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结束时候的一排字幕显示:“骊和暇这些小人物的命运…不得而知。
”历来对于战争场面的刻画,是多情又无情的,既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悲壮、“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也有“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的荒诞、“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凄怆。
《麦田》从活生生的“思妇”形象入手,重现了长平之战的残酷。
四十万赵国士卒,一夜之间,被秦国军队统统活埋。
历史冷冰冰的,但是身处其中的人,却无法冷冰冰。
她们必须要耗尽自己的全部体温,然后趋于最后的,决绝,和,放弃生命。
中晚唐诗人陈陶不算有名,但是他的《陇西行》却相当有名——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看《麦田》的时候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就是这两句诗。
虚虚实实之间,搞不清到底,孰是孰非,却是很强大的张力,如果早知道这样的结局,就不会奔走相告,弹冠相庆,当做一场庆祝,而被全知视角的观影者,却能感受到,一旦这个美丽的谎言破灭,会产生什么样的毁灭力量,足以摧毁一切。
不但不能察觉悲剧已然降临,反而当做了喜剧,这才是真正震撼心灵的悲剧。
随着剧情的延宕,一点点的,撕裂。
在麦田中,暇不过是个传统的农民,战时战,闲时耕,他的全部愿望,不过是娇妻,和收获。
可是,战争能带给他的,是什么?
锐士,不过是蜗角虚名。
在麦田中,骊一度幡然醒悟:两三年一场战争,就算赵国打胜了,也回来不了几个男人。
这城里,一半都是寡妇,也许我也是。
只是现在,我还不知道。
所以,最后她知道剧葱已然亡败之后,才会走向崩溃,男人都没有了,女人还有何存在的价值?
所以,留个空城给秦国,彰显自己的力量。
可是,最终,他们这些小人物,和他们的命运,Who cares?
这才是,让人掩面之处。
秦始皇看到《麦田》结尾,大荧幕上缓缓淌出的黑幕写到:“二十年后的今天,秦国一统天下。
”他想了一会儿,转头问李斯:“长平是哪一年的事儿?
”李斯答:“公元前260年。
”秦始皇开始有点急躁:“如果不算比寡人鼻屎还小的卫国,最后一个国家齐国,是哪一年被寡人灭的?
”李斯答:“公元前221年。
”这下,秦始皇脸上的惶恐更深:“那,那前260年后的20年,也就是前240年,寡人在干啥?
”李斯答:“《秦史》载本年大事有三,一、您的亲奶奶夏太后,那字儿怎么读的来着?
哦,薨了。
二、一起薨的还有大将蒙骜。
三、李斯入秦。
”话毕,他才抬起头来,似笑非笑地盯着秦始皇被水银丹药摧残得先衰的脸,眼角纳了点殿前的烛火,竟然莹莹有光。
秦始皇呆若木鸡,半晌才回过魂来,他揪着李斯的领子往他脸上狂喷唾沫星子:“李斯!
李……斯,你来秦了。
来跟寡人说什么了……寡人那时还不到20,你跟寡人说什么了……”李斯还是不悲不喜,不怒不嗔:“臣说,臣给我王带来了一个梦,一个大梦。
这梦中,万国皆灭,唯有一国,乃秦国;万王俱废,唯有一王,乃秦王。
臣并无戏言,梦已成真。
”“好一场梦啊好一场梦!
