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片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品好自然牌品好”,所以电影在欢乐之余也教会人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一些事情。
片中的“华”在运气离他而去之后,逢牌就输,但他依然拥有一个好的心态。
对片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阿华”教会“咏琪”打牌并不在乎输和赢,而是要懂得应该怎样去打。
这样,即使输牌也一样会输的很开心。
当然,这毕竟是演绎出来的人生,可是,这样正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无论做什么事,重要的是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它,也许当我们用心的做好该做的事情,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就会觉得是有意义的。
如果这是再加上那么一点点运气,我们的生活同样也可以是“呖咕呖咕”的。
最近跟着电视重看了好几部银河的喜剧,真是厉害。
《孤男寡女》杀人无形的办公室八卦流言,女性家人以女儿换取社会地位的急功近利,男友对女友的操控,杀机裹糖浆。
《钟无艳》将爱情的自私和占有讲到齿冷。
千古文人侠客梦,梦中的大团圆都是给观众看的。
批判同情或者揭示都细致入微,顺着故事情节的脉络细密布埋,并不尖利刺痛。
以前看这部并没有那么喜欢,本身是个游戏不动脑的北方佬,没有麻将氛围,这次看完回头给好几部杜韦喜剧升星。
刘华特首型适合教化人间。
难得古天乐的尴尬用得其所,天乐就是按照主流声音的晋升渠道,用功读书,考取名校,创业做老板,晋身中产,然后,破产,被骗,感慨“什么都不用做就有钱赚,你看打牌多无聊”。
但是他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价值观,讨钱也不变通,不肯骗人。
梁咏琪这个角色写得真好,亲密关系中翻来覆去,执念改变的只是外貌,时而歇斯底里时而楚楚可怜。
这里当然没有探讨女性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安导致失控。
但是看得出,男人创业或破产,跌入低谷,也还有女人接着。
结构性问题,却也逼出一种力量。
人得意时能体谅失意人,便是了不起的力量。
期望落难公子成状元,也实在是自己无法进京赶考的无可奈何。
浪子未回头,霸道总裁折堕时,底层女性才有机会与之相遇,奉献便当与清扫的爱之关怀,母爱泛滥。
一旦男人成长,女人便配他不上。
男人送她读书(想到民国有些知识分子送包办婚姻的太太念书),教牌育人,父爱天下。
天乐和采儿一对,天乐坚持自己的原则,采儿被他感化,包还是要买,反而没那么肉麻。
面对“你到底爱不爱我”的送命题,韦家辉给出了恰如其分的回答“有时爱有时不爱”。
无奈,几十年港女建功立业,喜剧结尾还是“嫁得”为最终奖牌。
当刘德华说挑剔因为娶老婆是一生一世的事情的时候,你就知道“一生一世”也是枷锁。
“牌品不好就是人品不好”,性格问题还是人品问题的讨论。
性格问题也可以“积劳成疾”。
如同“刀子嘴,豆腐心”,可以用作体谅他人之语,切不可来自我安慰。
打牌越顺,牌品就越好,牌品越好打牌就越顺。
觉得自己幸运的人,就会有好运。
心态玄学,日日想破头未必能“想通”,还是要做。
好牌烂牌都这么打的。。。
时运高低可以摆正心态,但如果赢了钱要提防后巷伏击,死里逃生靠警钟,命运便不在牌桌之上了。
最后,刘青云穿皮草,毛茸茸大黑熊,好想rua。
