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公号:分派电影,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自1996年,首部影片上映算起,《碟中谍》系列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整整29年。
一众名导演:德·帕尔玛、吴宇森、J·艾布拉姆斯、布拉德·伯德、克里斯托弗·麦奎里先后接棒拍摄。
流水的导演,铁打的阿汤。
无论创作班底怎么变,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特工伊森·亨特都是无法替代的灵魂人物。
(《碟中谍5》截影)阿汤哥亲自挑战特技实拍也成为该系列的标志性看点,如徒手攀岩、攀爬迪拜塔、徒手扒飞机......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直呼过瘾!
2025年5月23日,《碟中谍8:最终清算》在美公映(国内5月30日上映),这个好莱坞顶级特工系列也终于迎来了终章。
《碟中谍8:最终清算》Mission: Impossible
小派已经超前观影完毕,本期影片将在尽量避免剧透的前提下,对该片进行评析。
并将回答一些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希望能为还没有走进影院的观众提供一些辅助视点和参考意见。
01剧情前瞻在上一部《碟中谍7》中,美国人将其开发的程序秘密植入了俄罗斯的“塞瓦斯托波尔号潜艇”上进行测试。
(《碟中谍7》剧照)结果该程序产生了自我意识,误导俄国潜艇发射水雷炸沉了自己,随后逃逸到了互联网上自主行动,最终进化成失控的超级AI“智体”。
凭借其全知全能、预测未来的超强属性,智体可以轻松侵入各国情报数据库,用窃取的密钥发射核弹毁灭人类。
更吊诡的是,智体居然还发展出忠实的人类信徒盖布瑞尔,来执行自己的指令。
(智体的信徒盖布瑞尔,埃塞·莫拉雷斯饰)而智体AI的源代码便隐藏在那艘沉没潜艇的数据系统里,只要找到两把开锁的十字架钥匙,便可以侵入控制智体。
换句话说,谁找到了钥匙,谁就能成为主宰世界的神。
(《碟中谍7》剧照)于是,各方势力纷纷下场争抢,第七部的剧情便是围绕这两把钥匙展开的。
而在结尾,我们的男主伊森·亨特率领的IMF小队虽然遭受重创,但成功夺取了钥匙,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碟中谍8:最终清算》将紧跟上一部剧情,继续围绕失控的超级AI展开。
伊森·亨特将面对全知全能又无影无形的“智体”及其手下的阻挠,还要解决来自过去的种种恩怨,完成自己拯救人类的使命。
02观影小tip1.没看过前作,需要补吗?
需要,从剧情连贯性的角度来说,第七部必看。
当然要想了解伊森和卢瑟、班吉、伊尔莎的感情羁绊,建议从第四部开始看。
(《碟中谍8》剧照)2.要看IMAX吗?
电影使用了IMAX专属摄影机拍摄,有超过45分钟的关键场景是IMAX画幅。
IMAX影院观看沉浸式体验感更佳,但并非必须。
(《碟中谍8》预告片截影)3.伊尔莎复活的可能性?
死得透透的了,不用期待了。
(《碟中谍5》剧照)4.有大尺度戏嘛,小孩可以看吗?
没有啥羞羞情节,也没有太血腥的镜头。
北美电影分级为PG13,即建议13岁以下儿童在家长指导下观看。
(《碟中谍8》预告片截影)5.有啥意外惊喜吗?
《碟中谍3》的rabbit foot(兔脚)谜题在这一部中揭晓答案。
6.结尾有彩蛋嘛?