寡人劳苦半生,就为着这么一个梦。
这何平竖子,你这鬼电影,害得寡人以为寡人得了精神分裂,花了20年去做了一件已经做完的事。
”秦始皇很平静。
他很平静地在那结尾的黑底白字上批注:“黑页算个鸟,无图无真相。
”
从小时候看《战国故事》起,就对纸上谈兵的赵括和长平之战的血腥印象深刻。
9月21日在望京星美看了《麦田》,并见到了那些“割麦子”的真人。
方了了这二十来年的心愿。
故事活了,历史就在眼前,而且颇有惊艳。
也许有人说本片形式大于内容,但对于一部象征主义的电影来说,这本来就是它的特色。
况且,对于一个情节虚构影片来说,形式感带来的多样解读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强了视觉文本的观赏性。
场景构图十分讲究,有人看出“最后的镜头类似于文森特.梵高的遗作《群鸦》,范冰冰与活着的孩子们沿着蜿蜒的麦田小径走向未知的远方”,我看出群妇在昏黄灯光下簇拥着两个秦国人——她们以为的救世主——颇有向乔托·迪·邦多纳之《哀悼基督》致敬的意味。
还有大量的俯瞰视角,人如蝼蚁、如布朗粒子,同样的集体无意识。
本片讲了普世的故事,其中贵族、农民、奴隶的阶层特点放在两千年前的希腊依然成立,故事亦然。
当时的中产阶级农民老实本分只想麦收,贵族要维系既有的秩序并勇担责任,只有奴隶在苟活之余、试图推翻秩序,翻身做主。
本片传达的反战情绪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个故事最令我震动的是所有人处于沧桑巨变而不自知,他们盲信自己期望的事物,所以巫师会被“气死”(扮演者王姬语)。
赵人以为自己赢了,其实已近灭国;秦人以为这是最后一战,其实更加惨烈的战斗在等待他们。
所有的剧中人都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但导演知道,观众也知道——四十年后,六国毕、四海一,再过十来年,天下再乱。
这也是片尾城主夫人追向孩子的动因。
现实无可留恋,未来方可期盼。
*************************针对有朋友提出的“金木水火土(日子)是什么意思” 试着回答一下: 根据中国古人的五行理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伴随着五钟要素的盛衰,大自然也产生变化,其间不但人的命运受到影响,宇宙万物也在此过程中循环不已。
对应于本片, “金曰从革”,代表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
影片中指代长平之战。
“木曰曲直”,代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功能。
影片中指二秦兵逃至赵国伊甸园。
“水曰润下”,代表了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性质。
影片中指二人与城中女眷的互动。
“火曰炎上”,代表了温热、向上等性质。
影片中指流寇的插曲。
“土爰稼樯”,代表了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
影片中指一切归于正常,并开始孕育新的希望。
话说昨天能免费看《麦田》,是我专门给组织者写了信,专门求来的,感谢sure,感谢豆瓣。
高呼何平犯下6年前同样错误的那位仁兄,我严重要跟你握手,很同意你的观点。
何平最大的错误:虎头蛇尾。
我不愿意随便为一位导演定性,但是,六年前的《天地英雄》,现在的《麦田》,相同错误的一再出现绝对不是个巧合。
既然弓拉满了,就请您稳住气息,用认真的态度放箭。
作为导演,要对全局有个总体的把握,取舍间其实是电影最迷人的地方。
看完的一刻我在想,如果能看到导演版会不会更好一点,GD总局每次都把事情搞砸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把不合逻辑的责任全部推到导演身上,明显并不理智。
然后,我开始用我有限的脑细胞,解释那些不合理,猜测那些被无情剪掉的片断。
首先是暇与夫人之间情愫的展开。
从二人见面开始,暇就对夫人产生了好感(长得好看没办法),而FBB只是在夜晚来临时才春性大发自己意淫一下,淫的主角也不是黄觉而是葱,然后就是麦田里的一回眸,仅此而已。
但是在影片最后10分钟,已经逃出城的暇竟为了救夫人放弃了自己用“铢九族”换来的“回家收庄稼”的崇高理想。
而FBB表演完那段黑择明式的发泄独白后,居然没有砍下那一刀。
我推测,有可能存在的一场戏是:宴请之后,暇醉酒不省人事,其他人散去,FBB绕着暇踱步,打量这个穿着暴露的男人。
慢慢对他产生好感,甚至幻想点什么。
我们允许一颗思春的心稍微动一动,因为她心里明白自己有可能已经是个寡妇了,后来土匪来了夫人也表达了自己的这个担心。
当然,那天什么都没发生。
另一个可能存在的场景是二人精神世界的交流,有可能是收麦子一场戏,用讨论麦子作为统领意向,小探讨一下对人生的看法,唉,多浪漫阿!
