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播出前曾有幸拜读了,马伯庸先生的小说《三国机密》,马伯庸先生对小说的细节刻画以及创作角度有着大胆的创新,以汉献帝的视角为一众看客呈现了一个末代皇帝的垂死挣扎!
电视剧上映前还很担心成片的质量,毕竟唐人这个制作公司也是一言难尽!
它所制作的作品曾是许多人的童年记忆,自从《步步惊心》之后,作品的完成质量也是江河日下,剧本做不到与时俱进,思维模式还停留在从前,着实让人失望,直到这部《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的电视剧上映,我似乎看到了一片生机盎然之景。
从第一集来看男主角刘平似乎只是一个仁德之人,他从小便寄养在司马家,本人并没有什么鸿鹄之志,他不是金手指大开的男主,只是一个非常的普通乡野少年,18岁那年他迎来了生命的起承转合,一天之内养父断臂,同胞兄长离世,一旨密诏将他送上了帝位,他从一个乡野少年成为了汉室的中兴之主,为了保全汉室他要周旋在曹操与袁绍等一众诸侯之中,有人说这个角色很“傻白甜”,因为他过于仁慈,然而对于一个伟光正的角色来说,仁慈≠“傻白甜”刘平是一个政治人物,作为一个帝王,他有着独特的见解,能够周旋在各路诸侯之中的君王怎么会是一只羊,一只孱弱的羊即使在蠢也不会去接近一群虎狼,他用着羊的外表接近并吸引那群诸侯谋士,本质上还是只虎,一只受伤匍匐在角落中的老虎,他希望还天下以太平,他不甘于使用卑劣的手段让无辜之人丧命,他所使的政治手段是公公正正的“阳谋”以一颗赤诚之心堂堂正正做事,光明磊落做人!
从第一集到第九集马天宇饰演的刘平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马天宇的表演方式比较收敛,可能不像其他的演员比较外放,归根到底刘平这个角色性格温和以收敛的方式呈现会更好,马天宇的细节处理方式也给好评,作为一个已经30出头的男性演员,演起18岁少年丝毫没有违和感,他的气质温和纯粹,眼神非常纯净有神,让人惊喜万分,那所流下的泪水与笑容就如同初春前使冰雪初融的那抹阳光,微光丝丝渗入照耀进了脚底的黄土和身旁的枝丫,一切在慢慢复苏,心中也是思绪万千,既是那种心疼又多了丝感动!
电视剧前期,伏寿、杨修、唐瑛只将他当作傀儡,所做的谋划并没有向刘平有所透露,然而刘平并非是任由他人搓扁揉圆的傀儡,很多事情都凭借自身智慧所解答,从第九集开始可以看出他并不想做一个傀儡,他有思想有学识,他想要拯救这个乱世,想要承担起作为君王应该承担的责任,他不是一个一味妥协的傀儡,然而东汉末年的汉室早已油尽灯枯,公元184-220年时代动荡,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地方豪强势力崛起,私人武力军阀的崭露头角,中央政府的黑暗统治,对地方政府的过度权利开放,使得群雄割据,汉室的统治慢慢土崩瓦解,汉室早在刘平继位前便没有政权,没有兵权,皇室成了一个摆设,天下四分五裂,心有余而力不足,刘平深谙世故却不世故才是最大的成熟,所以他在汉室最后一个忠臣自尽,三国鼎立局势已然呈现后禅让出了帝位!
既然他不能保全汉室何不还天下以太平以不战换取最大的胜利!
这场持续了36年的乱世得以结束!
刘平作为一个成长型的男主,从起初的初进宫的仓惶无措到后面王者风范的展露,周旋于郭嘉,曹操,袁绍时能够深入浅出,足以见得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有多丰富!
