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迷宫和丧尸的考验,《移动迷宫》系列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收官一跑”。
作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移动迷宫3:死亡解药》把四年间的所有谜团一次性解开,而以托马斯为首的林间地“跑男团”成员们,也将一边拯救上一部最后被WCKD带走的米诺,一边直面造成这一切的幕后黑手。
继《移动迷宫2:烧痕审判》被吐槽“根本没有迷宫简直是标题党”之后,这一部再接再厉,连作为系列招牌的“跑酷”也不剩多少,真正做到了既不“maze”也不“runner”。
说好的“MAZE RUNNER”呢?
锅当然不全是电影的,毕竟原著摆在那里,改编也不能无中生有。
但《移动迷宫3》也彻底暴露了原著“美国爽文”的本质。
========轻微剧透预警========在反乌托邦的YA novels路上,一条道走到黑《移动迷宫》和之前同类型的大热作品《饥饿游戏》《分歧者》一样,都是网红小说改编。
《移动迷宫》系列电影根据詹姆士·达许纳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说一经出版,就在纽约畅销书榜持续热销了100周之久,换句话说,小说热卖了2年。
这类小说在外国网络文学站点上有个特殊的标签——YA(young adult)。
YA小说的主角都是青少年,主题往往带有反强权色彩,以反乌托邦题材最受欢迎。
YA小说改编电影的巅峰之作是2013年的《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在当年力压《钢铁侠3》拿下北美票房年冠。
但《饥饿游戏2》在大陆的票房成绩却不理想:仅有1.76亿人民币。
《移动迷宫》系列的票房表现也是不俗。
第一部以不到4000万的成本,拿下全球接近3亿5千万的票房,作为系列第一枪可称亮眼,续集因此提上日程。
在《饥饿游戏》大获成功之后,《移动迷宫2》的投资翻了接近一倍,虽然最终票房不及预期,但是也有接近三亿的成绩,至少不亏。
由此可见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还是非常吃这一套的。
但这种类型的小说看多了之后会发现,即使设定上偶尔有些巧思,但通常禁不起仔细推敲。
尤其是以纯粹的反乌托邦题材来看,实在缺乏思考。
举个例子。
在《移动迷宫3》中,全作核心悬念终于被揭开:WCKD为了研制对抗耀斑病毒的解药,想要牺牲托马斯等一批拥有免疫的青少年。
作为未来科幻,反派搞科研的手段也是非常简单粗暴。
但作为正义主角的托马斯,为了营救好基友米诺,不仅搭上了(复数个)小伙伴的性命,还让一大堆无辜群众跟着担风险——究竟谁才是反派?
显然《移动迷宫3》无意在“救朋友还是救世界”这个问题上进行深入探讨,反正男主做的一定是对的,站在男主对立面的就一定是反派。
这种简单的正反派脸谱化和“非黑即白”的价值观,就连国产网文好像都不屑玩了,堂堂好莱坞还玩得不亦乐乎。
可以看出美国人的思维还是简单且线性的,不像中国人有那么多弯弯绕。
这也难怪。
由于这类作品本质上是青少年读物(就像《暮光之城》),吸引的都是低龄粉丝,外人也知道都是糊弄孩子的,所以即使存在各种不合理、各种青春无敌,也没什么人深究。
毕竟是给青少年看的小说,孩子们的世界观还不完整,你能指望他们喜欢的东西有多深刻?
《暮光之城》正是最标准的网络爽文:剧情单调狗血,就是一群中二爱得死去活来,但也因此通俗好读——就像馒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好这口的你就来找我。
难关易过,儿童版《大逃杀》的水平前面说到,《移动迷宫3》以反乌托邦题材来看,难免显得缺乏思考,主题也流于浅显。
而换个角度,以生存题材来看待之,却又因为男主光环加身,而让苦心渲染的大场面显得小里小气。
美国的生存片,基本还停留在中二的水平,男主往往靠信念和人格魅力克服难关。
想当初《移动迷宫1》之所以口碑叫响,主要是巨大机关的设置尚算新颖,不断变换的铜墙铁壁和高速移动的机械怪虫,让“迷宫逃生”紧张刺激,节奏飞快,看起来就像放大版的《CUBE》。
再加上悬念层层渲染,主角团成员个个性格鲜明,使第一部成为同类电影(《分歧者》《饥饿游戏》)里最好的开篇之作。
第一部的IMDb评分一度到8你敢信?
满以为出了新手村,后面要挑战更高级的怪了,结果第二部直接垮掉。
自从主角团“翻墙”成功来到外面的世界,难度就一降再降,对手从杀人迷宫降格成了丧尸。
好在第二部还有末世废土景观,主角团在荒山野岭和废弃城市间各种跑酷,总还算个看点。
结果到了这一部,索性连跑酷都没有了,主角出入都开车。
甚至还有大灰机,天了噜。
而且托马斯走到哪儿都呼朋引伴,这人格魅力也是呼呼地往外冒。
老朋友有人手,新朋友路子野,连号称安保一流的反派核心实验大楼都能来去自如。
最闹心的是,作为一部科幻冒险影片,主角面临的最大危机居然是和人近战肉搏然后中了一枪!
