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很早就起了床百般无聊的情况下搜起这部电影慢慢的看我喜欢这样的电影画面我喜欢马拉西亚人说普通话的强调我喜欢那边的人文地貌我喜欢那边的建筑和可爱的人民我喜欢阿牛的旁白他们说英语的方式很好听让我想起了猪爸爸和猪女儿的对话应该也是马来西亚人配的音吧我才发现马来西亚离新加坡,吉隆坡只要坐公车就可以到为什么最后的最后阿牛都没有把信递给打架鱼为什么不是美好的结局呢打架鱼很坚强但是内心是脆弱的她和妈妈最后能冰释前嫌真的是很开心呢我一度紧张她妈妈会自杀幸好阿牛这样默默付出对打架鱼的爱感动的其实我总以为像他这样的男生已经碰不到了现实总是被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定因素所牵绊不是房子,就是他的爸妈不喜欢你为什么人活着不能好好的按照他们的意愿生活下去呢为什么要有仇恨为什么要有不如意为什么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的延伸这一辈子有这样一个男人为你付出过那也值了
"初恋像一袋红豆冰,转眼便溶掉,能回味的,是藏在心里略带轻涩的甜。
"这是电影海报上的一句话,也是电影男主角最后的独白。
初恋纯爱的题材,其实拍得不少,但这一部阿牛的导演处女作很有代表性。
在每一个心中都有一个初恋情结,一直埋藏在心底,希望有朝一日拍成一部电影给所有的人看,特别是给当年那个你心仪她或者他。
从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到王力宏的《恋爱通告》再到阿牛《初恋红豆冰》,这些歌手唱而优则导拍的第一部电影都是跟初恋相关的,这说明,初恋是很多人最忘不了的陈年心事。
很小的时候看《超级星期天》,从一期阿牛寻人的超级任务我得知,在都未出道之前阿牛就暗恋过李心洁,最后李心洁还到了现场,解开那段暗恋的情结。
这一次电影中,年轻时暗恋的人和自己演绎那段心里沉放已久的初恋故事,对阿牛来说,无疑很成功的,这也是很多男人的梦想。
尽管他俩已各自有了家庭,但拍出来的感觉也是很棒的。
也许有种感觉就像阿牛在电影中说到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我的初恋,但是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味道,就好像在最热的下午吃进口里的红豆冰,又甜又冰,冷到舌头都痛了,但是来不及再去感受那个滋味就融化掉了。
”就是这种稍纵即逝的东西,来不及去感受就结束了,时间是短暂的,你无法去强求继续什么,然而,每当想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这种感觉又是美好的,涩涩的,无奈的。
在一个燥热的下午看完了这部电影, 我也感受到了这份酸甜。
阿牛:电影是梦,现实要打拼前几天正值酷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托我说能不能做个阿牛的采访,他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叫《初恋红豆冰》的电影,很不容易,之前其实满喜欢阿牛的无聊小歌,也有一些采访的接触。
就答应先看一下片。
看片就在一个阿牛的工作团队临时租来的公寓里看DVD。
