命,更尊重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
看了大家的评论还真发现不少漏洞。
片子拍的确实一般,和<隔离>比较像,有点没有困难就创造困难的意思。
感觉老外是不是都不太靠谱,,人家都说关门了还非要滑最后一次,,人家不让吧,,还拿之前的贿赂要挟人家,,太TM没品了,,活该被整。
发现缆车没电了之后还嚣张,,一点办法都不想就TMD坐在那儿扯淡,,扯淡也扯点儿有用的呀。
最后实在没招了就往下跳,,尼玛,,还能更直接点不??
脑子一点不带转弯的。
这一点和<隔离>就像了,,TMD一群大难不死的家伙被关在一起,,没二小时就开始内哄,,一点不带想招的,,之前经历的生死考验给狗吃了?
假设吧,,自己和朋友在登山时被困在缆车上,,会怎么办:1、缆车高度50米,悬空在山上,用衣服接绳子是肯定不行了,,跳下更是傻X行为直接摔死。
2、只有自己这一辆车,,其他车皆在在视线范围之外,或呼喊听不到。
3、白天(晚上太彪了,,在中国根本不可能发生)4、手机倒是带了,,但没信号。
5、不知什么原因,,电力一直没恢复。
6、天气较凉<不过这样的话缆车就不会很长了>这种情况下,俺和朋友一定不会慌乱,如果等了一小时都没来电,情况未知,第一选择肯定是出一个人爬缆绳,像<人狼大战>里那样,用腰带做保险绳,手脚并用的爬,估计半小时就能在另一辆缆车找到人或搜到手机信号。
冲Kevin Zegers看的,之前看过预告片,感觉是个小成本小事件灾难片,没有抱太大期望。
【关于演员】Kevin不是很适合演恐怖片(但Fear of the dark还不错),但我欣赏他所做出的努力。
目前最爱的他的电影还是Air bud和Transamerica。
Shawn Ashmore也是来自加拿大,都是不怕冷的主儿,呵呵,脸部轮廓很不错,形象还蛮适合灾难片和动作片之类的。
女主角不认识,由于片中角色比较脆弱、不冷静、不懂事感觉应该选个更年轻更娇小的女孩会更好些。
【关于剧情】编剧兼导演,亚当·绿【我脸都看绿了TAT 素材本来还是不错的,但是没有扩展好,浪费了。
种种不合理,让人想当真、想融入都难。
1.Dan跳下去之前,滑雪板能插进雪地半尺,为什么他落地时就跟直接落在钢板上一样,没有丝毫陷入。
在去抓扔下来的止血带的时候,侧身打个滚不就过去了么,为什么要硬生生地自残?
2.他们为什么不第二天中午等雪融化了点再跳啊什么的呢?
女主角晚上睡觉为什么不把手放进口袋里呢?
为什么在发现手冻粘在保险栏上后非要马上强行把手拿下来呢?