整部影片看下来,所有前作积累的惊悚元素和让人呼吸不畅的紧张感都缺失了,唯一算得上刺激感官的仅仅是隧道里被丧尸群追——可在经历了第二部“高楼追击”后,这种程度的小儿科当然无法满足观众的胃口。
观众:我错了,我不该嫌弃第二部在这样的楼里跑酷。
这一题材的榜样和标杆就是深作欣二执导的日本电影《大逃杀》。
快20年前的作品,用事实证明了特效乏力一样能营造出紧张到爆的气氛。
影片最后男主生还,虽然不能说没有开挂的成分,但于情于理总还是令人服气的。
除了生存难度够高,《大逃杀》中也不乏对人性的叩问,这也使其免于沦为一般的血浆片,叫人在看过之后还会思考。
《大逃杀:挽歌3 中川典子跟北野的梦境》最后一幕曾感动了无数人。
反观《移动迷宫3》。
头顶光环,开金手指,被击中要害也不会死,连免疫能力都高人一等,所有的危机都一力单扛……托马斯不就是教科书式的爽文男主?
从左到右:无免疫、高级免疫、低级免疫。
托马斯:我们不一样。
套路也分好套路和恶俗套路YA小说的主题原本包罗万象,囊括科幻、悬疑、浪漫等诸多元素,但“反乌托邦”题材一直是热门中的热门。
同类作品数量爆炸,如何写得精彩,难度不亚于给推理小说找个前人从未用过的精妙梗。
遗憾的是,像《移动迷宫》《饥饿游戏》这类火爆美国粉丝圈的网红小说,几乎都可以用同一句话概括其剧情:主角不断发现自己被忽悠,然后想方设法逃出,之后发现自己还是被更大的圈套忽悠。
豆瓣妙评:哎叫你们不要翻墙了,外面的世界水深火热。
这种套路就是典型的网络爽文套路,改编成电影就是典型的中二偶像电影。
但套路也可以有好的套路。
比如《移动迷宫1》中,托马斯突入迷宫解救艾尔比。
那是男主人格最闪光的一次。
并非依靠天赋优越,也来不及思考大是大非,听从身体的本能而动,却让他比《移动迷宫3》中闯入WCKD大本营拯救米诺来得更像英雄。
但这一系列却在后来越来越少见这种高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无脑桥段。
在去年的《王牌特工:黄金圈》因为强行煽情煽死了梅林,惨遭观众一波血喷之后,《移动迷宫3》重蹈覆辙,也在系列尾声怒煽一记,成功煽死了高人气角色,甚至最后还祭出了恶俗老梗:“遗书杀”。
可以想见,这种廉价的催泪手段必然又要经历粉丝山呼海啸的讨伐。
除此之外,反派弱鸡的弊端也显露无疑。
作为高智商精英反派团体,WCKD动辄被托马斯和他的草台班子劫飞机劫火车,最后连大本营都被人家全锅端了。
那么大个反派组织,押送实验体的时候每节车厢多放几个人手会死吗?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摊子铺得太大最后无法顺利收尾,为了减轻主角团的负担,反派核心团队中的主力研发人员要么是忠装反,要么紧要关头迅速洗白回归正义阵营。
唯一努力负隅顽抗、坚持不向主角投诚的只有小指头(划掉)詹森——奈何智商全程不在线,比在《权游》第7季里的表现还让人无语。
小指头在影片中有种李涯(《潜伏》)式的无力感。
归根结底,这都是由于小说作者在描写主角时笔力不济,不得不通过弱化反派才能体现主角的高大全伟光正。
殊不知,只有对手强大,才能凸显主角的强大。
而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只能让人对主角的能力产生质疑。
改编也分优秀改编和辣鸡改编知名网络小说因为其广泛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多地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这种情况在近些年的中国也多不胜数。
但影视化改编最终多半以扑街收场,原因无他,不外乎是改编不力。
近些年国内网文影视化堪称大型翻车现场。
其实这一点上美国也没有做得更好。
那些大热的反乌托邦题材网络小说,无论《饥饿游戏》还是《分歧者》,原作本身就很幼稚,改编成剧本之后水平更捉急。
而《移动迷宫1》的确在当时做出了不错的改编表率。
它被认为“成功吸引了没有阅读过原著的观众”,甚至在海外市场上也大获成功。
《移动迷宫1》中对原著进行的最大改编是,逃离迷宫的方式。
托马斯利用迷宫的移动杀死了一只机械怪虫,接着利用怪虫体内的装置打开了通道。
这一设计非常优秀,充分体现出了托马斯的存在价值:只有他才勇于夜里进入迷宫,进而有杀死怪虫的机会。
也不知道为啥,幕后组织一定会把名号写在自己制造的坏东西上。
反观原著,托马斯仅仅是发现了其他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整体显得说服力不足。
但这种精彩改编到了第三部也已经不见踪影。
尤其是最后莫名其妙欢乐祥和happy ending的气氛……编剧你是不是忘了世界末日还没过去?
研发疫苗的人已经全都死光?
就这样让一小撮有抗体的年轻人找个世界角落躲起来就完事了?
原作虽然烂尾,好歹给了个“男主基因救世”的囫囵说法,电影这种推翻乌托邦、大家一起愉快等死的结局是怎么回事??