宣传组的同事还在乱哄哄的开会,阿牛有些插不上话,就默默坐到沙发上,踢掉拖鞋盘着腿陪着我看,也不说话。
中间碟片有些跳格,他还懵懂着去弄了一下数据线。
《初恋红豆冰》是马来西亚那种热带小镇无聊夏天的无聊小情事,一群年轻人在长大的过程中出尝恋爱活暗恋滋味的酸甜苦辣,总把头发剃短短的Botak(阿牛饰),最喜欢在打架鱼(李心洁饰)身边跟进跟出,能够在打架鱼身边他就很开心。
打架鱼每次都被小混混马麟帆(曹格饰)骚扰、爱斗鱼,但打架鱼总能将马麟帆搞得鼻青脸肿一群各别有着不同性格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互相喜欢、各自暗恋,闹出无数笑话,最后却因为偶然意外,产生永远说不清的误会,无法磨灭的回忆。
影片结合了了70、80、90年代的集体回忆,简单,羞涩,和怀旧的感觉恰到好处。
这部听上去简单的青春小品,却是阿牛构思了7年的心血之作,“大马帮”艺人李心洁、梁静茹、曹格、品冠、巫启贤、戴佩妮力挺,不计戏分全情投入,这也是马来西亚为数不多的一部华语电影,初执导演筒的阿牛不仅编、导、演“三位一体”,还量身打造了主题曲和配乐,虽为导演处女作,但选景讲究,片中的长镜头安排及分镜、构图,及至场面调度、剧情铺排皆极具巧思,在“小”中别具心思。
每个导演最开始的电影梦,估计是因为看过一部震撼自己灵魂的电影,对于阿牛来说,这部电影是张艺谋的《活着》,他说那种“贴着肉”的感觉也正是他想要表达的,于是学过画画,擅长摄影的阿牛终于有一天拿起了导演筒。
对于戏中的景色,首次担任导演的他更是要求严格;他选择了怡保跟槟城两个州属,“因为里头有很多优美的乡村景色,同时希望唤醒大家对小乡村的回忆。
”而在电影拍摄中,阿牛会把很重要的心思放在一些细节上,比如李心洁在栈桥边用脚划水玩的一场戏,阿牛会调动三个机位一拍拍一整天,就是想要那种“轻轻”的感觉,在这部电影里,阿牛投入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美好的感觉,对初恋的回忆,对南洋小镇的眷恋,对无聊感的准确拿捏,对小人物的丰富情感……就像阿牛在导演手记里写的:“电影是梦,我很自私的在这个梦里重温对于童年的眷恋,再回到当年的心情里一次,躺在树下漫无目的的看着蓝天……也把这部电影,献给我长大的南洋小镇,沧桑的老墙壁,老咖啡店,这些回忆里,其实有着浓浓的爱的印记。
拍摄过程发现,小镇也在慢慢消失;无论你怎么紧握,每一个当下过去了,我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改变,但愿这部电影可以永远留住这份心情……也希望看电影的你可以在这个梦里,一起重温简单而青涩的心情。
”初做导演的阿牛在事业上并不顺利,电影拍到一半,原来的投资商突然撤资,一下子陷入到了“财政危机”,一开始阿牛面对这样的打击不知所错,只有每天躲在家里一边哭一边做运动,差点得了抑郁症。
阿牛笑言:“自己一度走在街上,忽然间在镜子看见自己那种疲惫的样子,就像一只青蛙。
”可面对自己已经筹划了快7年的电影,他还是不忍心就此放手,于是决定自掏腰包坚持做完,阿牛挨个跟这些演员朋友求情:“你们相信我会有办法,我们这个电影拍出来会很牛的,我们一起坚持下去吧!
”朋友看不下阿牛那可怜无辜的眼神,于是都留下来不计报酬德继续跟阿牛一起拍这部电影。
至于其他的花销,阿牛只有自己拿出私房钱往里垫,那阵子阿牛迫不得已,接了很多商演,跑到各地唱了无数遍的《桃花朵朵开》,一边演一边安慰自己,还是当歌手好啊!