最后提一下此剧的制作与特效,《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不似最近里面的古装剧,它的人物脸部没有过度磨皮,背景、结构、刻画、服化道皆为古色典朴,每一帧都可以说是一幅壁纸,没有浓艳的阿宝色,画质感良心,同时正好拍摄的那段时间本人抽着节假日的功夫去了一趟横店,在那里呆了三天,虽只是去游玩没有遇见过此剧组但也货真价实的感受到过那种酷暑难耐的心情,由于此剧拍摄在最热的夏季,所以剧中所呈现的雪景有一小部分为特效所制,看过花絮的人应该都知道,第一集的开头那段雪中骑马射箭全部为实景拍摄,唐人还算有良心没有瞎鼓弄,只是可能特效上稍微有些瑕疵,但肯定不是抠图,有些人真是无稽之谈!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男主角刘平/刘协(汉献帝)
在抖音看了帝后CP的剪辑入坑,挑着两人的cut看完了,所以评分和评价都是针对俩人的感情戏来说的~首先,帝后CP真的纯欲到了极致!!!
前期的帝后真的好上头,美艳霸气皇嫂X软萌奶狗皇帝,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替身文学、女A男O、叔嫂骨科、先婚后爱,每一个元素都狠狠地戳在了我的爽点上,很对我的口味!!
俩人的演绎也很带感,尔进我退,在欲拒还迎的进退中拉扯出暧昧十足的张力。
我太爱这样的人设了,这两天我的肾上腺素都在为他们疯狂飙升~
欲拒还迎的叔嫂禁忌之吻,磕死谁了磕死我了
伏寿真的是很有魅力的一个人物,在男人戏中也能惊艳出彩。
前期的伏寿,霸气美艳、端庄持重,时时刻刻都如同一根绷紧了的弦,一举一动尽显威严,只要有她出现的场面就气势无穷,让我的御姐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且她好主动哎,前两个吻都是皇后主动出击的,她怎么那么会亲啊!!
说回人设,伏寿的坚韧令人动容,无论被逼到了何种窘迫的境地,她都保持着一位皇后的从容与气度。
其实现时她也不过十八岁而已啊,还是少女的芳华年纪,却不得不把自己武装起来,在群敌环伺中寻求一线生机。
在刘平撂挑子不干皇帝的时候,唐瑛紧张地问她:“那你怎么办?
”伏寿的回答掷地有声——“我仍是汉室的皇后!
”A炸了啊!!!
中后期的伏寿被刘平所感化,钢铁般的心已经生出了血肉,开始触碰到了世间温暖。
她曾经说过,“当陛下牵住我的手的那一刻,我就再也看不见人间了。
”如果说,是刘协把她从天真少女带进了风云诡谲的深宫,那刘平就是牵着她的手、带她重返人间的人。
所以后期的伏寿,懂得了仁慈,滋生出爱,有了一个平凡女子对未来的纯粹渴望,开始向往白头到老、儿孙满堂。
说实在的,这样的转变合情合理,但可能编剧的笔触有所转换了吧,后期伏寿的戏份变得有些脱力,远不如前期出彩了。
在这么带感的关系中,万茜的演绎功不可没,光我看的cut里就能挑出好几个她的演技高光点。
印象最深的是,敌军来犯时,她屹立在城墙之上,用纤弱的手臂击鼓鼓舞士气。
不管城墙下的厮杀是利是害,她都咬紧牙关坚持着,直到大军终于取胜,她还强撑着敲了三下胜利的鼓声才垂下早已酸痛的手臂,露出如释重负的苦笑。
那一刻她的双臂都不受控制地在颤抖,笑中带泪的表情演绎太绝了。
叔嫂禁忌之吻和饺子吻也是我的心头最爱呜呜呜呜呜。
万茜的演技是真的很不错,全程稳定发挥,爆发戏饱满有力,把一个鞠躬尽瘁的皇后演得丝丝入扣,帝后的感情戏几乎都靠她在推进,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这么带感的CP。
她有戏感,能撑起甚至带动一场戏,细腻到可以细品。
而且她的台词是自己配音的耶!
音色节奏一流。
以后她的演技在我这里就是第一梯队了!!