最近在看《银河映像,难以想象》,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了这部戏,刘华提过,韦家辉也提过,于是很自然我又找出来看了一遍。
观影过程比我小时候第一次看感觉好很多,我想一方面是因为这次看的是原声,还有一方面是小时候可能看不懂的笑点,今次再看却非常受用,让我最后会觉得,这是一部被众人低估的经典贺岁片。
第一,刘华魅力无敌看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给自己抛出来一个问题,刘华的颜值巅峰究竟是30+还是40+,最后我的答案是40+。
也就是2001到2005之间。
刘华在这部戏里举手投足都是巨星风采,帅到不行。
而且角色本身就很讨喜,人见人爱的麻将大侠。
第二,那些戳中我的笑位没想到梁咏琪虽然跟刘华cp感不是那么强,至少没有郑秀文那么合拍。
但这部戏里,梁咏琪是可爱且搞笑的。
尤其是搞笑这一块,非常有趣。
举个例子,两人分手之后,梁咏琪偷偷来给刘华家里打扫卫生,很明显是致敬《重庆森林》那一段,本来也唯美浪漫。
后刘华太了解这个女人,发现过来做的“家务”全部都是偷工减料,不合格,好气又好笑。
第三,片中没有赌术,只有运气这是我小时候看完之后尤为失望的一点,因为原本以为是一部赌片,按传统赌片的写法,应该是有一些好玩的赌术描写。
但该片直接反其道行之,只讲赌术的理念,不讲任何赌的技巧。
今次再看,反而显得更出众。
尤其是刘华的理念,只要用心打,烂牌也能慢慢变成好牌。
其实这句话基本上是我这些年打牌的内心写照,我也是这么教某人的。
当然我这么生硬的去说,效果当然不如带着某人一起看这片。
第四,古仔和采儿实话讲,古仔和采儿在这部戏里的角色都不出彩,尤其是古仔。
但是看这部戏的时候,有一个奇妙的体验,就是能想到《柔道龙虎榜》里的两人的戏份。
那部戏两个人都成了主角,都贡献了上佳的表演。
这次算是两人的前世前缘吧。
第五,刘青云的rap,生猛有趣。
明星,笑点,家人之间情感,励志都有了,怎么就不过7分!
大家对银河要求太高了
今天早上中央10的科学探索节目播出关于麻将的节目,其中就用了华仔留安全牌的剧情,没想到还有普及麻将技法的作用。
呵呵,可以当教学片了。
不得不说在剧情上有点点苍白了。
不过这正是这样,凸显了想要的笑点和看点。
剧情并不复杂,都很简单,要讲的道理也是很简单。
但是我觉得看完之余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好像是看过了以后,唯一记住的就是德华和天乐摸牌的手气相当的牛掰,还有就是永琪对德华的爱。。。
这是一部值得在无聊的时候看的片子。。。
一部贺岁剧,本来只是冲着刘德华去看的,没想过片子怎么样,以为就是过年图个热闹的片子,不过看了才发现这部片的确有他出彩之处自私自利却痴心一片的梁咏琪目中无人什么都要争的刘青云傻里傻气的古天乐老年痴呆的老妈每个人物的个性都非常的鲜明
2002年的电影,应该是贺岁片吧,起了这么一个讨喜的名字。
一部讲中国国粹---麻将的电影,可惜我对麻将是一窍不通。
也能归咎到香港赌片系列吧,看着挺热闹的。
刘德华、梁咏琪、刘青云、古天乐、应采儿……这些大腕级的,现在很难聚齐了,毕竟年华易老。
不过看了下导演,竟然是杜琪峰、罗永昌、韦家辉,这个导演阵容有点夸张了,一部贺岁片而已。
三个高手,把一部贺岁片拍出了几分悬疑的感觉,镜头的运用和配乐相得益彰,最起码不会这么无聊。
不过取名好敷衍啊,直接就是德华咏琪,这个真的太不用心了。
一个烂赌鬼靠着女友求来的运气成为了麻将大侠,却因为女友牌品不好,迟迟不肯结婚,最后失去了运气。
然后认清了真爱,最后找回运气的故事。
感觉有些地方逻辑上说不通,不过却能反应一些社会问题。
比如香港的女性真的这么依赖男人,不离不弃?
