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很爽的硬派动作片,80年代好莱坞动作片的风格,故事简单直接,场景火爆,动作粗暴,台词简练,这才是最喜欢的史泰龙风格。。。
作为资深的动作片导演,沃尔特·希尔从1970年代开始就以拍摄动作片闻名。
他名下的作品,诸如《战士帮》、《狠将奇兵》、《红场特警》、《终极悍将》和《超时空危机》等影片早就成为了美式动作片的经典之作。
所以本片可以称为是两位动作巨匠的合作,很过瘾,好看。。。
所谓古着,是时下高端小众流行的旧衣新概念,特指那些真正有年代的而现在已经不生产的东西,但服装的面料、细节剪裁、甚至用途都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缩影,有着特殊的价值。
其实无论是服装、小说,或者任何一种形态的文化艺术,都是回旋前进的。
当下,时代变革愈加迅猛,那些代表着时代意义的复古热也随之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高潮。
其中,电影也不例外。
与其他致敬或怀旧的电影不同,《赤警威龙》是一部货真价实的80年代电影,尽管它是2012年拍摄完成的。
影片从角色、到动作、到摄影、到技术,都如实的还原了史泰龙鼎盛时期的风貌。
铁铮铮的硬汉、实打实的肉搏,动作硬朗,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80年代影片的色彩,不过多运用大场面高科技,最简单的剧情最大限度的释放荷尔蒙。
就像《007》系列在高科技运用到一定极致,反倒开始借鉴肉搏风的《谍影重重》,真刀真枪操练,干净利索的动作只为取人性命。
早在《敢死队》的时候,人们就这样宣传说古典动作电影的回归。
但比起和一群硬汉在一起,六十多岁的史泰龙饰演为其量身定制的《赤警威龙》,单枪匹马独当一面自然更加过瘾。
廉颇未老。
所以无论是观众、还是制作团队都很清楚,史泰龙主演的影片自然无可避免的重点是他的肌肉和像兰博一样去战斗。
故事结构、人物设置、科技特效,都为服务于突出史泰龙存在。
就连导演都认为,“与其赶时髦把这部电影拍摄成什么流行的警匪片,还不如就按照老办法和老样子把影片用最简单和最原始的方式拍摄出来。
”也正因为这样的想法,有这样一部凝聚了全部时代缩影,完全复古风格的全新作品产生。
或许有人觉得过时,有人觉得因为看得太多早已没有新鲜感,倒是对于再久以后,史泰龙真的连心都老去,不再出演任何角色的时候;等这一辈人悄然的消失,我们便只能在硬盘之中沐浴那一代人的光环,追悼那传统动作片的拍摄风格与动作的精髓。
人会越来越聪明,科技大战终将取代人类原始本能的竞争。
这点儿在影片中通过姜成镐饰演的任何信息都通过手机获得可见一斑。
在手机普遍智能化的时下,通过电话网络去获取信息,早已成为土得掉渣的过去时。
史泰龙与姜成镐的角色很有意思,史泰龙代表了老去的一派,姜成镐则是革新派。
虽然两个人性格都相对沉稳,相互讲冷笑话,都提高了“笑点滴”观众的笑点。
但是影片通过史泰龙对主动权的完全掌握,其对经验的炫耀与姜成镐永远幼稚得看不清局面形成对比。
时代是我的,还是我的,只要有我在永远不是你们的。
不在了呢?
在观影之初我便思考,迟暮的英雄是应该永远满怀热情战死沙场,还是识时务的尽早料理好余生,做自己年龄应该做的事情?