说起来,论起写爽文,我们中国网友是老祖宗。
据说起点爽文在国外很有市场,好多欧美网站上都有大量中文网络爽文被翻译成英文,也有一群忠实读者每天追在后面哭着喊着求更新,还要给翻译者打赏。
国外网友甚至还给天朝网文建立了专门的搬运网站——显然他们不太明白武侠和仙侠的区别。
虽然我们日常嫌弃起点晋江那些玄幻修真或者穿越的网络小说全是渣渣,改编的电视剧更是辣眼睛没法看,但多了解一下墙外的世界就会发现,欧美年轻人也看《移动迷宫》《饥饿游戏》,品味也并没比我们高到哪里去。
就算披着反乌托邦的外衣,内里终究是男主打破邪恶力量布下的藩篱,不断练级,最终推翻邪恶势力的套路。
既然都是爽文,那就谁也别嫌谁。
区别只不过在于,他们更会拍电影,而我们这几年的IP电影却拍一个砸一个。
好吧,我承认我是感动点很低的人。
虽然明明知道,结尾只是强行拉升主题,逻辑也堪忧,也还是有一丝丝被感动,生化危机的末日,唯有回归自然,以及爱与铭记才是生命的终极意义。
音乐响起,娓娓道来的语音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感染力。
这让我想起了一些科幻小说的结尾,末日危机,爱才是永恒,大自然会有处理危机的方式,人类有时只是瞎操心。
是的,说完了感动点,就说说槽点吧。
除了我这种感动点超低的,大概也不会有多少人会被感动。
因为,真的很不符合逻辑啊。
虽然标题中的无关丧尸怪物迷宫解药,有那么一点点标题党,但是,问题是,这个电影真的和丧尸怪物迷宫都没有多大关系啊,这更多是作为一种背景存在。
丧尸,其实也是有的,作为小小小怪出现过几次,纯属路人。
至于怪物,就更加路人了,只在米络的梦里出现了几个镜头。
迷宫,呵呵,就只是存在于大家的谈话之中,这只是一种背景设定。
至于解药,的确是作为电影的线索存在的,贯穿于整个电影之中,引导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然而,解药的产生本来就很莫名其妙,就那么突然一试就有了,然后呢,大家逃出生天的过程中,就再也不管解药了,结尾更是和解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就是一群本来就有免疫功能的人生活在偏僻的地方,抱着铭记与爱生活下来,忽略掉他们比实验室高级很多的仿佛宇宙飞船般的飞艇之外,好像就是预示了,生化危机最后处理方式就是应该回归大自然。
最后的城市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实验体进行了多年不人道的人体试验,特蕾莎拼着背叛男友好友昧着良心得来的解药,虽然解药本来也来得莫名其妙,就这么被大家遗忘了。
反正不重要啦,有免疫能力的人淳朴的活着就好。
剧情还有很多莫名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大概真的是因为青少年冒险剧的关系,热血然而莫名,很让人想起黑松镇第二部,大概真的青少年会喜欢吧。
当然,其实看着也还是可以的,就是有点想要吐槽与主题好像没有多少关系罢了。
PS.纽特小哥哥很帅,发型很好看,又很仗义,可惜结局不好,唉,小哥哥真的很帅的说
没有评论里那么不堪吧,虽然槽点挺多,但非常好地表现了主角之间的情感和羁绊,很难过纽特和特瑞莎没活下去,但是就像晚了那么一点的布伦多,有些事无法改变,我们只能接受。
以及提到了很多次的台词“我们不会丢下你。
”你也许觉得幼稚可笑,但当真的经历过生离死别,眼前这个曾经的陌生人和你早已超越了所有,你们愿意为对方去做任何事,这就是所谓的羁绊,所以纽特愿意跟随托马斯。
听到托马斯读信的声音就泪崩了,是啊有时候比起死亡我们更害怕遗忘。
看第二部觉得实验室的人都是坏的,第三部才发现其实没有绝对的坏人,大家都只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而已。
场面挺惊心动魄的,尤其是最后托马斯和詹森的肉搏很精彩。
没有绝对的迷宫,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迷宫,他们成功了,带着希望走向未来。
近几年流行青少年末世题材小说改电影,但这个系列属于比较差的,不如分歧者,远不如饥饿游戏,甚至连米拉阿姨的生化危机都不如。
本人是不太喜欢天赋异禀+血继限界这种救世方式的,因为主角丝毫不用努力,说它连分歧者都不如是因为3的结尾根本就是一帮子没有责任心的小孩子避世罢了!
从人设到剧情真的比饥饿游戏差了10个分歧者,丧尸这种用烂的东西结果也是完全比不上生化里刺激,最主要生化终章圆得相当好👏🏻!
饥饿游戏结局最好看的一点就是女主一箭射死了反抗军头目,她没有成为新的大统领,而是让更为适合的人去当,一切恢复到末世前的正常秩序中去,这仿佛就是中二少年在玩了一场拯救世界的游戏后回到现实中,成熟了,也不再叫嚷着反乌托邦了,完全超脱青少年个人英雄主义的爽文!