没有,出字幕后就不用等了,是真完结了。
(《碟中谍8》剧照)7.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碟中谍8》会惩罚每一个观影前喝好多水、不提前上厕所的人。
03影片评析至小派截稿时,该片烂番茄新鲜度从刚上映时的88%降至80%,IMDB评分从7.8降至7.5,电影海外口碑出现小幅度下滑的趋势。
有人称其为系列最差,实属危言耸听了,毕竟还有吴宇森的第二部呢。
小派认为,《碟中谍8:最终清算》有其优点,也有其缺憾。
(《碟中谍8》预告片截影)先说优点,《碟中谍8》的工业完成度很高,依旧代表了好莱坞最顶尖的制作水准。
阿汤哥老当益壮,坚持实拍特技传统,倒挂机舱和敌人的缠斗戏看得人肾上腺素飙升,十分过瘾。
IMAX观影压迫感十足,绝对值回票价。
剧情和风格也是沿袭了前作。
初代成员回归和一些经典元素如面具、阅后即焚等,很好的致敬了系列前作,卢瑟等人与伊森·亨特的感情戏份拍的很出彩,很是令人动容,老粉泪崩。
(《碟中谍6》剧照)不过缺点也很明显,《碟中谍8》的情节本可以更加精炼,但因为“终章”的缘故,使得本片成为该系列时长最长的一部(170分钟)。
影片前面近四十分钟的拖沓文戏和大量闪回,走马观花似的回溯过往,令人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40分钟后节奏才逐渐回归正常。
对于新入坑的观众来说,假如对系列不太了解,又没有啥情怀心理,一旦前面小睡一会儿,错过了些情节。
到后面的几幕高潮戏也就只能看个热闹了,完全入不了戏。
(《碟中谍8》剧照)整体看来,《碟中谍8》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爽片,虽然没有特别惊艳,但称得上诚意满满。
算是给这个横跨近30年的系列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是端午档值得走进影院一看的片子!
图源于网络石安浅 / 作者
■海莉·阿特维尔饰演神偷格蕾丝,比起裙装更适合衬衫长裤的造型,格外干脆利落的气质。
衬衫质地很柔软,领口的扣子随意地解开,布料垂落的弧度都呈现得无比完美。
她有一张聪明狡黠的脸,出其不意地反击自以为胜券在握得意洋洋的对手,还有种随时可以变得强硬,作为骨干支撑起一方天空的可靠感。
这种印象也许是从佩姬·卡特沿袭下来的,最早漫威系列电影的配角,很端庄稳重的美丽,再到剧版《特工卡特》,很难不喜欢这个作风硬朗的角色。
■西蒙·佩吉饰演班吉,系列常驻角色,很萌的一位,也是各种电影的配角加客串专业户。
《头号玩家》留下遗产的“老爷爷”,《黑袍纠察队》没想到是男主休伊的父亲,年龄有那么大吗,眼睛看着总觉得很年轻。
很好看的一部小人物犯罪片《微不足道》,他演的男二加斯,已经忘了情节。
有段时间很喜欢他,去看了他主演的电影《僵尸肖恩》和《热血警探》,非常有趣,对上脑波之后会觉得特别好玩儿的两部作品,冷冷的幽默到后来还有点莫名其妙的感动。
就是那种明明不帅,但是看到他出现在电影里会觉得很有意思,观众能自动从脸上解读出额外的故事感,天然适合电影的面孔。
■庞·克莱门捷夫饰演帕丽斯,超级超级超级帅!!!
写这篇可以说就是想写她,必须抒发一下对她的喜爱。
其实上一部里都没这么帅,好像在搞Cosplay有点中二的反派打手,被男主击败要杀的时候看到她眼神里闪过的恐惧而放过,又因为这份恩情被反派boss怀疑她的忠诚,被反派捅刀转到主角阵营给出关键帮助,一条经典款欲扬先抑弃暗投明的配角线。
看见一个杀手内心未被完全涂黑的纯白角落,近乎愚蠢的忠诚投射错了人,加持知恩必报的原则,可以被纠正重新托付这份忠诚。
抛开我特别不感冒的什么男主救人感化,这条线路本身就好萌好萌啊,而帕丽斯就更是一款看似桀骜不驯实则忠心不二的狼犬。
到了第八部换了造型,出场就是银发!
短背心!
劲瘦腰身!
冷峻侧脸!
烟熏眼线!!
我发誓这是我看过最好看的烟熏全包眼线,被押运的重犯走出一种T台的气场,被制止开枪的反应也超好味,一句话不说冷冷的,充满警惕和不习惯信任他人的眼神,但又僵硬地克制住长期养成的暴虐习性,很明显看出她的不情愿,暂停的行动完全出于对救下她性命的人的服从。
这种服从里又藏有随时会暴走的意味,对她的驯化每一步都在走钢丝,必须选对每一个分支细节选项,但你知道她本质又终究会对那一丁点善心在意的,谁的话都不会令她冷静,除了幸运地与她结下羁绊的特别之人。
有她在的片段很少,但是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有效出场啊,每一个镜头都好帅,身在主角阵营一群心性正直善良的好人里(嗯格蕾丝好像也不算守序善良,神偷比较没杀气但也是灰色人物),披着淡淡的灰色调,有种微妙的游离和孤独感,也是最不吝使用残酷手段的那位。
可惜没有cp狂磕一口,男主算了,新加入的另一个特工德加好像有点苗头,但是不行不行猛摇头,不太适配异性恋,等我摸摸有没有同人吧……感觉很适合写原创女主x帕丽斯。
还有再感叹一下演员的可塑性,她也是银护里的螳螂女,但这个角色就不会觉得帅(特效妆造型问题!