击鼓的凉凉美炸了
情绪爆发超赞,这里也是一个演技高光点,马天宇被衬得就像一根木头至于马天宇,真的无力吐槽……他的脸是很秀气很符合古装美男没错,眼睛像玻璃珠子一样透亮,但演技也是真的拉垮。
在皇后多次对他输出情绪的时候,他就像一根没有感情的木头,完全接不住戏……他只演出了刘平的柔弱和温润,却没演出一个皇帝该有的果决和坚定。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人设也该背一份锅。
刘平这个人设太圣父了,在乱世讲善良、讲仁义,无异于自杀。
所以刘平的“善良”一次次地葬送了他的身边人,让观众也看得憋屈得很。
安稳的盛世需要仁君,但乱世不需要,乱世讲究的是权力、是武力,而不是刘平这不值一提的仁慈之心。
最后刘平退位,相当于整部剧的牺牲都如同白费,看得贼生气吧😤算了,多嘴他两句都是浪费口舌,我还是留点精力来夸夸万茜吧~在我这里,万茜的外貌和刘诗诗、江一燕之类是同一挂的,都是淡颜清丽型。
如果刘诗诗是沁甜的茉莉蜜茶,那万茜就是清苦的铁观音。
入口虽不至于惊艳,但耐得住细品,且有回甘。
万茜是轮廓强于五官的类型,尤其是神来之笔的鼻子,支撑起了整个面部,所以她耐得住细看。
就是因为她的轮廓太好了,所以她拍吻戏很有美感。
不过淡颜的劣势就是,在浓颜面前一比就会比下去,所以当董璇和她同框的时候,五官大气明艳的董璇会立刻吸引走我的目光……不过后来的微服很适合她,素雅清丽,自有一番出水芙蓉的美。
说到这里,我要夸夸剧组的服化道,做得都蛮不错的。
台词也写得有水平,整部剧的感觉看下来还是蛮舒服的。
醉酒这里轮廓美呆啊~
天仙孕照,她手臂真的好细,慕了
郭嘉:“辛苦荀令君了,给陛下讲孟子。
” 荀彧: “是陛下自己选的,王道之学。
”这部剧不是正史,甚至不是传奇,它的目的不在于陈述历史!
从汉献帝切入三国风云,是为了让皇帝成长为龙傲天,制霸天下吗?
显然不可能。
从汉献帝切入三国风云,是为了瞧皇帝不停挣扎捣腾,最后却无力回天吗?
显然太自虐。
从汉献帝切入三国风云,是为了给亡国之君翻个案,甩个锅吗?
朕是天下第一朵纯洁无瑕的白莲花,汉室亡于朕手,都是别人的错!
显然太低级。
那这是一部寻常意义上的的杰克苏或玛丽苏“魔改历史”的偶像剧吗?
没有那么套路,也没有那么简单。
这剧讲述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汉献帝,用了一个老套的但百玩不厌的“替身”梗,方便用后世的思维方式切入历史,想象历史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它不是陈述历史的,却是在探讨历史!
双胞胎“替身”梗,梗不怕旧,玩出新意相比追求每一步剧情是否与历史记载一致,我更认为所谓的“魔改历史”是指人物的行为失去历史的发展逻辑。
在我心目中,这是一部有政治理想和充分的历史想象依据,值得深入思考的好作品。
用“魔改历史”来贴标签,是把事情看得过于程式化。
用一个原创人物刘平投射到历史中的汉献帝身上,再切入历史,目的不是为了讨论什么正史/野史,而是用后世的政治理想来探讨历史的一种可能性。
剧情在改编时,除了满足大的历史框架并兼顾戏剧冲突之外,所追求的是主人公的行为方式是否符合历史逻辑,而并非死抠哪一条记载。
当然在脑洞中把正史/野史中的梗串联起来,则是可观、可赏、可玩味的小乐趣。
刘平小时候所确立的“仁德”本心刘平坚持仁义之道,仁慈之心,仁德之本,大家基本都是能认识的。
那么什么是“仁”?