作为美式动作片的开山鼻祖之一,史泰龙重返大屏幕,更将站稳这块他最热爱为之奉献过大半生的土地,再不离开。
与其被供养在过去的时光,不如现在用热血再去开拓一边新的边疆。
意义何在,尽由世人去评说。
文|苏筱兀。
虽然一直很中意动作片,但是这部片完全是冲着成康去的,也就是说再整个的观影过程中,都是作为一个成康粉去热血沸腾。
初识成康,跟大多数人一样,是在速度与激情3中被其所吸引。
不晓得为什么,这个大饼脸腿又短的大叔却会给我特别的感觉。
在宿舍看的速度与激情3,那是我看的速度与激情系列的第一部电影。
当Han骤然间亡于街头,我瞬间呆掉,止不住的眼泪。
以至于在那之后该系列的1、2、4、5部我都至少看了十遍以上,唯独第三部再也不敢看,会害怕。
《爆头》的情节其实很简单,警察与杀手有着共同的敌人,进而合作打倒反动大BOSS。
但是打斗却有着真实、怀旧的痕迹。
现在很多的动作片很多都是打得很漂亮,《爆头》却反其道而行之,动作简单、粗暴,直接见血,尤其是结尾的斧头大战,斧斧凶险,几乎整个过程中我都不大敢睁开眼睛。
不多不说即使史泰龙不再年轻,不管从声音、动作、打斗感觉都依然很有味道,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而成康塑造的是一个有点弱弱的,又有点笨笨的却有着自己信念的一个华盛顿探长的形象。
其实在看的时候真的很好奇他的探长是怎么当上的,难道华盛顿的警察都那么正直?
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中,成康的演的han出场不多,却是个很讨喜的角色——有魅力有味道有money的成熟男人形象。
而这部戏完全可见成康的演技,首先从打斗来讲,看上去很菜,但是在真正需要他打的时候完全可以顶上。
其次在和史泰龙对戏的时候那种作为警察对杀手的执着一点点的渗透到令人感动。
在整部戏中,他作为一个警察对杀手的追捕责任却又要与其合作破案,一个眼神、一次皱眉、甚至微扬的嘴角,角色人物的矛盾被其演绎的淋漓尽致。
之前看到有人看完电影之后评论讲成康作为一个亚洲演员,不管如何都没有办法像史泰龙一样打得有气势,看完之后我觉得并非他不可以有气势,而是这部戏中他不需要有气势,他需要的是信念。
而结尾在厂房里的打斗也说明了成康完全可以打得很精彩、打出自己的味道。
总之,觉得作为一部动作片的粉丝,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而作为成康粉来讲,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
很多人没有看懂这个片子,首先一大堆非白人族裔演员,故事发生地是黑人聚居城市新奥尔良,坏蛋是个来自非洲的知识分子开发商,整个腐败的公检法部队,加上80年代风的动作场面,完全的是史泰龙式的烙印。
虽然从票房上和敢死队不好比,但是无疑表达了史泰龙大叔的雄心壮志老子不是靠插科打诨和弄一帮徐娘半老的兄弟来捞金,老子也可以拍出点深度,和当红的打手对打,身上暴暴80年代的青筋。
音乐挺有奥尔良风味,整个剧情完全的史泰龙风格,简单一句“干死你”风格,但是里面又蕴含了一些讽刺和挖掘社会阴暗面的意思。
熟悉和喜欢80年代史泰龙电影的,值得回味,不喜欢的肯定认为是无脑打打杀杀。
一句话评论导演和主演二人合力奉上了一部扎实、无脑但充满乐趣的影片。
——《好莱坞记者报》如果你对80年代风格的动作片有怀旧倾向的话,这是一部能让你肾上腺素增加的影片。
——《洛杉矶时报》本片没有试图让史泰龙去适应2013年,而是假装我们仍然生活在1986年。
在这一个半小时以内,这一策略奏效。
——《娱乐周刊》幕后制作 两位动作巨匠的合作 说起《爆头》这部电影,令影迷兴奋的应该不止是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的出演,沃尔特·希尔的导演似乎更能让那些动作片迷们望眼欲穿。
作为资深的动作片导演,沃尔特·希尔从1970年代开始就以拍摄动作片闻名。
他名下的作品,诸如《战士帮》、《狠将奇兵》、《红场特警》、《终极悍将》和《超时空危机》等影片早就成为了美式动作片的经典之作。
但是到了新世纪之后,因为影迷的口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传统类型的动作片渐渐成为了边缘片种。
所以在《终极斗士》之后,沃尔特·希尔暂别了电影圈整整十年之久。
而这部让他重新归来的电影,又有什么地方令他欲罢不能呢?