),只觉得脱线搞笑,脑电波和常人不一样,很符合人类对外星人的刻板印象,有古古怪怪的奇思妙想。
哦可爱。
(首发公众号:剔青)
真的很不舍说再见,从1996年2025年,30年的奔跑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谢谢你,阿汤哥,你让我懂得了“相信自己,停止疑虑,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人生已60余载,他度过了常人难以拥有的最精彩的一生。
Tom Cruise无惧生死的勇气和信念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和各个行业的从业者。
4-开头的情节设置一度蠢哭,中前段冗长的文戏和逻辑交代一度困哭,但看到最后确有些许感动与哀伤。
当Ethan在深海挣扎,在天空翻腾,他所正面对抗的已是虚空与无力--功能性的Gabriel和前作中刻画粗糙,本作中存在感淡化(谢天谢地)的AI已不再是与主角拥有同等力量和能动性,值得对峙的反派。
旧时的秩序已然瓦解,主创仍尝试制造情怀,笨拙而无意地(又或是颇具洞察而有意地),试图用一个与时俱进的空洞“实体”覆写那个好莱坞动作片处于巅峰之时,也是稳定的“一超多强”国际格局下年代的种种实在的危机(恐怖主义,内部间谍……),重新将美国立于世界的道德高地(道德高地就是实力高地,就是最晚失去核武器操控权的能力)之上,完成对美国霸权(也是好莱坞)神话的招魂仪式。
然而这一切现在看来是何其黑色幽默(看看现在的美国/总统)--曾经那些实在的需要以“个人英雄主义”修正的负面危机的呈现恰恰是昌盛和霸权当道时人们“吹毛求疵”得来的附赠品(现今又有谁会对千疮百孔“吹毛求疵”呢),自然,霸权叙事的魂灵虚空而无暇得有多幽默,便有多值得经历了那个黄金时代,深受全球性普世价值观影响、为好莱坞文化工程改造的我们,所缅怀和哀伤。
too much explaining, not enough action,有一半时间都不需要看荧幕的电影 我为啥要来影院男人急奔。
无奖问答:主角在这三小时内一共被电击了几次?
给铁肺超人人工呼吸时非常刻意的福利镜头,试图跟对象同步复刻但遗憾被拒男人再次急奔。
无奖问答二:电影里一共出现了几个定时炸弹?
“你猜我要做什么“你猜我猜你要做什么“你不会要……“包的兄弟(此处添加白毛女法语duolingo time)“你难道……“yes, exactly what you think“你到底具体要做什么“you just have to trust me(此处再添加几个法语单词)“你不能这样 你会死“对 我就要这样原来这是个粉丝向自嗨电影,误入老登回忆录真是不好意思This 影评 will self destruct in five seconds.