按照《论语·颜渊》中最直接的一句话,就是“爱人”。
由人类本能的血脉亲情推己及人。
刘平的政治思路是属于儒家孟子一系的,剧中也反复提及孟子来暗示这一点。
刘平延揽荀彧、郭嘉为帝师,请荀彧讲孟子孟子的思路在儒家中最偏于理想主义,最讲求个人道德和心性修养,从“性善”出发去论证秩序的建立。
这种秩序不在天道,而在人的本性。
孟子认为,“善”是人本身具有的天性,人天生固有“恻隐之心”(同情心)、“羞恶之心”(羞耻心)、“辞让之心”(礼让之义)、“是非之心”(正义感),而非后天习得。
但在普遍的混乱和普遍功利时代,特别是秦汉之际,荀子的思路显然比孟子的影响大。
荀子的思路一方面坚持礼乐的象征意味在社会秩序调节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重视现世治理的实用功利,更重要的是,荀子是以“性恶”出发去开出整顿社会秩序的方法的。
虽然后世的中国思想界更加认同孟子,但孟子思想的流行其实是晚近的事情,伴随着唐宋以来儒学的转型,出现了“孟子升格运动”。
孟子逐步受到官方封爵,准许配享孔庙;《孟子》一书也由“子”升“经”悬为科举功令,进而超越“五经”而进入“四书”之列,并被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荀彧为皇帝讲孟子,“与民同乐,则王矣”,而荀子思路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更偏向于“君”所以说该剧这个脑洞,就是要用一种后世的政治理想去探讨三国乱世的可能性。
刘平请荀彧为帝师时,台词说给陛下教了孟子,是陛下自己选的,王道之学。
三国时候大家其实不太会读孟子的,用一个原创人物刘平投射到历史中的汉献帝身上,再切入历史,为的不是讨论什么正史/野史,而是用后世的政治理想来探讨历史的一种可能性。
简单说就是用唐宋以后所流行的孟子的政治思路来探讨在三国历史实施的可能性。
你看出这一点了吗?
《三国机密》这部剧是真的有点想法和深度的,从这一点出发再去看刘平这个成长型的主角如何成长,无疑会有更清楚的思路。
愿抛砖引玉,大家共同探讨。
附:“孟子升格运动”概况:唐朝宝应二年(763),礼部侍郎杨绾上疏建议把《孟子》与《论语》、《孝经》并为“兼经”,作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
其虽未得准允,却发出了将《孟子》由子书升为经书的先声。
唐朝韩愈提出“道统论”,并开列了“道统”人物名单,他认定孟子是孔子真正的也是唯一的传人。
北宋熙宁四年(1071),《孟子》一书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其官学地位确立。
以后,该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要教材之一、科举应试者的必读之书。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孟轲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孟轲”改称为“孟子”了。
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种著述结集在一起,并作了章句、注疏,合称《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人学习的“范本和定本”。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被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感谢作图姑娘的无私奉献,比心❤可随意转载,谢谢!
当初看剧照挺带感,正片就。。。
这部戏撑死6分要是没有万茜李建义谢君豪他们,这个剧就该给负分,服化道好看是好看,剧情拖沓,节奏怪异,情节莫名其妙不说,一直卖腐,天哪,卖腐不会改变巨烂的事实,主角团就万茜演技过关,董洁明明原来会演戏的,都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戏表现这么烂。
粉丝水军也是很奇怪哈,刷五星就算了,还给人打低分的扣帽子说人是钟汉良粉丝,哟路人眼睛也不瞎,分的出好坏。
谢君豪也开始魔幻表演了,可能他对曹操的理解跟我的预想有偏差吧
细节真实性是影视作品的生命。
这里的细节真实性不是说要处处符合历史真实,不允许想像,而是说要细节合理。
比方说,看到父亲断了手笔,一定不是呆萌着,如果说当事人忽然呆住,继而大嚎一声,扑过去,泣不成声,就真实多了。
这部戏类似的硬伤太多了,汉人最终礼仪,台词,态度就要有一种像那么回事的感觉,偏偏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堆现代人穿上古人的衣服在自以为是。
一直很喜欢万茜的表演风格,沉稳内敛,冷静大气,她的演绎给这部剧加分不少。
韩东君还是中规中矩,无功无过。
有点失望的还是马天宇,我个人觉得他太过阴柔,没有那种威武霸气,啥时候也是像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演的角色没有出彩!