祭祀大人缺少的一场戏很容易看出来,也很影响电影的流畅性,就是她跟夫人讲“距葱大人已经回来了”这句话。
然后到处跟人讲你的亲人已经回来了。
没有这段,夫人不可能一下子崩溃成那样。
应该是看祭祀抽风,祭祀跟她说话刺激她一次,回来再看到玉再受刺激,跑出去发疯,然后推门看见祭祀上吊。
这样就不会觉得那么突然了。
接下来应该是让厨娘下毒,这些不交代清楚让人看这很不舒服的。
土匪的戏肯定也被剪了,如果单单需要这么简单的戏份,那大可把土匪换成另外两个逃兵,或者秦军的一小撮先头兵,说出秘密,然后让暇表现英雄主义杀掉。
这么多土匪,来了,表演了一次《蚂蚁总动员》里的蝗虫桥断,然后就死了...不理解。
王志文的围巾,还有背后的风扇,更不理解。
既然说到《蚂蚁总动员》,就顺口说一句。
我老公说他看过一个特别雷同的故事,讲二战时德国兵误入盟军的一个村庄。
我没看过,也并不在乎这个,就算是唐僧和猪八戒再进一次女儿国又怎么样,没关系。
挺不错的是,我跟我老公都看出了那么点黑择明的味道,不知道其他豆子们有没有同感。
但是个人很讨厌现在这个结尾,那么仓促,还不如一刀砍了暇,更黑范儿一点多好啊。
另外,昨天妞妞去看电影,挺让人担心的。
全剧充斥着隐喻的,公开的,精神层次的,也有肉体层次的放肆。
比如传话,一群人朗诵杀了多少人,用头垒出多高的墙,比如大摇大摆的开裆裤和三角裤,比如FBB的红色毯子,比如嘿咻之前往身上撒水,比如把那块代表FBB的玉放裤裆里,一群女人疯狂的撕扯疯狂的掏。
不过,既然连GD总局都没有看出什么问题,估计单纯的妞妞也不会知道其中的凶险拉。
首先,我不承认这是一部商业片,绝对是一部地道的文艺片,整个电影除了范冰冰,找不到商业的影子!
整个故事叙述比较舒缓,讲故事的方式比较特别,行进中穿插回忆,然后再回忆中还运用了倒叙的手法,表现手法也比较特殊,比如黄觉在表达赵国打败秦国的时候,就是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然而回忆战争的时候确实残酷的现实,那就是秦国打败了赵国!
风景非常优美,金木水火土都融入了背景中,颜色比较简单,但是很有层次感,以金黄色和白色调为主 整个片子除了大家割麦那场戏比较明快,别的镜头都充满忧郁感和朦胧感,有让人如鲠在喉的感觉,老是觉得要出什么事情。
真个拍摄运用了大量的俯拍,特别是老少妇女欢迎两个秦国士兵的场景,几乎全部用的俯拍,效果很好!
声效方面也不错,简单而不失格调,特别是冰冰爆发那场戏声效给人印象很深,觉得暴风骤雨要来临前的宁静,揪心的痛!
冰冰演的最好当然是最后那场血雨腥风的爆发戏,她明明知道剧葱大人已经死了,但是她不敢承认,她还在试图找到一些所谓的证据来当一根救命稻草,于是她去找剑,剑不在人不在,可是玉佩还在,她的心开始裂了,她不知道如何应付这个消息,她就去找嫣儿,当她发现嫣儿以自己的方式报销了自己的赵国,骊的心彻底碎了,山崩地裂般的崩溃了!
于是她也想用特殊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候,暇来了,骊彻底愤怒了,这个秦国士兵在自己的怀疑中足足骗了她许多时光,那不是时光,那是期盼,那是希翼,那是一群女人三年的活着的意义!