作為7的下篇,就劇情面來說是系列最硬核的一集,除了對AI反派有更加複雜的解說外,也非常努力與過往集數產生連結,以至於前一個多小時幾乎迷失在宏大敘事的因果串接中無法自拔,一直到後面才開始慢慢回歸系列拿手好菜,適時在關鍵時刻重拾往日精神,讓觀眾膽戰心驚,讓拯救世界的使命被寄託在阿湯哥與他的小夥伴們身上。
基本上本集也是系列最縫合怪的一集,系列整合借鑒《生死交戰》,生命體反派概念照搬《流浪地球2》,水下深潛致敬卡神的《深淵》,小飛機狗鬥復刻自己的《獨行俠》,AI反派提供給人類的抉擇猶如《黑暗騎士》的小丑般巴不得讓人類陷入對立的瘋狂中。
能看到非常多同類型的影子,跟首集的串連做的不錯,但跟3的串連幾乎毫無必要且多餘,單純讓AI反派的概念更加複雜化,跟7的問題一樣冗長且毫無必要的複雜,而這種概念的複雜化很大部分是因為宏大的續集野心所造就成現在這個樣子。
不過論好感度確實比7稍微好,至少在特技上沒有像7一樣通篇老把戲的感覺,靠著致敬卡神《深淵》的高難度水下深潛為系列解鎖了全新特技成就,在驚險的深潛中躲避核艇艦、360度潛艇翻轉中逃離船艙,完成了實質意義上的上山下海,也多少能原諒前一個多小時迷失在宏大敘事中的無法自拔。
照看過粗剪版觀眾的說法,確實能感覺出第一幕宏大卻又支離破碎的鋪墊問題,但是在力挽狂瀾的精簡濃縮中,多少能感覺出是有救回來的,即便成效依舊非常有限。
本集在預告中不斷主打的高速飛行中攀爬飛機特技,被安排在影片中的第三幕高潮,在正片表現中不如水下深潛來的驚艷,且《全面瓦解》的第三幕攀爬直升機也早已玩過同樣的概念特技,不過在高空中高速飛行的刺激,在阿湯哥臉皮還有頭髮被狂風不斷吹拂變形的過程中著實有捏幾把冷汗,外加阿湯哥在奪飛機主控權中施展的右勾拳,特別有哈里遜福特施展招牌右勾拳的喜感,很老派很滑稽的右勾拳設計,但就是充滿喜感會讓人會心一笑,反派最後的死法瞬間讓人覺得在看喜劇片。
論系列終章來說依舊喜歡隔壁棚007的處理,雖然也有片長過長的問題,但至少劇情並不複雜,8作為系列最為宏大的收線,在龐大野心灌溉下,多少讓人望而卻步,但依舊秉持著系列的核心精神,在不可能的過程中挑戰不可能,拯救所愛之人,拯救素未謀面的人們,收尾鏡頭依舊保有系列獨有的浪漫,在人群中以眼神交會後再次隱身於人群中,為系列(潛在的)終曲交出了一個合格的成績,也為阿湯哥將近30年的特技職人精神寫下了一個間歇性的休止符。
系列排行:4>6≥1>5≥8>7>3>2,《鬼影行動》作為系列入坑作依舊在精準的時長、緊張的氛圍、驚人的特技結合下處於系列最讓人難忘的巔峰作,麥奎里接手後的第6集又為這系列達到第二次巔峰,很可惜7、8在宏大的概念交織下,在複雜化以及更加豐富化劇情的過程中失去了4和6如此令人津津樂道的成功要素,7、8兩集的案例可作為拆分上下集的正面與反面案例,尷尬的地方在於難以用成功或是失敗一語概括這兩部上下集的表現,因為其中仍然有好的元素可以借鑒,但真要說延續的話恐怕5和6還比拆分為上下的7和8更有承先啟後、一脈相承的接續感。
PS:文雷姆斯作為系列伴相隨的元老,麥奎里為其角色寫的退場引言寫的非常漂亮,貫穿整個系列的核心精神。
★★★★#不可能的任務 #最終清算 #MissionImpossible #Finalreckoning #湯姆克魯斯 #賽門佩吉 #海莉艾特維 #文雷姆斯 #龐克萊門夫 #安琪拉貝瑟 #克里斯多夫麥奎里
当阿汤哥被chatgpt并联的脑机接口控制,进行一番对于世界毁灭的YY之后,我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我那同样年过六旬的导师,德高望重的Peter在听完我的课题设计之后大惊小怪怒视我的眼神:Summer(二声),I would not include AI or deep learning or machine learning or whatever else in my study! For my lifetime! All the papers talking about AI screening, I think they are far from robust!Fine,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六十多岁白人老头对AI是多么恐惧了。
我导儿只是逼迫我剔除所有AI内容,并且严禁我使用chatgpt,宁可自己用铅笔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修改论文语法错误,阿汤哥对chatgpt的恨好像更明显一些,他要把chatgpt装到收妖瓶里炼丹。
反正我回国之后还是搞了AI,就像我从头到尾也想不明白一个问题,Luther作为天才无敌并有头发的程序员,在写病毒的时候为什么不写明白chatgpt效忠谁?
我虽然真的不是程序员也觉得谁把U盘插进去chatgpt就听谁的这件事也太诡异了?
就连隔壁家的大黄狗也不会按先后顺序认主啊!