踩它的人一定没有看懂它。
这次的剧本搞了个大杂烩,一点点《速度与激情》,一点点《生化危机》,一点点《碟中谍》,一点点《剑鱼行动》,还有一点点《猩球崛起》的反极权大作战,但彼此融合不生硬,提供了多样有趣的娱乐方式。
就是文戏比较脱力,砍掉10分钟会更好。
中段和高潮有几个相当不错的惊吓点,而且不是僵尸系恐怖片的惯例,倒有点鬼屋系的森然做派。
挺看好韦斯•鲍尔这个80后导演,他要是拍恐怖片肯定出色。
在这个纯粹的男性情谊日渐稀缺的时代,在一个男角扎堆卖腐再容易不过的剧本设定下,《移动迷宫》通篇都在高光生死与共的兄弟友情。
托马斯拖动纽特到力竭的那一幕,竟然依稀有吴宇森老电影的悲情。
末日战场很惊艳,拍出了秩序的脆弱和崩塌、身处动荡无处可逃的绝望感。
鸟瞰下的火爆巷战,相继倾覆的大厦,溢出颓废的华丽。
高调写进片名的“解药”,到头来构建了一个虚妄的笑话。
相比让人变成僵尸的病毒,人与人之间的争权夺利和冷酷杀戮,以及因此酿成的玉石俱焚,才是真正的瘟疫啊。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
我以前从未写过影评。
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还没看完一部电影时就气得恨不得马上甩凳子走人。
就在半个小时之前,我看完了这部电影。
电影的内容很简单,讲的就是当人类面对将要被病毒灭族的危机时,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的人们的碰撞:一方,想用活体实验从对病毒免疫的人体中提取疫苗来拯救全人类;另一方,则想把那些由于对病毒免疫而被当作实验体的人们救出实验室,然后“牺牲”全人类。
确定不是人类清除计划?
关于“牺牲全人类”是我脑补的,伟大的男主角托马斯一行人肯定没有这种可怕的想法。
但是他们想过没有,救出了这些免疫者之后怎么办?
眼巴巴看着除了有抗体以外的人们等死?
嘴上说着会有更好的办法,但实际上一点头绪都没有。
而女主角特蕾莎一行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免疫者身上获得疫苗,虽然她们的实验在影片快结尾之前看起来好像都不成功。
但是她们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免疫者身上不择手段提取疫苗,拯救全人类。
男主们呢?
帮二十几个免疫者脱离苦海然后把全人类推进火坑?
我承认实验的残忍,但是这是必须做出的抉择。
就像一个著名的火车实验:你驾驶着一辆火车,你只能变一次道,向左或向右。
可是左边的轨道上绑着一个人,右边的轨道上绑着五个人。
你会怎么做?
或者夸张一点,左边的轨道上绑着二十八个人,右边轨道上是出了这二十八个人以外的人类,你会怎么做?
我不认为这种事情会有第三个第四个选项,因为拖延的恶果谁都承担不起。
当影片播到特蕾莎“轻而易举”地从托马斯身上提取到疫苗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抱怨:原来提取疫苗并不需要那么残忍的实验!
之前因此受到惨无人道的折磨的人是多么可怜!
大家知道大脑前额叶切除术吗?
这是以前西方科学家用来治疗精神病人的在当时被喻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是在现在被认为的最惨无人道的手术之一。
但是这种方式在当时奏效了,解决了不少问题。
左为手术前,右为手术后。
图中提及男孩术前有暴力行为,术后恢复
左为手术前,右为手术后然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残忍的手术被淘汰了。
解决方法在不断进化,但是它需要一个过程,人们在过程中寻找突破。
这个过程可能是残忍的,黑暗的,同时也是必须的。
让我们回到影片。
其实我觉得影片中事态的失控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当时,托马斯在和特蕾莎第一次碰面的时候能够相信她,提供给她血液样本,特蕾莎就能及时生产出合格的疫苗,使暴乱暂时平息。
然后政府也就可以把剩下的资源投入到城市建设方面,给流离失所的人们一个居所。
可是鉴于特蕾莎之前的“背叛”,托马斯决定不信任她。
可是,特蕾莎根本就从来没有背叛过托马斯一行人,因为她本来就不是属于托马斯这一边的,他们追求的方向截然不同:一个思考怎样从免疫者身上提取疫苗拯救全人类,一个想着怎么让作为疫苗母本的免疫者们逃出来。
即使他们站在对方的对立面,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真的。
当托马斯问特蕾莎,你为你对我们做的这一切后悔吗?
特蕾莎看着他,目光灼灼:有时会。
但若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的想法不会改变。
这是我觉得最棒的答案了。
特蕾莎觉得后悔,是因为她破坏了与托马斯一行人的爱情和友情,是因为在她手上凋零的生命,对自己牺牲少数人拯救多数人的决定,她不觉得后悔。
但是她的行为无法得到托马斯一行人的理解。
他们嘲讽她,辱骂她,认为她就是一个冷血的女表子。
可他们忘了,在他们营救那些拥有抗体的人们时,有多少无辜的人死在他们手上?
有多少无辜的人将会死在他们手上?
想想,有多少人承受着病毒的折磨?
有多少母亲紧抓着重病的孩子的手,渴求着希望的光?