剧情讲的是东汉末年,灵帝宠妃王美人诞下双生子,因遭何皇后迫害,对外称只生一子刘协,另一个儿子刘平则被人偷偷带出,密养宫外。
十八年后,各路诸侯互相征伐,傀儡皇帝刘协重病沉疴,为挽救大厦将倾的汉室,他密诏刘平回宫,替代自己复兴汉室。
从来不知自己身世的刘平,与从小一起长大的司马懿,踏入了不可知的战场。
两人命运大不同,继续看吧😊
54集大型三国同人电视剧,我终于看完了。
First of all要重排一下角色:男一刘平,女一司马懿,男二曹丕,其他都是妾。
(bushi)剧情高开低走,假皇帝的设定挺有趣的,然而确实撑不了几集。
只能说果然三国最好看的还是那三个国,明明是玲花的歌儿但全程给你看曾毅,那能好看吗你说。
更难受的是,情节量不够,偶像剧来凑,汉室复兴大业平添两百场肉麻处对象MV,看得人如坐针毡。
比如郭嘉和貂蝉爱得死去活来,再比如司马仲达之所以能一统三国是因为他爱的姑娘(前皇后)被曹仁羞辱自杀,他化悲痛为黑化,才开始辅佐曹丕搞事业。
节奏也较为混乱,主要还是因为刘平伏后叽叽歪歪,动不动就要演讲一番天下大义,要不然就是莫名其妙抱头痛哭,车轱辘话来回说,一己之力令人倍速。
人物看得出来编剧老师非常努力,但实在是崩得厉害。
天子全程扮演圣母,带着本来锐利的皇后也跑偏了,不用曹司空挟他,自己念着阿门就往坑里跳。
全员恋爱脑,国家大事儿靠爱来爱去互相送命解决,少有的几个聪明人也都是编剧嘴炮强行反转,让人很想打他个生活不能自理。
(不过也很感慨啊,前几年还能这么讲三国,现在是不得行了。
现在连个破耽改都不给播。
)当然也有很多好看的地方,因为脑洞开得足够大,被尽力合理化的猎奇剧情带来了别样的精彩。
写得最好的,是曹丕这个人。
一个最容易脸谱化的人被写活了,少年的天真和欲望,分明的性格,清晰的成长线(堕落线),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父子关系的困境,连荒谬的情感线(们)也揪心又动人——伏后是初恋,甄宓是年少风流,司马懿是一生挚爱(bushi)。
除了对伏后的隐秘心思,对司马懿的死缠烂打,是理所应当的好看,和甄宓的关系仅有寥寥几场戏,竟也写出了一些唏嘘感。
更没想到的是给了篇幅刻画曹丕和老师王越的纠结,曹丕埋剑却埋不了恐惧与野心,很惊喜。
与曹操的关系则是他的全部动力,生生死死千回百转化作父亲怀里的一大哭,小男孩一个。
演得最好的,是演曹丕的檀健次。
曹丕虽然得了好剧本,但还没到戏保人的地步,最终能这么可爱可恨可悲可叹,半个军功章要给檀健次。
动作戏打得利落,台词准确有感情,相比其他年轻演员展现出了明显更多的层次,结尾的丑态他也毫不保留地呈现。
他演出了小男孩,也演出了魏文帝。
片尾曲好听。
以上。
终于追完这部剧了,一开始是冲着万茜老师来看的,结果很喜欢帝后CP了,也就是帝后CP让我坚持着看完了这样的剧。
万茜老师的表现让人感觉很舒服,没有让我失望。
因为帝后CP也喜欢马天宇,他确实长得很帅,但是总感觉太过阴柔了,不知道是他本身性格演出的感觉还是角色需要,那样阴柔的皇帝人设让人很不舒服。
虽然他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但是总感觉还是少了点什么。
是那种人真的很帅,但是联想到角色又会觉得无感的感受。
追完剧以后心里有些失落,一方面是舍不得万茜,另一方面总感觉看这样的剧很不过瘾。
抛开对帝后CP的喜爱,纵观整部剧还是很失望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剧,剧情太拖拉,演员们的演技撑不起来,特别是男主的那股阴柔劲,哎!
对不起,说了实话,虽然我也很喜欢马天宇,但是他演出的那种感觉我真心没法接受!
一星给万茜,一星给几位演技很好的配角!
因为不是一个纯粹的好剧,但是算是及格,自然有槽可吐。
希望我能坚持吐槽到结局,不要像之前的美好生活和老男孩一样,吐到一半实在没勇气继续了。
1.声音问题。
应该不是播放器的事吧,我真的好多地方的群演没听到声音啊,这也太不敬业了吧。
2.抠图。
真的真的真的太太太假了,既然不是冬天拍的,那多投点钱给后期不好吗?