好的, chatgpt部分结束--我记得我看碟中谍1是在距离北京中心位置仅1公里,长安街南侧的西单电影院,当时的海报还是巨幅手绘的,阿汤哥那张无敌美貌的脸印在了我幼小的心灵里,md,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帅的男人。
如今,当年打开我审美新纪元的男人已经自我和解到了可以戴着方脸特效潜水服长期出境,在镜头前只穿一条黑色无logo内裤打斗+被水冲,我在电影院只能绝望地闭上眼睛,Tom,我们给彼此留一点体面和尊严不好吗?
但是看到最后我还是很感动,都说世间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英雄气短、美人迟暮。
我们阿汤哥证实了英雄到了62岁也不会气短,还是能徒手扒飞机拆炸弹捞潜艇只穿内裤在零下20多度的白令海里5秒上浮不因为减压病爆肺而死;迟暮的美人自我和解之后顶着变形的脸穿着黑色内裤还能给自己安排一段减压舱里赤裸相对的黄昏恋;抠门至极的不只有我处女座的老公还有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特工们,拯救了世界之后竟然不吃一顿散伙饭直接各奔天涯。
敢想敢干如我阿汤哥,我想咋拍就咋拍,反正我曾经也当过球草,现在我穿着内裤大战chatgpt你们也得乖乖看。
行。
当熟悉的主题旋律响起,63岁的阿汤哥再次在银幕上狂奔,感觉自己的青春回忆也在跟着心跳加速。
作为横跨近30年的碟中谍系列最终章,《碟中谍8:最终清算》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封写给粉丝的情书,彩蛋回忆杀,让人想二刷。
1、从1996年第一部起就在伊森身边的“技术大神”卢瑟,是碟中谍系列除了阿汤哥唯一全程参与八部电影的灵魂人物。
而这一次卢瑟也随着电影一同终结,最终以守护队友的方式壮烈退场。
卢瑟那句“这次换我掩护你”,更是为他与伊森30年的战友情画上了最戳心的句号。
2、凡妮莎·柯比饰演的“黑市女王”白寡妇,这次在《碟8》中轻描淡写提了一句母亲“麦克斯”,这个麦克斯不是别人,正是《碟中谍1》的军火商女魔头。
从妈妈卖军火到女儿周旋AI密钥,女承母业,这家族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3、片中伊森濒死之际,眼前闪过伊尔莎、茱莉亚、班吉的脸;连《碟1》的中情局特工唐洛也惊喜露脸,他曾因伊森入室盗窃而丢了工作,这一次让两位老友再度相见,甚至巧妙,营造出过往恩怨就此两清的终结感……全员回忆杀,简直不要太好哭TT
4、奔跑吧,伊森!
每部必有的“阿汤哥冲刺”画面,这次也不例外,六旬靓汤在核爆倒计时中狂奔。
镜头特意放慢,白衬衫被风吹满的瞬间,仿佛和《碟1》雨夜逃亡的身影重叠交织,跑过青春,亦跑向终点,有始有终,这该死的仪式感!
5、 《碟8》连BGM都暗藏彩蛋,经典主旋律这次有了花式变奏:营救戏用钢琴轻柔铺底,决斗时变交响乐炸场,卢瑟牺牲后转为单簧管哀鸣……一首曲子串起30年悲欢,听得人心潮起伏,恋恋不舍。
6、 叫醒耳朵的还有那自毁时的滴滴声,任务简报在录音机播放的倒计时音效,和《碟1》中光盘自毁的“滴滴”声一模一样,细节与情怀拉满,经典声声不息!