托马斯带走了免疫者,这无疑是对这些人一记最致命的打击。
如果最后疫苗没有被研制出来,托马斯的手上会沾染多少人的鲜血?
冷血的到底是谁?
讽刺的是,特蕾莎为了这群把自己视为背叛者的敌人,背叛了自己的联盟。
影片的最后,特蕾莎死了(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地方,也是我爆发的底线),托马斯拿着特蕾莎研发的疫苗眺望远方,似乎正暗下决心,想用这疫苗拯救更多的人。
人们会永远记得托马斯--是他救免疫者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他用那个谁谁谁研发的疫苗给被感染的人带来了救赎,他是永远的英雄,人人都为他欢呼。。。
但是那个研发疫苗的谁谁谁呢?
每当人们提起特蕾莎,他们只会记得“哦,那个背叛了我们的女表子”,即使她才是真正的英雄--为研发疫苗呕心沥血,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托马斯一行人(TM还不领情),最后还死无葬身之地。。。
她做的这些,人们都没看到,或者看到了,却忽视了,或者看到了,没忽视,却丑化了。
面对这一系列的悲剧,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之前我有看到一个热门话题:救队友还是救世界?
这就要看一个人心有多大了。
作为一个看客,我能包容一切:以世界和平为目标,积极向上努力奋斗,为多数人争取幸福;作为一名当事人,我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背叛与伤害,自己的家人的朋友的爱人的性命永远是最重要的。
大家看,人心的大小也会随着境遇的变化而变化,无怪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无怪乎道不同不与为谋。
这可能是唯一我能够用来在看完这部电影后用来安慰自己的理由了吧。
最后发一句牢骚,当导演就是好啊,自己明明不是正义女神却可以让天平偏向任意一方,然后让自己认为的正义影响普罗大众的三观。
整个系列都没有移动,为什么在片名里写个“移动”?
你考虑过联通和电信的感受吗?
《移动迷宫1》没有移动,好歹还有迷宫。
《移动迷宫2》没有移动,没有迷宫,好歹还很二。
《移动迷宫3:死亡解药》是移动、迷宫、解药、二、小三通通都没有了,所以我只能选择死亡。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前两部的剧情。
第一部,托马斯、特瑞莎等人被清除记忆后扔进了一个村子,村子周围是个巨大的迷宫,迷宫里面有怪兽。
托马斯人如其名,他凭借他托马斯回旋的脑回路,带领大家逃出了迷宫。
至此,托马斯在该系列的智商就全部用完了。
原来,几百年后终年高温,有人直接被烧死,
甚至催生病毒让人们变成异鬼。
天气这么热,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故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的南京、武汉或者重庆。
然而,有些新生儿对该病毒免疫。
于是,反派组织WCKD(卧槽,坑爹)的首领佩姬斥巨资建造了迷宫,让免疫者在严酷的环境里接受考验,以便研究他们的大脑活动。
你们就不可以买几个空调吗?
就不可以直接研究免疫者的血液吗?
事实证明,托马斯的血液就是解药,可是为什么第三部都大结局了WCKD才发现?
况且托马斯曾经还是WCKD的员工,卧槽,坑爹啊!
不研究免疫者的血液,反而建造这么大的迷宫,还制造怪兽来杀这些稀少的免疫者,可能是天气太热,把脑子烧坏了。
如果花钱是门技术活,那你们就是大师。
所以说,主角和反派的脑回路就是迷宫,只有入口没有出口,走进去就出不来了。
第二部,主角逃出迷宫后,来到一个避难所,见到了前培提尔·贝里席伯爵、现反抗军领袖的詹森。
其实避难所和詹森都疑点重重,比如这里像个监狱,比如反抗军明明科技很发达之前却从没去救过主角。
事实证明詹森根本不是反抗军领袖,他和佩姬是一伙的,准备把主角关在这里做实验。
结果主角轻易地就相信了他们,演了半个小时才逃出去。
当然,詹森的智商也高不到哪里去,托马斯随便偷了一个门禁卡就进了机密重地,把所有黑幕都看到了。
托马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到底谁更蠢,接下来他带领主角跑完了剩下的大半集,最后什么进展都没有,还导致同伴要么死,要么被抓。
(被抓的其中就有米诺)这一集虽然没有迷宫,但主角和反派的脑回路仍然是迷宫。
第三部选择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前上映,不仅海报加入了中国元素,
剧情也很符合春节文化。
当年主角性格叛逆,不听长辈的话,铁了心要去外地见世面。
他们辛辛苦苦跑出去,现在又想回去了。
结果他们在外面呆了整整一集,到头来连回家的火车票都没买到,不得不另谋出路。
春运第1招:逃票他们打算坐黑车去追火车,于是上了《绝命毒师》里的炸鸡叔的车。
炸鸡叔原本是运毒品的,过年期间顺便赚赚外快。
他们坐黑车追上火车,然后非法爬上火车。
为了回家过年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煞费苦心了。
原来外国的春运也这么恐怖啊。
除此之外,其实最近几年春节前后都有春运相关的电影上映,比如2015年1月23日的《霍比特人3》,
2016年1月9日上映的《星球大战7》,
2017年2月24日的《生化危机6》。
话说这边主角逃票的行为自然引来了列车员,列车员纷纷用枪瞄准了主角。
主角连忙撒谎:我有个朋友在火车上,他准备回家过年,结果火车坐反了,我们只好强行拦截火车。
为了用实际行动让对方相信自己,接下来他们真的劫下了几节车厢,
搞得好像他们的朋友真的把火车坐反了,只能用这种方法强行下车。
列车员轻而易举地识破了他们的阴毛诡计:扯犊子呢,你这分明是想逃票。
主角表示:你难道不知道淘宝秒杀、小米手机、节假日的火车票,并称世界上三大“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吗?