3.剧情bug:带董妃去唐瑛府邸,半夜说一会儿就到,结果都快第二天中午了才到吧,我不认为是司马懿为了安慰董妃才这么说的,这就是剧组不认真,为什么我执意认为剧组不认真,因为从大大小小槽点处就看出来了。
4.说好了小心行事,可是剧里面的人都毫无忌惮的在木板门的屋子里大声说话,我真的很不明白哎。
5.涉嫌强行cp,不多说了。
6.第12集里卞夫人迁怒满府君时,刘平叫了曹公,不是皇后告诉了他要叫曹司空的嘛,我以为这里会被别人怀疑的,竟然没有??
7.第13集,刘平听说郭嘉派人去了温县竟然想亲自给司马懿送口信,还像小姑娘一样怨司马懿不辞而别(不要跟我说呼应前文,因为刘平经历过,知道事情紧急便是如此),ok刘平都不理智如此了还怎样兴复汉室?
这个时候又不相信自己兄弟的本事咯?
整天就会说我错了,这种人能在权谋剧里活过三集真是上天仁慈。
我怎么记得刘平和司马懿约好了功成之后再见面的。。。
所以剧情可不可以总是打脸。
然后刘平稍微态度强硬些会对着大臣生气了,一堆人就兴奋地要上天啊觉得他level up了,盒盒。
8.第15集刘平和郭嘉大段文言文对话真是让我措手不及啊…我不暂停的话根本来不及理解。
明明是一个白话文的剧,是为了凸显自己水平高特意插入古文么?
好吧,那就说古文吧,但又突然插进来白话文,我🙃是不是可以认为编剧对语言的改编能力欠缺?
我不能放弃,我还没等到曹操出来呢!!!
9.说说唐瑛,生气了被冒犯了就会拿刀顶住别人的脖子,都17集了啊喂。
其實這個故事總體來看是好看的,只是以漢獻帝為主角敘說三國故事,基本上註定了先天不足,因為這是個必然失敗的主角,做再多事也無法將情節推向高潮。
雪上加霜的是,或許是為了保護男主形象,劉平被設定為一個極其仁愛、理想化的君主,在爾虞我詐的三國時代靠著一腔熱血和天真與曹操等人鬥智鬥勇,聽起來就像個笑話。
從頭到尾不肯犧牲任何一個人,連對手的性命都要拼死維護,己方的人為了成全他,主動捨身取義,可換來的勝利果實卻屢屢被他浪費,使得這一切看起來像一場毫無意義的鬧劇。
說實在的,聖母如我完全理解這種不想有任何殺生的理想主義,可身為帝王,時處三國,是不是有點太不合時宜了?
你不殺伯仁,伯仁就不會因你而死嗎?
只是為了不讓自己的雙手沾上鮮血,就畏首畏尾,毫不作為,到最後甚至以不願天下萬民再手戰亂之苦而主動退位,那你一開始接受這皇位幹嘛?
維護漢室幹嘛?
這樣又當又立的“仁”,對我而言太過軟弱,乃至虛偽了。
一開始是為曹丕開的劇,前期也確實有“翩翩我公子”的味道,如劇中甄氏所言,是個“閃著珠玉光輝的少年”,但中途的黑化說服力不足,而且一黑化就黑化得極其陰險,不擇手段,基本上是刻板印象型反派了,真的很敗好感。
到最後稱帝,才算有一絲人性復輝,令人唏噓。
不過總體而言這個人人物還是處理得粗糙了些,可憐我二公子,常年被黑啊。
看劇時一開始覺得和期待不符,但看著看著就沉淪愛上了的是王陽明的郭奉孝。
沒辦法,長得帥,人設還如此完美,怎麼不愛呢?
最喜歡他在病床前奉勸曹操的那一句“佳人絕代,名士傾國,都是天眷之物,在人間多留一分是一分”,說出了我的心聲。
和貂蟬的cp雖然是亂點鴛鴦譜,但也相當有火花。
可惜的只是這劇的權謀線實在寫得一般,讓我們祭酒也沒什麼發揮空間。
不然按郭嘉的腦子,假皇帝這件事應該一到許都就猜出來了吧。
另外吐槽一下兩個男主角的演技,真的不大行。
馬天宇一開頭差到我差點棄劇,看著父親自斷手腕,又聽說自己原來是皇室苗裔,他給的反應卻竟然和聽到肯德基今天打折差不多。
不過後來也不知道是他入戲了我看慣了還是劇情漸趨平緩不再有這麼情緒激烈的演出,總之他的表演好像好了一點。
然後當年的韓東君也挺災難的,這個司馬懿拽得二五八萬,天天瞇著個眼睛拉著個嘴角好像全天下都欠他錢似的,看得我真想抽他啊!