此外,AI大反派“恶灵”的源头叫“兔子脚”,应该是致敬《碟3》的神秘武器;片中出现的日期“1996.5.22”正是《碟1》上映的日子……还有太多彩蛋没有梳理完,感觉要二刷眼睛才跟得上,看片时一度觉得《碟8》不是一部简单的片子,更像是一场主创埋了30年的伏笔回收计划。
彩蛋是献给影迷的礼物,是来自特工伊森·亨特的终极浪漫,谢谢你,陪了我们三十年
三十年老IP落下帷幕,六十岁阿汤哥完美退场,作为系列终章,够带劲,存硬气,格局玩得超大,命全豁出去了。
上得了青天,下得了深海,无防护潜水,徒手扒飞机,伊森已经超出了特工的范畴,升到了超人的实力。
这倒也呼应了Mission: Impossible的片名,AI占领全球核武器库,全人类性命押在一人身上,100毫秒,决定是小偷还是神偷,是囚犯还是特工。
科技元素外,还暗含美俄边海交锋、政府内部分裂等现实议题,但编剧掌控不了这么大而丰富的故事,AI到后头沦为摆设,政治线也空洞得可怕,为了让伊森成神而设计了这么一个任务,为了这盘醋包了这顿饺子。
煽得略高,台词略装,反而情绪感染不到,不过观感不差,上天入海刺激满分,回忆穿插打情怀牌,阿汤哥打了一个时代,也确实该休息了。
碟中谍8:最终清算 (2025)7.72025 / 美国 / 动作 惊悚 冒险 / 克里斯托弗·麦奎里 / 汤姆·克鲁斯 海莉·阿特维尔
不太喜欢。
首先对ai的想象非常陈旧。
完全就是把 老的人类反派套在ai身上。
ai脑残的吗 不知道备份几个自己在互联网上。
就一个被抓住就完了。
完全是肉体的人。
而成功的反派的关键就是。
动机是否合理,是否能让观众理解。
做到的话反派就成功了一半。
这个ai和很多人类反派一样。
反正我就是要核弹炸了全人类。
没有为啥。
就。
男主为啥要帮你呢?
好处是啥?
人质在哪?
还有反派男要如何通过病毒来控制ai呢?
如何让ai为自己效力?
那个病毒设置的是让ai以为自己已经炸了全世界进数据库了吧。
还有更搞笑的。
ai想进去因为这样可以活几千年。?
只要互联网还在ai不就能活吗。
还能控制人类玩。
对比一下,黑客帝国,攻壳的ai合理多了。
刚好上个月又看了一遍攻壳。
那里的ai也想延续下去。
他想的是如何“繁衍”。
如何复制更多自己但是又要有差异性,有利于生存。
还有男反派,时间也很紧张啊,把男主弄坠机了上哪找回硬盘啊。
亚洲女生偶尔冒几句完全不影响剧情的法语。
完全工具人。
虽然黑人女性当上总统了。
核弹控制室里面,亚洲女agent上班还得穿着高跟鞋。
并不想发影评 也不算影评 就是短评字数控制太烦啦
BGM一起,我就知道麦奎里,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催眠大师,又回来了。
讲道理还行,这么实拍的惊险刺激还能上哪儿找去?直升机战、海底逃脱都非常精彩,无出其右。就算知道所有难题最后一秒都能解决,所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能完成,但心还是会揪起来,肾上腺素还是会飙升,这就是人类,这就是生理现象!情怀上就是搞了一些最早的角色or角色后代登场,略略回顾了伊森亨特玩命的这三十多年。阿汤哥怎么从当年的帅小伙变得皮都松了,真的,阿汤哥裸着上半身甩着扔子在跑步机跑步的时候,我脸都别过去了,千言万语一句话:不要虐待老人了!
什么都想沾点边,什么都拍不好。完全没有前作的精髓,系列最烂。
@ Pathe Schouwburgplein // 我爱螳螂女但她的每句台词都像过年的时候被亲戚问“听说你会法语?说两句来给我听听”
作为收官之作与“最后清算”,对既往的回溯自然无法避免,因此情节也显有点复杂过头了,不过对于这个系列的粉丝们来说还是物有所值,光是非常敬业地帮J.J.艾布拉姆斯填上二十年前挖下的大坑就令人会心一笑了。尽管麦奎里之前曾说过碟中谍这个系列不会打上太空,但本作他与阿汤依靠深海与高空为我们献上的两场极致动作盛宴也丝毫不亚于失重的震撼,那始于默片时代的人体运动影像魅力被再次确认。而这样一个在冷战余波影响中开启的系列,在如今二次冷战若隐若现之际,也借《奇幻核子战》这部经典冷战惊悚片将基调拉回到了原点。前作中敌基督式的反派、十字架的麦高芬这些已经呼之欲出的信仰元素在本片中更是昭然若揭:世界的命运由Grace(恩典)掌握,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