3.狼群晚上出来我还没多想,白天也到处乱跑的,难道滑雪场周一到周五放狼假4.Lynch去求救后,给了一个镜头是几座看上去很难翻越的大山,可女主角连滚带滑地感觉没多久就到公路了,而且按之前的嚎叫戏路,Lynch死的显得点默默无闻。
各种自残,看得我真伤心。
【总结】剧本不科学,演员心有余也力不足啊。
时间:2010-10-10 三个好朋友本想趁滑雪场关门前,争取时间登山多玩一次,怎料竟是噩梦的开始;雪场工作人员不察觉仍有人在登山吊椅上,照常关掉总掣下班去了。
于是,一切突然停顿只见漆黑一片,三人被孤立在冰天雪地,离地百尺的严寒高空。
更要命的是,雪场将在下一个周末才会再开门。
于是,他们不得不被迫做出生死抉择,否则就要面临冻死的厄运…… 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耀眼的明星,有的只是那种透入肌肤的凛冽及深入骨髓的恐怖。
这就是这部小成本电影所设置的残酷环境,一切都将围绕这个情节来展开。
应该说,影片前20分钟的铺垫是成功的。
丹尼、林奇、帕克,两男一女三个年轻人,无忧无虑、大大咧咧,为省三张门票钱不惜靠耍小聪明,用100元贿赂滑雪场的门卫成功,并暗自窃喜。
同时,为了尽兴,不顾天气变化要求门卫在关门停运前,能够给他们再滑一次的机会。
尽管门卫极不情愿,但无奈拿人手短,只能答应。
而雪场工作人员在交接时的误会和阴差阳错,也导致了这个本就不应该发生的悲剧的发生。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20分钟过于累赘和啰嗦,但恰恰是因为这20分钟,将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一些细枝末节进行了不露痕迹的交待,才让影片的惊悚氛围越发地寒气逼人。
比如,三人将手机放在储物柜中而不是随身携带,是因为并不想在滑雪时受到打扰,而让自己扫兴。
他们之间在对话中就曾讲过“之所以到这里,就是为了放下生活中的琐事”。
并且,谁都知道在运动的时候,身上带着手机也是很不方便的。
而三人在谈话交流的时候,看似天南海北有一搭无一搭,但其中交待的细节却让之后发生的状况越发的真实可信。
比如,三人在缆车上谈论什么样的死法最惨时,提到“9.11事件”的时候,很多人从世贸中心跳下摔死,是因为感到绝望和无助。
这样的暗示可能也是促使三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在危急关头失去冷静思考的诱因。
当然,三人也缺少很多基本常识,这从帕克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用裸手握住缆车的金属保险横杠睡去,而在醒后发现整个右手都冻在横杠上就可见一斑。
就如同9.11世贸中心由百米高处自由落体的人们一样,丹尼和林奇的死,大概也是经历了这种由恐惧到绝望至全盘崩溃的过程。
当然,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看,为了保护女友,他们的牺牲显得很崇高,也很值得钦佩。
只是他们的惨死,似乎脱离了“冰冻(Frozen)”这样一个主导概念,而这也恰恰是本片最不合逻辑的地方。
试想,在游人如织的滑雪场怎么会有狼群的出没?
即便在深山里有狼群出没,难道滑雪场就没有采取一些诸如修建隔离网这样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游人受到伤害吗?
这样一个常识问题,却被本片的编导刻意地忽略了。
下面我想说的是,如果你遇到同样的险情,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自救呢?
带手机当然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但前提是,在你根本就预见不到任何危险的情况下,你还会在滑雪的时候将手机随身携带,而你的手机在如此寒冷的条件下还能保持足够的电能,并且在荒郊野外的山区里还要有充足的手机信号;当然,像丹尼那样从离地十几米的高空往下跳是非常愚蠢的。
因为在寒冷的气候下,人体骨骼相对要更为脆弱,如在高空中坠落则更容易受到意想不到的伤害;而如林奇那样采取双手抓住缆绳攀延到就近的架杆,然后再顺梯而下也是不可取的。
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身体的热量消耗极大,并且在已经近20小时都没能进食的情况下,加上身上臃肿的衣物和极为沉重的滑雪靴,如没有强大的体能作为依托就贸然采用此种方式自救,同样会十分危险。
当然,自称缺少运动细胞的林奇最后竟然艰难地取得了成功,但他同时也为这个成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那么,在如此恶劣的险境中,我们如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采取自救呢?