跑商演最起码还有五星级酒店住,而自己作为一个没钱的导演,只能带领兄弟们住最差的酒店,甚至有时候都洗不上澡。
每到一个五星级酒店,阿牛最愿意做的就是去浴缸里享受一个泡泡浴,算是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安慰。
那段时间朋友也在通过各种关系帮忙找投资,阿牛自己也有点“病急乱投医”只要有人表示对电影感兴趣,他就要放下手上的事情跟人去谈,阿牛说最分裂的一个场景就是,自己在做后期配乐,当自己像一个艺术家一样沉醉在梦一样的初恋世界里尽情享受每一个音符的时候,手机会突然想起,他好心的朋友说,某某银行的老板对这个电影有兴趣,你赶紧过来跟人家谈一下,然后自己不得已的走出录音棚,来到饭桌上寒暄客气伸手要钱,遭人白眼……阿牛见见习惯了这些。
最后,马来西亚最大的一个自主饼干品牌Munchy’s和Pacific Coffee赞助了阿牛的这部电影,得以让这个梦想完成。
经历了这样一番风雨,阿牛说现在自己放得很开,以前很介意去一个地方那些老板要陪酒这样的事,他现在觉得也没什么了,有时候还会主动走上去,说“来来来我们喝一杯”。
以前做艺人的那种娇气全没有了,算钱,做表,做PPT,做宣传文案,阿牛现在也样样拿手,现在回想起来,阿牛觉得这也算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电影拍完,在马来西亚公映,阿牛带着演员们去各大商场夜市做宣传,走平民路线,得到了热烈的响应,这部投资200万的电影依靠马来西亚本土风情气质和搞笑的桥段和大马帮全明星阵容在一个月内创下了大概800万票房的成绩,但马来西亚政府对非马来西亚语的电影收税很重,这也是马来西亚很少华语电影的原因,最后林林总总的账目算下来,这部《初恋红豆冰》在马来西亚的纯收入大概有100万。
为了扩大电影的市场,阿牛带着自己的电影战战兢兢的来到了香港电影节,见到无数自己崇拜过的华语电影前辈,还好自己的电影得到了好评,也增加了他要到代这部电影挺进华语市场的信心,于是带着自己的工作团队来到内地和台湾,争取更多的放映机会,于是有了开头的那一幕,阿牛低调地陪记者看电影,看完还心里毛毛地说:“你怎么没笑啊!
”“相对搞笑的对白和品冠在里面的无厘头,我更感动于这些斑驳的老墙,夏日里无聊的感觉,和那一口如青春般转瞬即逝的红豆冰。
”面对这样的回答,阿牛眼睛发亮地说:“谢谢,谢谢,谢谢你。
”一番风风雨雨下来,阿牛说电影拍完自己累得虚胖,只好去家附近的公园里跑步减肥,总会有人叫住他开玩笑地喊:“牛!
肥了啊!
大肚腩哦!
快跑!!
”他知道,无论唱歌也好,电影也罢,喜欢阿牛的人就一直这样把他当做一个邻居,一起生活,一起成长。
这让他觉得很难得的珍惜,“也许自己做不了大明星,但能成为一个好邻居也不错啊!
”带着这份“甜蜜的负担”,阿牛继续不回头地跑下去。
虽然我通常觉得艺术作品应该是深刻的,对人类对社会应该有所批判。
但阿牛这样单纯的快乐与纯粹的忧伤,我却也总抵抗不了。
不管是他唱“妈妈的爱有多少斤”,还是现在说的这个简单的少年故事,或者说是没有表白的爱情故事,我都能从中看到生活原本应有的样子。
打架鱼走后,botak的画发表在报纸上,botak傻傻看着报纸,那个自己亲手画的女生,这么近却已经走得老远,他突然明白生命的分离与距离的存在感是多么切实而强烈。
他冲出门外,再也不可抑制地哭泣着,这一刻,他成长了。
我喜欢故事里所有的孩子,他们住在那个好小好小的小镇,心怀梦想却不知道流光飞逝,很多东西都来不及掌控,但他们也是幸运的,他们至少可以那样欢笑嬉闹,充分感受童年的疯癫与无邪。
直到有一天,那个等了50年的老爷爷不再出现,直到那一群玩伴中突然有人离去,他们方才明白生命原来是这样聚散无常。
他们不再等待,他们出发。
对阿牛最深的印象应该是《桃花朵朵开》,想当初为了学这首歌,还专门问哥哥要了电脑,把歌词下下来,然后一遍一遍的听,一遍一遍的唱,后来,倒也是学会了,可是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歌曲的出现,这首歌倒也被遗忘了,当然,阿牛的印象也不太深了。
后来,看到了这部电影,阿牛的形象便在脑海中再次浮现出来,虽然时隔多年,但是阿牛的形象却是依旧很深刻,很清晰,原来,阿牛还要过电影,看完之后,倒也觉得真真好呢,值得推荐“我不知道那算不算我的初恋,但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忘记。
就好像在最热最热的下午吃进口里的红豆冰,又甜又冰,冷到舌头都疼了,但是 ,来不及感受那个滋味就融化掉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初恋是什么味道,倒也是结束的早,两个人的问题再加上父母的逼迫,倒也是不得已分了手,其实,倒也是哭了很久,可是每次都佯装自己已经走出来了,其实每次触及都会心痛一阵子,后来,我依旧单身,他身边也有了守候的人。
初恋可触及,也不可触及,《初恋红豆冰》真的触发了人不少回忆呢。
你,敢不敢看??!!