范冰冰这次不再行云流水了,不再平铺直叙了,何平给了她一个舞台,让她自己表演,非科班出身的范冰冰开始表演舞台剧了,特别是在床上辗转的两场戏,其实就是在一张白纸上涂鸦,这个是需要表演的,确实需要,范冰冰这次表现很好,她没有让这张纸糟糕空洞,而是让别人看到了她对丈夫的极度期盼,她不想做城主,只想做城主夫人。
长平之战前夕,秦兵伐赵,白起为将都需秦王秘密任命,白起之名令敌军闻风丧胆,令敌将用兵更加谨慎。
秦王的谨慎,敌军和敌将怯懦都可以用之后长平之战的结果来映衬解释。
那是一个士卒有名无姓的年代,暇和辄两个名字很酷,性格不同,但走在同一条不归路上的战友--无论之前还是之后。
血染河水的坑杀,使得锐士暇征战多年已经充满疲惫的心再也无法背负更多。
丢盔弃甲的胜利之士-充满讽刺意味的逃亡之路开始了。
辄--一个近乎累赘的同行者,一个运气很好的胆小怯懦者。
令人敬仰或者说发指的秦军锐士和一个遭战友唾弃的怕死鬼被命运所选中,噩梦萦绕的时候到达了洛邑-无法否认的乌托邦。
战争和屠杀对于消息闭塞的小城洛邑都是虚幻的存在,任何一个捷报都可以被信奉,任何一个噩耗都可以毁灭。
一个本该丰收的时节,收割反倒不是大事了。
人人都是有着无尽欲望的,有能力的,没能力的,能力强的,能力差的,在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几十年前,人们也有着同样的想法,丑角辄和强盗首领都是想要占城为王的。
但是他们的行径让这梦想显得那样飘渺和搞笑,不自量力的感觉。
秦军是强悍的,锐士暇一人轻易摆平强盗团伙可以侧面反映出秦军无以比拟的战斗力,加之战争思想超脱于时代的白起,赵国芸芸众生的命运已经提前被书写,无论他们自己是否可以感触到,那些个被死亡惊吓而还得娃娃兵是明白的,所谓的希望恐怕不足以抹平那已经入骨的恐惧,必将背负终生了。
被遗弃的女人们,被描绘的是那么愚昧,那么的渺小。
但战争于她们同样是苦难,愚昧表象后也是无尽的悲凉,光鲜的城主夫人只是个年纪轻轻就守寡的漂亮女人,那些被辄述说为应该杀掉的娘们,也同样的苦难,她们之前的生活已经全然不复存在,之后的日子也并无法期待更多,她们是否欲望强烈,是否想要得到更多,无论如何,她们只是拥有短短的今日了。
金黄的麦田总让人心里宁静,有着强烈的依存感,暇双手张开轻抚麦穗飞驰的景象与角斗士拉塞尔克罗当时的神情如出一辙。
那种安详,实在是让人向往。
这是一个麦穗金黄的时节,收获的季节,但也终究只是一年中短短的数日。
战争的创伤和对于战场外人们人性的打击也只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瞬。
无论如何,她们和他们是存在的
如果没记错,我看完蝙蝠侠之后很快相信。
这将是我2009年最喜欢的电影。
那么我在今晚我也很确定2009年我最不喜欢的当属今天看的麦田。
我写这篇评论其实并不是为了诋毁麦田或者导演兼编剧何平,毕竟电影这东西是艺术,而每个人对艺术都有自己的理解。
是好是坏还要看市场的反应。
我也完全算不得资深专家,只是在浪费60块人民币和两个小时之后想要给后来的同学提个醒,还是去簋街和朋友聊天吃烤串来的合适。。。
下面说电影,大凡电影。
必然有一条故事线。
如何讲一个或者多个精彩的故事。
将生活中的故事沉淀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是考验导演和编剧功力的一个标准。
麦田讲的一个什么故事?
通过影片最后的字幕 ,终于明白过来导演原来是打算给我们讲乱世中两个普通人命运的故事。
我一直还以为是一个男性导演YY片呢,片中的男性赤裸的躯体,裸露的屁股,大红内裤,包的紧紧的阳具,被女人们撕扯过无数次的衣服,对美丽女演员赤裸裸的语言强奸。
关于角色和演员黄觉演的精英战士甲(对不起我没记住他角色的名字,况且也不重要)是打算回家收麦子的。
我越看到后来越迷茫,他怎么开始收起了赵国的麦子了?
他天生喜欢收麦子么?
还是收麦子的男人看起来很有魅力?
另外他拿个鞭子抽人挺来劲,没看出对收麦子有很大热情啊?
人民百姓爱好收麦子,其实说白了是爱好和平,向往丰衣足食生活的原因吧?
他个秦国农民跑到赵国收麦子。
到底为的什么啊?
要说他对城主夫人有痴心妄想,那他们也没感情基础啊。。
他对城主夫人的意淫,在我眼中就如同大二食堂对着漂亮妹妹流口水的同学没什么区别。
对一个勤奋上进的好士兵造型来说。
显然不是很有说服力。
范冰冰演的城主夫人,范的缺点在我看来十分明显。
一直认为范是个美女,同时也是工作态度相当认真的女强人。
但她似乎受限于天分或者其他什么原因。
演的角色总是有点雷同类似的感觉。
片中的角色总是摆脱不了她本人的形象,一个成功的角色在于角色的说服力。
演一个人能觉得像是住你们家对门的谁谁。
那叫到位,虽然咱都没见过赵国贵族夫人的模样。
但显然赵国夫人做些掩嘴偷笑,抬头擦汗,悲伤莫名之类的动作时候最好少点现代感。
特别苛责范冰冰也许是要求过高,找章子怡来演赵国贵妇必然更糟糕。。
王志文演的强盗头子,我打死也不明白为什么导演花这么多时间去拍他的头发和背影。
强盗头子在片中唯一的作用就是告诉女人们这俩人有可能是骗子。
出场花去十分钟。
死只用了30秒。
观众也许需要关注王志文同志是不是又多了两条抬头纹。
但对于这部作品来看。
整个就是为了撑时间浪费胶片呢。
唔。
我又回想了一下。
导演花去5分钟描述范冰冰在床上辗转反侧想老公。
难道这部片子就是为了潜规则一下谁谁而拍的么?