感觉好多港剧港片都有这样的情节,说好听的是为了爱情,不好听的话,好像就是脑子不转圈。
因为不会打麻将,也不喜欢打麻将,感觉胡牌的时候好厉害,虽然我都不懂为啥赢。
推荐是因为这么多明星,其余的可能麻将爱好者会有感觉吧。
恰逢低估时期,烦心事颇多,家庭,工作,事业,金钱,感情让我焦虑烦躁难堪,终日失眠。
偶然点开这部片子,本意只是图一笑耳,却未想看完此片后竟收获了在一笑之外的更多的东西:信心,慰藉,感悟皆有。
被片中华仔那自信,知足,踏实的笑容和态度所打动,特摘录以下片中引起我共鸣的片段和台词,新年,应当有新的开始,期待2020年,过去两年的颓靡,相信我能走出来。
摸几次烂牌有什么关系啊,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就快了就快了大房子被查封了,回去公屋住了,像回到过去一样,两兄弟躺在铁架床上下铺上。
“哥,我觉得你很乐观哎。
”“摸几次烂牌有什么关系啊,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你呢,找到工作没有?
”“我只担心妈会不习惯。
”“哎呀,妈妈怎么会不习惯呢,妈以前呐,靠缝衣服做塑胶花,把你们养大的,早点睡吧,明天上学别迟到了。
”“妈,帮忙关一下灯。
”
师奶上了计程车“哎,大侠!
”“哎,婆婆!
”华仔笑着说。
“你现在开计程车啊。
”“是啊,开计程车自由嘛,没客人的时候就打打牌。
”“最近手气好点没有啊?
”“就快了,就快了。
”华仔笑着说。
“加油,加油啊!
”“好!
”
咏琪和华仔在计程车上“我做什么都不对,改了你也不喜欢,做这样也不对,做那样也不对,你到底想要怎么样嘛?
你到底爱不爱我啊!
”“有时候爱有时候不爱。
”“那什么时候爱啊!
”咏琪擦着眼泪。
“看你为我哭得又惨又可怜,又帮我打扫,我怎么会不感动,这个时候就爱呀。
”“那什么时候不爱啊?
”“看到你把擦过眼泪鼻涕的纸巾丢出车外,从沙发底下大批大批把垃圾帮你扫出来,还有鱼骨头招来蚂蚁的时候,这样就不爱。
”“我哪里有啊,鱼骨头我扔出窗外了。
”“扔出窗外不好吧?
”“那边只是草地嘛。
”“可是有人走啊。
”“那我不扔出去,扫进沙发底,你又嫌脏又怕惹蚂蚁。
”“你可以把垃圾袋扔进垃圾房啊。
”“垃圾袋很容易破嘛。
”“可以用两个啊,不要用拖用提的。
”“你这个人真的太挑剔了。
”“我当然要挑剔,找老婆不能开玩笑,是一生一世的事。
”
两口子打牌输钱了。
“我在想打哪张牌会输少一点。
”“赢钱未必会开心,有时候打对了才会有满足感。
”“越烂的牌越要用心打,发脾气是没用的。
”“记住人品好牌品自然就会好。
”
自从看了这部片子之后,打了几次掼蛋(目前一种很流行的扑克游戏,类似于打双升),每次都能抓到好牌,当然,也有牌不好的时候。
上个星期过了四天检查打牌吃饭的日子,打了四场掼蛋,这星期爬山打了一场,基本上都能摸到好牌,大鬼总是能到我手上,清一色也时不时就来,感觉就像片子里的刘德华一样,想着某些牌,念叨着它们,它们就来了。
牌不好的时候,也不恼,慢慢打,输了一轮也不恼,牌品现人品。
人总会摸到一手烂牌,总要打下去,慢慢地运气会来,运气会走,所谓攒人品,就要沉住气。
运气是奇怪的事,也是顺其自然的事。
越来越多的时候,当我逃避一些事,然后却发现那些事总是会找上我,我跑也跑不掉,why me,当我主动去了解一些事之后,发现,一些事可以合理地安排,可以努力地去做,当然,主要还是指工作。
我不能改变很多事,但是面对一些随遇而安的人,我可以让他们适应我的工作方式,反正他们也不喜欢深思一些问题,而我就是那么个一管到底的人,把一切讲到了他们不用费心的层次,这是他们喜欢的。
这一年过去,我终于学会了和我的前辈们一起工作。
然后,开始享受它。
不能确定地陷入短期的迷茫,时不时。
有时,想起初中友人的话,让一切欺骗你,让一切忘记你,让一切背叛你,此时,你便是真正的自己,你便属于自己。
有几年,觉得这话很酷。
有几年,觉得很幼稚。
现在,再想起,这样的情况,或许就是拿到了一手烂牌,没有人可以责怪,没有原因可以归结,你就是走在满是雾气的森林,找不到出口,没人可靠近你,也没人来寻找你。
而当你走出来,世界还是你的。
比你进入森林前,更美妙。
时间会反复,不确定何时会陷入迷茫,难过,忧郁,那就来个反复无常的人生吧。
好牌时就好好打,烂牌时也好好打,烂牌也会赢的。
2021.2.15重温这部电影。
有些部分记错了,以为那个说人品好牌品好,不急不躁等好牌的是古天乐。
原来是刘德华。
人品好,牌品就好。
不一定。
一手烂牌时,更要用心打。
一手好牌时,也不要随便打。
说真的看这部片子还是同学推荐的。
本来是冲着华仔去的,没想到,看完之后被我奉为了经典,还记得的班上同学一起看的这部片子,寝室里加上班上几十号人一起看的,当然场面好不热闹,最后那句,牌品好,人品就好更是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哎~~~好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啊!