整个片子的构造和剧情都特别且巧思画面让我好像回到整年都热得冒汗的大马,纯蓝的天,清浅的水,拗口的本地英文发音,杯口永远脏脏的咖啡杯记忆里面的初恋总是好像被大浪打过一般汹涌和疼痛,苦涩并且慌张然后我们便带着各自的初恋长大了牵另一个人的手,谈甜蜜,或轻佻,或苦涩的恋爱却再也没有汹涌和慌张我们认为我们不再需要,并且真的就再也不需要了因为那些均仅仅属于初恋看到下雨的时候阿牛宁愿被淋得全身都湿透了也要保护住装情书的信封的片断终于哭了年少的我们曾经下意识的为了喜欢的TA做了多少傻事,摔倒多少次又流了多少眼泪最后全部都不重要因为长大之后,我们再也不会如此小心翼翼且天真无欺的去对待另一个人我们终于会将这些过往都忘掉去和另一个人牵手走过长大的代价便是感觉不到自己的心不再柔软
初恋红豆冰在马来上映快一个月了,好多同事都向我大力推荐,终于在昨天,赶着影片下线之前去看了期待已久的这部片子。
影片的开始就是美丽的马来西亚风光,那一片绿中带着潮气的棕榈树林,黄泥路,油漆斑驳的老房子,木头百页窗漆着灰蓝色。
然后,傻呵呵端着咖啡的Batok(阿牛),还有扛着包果条一身匪气的打架鱼(李心洁),就登场了。
剧情其实没有什么新鲜的:打架鱼跟随着妈妈到太平这个小镇上生活,像咖啡店的老板娘,也就是Batok的妈妈,好心收留母女俩,打架鱼的妈妈于是就在咖啡店里支起一个小灶台,靠卖炒果条为生。
打架鱼不能理解大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只是单纯地想念爸爸,因此对妈妈生出许多莫名其妙的恨。
故事里还有很多配角,譬如一直讲要去干大事的Botak的哥哥,从非洲人变身的白马王子(品冠),从头到尾一直叼着吸管喝冰只发出过一声“哼!
”的Barle冰(梁静茹),当然少不了小时候是坏孩子长大了是痞子的(曹格)。
这些小人物,在这个平静单调地小镇子里,慢慢长大,慢慢有了变化。
谁爱上了谁,谁又欺负了谁,小镇里的孩子长大了就要离开,青春期的爱情很朦胧,青春期的伤感很快就忘记了,一转眼,所有的忧伤和快乐都变成像Botak的一幅画,只能够在那个定格的画面中去回味过去的点点滴滴……这部电影在马来西亚非常卖座,尽管已经上映快一个月里了,电影院里还是坐得满满的,我提前三个小时,也只买到了第二排的座位,更惊讶地是,第一排居然也坐满了人,远超过了上映才一周的叶问。
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他们的故事最马来西亚,最容易引起共鸣。
大家一起坐在影院里,感受马来西亚华人特别的华语口音,听到Botak的妹妹用印度话骂差点撞到她的印度人,电影院里都笑成一片。
他们爱掺杂英语、广东话和福建话在日常用语里,爱喝粗瓷蓝花杯里装的咖啡,爱吃现炒现卖的炒果条,爱穿着夹脚拖鞋,不论走到哪里。
故事的最后,从宁静如世外桃源的小镇,回到喧嚣热闹的Bukit Bintang,让我们本因为电影而起伏地心情又回复到平静,我们都是都市人,无法奢想那样的小镇生活,原来宁静反而让我们不平静,而在吵杂的都市里,才是我们心灵最平静的地方……
直到现在,我都对马来西亚有着莫名其妙的情愫。
知道吗,十年前有一个小姑娘在小学毕业留言册上写“如果阁下有幸去马来西亚的话 务必事先通知我 我有事相求”这样的话。
知道吗,十年前有一个小姑娘学了好多马来西亚的话在课堂上跟身边的同学卖弄。