本人想到了两点,欢迎各位街坊补充: 一、片中交待了女主人公帕克喜欢吸烟,并且由此还曾遭到同伴林奇的嘲笑。
众所周知,一个吸烟的人身上必然不会缺少火柴或打火机,如果将身上的衣物绑在钢索上点燃,那么在漆黑的夜空里这点点火光将会是十分醒目的,这多少也能起到预警的作用。
当然,有人会认为此时滑雪场已经空无一人,所以如此星星之火根本就毫无用处可言,可这毕竟要比坐在高空缆车上等死要多一些生还的希望。
至少,在风雪交加之中,火光会比声嘶力竭的高呼救命来得要更为直接,也更易被人发现。
二、可以将三人的衣物、围巾等尽可能用上的随身物件打结连接,一端绑在缆车上,另外一端从空中坠下,然后一人顺此自制绳索滑到地面,下山报警。
即便长度不够也不至于摔得断手断脚。
当然,这里面存在由于缆车的构造并不是固定的,人由空中顺下的危险性会比较高。
同时,可能有人也会认为此种方法过于冒险,因为即使这种自制绳索承得住一人重量而不至断裂,但如果下到地面也还是会遭遇狼群的攻击。
那我只能说,听天由命吧,毕竟片中交待,狼群是在闻到血腥味才被吸引来的。
总之,这部电影教育我们:第一,小便宜占不得,小聪明使不得;第二,绝对不要贪婪,而要知道满足;第三,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第四,面对危险和困难,头脑必须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和冷静;第五,当你真正感到绝望的时候,有可能恰恰是希望的开始……
个人觉得,本片最大的争议在于狼。
但是却不是想讨论滑雪场会不会有狼的问题。
纠结的是,不管是摔到地面还是下到地面,都是死于狼,那缆车的高度和冰冻的意义何在?
死是因为狼,和生也是由于狼没有对女主发出攻击。
既然死生狼都是关键因素,那干脆直接拍3个人被狼群攻击逃生的故事算了。。。
另外,看到关于该如何逃生的讨论很多,但是好像都没有特别共识或者有效的办法,有知道的路过,请告之。。。
如果你比较内向,敏感,体验能力很强,平时就没有安全感和自信。
建议还是不要看此片,容易形成对类似特定场所的恐惧及强迫思维等等问题。
确实起到了恐怖片的效果,令人看着都难受。
那种高度第一选择居然是跳下去,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车来的时候为什么不敲击钢管,穿透力会比嗓音和扔东西强很多。
情绪不稳定,哭,争吵,分开睡觉,手还握着铁管,不知道是怎么睡着的。
居然还那么勇敢强拉下来。
唉,团结就是热量啊。
不脱裤子就尿,都这个时候还那么有素质。
就算有太阳,湿度和温度也是可以使PP结冰的。
爬缆绳时,不能脱了衣服挂在上面或脚交叉吊着也好分散手臂的负担啊。
前面已经有人掉下去摔断腿了,难道不吸取教训。
居然在有狼情况下,依然往下走,太勇敢了,难道不知道狼是群居动物,哪里那么巧就让你碰到一只走散的。
倒霉不要紧,应该多动脑子思考下,权衡利弊之后再做行动。
这片子最大看点是,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去哪里要和其他人说下,更重要需要带手机,否则后果就可以借鉴他们了。
其实,最关键的是不要耍小聪明,自以为是,要适度,适可而止,遵守规则很重要。
拍成短片其实挺好的,后面可以附带上正确做法,相信很有教育意义,想不学都难。
生活中无处不危险,该绕倒霉,谁也跑不了哈。
对于一个滑雪者来说,值得一看,学习怎么作死。
影片Bug很多,就不重复,我来说说几个大家争议的问题。
滑雪不带手机很正常,我滑雪时就不带。
手机放在侧面口袋里,摔倒的时候,冲击力会把手机移位导致口袋戳破,我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口袋被手机戳破,里面的东西散了一地,手机捡回来了,雪卡丢了,之后滑雪时就再也不带手机了。
要把手机放在口袋,最好的位置是放在正肚皮上,带拉链的滑雪服口袋是在侧面,滑雪帽衫的口袋大多在正面,把手机放在肚脐眼的位置,在摔倒的时候最不容易受到冲击力。
除了手机会戳破口袋,还有手机信号问题。
有的雪场是没有手机信号的,尤其是国外的雪场,那些纯野山的雪场,谁给你装基站。
别说国外,新疆雪场里有的地方就没手机信号,滑野雪的地方手机啥反应都没有,如果是几个朋友结伴去手机没信号的地方滑雪,带上对讲机。
关于狼,国外的雪场确实有狼。
但狼的设计确实经不起推敲,晚上有狼出没还能说得过去,白天狼也到处乱串,那正常滑雪营业的时候怎么没看到狼出现。
如果有,那雪场管理一定会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护栏拦住动物进来。
难不成周末大家来滑雪之前,雪场的人把狼先赶走,等周日晚上再放狼回来?