列车员:别人都买了票的,凭什么你要逃票?
列车员二话不说就开枪了,但是你完全不必担心,他们根本不可能打中主角,因为当初招聘的要求就是“只招枪法差的”,如果枪法太准的话,这电影才刚开始,一枪把主角打死了还怎么拍?
主角安全逃脱之后,眼看逃票失败,他们只好另想它法。
春运第2招:坐黑车主角打算坐黑车回去,途中远远发现家乡修了百米高的收费站,成为了人们回家的拦路虎。
收费站上还安装了大炮,不交过路费就炸死你。
不出钱就出命,想归家先归西。
主角通过一个隧道的时候,一群外地人早已恭候多时,他们也面临相同的困难:没买到火车票,只好守候在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坐顺风车。
但是他们遭到了主角的拒绝:坐不下了。
有人表示:没事,挡风玻璃上和车门上还有位置。
说着,他就坐在了挡风玻璃上,还有人贴在车门上。
这可能是个印度人。
当然,也可能是蜘蛛侠。
紧接着还有更多的人围堵主角,强行搭顺风车。
主角忍无可忍,直接开枪射杀对方。
不让搭顺风车就算了嘛,何必开枪呢?
众人遭到袭击变得更激动了,竟然推翻了主角的黑车,你不让我坐,那就大家都别想坐。
春运第3招:挖地道老司机翻了车,随后来到人才市场向高人相助。
人才市场全都是人才,比如盖里,他明明在第一集就死了,中途休息了一集,这一集又复活了,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
可能他觉得以其他人的智商,很难活到大结局,所以决定诈尸,挺身而出,拔刀相助。
盖里带其他人见到了外貌极其出众的犀利哥,犀利哥抢不到车票,多年没有回过家。
他当年参加过地道战,干脆运用专业技能挖了一条通往家乡的地道,真是高手在民间啊。
要是他没死的话,可以聘请他去修地铁,速度至少可以快三倍。
犀利哥同意主角从地道回家,作为交换,事成之后主角需要出来,帮助所有没抢到车票的外地人回家过年。
为了掩人耳目,主角还冒充成了海澜之家的代言人。
春运第4招:炸收费站尽管冒充成海澜之家代言人,主角仍然被反派认出来,并暴打了一顿,毕竟这个广告太魔性了。
托马斯再次展示他托马斯回旋的脑回路,他穿过地道,带着同伴瞎跑了半集,除了救出米诺之外什么都进展都没有。
途中他们还表演了行为艺术:这电影太难看了,我们选择跳楼!
犀利哥只好率领其它人发起进攻,他出众的外貌下有着过人的智慧,灵机一动去烟花爆竹专卖店花5毛钱买了一盒擦炮,成功炸掉了高达百米的收费站。
詹森表示:要是大家都像你这么搞,7季《权力的游戏》都特么白拍了,长城也特么白修了。
而且犀利哥自己就可以带人冲进去,那要主角何用?
那不如直接把主角去掉。
随后,前布兰·史塔克的好友玖健·黎德,现托马斯的好友纽特,麒麟臂发作,变成了异鬼,他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无颜面对史塔克家族,打算自行了断。
第二集他们就知道托马斯的血液可以解毒,为什么这一集不用托马斯的血给纽特解毒呢?
因为纽特觉得电影太难看了,他实在受不了了,宁愿自杀也不要忍受电影的折磨。
有趣的是,饰演纽特的演员叫托马斯·布罗迪-桑斯特,如果拍戏的时候有人叫“托马斯”,会不会有两个人答应?
而詹森一辈子追名逐利,结果被异鬼咬死了。
大厦上,特瑞莎毫发无损,你以为她会活下来,结果她死了;托马斯已经放弃求生欲望,你以为他会死,结果他活了下来。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特瑞莎坑了主角坑反派,把两边全都坑了一遍,最后把自己坑死了。
盖里强行复活,特瑞莎强行牺牲,纽特强行放弃生命,托马斯强行安全幸存。
托马斯为了救米诺一个人,让大家跟着他瞎忙活,结果搭上了一群人的性命,为了一己私利赔上大家的生命。
况且你和米诺真的那么熟吗?
用得着你三番五次地救他?