知道吗,十年前有一个小姑娘深爱着一个30岁的马来西亚男人并且持续了快八年的时间。
电影里面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光良的出现。
那个让我从11岁爱到18岁的男人,为什么没有他的出现。
一直都觉得自己跟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好有缘分一样,中学时代喜欢过的明星,光良品冠梁静茹李心洁甚至戴佩妮都来自那里的。
李心洁是个多么真实的姑娘。
眼神清澈得似乎可以对她内心一览无余。
第一次看见她是在光良《是你变了吗》MV里面,那个收到两大捧玫瑰花惊讶得扑倒在地上的大眼睛女孩。
真实又倔强的女生一直在这种略带文艺气息的电影中出现,比如孟克柔。
阿牛认真木讷的表演真心是我最初喜欢的那种男生模样。
写了无数封情书都没勇气交到打架鱼的手里面;偷偷在画板上画打架鱼的样子,微笑的开心的难过的。
还有他认为的,那跟初恋一样的,甜甜的凉凉的红豆冰。
电影结束我马上就翻来光良的旧歌来听了。
暑假时候跟认识15年的发小去唱K她特意点了光良的歌,跟我讲说“他是不是你整个青春期的记忆”。
唱K是一个很容易催泪的事情你知道,她那句话更是瞬间让我红了眼睛。
十年前11岁的我拿着光良的照片跟全世界宣布我喜欢这个人,我喜欢他所有的歌,我喜欢他的国家,我喜欢关于他的一切,那算不算初恋呢。
你真的会喜欢过很多人,喜欢的非常喜欢的特别喜欢的,可是我知道,那第一个被你喜欢的人,你是无论如何也忘不了的吧。
那就像一个烙印,很多年之后别人讲起他,你心里还是会软软的,小声地讲“曾经我很喜欢过他呢”。
http://music.douban.com/review/3709715/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在偏近故事结束的时候被打动到 而且是很深的洞彻到心里 听着阿牛清澈的声音 在插曲中回归到了一种静谧的温暖很简单的故事 一群打打闹闹的孩子们 如果再加上一个很恐怖的班主任 或许就真的可以变成人人都有的最初的学生世界 单纯的会令人反思当下世界的不纯粹 也从而想到已经多久没有坦率的感受到单纯的思维 单纯的想法 或许当真那个世界已经远离了我们自己也擅自将这些角色重新划分了一下 心洁就是很男人婆的女生 静茹是不爱讲话,平日在班里默默无声的孩子 阿牛是乖乖羞涩的男生 曹格是霸道的爱逞强的男生 品冠是班里学习好被大家夸赞的好学生 似乎学生中的各色形象都一应俱全 复杂而混乱的感情关系也在这里因为青涩而不被重视到 就这样静静的演绎了在大家周围都发生过的故事有时候会觉得像这样的小故事 关键的在于打动到你的点在哪里 是一种随缘的状态 碰巧因为一个场景 一个眼神 一句话 再或者仅仅是一个氛围 走过了你的心 那么对你而言这个电影有了不同的感受 很真切的被温暖到 也是很久没有想到单纯这个词 总之 一份羞涩的温暖 单纯的美好“初恋是一碗红豆冰,一瞬间就化掉。
”
只能说我太喜欢这个故事了!
画面漂亮,故事简单节奏明快,废话不多,马来国语超有喜感,liao来liao去笑死我了。
煽情也到位,结局甚至让我想到秒速五厘米。
亲情友情爱情都有,又不牵强。
虽然专业演员好像不多,但几个有演技的已经很够我看了,且十足十能感受到每个参与电影人的诚意!