還是一些和唐瑛、劉平的家常戲看著順眼一點,有少年人的意氣風發和頑皮可愛。
btw最想要吐槽的就是劉平當上天子後第一次和他見面那場戲,他演得我完全沒看出來他是認出來了劉平還是沒有,直到他講台詞我才知道。
要台詞注釋才能看得懂的表演,我真是連連搖頭。
謝君豪的曹操挺不錯的。
荀彧這個人物也很有意思。
萬茜人美,聲音不好聽,早期要死不活的講台詞方式聽得人翻白眼。
楊修巨討厭。
曹節可愛。
還有什麼?
暫時想不起來了。
最後再強調一次,我愛奉孝!
嘎嘎嘎❤️
唐人要崛起了,服化道一如既往良心,这次剧情演员都超级给力啊,另外黑子你们给一星不会心痛吗?不比同期的剧好看吗?虽然男主角赶客,但瑕不掩瑜
三国YY小说,剧情很一般,不过演员的表现还不错。总体上中规中矩吧!
太喜欢了很好看😊喜欢马天宇,这次表现很不错,服化道具都很不错😊支持,希望小马越来越好,以后多拍好电视📺
讲真,这部剧让我萌生了去看三国志的念头,虽然这部剧是虚构的,但是没拍成重生爽文,没有主角光环,全员智商在线,相较同类型的剧来说已经很良心了,不晓得大家在黑什么
我这么挑剔的人竟然觉得还不错,本来是想着来吐槽的……刷完两集,服化道颜值演技全部在线,马天宇竟然也不拖后腿!
超好看,停不下来,天天能看就好了
万茜又美演技又是真的好,马天宇全程要哭的表情,韩东君全程装B脸。编剧脑洞挺大故事挺不错,就是节奏太慢感情线太拖
汉献帝他爹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
才看了,真的太好看了。整个剧的色调,音乐。服装都是我喜爱的正色。不在像那些花花绿绿的服饰。马天宇演技感觉看起很舒服,万茜也是,哦!还有那个董妃特别可爱。马天宇跟万茜里面的cp感也让人特别喜欢,有一种,刘协皇帝稍微出错皇后就要跟他吵起来的架势。会继续关注下去
剧情过于松散拖沓了,而且感觉大家的表演痕迹都很重。
感觉男二不太适合这个角色,万茜演的挺好的
没人在意这电视剧里还原的汉甲等等优点,只会一味某抹黑真是搞笑。
原著党先来发个五星……还原原著很棒啊
一部yy小说拍出的yy电视。看了前几集,本以为冲着几位主演的演技能将就着看下去。直到郭嘉的出现,彻底使我有了弃剧的理由....浮夸的演技.狗血的人设.混乱的人物关系。。。。辣眼睛
总体来讲,一部历史剧只要保留结局不变,中间有删减都很正常吧!不要对国剧要求太过于严格了!
为什么然后这么娘的马天宇演皇帝,演技这么差还要一人分饰两角,完全毁剧啊
穿越之我是汉献帝怎么办?一集比一集紧张,担心得都要不敢看了。亲王的脑洞被拍出来真好。
三国机密绝对是配角大翻身,我好喜欢里面的男性配角,郭嘉,满宠,冷寿光,包括死去的赵彦,王服,每个人物刻画的都很丰满,而且重点是都长得帅而且演技超棒!!赵彦死那场戏我真的要哭死了,看着那舌头都疼
最近唯一能看的剧了,马天宇形象非常适合人设,演技也没拖后腿,难得。万茜女神牛逼不解释,董璇女神美哭不解释。
马天宇长得真是清秀,太阴柔了.....司马懿最近很火啊,他应该没有想到他在二十一世纪会这么火吧!