关于衣服打结,前面的高票点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衣服做绳子爬下来是可行的,重点在于那个结,普通的打结方法不行。
最适合的方式是从索道缆绳爬到柱子,在体力和精神还比好的情况下,把衣服脱到一半,袖子在缆绳上打死结,衣服穿身上,承受一部分力量。
把脚也勾到绳索上,手脚并用,往下滑、爬。
爬几下手套就烂了这个情节也很槽,缆绳是很光滑的,滑雪手套的手心也不是纸做的。
看完我的感受是:滑雪服一定要买好的,穿厚的。
有人滑雪喜欢穿帽衫,在滑的时候刚刚好,但坐缆车会冷。
虽然不至于像电影里被困缆车,但缆车突然因故障停止是经常发生的,被困在缆车上20分钟、半个小时很正常。
多穿点,以防止在缆车突然停运,坐在上面会冻着。
手套一定要买好的,至少不至于爬几下缆绳就烂掉。
滑雪时内穿的衣服也要买好的,万一在缆车上要自救,做绳子,起码能让人爬得下去。
当然,最重要的是遵守雪场规则,缆车都要关闭了就别去作死了。
千万不要在雪场即将结束营业时偷偷上缆车。
一开始一直着急为啥不跳下来 下面不是雪吗应该能行,结果男主腿骨折了😨😨😨就算是成功跳下来了,夜晚的狼群也很难对付第二天白天女主手和安全杠粘连住 皮肉分离😨😨😨😨😨语无伦次了 真的很吓人我能想到的自救方式编剧都猜到了而且都失败了 真的很无助💧💧除了足够女主戏剧性的逃生了有点扯之外剩下的我觉得都合格
挺真实的灾难片,说实在这冰天雪地的演员不容易,影片紧张绝望氛围不错,铲雪车不来就算了,来了又走,真心绝望,女主角撕心裂肺那段哭喊演的真不错的。
几个孩子大晚上还去滑雪本身就是做死,男一号往下跳也不能笔直跳啊,你好歹先用手抓着缆车,身子降下来,降低重心啊,落地一瞬间就地滚下(本来就是斜坡),我想不至于骨折吧,就算腿不行,你不能爬吗?
早点爬也不至于把狼引过来。
至于男二死的就比较冤了,腿又没受伤,下来赶紧把滑雪板套起来,他本来就是擅长滑雪,滑起来应该速度快,应该不至于被狼追上才是。
可惜最后还是被撕了,唉,本来还有个妹子都看上他了,这下人没了。
最后导演总算没那么狠,让女主活下来,先是缆车掉一半卡住,接着狼口逃生,也是主角光环起效了
Kevin zegers为什么老是打酱油?扶不起啊。这电影好冷。
要我说 最惨的死法就是像他们被笨死的
我现在还能想到当时的境况。。。不要往下跳。。。
很揪心的电影!最后女主角带着一份希望!
蛮好看的~不错啊~
其实导演是想说,人品好没有用,想救大家的第一个挂了;肯努力也没有用,不怕死的也挂了;运气好才是王道。。。
没逻辑的电影。
逃票引发的血案
粗制滥造 漏洞百出 甚至n多的常识性错误
f\
没见过雪,就不知道什么是雪白
低成本的闹心片
傻逼三人组!
不会吧,我这么喜欢的一个片子,得分这么低。
跳下去是最傻的,可以爬缆绳啊
在HBO上看的,只是因为当时没有更好的杀时间办法,剧情错漏很多
2010到目前看过情节最好的恐怖片
真为这三个智商低的主人公捉急
这片子的编剧三观简直了,男性角色不仅是又蠢又笨的孤勇者,女性角色还只知道哭哭啼啼,出卖色相,还出轨。。。。看完不仅没有收获乐趣还感到了深深的恶心,请问这片子的意义到底是啥?这真的是求生电影????
编剧强大 恐惧心理的氛围营造的很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