沃尔特·希尔说:“当然是史泰龙和这个故事。
我在这个行当里做了30多年,一直非常想和史泰龙合作。
在我的心里,他是一个非常纯粹的演员,和他合作,就意味着要做到最好。
更重要的是,我接手这部电影的时候,故事、大纲和题材都已经很成熟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黑帮和警察携手调查命案。
两个人有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和处事态度,但是在面对共同的敌人的时候,还是能放下一切,为了正义和道义而拼搏和抗争。
这的确很有启发性的意义。
” 而另一位动作片巨匠,则毫无疑问是史泰龙,谈及影片,史泰龙说:“这是一部很纯粹的美式动作片,也很符合我的口味和风格。
希尔是我所崇敬的导演之一,他的水准,他对动作片的理解,都是最顶尖的。
所以,能和他合作,我感觉非常不错。
在影片开拍前,我们见过几次面,然后就敲定了执导和开拍的事情,这种简单干脆利落的合作,我很喜欢。
” 猛男和书生的组合 从影片的题材、拍摄手法和主题来看,这部叫做《爆头》的火爆影片就是一部传统的动作片。
史泰龙在片中还是一个凶悍的猛男,而和他搭档的成康扮演的纽约警察,则是一个白白净净的书生--这种人物组合,就极有反差和某种传统的和谐感。
沃尔特·希尔说:“这部电影有着很传统的结构和故事,以及人物的设置。
我觉得,与其赶时髦把这部电影拍摄成什么流行的警匪片,还不如就按照老办法和老样子把影片用最简单和最原始的方式拍摄出来。
我觉得这样,电影可能反而会更有意思一些。
当然,我们还拥有史泰龙这样的演员,那就更没有必要拍什么时髦电影了。
观众进电影院,为的就是看史泰龙的肌肉和他像兰博那样去战斗。
” 而对于这部电影,史泰龙则表示说,自己很喜欢这种风格。
史泰龙说:“我很喜欢《爆头》的这种激烈、剧烈的风格。
这种风格非常符合我的一贯特色。
而且在沃尔特·希尔的掌控下,所有的动作场面,都显露出来了一种怀旧和传统的感觉。
影片中的喜剧元素也不能被忽视,很多笑话都是带有明确的指向性的,而且还有点黑色的元素和味道。
我和成康扮演的两个角色站在法律的两端,有巨大的反差,但就是这种反差才塑造了整个故事的戏剧张力和紧张感。
”对于自己和史泰龙的角色,成康说:“我和史泰龙的角色是水火不相容的,虽然暂时为了同一个目的走到了一起,但还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人物。
就好像水和油一样,无论你怎么剧烈去搅拌它们,静置之后,它们还是会分开。
我的角色和史泰龙的角色就是这个关系。
我们在面对法律和道义的时候,所持有的态度非常不一样。
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好看的地方吧。
”花絮·这是沃尔特·希尔在2002年的《终极斗士》之后导演的第一部大银幕电影作品。
·这是克里斯汀·史莱特在2005年的《孤胆义侠》之后的第一部担任重要角色的影片。
因为《孤胆义侠》惨败,克里斯汀·史莱特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都在各种小片中打酱油、跑龙套。
·本片原计划是由韦恩·克莱默执导的,但是在筹拍阶段,他和史泰龙在对影片的基调上分歧过大,所以他就离开了剧组。
后来,在史泰龙的推荐下,沃尔特·希尔来到了剧组。
·在克莱默还是本片导演的时候,托马斯·简也是本片的演员之一。
而当克莱默离开剧组之后,托马斯向史泰龙推荐了沃尔特·希尔。
而在希尔成为了导演之后,他无法忍受托马斯要把另外一位男主角塑造成极有民族特色的要求,于是便炒了他的鱿鱼。
随后,这个角色被交到了成康的手里。
敢死队,史泰龙集结了一批昔日的动作名星,致敬了动作片的青葱岁月。
不知道龙哥是否觉得这种粗暴的方式不能充分满足自己的情怀,还是较劲重返影坛的第一硬汉阿诺推出了的新作《背水一战》,《爆头》的出现,难免让影迷产生联想。