我很佩服何平导演六年磨出的这一剑。
这一剑的确雷到我了,以后你何平的片。
我必然是在迅雷上看。
我就不打算对再您一亿的票房期望做什么贡献了
她,只是一个女人。
尽管温柔地劝诫着老奶奶,接受了她的抱怨,尽管是丈夫走后的一城之主,需要安抚全城上下,尽管会为在伤感、激动的时候自己的泪水掩饰,尽管会在强盗进城时,柔弱地上前说些没有分量的狠话,可她,终究是个女人。
而且,是个想有个肩膀依靠的女人。
孤单地守着空房,孤单地护着城民,孤单地等待着,都只是希望她的丈夫归来,一如其他平凡的城中女人。
她是柔弱的,也是不安的,就如小鸟,又如浮萍,在有人陪伴时,可以无比强大,尽心欢颜,在没人陪伴时,孤寂就像墨,一点点沁渗在心里,她能抓住得,仅是席上有丈夫气味的一塌薄被。
不要说什么男人就是女人的天,也不要说什么夫权至上,在那一刻,或说她的一生,不过是想和自己的男人有个稳定、温暖的家,可以平和,可以平淡,但只要心安。
其实,城里所有的女人,都不过如此。
她们,只不过是些女人。
看见城里仅有的两个男人,做出了一切她们可以做的事情。
可以说她们世俗,可以说她们浅薄,但她们要的就是一个男人,一个自己的男人。
只有这样,才可以有个家。
女人要的不过是一个家。
可惜,她们都生不逢时。
在战争年代,没有野心,不要求美艳倾城,从而权倾四海;没有野性,不会在局势或处境不利时,奋起一击;她们就只能走现在的这一条路。
生活便如一片树叶,被动地卷入战争的漩涡,难以抽离。
事实上,她们不过是一朵朵淡淡的小花,不惊艳,不香郁,只想固守着自己的芬芳。
可惜,战争从来没有独善其身,战场也不喜欢花朵。
---题外话:还记得当年想看《天地英雄》,各种原因未遂,怨念甚久。
于是,那年我的生日礼物便是何平的dvd。
可惜,影片更让我怨念,一出舍利显灵打破了所有的美好。
今年,何平终于讲了个完整的故事,可看完后我很压抑,说不上来是为了什么……然而,不得不提的是,景色很优美,演员都演的很到位,至少我看出了每个角色的特点,不生硬,不做作。
不讨论这个故事本身,我基本上觉得这个故事本身不是特别完美,主题有些模糊。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我基本觉得它的历史背景是可以接受的(总体的历史想象是很精准的,至少在我看来),除了一些错误之外。
最严重的错误就是,两个秦国士兵来到赵国的城市,他们不可能不被认出来。
因为当时没有普通话这回事,他们必然操着和当地人截然不同的口音(甚至于另一种语言)。
当然,像电影里的巫师用面相来判断也是对的。
但是口音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和这个故事本身的叙事逻辑有关,所以是非常严重的。
还有几个不那么严重的问题。
第一就是玉佩不是挂在脖子上的,是挂在腰间的。
另外一个就是那个城主娶妻的年纪似乎是太大了一点吧。
还有一件事,男主角在故事里是一个经常当逃兵的人,到了秋天就逃回家收粮食,然后再出来当兵。
可是我不太能相信秦国军队的纪律会这么涣散。
秦国可是中国历史上纪律最严明的一个朝代。
最后一件事,我感觉那个巫师的占卜方式差得有点远,虽然我也说不上战国晚期人们是如何占卜的。
但是我很难想象当时的巫师的房子里会挂着装饰性的甲骨。
————当然除此之外,我觉得这部电影的整体想象是蛮精准的。
很喜欢城里的民众道听途说的那一段,小道消息是一种贯穿于人类历史的事情。
作为上海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个人觉得差强人意。
影片一开始,导演就用一系列美景迷幻住了观众。
那类似石鼓镇的大转角,那一望无际的麦田,那蓝天那白云那孩子的笑脸。
虽然颜色调的很假很技术,但这些都成功的误导了我对后面的内容期望过高。
暇叔是影片的男一号。
这个可爱的亲昵是从影片中某士兵甲嘴中蹦跶出来的。
暇叔作为一名堂堂大男子,心中怀着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愿望与梦想——收麦季节到了,回家种地收小麦!