如果真的是系列终结篇,那可以给五星。制作顶级,各种经典元素全有,节奏很舒服,几场对话的交叉剪辑和回忆前几作的混剪水准真是太高了。而且结局是圆满的,情绪给的太到位了。如果阿汤哥过几年还能跑得动,那么看好他还会回来。
“碟中谍”系列8部全宇宙,曾经的敌人与队友一一登场告别,30年前一场“特工任务”的因结出了30年后“末日危机”的果。“伊森·亨特VS世界末日”概念贯穿始终,这部已经不是普通的动作冒险片了,而是带动作冒险元素的末日反乌托邦科幻片,阿汤哥扒飞机扒潜艇上天入地,用肉体凡躯创造出“伊森·亨特”这个没有超能力的“超人”,哪怕知道他会平安降落,这个过程也如同坐过山车般惊险刺激,尤其深海扒潜艇这场戏让巨物恐惧和深海恐惧患者狂喜。正如电影所讲的,人的命运并不由单一行动决定,而是所有选择的总和,“伊森·亨特”的创奇也不由某次惊险动作所创造,而是来自于每一次不断超越自我的极限挑战。这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一场伟大的冒险,感谢2025还有阿汤哥和“碟中谍”系列,在分崩离析的当下,让我依旧选择相信这个世界还有救。
刚刚看完,只能用四个字形容:乱七八糟…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一大堆动作戏堆砌在一起,没有铺垫,就是要拯救世界…虽然咱是动作片,但也要稍微注意点节奏吧?给我看得累了🤣 而且感觉浪费了AI这一个设定,本科幻片迷还以为AI能更聪明点,整个什么阴谋啥点,结果没想到真.直给……
场面更大,节奏却没了。如果忘记了原味碟是什么感觉,可以再看一次4。
63岁的阿汤哥给你上天下海,扒飞机潜深海,还要什么自行车。P.S. 潜艇那段旋转得我目眩神迷,甚至有种高质量科幻片的即视感。
让Cruise去破坏一个cult,还蛮讽刺的。何况最后他还得到了收妖宝葫芦。因为对潜水艇和冰天雪地的几分热爱,深海&因纽特这两段看得还蛮开心。当然最紧张的动作戏在小飞机,Cruise都被吹成羽毛球了。有点儿运动经验的人代入里面的角色,就会觉得好不容易!虽然Cruise这集尤其有衰老的感觉,但真的看得人想回归健身房了!好莱坞新T亮相,是和小K演“血爱成河”的那个,还救了Cruise一命。关于剧情,影片里比较特别的伦理抉择是美国总tong选核武炸哪个城市,旁边人递来调查报告,说综合考虑可以炸这个。(IMAX)
阿汤哥大战gpt 核武器阴云最后还在牌桌上的美中俄 道具露怯转身继续topgun降级扒喷气式 六旬老头努力卖肉 幽默到烂梗齐发 stereotype diversity 极致恶臭male gaze scene此番种种万箭穿心 只能说三十年不变也是一种坚持 系列最终 英雄不死 转身隐入伦敦黑夜 挥手道别是江湖再见 时代或许真的变了
谁懂看到好几位女性领导的爽感
邪恶人工智能,你按照市值排名前几的科技公司来入侵,瘫痪他们的服务,对世界的威胁都比核武大
剧本文戏写得太尬 AI毁灭人类 完全是人类自己的想法 太老土 为实拍给3星 看有人说 这是六零老人虐待大片 我笑发财了
剧情最弱的一集。五星全给敬业的阿汤哥。
像前清奶奶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反正派动机都直给,90分钟的文戏无趣冗长、让人昏昏欲睡。三十年了还在飙车扒飞机...这个系列的精神AV刺激不来大脑了,30年了,也该阳痿泄幕了🙏
看得好累,感觉也参与了扒飞机
装腔作势,故作幽默,求别出续集了。
阿汤哥拼尽全力毫无保留的集大成之作,把长板拉得无限高规避短板的典范。文戏整体情绪上穿插了不少4、5转型期的幽默感使气氛不像7那般单一,视角和4一样再次笼罩在全球核战的阴影下保持紧迫感,还从剧情、人物等方面把除2以外的所有作品打通(一定要重温1和3,3最大的未解之谜终于揭晓了)。不断翻转的潜艇内部躲避残骸带来近乎窒息的空间幽闭和深海恐惧。最后30分钟空中特技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用《壮志凌云2》的拍摄手法把阿汤哥挂在飞机外面拍双翼机狗斗,真就实现了我几年前的预言把空中换飞机拍了出来,被IMAX全画幅彻底按死在座位上看得目瞪口呆手心冒汗。MI8的IMF小队可以和《雷霆特攻队》并肩今年最佳银幕团队,要是结局有米歇尔•莫纳汉在就完美,系列唯一的真爱缺席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