对比两位稳坐世界硬汉头两把交椅的演员,史泰龙更象劳模,第一滴血从悬崖峭壁的死亡式一越,到洛奇的每一次鼻青脸肿,龙哥将动作片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与反思,在票房与口碑上都有不俗表现。
阿诺的电影更象个大款,极尽商业上的包装与堆积,打造豪华的阵容与一流的视觉。
因此,论质地,龙哥的作品更有深度和内涵。
《爆头》的故事比背水一战略显复杂,终究不过是为了展示龙哥的宝刀不老,以及不借助高科技力量下的,最原始的搏弈。
观众如果过多的去纠结内容与形式是否匹配,势必自讨没趣去削弱了观看硬汉电影的情趣,而无法体味到硬汉的魅力。
所谓的硬汉,实质就是普通人力量的外化,用与黑势力旗鼓相当的姿态,去抗衡现实的不公平,让众生,在电影中找到现实中无法获得的平衡点。
年近七十的龙哥,力量与外形的展示依旧完美,这是其他硬汉都没能保持的。
就凭这一点,龙哥的作品足矣让我等动作片的骨灰级粉,继续捧场。
1946年出生的史泰龙,仍在电影的世界里秀肌肉。
然而岁月是不可抗拒的力量,通过《赤警威龙》这部影片,我们不无伤感的看到这个壮硕的男人,终究还是老了。
演员大致可分三种,演技派,偶像派,动作派,后两者总是会受到岁月侵蚀的,然而偶像派转成演技派的不在少数,实在不行还可以靠“脱一把”博人眼球,只有动作派是悲剧--除了打啥也不会。
你能想象那些大块头们在大荧幕上深情款款,或者悲不能言吗?
然而老了并不代表服老了,更重要的是,就算服老了,也还要挣钱挣名气的。
于是老男人纷纷扛起摄像机,一部部老男人的动作片便出来了。
《赤警龙威》这部片子的中文译名就像这部电影一样老套且没有辨识度,单看片名就知道成不了《第一滴血》系列的辉煌。
这部影片整体而言,可以看到一个动作明星在迟暮之年的改变--正如成龙在《新警察故事》当中的改变一样--尽管两位都不用替身,但片中最核心的,卖命的、危险而刺激的动作场面明显减少,并且不像巅峰时期那样一个人挑大梁,而是安排了别的年轻演员(通常还是长得帅的)来分担打戏与商业噱头。
不得不说辛酸。
但是更加辛酸的是,《新警察故事》总体而言质量属上乘,从剧本到制作,从整体风格到故事节奏,都把香港特色的警匪片演绎到了巅峰,因此少了成龙式的卖命,整部影片也不失为港产警匪片的良心之作,然而《赤警龙威》就不同了。
在此我强忍住不再次地表达对片名的厌恶,单说故事和人物。
影片所说的故事老套得令人惊讶:史泰龙扮演的杀手,为了帮自己的同伙报仇,与亚洲影星成康扮演的警察合作(警匪合作的“创意”实在不新鲜了),一路打小怪,最后和BOSS单挑。
故事结构单一尚可容忍,只要中间的内容填充得有看点。
然而,它什么也没有。
如此简单的故事居然能够叙述得让观众摸不着头脑,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莫名其妙,“寻找BOSS”这一条故事线索也完全不清晰。
推动情节发展的唯一方式居然就是成康絮絮叨叨的念资料,然后开车找到资料上的人,问两句话,再“砰砰砰”打上几枪,完事儿再装个炸弹,“崩崩崩”炸掉几栋房子,搞定。
该杀的杀了,可是杀的是谁观众根本弄不清楚,只知道:噢,又干掉一个。
从人物角度而言,史泰龙作为男一号,半点人物特点也看不出来。
虽然设定是杀手,但史泰龙显然没有让·雷诺的冷酷劲,很容易让人觉得是蓝波穿越过来了。
总而言之,这个角色只是史泰龙而已,这里又不得不让我为大块头们的演技捏一把汗。
尽管如此,这场电影对于我这种史泰龙脑残粉而言,唯一值得感慨的,是史泰龙流露出的一丝英雄迟暮之悲哀:当成康看见了漂亮的女主角,淫邪地说挺不错啊,史泰龙面无表情道:那是我女儿。
曾几何时漂亮的女主角都是他的红颜知己,而今朝美人依旧,英雄已老。
甚至美人都成了女儿。
而成康作为故事的男二号,显然没有承担起《新警察故事》当中谢霆锋、吴彦祖的任务。
首先他不够帅,其次导演又完全没有给他能让人记住的戏份。
在片中除了最后老套的救了主角一命外,居然只是充当“百度”,絮絮叨叨地给史泰龙说些资料。