搞得整部电影的主线就变成了救米诺。
不是说不可以救米诺,但是你要救就自己去救吧,干嘛害得同伴无谓的牺牲。
而且米诺的血液没什么用,托马斯自己的血液最有用。
其实第二集演到一半,托马斯发现他的血液可以救人的时候,这个系列就该结束了。
看完《移动迷宫3:死亡解药》,搞了半天根本就没有解药,我感到内心一阵绞痛,以及深深的欺骗。
这感觉就像我去买个老婆饼,结果发现里面并没有老婆。
这感觉就像当初看完《太平轮(上)》,2个小时的电影结束了主角都还没上太平轮,片尾字幕和下集预告才说主角上了太平轮,然后就叫我敬请期待下集。
你连太平轮都没上,你好意思叫《太平轮(上)》?
你连黎明都没有,你好意思叫《杀出个黎明》《活死人黎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
你连袁立都没有,你好意思叫《星球大战7:袁立觉醒》?
你又没有移动,又没有迷宫,又没有小三,又没有解药,你好意思叫《移动迷宫3:死亡解药》?
那我只能选择死亡。
所以说啊,你别看这一集没有迷宫,实际上导演、编剧、主角、反派的脑回路都是迷宫,只有入口没有出口,走进去就出不来了。
不到最后一刻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看到最后一刻你还是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前几天看了电影,本着对前期剧情的好奇,马不停蹄地补完了前两部,又疯狂刮搜了一堆桑总的图,想想还是把短评改成一篇正经的长评。
“I am tired of running.”第二部的末尾,托马斯终于说出了这句我替他呐喊了近四个小时的话,紧张到几乎全程抖腿,到哪都被人追的男主嘴里念的永远是runrunrun,人类跑步的潜能真的值得开发emmmm正经说,第一部的确是最贴切主题的,迷宫的设计虽然不够烧脑,起码还是看得见迷宫的影子的,第二部就纯属打怪了,几乎全是暗色调,一言不合开个灯就会冒出一堆丧尸,最大的作用莫过于衔接,也怪不得隔了三年再看3的人都记不得前面讲了什么,一般一般吧。
私心一点说,看完第三部让我想二刷的完全是因为Newt,我一个直女最中意的cp就这样硬生生的被拆了!Newt把刀刺进自己胸膛嘴里还喊着Tommy真的是全程最大的泪点了,相反,女主死的挺释怀的,或者没有真正的反派与正派,但是她背信弃义的行为果然还是不被这种宣扬正能量的片子认可的。
最后说说有点无逻辑的狗血剧情,搞了半天解药就是男主托马斯的血清,前期也没有半点暗示,搞了半天解药并没有起到什么卵用(连Newt都没救到!!
),搞了半天大boss永远是为了治疗自己……剧情设计还是有些缺乏筹划吧,勉勉强强我也瞎激动了两天,两星给迷宫,一星给正能量巨爆棚的男主,最后一星,给快变成丧尸的桑总哐哐撞大墙!!
献上我超爱的Netw给Thomas的一封信Dear Thomas,This is the first letter I can remember write.I don't know if I wrote any before the maze.But even if it's not my first,it's likely to be my last.I want you to know that I'm not scared.Well,not for dying anyway,it's more forgetting.It's losing myself to this virus that most scares me.So every night I've been saying that names out loud:Albey,Winston,Chuck…I just repeat them over and over again like a prayer.And it all comes flatting back.Just little things like the sun uesd to hit the glade at that perfect moment right before it slip beneath the walls.And I remember the taste that Frypan stew.I never thought I would miss that so much.I remember you.Remember the first time you get off the box.Just a scared little greenie who could not even remember his name.I remember when you ran into the maze,I knew I would follow you anywhere.And I have.We all have.If I could do all over again,I would.And I wouldn't change.And I hope for you when you looking back years from now,you'll be able to say the same.The future is in your hands now,Tommy.I know you'll find a way to do what's right.You always have.Take care them for me.And take care yourself.Thank you for being my friend.Goodbye mate.Newt
实不相瞒,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中途差点睡过去……电影是在电影院看的,当时冒着寒风奔去电影院,还迟到了二十分钟左右。
本来抱着兴趣看这部电影,结果发现有的剧情设置真是无聊过头了,可能这样才会导致我在看到一半差点睡过去?
影片全程围绕着去救Minho展开,以Thomas为首几人为了救出Minho截火车,闯充满丧尸的隧道,穿过荒地再回到上一部他们逃出来的地方。
哪怕身负重伤也要救出Minho,主打的就是兄弟朋友之间的感情。
但是影片越看下来Thomas为何会成为领袖让我觉得很疑惑,很多时候Newt的冷静沉着让我觉得他更像个领袖,可惜设定里他只是副指挥。
Newt的扮演者托马斯桑斯特,从中刚开始病毒时的一些小细节到最后病毒蔓延至全身,恳求Thomas将他杀死不要让他变成失去意识的丧尸,演技全程在线,细节表情都刻画得很好,死去的前一刻还顾念着和Thomas之间的情谊(也许是强行要卖腐?