结尾好治愈❤️
医院的工作真的好窒息啊……好吧,我理解了每次去医院或者是诊所看病都要等很久很久了
Burn out演变全程,前20分钟我就不行了已经
护士工作真是又累又脏
这工作强度又让我回到了曾经的上班感🙂单纯展现一个护士工作窒息的一天,紧张又不失温情,没有过于夸张的修饰,莉奥妮的表演我觉得比教师休息室还好
天呐看得我喘不过来气,对医疗工作者的敬意更上一层楼
和《教师休息室》类似,也是讲平凡职业中的英雄时刻,女主可以算是这类影片的御用英雄了👍
女主还是非常鲜活的生命,我能想到的医护都是已经被榨干的样子
就像那块价值四万的表一样,短暂地发泄之后仍然要为冲动买单。虽说是一种集体宣泄的缩影,但社会机器并不会因为一颗螺丝而被卡停,明天的工作仍然继续,扔手表的「壮举」并不会被纳入绩效考核。
#75th Berlinale# 特别展映-盛会
What a night!节奏真他妈好
剧作的用力过度导致节奏前紧后松,前一个小时节奏相当高能,贝妮希饰演的护士手脚之麻利也肯定是经过了充分但训练,病房区一地鸡毛的冲突效果相当奏效,但一个小时后随着意外事件的发生整个节奏骤然降了下来,而随着上价值的抒情环节到来外面喧闹的世界更是像消失了一般,结尾的字幕点题也算不上加分项,但总体基于贝妮希的表演还算能看
7.0分,有很好的社会意义,沉浸又克制的视听,几家欢喜几家忧,那些闪耀的主治医师背后,更多的是像主角这样的忙碌者。
这傻缺译名
很好的女性职业故事和困境呈现。细腻,专业,疲惫,动人。作为观众也忍不住跟着她忘记呼吸,然后大喘一口气,在下班路上倚靠在想象中的故人肩上。
@Berlin UCI East Side Gallery 完全代入一个晚班护士的角色,病房呼唤铃亮起的时候忍不住倒吸一口不耐烦又不得不耐烦的凉气,而紧急抢救铃被按下后的声音和颜色让人达到ptsd的最高峰。停尸房安安静静的,下了夜班的女英雄也安安静静地,靠在自己送走的病人身上。
当女主把混蛋有钱男的那块四万欧的手表扔出窗外的时候,观众鼓起掌来。社会现实主义风格把浅显当成了武器。
剪辑实在太好了 leonie就是为了演纯洁敏感又坚毅的德国女人而生的是你们医院的问题还是老欧洲医疗电子化都挺差,不管是排班结束手动总结病历还是拿了管制药物就在本上记一下都让人傻眼
节奏很好。截至目前今年柏林电影节最喜欢的一部
七分,女主演得很有说服力,好难,好累,好痛苦,但已经比我们这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