他的警察身份更莫名其妙,除了冲史泰龙吼吼:“你丫为什么又杀人了”以外,毫无存在感,故事本身想要表现成康作为警察内心的矛盾,可是这种感觉完全没有表现出一星半点。
非要说我记住了什么,就是导演煞费苦心、用了七八句台词、五六个镜头展现出来的所谓:成康不小心看见女主角的裸体。
那组镜头,成康装傻充愣的表演令人拍案。
如果导演多安排几场这类戏份,甚至进一步发展,我敢肯定票房比现状好得多。
不管史泰龙也好,成康也好,都改变不了整部影片是失败的。
奇妙的是史泰龙居然说“如果可能,我希望我的作品中剧情、台词跟动作一样精彩”这种话,我真是为他深深捏一把汗,然后回答他,不可能。
何止剧情、台词,你的动作也不够精彩,只有几句自嘲的台词撑起内涵,只有几次“崩崩崩”的爆炸撑起画面,更可悲的是,只有几次美丽的女主角展现胴体能让观众血脉膨胀。
黑道弑血生活,演绎的热血激情,充满英雄与豪放。
吉米·波波是一个我觉得可以把一切都置之度外的洒脱的人,让我这样一个流于世俗的人变得可望,有评论说他是一个历经沧桑的人,"man can't live forever",其实不是沧桑而是真实,真实的让我们觉得他是活在时间里的人。
韩裔演员饰演的科旺充满真实与热情,只是真实的让我们感觉有些笨拙。
吉米的女儿是个善良勇敢的女孩,她就是灰姑娘,可以成为公主的灰姑娘。
影片里最惹眼的雇佣兵基根凶狠残酷狂妄,也在影片最后同吉米(西尔维斯特不·史泰龙)进行了激烈的斧战,虽然这只是个插曲,只是反派的反派的最后挣扎,只是这种无法接受的残暴以及邪恶的最低层,可是我还是无法忘记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矛盾的存在。
作为一个影评人,无论是走进电影还是走出电影,都无法摆脱对演员的追随,史泰龙就是史泰龙,绝不含糊。
《爆头》看完,简直炸裂。
六十多岁的短发史泰龙其实并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像曾轶可,起码片中胸肌就比曾哥胸部大几个罩杯了。
作为一个年迈的杀手,他依然气场十足,身手甩出年轻小伙几条街,以暴制暴的同时,又冷不丁抖些笑料出来。
略为流畅的情节,印证了复仇这概念的犯罪动作片永远不会随演员年龄而老去。
所以如果你不是很挑剔,那这片还是部不错的犯罪动作片。
以下略剧透结尾的设定不合理还是挺多的,boss拿到数据后。
居然不直接杀了史泰龙反而给钱他走了,这么二。
死了也没话说了。
最后史泰龙与肌肉男单挑那段还是挺热血的。
So,“狮子座”史泰龙果然不是盖的!
最后画面,有钱就去买部新车。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试一试去爱。
伤害也比悲哀来的爽快。
哦,串词了。
纳兰惊梦/文 一直以来,纳兰一直觉得史泰龙史大爷赤膊上身头系绑带的造型酷似《魂斗罗》的主角一般。
而游戏中NPC以一敌百冲锋陷阵的劲头,跟史泰龙历部大作又何其相似。
这是弹指一挥间,玩着《魂斗罗》的小伙伴们也早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很难再有机会体味当年游戏的快乐。
而铁血史泰龙虽然仍以67岁高龄活跃在大银幕上,但在拍《敢死队2》时就主动要求退居二线的史泰龙极有可能在近几年正式“退役”,最近在内地上映的《赤警威龙》也很有可能是史大爷的倒计时之作了。
如果要给《赤警威龙》定义一个标签的话,或许“怀旧”和“传统”是再合适不过了。
现在的电影科技元素越来越多,各种令人炫目的高科技武器,让人眼花缭乱的生化危机克隆人战争外星人入侵,却唯独缺失了粗犷而原始的银幕暴力美。
而当看着史泰龙以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的硬朗动作搏击拼命时,时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过去那个没有那么多炫酷特技,拳拳到肉贴身肉搏的电影时代——这才叫用拳头说话!