),念着男主Thomas的名字。
最后Minho是被救出来了,反派头领都死了,连就算背叛过Thomas,但是也让他心心念念的女友Teresa也死了。
男主和剩余生存下来的人在一个海边的安居下来,并在大石头上刻下了牺牲了的队友名字。
Newt给Thomas的信可能就是全片最感动我的地方,“……当你冲进迷宫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会追随你,我做到了,我们都做到了……”“……帮我照顾好大家,也帮我照顾好你自己,你值得拥有幸福……”当时看完只感觉朋友情深,惋惜Newt的死亡。
但是作为桑斯特的新粉再重看时,更能觉得桑对Newt这个角色刻画得很好,并且他本人也是一个有喜欢的角色才会接的佛系少年。
这部电影总的来说主角Thomas的人物刻画并不是特别出众,剧情也没有很吸引人,但是冲着我桑的演技,也为了纪念他演的Newt小天使,写下这篇影评
这其实是一条短评。
习惯了站在对面想问题,撇开试验部,孩子们,和狂客,那座仅存的城市里究竟有多少高楼大厦,里面还有多少幸存的人?
他们的立场应该怎样?
如果他们是“人类”社会的大多数,那么他们的生存是否重要,从这一点上来说,实验部做的才是正确的,如果不是小指头有傻逼呵呵的野心。
如果男主有一天有了野心,他是不是可以秒变“神”?
一个可以予你生死的人,不是神又是什么?
外加一群免疫病毒的听神话的神仆....画面太美不敢想。
窃以为,这不应该符合“道德”这种为大多数人保证生存生活的价值观吧。
美国圣母托马斯之神奇救援行动!
虽然前面暗示了几次Newt要领便当,但是这种强行硬塞的方式也太难看了;男主角在第一部好歹也是有勇有谋,到了第三部基本上已经是全部都要靠别人....反正就是Newt死了很不爽
可能是最好吃的等边三角形,但是第一部的惊艳真的在后两部中完全找不到……男孩子们都是好看的,他们的感情也是真的赞,可惜原作水平也就是YA小说那种幼稚的高度了。(以及,YA小说为何要强行虐!
恨不得把前两部也拖出来一星鞭尸泄愤。第三幕长到令人发指,角色毫无人格魅力,主角群从头到尾假惺惺“不要为了我拿所有人的性命冒险”,可你们不一直都在这么做么?你们抛弃掉的还是全人类的命运呢……虽然这电影里的人类确实不值得拯救吧,一个个都是又蠢又坏的极致了。最后搞了个反高潮,然而最近几年反高潮结尾早就被《天赐之女》、《猩球崛起》、《星战8》啥的都玩腻了,真不缺你一个。
1至3槽点逐步升级
有人说本片没有迷宫,我表示严重不服:导演、编剧、主角、反派的脑回路不就是迷宫吗?只有入口没有出口,进去就出不来了。不到最后一刻你都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看完了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依旧饱含无脑青春智障片的愚蠢,但是比第二部稍加优异一点,高潮有点儿像真的,但只是更像而已。
在电影院贡献了前两部的票房,作为完结篇肯定还是要去看的。//终于去看了。还好没有说的那么烂,虽然情节不合理和BUG太多还有主角之一Newt死了,其他的也没什么了至少剧情点题了有死亡有解药啊哈哈哈。这种系列就是个爆米花电影,视觉特效看的开心就好。话说天环百丽宫的巨幕3D真的Good
在看了第一部惊为神作之后,的确后两部脱离了迷宫主题,不过还是觉得比饥饿游戏好看多了,而且比饥饿游戏更加混淆了好人和坏人的界限,难道最后这些有抗体的所谓受害者找个地方躲起来苟且偷生不管其他人死活,就比那些研制解药的人更加高尚?留下这个问题比普通的爆米花电影要高一个档次了吧
一星半,3.2/10,我觉得资方真的是太有钱了!前面拍的昏昏欲睡,第三幕堆积特效狂花钱狂花钱狂花钱,满屏不把钱花完就不甘心的样子,明明十来分钟解决的事,非得使劲拉长到半个多小时,心疼编剧十秒钟~
后三分之一的情节比片中的灾难更加像灾难,和newt的死一样刻意,感觉作者应该是编不下去了,索性来个大杀特杀!劳伦期的自我牺牲又突然又傻 X!米诺都没啥表现差评!——就这么追完了一个系列,依然记得第一部给我的惊艳感,最后 newt的信算是挽回了一点点颜面,但也就那么一点点!两星半!
我来五星了。我爱newt!newt的死使我在脆皮鸭文学上更进一步!我爱他!(歪瓜脸gally竟然成长成如此优秀的好男人了…当年没有看错他
对这个系列有太多情感,没法理性评分,最后一部在我心里100分!满分!五星!我桑帅爆了!!阳光下闪闪发光!!病变了也帅!!死的光荣!!死的伟大!!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永远活着!我爱我桑!最后读信看哭我😭😭😭😭😭(2月1日二刷,依旧心动😭)(2月8日三刷)
还行吧
汤马斯和纽特的救妻啊不对救基友之旅。二老婆纽特强行便当,三老婆女主众望所归便当,果然米诺是正宫。
Thomas & Newt .Thomas & Minho. 真不知道该萌哪对西皮。周六早上冒着大雪跑出来看这部,真的好喜欢这个系列啊。可是好假。。
太可怕了 重庆渝中区被炸翻天!!
又长又臭瞎煽情~
看不下去看不下去!导演你能拍短一点吗?过期爆米花电影还敢拍2个半小时,导演你清醒一点啊!!你这是在折磨观众啊!!
剧情过于牵强了。仿佛是为了故意凑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