他执着的如刘胡兰那般革命那般坚定的信念指引着他。
纵使身边有美酒,美食,美女,他都不要都不要!
他要回家种田吃面条!
这样的精神竟然被一大老爷们儿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我不禁拍手叫好。
提到那唬人的开片,当时我还在感叹——原来可以张艺谋的不止冯小刚一个人啊!
可是,当男二号隆重登场出来后,这部本可以成功步大师后尘的影片霎时跌入十全九美,大陆搞笑武装娱乐片儿的一流里。
男二号叫杜家毅,洗澡里的胖子,梅兰芳的制片人。
可能是减肥成功的原因,使其本人在服装方面很爱现。
开幕式上,他身着苏格兰打黑裙儿;影片中,他令人很费解的不抛弃不放弃于那身儿曝露的相扑装。
虽然他出色的演出确实为影片增加了不少笑点,可他做作夸张的演技让人有种把他送精神病院的冲动。
影片以男二号为侧重,会有各种各样的雷点。
例如王姬扮演的女大神一号,很容易联想到了史前一万年加勒比海盗中的神婆。
可能这样类似能预测未来的角色最近比较火。
可赶时髦和不合时宜的服装,让这个角色在整个影片中略显尴尬。
王志文在红地毯前那个很卡通的表情事后想想好像是在评价他在影片中的扮相。
白发大神二号出镜15分钟,五分钟的画面都用去刻画那被电扇吹起的秀发上!
王学圻作为老演员也不甘示弱,会作出类似囧一个的表情。
这真是场激烈的战争!
范冰冰还是一如既往的漂亮,我一直觉得她特漂亮。
她不像传闻中的傲慢,不论是红地毯,还是首映,她都会保持微笑,向影迷招手,显得恭敬谦卑,优雅大方。
再看看片中那从头到尾的泪眼,什么叫真正的泪人儿?
什么叫真正的郭敬明似的泪流满面?
你们还有什么资格说人家姑娘不好!!
影片结束,前方一哥们儿说他没看懂,回去要多看几遍!
靠!
当时我就震惊了。
纵观本片,毫无剧情可言,就连冰冰那份盼夫归来的心情都能刻画半小时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片子都能看不懂!
看着首映完几个金发老外so despairful的表情,我的困意油然而生。
影片虎头蛇尾的结束了,没有讲暇叔收到麦子没,这是个我一直想知道的答案。
至于暇叔最后那一串儿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我也更加的想不通。
对了,听说闭幕式上,Ewan McGregor会来。
表演太夸张了,像舞台剧
黄觉屁股上的肉多了点
我觉得挺好看的。
范冰冰演技巅峰
技术方面真不错。剧本实在是有很大提升空间。剧本的确不好,但看得我很有感觉。音乐并非专门为电影而作,而是刘星专辑《远去的村庄》里的音乐。
浪费时间
记得当年看的时候,感到何平用了一种边缘化的电影手法相得益彰地表现了一个小国的生存景院。一切说教都被剔除了。
画面很好...
寡妇围观丁字裤,城嫂捣腾红床单
给人便秘的感觉,好在还有那么点无厘头的想象力。
景色很美
其实是场白日梦。。。
给摄影!
节奏很慢,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被风吹起的一浪一浪的麦田,很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剧葱女人们起伏不定的心理状态
冰冰啊,哎;就导演呗,非要硬造某种氛围。
中国古典美的小小雄勃。两国人之间所谓的荣耀,只是政权的把戏~
结尾弱了
开头感觉剧情应该有些独特 加上这名字还有海报感觉会是好电影 但是后来一直到结束整个剧情都不明所以 不知道想表达什么东西。。。
一星給服裝和道具,蠻考究的
喜欢戏剧感,喜欢这个片子,不管别人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