《赤警威龙》的剧情并不复杂,史泰龙扮演一个极度有原则的资深杀手,多次入狱,还曾经反遭雇主追杀,搭档也不幸惨死。
在调查真相的过程中史泰龙遇到了同样在调查此事的警察成康,两人从互不信任到成为生死之交,最后成康还泡到了史泰龙的女儿。
事实上,剧情如果搞的太复杂让观众大费脑筋的话,谁还会去注意史泰龙的肌肉呢?
而史泰龙和大BOSS杰森·莫玛最后一场利斧大决战更是看的让人血脉喷张,肾上腺素飙升。
但需要指出的是,杰森·莫玛今年不过34岁,而史泰龙整整比他大一部,这对至少是父子级别的肉搏对战,更是衬托出史大爷的不易。
麦克阿瑟说,老兵永不死,只是默默凋零。
对于史泰龙来说,如果还能拍电影,恐怕也难以再接受这样强度的动作片。
而对于好莱坞来说,在史泰龙之后,恐怕也难以再涌现这样一个板着黑脸一言不发大打出手,没有多少台词,甚至感受不到多少内心戏却能收获诸多粉丝的电影明星。
斗转星移,当年青一代都在迷恋高新科技的繁华时,谁还会记得拳头说话的朴实无华。
阿诺德施瓦辛格《背水一战》,布鲁斯威利斯《虎胆龙威5》,史泰龙《爆头》。三个老男人纷纷发新片,不禁让人觉得好莱坞动作片明星是否也青黄不接。三部戏不约而同的都出现了一个自我嘲讽的关键词“OLD!”这部戏情节简单到大脑不需要拐弯,每过十分钟一段打戏,就连画质也有一种80风。向老家伙们致敬!
作为B级片来说还是蛮好的,超级杀手和傻逼警探捣毁犯罪集团的故事,或者说关于复仇的故事,最后棒子说史泰龙老了,哎,老爷子拍一部少一部吧,看的都是怀念,正如片中说的死去的不过是些不值得怀念的垃圾
看在老史泰龙的年龄上,多给以星吧.今年是怎么了.老牌肌肉动作明星都开始逆袭.
比素鸡6好看,没有广告,一部意外的好片
马王还是可以的 不过这真是2013年的电影么?
终于能看到成康正儿八经地当一回主角了。片子够硬,其中时不时穿插着的一些笑料梗倒是挺能博人一笑的。谈不上致敬80年代动作片,不过倒是挺像盗版VCD横行的年代里看的那些不知名的动作类型片,粗糙硬朗足够爽但却往往过目即忘。
继续简单粗暴……太简单太粗暴。没啥好说的。
对白白痴,摄影烂,导演烂,全片ADR吧?要不然就是机顶盒里面的版本有问题
喜欢简单无脑动作片
主角可谓美国大都市中的西部牛仔,江湖豪情快意恩仇。可惜男配角姜成镐在全片中毫无分量,连当个牛仔的好跟班的戏份都酱油。整个影片的节奏始终处于一种欲燃不燃的悲剧中,比州长的《背水一战》逊色不少。
好看的动作片越来越难找,现在的要求只是“能看下去就好了”
如今有屎莱特的片都超不过3星…… BD 720P 13/05/26
感觉回到了史泰龙巅峰时代,暴力美学!
如果没有特别怀旧,看到这张海报就够了。
原来主演是史泰龙啊,我还以为是杰森斯坦森呢。同为复出的个人的片子,看看别个施瓦辛格,史泰龙只有掩面的份儿了。
配乐喜欢,剧情台词有点意思,但是呢太流水。律师也太胆小了,打了下肚子,就全部说出来了。卸磨杀驴怎么多次,黑人警察肯定也不相信他了,还不如让他死了,反正U盘上也没他名字。韩国警察有点傻,证据给外州的警察不就行了。
职业杀手,纹身店女儿和警察的犯罪动作片。
史泰龙好肌肉
要啥没啥,一星送给还不歇息的老年史泰龙,但是请不要再拍这种电影了,给您跪下
硬汉一定用的是点四五口径以上的。至少也是个1911或者mark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