这种电影才配叫“小清新”啦,超爱!
》0《最喜欢的情节是在安琪走了以后,botak为她画的肖像得到了比赛第一名登在报纸上。
这种不深不浅的铭记方式,简直再适合初恋不过了。
我不能将你深深刻在心底,因为未知,因为注定,因为年少,因为轻狂。
我不能将你轻轻一挥而去,因为你是我所有的最初最好最美,我怎能将你忘记。
所以我需要什么记得你,但不能刻骨到让我念念不忘,相思断肠。
所以我为你画了一张画像,有个不大不小的比赛见证了你年少美丽的脸庞,我最初心动的时光。
这样刚好,这样难忘。
最喜欢的一幕是botak送安琪上车后的特写。
很慢,很仔细,很认真,很初恋。
我才发现阿牛原来这么适合纯情,傻傻的小男生,干净的不得了。
再知道画像得奖了以后,他端着咖啡,一个人,颤抖的那么厉害,哭的那么伤心,我都很心疼啊初恋啊初恋 T-T我哭了一大场纪念你,纪念相爱的时光,纪念走过的地方,纪念你的梦想,纪念我的退让。
纪念所有念念不忘。
然后就把你藏起来,悄悄藏起来,小心藏起来,只好藏起来。
之前一直对阿牛和李心洁无感,这部电影之后完全改观,李心洁!
演技派!
牛导!
有潜力!
还有那张画真的很漂亮呐,想到在画室小珍画的那张刘华,我们都觉得比真人还好看。。
想想也过了一年了。。
好快。。。
马来腔好嗲啊
无聊诶
好好看。。。赞!结局好悲。。。不过好喜欢那纯纯的恋爱~
以为是甜蜜初恋,结果是没有私生活可言的小镇上的狗血。这故事是没什么看点啦,手法也很平,旁白带出幼年回忆,到今日的懵懂爱情轻喜剧,再转成家庭狗血剧……
马来西亚国语语调好有趣
唉!
马来西亚文化的一部轻喜剧电影,马来西亚当红歌手全盘出境,且表现惊人
导演阿牛,就是那个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陈庆祥。音乐和故事结合挺好,镜头什么的也OK。片头题字过后的开场3'34"有个半分钟的长镜头。阿牛李心洁梁静茹品冠这些歌手演员真可怕,因为他们都是娃娃脸!南洋中文腔听起来很亲切,语气啦,语法啦,包括整个的生活气息,跟我们那的其实都很像。
一群老牛还装嫩
初恋如果真的是这种纯真不狗血。
结尾的煽情好吃力,阿牛脸上总好像脏脏的,太木讷憨傻,除了梁静茹的脸能看以外,其他人的面孔和身材都显得太老...不过看完电影确实想吃冰凉的红豆冰了,虽然是冰冷的北国夜晚
不好意思,真的受不了大马的国语
有點光陰的故事,帶出了一個小地方的小故事。現在望回去那仿佛遙遠的成長回憶,那大家都覺得日子就是這樣會大家永遠在一起,卻隨著歲月的洗禮,大家都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故事。記憶中那最熟悉的人,最甜蜜的回憶... *覺得這是一個城市小孩無法體會的成長過程*,感謝那美好的回憶..
故事什么就不说了,恶俗桥段大集合。演得最好的是巫启贤……
一群30+的大叔大婶在那装纯,真难为他们了
拼贴出来的电影
除了李心洁跟张栋梁 能认粗脸的基本都是歌手咖 演技什么的也不强求了 整条路线还算小清新 不过泪点一向低的我一滴眼泪都没掉 可能是里面感情的部分太幼稚了 里面的角色如果是十五六岁的话还能理解 二十几岁的话就哼哼
完全不知所云。最后一秒张栋梁出现,突然觉得好帅啊_(:з」∠)_
比较受不了讲话的调调,虽然人家是外国人吧,可还是影响观赏心情。
看到理发店墙上满是哥哥的海报,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